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我是貓的讀後感14篇

讀後感8.85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是貓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是貓的讀後感14篇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1

《簡·愛》一書中一反傳統小說中以美麗溫柔的女子做主角、以浪漫悽婉的愛情經歷為故事的舊格式,作者大膽地突破傳統,塑造了一個出身低微、相貌平平的女子與不公平的命運抗爭的傳奇。

我看過的愛情小說很多,也總痴情與別人的故事,但唯獨《簡·愛》的故事總是讓我百看不厭,每次翻開總會激情滿滿,思緒萬千。

書中的女主——簡愛是個勇敢、獨立、堅強的女子。外表樸素卻心思綿密,機智、敏銳,每一個眼神都具有穿透力、洞察人的內心的特質。貌似平靜,但內心深處有著十分絢爛而甜蜜的幻想,有著火樣的熱情與如水的柔情。

簡愛從小就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仰人鼻息的環境裡,接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厭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暴打……這樣殘酷無情蹂躪是每一個孩子都無法消受的,但也許正是由於這全部,磨練了簡愛無限的決心和堅強不屈的精力,一種不可打敗的內在品格力量。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她,勇敢的站起來,訴說心中的不公平,控訴以恩人自居的舅媽的罪行。

在學習生活中,簡愛承受著肉體上的受罰和心靈上的催殘.學校的施主羅可赫斯特不但當著全校師生的面詆譭她,而且把她置於恥辱臺上示眾。使她在全校師生面前丟盡了臉。但簡愛仍然沒有自暴自棄,化悲憤為力量,不但在學習上飛速進步,而且也取得了師生們的理解。

在和羅切斯特在一起時,她從不會因為自己家庭教師的身份而在羅切斯特面前感到自卑,相反的,她認為他們是平等的關係,不應該由於她是家丁,而不能遭到別人的尊重。正是因為她這顆崇高,善良,從來沒有遭到世俗社會玷汙的.心靈深深吸引住了羅切斯特。她也被羅切斯特與眾不同的氣質所吸引!就這樣,他們相戀了!

本來以為,她坎坷的人生就這樣收穫了甜美的果實,但是命運還是要考驗她。

在她與羅切斯特的婚禮上,她才發現羅切斯特早已娶妻。她不顧內心的反抗,情感的痛苦毅然出走。為自己營造了一個光明的天堂。她是自立而獨立的。她為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華彩的樂章!

上天終於被她感動。簡最後與羅切斯特獲得了幸福的結局。而她的精神也如經久不衰的珍寶,永不褪色。

簡愛的一生,從幼稚到成熟;從柔弱到堅強;從懵懂到智慧,她改變了許多,成長了許多。不變的是她的反抗,她那心中的熱情。她的一生也,讓我們保留這不變的精神,總有一天,它會像鑽石一般發出最璀璨的光。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2

這個假期,我讀了嚴優寫的《我曾養過一群貓》。

這本書寫了作者童年時代養貓、與貓咪共同生活的故事,向我們展現了那個年代特有的生活氣息,通過回憶貓咪帶給自己和弟弟的快樂童年,回憶了自己與外婆、奶奶、父母相依相守的快樂生活。雖然主角是貓咪,但是家人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件事, 都讓作者難以忘懷:難忘的童年生活,難忘的親情與友情。

誰的童年裡不曾養過或夢想養過一群貓呢?我們家也養過一群貓。去年我們小區花園裡有幾隻流浪貓,一天晚上我們一家在小區裡散步,發現有三隻貓不管我們去哪裡,它們都緊緊的跟著去哪裡。我覺得它們既可愛又可憐,就和媽媽商量,最後我們決定收留它們。

第二天我們買了貓糧和牛奶回來,讓三隻飢餓的貓歡天喜地吃個夠。我們帶它們去花園散步,我們輪流照顧它們,輪流給它們沖涼。

自從這三隻小貓來到家裡後,我和弟弟妹妹不再老是想著看電視打遊戲了,因為我們要用更多的`時間去照顧小貓。

自從這三隻小貓來到家裡後,我和弟弟妹妹不再像以前那樣經常吵架了,因為我們常常要商量著怎麼樣餵養好它們。

自從這三隻小貓來到家裡後,我和弟弟妹妹就有玩伴了,可以向同學“吹牛”了,連平時害怕的日記也有內容了,也不發愁了。

我現在看完《我曾養過一群貓》,覺得它好像在寫我們家的故事一樣。我還經常把書裡的故事讀給弟弟妹妹聽,我讀書的時候,那三隻小貓溫順地趴在我們身上,安安靜靜地豎起耳朵,神情專注地聽我讀書,那可愛的樣子好像在告訴我們它們也聽懂了!

