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必備]《昆蟲記》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2.8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昆蟲記》讀後感範文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1

法國有位傑出的昆蟲學家——法布林。他留下了傳世佳作《昆蟲記》,這部鉅著不僅在文學史上光彩奪目,也在科學史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昆蟲記》是法布林用了自己三十多年心血完成的鉅作。書中為我們介紹了那奇特的昆蟲世界,更彷彿帶領我們深入大自然,去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昆蟲大調查”。

作者在整本書中的語言詼諧幽默,處處都體現出了作者對昆蟲世界的好奇,以及心中的無限的喜悅之情。與其說《昆蟲記》是一部文學著作,更不如說是一部“昆蟲百科全書”書中的一隻只昆蟲,在作者的筆下彷彿就充滿了生機,一幅幅昆蟲生活的`畫面彷彿就在眼前出現。作者賦予了各只昆蟲人的情態,以向我們介紹昆蟲的生活習性。

如此一部鉅著,法布林觀察昆蟲用了50年,寫作花了整整31年。法布林經常趴在田間地頭,躲在草叢中,深入“基層”來探尋、觀察、發現是昆蟲究竟是怎樣生活的。為了觀察昆蟲,法布林經常不顧一切。他忘記了吃飯,更忘記了休息,從早觀察到晚對他來說是常事。從書中的每一行文字,每個段落都能感受到法布林不懈的努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

想到法布林創作《昆蟲記》的過程,再聯絡到我們的生活,會發現如今的人們大多數都不能像法布林一樣認真仔細,一樣善於觀察了。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昆蟲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當然,人們也不會細心地觀察,其實只要我們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意然如此奇妙! 想著想著,我為思緒又飄到了那一天……

好多年前的一天,我在操場上和小夥伴們玩耍著。這時,我突然看到牆角有一隻螳螂。而我走得更近時,發現這隻螳螂正在吃著另外一隻螳螂!看到這一幕,我的心中十分震驚,更多的還是疑惑不解。回到家後,我趕緊查閱資料,知道了這是螳螂在繁衍後代。這時,我似乎和法布林有了同樣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終會有所發現! 昆蟲的世界如此奇妙,只要我們認真現察會發現,生活也是如此奇妙!如此美好!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2

這個暑假,我細細地讀完了《昆蟲記》,心中深有觸動。《昆蟲記》是法國作家昆蟲學家法布林寫的一本描述各種昆蟲習性的著作,他不僅僅是一部科普書籍,更是一部文學作品,因為法布林不只是呆板地去記錄,而是經過幾個月,甚至幾年的觀察後寫下的一個個故事。他筆下的小蟲子栩栩如生,充滿靈性,因為在法布林看來每一隻小蟲子都是他的好夥伴。

法布林的研究是堅持不懈的。他為了弄清楚雌性小闊條紋蝶是如何吸引雄性小闊條紋蝶,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去尋找一個蛹。當第一隻雌蝶因為法布林的一個失誤而被螳螂吃了之後,他很是傷心,但他沒有放棄,而是苦苦地繼續尋找蝶蛹。直到過了三年才又一次得到了蛹,得以繼續實驗。

法布林的研究更是實事求是的。當法布林聽說了“蠍子自殺”的.事時,他沒有憑著自己的想法直接判斷,而是做了個實驗。實驗時蠍子看似已經死了,像是自殺了一樣,但他沒有直接結束實驗,而是把蠍子拿出來,放在清涼的地方。過了一個小時後發現蠍子又“復活”了,他這才得出結論:昆蟲是不會自殺的。正是法布林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才讓他得到了許許多多關於昆蟲的祕密。

法布林的研究還是細緻入微的。在他研究螳螂的時候,他甚至數出了螳螂的前腿上有幾根齒刺。在研究圓網蛛時,法布林還把蛛絲放在顯微鏡下,仔仔細細地觀察,這才發現蛛絲原來是空心的,裡面還裝滿了一種粘液。法布林這種細緻的觀察讓人震撼,也足以體現法布林對研究昆蟲的狂熱,他為了研究昆蟲已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正是因為法布林研究昆蟲時堅持不懈、實事求是、細緻入微的精神,才會有《昆蟲記》這本聞名於世的著作,讓人們去了解昆蟲,喜歡上昆蟲。

