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

讀後感1.0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1

讀著《愛的教育》,我思緒萬千;合上《愛的教育》,我心潮起伏。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彷彿正站在我的眼前,時時感動著我,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時,我自己彷彿也成為了其中的一員,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我感到自愧不如。

記得有一次,我遇見一個伸手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過。記得有一次,我遇見一個伸手向我乞討的小孩子,我竟然冷漠地在他面前走過。和卡羅內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麼殘忍,多麼渺小呀!雖然我上前掏盡所有的零錢給他,也挽回不了他那殘酷的生活現實,但至少可以給他灰冷的前途送上一絲溫暖吧。在處理與同學的關係上,我有時也會因為小事而與他們吵架。其實,在世界上,處處播撒著愛的花粉。就拿這一次四川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來說,從人們知道這個噩耗的那一刻起,援助之手就源源不斷地伸向災區。俄羅斯、日本等國也向四川派去了救援隊、醫療隊。人們紛紛向地震災區的人們捐款捐物,希望幫助他們早日重建家園;學生們也把買玩具、吃零食的錢省下來,捐給災區的小朋友們,希望他們能在日住上樓房,早日重返教室。這就是愛,毫不吝嗇金錢,毫無保留地奉獻愛心。

中國的大文豪孔子曾說過:“仁者愛人。”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必須具有一顆美好的愛心。朋友們,讓我們學學卡羅內、洛貝諦他們吧,多獻出一點愛,用愛的鑰匙,去開啟人們的心扉,那麼陽光將照耀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2

《愛的教育》主要講了安利柯在新學年和他的同學身上發生過的一些故事:他和同學之間發生的爭吵、意外和互相幫助。他還寫了他的同學所經歷的事情。《愛的教育》是他們班所有同學和老師還有他們的`爸爸、媽媽的故事總結起來的。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三篇文章是:《為父著想》、《醫院的天使》和《遇難的船》。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醫院的天使》吧。

《醫院的天使》講的是齊啟祿的父親從國外打工回來生了病,齊啟祿去看望他的時候,因為太心急把另一個從國外打工回來的病人認成了他的爸爸了。齊啟祿每天都不離開那個病人,喂他吃飯、吃藥。齊啟祿做夢夢見父親的病已經好了,他睡醒了以後發現那個病人一直在看著自己,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齊啟祿特別高興,那位病人剛剛好了一些,可是突然病得又厲害了。不管是什麼,別人喂他東西他都不肯吃,只有齊啟祿喂他,他才肯吃。有一天晚上,齊啟祿聽到了一個聲音,感到很熟悉,一看原來是一位手上纏繃帶的人在說話。齊啟祿叫了一聲,像子彈從槍口裡打出來似的飛快地衝了過去。那個人原來就是齊啟祿的爸爸。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齊啟祿並沒有丟下那個病人,而是繼續呆在他的身邊照顧他。第二天,那位病人的病情更加嚴重了,護士長趕快把醫生請來。這位病人最終死了,護士長拿起十字架放到那位病人的枕頭旁邊。護士長還把窗前的一朵紫色的花別在了齊啟祿的胸前。齊啟祿的家離醫院特別遠,他把花瓣撒到了那位病人的身上,然後回家了。

《愛的教育》讓我懂得了怎樣去關愛別人,照顧別人。

讀完《醫院的天使》這篇文章,我要向齊啟祿學習,做一個善良、懂事的好少年。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3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才知道愛是無私的,愛是偉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裡,才會真正的享受到愛,感受到愛。書中人與人之間流露出的真情實感,讓我感動不已!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四年級男孩兒安利柯以日記的方式,從四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一直寫到第二年的7月份,記錄了他身邊各種感人的小故事,記錄了他在生活中一點一滴所積累的愛,他一天感受一點,一天反思一點,每天都在愛的世界裡成長。

