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名人傳》的讀後感(15篇)

讀後感2.53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人傳》的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名人傳》的讀後感(15篇)

《名人傳》的讀後感1

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範,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後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於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後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裡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名人傳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用生命譜寫輝煌。那麼,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在一個物質生活極度豐富而精神生活

相對貧弱的時代,在一個人們躲避崇高、告別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會裡,《名人傳》給予我們的也許更多是尷尬,因為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鏡,使我們的卑劣與渺小纖毫畢現。在《米開朗琪羅傳》的結尾,羅曼·羅蘭說,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嶺,“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的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再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日常戰鬥的勇氣”。對於我們的時代,這實才是真言。《名人傳》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

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名人傳》的讀後感2

“開啟窗子,讓自由的空氣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這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卷首語中所說的一句話,可以看做是他對自己的作品所做的一種詮釋。

《名人傳》是羅曼。羅蘭最早享譽世界文壇的人物傳記,它真實的記錄了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位藝術大師坎坷的生活和艱辛的創作歷程,展現了藝術大師們偉大的心靈。在羅曼。羅蘭筆下,這些偉人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他們能夠克服自愛神的缺陷和環境的阻礙,戰勝痛苦與孤獨,從而獲得超越。貝多芬用痛苦換來的歡樂化成了不朽的音樂,米開朗琪羅用他生命的鮮血雕塑了後人需仰視才可見的鉅作,托爾斯泰相信“當一切人都實現了幸福的時候,塵世才能有幸福存在。”憑藉對人類的.愛和信心,他們為人類留下了光輝的藝術傑作,而羅曼。羅蘭則使這三位藝術大師的形象永遠為世人所敬仰。

作品告訴我們,任何成就都伴隨著艱辛的拼搏和痛苦的考驗,只有與一切痛苦,磨難,阻礙以及自身的弱點做不屈不撓的鬥爭,才能最終取得勝利,實現人生的價值。同時它也告訴我們,悲慘命運不只降臨在偉人身上。當我們遭受磨難與痛苦時,要想到許多傑出的靈魂與我們同在,與我們承受著同樣的苦難,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承擔苦難的偉大情懷,會鼓舞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進。

《名人傳》是人類心靈的三份手稿,是一曲讓人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這部作品讓我們走進三位大師的內心世界,傾聽他們的心聲,在與這些偉人進行心的交流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啟迪。

《名人傳》的讀後感3

“羅曼?羅蘭認為在這個腐朽的社會上,鄙俗的環境裡,稍有理想而不甘於庸庸碌碌的人,日常都在和周圍的壓力抗爭。”列夫?托爾斯泰出生名門望族,像溫室裡的花朵,但是在他不到兩歲時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父親在九歲時也離開了他。父親的死讓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現實,心魂中充滿了絕望”。

列夫?托爾斯泰的經歷豐富多彩,16歲在喀山大學讀書,這期間他的頭腦處於狂熱的境界中他不斷地實驗各種人生觀觀念和學說,矛盾對立的理論讓他固有的信念動搖了,他的心底,最寶貴的是精神財富。23歲時他在高加索服兵役,高加索美麗的風光使他靈感大發,創作了《童年》、《少年》等作品。

1855年,列夫?托爾斯泰在彼得堡感受到了那些文人貴族的卑劣虛偽,他開始憎惡、輕蔑他們。1857年他去國外旅行,他對於資產階級的文明、博愛、民主十分失望,他開始明白資產階級的'“文明”不過是華美的謊言。

1862年,托爾斯泰與索菲婭?別爾斯結婚,他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完成了《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在《安娜?卡列尼娜》完稿前,他便厭倦了生活,產生了死的念想,他把房間裡的繩子藏起來怕自己自殺。宗教狂亂後,他發現民眾的簡單生活和信仰才是生活的真理。列夫?托爾斯泰緊張的精神探索又遭遇慘痛的社會現實,他放棄貴族般的生活,選擇用汗水換取麵包,並終生與文明的罪惡和謊言對抗。

