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必備]

讀後感1.35W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後感[必備]

《目送》讀後感 篇1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著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說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脫,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著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著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著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裡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著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著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裡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

但是,倘若一個人在分岔路口徘徊,在泥濘的土地上摔倒時,有一個人為你指明方向,向你伸出援手,那是何其幸運啊。跟一個志同道合的人,在這條路最險峻的地段,互相扶持,互相勉勵,並肩作戰,時刻充滿鬥志;在越過高山,穿過森林,看到勝利曙光時,對酒當歌,一醉方休,分享喜悅。倘若真的遇到這樣的人,就跟他結伴而行吧,畢竟一個人的旅途太過孤獨寂寞,而這條路的盡頭,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目送》讀後感 篇2

一直很愛看書。

得一本好書,如遇一知己。為它,可不食、不睡,不理世事,只想找一個角落靜靜地與它相伴。

曾有幾次,睡前開始看一本新書,入了迷,索性熬個通宵讀個痛快!待到東方既白,鳥兒歡唱之時,書看完了,人卻垮了!

這樣的看書方式,心靈得到了滋養,身體卻遭了殃。不可取也!

後來決定改變閱讀方式,睡前儘量只看散文或雜誌。

說到散文,在此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龍應臺的《目送》。

一直不太關注暢銷書,因為我自認是個守舊的人,新東西往往不合我的胃口。那日上當當為孩子購書,不知怎麼就進入了暢銷書推銷頁面,看這本書評價極好,滑鼠一點,就把它買下了。

過兩天書到貨,開啟,在扉頁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突然就怔住了!一種道不清的憂傷從心底漫漶開來,眼眶漸漸溼潤了……

這是一本描寫親情的書,一本溫暖的小書。作者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描寫了她作為女兒、作為母親的幸福、困惑、無奈……

從這本書裡,你再也看不到那個筆鋒犀利的女子,她變得溫婉、柔情。

作者在書中寫到了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寫孩子對自己由依賴到獨立,寫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目送》中處處是我們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感人肺腑。

親情常常是平凡的、瑣碎的,有時甚至是令人厭煩的。但當風雨來臨的時候,它卻總是你最強有力的支撐。親情,雖不如愛情綻放時那般熱烈,卻更持久、更無私。

無力抓住、無法回報的親情,會成為永遠的痛。

你離愛你的父母越來越遠,你愛的孩子也離你越來越遠……看著你最愛的人漸去漸遠的背影,你只能在背後默默地目送。有些心酸,有些無奈,卻難以改變。

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電話了?那麼,馬上行動,打一個吧!告訴他們,你有多愛他(她)!

有多久沒好好陪子女玩一玩了?那麼,放下工作,陪他(她)好好過一個週末吧!

《目送》讀後感 篇3

有人說,龍應臺寫的親情散文遠比她的政論文好的多。讀完《目送》方知此言非虛。出生於臺灣的她,遠渡重洋,去美國負笈求學;也曾旅居於歐,在東南亞小憩,於香港、韓日逗留。流離不顛沛,其文不談遠大巨集旨,唯念人生情長。

於是乎,我們看到了硝煙彌散處,昔日戰場荒蕪,野草悽悽下有白骨;生離死別後,我們看到太陽照常升起,可驍勇的士兵被歲月侵蝕成羸弱的老人,泣血的傷口已風乾,留存下難以磨滅的痛。“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鄉愁難消,故土難回,夙願難解,死難瞑目。現實中悲劇的重點不是生活中突遭變故,而是變故後日復一日的重複,身上瘡疤的痛,回憶中的痛,遊子的痛在月明星稀夜一一襲來,孤島中的老兵,你可曾尋到安寧的夢境?

於是乎,我們看到父母之愛,是從小心翼翼的呵護開始,到慢慢放手,到目送,到消失。記得去外地求學時,每次的歸來與離去,都有巷口熟悉的身影,當你告訴父母你已長大不必再送時,他們還是提起你的書包,從家門到巷口,一路的叮嚀囑咐,直到你上車後,目送你離開才戀戀不捨的回去。那時候真正體會到了家永遠是最溫暖的港灣,父母在,何其幸哉!