自從有了這三隻小貓,我們有了更強的責任心,有時候我就會幫媽媽分擔,一起照顧弟弟妹妹。

自從有了這三隻小貓,我的廚藝也大有長進,這個寒假我還學會了自己做貓糧。我知道我們家的貓喜歡吃魚肉和雞蛋,我就跟著媽媽學習煎魚肉和炒雞蛋。

自從有了這三隻小貓,我們的閒暇時間也變得不再那麼無所事事了,我們的活動豐富多彩起來,我們會去西南湧裡釣魚、抓蝦、捉螃蟹,把魚蝦蟹帶回來放到油鍋裡煎了給它們吃。看到它們歡天喜地、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的貓糧,我們總是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

像《我曾養過一群貓》的故事一樣,在與貓共同生活的過程中,不只培養了我們對小動物的愛心,更增進了家人的親情,也給美好的童年生活添加了色彩。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3

《我是貓》是一部以貓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以貓的眼睛看世界,這在當時,在創作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貓公很富於哲理,精幹辭辯,對人類的弱點諷喻得十分透骨。

這部小說語言幽默,風趣,用諷刺的與前去描寫貓所遇見的景物。例如:咱家是貓。名字嘛……還沒有。”語言十分詼諧幽默。

其實作者在寫貓,就是在寫一種社會現象。《貓》所處的時代恰是明治維新以後。當時資本主義思想和封建主義的.思潮相沖突,貓眼中瘋瘋癲癲的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社會狀況。

我喜歡貓的那種閒適和自然。即使是在他死的時候。他喝了酒之後,暈暈乎乎的掉到了水桶裡,他掙扎,費勁了全身的力氣也無濟於事。於是他選擇了放棄。雖然現在看來似乎有那麼點惋惜,但實際上這也是明智之舉。放棄掙扎的念頭,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死亡。

其實這對於現實生活也何嘗不是這樣呢?有時候我們應該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周邊的事物。多一些自然,少一分拘束;多一分快樂,少一分憂愁。其實有時候我們面對的對手並不可怕,只是我們把他神化了。

生活中的挑戰有很多,挑戰的人也有很多,但真正成功的卻又少之又少。在困難面前我們缺少的並不是技巧,也不是知識,而是勇氣。其實勇氣不是培養的,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力量。

我們之所以會失敗,只是我們被自己束縛罷了。

我們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就註定會有著消亡的命運,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是在這個現實面前,我們所以該做的並不是應該等待死亡,而是應該儘自己所能,發揮生命的最大價值。

一個真正的勇者,應該用樂觀去面對現實,應該用無畏去面對挑戰。

時光如梭,光陰似箭,我們真正能帶走什麼呢?回憶?那太渺茫。我們能留下的,只是一分寄託,一分期待。一個人活著,總應該為他人做一些什麼。即使我們給不了所有人。但是我們可以用樂觀,用勇氣去感化別人,即使只是一股小小的暖流,對無助的人,對憂愁的人也是莫大的幫助,應為,你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多一點關心,多一點理解,對於他人,是生命的復甦。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4

作者以貓眼寫人類社會,使小說得以撇開必須的社會成見,以其充滿離奇的想象,鞭撻和嘲諷當時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小貓寄居的房屋裡住著一個奇怪的主人,他喜歡拿著一堆晦澀難懂的書籍假裝欣賞;嘗試過詩歌、繪畫等高雅藝術卻失敗;社交面極窄,左鄰右里的關係都處理不好;作為英語初級教師也普普通通;他的性格固執、暴躁,卻也有讀書人的迂腐、怯懦。苦沙彌深受胃病所擾,與妻兒子女的'關係不慍不火,由於身居陋室而又自命不凡,所以被街坊稱為“本世紀難得一見的怪人”。

貓兒正是在對主人家為數不多的訪客的觀察和主人如何處理與外界的衝突中構成了對社會的看法。理所當然,苦沙彌所交往的都是些知識分子同學:喜愛胡謅八扯但又有必須文學素養的迷亭先生;文質彬彬,痴情藝術卻糾纏於戀愛的理學士水島寒月;話語中帶有出家人的迷幻與飄逸,但卻過分關注自我的八角獨仙:和主人一樣,他們都是在人格中充滿矛盾的讀書人。