《名人傳》的讀後感4

《名人傳》是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創作於二十世紀初,同時對後世造成深遠影響。全文描寫細膩,藝術家們的內心苦難引起了我的感慨。

文章最令我感動並潸然淚下的是貝多芬的故事。父親的'暴力、嗜酒,母親的早逝……這些不幸是足以將一個孩子壓垮的。它們造成了貝多芬的古怪脾氣和沒有朋友。可又有誰知道在他單獨一人時,是怎麼發出困獸一般的怒吼與難過?後來貝多芬單打獨鬥,成為一名著名音樂家。可命運沒打算這樣放過他:雙耳失聰。猶如晴天霹靂,靈魂支柱崩塌。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可他依舊抑住了命運的咽喉。超於凡人的毅力與奮鬥精神和自己的勇氣使他獲得成功。《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這些靈魂作品表達了貝多芬不同階段的內心。

他們值得被稱為“英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愈痛苦愈使我喜歡”、“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這些文字不斷敲擊著21世紀人們的內心。每天的碌碌無為、追名逐利,嘴上說著很累很累,但同這些偉人比起來,難道不自愧不如嗎?他們值得被稱讚的不只是不屈的精神,還有堅定自己夢想與信念的心。汗水與淚水交織,偉人們為自己奏響了一曲命運的不朽長歌。

當我們也遭遇不幸,是直面困難,還是怨天尤人?平凡人可能努力一輩子也達不到偉人的巔峰。但要知道,我們是活給自己看的,活給命運看的。只要堅定自己的夢想與信仰,敢於抑住命運的咽喉,你就是成功的,你值得像這些偉人一樣,被人們稱讚併發出由衷的敬佩。

《名人傳》的讀後感5

在《名人傳》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貝多芬。在我看來貝多芬是最偉大的人。身為一位耳聾的音樂家卻創造了許多不朽的音樂,而且在書中可看出,貝多芬因耳聾不但影響了工作,而且還使他從此過著孤獨淒涼的生活。但他的音樂卻為苦難的人而寫的,他隱忍自我的痛苦,卻用他以痛苦換來的歡樂來安慰人們,給人們勇氣和力量,他的精神使我震驚。在當時可憐而自私的世界裡,貝多芬把音樂當成一種寄託。在我看書的過程中,看到了最氣憤的事:貝多芬在去世前有十分嚴重的病,他每一天都受到病魔的折磨,他最後投降了。他讓他的侄兒去找醫生,可這個麻木不仁的侄兒兩天後才去找醫生,醫生到了,貝多芬卻治不了了,可悲的是貝多芬去世時他的侄兒不在他身邊而是一個陌生人為他合上了眼。貝多芬明明付出那麼多的愛,卻沒有回報。他還那麼偉大,這比他所受到一切痛苦還讓人心酸。這可憐的人啊!在孤獨和痛苦中死亡,死亡前還要做不屈不撓的鬥爭。或許死亡對於貝多芬來說是一種解脫。

面對這三位名人的生活經歷,想想自我的生活,我們真幸福啊!我們雖不是名人,但是名人其實與常人一樣,他們與我們一樣痛苦,掙扎和矛盾。然而他們以自我偉大的意志打敗困苦,而我們卻心生抱怨。表面我們說是打敗敵人的人是英雄,事實上呢不是,《名人傳》作者羅曼·羅蘭認為英雄的偉大不在於他的體魄,而在於他的`心靈和品格,唯有真實的苦難,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麵人生;唯有與苦難的搏鬥,才能使人經受殘酷的命運。是啊,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終要走上這條崎嶇的道路,對於我們來說應對人生大道上的種種困難應勇往直前,當然硬拼是不行的,所以讓我們堅強起來面對此刻的生活。(陳田田)

《名人傳》的讀後感6

若想在屍骨已朽之時尚不被人忘記,要麼寫點值得一讀的東西,要麼做些值得一寫的事情。 ——本傑明。富蘭克林

暑假期間,在閒暇的時候我看一本書,書名叫《富蘭克林自傳》,書裡面講述的是一位叫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美國人,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美國人之一,也是美國革命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曾進行了多項關於電的實驗,並且發明了避雷針。他還發明瞭雙焦點眼鏡,蛙鞋等等。