於是乎,我們看到人類的狹隘的世界觀並不準確,大自然自有圭臬。在那套理論裡,白鴿不一定能夠代表和平,狼也並不是凶殘和狡黠的`代名詞,三生萬物,共存共生,人類想憑藉自己的小聰明為大自然立規,猶如螻蟻絆大象,自不量力。

於是乎,我們從普通人的善惡,看到了文明和野蠻的中隔線,薄弱,混沌,一扯即斷。戰爭這臺人類的絞肉機,從未歇息過。主義之爭,政見之爭,膚色種姓之爭,資源之爭,利益之爭都可以是藉口,一番屠戮廝殺,當勝利者踩在失敗者的屍骨上志得意滿時,那屍骨餘溫尚存。戰後的傷痛更是難以癒合,正如作者所說: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直視。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這就是這本書的意境,當某個黃昏,落日的餘輝照亮窗前,你獨自一人,品一杯香茗,在《目送》裡,龍應臺會與你細細訴說父母之愛,別離之苦,家國之殤。

《目送》讀後感 篇4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到中年,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這是女作家龍應臺《目送》中扉頁上的`一段話,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步入中年,擁有年輕時所向往、所追求的一切,名利、地位、資本,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兄弟姐妹各自經營著自己的生活,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環顧四周,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默默“目送”。有沒有在這裡找到你的影子,這裡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他們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每次走時,我昂頭在前面大步流星,偶爾回首,總看見奶奶撩著圍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著眼睛。那時很不以為然,又不是再也不見,幹嘛就像最後一次般傷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後一次。你不管怎樣離開,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我們的這一生,被父母目送著,然後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

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援,讓他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目送》讀後感 篇5

推薦的書是龍應臺先生的《目送》,其中《目送》那一篇讓我最是“耿耿於懷”,作為一個80後,我已經在不同的年齡段經歷過親人離世的痛楚,從幼年的懵懂到成人後不已的悲傷,都是不同的,相同的是我永遠失去了他/她們,此生再也不能見。

回想到,外婆是在她五十幾歲的時候患病離世,那年是冬天,還下了很大的雪,奔喪的路上我在大人的懷裡都能感覺到風雪吹在臉上的疼痛感,可能太疼了所以記憶很深。現在依稀能記得外婆的樣子,是放在家裡遺像上的模樣,在外婆靈堂裡我能記得自己有問“媽媽,外婆怎麼不起來”,悲傷不已的媽媽聽完哭得更傷心了。那年我已經七歲,媽媽29歲。

奶奶是在我稍大一點的的時候走的,雖然大一點,可也只有13歲,現在能有的回憶只有奶奶追逐在我們四個孫輩後面喊著“慢一點~慢一點~別跑了”,和給我們還是幼年姐弟四人排隊洗澡澡的嬉鬧畫面。奶奶在村裡很口碑很好,村裡的長輩們和我說過“你奶奶一輩子沒和別人家爭過嘴(吵架),就是福氣不好,家裡的日子見好了,沒來得及享福就走了”。奶奶當年得的是癌症,姑姑和姑父都在醫院工作,只要聽到哪個醫院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案和藥品都會想盡辦法弄來,為的只是減輕奶奶的病痛,治療了很久,最終也沒留住。走的時候除了在當兵的小叔,其他子女下人都在身邊,可是她最惦念的就是她那小兒子,因為太久沒見著,所以眼都沒合上……