法布林的精神感染著我,我要用這種精神去對待生活和學習。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3

我對昆蟲的瞭解並不多,拿起這本書,不過是對昆蟲有些好奇,這裡面記錄的昆蟲與我所認識的昆蟲有何不同。

《昆蟲記》裡有介紹到——黃蜂,赤條蜂,狼蛛,蟬,螢火蟲,螳螂等昆蟲。

有一回,我剛好看到狼蛛這一章。一看到這個標題,就不禁覺得有點滲人,蜘蛛對我來說已經很可怕了,還有個“狼”,實在是有點滲人。這一原因還是因為兒時一次回老家,在院子裡玩耍,突然瞧見一直比我的手掌大幾倍的張牙舞爪的蜘蛛朝我走來,我被嚇到,“怦”的一下,撒腿跑了。從此,我心裡被留下了陰影。

狼蛛也沒有讓我失望,他的殺蟲手段可不一般。

文中描寫的狼蛛,有一則小故事——狼蛛與木匠蜂作戰。木匠蜂在狼蛛洞外發出“嗡嗡”的聲音,將一隻狼蛛引了出來,那隻狼蛛猛的`衝了過來,眨眼間,那隻木匠蜂便死了。想必狼蛛是一擊致命,可見他的毒素很強。後來作者介紹說狼蛛剛好刺在木匠蜂的神經中樞上。狼蛛真是聰明。

不過,狼蛛怎麼能那麼準確無誤刺到那?這也許是他的一項本能。這是大自然賜予狼蛛的一項技能。

狼蛛雖然殺蟲於無形,但他不貪婪,而且還很有愛。

母親對幼兒的卵的孵化可是無微不至的照顧,整天揹著卵。這讓我不禁想到人類母親的十月懷胎,母愛總是如此偉大。

一隻狼主可以誕下很多隻小狼蛛,致使狼蛛媽媽不能每個都照顧到,小狼蛛也不會讓他的媽媽擔心,照顧好自己,十分乖巧。啊!我想我還得跟他們學習呢!不讓媽媽操心。

《昆蟲記》這一本書讓我認識到了很多昆蟲,也對以前認識的昆蟲有了新的認識。這都要歸功於那位偉大的昆蟲學家——法布林。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4

被誤解的歌者、忘恩負義的強盜。

一個經歷了四年黑暗後衝破籠子,享受一個月光明的歌者,他們卻樂此不疾。

一個是熱夏中掠食後還會在冬日撕破恩人的強盜。他們卻忘恩負義。

可一個被冤枉成了強盜,而強盜裝做了善人。

一個是蟬,另一個,是螞蟻。

夏日,蟬喜歡在枝頭歌唱。而螞蟻在準備過冬。冬天,蟬上門乞食。螞蟻說:“夏日你歌唱,冬日你跳舞好啦!”這是婦孺皆知的寓言版本。但《昆蟲記》中揭示了真相,他為無辜的蟬平了反。

在書中趁火打劫,不客氣的.乞討者,是螞蟻,心靈手巧。樂於與受害者分享利益的工匠。是蟬,禪是一種走魔的歌唱家。不管天氣是否炎熱,他都叫個不停。它在享受著生命最後一月的光明。它快樂地唱著,渴了,就痛飲樹枝上的甜汁。之後繼續陶醉在音樂中。而螞蟻在打家劫舍,在蟬身下,偷飲甜汁,還不滿足。就把蟬趕走,獨享這甜汁。等到饞死了,正在準備食物的螞蟻就把它搬進樹洞。開始撕碎它,享受著美味。那是幫過它的蟬,那面無表情的碎屍者就是勤勞的螞蟻。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判斷一件事要多角度思考。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例如貓雖然捕鼠,但也傳播疾病。人們有時只看眼前,卻不見日後的結果。