富蘭克林小時候家裡不是很富裕,8歲時他父親把他被送進了一所很好的學校,沒過多久就從普通學生變成了尖子生,充分的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10歲時他便離開了學校幫助父親經商,早早的就學會了游泳、划船等技能,在同齡人之間展現出有別於其它人的'優秀才能。雖然他沒有再上過學,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耽擱半點學習。他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富裕的生活,僅僅靠自己對宗教的虔誠,對教育的重視,生活的簡樸,以及不屈的奮鬥獲得了在各個領域的成功。富蘭克林十分重視自己的美德,因此他給自己提出了十三個要求,分別是:節制、沉默寡言、生活有序、決心、勤勉、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貞潔和謙遜,他一直在盡力做到這些,儘管他很難完全滿足要求,但是他還是堅持不懈……

在生活中,我們擁有著相對安逸的生活,卻少了對許多事物的探索性和求知慾,總是覺得學習很枯燥無聊,而在富蘭克林看來,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因為他的一生中從未停止過學習,我們也應該像他一樣,認真體會知識帶來的美好,品味生活中蘊含的道理。

《名人傳》的讀後感7

讀完《名人傳》這本書,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們的心靈的。這本書裡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江湖豪傑,也不是功蓋千秋的大偉人,那裡面的英雄具有一種內在的強大的生命力,使他們勇敢地與困難作鬥爭。

貝多芬出身貧寒,他很小就輟學。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他孤獨的活著,他惟一的親人辜負了他,他內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可他還堅強活下來。他沒有一個朋友,他就像與世隔絕……雖然這位偉大的音樂家一向痛苦的活著卻創作了不朽的傳世之作,大部分都是他耳聾後創作的。他最終最終戰勝命運,戰勝疾病,戰勝痛苦,戰勝聽眾的平庸,戰勝困難和障礙,攀上生命的巔峰。貝多芬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不肯屈服於命運,他改變了命運,他的精神震驚全世界。

米開朗琪羅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他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功底。他的祖國多災多難,他眼看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奴役,自我的作品毀於戰亂,他受到別人的折磨,他的家族向他索要錢。他一生依附教皇,為教皇做事。教皇為自我樹立碑立傳,使米開朗琪羅達不到自我的夢想。他一生遇到許多困難。他堅持,為了自我的夢想,他活到了70多歲。

托爾斯泰出生於富貴家庭。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以往獲得成功,但他蔑視自我擁有的一切。他不肯享受生活,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經過照福人類來體現自我生命的價值。他弘揚真正的基督精神,對自由主義的蔑視。

作者告訴我們要勇敢的與命運作鬥爭,只要你不屈服於命運,總有一天你會改變命運。人生就是奮鬥,幸福就產生在奮鬥之中,命運是自我掌握的。

《名人傳》的讀後感8

社會生活在無情地、緩緩地流逝。這個世界所追尋的,不是信仰和精神力量,而是營利和發財。英雄人物能變革日趨頹靡的世風嗎?是的,羅曼羅蘭筆下的名人,他們堅持正義和真理,以造福人類為己任,他們鋼鐵般的意志,也正是我們今天所需要的.……

《名人傳》裡的第一個人物——貝多芬,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是大師中的大師!他渴望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但卻屢遭失敗。後來,他不幸耳聾了,這對於一個音樂者來說無非是心靈上的摧殘,但他並沒有放棄對音樂的追求,而是更頑強地投入音樂裡。寫出了震撼人心的樂章,並且保留著自己不屈不撓的高昂鬥爭精神。“一心向善,愛自由高於一切。就是為了御座,也絕不背叛真理。”