放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中看,小說反映了在世風日下、人人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知識分子的無奈與彷徨。當時日本人的價值觀正經受著西方的衝擊:一方面,追求學問還是追求名利的問題考驗著他們;另一方面,社會上富人的種種現象又刺激和嘲諷著他們。於是,他們各自構成了各自的獨特性格:主人鄙視實業家,在自我的空間裡固執地過著自我的生活;迷亭先生在不斷地與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脫;寒月想娶實業家金田先生的女兒,但終究未能如願;獨仙先生似乎深得東方哲學觀的深邃,要求自我以“消極”的方式修養心靈。

如果聯絡夏目漱石先生的個人經歷來看,這幾個在大變革環境中艱難度日的文人何似他本身呢也許書中諸位的性格正是反映了夏目漱石內心微妙的各個方面吧。他本人幼年不幸被生父拋棄,正像小貓一出生就煢煢獨立一樣;而晚年死於胃潰瘍,就如小說中女主人說苦沙彌“終將死於胃病”;而對東方人生觀的理解與嚮往,他又與獨仙先生有幾番神似。

“必須的社會意識反映著必須的社會存在”。在經受西方思想的洗禮中,總有些敏銳的心靈憂慮著他們眼前所見到的,惋惜著他們背後所失去的。夏目漱石先生的早逝是我們的不幸,但他所遺留下來的文學瑰寶,卻為一代又一代人所誦讀、讚賞。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5

前不久剛讀完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因為讀的斷斷續續,也只當消磨時間,所以並沒有都的很認真,剛讀完不久,就感覺書中內容已忘了大半,記憶尤深的只有那幾個主要人物,中學老師的“我”的主人,一個各種毛病於一身的男人,算是對生活中這類人的最好寫照。迷亭,一個滿口謊言的愛戲弄人的男人,算是這部劇裡特別好玩的'存在。寒月,一個醉心於學術研究,鑽研磨玻璃球,被金田一家看上的女婿人選。另外還有金田一家,那個以鼻子出名的金田夫人和小姐。他們性格各異,卻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們的最好體現,通過解讀他們,也讓我們反思了自己。

通讀整篇文章下來,作者以貓的視角寫出了這些人的生活,以貓的想法來諷刺這些人的自以為是。在文章的末尾,甚至出現了“預言”,看到這後面不僅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作者早已在之前就預測到了現在婚姻的走勢。“世界上的每一對夫妻都會分開。而且你們將見證,雖說迄今為止同居的便是夫妻;但是從今往後,即便同居,都沒有做夫妻的資格。”雖然這個說法不一定準確,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確實漸漸有這樣的趨勢。人們不再把婚姻當做必經之路。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想著一定得結婚,單身過一輩子的人也有很多。並且我認為這個趨勢在後面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人會走上這一步。婚姻不再是唯一出路。人們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一個人也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甚至過得更好,那為什麼還需要另一個人打擾自己的生活呢?婚姻是兩個人的事,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才能走下去,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已經完全覺醒,她們不再依附於男性生活,甚至很多強於男性,這也就意味著人的個性漸漸彰顯出來,要實現兩個人的婚姻,就需要這樣個性鮮明的兩個人磨平稜角去包容對方,但這也會越來越困難。最終導致越來越多的人以離婚收場。現在那些發達國家的結婚率離婚率人口出生率正表明看這一點,而且哪怕在現在的中國,離婚率也高於結婚率了。在經濟蒸蒸日上的未來,這種情形恐怕會只多不少吧!

每每讀起這些大家巨匠的文學作品,總覺得自己似懂非懂,文章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像我們講述了一個大道理,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想必正是這個道理吧?對於夏目漱石的《我是貓》這篇文章來說,我解讀的可能與大家也不盡相同吧,但通過各種書籍,嘗世間百態,品人文興衰也未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6

一拿起這本書,目光就被封面上仰望天空的狼吸引了:犀利的目光,充滿野性,豎起的耳朵,警覺靈敏,那如匕首般鋒利的牙齒,似乎閃著寒光,讓人立刻給它貼上野蠻、貪婪、殘暴的標籤。懷著這樣的印象,我開啟閱讀《與狼同行——狼的隱祕生活》之旅。

