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優秀】《呼蘭河傳》讀後感

讀後感2.67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呼蘭河傳》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秀】《呼蘭河傳》讀後感

《呼蘭河傳》讀後感1

假如有一天,只有一縷陽光灑向人間,那這縷陽光一定是樂觀,讀了蕭紅的《呼蘭河傳》,認識了馮歪嘴子,我似乎突然懂了許多……

馮歪嘴子是個樂觀向上,敢於打破封建傳統的人。儘管他生活艱難,一到冬天,磨房裡連面袋子都蓋不得,瓦盆都像座小冰山。但是,他仍然過得很幸福;儘管他整天面對別人的流言蜚語,說三道四和排擠誹謗,但是,他仍然好好地活著;儘管他的'女人去世了,但是他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鎮定下來,為了生命的延續,他一步步走向光明。馮歪嘴子就是這樣,心無旁騖地行使著做人的權利。其中,令我最感動的片段就是當他的女人去世了這段,人們越用絕望的眼光看他,他就越用實際行動想讓看熱鬧的人感到失望,在艱難的生活中,馮歪嘴子以樂觀的心態面對著一切,照樣活得自由自在,一如既往地擔負著他那份責任。

想想自己,在考試失利時,總是覺得這門學科沒學好,而不是找出錯誤的原因,對症下藥。被人誤解時,我總是很苦惱,傷心甚至生氣,而不是一笑而過,覺得人與人之間有誤解是常有的事,對自己說聲:“沒關係!”樂觀地面對它。

只要擁有了樂觀,那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樂觀能讓困擾越跑越遠,樂觀可以改變黑暗世界,樂觀能創造光明的未來……

《呼蘭河傳》讀後感2

這個假期我讀老師指定讀物:《呼蘭河傳》。我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只是覺得作者寫的只是生活中的小事。這讓我覺得十分無聊。但是後來我用心,去細細品味,我發現整個《呼蘭河傳》就像是一杯咖啡。雖然一口喝下去,你只嚐到了苦澀,但是後味還是一絲絲甜的。

我隨著作者的筆鋒,走入了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東北一個封建落後的小城--呼蘭河。那是作者“蕭紅”的故鄉。它承載了作者童年的記憶。在那裡的街道是熱鬧的,但那兒的人生卻是灰色的,甚至整個社會都沒有一絲色彩……那裡的`人們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有些甚至是為了死去而活著。就這樣作者用獨特的兒童角度寫了《呼蘭河傳》。

那裡的“盛舉”對“我”來說是新鮮的,但對“我”卻是荒唐可笑的,然而那祖祖輩輩代代相傳下來的封建習俗卻從沒有人想過去改變,在封建思想的驅使下,人們做出了很多自以為“積德”的事兒,然而事實卻是十分殘酷。所以我想可怕的封建迷信、可怕的麻木不仁、可怕的“順其自然、可怕的不反抗,這都是《呼蘭河傳》對某同類人的警告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3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呼蘭河這座小城是荒涼的、寂寞的,蕭紅的童年是同樣寂寞的。

她19歲時逃出了家庭,漂泊在外,這本書中讓我唯一感受到快樂的,就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時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他和蕭紅一起在後園裡玩,一起唸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祖父的.園子。

她在裡面哪個快活,看見一個黃瓜熟了,抓起來就啃,這時又看見了蜻蜓,便丟下黃瓜抓蜻蜓去了,要睡覺便睡覺,要玩便玩,非常自由。

還有那家裡的儲藏室,兩間黑乎乎的屋子,裡面有無數的蜘網蛛絲,那麼多的耗子,可那裡卻成了小主人的天地,她在裡頭翻找著,找出了許多“寶貝”,她用小刀和墨汁在牆上刻著、畫著,也沒人教育她。

她還幹了許多傻事:有一次,她們家一隻鴨子落井了,祖父便把它用黃泥裹起來烤了。蕭紅十分愛吃。有很長時間鴨子不落井了,她便把鴨子趕向井裡,這時祖父說不用,直接抓了烤就行了,但小主人不幹,她說落井的好吃。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知道了在原來城市裡的生活是怎樣的了,平平凡凡的過日子是我們最大的希望,無憂無慮,是我們最嚮往的一種生活了。

《呼蘭河傳》讀後感4

前兩天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起初只覺得這本書作者只是乾巴巴的描繪了一下他的家鄉,沒有色彩,但是隻要你精心的品味這本書,你就會發現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隨著作者的筆鋒,我也跟著走進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時候,處在東北那一座封建小鎮,那裡的房樓是灰色的,那裡的人們也是灰色的,都迷信邪教,沒有一點色彩。