就只說貝多芬吧,無論是身體上的痛苦或是成功的喜悅,都不能阻止他前進。我們也應該如此。我們應該為真理和正義堅持信念,什麼困難都不要怕,哪怕是上天賜給了不完整的身軀給我們,我們也應該珍惜眼前的萬物,努力學習,給未來創造一片屬於正義和光明的世界,那樣才配做一個堂堂正正,不怕困難的人!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習貝多芬,學習米開朗琪羅,學習托爾斯泰。讀完了《名人傳》我真正的意識到了以前社會生活給我們帶來的尷尬,這三位名人就像明鏡般照亮了這個社會的腐爛。《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名人傳》這一部神奇的書,我真是對它讚歎不已。難怪傅雷說過:“你只要開啟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生命的烈火就會撲面而來。

《名人傳》的讀後感9

假期,我閱讀了《名人傳》這一篇小說。這一本書是法國的羅曼。羅蘭寫的。故事裡,主要寫了三個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而其中我對貝多芬最有興趣。

貝多芬是大夥公認的音樂天才,他年青的時候有一張土紅色的臉頰,晚年卻是蠟黃色的。他的父親是一個無能且喜歡喝酒的男高音歌手,媽媽則是其他人家的`僕人。貝多芬的童年僅有艱辛和痛苦,沒愛,連從小和他青梅竹馬的女生,也嫁給了其他人。她的媽媽在他16歲的時候就走了。貝多芬的脾氣從小就非常暴躁和古怪,他的爸爸也有病,想用貝多芬的音樂天分來炫耀一下這個神童。於是把他和一個小提琴一齊關進了一個小房屋裡,他差一點從此厭惡音樂!

貝多芬在17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家之主,因為他的音樂天分使他非常快成名了。可是不久將來,他的耳朵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耳朵對他來講是多麼的要緊,他把自我耳聾的訊息整整隱瞞了6年!

貝多芬的這一生可以用4個詞來形容:杯具、可怕、歡樂、憂傷。我感覺貝多芬能成功是什麼原因他有頑強的意志和奮鬥精神!有困難的的時候,永遠不會退縮,不會害怕。這就是他能成功是什麼原因。從那將來,我遇見困難的時候,也會去考慮怎麼辦,不會在退縮,不會再怕什麼。就是由於貝多芬的怪脾氣,致使沒朋友,可是在孤獨中,他掌握了其他人不會的東西!

我感覺羅曼。羅蘭是一個偉大的作者,他可以這樣恰當的形容了貝多芬高尚且堅強的品質。羅曼。羅蘭還稱貝多芬為“英雄”。羅曼。羅蘭還說過:“歡樂,世界不給他,可是他自我卻創造了歡樂給世界!”

總之,我心裡還是滿佩服貝多芬的,佩服他極少有人擁有些品質。

《名人傳》的讀後感10

當我看完《名人傳》之後,我更加了解了音樂大師貝多芬。路德維夕,凡,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可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舊屋子的閣樓上。貝多芬的父親是一個不聰明而洶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一個僕人,一個廚子的的孩子。貝多芬的童年是艱苦的,不象莫扎特一樣享受過家庭的'溫暖。一開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場艱苦而殘酷的鬥爭。他20歲就離開了自己的家,到外面謀生,就當他在音樂界嶄露頭角的時候,他的耳朵幾乎聾了,但是,他憑著對音樂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賦,創作了許多著名的鋼琴奏鳴曲和交響樂曲,成為聞名世界的一代音樂家。

眾所周知,貝多芬不僅身材矮小,容貌醜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後來發展到耳朵失聰。可是這位自尊心極強的音樂家仍然相信:“誰也無法戰勝我,我要死死握住命運的咽喉。”

在悲苦的日子裡。貝多芬從事於謳歌歡樂的事業,只有音樂才能使他戰勝自己的痛苦,將他從死亡的邊緣一次又一次拽了回來。 在貝多芬的創作生涯中,戰勝惡劣的命運,戰勝人類的平庸始終是他的主題!!