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感人,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清掃煙筒的小孩,把清掃煙囪賺來的三十個銅幣從破了的口袋裡掉了,他無法回家,於是路過的同學都用對自己有用銅幣來幫助他,沒有帶錢的同學就把自己的鮮花贈送給他,我覺得這一段是最感人的',這讓我感到了一個人要是有了一顆無私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在《愛的教育》這本感人的書中,處處都是這種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讀了這本書,我終於深刻體會到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應該學會寬恕別人、學會理解別人,我們自己遇到困難時總想獲得別人的幫助,而我們平時遇到有困難的人時也應該盡力地去幫助他,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有時雖然是微小的,但它是無私的、珍貴的、非凡的。

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世界將會永遠充滿愛!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4

愛,一個多麼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裡,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後,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

這本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義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之間的愛對祖國之間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它裡面有悲傷的、高興的、催人淚下的、發人生省的。但是讓我最難忘的還是那篇《災難》主要說:上學的路上,一位一年級的國小生在過馬路的途中摔倒了,這時,一輛車駛過來正好被佩羅蒂看到,他跑過去救起了國小生,然而,他的雙腿被車壓傷。他為了救人不惜自己受傷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的敬佩嗎?

是愛,使我們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是愛,給予我們內心的溫暖,人與人之間的愛是偉大的,愛的教育是息息相關的。多感受一份愛,就多一份溫暖,多奉獻一份愛,就多一份快樂。在今後的日子裡,讓我們共同沐浴在愛的海洋!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5

讀完【愛的教育】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愛。

【愛的教育】雖然文字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其中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中馬爾科萬里尋母的故事。因為父母欠債,馬爾科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人保持聯絡。可自從媽媽上次說身體有些不舒服後,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絡。家人用盡了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裡也變得冷清了。馬爾科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途中,他經歷了各種艱難險阻,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著他堅持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親。

馬爾科的出現使母親體會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媽媽終於好起來了......讀到這裡,我不禁對馬爾科的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爾科差不多的年齡,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媽媽有一點芝麻綠豆大的小事讓我不滿意,我就把火撒在媽媽身上。可媽媽卻從來沒有抱怨,永遠都是笑眯眯地看著我。

原來,愛就是如此簡單,愛就藏在每一個角落,就看你有沒有發現它,有沒有把它找出來,給予別人而已。

其實生活中處處充滿愛,只要我們善於發現身邊的愛,就會發現原來愛一直在身邊,比如:親人間的關愛,朋友間的友愛,甚至陌生人之間的愛......

同學們,請你們懷著一顆聖潔友愛的心。投入需要幫助的人,讓人人也獻出一點愛。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6

愛,像一頓豐盛的宴席,令人回味;愛,如一杯蜂蜜,清涼甘甜;愛,猶如一隻無形的大手,把我們緊緊的連線在一起。《愛的教育》令我品味到了濃濃的愛。

《愛的教育》一共100篇,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小男孩安利柯身邊的一些事,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父母,朋友,老師的愛。

在這麼多“芳香四溢”的愛中,《仁慈的花朵》最吸引我。

《仁慈的花朵》主要講了女子學校一群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瞞著校長幫助了一個掃煙筒時不慎丟了十幾個銅板的小男孩。這個故事中的小女孩們的真情令我敬佩。她們,令我聯想到了那一群特殊的群體——賣藝人

現在的.社會中,人們見了路邊的賣藝人,不是一屑不顧的冷眼相看,就是像躲蒼蠅一樣避開他們,匆匆走過。

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我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上買東西,一陣悅耳的聲音吸引了我,我尋聲走去,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爺爺,手中正拉著二胡,悠揚的樂聲令我情不自禁地拿出五元,想放到他面前的碗中。可這時,周圍的人拉住了我,“好心”地對我說:“以後見到這種人千萬別相信,他們都是故意裝成這樣來騙人的。”可我卻不這麼認為,這位老爺爺是靠自己的手藝來賺錢,怎麼會是騙子呢?我疑惑,我不解,為什麼大人們會把一位自食其力的老爺爺,想成一個品行骯髒的騙子,難道大人們就是這麼以身傳教的嗎?