狼的生活場景在我眼前展現——一隻可愛的幼狼降生了,他蹲坐在木屑上,青草的芬芳,木屑的新鮮,一切正如在胎裡夢想的一模一樣。他看見了天空,那個他一直想看的地方,湛藍湛藍,彷彿一條錦緞,無比柔軟,無比美麗。幼狼那雙仰望天空的.眼睛水靈水靈,全身銀白色的皮毛在風中舞動,他仰頭呼喚自己的名字:“卡莫荻(自由),卡莫荻?”陽光飛瀉,盡情地在這位未來阿爾法(頭狼)的背上,像一條絲巾……書中的文字是那樣明快,給人溫暖的感覺。

這本圖文並茂的《與狼同行——狼的隱祕生活》給我打開了另一扇門,進入了一個隱祕的狼的世界,使我久久不可收眼。夜色已深,而我還是沉溺其中,不能自拔。連續幾個深夜暢讀,讓我對狼有了全新的認識。這本書主要以索圖斯狼群展開故事,其中巧妙地插入了一些人與狼之間的事。由於對狼存在偏見,獵人總會大肆槍殺狼群。其實正如L戴維·梅奇說:狼既不是人類的競爭者,也不是人類的敵人,它們是應享有一席之地的動物。是的,狼一般是不會獵殺人類的,它們曉得槍的威力,也不會傷害人類,除非是人類自己送上門來。另外,如果自然界沒有了狼,那麼鹿就會肆意繁衍,鹿的增長會使白楊等植物變成發育不良的小孩,樹的朋友鳥兒也會漸漸離去,樹內的蟲兒成了家,樹就會被蟲兒蛀空而栽倒,鹿兒們就會迎來忍飢挨餓的日子,最後只能餓死。看,沒有狼的世界就會變得灰暗。有了狼,小溪兩岸綠草如茵,森林茂盛,鳥兒歡歌,鹿群奔躍,自然充滿生機,多麼美好呀!

秋風拂過,狼群踏著光滑的石子,在溪水的啪打聲中走出河流,走進紅葉棕果的森林,踩著黃色的葉子,沙沙作響,似略帶憂傷的悠揚琴聲響起,彷彿在訴說著一種無法制止悲慘現實的無奈,又好像在播種一種展望未來的希望……

重看封面,那雙仰望天空的雙目似乎在無辜地看著我,變得那麼深邃,那麼清澈,彷彿在渴望著……

我不僅扼腕嘆息,啊,狼,仰望天空的精靈,你可好?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7

作者以貓眼寫人類社會,使小說得以撇開一定的社會成見,以其充滿離奇的想象,鞭撻和嘲諷當時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小貓寄居的房屋裡住著一個奇怪的主人,他喜歡拿著一堆晦澀難懂的書籍假裝欣賞;嘗試過詩歌、繪畫等高雅藝術卻失敗;社交面極窄,左鄰右里的關係都處理不好;作為英語初級教師也普普通通;他的性格固執、暴躁,卻也有讀書人的迂腐、怯懦。苦沙彌深受胃病所擾,與妻兒子女的關係不慍不火,由於身居陋室而又自命不凡,因此被街坊稱為“本世紀難得一見的怪人”。

貓兒正是在對主人家為數不多的訪客的觀察和主人如何處理與外界的衝突中形成了對社會的看法。理所當然,苦沙彌所交往的都是些知識分子同學:喜愛胡謅八扯但又有一定文學素養的迷亭先生;文質彬彬,痴情藝術卻糾纏於戀愛的理學士水島寒月;話語中帶有出家人的迷幻與飄逸,但卻過分關注自我的八角獨仙:和主人一樣,他們都是在人格中充滿矛盾的讀書人。

放在明治維新的大背景中看,小說反映了在世風日下、人人追名逐利的社會中知識分子的無奈與彷徨。當時日本人的價值觀正經受著西方的衝擊:一方面,追求學問還是追求名利的問題考驗著他們;另一方面,社會上富人的種種現象又刺激和嘲諷著他們。於是,他們各自形成了各自的獨特性格:主人鄙視實業家,在自己的空間裡固執地過著自己的生活;迷亭先生在不斷地與他人胡扯聊天中得到解脫;寒月想娶實業家金田先生的女兒,但終究未能如願;獨仙先生似乎深得東方哲學觀的.深邃,要求自己以“消極”的方式修養心靈。