爺爺離世是最突然的`,雖然當時臥床兩年,可精神狀態一直不錯,接到二叔電話時,整個人都是懵的,因為就在前兩天還準備去看世博會,回來後的週末就準備回家去看他,我計劃的好好的,真的計劃的好好的,可他沒等我回去……那天不曉得為什麼淚流滿面卻哭不出來,痛,是真痛!是很痛!可能也是無法彌補的遺憾,因為弟弟妹妹們都在之前從各地回去看過他,唯獨我是自年後回城上班後直到他“走”,這中間都沒回去過……也因為這,我開始非常討厭自己做計劃,因為計劃的變化太沉重了。

經由此些,所以看《目送》讓我心情很是沉重,它不管我願意與否?都讓我把封存的記憶一段一段的摳出來,再面對一次。

最讓人印象深刻和畫面感就是書中那段“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 篇6

龍應臺在《目送》中說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和父母又何嘗不是如此。

父親常年在外務工,我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火車站一次次的送別,看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總覺得不捨,想要讓他留下,卻又無法開口。記得每次送別父親的時候,他都不會回頭,我還在想,他真的對這個家沒有一點留戀嗎?直到後來我考上了大學,母親在火車站送我的時候,我才理解父親的感受。

對於目送,也許我的理解並不深刻,並不成熟。但身為人子,離別的時候儘管有再多的不捨,也要勇往直前,留給父母一個“不必追”的背影。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離開父母,踏入他鄉,我必須獨自經歷我所面臨的一切。小時候,從來不會感覺到憂慮。隨著歲月的流逝,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我開始注意到父母臉上的皺紋,開始不想讓父母擔心。《目送》講述了許多生活中的`小事情,這其中並沒有濃得化不開的感情,而我卻總是被其中的一些文字打動。也許其中的故事我們並沒有經歷過,但好像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總能在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臺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倒不如說是我們每個人成長的歷程。

世間所有的溫情,都蘊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凡是回憶過去的故事,總能引起人們的共鳴,人們總能由此聯想到自己的過去,想到自己所經歷的溫情。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就體現在這些點點滴滴中的溫情嗎?我們一定會目送著父母漸漸老去,我們無法阻止這個過程,但是我不希望留下遺憾,多陪陪父母,一杯茶,一頓飯,陪父母多聊聊天,或許對父母來說,這便是全部了。”

父母陪我們經歷了荒唐的童年,執著的青春,把我們養大,而我們卻遠走他方。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那麼我們對父母的瞭解又有多少呢?其實父母很容易滿足,希望我們能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那便沒有遺憾了。

《目送》讀後感 篇7

人都有溫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燒著野火的龍應臺。散淡的文章裡,把濃濃的親情深埋在字裡行間;隨意而寫的閒適中,把臺灣的風土人情傳遞了出來;即便寫的只是家裡的日子,還是在不經意間把一個大家的深刻隱約的顯露。

貌似不著邊際的表述裡,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溫情。沒有濃墨重彩的去揚厲愛深愛切的感受,只是隨手把撿起日子裡的點滴,然後,你會在無意之間被貌不驚人的文字打動,會報以會心一笑,會默然神傷,會被柔軟的孝順所溫暖。

寫親情一般都回難以自持在濃的化不開的情感裡。可是,《目送》不會讓你如此,即便筆者的母親腦萎縮不認識自我的兒女,可是你也會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滿愛意的孝順中,看到燦爛的人性,把你溫暖的留下含笑的熱淚。書的最終寫到作者的父親埋葬故里,族人把這個從臺灣回來的孩子按照當地風俗榮光下葬。你會為鄉里人們那打不斷的骨肉相連而浩然落淚,那是自豪的淚,交織著民族大義的淚。一句,族人們就像迎接自家裡十幾歲走丟的孩子一樣的,在幾十年後接來了從臺灣回來的骨灰。你不能不為之動容!