但結果不能決定一切,一個結果定一件事。其實蟬是愛賣弄喉嚨。但他不懶惰,螞蟻不是趁火打劫,而是合理利用。

這些都告訴我們需要修改思維方式。這就是《昆蟲記》。

他以蟲性觀照蟲性。並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

一本好書,永垂不朽。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5

最近,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昆蟲記》。老師跟我們說,這本書是法布林將近30年寫成的心血,我們聽了都大吃一驚,我心想:哇噻!法布林太厲害了,竟用自己寶貴的30年來寫這本書。我仔細地閱讀這本書,覺得這本書所講的昆蟲太神奇,太有趣了,它把我帶到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這本書寫了許多多的昆蟲。有閃閃發光的“熒火蟲”,會裝死的“大頭黑步甲”、勤勞的“糞金龜”、凶殘的“狼蛛”、美麗的“小條紋蝶”等等這些有趣的昆蟲。昆蟲世界裡有許多的祕密。大家一定很熟悉一種動物吧,那就是熒火蟲。你們知道熒火蟲是吃什麼的嗎?你們聽了一定很驚訝!熒火蟲是吃蝸牛的,設想到這溫順的熒火蟲,實際上卻是一種食肉動物,並且捕捉食物的手段非常殘忍,我知道了也很感到吃驚。

我最喜歡會裝死的“大頭黑步甲”。

你們可能在電視上看過“人裝死”的情況,那你們知道昆蟲世界裡面的“大頭黑步甲”也會裝死,奇怪吧。只要先玩弄它一會兒,“大頭黑步甲”就一動也不動了。它的爪子合攏著,緊挨著腹部靠著,它的觸角展開了,交叉成十字,它那鉗子似的肢斥也張開著,好像已經死了。我心想:它就這樣死了嗎?還是昏了過去?它的身體真是太脆弱了。過了二十分鐘後,空只看起來已經死了的昆蟲又復活了,它的跗骨在微微地顫抖觀後感大全,前爪子不斷揮擺,把它狹窄的.腰部略微彎成時形。它使勁把身體支撐在頭和背上。大家一定會問“為什麼它又復活了呢?”其實,裝死是黑步甲一種真實的狀態,是一種暫時的麻木昏沉狀態。一點兒風吹草動就會使黑步甲嬌弱的神經陷入暫時的昏迷,而一點兒的風吹草動又把它從昏睡狀態中喚醒。如果在昏迷後,沒有任何聲響,光線或其它昆蟲的剌激,那麼黑步甲會繼續地昏睡下去,直到自然甦醒。

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才發現昆蟲世界是多麼地神奇、有趣、好玩、它帶給了我許多樂趣,告訴我許多我還不知道的事情,讓我學到了許多關於昆蟲的知識,我喜歡昆蟲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6

這個暑假,我讀了法國作家法布林的《昆蟲記》,《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學家法布林寫的,他從小生活在法國南部的一個農民家庭。熱愛大自然的一切,長大以後,他通過刻苦自學,獲得了物理數學學士和自然科學學位。

他觀察了黑肚皮的塔藍圖拉毒蜘蛛,它是一種可惡、有害的動物,狡猾的捕食手段,悲劇性的婚姻……狼蛛塔藍圖拉毒蛛喜歡呆在開闊、乾燥未開墾的、能晒到太陽的地帶。它們——至少是完全成年後——多住在自己挖掘的地下通道或者洞穴裡。塔藍圖拉毒蛛用自己的毒牙深深地插在木蜂頸背上,獵物身上只留下一個傷口,一個快速致命的傷口。它向我們展示了南美大草原的屠夫所擁有的精妙的捕殺技巧。

《昆蟲記》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了數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這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就要數螳螂了。

這本書裡寫著:螳螂孔武有力,嗜肉成性,專吃活食,是昆蟲世界凶惡的猛虎,埋伏著的'惡魔,田野的霸王。

螳螂在捕捉獵物時,它的鉗子先是收著的,靜靜地等待著獵物的到來,當地的人們還以為它在祈禱。可是,假若有一隻蒼蠅從它面前飛過,它就立刻以閃電的速度撲過去鉗住蟲子,咬開它的頸部,然後從容地把蟲子吃掉。