如果聯絡夏目漱石先生的個人經歷來看,這幾個在大變革環境中艱難度日的文人何似他本身呢?也許書中諸位的性格正是反映了夏目漱石內心微妙的各個方面吧。他本人幼年不幸被生父拋棄,正像小貓一出生就煢煢獨立一樣;而晚年死於胃潰瘍,就如小說中女主人說苦沙彌“終將死於胃病”;而對東方人生觀的理解與嚮往,他又與獨仙先生有幾番神似。

“一定的社會意識反映著一定的社會存在”。在經受西方思想的洗禮中,總有些敏銳的心靈憂慮著他們眼前所見到的,惋惜著他們背後所失去的。夏目漱石先生的早逝是我們的不幸,但他所遺留下來的文學瑰寶,卻為一代又一代人所誦讀、讚賞。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8

鄰家貓雜毛哥也是個很有意思但只出場過一次的角色。它是律師家的一隻貓。它評論人類“不懂所有權”,人類還會“臉兒不紅不白的”“大模大洋地搶走”食物。說到這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雜毛哥與白貓大嫂的家居環境換個地方的話,那麼該小說真是太有遠見性了。也就是說如果是軍人家的貓說出這麼一翻驚世之語,真是作者深刻地歷史見地呀!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幾乎全盤採用了西方的文化和科技成果,如同一隻螞蟻要吞掉一隻大象;國內資源的貧乏,根本遠遠不夠接納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只好走對外擴張的道路。二十幾年後日本帝國大肆侵略中國、蹂躪我們的國土。試想,日本軍人家的一隻貓尚能有如此見解和維權意識,而帝國主義軍權的日本卻無法釋懷。真是極大諷刺!

當然,很多人會反駁我的觀點,認為這個小細節也許只是作者無意安排的;但我想,就算作家在這沒有明確提出日本社會存在根本問題,而是需要等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驗證,作者對當時社會狀態的深刻理解和透析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作家所具備明敏銳的社會感受力也是特定歷史條件給予個別人物的。此時的作家,應該說,至少也是隱約地預見到即將到來的衝突。

大黑是一隻寄居在車伕家卻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肥黑貓。大黑認為車伕和教師這兩種職業相比較的話,“肯定是車伕了不起”,理由是車伕比教師長的壯實。這麼個理由估計全人類都要不同意了。“咱家”對它的態度是“敷衍”的“恭敬”,真是好一隻世故的貓頭!但這隻吹牛的黑貓也是相當可愛的。“只要在他的威風面前表示心悅誠服,喉嚨裡呼嚕嚕地打響,表示洗耳恭聽,他就成了個最好擺弄的貓。”這黑貓明顯的受到車伕主人的影響。但即便是這麼俗不可耐、欺軟怕硬、不學無術的貓也有著不贊同主人的說法:“再怎麼賣力氣捉老鼠,能像人那樣吃得肥嘟嚕的貓,畢竟是舉世罕見喲!

人們把貓捉的老鼠都搶了去送給警察。警察哪裡知道是誰抓的?不是說送一隻老鼠五分錢嗎?多虧我,我家主人已經賺了差不多一元五角錢呢。可他輕易不給我改善伙食。哎呀呀,人哪,全是些體面的小偷喲!”這不正是那些忍氣吞聲被資本家剝削的還未開化的工人階級真實的心理寫照嗎?這“體面的小偷”正是那些榨取剩餘價值的卻表面光鮮的資產階級的最佳稱謂。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9

《我是貓》是夏目漱石早期的代表作。既能夠說是抒情的寫生文,也能夠說是結構鬆散的小說。

本文的主人公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的。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為長得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後被被人稱為“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為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著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但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說:“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義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說過:‘餘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怎樣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說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說:“說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群體。瘋人們聚在一起,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裡的才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我是貓》中,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應屬於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之列。正如本文譯者所說,“他們應對新的思潮,既順應,有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我是貓》中作者所描述的景象,就應是當時人們精神世界空虛的真實寫照,這也無怪一隻小貓會將人類世界看得但是而而了。

總而言之,這隻無名小貓雖然神通廣大,卻又時而自作聰明,雖然看多了人類世界,卻又因為一時好奇,最終還了性命。也許正是因為好奇,才使得它對人有了這麼多的瞭解,也就有了這本《我是貓》。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10

貓在我心中一直略帶幾分神祕感,平素則慵懶,偏又添了點俾睨眾生的小模樣,偶爾卻也做出點柔順的姿態,叫人喜上心頭。但貓真是這樣的嗎?我們無法理解動物的語言和表情,所以只能依著自己的神態和心境來解讀,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想,貓又是怎麼理解人類的一舉一動,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似乎有趣了不少。

