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童年》讀後感【通用】

讀後感3.33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童年》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讀後感【通用】

《童年》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童年》這本書,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著作,我剛翻開就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是高爾基兒時的經歷,講述了主人公阿廖沙自幼喪父,隨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阿廖沙的外祖父脾氣很壞,而且愛財如命,阿廖沙經常因犯錯誤而被外祖父毒打。

他的兩個舅舅應為分家而大打出手,這給阿廖沙留下了巨大的'陰影,所以阿廖沙十一歲就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當過學徒、搬運工、守夜人、麵包工等。

但幸運的是他有一個慈愛善良的外祖母和知心朋友小茨岡,但是好景不長,好朋友小茨岡被他那兩個凶狠的舅舅害死了,兩個舅舅的兒子也被教壞,處處捉弄阿廖沙。此後阿廖沙又認識了木工 “好事情”,可“好事情”也被他外祖父趕走。阿廖沙又得了個繼父,他也十分凶惡,時常打阿廖沙。幾年後,他那善良的外祖母和母親也去世,他被外祖父趕出家門,靠撿垃圾為生。

讀了《童年》以後,我對我們以前的那種浪費行為感到後悔,我們應該學會珍惜,不能再奢侈、浪費,要珍惜現在。

《童年》讀後感2

《童年》這本書的作者是俄國的高爾基,這本書寫了作者幼年時期從3到10歲這一段時間的生活片段。真實地描述了自己苦難的童年,反映了當時俄國社會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徵,特別是描繪出了一幅俄國小市民階層風俗人情的真實深動的畫面。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鉛一樣沉重的.醜事”,還描繪了作者周圍的許多優秀的普通人物。是這些普通人給了幼小的高爾基良好的影響,使他養成不向惡現象屈膝的性格,鍛鍊成堅強而善良的人。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麼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裡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童年》讀後感3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深受感觸。

我們大部分人的童年都是歡樂的,而高爾基的童年卻充滿了灰色。

童年時光就像是池塘邊的榕樹上、鞦韆上的蝴蝶、天邊的彩虹、手中的漫畫……那是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而高爾基的童年是充滿了灰色格調的。

《童年》是以高爾基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作品不僅講述出了高爾基三歲到十歲的灰色童年生活,還寫出了他對苦難、生活的獨特認識和見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堅強不息的氣息,深深的'感染著、打動著人們的心。

在《童年》一書中,高爾基將他灰色卻不缺乏點點色彩的童年生活娓娓道來。在他展現他成長經歷的同時,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不僅接露而且抨擊了舊俄羅斯幾個世紀以來形成的愚昧落後,貪懶自私。更表現了一個孩子生活的艱辛和革命意識的覺醒過程。高爾基在《童年》裡不僅抨擊了黑暗的社會,還展示了光明的希望。

而且《童年》以孩子的眼光來看待一個醜陋的世界,耐人尋味。這是一個悲劇卻又披著天真的綵衣,能讓人在黑暗中看到點點光明;在邪惡中看到絲絲善良;在悲慘中感受到堅強的力量

這本書充分的體現出了古人的一句話,就是“逆境成才”。

《童年》讀後感4

鏗鏘有力的歷史腳步,每一步都是沉穩深陷,每一步都是震憾人心。近代史的中國,就像是一顆青橄欖——最先咬下去時是苦而澀的,只有經過咀嚼,那一縷縷專屬於青橄欖的'清香才會蔓延出來。

漫遊在《童年》裡,我看到了俄國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平民代表——主人公阿遼沙艱苦的成長曆程和殘暴的剝削階級所擁有的強大黑暗勢力。但是,阿遼沙卻在這黑暗的社會環境中力求真理、追求光明。

蓋上書,我眼前浮現的是中國十八至十九世紀任人宰割的時候。這就像一塊烙印,永遠地烙在我心裡,烙在每個中國人心裡,使我們永遠清楚地認清事實——落後,就永遠是弱者!所以前輩們努力奮鬥,用鮮血和汗水為我們創造出如今的幸福生活。這一切,我不會忘,每個中國人也不會忘!

如今,中國逐漸邁上世界之巔:從“長江”號到“神舟”號;從申奧成功到北京奧運,中國都在向世界展示著進步的歷程。每一塊里程碑,都吸引著世界人民的目光,為中國鋪下一塊塊堅實的石階!這一切,我也不會忘,每個中國人也不會忘!

祖國在你我的心中。牢記祖國的歷史,並不是要我們去報仇,而是要激勵我們去進步、去發展、去創造出一個和平、民主、美好的嶄新中國!