貝多芬真是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百折不撓、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人。我想:我們從小也要發揚貝多芬的這種精神,不能輕易向命運屈服,對未來一定要充滿信心,在學習中發揚刻苦拼搏、勇於進取、不向困難妥協的勁頭,爭取各方面都取得優異的成

一個不幸的人,當貧窮、殘廢、孤獨,都襲他而來的時候,當世界不給他歡樂、聲音的時候,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了世界!就像羅曼羅蘭說的那樣,“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這就是我瞭解到的是一個偉大的名人——貝多芬。

《名人傳》的讀後感11

《名人傳》是一本享譽世界的名著,是法國小說家羅曼·羅蘭的一本傳記。其中記述了三個人的生平事蹟一一貝多芬、米開朗琪羅與托爾斯泰。

其實我認為作者寫這三個人時並非隨意挑選一一這三人都是世人公認的天才,但他們的榮耀背後都有一段坎坷的命運。作者通過對三人的命運的描寫,襯托出一種堅毅的精神,傳之給世人品會,學習。

雖然我對這種精神的理解還太淺,也遠遠不夠資格擁有它,但我還是有很大的觸動。我的命運中雖然沒有耳聾那的`“大坑”,但一道一道的小土坎卻也是不少。每每跨過這道坎,我都會感覺到更有力量,能垮得更高了。

記得大概10歲時,我將要參加小提琴七級考試時,卻並沒有把考級的曲目練得很熟,甚至連背下來都有一點兒困難。那時候的我真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一一團團轉。沒有其它的辦法,唯有下苦功夫練。

早上一起來,先洗漱,再便是練琴。練個一個小時之後便去吃飯,吃完了接著練。這麼練下來,一天六七個小時是有的。

那段時間也真是幹什麼都與音樂有關,寫作業時也哼著曲子,上廁所就放著曲子聽,甚至睡覺前腦子裡都要過一遍曲譜。

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在考級時拿到了“良好”的成績,順利拿到了七級證書。

這段經歷不能與貝多芬相比,也遠及不上托爾斯泰,但那份精神,與《名人傳》的靈魂也大概相差不遠了吧?

《名人傳》的讀後感12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作品,在我讀完之後,我深有感觸。

《名人傳》分別記錄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三位藝術大師: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鉅子托爾斯泰。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讀了貝多芬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了海倫凱勒——一個同樣有著堅強毅力的人。她的生活同樣是很不幸的,兒時的一場大病,讓她變成了一位又盲又聾又啞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裡,沒有色彩,沒有聲音,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命運的不公沒有讓她失去希望,她渴望瞭解一切,於是她加倍的努力,最終成為十九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三位偉人的困難與苦楚。他們是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英雄,是與命運抗爭的戰士。他們是世界的征服者,是自己本身的征服者。 《名人傳》這本書,又讓我們呼吸到英雄們的氣息。人類中最優秀的人正與我同行,我怎能不從中汲取勇氣和力量?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難,但比起偉人們,我們算的了什麼,不如努力學習,學習他們可貴的品質,讓我們的人生也充滿意義。

《名人傳》的讀後感13

閱讀了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深有感觸。羅曼·羅蘭是20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們強大的精神支柱。書中寫了三個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個是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另一個是義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開朗基羅;最後一個是俄羅斯名作家:托爾斯泰。他們經歷了各種的磨難卻沒有向命運屈服,在生命的最後一秒仍不屈不撓的抗爭著,最終成為了偉人。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艱難和挫折是對命運和人生的最好錘鍊!

在這三位偉人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貝多芬。他對音樂有火一般的熱情,先後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他的作品深邃而輝煌壯觀,充滿了幻想。但災難還是無情的降臨到了

他的頭上,在1802年,他意識到自己的聽力障礙已經無法治癒,並且會很快惡化。那意味著他

可能再也不能進行創作了!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但他卻能頑強的和命運抗爭,這也許是他後期

能寫出那麼多不朽作品的.原因吧。這種對生活對命運永不妥協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這

偉大不屈的靈魂讓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讓生活有了希望。

《名人傳》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中國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貝多芬的“在傷心隱忍中找棲身”,米開朗琪羅的“愈受苦愈使我喜