但是,別看螳螂這麼凶猛,它也有被欺負的時候。螳螂的幼蟲剛從窩裡出來的時候,往往被弱小的螞蟻咬碎吃掉。不過,一旦螳螂長大,螞蟻就再也不敢欺負它了。

讀了《昆蟲記》我體會到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多姿多彩的,還可以體味物竟天擇、適者生存這一無情的自然法剛。我平時也一定要觀察生活中事物。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7

剛開始讀《昆蟲記》時,粗略地翻看,我覺得太枯燥無味了,要了解各種各樣昆蟲的習性、生活。但我看了幾章,發現昆蟲世界其實大有樂趣。昆蟲彷彿都活了起來,眼前不是呆板的書本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這一切都要歸功於作者法布林的語言。

雖然是科普文,但法布林的語言簡單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將科學知識講述出來。其結構嚴謹,邏輯嚴密,卻又不失語言的幽默,“以人性關照蟲性”,既有理趣,又有情趣,極富藝術趣味。

於是我又花時間瞭解了法布林。他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科普作家。他出身於一個農家,從小生活便十分貧困,但他通過自學,花費二十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他將自己一生的.時光都用在了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中,《昆蟲記》就是他在自己的荒石園中,通過觀察和研究,為昆蟲寫出的大部頭。這本書記述了有關昆蟲的知識,也體現出他對人生、生命、自然的感悟和態度,字裡行間都透露著對生命和自己的熱愛,是一部兼具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的鉅著。

書中有許多昆蟲令人印象深刻。螞蟻和蟬並不是想象的那樣,螞蟻這個無賴,搶佔了蟬的水井,並且損傷它。螳螂善於運用心理戰術,它突然擺出嚇人的姿態,可憐的獵物原地不動,等被夾住,已無還手之力。雌性金步甲在交尾之後對雄性大開殺戒,就像螳螂和朗格多克蠍一樣。螢火蟲十分快速地麻醉了蝸牛,使之液化,再慢慢地吮吸。聖甲蟲為子女製作梨形糞球,是輕輕拍打而成,並沒有滾動,渾然天成。糞金龜為環境清潔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卻對這些小勇士有點鄙夷不屑,還用粗言惡語對待它們。隧蜂門衛用自己光禿禿的腦袋堵住洞口,為家庭精心竭力地幹活,盡職盡責。還有許許多多昆蟲,它們彷彿都是扮演一個個真實的人類角色。

我以後也會留心觀察這小世界,用人性的眼光關照昆蟲,正確地認識和思考生命與自然。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8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非常著迷,本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養、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有趣的蝸牛,清爽天然;風趣的敘述描寫靈活,筆調輕鬆引人捧腹……人道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如許奇怪、有趣的故事啊!

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不夢幻感,那些詳細而具體的文字,不斷讓我感到到放大鏡、溼潤,還有蟲子氣息的存在,好像置身於現場一樣。

被我疏忽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清脆的鳴叫,一下子集合過來,我屏住呼吸,而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法布林,讓我看到了昆蟲跟咱們人類在生與逝世,勞動與搶奪等很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類似。《昆蟲記》不是作家發明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說,它們是最基礎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涯的每一天每一夜,是單獨的,寧靜的,簡直與世隔斷的寂寞與艱苦。來看待昆蟲們存在的神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活潑的昆蟲世界。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凶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領有性命的初期,也會就義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匆匆地清楚起來,我思考著:假如我們維護環境,不傳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當初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當前還會有呢?我細心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聯,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翻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論理正確通順含辛茹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世間留下一座富含常識、趣味、美感跟思維的散文寶藏。

我感到《昆蟲記》是值得畢生瀏覽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有當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味道,讀出感觸,必定能夠曉得得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9

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有很深的感觸。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地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以及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因為作者寫得生動有趣,所以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螳螂的大腿很長,呈扁梭狀,其前半部下側生著兩行鋒利的鋸齒。靠內側的一行,長短相接的排列著十二個齒長齒為黑色,短齒為綠色。”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麼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後頂在頭上,搬回窩裡,然後原路返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即使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10