《童年》讀後感5

聽說過一句話: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黑暗邪惡的環境沒有毀滅高爾基,相反卻造就了他,在那種邪惡汙穢的社會裡,高爾基始終保持了那顆明亮、純潔的心,向著他理想的光明境界奮鬥。最後,他的優秀文學作品和論著成為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共同財富。他用實際行動說明:一個人所處的環境並不重要,重要是面對困境的堅強決心。

我自思:如果把我放到阿廖沙所在的那個社會,或許我連一天都沒辦法活下去,更不要說和罪惡的社會做鬥爭了。我現在才知道我的童年有多幸福,父母的疼愛、良師益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我的童年充滿快樂,使我健康成長。於是我明白:我要一邊享受童年快樂,一邊認真努力學習知識,用知識和智慧為我們的`下一代創造一個更美滿更幸福的生活。比起高爾基的童年,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要比他好的多,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學習高爾基,在風雨中行走,在逆境中成長!

《童年》讀後感6

我們每個人都有童年,到又有誰的童年像高爾基那樣悲慘,那麼貧苦?高爾基小時候和母親相依為命,後來母親走了,幼年的高爾基又和愛吸鼻菸的祖母,脾氣暴躁,很倔強的祖父住在了一起,高爾基當時唯一的一個好朋友:“小茨岡”也意外死去,高爾基的一生遇到了許多的挫折,我們擁有著幸福的'生活,但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高爾基那樣只十一歲就到“社會”上去獨自闖蕩。讀過《童年》之後,我覺得我們應該對自己曾經的奢侈悔過,我們不應該再浪費,應該學會珍惜。

高爾基小時候沒有看到美,看到的卻是醜:舅父們為爭財產而互相反目為仇,愚弄弱者,毒打兒童……他在這個世界上活的一點也不快樂,只有外祖母愛護他,高爾基總被外祖父打,他每天還要出去撿東西,活的多苦呀!

我們要珍惜幸福生活,不浪費資源呀

《童年》讀後感7

每個人都屬於自己的那份童年,童年的喜怒哀樂早已刻在我們萌發的心中,那麼《童年》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又是怎樣令人忘懷呢?下面,就讓我們感受一下吧!

我們在家裡是獨生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然而,他並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準備孝敬辛苦的媽媽。《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雜著做人的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依靠一個人,只能依靠一時,不能依靠一世呀!人生的路還很長,需要自己慢慢走。人生的坎坷還很多,需要自己一個一個的`克服。這樣的一生才無愧於心啊! 我們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永遠以積極、勇於拼搏的態度對待現在和未來的生活!高爾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高爾基也值得我們尊敬。

《童年》讀後感8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好書,它叫【童年】。

這本書是偉大作家高爾基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寫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與悲慘。文章開頭就寫了作者父親的死亡,他和外祖母一起離開了這座城市。接著,他來到了外祖母的家鄉“尼日尼”,並在這裡度過了7年並不快樂的童年。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外祖母,因為她很善良,她眼中的上帝永遠是善良的。她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不忘上帝,她對狗,鴨和雞······也常常提起上帝。下面是關於她的一段故事:

酒館的老闆娘養了一隻嬌生慣養的`貓,又饞又懶。有一次,這隻貓從花園裡拖回一隻鳥,外祖母看見了,硬是從它嘴裡把鳥奪了回來。還罵道:“你這隻下流的惡棍,難道不怕上帝來懲罰你嗎?”

別人聽了都笑她傻,可她自己總是會不以為然地說上好幾句。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感到心酸。作者不到十歲時就父母雙亡,從到外祖母家鄉“尼日尼”起,只有善良的外祖母一個人關愛他。正因如此,作者提前懂得了人間的冷暖,成長成為一個很獨立的少年。

看完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自己的幸福:擁有一個完美的童年。我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里長大,我會更加珍惜這幸福的生活。

《童年》讀後感9

想必大家的童年都是幸福、快樂的,這也成為了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但我要說到的這個人,他的童年卻充滿了荊棘與坎坷。

高爾基。馬克西姆,前蘇聯最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列寧評價他是“無產階級文學最傑出代表”,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別看他獲得了這麼多的終身榮譽和這麼高的評價,他的`童年卻十分悽慘。幼年喪父,高爾基寄居在外祖父家,後來外祖父破產,高爾基不得已開始了他的流浪生活。撿過破爛,當過學徒和雜工,飽嘗人間苦難,但他勤奮好學,最終成為文學史上一座晶瑩的豐碑。

在《童年》裡,高爾基以早年的生活經歷和感受為主線,讓我們看到了他眼中的世界,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倔強、富有同情心和不斷追求的高爾基。

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高爾基的童年飽受磨難,但他仍然堅持了下來。同學們,我們都生活在幸福的家庭裡,珍惜童年吧!它就像一道彩虹映在我們心中;它也像一縷陽光閃爍著我們的生活,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後悔。每一個人都茁壯成長吧,明天將會更精彩!