合上書的時候,你的思想會在那一場葬禮的轟轟烈烈中升騰,從一個人的愛,到一個家的親,最終闊到達一箇中華民族的分合。你會忍不住想,哪些走丟的優秀華夏兒女,又有多少,又會葬身何處呢扼腕嘆息裡,桑梓依舊在,青山永不老。

這就是大家的文筆,不著痕跡裡,就寫出了大視野大境界。

有時候,甚至,你都會讀的心不在焉。或許,這是兩岸下筆不一樣的`思維所決定,可是,你的思緒還是會不絕如縷的隨同文字勾勒的人情去起伏。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凶猛的雜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達文化深處的基因,即便是寫生活裡的點滴和瑣碎。你能夠從另外的世界裡,看到他們社會裡的風情,也能清晰的比較出我們自我生活裡的各種劣根,甚至你還能看到制度裡的黑洞。不避諱能直言,在溫情的文字裡依然能真實的傳遞批判的力量

剛猛而深刻犀利的龍女俠,在《目送》裡回到生活的真實煙火,用隨意即興的日子,淡然的描繪出我們共同的親情。做起了孝順的女兒,回到了碎所裡的母親。做女兒,那般溫潤智慧;做母親,一樣絮叨,一樣在代溝前聳肩表達深廣的無奈。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稀稀疏疏的文字裡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讓我們共同去經歷,一齊去相互目送,一齊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裡,在親情的溫暖中,在這浩茫的人生裡!

《目送》讀後感 篇8

主要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兄弟的攜手共行。對於《目送》,至今還回味無窮。

生命的歷程,時間的輾轉,父母、親人、兄弟姐妹、伴侶,然後會有自己的子女,就這樣一直走下去。當我們由子女變為父母,我們開始目送自己的孩子。當孩子越走越遠,我們只有不捨的情愫。這是生命的軌跡,每個人都明白。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話,彷彿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一根弦。是啊,人生就是在目送裡度過。當父母懷著不捨的心情目送我們時,我們的背影是否也這麼絕情?當我們踏上征途時,父母在我們的身後默默凝視著我們,他們希望孩子早點回家。當我們離開很久時,或許她們還站在那裡,呆呆地望著車子啟動的地方。他們的眼神裡充滿期盼。

每次回學校的時候,媽媽總是陪我走到車站,她總是替我拿著大包小包,包裡總是裝著我最愛吃的東西,當然還裝著媽媽對我的愛。媽媽總是像對待小孩似的叮囑我:“下星期放學的時候一定要早點回家。”而且在上車之前還會嘮叨幾句剛才講過的話。我總會不耐煩地說:“知道了,知道了。”當我坐上車回頭看的時候,發現媽媽正望著我坐的這輛車,表情竟然有些呆滯。車子越走越遠,但我仍然能看見媽媽的眼睛望向何方。她的身影越來越小,直到消失不見。我知道在與車子行駛的相反方向,那裡肯定還站著一個呆呆凝望遠方的女人。

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成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

在我腦海裡翻滾千遍的是作者為母親塗指甲油的情景。當作者為母親塗指甲油的時候,她的母親是那麼的聽話,聽話的簡直像個孩子。“效果,看起來確實有點恐怖,像給殭屍的臉頰上了腮紅。”她的母親真的是老了,作者為哄著母親而給她塗指甲油,真的把母親當作孩子對待了。

《目送》透露著淡淡的愁緒,字裡行間都是人間的情,這情都是真實的。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在目送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同樣的,自己也被目送著。不同的生命,很難說是互相交錯的,但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註定這一生與他們交織在一起。但總要離開他們,去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目送》讀後感 篇9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臺

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大人們不可理喻,自己才是對的;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親情”只不過是一句用於不同場合的套語,從沒有理解過這個詞的真正含義;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親人的愛天經地義,從未想過要回報些什麼。

寒假期間,每至黃昏,陽光灑滿陽臺,手捧一杯青茗,靜讀名著。《目送》這本書是我讀得最虔誠、最走心的。它讓我改變了昔日那些不成熟的、無知的對於親情的認知。

“我一直在等待、等待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頭猛地一震,繼而湧出一股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媽媽的心,可是,他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地回眸,而是選擇了將背影留給媽媽。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是這樣嗎?還是他忘記了?他沒有看到,媽媽的眼神一直都隨著他的行進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燒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黯淡下來。