歡”,托爾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無不表明偉大的人生就是一場無休

無止的戰鬥。我們的時代千變萬化,充滿機遇,我們渴望成功,但我們卻不想奮鬥。我們要的

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許會使我們取得曇花一現的成就,但絕不能讓我們躋身人類中

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讀讀《名人傳》也許會讓我們清醒一些。

《名人傳》的讀後感14

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名人傳》,這本書主要寫了三個人物: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和列夫托爾斯泰。

貝多芬傳主要寫了:貝多芬從小在貧苦的家庭裡,他的父親是一個鼓手,想讓貝多芬成為一名音樂家,便開始教他音樂。不久,貝多芬便成了埃來奧諾爾的音樂教師,教她音樂和詩歌。貝多芬11歲加入了劇院的樂隊,13歲當上了管風琴樂手年,貝多芬離開了家鄉,去音樂之都也納定居,後來他的耳朵聾了,可他還是堅持出了許多作品,演出過許多次。突然有一天,他得了胸膜炎,動了三次手術,正準備做第四次手術時,他清醒的.寫了一句話,就去世了。

米開朗琪羅傳主要寫了:米開朗琪羅出生於加森汀省的卡普雷塞鎮,後來米開朗琪羅開始學習繪畫和雕塑,一生雕塑了許多作品,並且大量創作了作品年米開朗琪羅回到了羅馬西斯廷教堂,用了六年的時間創作了偉大的教堂壁畫《末日的審判》。米開朗琪羅三次被命為大教堂建築總監年9月,米開朗琪羅又出逃了年10月又被召回,大約在下午5點,正是日落時分,米開朗琪羅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他終於休息了。

列夫托爾斯泰傳主要寫了:列夫?托爾斯泰出生於圖拉省的雅斯納雅?波良納莊園年11月在圖拉省辦公廳掛名任職年開始構思《茨生活的故事年3月寫作了《昨天的故事》這本書,之後,列夫?托爾斯泰又寫了許多作品年10月,列夫托爾斯泰徹底擺脫了“老爺式”的生活,10月31日在出走的途中患了肺炎,在阿斯塔波車站停留。在11月7日列夫托爾斯泰去逝了,11月9日被安葬在雅斯納雅波良納。

這就是我在讀《名人傳》後所寫的感受。

《名人傳》的讀後感15

《名人傳》是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部著作。在這本書的卷首語中,羅曼羅蘭說了一句話:“開啟窗子吧!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讓我們呼吸英雄的氣息。”一開始,我並不懂得這句話。到了我完完全全讀完這本書的時候,讀到最終的句號時,我懂了。書中的三位主人公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藝術大師米開朗琪羅、著名作家托爾斯泰雖然生活在不一樣的領域,但他們都是英雄。不僅僅因為他們的才華天賦,更是因為他們的那一份精神,那一份情懷!

貝多芬的部分是我比較熟悉的,也是我最喜愛的。因為我喜歡看到貝多芬一次又一次地應對困難,戰勝困難,我敬佩他那一份堅毅!

這似乎給了我一次照鏡子的機會。以往,我為自我的'牙齒煩惱過。因為小時侯自我總是揹著父母偷偷吃甜食,又怕拔牙的痛,所以牙齒長得並不太好。每每有人笑我的牙齒時,我就定下決心,我要堅持每一天刷三次牙,制止自我不吃太多甜食。可是呢結果還不是如時光倒流般,繼續那甜食之旅。雖然這比起貝多芬的困難只是微不足道的,可是這正正表現了我自我是多麼的容易放棄。貝多芬是音樂家,可是他的耳朵卻聾了,可是他還是在晚年的時候堅持創作出一部又一部流傳後世的佳作。我應當在放棄的時候想起貝多芬,他的成就是建立在堅持的基石之上,我要成功就要堅持。

不論是哪一位英雄,在他們身上都充滿著堅持,人道,勇於爭取的氣息。他們都在影響著每一位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