如今的社會上,有太多的人都被矇蔽了雙眼,戴著有色眼鏡看人,認為世上沒有好人存在。這種人將永遠被世人所唾棄,鄙視。當他有難時,一定不會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

送人玫瑰,手指留香。在這個日益進步的社會,真情,是否被你所遺忘?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7

這個暑期,我將能“熟讀成誦”的《愛的教育》又仔細的讀了一邊,我似乎又有所感……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的作家亞米契斯根據兒子的日記所改寫出來的一本書。它又叫《心》、《一個義大利國小生的日記》。這本書寫了一個四年級的國小生在四年級的整個學年生涯的故事。在這本書中,我對這本書的最高評價,是容於三個詞:友愛、平等、寬容。

友愛,在我的主觀意見中,我認為是現代兒童中僅次於八端與感恩要學習的事了。亞米契斯的.兒子與代洛西、卡隆、潑來可西都是很要好的好朋友。他還為卡隆寫了《好友卡隆》,為代洛西寫了《我們的班長》。為什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向他們一樣友愛呢?為什麼我們不能與朋友們一起分享自己的成果呢?我認為這一切的答案都源自於“平等”一詞。

你有在某個小方面瞧不起某個“好朋友”嗎?如果你有,那麼,你們就不能稱之為“好朋友”了,你們只能稱之為普通朋友,甚至連朋友都不是!但是,作者的兒子對待朋友是怎樣的呢?《同窗好友》一篇文章就完完全全的寫出了他對朋友的感情

寬容是一束陽光,可以融化彼此間的猜疑積雪;寬容是一座橋樑,可將彼此間的心靈溝通;寬容是一泓清泉,可以滋潤人們乾涸的心田。用寬容對待每個人、用真誠對待每個人。

人生美好,有友愛、平等、寬容,更好……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8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讀過書。有的人用“眼睛”讀書,好象只是隨便看著玩;有的人用“心”讀書,好象要把書裝進心裡。有的人閒得沒事了,就拿書來消磨時間;有的人不管有事沒事,每天都要讀書,就彷彿每天都要吃飯一樣,一旦不吃,肚子就會餓得慌。

上學期末,老師讓我們在假期讀一本好書,我從琳琅滿目的書櫃上不經意拿了一本《愛的教育》,讀著讀著,不知不覺地被書中的人物深深地吸引......

卡洛菲是主人公恩里科的同學,在玩雪時不小心打傷了一位老職員的眼睛,他當時非常害怕,但是他在同學卡羅的鼓勵之下,勇敢承認了錯誤並且來到受傷者家中,他強忍著眼淚把自己那本寶貴得像生命一樣的郵集當作回報老人原諒他的禮物。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在老職員康復以後親自來到卡洛菲的學校把郵集還給了卡洛菲,還送他盼望已久的三張郵票。

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所有的同齡人,我們習慣了許多的理所當然:自己帶的'學習用品是給自己用的,不借給別人,爸爸媽媽應該為我們準備好一切,因是他們的責任與義務;老師對我們應該是漚心瀝血......不!我們應該學會愛,學會感恩。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的故事使我非常感動,讓我突然之間感悟到原來愛是那麼神聖高尚和深沉。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愛是開啟心靈的金鑰匙;愛是一部生動的人生教科書。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9

前兩天,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一個個愛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愛的教育》書原名《心》,是義大利作家阿米琪斯於1886年發表的日記體小說,講述國小生的學習和生活。書中介紹了無數種愛,有父母之愛、同學之愛、師生之愛等等。雖然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是感人肺腑的。整部小說以一個國小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醜,惡與善,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生活的人。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汙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說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只有這樣,生活中才會充滿大大小小的愛。

親愛的同學們,請你們也讀一讀這部書,希望能喜歡它,並從中獲得“愛”!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10

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示,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每一個故事都令我回味無窮,就像親眼所見到一樣。在一行行的文字中,蘊含著作者的感情,用一句句有趣的言語把每個故事描繪的惟妙惟肖,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

其中,我記憶最深的是潑來可西以優異的成績感化了他經常喝酒的爸爸。他的爸爸經常喝酒,而且,每次喝酒回到家裡都會打他,可是,即使是這樣,潑來可西也從不抱怨,從不怨恨他的爸爸。如果是我,我一定會這樣想:為什麼我有一個這樣的爸爸啊,我什麼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得到父愛呢?這對我太不公平了。潑來可西能這樣一次一次的原諒他的爸爸,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是他對父親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是單純的。我們呢?我們都做了些什麼?