這難道就是作者所說的那個“父女母子一場”的定義嗎?那個被告知不必追的那段小路嗎?不,不止這些,還有父女,那個張望父親背影的女兒。

“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場。”這句話是這樣的`簡單明瞭,卻帶給我深深的思考,作者為了照顧父親,自己的裙子上沾上了汙跡;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親,寧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一奔向機場,趕最晚的飛機。

“昏暗的路燈下,雪還在飛舞著。我呆呆地注視著雪地上那漸行漸遠的腳步,這腳印,與其說印在雪地上,倒不如說烙在我的心頭。這一行腳印越來越遠,腳印的盡頭,父親的背影也愈來愈小。”我曾數次這樣目送父親的背影我的視線卻也無數次與父親的回眸碰撞,我能清晰地年到父親眼中的熱淚,堅強的父親只有在這時候會展現最脆弱的一面。也許這也就是父母與子女的不同,長大後的我們只懂憬前方,而父母卻對親情無比留戀。

所以,珍惜親情吧,珍惜那一直跟隨著你的目光。被目送時,留下一個回眸吧,讓目送的人心中留一份溫存。

等到日曆的記憶不再清晰,徒留下人的喟嘆,若把目送的回眸都裝進心裡,縱使記憶已泛黃,也依舊笑如春風暖。

《目送》讀後感 篇10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我對《目送》的第一印象。

那時,它出現在某次月考考試中。短短的一片散文,讀來卻有一番苦澀的滋味:關於時間,關於親情。

兒時,我們離開父母,去了“外面的世界”,頭也不回。爸媽就站在離別的車站,目送我們離去,在我們被外面的世界吸引時,獨自承受落幕的落寞。或許,他們也和龍應臺一樣,“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沒有,一次也沒有,讓夕陽把兩代人的影子分離,拖著蹣跚的步子回家。任街口的告別無力、風化……

待事業有成時,回頭一瞥,會很驚奇得發現——就是現在也有這種感觸——爸媽頭上,怎麼多了那麼多的.白髮,眼角的細紋是何時,織得那麼密,那麼深!

在那個年代裡,爸媽已算是晚婚一族。故在我出生時,爸爸已近而立之年。而今十七年過去,在老師還在諄諄教誨早戀的弊端時,已經有胖嘟嘟、白嫩水靈的孩子喚他們“阿公”“阿婆”了。今年,我又多了個可愛的小侄子,昔日玩耍的表姐堂姐們都為人婦,相夫教子,好不幸福。媽媽才是徐娘半老的模樣,因為他們的到來,卻不得不提前邁入“歐巴桑”的行列。

一年一年時間飛跑,小小少年轉眼高。不知不覺中,爸媽開始老了。來到台州這個“新城市”也有了十年,如此漫長,又如此短暫的十年,當中的艱辛坎坷有誰知曉,其間的苦,又如何能說。歲月磨人老……

幾十年前,爺爺目送爸爸遠去,赴杭求學;兩年後,爸爸也要像當年的爺爺一般,目送我離去。兒女就像林間的鳥兒,離開了此地,之後半年、一年,甚至永遠都不會來。

直到雙親離去,才趕來見他們的最後一面,“掠開雨溼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有人說,夫妻之間,留下的那個最是痛苦;也有人說,最悲傷,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一邊是千年修得的共眠人,一邊是十月懷胎的骨肉至親,無論是目送誰離去,這身心便像是受了凌遲,掏心剜肉的痛!