《童年》讀後感10

無意間,我讀了高爾基的《童年》,讓我感觸極深。

書中的主人公是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在俄國尼日尼.諾夫戈羅德一個普通木工家庭,由於1871年俄國阿斯特拉罕一帶霍亂肆虐,3歲的高爾基患了病,他父親為了護理他而不幸染病不治身亡。後來他跟母親來到外祖父家度過了他的童年,由於沒有父母的疼愛,家庭的溫暖。高爾基十一歲走向了“人間”,飽嘗了人生的辛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而每個人的童年卻是不同的。可以說高爾基的童年是不幸的,相比起來我的童年卻是幸福的,是在父母的關愛中度過的。以前我總以為爸媽對我不好,常常因一件小事他們就對我指指點點的,這讓我委屈極了!我總是覺得我不幸福,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後悔。我在爸爸媽媽的關愛中長大,而高爾基卻……

讀過了《童年》,我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新的體會,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加關心我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們,因為給予別人幸福,自己也是快樂的。

《童年》讀後感11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一個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裡,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

《童年》讀後感12

童年每個人都經歷過,有幸福的,有悲傷的就好像【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一樣。

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醜惡,小小的心靈因而受到許多打擊。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援了高爾基。故事生動展示了一個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汙穢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醜惡,體會到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以及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已經14歲了,但是高爾基11歲就走上社會。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都要父母幫助,記得還有那次夏令營吧,在綠色學校裡,教官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說說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後這邊搓搓,那邊搓搓,再……,洗到再來,衣服還是不成樣子,髒的地方還是髒,所以爸爸批評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後,不僅讓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童年》讀後感13

《童年》是俄國一部十分出色的文學作品,它的作者是高爾基,高爾基原名阿歷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這本書是他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書中所記都是他的親身經歷,他在經歷了辛酸苦辣後,寫出了這樣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接下來讓我帶大家瞭解一下這本《童年》的大概內容:主人公阿遼沙年幼喪父,他母親和外婆帶他來到了尼日尼,跟他外公和舅舅一起生活。沒過多久,他母親就離家出走了,他獨自一人留在了外公家。外公看他不順眼,經常打他,他也喜歡出去跟別人打架,總是被打得鼻青眼腫的回來。每次受傷回來,外婆總會小心翼翼的給他搽藥,給他講故事,耐心地教育他。外公外婆分家後,他就和外婆一起生活。後來,他母親又死了,他外公讓他去社會上闖蕩,自己掙錢餬口……

讀這本書時,我被主人公深深吸引了。有時看到故事高潮時,例如他被外公責打時,我都會為他暗暗擔心。高爾基寫出來的故事飽含深厚的感情,讓你情不自禁地想往下看。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爸爸媽媽給予我們的,我們要格外珍惜!

《童年》讀後感14

今天,我讀了《童年》這本書,這本書是高爾基寫的,我給大家講講吧!

阿廖少是一個可憐的孩子,在三歲就失去了自己的爸爸,靠媽媽,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外祖父的性格十分暴躁,兩個舅舅的脾氣也非常粗野,他們非常自私。有一次,外祖父把阿廖少打得頭破血流,甚至一斤失去了知覺,但是外祖母與其他人對待阿廖沙完全相反,並且常常教育阿廖沙不要自私,貪財,要富於同情心,樂觀,那個老長工格里戈裡教他要做一個正直的人,要做一個獻身於科學的進步知識分子,這些教他的人都是他的良師益友。

我從中感受到在以前的舊社會,那裡十分黑暗,有些人也十分自私。這樣的生活情況會讓我們的童年充滿黑暗,同年也就會砸這種情況下漸漸的低俗,當然了,每一本書都會告訴我們一些道理的`,這本書的內容雖然黑暗,但是這樣鍛鍊了我們的一種意志力,樂觀,自信,以及那不屈不撓的堅強,有了這些我們會再也不會害怕和屈服那些表面是金色的,裡面是黑色的世界,我們應該為了自己的童年和其他人的童年互相幫助,積極向上,才會讓我們的童年更加生機勃勃!

《童年》讀後感15

讀過《童年》這本書後,我禁不住五味雜陳。

高爾基三歲就失去爸爸,跟隨媽媽趕到了外祖父家,在家裡飽受了岐視和汙辱,之後媽媽又英年早逝。外祖父艱辛運營的祖業又倒閉了,連國小都沒念完的'高爾基迫不得已出門維持生計,一直在社會發展底層披荊斬棘。但一直有上學衝動和堅強不屈恆心的他一直沒有灰心喪氣,總算在25歲釋出的第一篇文章內容面世了

文中一共有十五章,分別是:喪失爸爸、趕到外祖父家、節日盛典、禍從天降、兩舅分戶、惡夢一場、2個造物主、租客“好事情”、約翰伯伯、母親迴歸、外祖母說故事、綠老太太、唸書的日子、喜愛隨意和邁向世間。

我最喜歡第一章,喪失爸爸:爸爸躺在木地板上,媽媽在旁邊哭,外祖母一邊哭,一邊將我往爸爸那邊推,我覺得怯懦。外祖母對我說,“快,跟父親道別吧,小孩,他還不上年齡,但是他去世了,你從此別想看到他了,親愛的。”我都從沒看到過成年人哭,覺得又怪怪的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