我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的昆蟲有哪些?我想大多數人不知道太多,因為我們都忙於別的事情而忽略了這些細節。可是,就有這麼一位老人,他耗盡了畢生心血觀察昆蟲的美姿,傾聽它們演奏的美妙樂章,並揮筆寫下了昆蟲鉅作——《昆蟲記》,這個人就是法布林。

《昆蟲記》是一本昆蟲學鉅作,它以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記錄了這位老人所觀察的昆蟲事實。描繪瞭如蟬、螢火蟲等昆蟲的習性,以講故事的方式揭示了這些即熟悉而又陌生的昆蟲鮮為人知的祕密,書中沒有簡單說教的呆板,更沒有純粹科普的乏味。書中,我們會沉醉於蟋蟀美妙的`歌聲,驚歎於蜘蛛織網的小巧玲瓏,緊張於蜈蚣與蠍子大戰的驚險……

其中蜈蚣與蠍子大戰的片段非常精彩,法布林把蜈蚣與蠍子的大戰寫得一波三折。文中蠍子先發制人,用大大的鉗子夾住蜈蚣,蜈蚣也壓著鉗子,可無濟於事,雙方勢均力敵。最後蠍子抬起毒針在蜈蚣身上猛扎三下,筋疲力盡然後休息了。原以為蜈蚣會毒發斃命,可是蜈蚣用嘴舔了幾下傷口,竟有奇蹟般的恢復了活力。第二天它們又進行了搏鬥,蜈蚣又被連軋了三下,終於在第四天一命嗚呼了。

在這幾句話中,蠍子與蜈蚣打鬥的場面描寫得活靈活現,兩隻昆蟲的威風躍然紙上。

法布林之所以能寫出這麼好的段落,和他觀察的態度離不開。我想,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態度學習,法布林已經為我們找到了答案。

有一次,我上完奧數回來做習題, 其中有道題有些難,我不免有些躁動,我做了三遍,還不會,於是我便筆生氣地一扔:“不做了!”可這時我又想到了法布林,他觀察昆蟲從來都是堅持不懈的,不到搞懂決不罷休。想到這裡,我再次拿起筆,又一次次地演算起來,最後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只要像法布林那樣堅持不懈,有克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我相信,天大的困難都會被克服的!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11

你若想走進昆蟲的世界,想了解比你更小的昆蟲朋友所發生的趣事嗎?那就快跟我一起拜讀法布林的《昆蟲記》。

法布林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在十九世紀有許多生物家,他們都發現許多昆蟲奇妙的生活現象,並寫出關於昆蟲的書,卻都沒有像法布林一樣出名。他為這本鉅著傾注了許多心血和汗水,也注入靈魂與生氣,讓我們正確認識生命與自然。

在書中你會結識到許多“好友”,有勤勞的麵包師傅—西蜣螂媽媽,有偉大的建築師—土蜂,有無所畏懼的小偷——小飛蜂,還有著名的音樂家——蟋蟀,總之在昆蟲王國中每位朋友都有事可做,不像一隻只遊手好閒的小混混。在法布林眼裡,每一隻只昆蟲都是一個個可愛的精靈,是上天賜予他最珍貴的禮物,猶如他的孩子,他用心感受,用偉大的父愛精心呵護。所以我非常敬佩法布林。

每當我拿起《昆蟲記》,我總是愛不釋手,如飢似渴的讀起來。最喜歡螢火蟲故事,螢火蟲看上去是一隻微不足道的蟲子,外表華麗,身體軟弱,看著都讓人憐惜。看完關於螢火蟲的故事卻讓我對它另眼相看,對它有了全新認識。

它不但可怕而且殘忍,有天使般外表它,卻有一顆魔鬼的心。它是一個專業的麻醉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蝸牛麻醉。接著用它萬惡的嘴吮吸可憐的'蝸牛,直到蝸牛痛苦的死去,然後飽餐一頓。

我們不必譴責螢火蟲的血腥,不必同情蝸牛的不幸。這個事件引發了我的深思,可愛的蝸牛與螢火蟲無冤無仇,卻被殘殺,一個弱者再怎麼可憐,也逃不出強者的手心。其實這裡蘊含一個我們都不願意承認的道理—物競天擇,弱者必定會被淘汰。國中畢業,我們要選擇理想的高中,但好的高中畢竟有限,要想從近十萬考生中脫穎而出,談何容易。所以現在開始,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使自己足夠強大,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12