人生自古傷離別,卻阻止不了月的陰晴圓缺。短暫的相聚後,不得不久久地目送故人遠去。

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 篇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寫在書的封底的話,也是我看這本書的初衷。

不喜歡離別,更不用說目送,無論是送與被。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這個送別的形式更讓人傷感。所以我遠行是很少讓人來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我也很少去送別人,我恐懼自己那種無奈的不捨。但龍應臺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龍應臺已經年過半百,她的閱歷要多過我很多。作為一個媽媽,她在機場送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他在長長的行列裡,等候護照檢查;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著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視窗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其實這位媽媽一直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這讓我想到我的媽媽,在我年少離家求學的時候,她是否也期待我遠去的背影能回頭看她;她是否會在我坐的汽車啟動的時候追過來,和我能多呆一會。但是我卻和龍應臺的兒子一樣,棄媽媽的感受不顧,做著一切我該做的並且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次去機場送我媽媽,我也是看著她排著長隊去安檢。我就這麼看著看著,希望她能一切順利,身上的化妝水不要因此被攔截。等她結束以後,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彷彿是告訴我都OK了,我走了。原來目送中的一個回望會讓一個人心安。

龍應臺在經歷父親的去世時,是個雨天。她沒有想到可以站的那麼近,距離火葬場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裡。她撩開雨失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他們父女的這一別,只有在下輩子才能再續前緣了。

這又讓我想到我的父輩們,我現在所經歷的目送,都是很簡單的凝望。雖然摻雜著不捨和無奈,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至少我們可以聚首,至少這都不是最後一次的目送。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看著龍應臺的一次次目送,想著自己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著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才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

《目送》讀後感 篇12

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腳下的土地沒有變。這是怎樣微妙的變化,似乎有些東西註定般輪迴;似乎某些場景總排山倒海般在記憶深處湧來,只是角色悄然間發生了轉變。

作為母親的龍應臺一次次目送著兒子的背影,一次次的目送他的成長。即使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群中,那長長的行列裡,她仍就能夠精準地找到他;作為女兒的龍應臺不斷地追憶成長的歲月,再又一次次的目送著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感受著與父親一次又一次的分離,直至與父親在殯儀館裡永遠的分離……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啊!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你是否想起曾經的點點滴滴。幼兒園時你一步三回頭的目送著父母遠去的背影,然後怯懦地邁進幼兒園的大門。中學時,當你面對青春迷茫無措,不知前進的方向時,父母則在你的身後目送著你成長,你可知這眼中包含多少惆悵和憂愁。他們只能適當地做下疏導,只因他們明白這霧還得你自己去撥。你可懂他們的用心?

那晚,風有些大。我有些無由來的煩悶,剛進八年級的我就像一條被放入大海的小船隨波逐流,不知道方向在哪;就像是進入了滿是霧靄的荒原,張開眼睛卻不知自己身處何處——我迷茫了。興許是多了一門課程讓我有些不知所措,眨眼間,物理第一次的測驗成績出來了。坐在座位上,看著這卷子,心裡好似壓了一塊石頭,一股酸酸的感覺湧上心頭,在班上成績還算不錯的我受到了第一次打擊。回到家中,我舔舔乾燥的嘴脣,面對媽媽不知該說些什麼,只是將試卷遞給她。她輕輕的.說:“一次,算不得什麼。我相信你知道自己錯在哪,不需要我來說,下次你會證明給我看的,對嗎?”我滿臉驚詫的看著她,僵硬的點點了頭。轉過身去,我分明感受到了她那飽含期待的眼神,是的,她一直以鼓勵信任的眼神目送著我的成長。

我們在目送中一次次成長,又在目送一遍遍溫情。請珍惜每一次目送,不要讓期待落空;不要讓信任消散;不要讓親人為我們傷感失落……

我們從目送中來,也將從目送中去。

目送無言,用心傳送目送最真實的感動。

《目送》讀後感 篇13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做客,在書櫃中發現了這本人生之書,然後在朋友的極力推薦下,我拜讀了臺灣作家龍應臺先生“人生三書”之一的《目送》,這本書用七十三篇散文寫出了“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它是一本生死筆記,文字間更透漏著深邃,憂傷和美麗,更被稱作二十一世紀的《背影》,跨三代共讀的人生之書。