那裡有很多的迷信習俗,這些習俗看起來莊重,卻荒唐可笑,那裡的人們都是從迷信於邪教中生長的。有的人為了為了生命而活著,有的人則為了死亡而活著。我是含著眼淚讀完的,書中有很多人自認為是美德的事卻極其殘酷。其中,小團圓媳婦給我的印象最深。十二歲本來是一個健康活潑的年齡,卻過早的被人們拐賣過來,本來來失去父母的.愛已經夠傷心了,可是還要為那裡的人們拼命幹活,同時還要忍受著人們的打罵,甚至還要以“治病”為由,是太過早的失去了性命。

封建社會是可怕的,也是殘酷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團結起來趕走封建社會,同時為呼蘭河的人敲響警鐘吧。

《呼蘭河傳》讀後感5

《呼蘭河傳》是一部蕭紅回憶童年的自傳體小說。

小說回憶了“我”和外祖父遊玩時、“我”家的後院、大泥坑、看廟、小團圓媳婦、和馮歪嘴子,等等。不僅有悲傷、難過,還有開心、快樂。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是:小團圓媳婦。小團圓媳婦是婆婆花了大價錢請回來的,這小團圓媳婦一請來就生病。人們說她不像團圓媳婦,個子高,辮子長,太大方了,見了人不害羞······婆婆每次一到小團圓媳婦惹她生氣的時候就把小團圓媳婦給綁或吊起來,然後打他,一打她,小團圓媳婦就說她要回家,可她一說她要回家,婆婆就更生氣了,又打又罵,有時候惹火了,還會用燒紅了的'烙鐵去烙團圓媳婦,烙出了個大疤。

童年是快樂的,有時也是悲傷傷心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6

今天,我閱讀了《呼蘭河傳》中的《朦朧的期待》這一章。

文章講述了一位叫做李媽的人。她原本十分快活,這一天她卻變得有些憂鬱。以往的那響亮的廚房,現在卻變得死氣沉沉,而這一切都與一個叫金立之的人有關。不久,金立之回來了,李媽是憂鬱的情緒也大為好轉。趁著金立之與太太說話的'功夫,她跑出了廚房,打算給金立之買幾包煙。可等她回來時,金立之已經走了。她停下了腳步,熱度離開了她,跳躍和翻騰的情緒也離開了她。

為什麼金立之一來,李媽就心花怒放,而金立之一走,李媽就憂鬱不絕呢?聯絡上下文才知道,金立之是李媽的未婚夫。金立之對李媽說:只要他抗戰勝利了,他就會回來娶她,到時候一切就好了。李媽盼著抗戰勝利,盼著金立之回來,她幾年前在家鄉時也曾送過一個年輕的紅軍走,走時紅軍說等她當完了紅軍就回來娶她,還送了她一匹印花布。可是那個紅軍永遠回不來了。所以,李媽一看到印花布就想哭。現在金立之也說抗戰勝利就回來,所以李媽就熱切得盼望著抗戰的勝利,她的未婚夫趕快回家。晚上,李媽做了一個夢,夢見金立之從前線回來了。他說;“我們一定得勝利的,我們為什麼不勝利呢,沒道理!”李媽在夢中溫順的笑了。

《呼蘭河傳》讀後感7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著作,但更像是自傳。她是近代女作家,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我最喜歡“我家的'大花園”這章。書中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十分詳細,特別在寫“我”時,把“我”與祖父在園子中栽花、拔草、種菜和鏟地等事寫得詳略得當,描寫細緻。祖父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這一句話不但能感覺到“我”是祖父的“跟屁蟲”,也能流露出“我”很喜歡祖父。

“我”跟著祖父做農活都是以玩為主。比如種菜時,祖父是用力把土踩實,而我是隨意踩著玩;鏟地時,祖父是一點一點的鏟,“我”卻是這一下那一下的鏟。祖父也知道孩子的天性是玩,他不但沒有打斷“我”,反而繼續讓“我”玩,說明他很理解孩子。

“我”只要在園子裡就不會孤獨,因為這裡充滿生機,不會被約束,十分自由。累了就靠著一個土堆上休息,想吃什麼就拿什麼吃,農作物想開花就開花,想結果就結果,更能反襯出在這園子裡的自由。