今天,我到一個神奇的世界傲遊了一番,法布林帶著我在《昆蟲記》裡與昆蟲一起生活。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一部不朽的著作。本書生動地向我們介紹了各種昆蟲不同的生活,比如:甲蟲做趁火打劫的勾當,紅螞蟻搶走黑螞蟻的後代,蜘蛛為保孩子自己喪命,管蟲會穿衣服,鬆蛾會預測天氣……還有一些昆蟲比人還聰明:赤峰為保鮮食物讓毛毛蟲失去知覺不至死,法那斯米隆那令人叫絕的葫蘆……這些昆蟲的祕密,你知道嗎? 以前,我對昆蟲的感覺就是對玩具的.感覺,我經常想,要是娃娃會說話會動是活的能陪我玩就好了,就像電視裡的精靈一樣。看完了《昆蟲記》,我才發現,原來我一直想要的‘小精靈’就在我身邊,剛看完《昆蟲記》時,我還衝動著想抓幾隻昆蟲養著和我一起玩呢!因為他們與人們一樣,有自己的生活,或者說,他們就是人們!甚至比人們還有趣!想想自己以前,見到昆蟲,要麼就是覺得害怕跑遠,要麼就像對待自己的玩具一樣‘玩’,踩死它們,把它們玩得奄奄一息對我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我真的感到太慚愧。《昆蟲記》讓我對昆蟲的感情倍增。不!是暴增! 其實讀這本書不難發現,作者是有多麼愛昆蟲,對昆蟲的研究有多麼認真,甚至我有點認為‘研究’一詞貶低了作者與昆蟲的感情。而且,作者能與昆蟲建立如此深的感情並向人們介紹昆蟲們,作者是花了多少時間啊!他一定放棄了普通人所期待的生活!但應該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吧! 另外,在本書中,當在昆蟲犯錯時,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責怪他們呢?我們不也是如此嗎?昆蟲貪婪,人類呢?

所以,人類作為地球上如此強大的生物,是不是要以身作則呢?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13

法布林,這一享譽世界的偉大的昆蟲學家,被稱為“昆蟲界的荷馬”。他曾在一個叫“荒石園”的地方一呆就是30年,潛心研究昆蟲,並寫出了《昆蟲記》一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我終於讀完了一本有300多頁的“壓縮版”的《昆蟲記》。不愧是“昆蟲的史詩”,它詳細介紹了蟬、螳螂、螞蟻等昆蟲的生活環境和習性,使我收穫頗豐。

就拿螳螂來說吧,它是我最喜歡一種昆蟲。它有一套綠色的盔甲,可以使它隱身在綠葉下。它手持雙刀,刀上佈滿鋒利的刺,讓人望而生畏。這是多麼的威風啊!

但它在法布林的筆下多了那麼幾分凶殘。在《螳螂的愛情》一篇中,我瞭解到雌螳螂會把雄螳螂吃掉,這是我之前所不知道的。在一些地方,人們把螳螂叫做“祈禱之蟲”,是因為它收起它的雙刀時,就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但當它揮舞著雙刀捕獵時,就是另一幅模樣了。

另一個引起我的興趣的是在夏天叫個不停的蟬。它們從早叫到晚,十分煩人。但當我讀了《昆蟲記》之後,就知道這是為什麼了。

這隻小昆蟲要在地下待4年之久,而它們在陽光下飛翔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個月。如果不叫個不停,怎麼對得起這短暫的美好時光呢? 蟬不僅是一個“音樂家”,它還是個工程師。它靠自己修築了一個可以住4年的地下別墅。他先找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後用它的鉗子向下挖,它用身體裡的一種汁液把塵土和成泥漿,挖出通道,最後塗上自制的“灰泥”就完成了。這對我們來說沒什麼,但別忘了,它只是一隻剛出生不久的蟬。

總之,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把我帶入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它無時無刻不使我感到驚奇。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14