每次回家以後,嫌媽媽做的飯不好吃,把玩一推就不吃了,你可知道,媽媽做飯多不容易;在你只顧得玩遊戲時,父母叮囑你要學習,你不但不聽,還反衝他們發火……

這樣的`事常在我們生活中發生,而我,也有過這樣的情況:嫌父母嘮叨、嫌他們做得不夠周全。但是,和潑來可西比起來,我們多幸福啊!不用以優異的成績來換取父母的疼愛。

我們要學著理解父母,當父母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照做,他們就不老到了嗎;如果讓我們自己來做飯、來管理一切事物,我們不可能像父母做的那麼細緻。

關心父母,孝敬父母,是每一個孩子的義務的責任。多和父母交流交流,讓他們知道我們的學習生活,這樣他們才會放心。多問候一下父母,讓他們覺得我的孩子長大了,會關心別人了,這就是他們的最大安慰。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11

一開始,我為了應付作業,極不情願的翻開了《愛的教育》。書中似乎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拉扯著我,讓我拿起了就不想放下。真的是一開始是它來找我,到之後就是我來找它了。

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描述著人類最偉大的感情——愛!書中處處散發著愛的氣息,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親子之間的母愛父愛,也有師生之間的關愛。這本書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一些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在作者的筆下,添上了愛的翅膀,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書中不一樣背景的孩子演繹著不一樣的故事。強壯的.卡羅納誠實可靠,伸張正義;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助人為樂;炮兵上尉的兒子羅伯蒂捨己為人;教師為了學生日夜操勞、無私奉獻……

書中父母的信教導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父母的信中說的雖然都是一些極其平常的小事,卻常常讓我深思……

精彩的每月故事,催人淚下。其中費羅倫薩的小抄寫員為了家人,幾個月沒有睡好覺,半夜起來幫爸爸抄寫紙條,導致白天無精打采,受盡了委屈和責罵,忍聲吐氣,默默的奉獻著;還有那倫巴第的小哨兵為了祖國,不畏艱險,在勘查時,壯烈犧牲……

讀完整本書後,彷彿這些事都剛剛在我身上發生過一樣,我的心理解了一次深刻的“愛”的洗禮。我如夢初醒,原先愛一向伴我左右。因為愛無形無影,看不見,摸不著,所以那些來自平凡的愛,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那麼的理所當然。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我要讓所有人的心裡都燃起愛的烈焰,讓愛在每個人的心裡傳遞,塑造一個充滿愛的完美家園!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12

這本書是一個國小生的日記,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物的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書中每個人物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情感連繫在一起,組成了人生一幅幅生動的畫卷。

這本書使人感受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而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人類最根本的東西——愛! 中國的文聖孔子有一句名言:仁者愛人,可見有仁者之心的人,首先具備一顆美好的愛心。雖然這本書薄薄的,文字也不多,但卻其中內蘊深厚又沉重。作者用樸素平淡的語言,竟然塑造出一個個貌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老鐵匠、老石匠、買菜婦女、賣炭人、鐵匠的兒子、老石匠的兒子、愛國少年、倫巴底的小偵查員、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老師等等,這些平凡的人物,在我心裡激起了一陣陣強烈的感情。這本書有父母的愛、尊重老師終生不忘的愛、同學的愛、周圍人的愛、對窮苦的'同情、對殘疾人的愛。對英雄的敬佩、對祖國的愛……書中形形色色的國小生形象,有學習好的、有學習差的,但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這種閃光點被周圍人們的挖掘、發現和培育,他們即使不能成為國家棟梁,也會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好公民。