《我是貓》便是以貓的角度來審視人類的生活,第一次拜讀夏目漱石的作品,很喜歡他的文字風格,細膩而有韻味。這本書並沒有情節架構上的起承轉合,翻到任何一段都能繼續往下讀,書中呈現了一幅幅明治時期知識分子的生活風俗畫,迂腐得緊,卻也令人發笑。從這些描寫中來看,作者對這段歷史流露著撻伐之意,但絕不是那種充滿激情的批判,而是將內心的寂寥不滿寄託在這隻貓上,用它譏誚而平靜的口吻來述說種種荒謬。因此當出現有關貓主人和他朋友的來往片段時,作者都是一派雲淡風輕,對裡面的不可思議分毫不提,彷彿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當貓的評價出現時,彷彿作者這時終於可以伸伸懶腰,擺出一個不屑的姿態來,這種心境可說是世事境遷的順其自然,也可說是無奈的消極逃避。

這部文學作品有如散文的行雲流水,若剔除作者對時代的諷刺,單純從普世的角度來觀察人性,那麼貓對人的行為發表的這些觀感顯得犀利而有趣,這種奇妙感在於角度和距離的不同,讓一些平凡小事變得特別起來,細瞧之下,彷彿其中的荒謬感都凸顯出來了。例如古井武右衛門因為害怕被學校開除,上門請求貓主人苦沙彌的幫助,然而貓主人對任何請求都用“說不準”擋回去。對此,這隻貓的觀察犀利得叫人吃一驚,人在人際交往中流的淚和做出的.同情姿態都只是生而為人必須交的稅,主人不善於做表面文章,因而底下的冷漠一覽無餘。最後貓對這個年輕人的期許是他將會學習到人性的真理,“會冷漠地旁觀他人的憂愁,在他人處於困境的時候大聲嘲笑。”看到這裡,忍不住要笑出聲來,人性的軟弱面展露無遺。

這究竟是隻怎樣的貓呢?我若用一個詞形容,那就是霸氣十足!它似乎是要打破我們對貓族的陳規印象,賣乖討好不是因為喜歡主人,而是寄人籬下的不得以。它不以為自己懶,反覺得人類隨性得可怕。不在意自己有沒有名字,它就叫貓!這是部非常舒緩而有趣的文學作品,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品評,讀完書後,讓人想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不知能瞧出多少新鮮來!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11

《我在天堂遇見貓》這本書十分感人,主人公柯簡簡也是一個十分堅強、善良的女孩,她帶給我許多歡樂和溫暖,也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全書講述了柯簡簡在意外墜入小溪後來到了動物天堂。在這裡,她遇到了小老鼠貝克漢姆,感化了對人類有很大恨意的黑熊娜娜,再遇寵物貓單單,見到了刀子嘴豆腐心的嘩嘩芭……一系列奇幻又暖心的遭遇,讓我不禁跟著柯簡簡的開心而開心,因為柯簡簡的傷心而難過。當然,讓我最感動的情節還是最後柯簡簡找到雷蒂嘎嘎跟她說明若救自己,她的靈魂就會消失的事。

當時,柯簡簡知道那隻帶她來動物天堂的動物就是雷蒂嘎嘎時心情十分複雜。她想到了獨角獸說的,若要將自己帶回人間,那麼雷蒂嘎嘎的靈魂就會消失。她想要告訴雷蒂嘎嘎,但小貓單單卻不同意,因為如果她告訴了雷蒂嘎嘎事實,雷蒂嘎嘎一定不會同意,那柯簡簡就會永遠地消失,單單不想讓主人簡簡消失,所以它始終不同意告訴雷蒂嘎嘎。回到人間的`日期就快來臨了,簡簡對這件事感到十分不安。終於,簡簡在前一天晚上把真相告訴了雷蒂嘎嘎。單單還好路過此地,對簡簡的行為十分憤怒。簡簡告訴單單當她隱瞞真相時內心十分難過,她不希望讓雷蒂嘎嘎恨她,那樣她會自責一輩子。單單聽後不再氣憤,默默陪著主人,看了一夜的繁星,因為不論結果如何,這都是他們最後在一起的一天了。

讀完這本書,我首先意識到的便是要保護動物,讓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黑熊娜娜之所以那麼痛恨人類,就是因為她生前一直被人類抽取膽汁,當人類想對她的孩子貝兒出手時,她不惜親手殺死貝兒,然後自己撞牆死去。你們可能會問,她為什麼要這樣做,那是她的孩子啊!正因為是她的孩子,所以他不想讓貝兒承受那種痛苦,忍受著割肉之痛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都是因為人類的逼迫,讓她不得不選擇這麼做。所以,我在這裡呼籲大家:保護動物吧,讓它們自由在在的生活!