曾經有一個人,他整日居家,從不做傳統意義上的工作,他生活簡陋,但卻世界聞名。他用40年時間潛心研究昆蟲,寫出了一部震驚世界的作品,他就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這本書就是《昆蟲記》。

《昆蟲記》共有十卷,記錄了幾十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與成長過程。作者法布林通過幽默風趣的語言來引導讀者和他一起觀察和了解自然界諸多昆蟲的相關情況,帶給讀者耳目一新的豐富體驗。

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被縮小了一般,相反,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被放大了。我站在青青草地上,新鮮的空氣包裹著我,周圍的蟲子在鳴叫,我就如同自然中的一份子一樣。

跟隨這本書,我對昆蟲有了一種新的看法。原本在我眼中弱小丑陋的昆蟲們,其實是人類最重要的朋友,像聖甲蟲,是清理垃圾的幫手,有了他們,人類的環 境才能有所改善;像隧蜂,他們甜甜的甘密造福了人類的肚子;像螢火蟲,他們消除了破壞糧食的蝸牛,農民的.糧倉有了保證……

同樣,我對昆蟲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我不再歧視他們,我開始學著尊重生命,像法布林一樣觀察,守護它們。藉助書中的一個個文字,我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一隻只小小的蟲子,它們身上所綻放出的蓬勃的生機,執著的努力令我神清氣爽,令我心靈震撼!

自然,我也明白了,在這個世界上,不是你體型龐大,就值得尊重。有許多小生物,他們或許非常渺小,小到只有你的指甲蓋大小,但它們身上卻總是有許多優秀的東西值得我們學習和珍藏。

可以說,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值得人類學習,不論它龐大或者弱小,美麗或者醜陋。因為有些感動與美麗與生俱來,而有些則需要假以時日,慢慢閃現,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顆善於發現,善於等待的心靈。而現在,人類是否就一定能比得過蟲子,到現在還難以確數,所以,我們沒有任何資格不像法布林一樣去尊重他們。

《昆蟲記》讀後感範文15

有這樣一本書,它既是一本嚴謹的科普讀物,又是一部優美的文學鉅著。或許你猜到了,它就是“昆蟲荷馬”法布林的鉅作——《昆蟲記》。

法布林自幼喜愛親近大自然,他不顧他人嘲諷,一心一意地研究那些小昆蟲和各種花草樹木---不知疲倦的歌唱家蟬,田園中的小提琴家蟋蟀,大自然的舞姬孔雀蝶……在他眼中都是最親密的朋友,在他優美的語言中都顯得那麼活潑可愛。

人們總把要堅持不懈啦,實事求是啦,細心觀察啦掛在嘴邊,可真正實實在在去落實的人卻極少,但是法布林卻做到了。從書中的字裡行間都能體現出他觀察的專心、細緻,把小傢伙們描述得如此謹小入微。想必是沒見過的人,也能通過栩栩如生的刻畫對昆蟲有很形象的`瞭解吧。它從輕易下結論總是經過了成百上千次實驗,要到鐵證如山,才肯罷休。這些觀察實驗也是極為辛苦又艱難的,他的這份恆心是多麼巨大啊,可謂前空後絕,從前沒有人做過,之後恐怕也無人敢幹吧!

之前,學校給每位同學發了植物種子,要求寫觀察記錄。起初,濃厚的興趣支撐了我一個星期,好奇心一過,我便懶惰起來了。這植物一天、兩天不都一個樣嗎?每天不都是隻高了一點點,大了一丟丟,何必在乎這若有若無的一丁點呢?加上週而復始的澆水、照陽,使我十分煩厭。便把管理植物的擔子卸給了媽媽,日記也就估算著亂寫一通作為應付。一天,我讀到《昆蟲記》中的一個片段。書中說法布林在“荒石園”廢盡心思培育出了一種植物,平時常去觀察、搬石,猛然間,我想到了家中的那盆植物,不禁後悔起自己對它的不負責,也感受到堅持這個詞說說容易,做做難,這更加深了我對法布林優秀品質的敬佩。

說《昆蟲記》是科普知識的一部佳作絕不為過,而法布林優美簡潔語言的運用和教育性的議論更是將這部書推上了文學寶殿的巔峰,成為人類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