我也真想有個這樣的大花園啊。我也像文中的“我”一樣,在園子裡無拘無束的玩耍,同時我也想有一個瞭解孩子,很有慈愛感的祖父。

《呼蘭河傳》讀後感8

暑假裡,我買了一本書叫《呼蘭河傳》,認真地讀完此書。

這本書所寫的是當時的舊社會,農民像蚊子似地生活著,糊糊塗塗的生殖,亂七八糟的死亡。這混沌的生活迎來了日本侵略者,宣傳著“王道”,壓榨著農民,政府卻讓他們搶了去,而被壓榨的人們卻起身反抗。蚊子似的.他們變成了巨人。連眼裡只有山羊的二里半,也放棄山羊,自己去抗日。老胡家有一個團圓媳婦,被婆婆打了一個月,終於打出了病,又請騙子治病,生了個孩子,死了。她婆婆也死了。不就是因為她太大方,不像個小團圓媳婦,使婆婆管教她,她盡然不服管教,又嚷嚷回家,就把她揍死了。東二道有一個大泥坑,五六尺深。淹死過豬,鴨,雞,馬。上午剛剛淹死的豬,下午就出個便宜價賣了。有些勇者冒險跳了過去,後者看前者跳了過去趕著馬車往前衝,嘣的一聲,翻了進去。哈哈,前者勇者,後者愚者!前者一過去,就說:“這算什麼,一輩子不走幾回險路那不算英雄。”

珍惜吧,珍惜這個時代,珍惜著個生活!

《呼蘭河傳》讀後感9

我從文中“偏偏這後花園每年都要封頁一次的,秋雨後花園就開始凋零了,黃了黃,敗了敗,好像很快一切花朵都滅了似的,好像有人把他們催慘了死的。”明白了“好像......好像......”把花園的凋零比說成好像有人把他們摧殘一樣,然而突出了花園菜的畫面,把句子的語意更形象的表達了出來。

第三章描寫了當地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生活險。裝過的目過,平庸,愚眛精神狀態和構成了作者人生方式以及人類集體性的大記憶的歷史的一個縮影。作者用第三張描寫出作者記憶中的祖父家和在祖父家做的`事:種地,澆嚇唬祖母......使人感悟到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生活方式中的詩意美,把作者家鄉的呼蘭河描寫的有神奇又可愛,還有很多作者。快樂和難過的記憶。也體會到作者在祖父家時,8%。都是開心的。

《呼蘭河傳》讀後感10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關於蕭紅的書。茅盾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本書就是《呼蘭河傳》。

裡面講的是蕭紅的.童年故事,在蕭紅小時候,唯一愛她的就只有祖父,在祖父的愛中,蕭紅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這裡面有一個“大泥坑”,它的難忘在於淹沒一些馬和小孩;有一個“火燒雲”,它的難忘在於每到太陽落山時都會有非常美麗的晚霞;有一個後花園,它的難忘在於這是一個自由的園子;有一位祖父,它的難忘在於給了蕭紅許多愛,有許多好玩、難過、新奇的故事讓蕭紅難以忘懷。

蕭紅,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她是一位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總能讓我們為她感到快樂、悲傷……她的一生是很悲慘,但她還是不屈服,她的寫作,反映了以前封建社會,引得很多人的喜愛。

我們也應該向她學習,學習她不屈不撓,不被命運屈服的精神。

《呼蘭河傳》讀後感11

一個生活在呼蘭河小鎮裡的小姑娘蕭紅。小姑娘蕭紅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在她的童年裡,只有:祖父,“我”和後院。在後院裡,蕭紅與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勞動……“

她還描寫了很多童年的趣事,在房頂上採蘑菇那段就非常有趣,好好地去房頂採蘑菇,卻弄的鞋子掉進了鍋子裡,弄了一鍋的泥漿湯。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童年。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

當她的祖母去世時,我很遺憾,而她很高興,因為她的親戚全都來啦,家裡一下子多了這麼多人。她為什麼不傷心呢?我很糾結。

這個小城並不繁華,而且十分的落後,在那裡,由於人們的迷信和愚昧無知,發生了一個個悲劇。另我印象最深的是命運悽慘的小團圓媳婦,她生了病,高燒不退,婆婆不僅不帶她去看病,反而還請了個騙人的“法師”,最後把她丟到滾燙的開水裡洗澡,結果不但沒有治好她的病,反而還要了她的性命。我很痛恨那裡的人,怎麼能相信迷信呢?