其次,柯簡簡那誠實美好的心靈也令我敬佩,她承受著可能永遠死去的後果,把真相告訴了雷蒂嘎嘎。上帝不會無視美麗的心靈,雷蒂嘎嘎在最後一刻決定救簡簡,它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也令我讚歎。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12

《我在天堂遇見貓》這本書主要講了失戀的依依堂姐和柯簡簡一起去旅行。因為依依堂姐說只有旅行才能讓它緩解傷心。 依依堂姐和柯簡簡,來到了一座美麗的小島上。嚮導史提芬和去旅行的人們說要在山林裡舉行一次“山林徒步”。依依堂姐穿著涼鞋和柯簡簡一起去了山林徒步。 還認識了一位新鄰居,他的名字叫丹尼。依依堂姐還給自己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蘇絲。走到一半的時候,他們發現了動物命案,那是一個關於犀鳥的事情。因為依依堂姐穿著涼鞋,所以他的腳扭傷了。好心的鄰居丹尼,把依依堂姐揹回酒店。並把柯簡簡讓史提芬照顧。柯簡簡對犀鳥的動物命案,產生了好奇心。他又往回走到動物命案的發生現場。走著走著迷了路,然後柯簡簡掉進了冰冷的水裡。醒來的時候看見一隻小黑熊。沒過多久,它的媽媽來了。發現有一個人類,準備要打它。

"停!"一隻小老鼠說道。小老鼠對柯簡簡說,它叫貝克漢姆先生。貝克漢姆先生讓柯簡簡說說他是怎麼來到這裡的。因為柯簡簡掉入了冰冷的水中,他腦子裡一片空白。只記得和依依堂姐一起乘船去了度假村,一起參加了山林徒步活動,然後依依堂姐穿著涼鞋扭傷了腳。好心的鄰居丹尼把依依堂姐背了回去,然後就什麼也想不起來了。貝克漢姆先生笑著說,連你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來到這裡的`,你要我怎麼幫你回去。柯簡簡非常生氣,說道:太可惡了,你這傢伙!這裡是什麼地方? 貝克漢姆先生回答道:這裡是我的世界! 可漸漸說的這裡是你的世界,你就應該知道怎樣要讓我離開。貝克漢姆先生將食指和中指迅速塞進嘴巴,吹出嘹亮的哨聲。只見遠處的樹叢晃動,兩隻猛獸霍地縱身跳了出來,比迅雷不及掩耳盜鈴的速度奔過來。一隻獅子和一隻老虎。老虎的名字叫泰格,獅子的名字叫萊恩。然後貝克漢姆先生,把柯簡簡交給了萊恩。萊恩把柯簡簡帶到了奇幻馬戲團……

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她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鄧秀茵寫的。裡面有許多好詞佳句,和一些有趣的故事。聯絡在一起,使這本書寫得很生動。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13

主人公是貓。是以貓的視角來看人類世界的。剛生出來的時候因為長得太醜,被人唾棄,撿得一命,後被被人稱為“苦沙彌”的初級英文老師收養,自此開始了觀察人類、品評人類的生活。直到某日因為好奇,落入了酒缸中,被淹死了。

《我是貓》中的這隻貓,雖然還沒有名字,平時也沒少受主人家女僕的'氣,卻能夠在人貓兩個世界中來去自如。而主人和他的一幫朋友——梅亭、水島寒月等的對話則盡收耳中。而其中,又屬梅亭最能折騰人。苦沙彌老是被他折騰得夠嗆。例如他剛出場時,帶著一副金邊眼鏡,認認真真地要苦沙彌畫畫——他自稱是位美學家。苦沙彌對畫畫可是個外行,正要向梅亭討教,梅亭便一本正經的說:“是啊,不可能一開始就畫得好嘛……從前義大利畫家安德里亞曾說過:‘餘作畫者,莫過於描繪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華;飛者為禽……’怎麼樣?假如你也想畫出像樣的畫來,畫點寫生畫如何?”