讀完這本書,令我最感動的還是第一篇。作者目送兒子華安從國小到國中再到大學的成長,到最後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然後目送父親的衰老和逝去,在火葬場爐門前的最後一次目送。正如“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也許這就是生命的輪迴,一個生命的誕生,見證生命的成長,陪伴生命的逝去。

當我閱讀《目送》,想起自己的父親時,我的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印象中的父親身材挺拔無所不能,但歲月的流逝,父親慢慢衰老,而身體也逐漸彎曲。還記得這次元旦假期結束時,父親送我到車站,當我放好行李,上車和父親臨別後忍不住透過窗戶望向父親,映入眼簾的畫面瞬間讓我淚目,父親一手扶腰,然後斜歪著身軀佝僂著身體一點點向回走,突然覺得父親真的老了,常年的操勞讓他身體已經變形,但他在我面前還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少年的我們正如華安一樣,在成長中總想脫離父母的懷抱,奔向屬於自己的天空,留給父母的只有漸行漸遠的背影。長大後的我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後,當我們作為父親或者母親時,也許才能體會到那時父母對我們的愛永遠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突然想到前段時間看到的一篇文章,文中寫到“現在呀,好像只有春節這七天才可以真正回家陪陪父母,其實每天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就五六個小時,一年也就四十個小時,就算二十年,也就三十天左右。”。我們總覺得二十年還很長,當子欲養親不在發生時,我們才意識到時間不夠用。所以趁現在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吧。

《目送》讀後感 篇14

合上《目送》這本書,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想到日漸蒼老的父母在目送我離家時的背影的不捨,想到終有一天我也要看著他們的背影漸漸走遠,最終消失不見。從溫情的開始到殘酷的結束,人生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從不停歇。

我不明白龍應臺是以一種怎樣的心境寫下這七十四篇散文,把歡樂的痛苦的回憶一字一句的剝開。也許人到中年的她早已懂得了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無奈,所以才能夠用如此冷靜而又溫情的文字寫下這些記憶。從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到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前行。每一篇都不僅僅是對親情友情的懷念,更是對自我人生的反思。而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家和親情。

她寫“家”,小時候,我們覺得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長大了,有了伴侶,覺得有伴侶的地方就是家;再之後,有了兒女,有兒女的地方就是家。可是之後這些家會怎樣呢。大多數慢慢地就散了,父母會離開,伴侶會離開,兒女也會離開,到最終也只剩下自我一個人去應對人生,獨自應對這人生的“寒色”。

我想起我的小時候,那個天真無邪的年紀,最愛的`是飯桌上香噴噴的飯菜,每一天早上熱騰騰的牛奶,還有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之後長大了,卻越來越想逃離,最愛的變成了哪個明星,哪件衣服,哪個新發型,開始拒絕父母的關心,厭惡他們的嘮叨,把他們拒之千里之外;而此刻十七歲的我背上沉重的揹包,踏上去遠方的列車,開始人生的新旅程。離開了家,離開了那兩棵為我遮風擋雨的大樹,一個人應對生活,最愛的變成了每一天晚上家裡打來的那一通電話,是他們從家鄉寄來的小吃,是每次回家的相聚。家真的是僅有離開了才會想念,那樣溫和的踏實感也僅有家才能給的了。

可是有一天我終將遠走,而他們也終將離開,家就只變成了一個符號,一段記憶,告訴我在這段孤單的旅途中也要堅強的義無反顧的走下去。

而那份血濃於水的親情,讓我在這本書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讓我明白了父母的無奈,艱辛,隱忍,付出。以往種。種不理解,種。種埋怨都化為烏有,以往的每一次爭吵,每一次慪氣,都變成了愧疚。他們用他們的青春養育了我,我開始懂得了他們的眼神,開始明白他們每一次的目送。

也許最終的目送難以避免,也許生命的輪迴我們無法抗衡,但在不得不放手之前,請好好珍惜愛你的人。之後也要堅強的應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