《愛的教育》裡的每個故事,都有一個深深的道理,讓我受益無窮,讓我一生受用,這是課本學不到的。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13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從一個叫恩利科的四年級國小生的視角,寫他在一學年裡的故事。作者通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

讀完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三年級的學生羅伯弟,他為了保護一個一年級的`國小生朱里奧不被馬車撞到,自己卻沒有躲開,被馬車車輪軋著了他的一隻腳,以後只能靠柺杖行走了。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間相互幫助是有的,但像他這樣犧牲自己去救別人非常少。現在社會上很多大人都不去扶摔倒的老人、不給老人讓座等,說明了現在的人還沒有三年級的孩子有擔當、有愛心。如果世界上的人都像羅伯弟這樣,我們的世界會非常美好。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14

這一本《愛的教育》的作者是一個義大利的四年級學生安利柯,這本書主要寫了安利柯的生活事蹟,也有一些他的父母給他講的小故事。其中每一個故事都圍繞著這一個字來講的',那就是“愛”。雖然我還沒有把這本書完完全全讀完,可是我已經從中感受到了愛的偉大,讓我受益非淺。

愛是什麼?愛是什麼?愛是無形的,在我們的世界裡,到處都充滿了愛,只是我們沒有感受到它的存在。這本書裡的愛有很多很多,同學之間真摯的友情、教師與同學之間有好的親情、父母對兒女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隻見了一面的人們的微笑。愛為什麼如此偉大,因為愛在我們之間是堅不可摧的。但往往有些人卻犯下了人生的重大錯誤-----自私自利,他們只想著自己,把別人完全拋在了腦後,最後反而自取滅亡。相反一個人心裡有別人,總能為他人著想,並有真情的奉獻,那麼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和高尚的人格,自己有困難時,將有愛心的幫助和真情的安慰。

一開始我看到了一個名叫洛佩諦的小男孩,他為了一個1年級的小孩子不被馬車扎到,挺身而出救了那個小孩。我覺得洛佩諦很勇敢,也許他從人群中跳出去時,就想到了自己可能會受到傷害;也許他大膽的跳出去挽救了一個生命時,他根本沒有想到自己。但我知道,他一定有一個信念——要救那個小孩。在洛佩諦的身上,我看到了愛。

我感覺愛其實無處不在,不管是父愛、母愛、師愛還是友愛,都時刻伴隨著我們,就像太陽照射出的光,溫暖地照著我們,就像一杯清水,時時刻刻能滋潤我們的心田。我們要學會感恩,要珍惜別人對我們的愛,更要學會奉獻,讓世界更美好!

三年級學生《愛的教育》讀後感15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兒童小說,原名《心》,小說講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一百個故事,突出了一個字——愛。

有一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那就是《萬里尋母記》故事用31個自然段講述了一個貧困家庭因債務累累,貧困不堪,故妻子為了還清債務去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富人家去當女傭,但是當債務還完後,卻沒有妻子的音信,13歲的.馬爾可因傷心開始了萬里尋母一路上他吃盡了苦頭,知道什麼是酸,什麼是甜,什麼是苦,什麼是辣。終於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媽媽,媽媽見了他彷彿得到了生命的希望,在醫生的治療下活下來了的故事。

此時,我對馬爾可肅然起敬,他的所作所為太讓我驚訝了,13歲的孩子能做出這種決定,是他很擔心媽媽,怕媽媽因沒有了音信而去世,正是這種擔心,正是這種對媽媽的愛,才驅使他去找媽媽,這種行為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來的。最重要的是他沒有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沒找到媽媽就不幹了,而是靠腦子去一步一步的找。

這使我想到一件事。

那天,我和幾個朋友在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該一個跑地快的朋友捉了,但我們很機靈,很容易就躲開了……他捉了一會兒,見捉不住,便不想玩了,坐在那發呆。

他就沒有馬爾可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

馬爾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他,學習他那鍥而不捨等的高尚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