正如茅盾稱《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12

《呼蘭河傳》這本書是著名女作家蕭紅寫的一本長篇回憶小說。蕭紅在這本書裡回憶了她的童年生活。她讓我們彷彿看見了她幼年時的天真可愛與頑皮。蕭紅的寫法別具一格,她把她在呼蘭的'所見所聞用一些有趣的筆調描寫下來,用戲謔的口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讓讀者在讀這本書時,完全沒有感受到她那時感情的痛苦和病痛的折磨。

書裡面有一句話記憶猶新,“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很得意。不得意又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這句話是蕭紅在描寫住在傾斜房子裡的採蘑菇人的內心感受。當蕭紅夾雜在戰爭的驅趕和病痛的折磨時,卻樂觀積極地去面對。從“不得意又怎麼樣?人生是苦多樂少。”就能看出來。

但蕭紅短暫的一生還是寂寞的。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祖父去世了,她也就無依無靠了。但那些美好的記憶還存留在她的心間。“忘卻不了”“難以忘卻”。

開啟這本書,進入蕭紅的別樣人生空間,就能感受到她的一生是多麼寂寞了。還是那個老房子,還是那個舊園子,如今已物是人非了。但我們唯一能記得的,還是蕭紅那悽婉的歌謠……

《呼蘭河傳》讀後感13

呼蘭城的人很迷信,什麼海龍王,什麼叫魂說,說去還不是因為大泥坑。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團圓媳婦,小團圓媳婦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才十二歲,正是活潑的事候,卻千里昭昭來到這裡當童養媳。她還經常遭到婆婆的毒打,婆婆說是為了讓她懂規矩。後來女孩快被他們折磨瘋了。就給她洗熱水澡,迷信昏倒了,潑醒,醒了再洗,洗了三回,活活把人折磨死了。

《呼蘭河傳》作者是蕭紅,原名張瑩,著名作家茅盾稱這本書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悽婉的歌謠。

她逃離了家族的囚籠後,便一直在逃亡,她一次次離開,一次次踏上新的征途。

當我瞭解到蕭紅的'一生的時候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在呼蘭河這座小城,發生了大大小小的事。我不能讀出對生活的消極,只讀出了蕭紅對祖父的懷念。

讀完了《呼蘭河傳》我知道了,不要迷信自己犯下很嚴重的錯誤。

《呼蘭河傳》讀後感14

今天,我看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講述了呼蘭河的樣子。

呼蘭河傳是一部自傳體的小說,作家蕭紅寫出了自己的童年。

書中有一處,我很難忘。是他們迷信七月十五日是鬼節,那天出生的男女被認為是鬼託生後的'人。說明了他們的市井氣。雖然,他們也知道是沒有鬼的,可他們還是迷信。蕭紅細心的記下了這一切。

哪裡的生活充滿了迷信,什麼海龍王之類的他們都覺得有這種存在。那裡的人是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人,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了雞皮蒜毛的小事斤斤計較。刻畫出了一個灰暗的世界。沒有家喻戶曉的大人物,沒有偉大的抗日英雄,沒有優美的故事,卻把小城鎮裡的死氣沉沉寫了出來。

這本書寫出了當時那裡的愚昧、落後、迷信等等。

《呼蘭河傳》讀後感15

“這時城裡的街巷,又裝滿了春天。”讀完《呼蘭河傳》,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在蕭紅的文字中,隱著一座裝載美好的小城。

小城很孤寂,很渺小,但盡是人間百味,藏滿了人們的樸實與民間的繁雜,讀到深處,涓涓流出的是思念。循著文字,似乎已經能聽到鄰里街坊在七嘴八舌的談論聲,還能聽到車伕在石板路上拉車的腳步聲,也能聽到賣菜的`農貿商人招呼客人的吆喝聲。小城雖孤寂,但都是一個個淳樸的靈魂塑造出來的,展現出一番熱鬧景象。

我向往如此簡單且美好的小城,連字的縫隙裡都透著別樣的情感。這座小城好似如今的每個人,在偌大的世界裡迷茫,孤獨的像一艘在大海里獨自航行的帆船,但心裡卻永遠是滿腔熱血,繁雜但帶著樸素。每個人心裡都有座小城,但好像從未被發現,也許在心中的小城裡才能擁有如蕭紅的文字中那樣單純的情感吧。

所有人都在命運的洋洲裡奔波,或許有時候會深感疲憊,但我們依然可以心懷美好,去看到生活中的愛。就如那座簡單美好的小城,它永遠是蕭紅心中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