於是,苦沙彌作恍然大悟狀,對安德里亞佩服得五體投地。但是事實上,安德里亞壓根就沒說出這話,是他的朋友瞎編的。

苦沙彌和他的朋友就這樣,在小貓的眼中如此不堪,實在是可笑。相比於這隻無名的小貓,它的主人真該感到汗顏。相比於許多人,這貓很富於哲理,善於詞辯。對人類的弱點有精細的研究,就連抨擊社會,也很有見地。它說:“說不定整個社會便是瘋人的群體。瘋人們聚在一起,互相殘殺,互相爭吵,互相叫罵,互相角逐。”……並由此最終得出了“被幽禁在瘋人院裡的才是正常人。”的結論。雖然有些滑稽,但卻也抨擊了當時社會的風氣。

在《我是貓》中,苦沙彌和他的朋友應該屬於窮酸潦倒的知識分子之列。正如譯者所說,“他們面對新的思潮,既順應,有嘲笑;既貶斥,又無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好靠插科打諢、玩世不恭來消磨難捱時光。他們時刻在嘲笑和捉弄別人,卻又時刻遭受命運與時代的捉弄與嘲笑。”《我是貓》中作者所描寫的景象,應該是當時人們精神世界空虛的真實寫照,這也無怪一隻小貓會將人類世界看得不過而而了。

總而言之,這隻無名小貓雖然神通廣大,卻又時而自作聰明,雖然看多了人類世界,卻又因為一時好奇,最終還了性命。也許正是因為好奇,才使得它對人有了這麼多的瞭解,也就有了這本《我是貓》。

我是貓的讀後感 篇14

這些日子,看了夏目漱石的《我是貓》,眼睜睜一群知識分子隻能像怨婦般哀歎世道,卻毫無所為,倍感無奈。

貓的主人若沙彌,迂腐的代言人,思想保守。他雖渴望改革,渴望新世界,但卻看不透社會,落得個貧窮的書生生活。更為人不恥的是,“文人清高”的特質深深諸如了他的血液,嘴裡吐出的都是聖賢之道,心裡想的卻卑微不堪,猶如市井之徒的雞肚腸子。文人的虛榮心總讓他擺出一副自鳴得意的樣子,少許的知識讓他蔑視平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瑣碎。一心想修煉成賢,卻是十足的俗人。號著“文人”的名,也不過是要與妻子論柴米油鹽的俗人,間兒還要嘲弄伴侶的無知來襯托讀書人的高尚,卻從不為自身脫離現實為恥。連山藥材料也不曉得幾分錢,仍隻顧躲與書房低下,擺弄紙墨。

寒月,埋頭實幹的老實人,活著似乎不明為何。他不懂男女之事,不解世道之理,連為之爭取苦幹的博士稱號也不知緣由。書呆子,說的.就是他。寒月就是一根導線,引出金田老爺,引出我們生活的社會,洩出夏目漱石對金錢至上的憤恨。

文人抱怨工資太低,無法維持生計;商人抱怨文人無用,無法創造“財富”。這種抱怨産生的結果恰恰出乎意料之外,文人會拋棄尊嚴,攀圖商人的財産;商人也會在攀圖文人的地位,一除無知庸俗的惡稱。就這樣,金錢估摸了生活的全部,很多事情都變得在意料之外,卻仍在清理之中。

迷亭,好一個逍遙客。他沒有隱士般的孤傲,把朋友與商人們的交會作為一齣戲劇。他是百般無聊的看客,期待著一場鬧劇來娛樂生活。他跟貓本是同體,局外人就是他該站的位置,可惜的是他畢竟是人,為不能成為一隻貓。他終究是文人堆裡的一員。

念著念著,我不禁想起北大實行推薦制一事。這件事在教育工作者中,引來了罵聲一片。宛如書中的三人,對於社會盡是怒罵,為的是不能改變周圍,束手無策呀!可是,有一道理是明確的,不能改革周圍,但可以改革自己,隻有改革自己才有可能改變周圍。憂心制度的不公正,為何不改變教育工作本身呢?為何不以身立行,培養思想獨立的學生,讓學生的思想改變引發自下而上的變革?一群工作者咒罵這鍋湯不好喝,卻還要硬著頭皮一飲而盡,拉肚子了也不能怪人啊!早知如此,便再添上點作料,再下鍋煮煮。與其罵中國教育體系的不合理,也請老師們先把孩子們的素質教育搞上去。隻有當新秀的思想不被腐朽,才能避免他日的社會不陳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