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常用(10篇)

讀後感4.61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遊記讀後感常用(10篇)

西遊記讀後感 篇1

大家談到沙僧呢,肯定都會說他是一個老實人,絕對是所有老闆心中完美員工的標準,其實,這一定是受到了電視劇的影響。電視劇中,沙僧被描寫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的勞動楷模,師徒四人再帶上小白龍一路開黑,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而小沙同學則將他們所有的家當掛在他的那把禪杖上揹著走,但是在原著中挑擔子的是老豬同志,小沙同學則負責牽馬,可是就算是牽馬呢,他也不好好牽,大部分時間都是大老闆唐僧自己親自幹。

看西遊,我們往往都能挖掘出每個人的優點與缺點,當我們分析過師徒四人的缺點時,你會發現沙僧其實很可怕。

為什麼這麼說呢?您且聽我慢慢道來:唐僧雖說身上披著如來佛祖派觀世音菩薩送的那件999級的錦襴異寶袈裟,但他只是肉體凡胎,雖然執著向西取經卻也懦弱無能,不分黑白。悟空很自負,自認自己無敵於世,高處不勝寒,但遇到真高人(像如來)也得跪,而且對於師傅也有很大意見,並且還總是想一棒子打死師傅,好了事。老豬同志呢,他呀,缺點一堆一堆的`,不提也罷。這三人的缺點都在明面上,可唯獨小沙同學在做人方面幾乎是找不到缺點,怎麼找也找不見,做人做到這種境界,可謂是非常老到了,沙僧如此做人,只有兩種解釋:一是天生就是老實人,不想惹事,只想做個小老百姓;二是城府極深(像早期的司馬懿),而小沙同學呢鐵定是屬於後者,因此在《西遊記》中城府最深的人,非沙悟淨莫屬了。沙僧做為捲簾大將在領導(三界大BOSS玉皇大帝)身邊可不是白待的,正兒八經做官出身的,與那些玩虛職的(如孫悟空)就是不一樣,這還得從沙和尚當捲簾大將開始說起。

大家在想想沙僧在天庭的封號是什麼?對,捲簾大將!也就是捲簾使,何為捲簾?顧名思義,就是給玉帝挑簾子,就好比古代的皇宮內院中,哪怕只是一個給皇上端夜壺的小太監,如果是皇帝不信任的人,可以嗎?再說了,你看看人家後頭加得是什麼?大將,這說明他還是玉帝的保鏢,那又為什麼要稱為大將呢?太虛了吧,可是一想,這也就是為了往臉上貼金,比如你在天宮給玉帝做飯,別人問你是幹什麼的,要是說燒火做飯的,人家鐵定瞧不起你,可要說你是灶神,這檔次不就和坐火箭一樣“咻”的一下就上去了嗎?天天跟著玉帝,又挑簾兒,又當保鏢,縱觀歷史,幹這活兒的,哪個心機淺過?這也就更能體現沙僧的城府之深了。

當然這些也還不能體現出沙僧不是個老實人,他還很自私、自利並且惜命,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電視劇中,沙僧通常會這麼說,“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大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和師傅都被妖怪抓走了!”師父和師兄被抓,沙僧為什麼不去救呢?是實力不夠嗎?肯定不是呀。我們前面說過了,他在玉帝跟前當保鏢,要是武功低的話,玉帝不早玩完了?而且在收服他時,還是一個人下河引他出水,另一個人在岸上陰他,可就算如此,兩人聯手依舊打不過沙僧,最後他們上天請了神仙,才收服了他。

還有當年觀世音菩薩救了他,讓他避免了每七日會受到萬劍穿心的痛苦,只為讓他西遊,可他說了一句:“這去可,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處,去不反誤我前程。”這句話便將他的心機洩了出去,這是老實人說的話嗎?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上面分析來看,沙僧只是隱藏了自己的本性,並非徹底改過自新了。如果沙僧性格真的變的純良了,那麼每次遇到妖怪,不說拼命,怎麼也得幫忙吧,而不是幾乎只會說那四句話了。“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出晚霞……”,當沙僧低著頭走在最後時,鬼知道他在想什麼。

西遊記讀後感 篇2

烏雞國救王降妖的故事沒有太多曲折的情節,也沒有什麼激烈的打鬥。值得我們關注的,一是故事中出現的大量的詩歌,或嵌藥名,或鑲數字,或用比喻,顯得妙趣橫生;一是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唐僧顯得既有些迂腐,有又些精明;孫悟空既聰明,又會被人整治;豬八戒既有些拙笨,又有些狡黠,還能治治孫悟空。不過,無論人物如何變化,但作者又巧妙地為他們設定了一個度,讓他們的這些表現顯得合情合理。

唐僧在豬八戒的攛掇下念《緊箍咒》,看上去顯得迂腐可笑,但也是救人心切,雖然有些顯得不近人情,不過我們讀起來還是覺得能夠理解。這與他其它幾次,因為妖精迷惑、悟空打死強盜而唸咒的形象不可同日而語。豬八戒雖然攛掇師傅唸咒治孫悟空,也是為了報復孫悟空騙他半夜去井裡撈寶貝,不過他是以救人為名,所以也顯得不是太令人討厭。孫悟空在故事中的形象最為高大,為懲治勢利眼的僧官,他以鐵棒威懾;為弄清真相,他親赴國都察看,並定下巧計點醒太子;為救活國王,他上天宮求丹;為懲治妖精,他定下巧計,甚至能忍受《緊箍咒》的折磨。不過,他也被豬八戒設計,被整治了一番,只能用陽間的法子來救國王。這段經歷,讓孫悟空也顯得有些無能,在師傅的《緊箍咒》下,也只能唯唯諾諾。不過,這同樣是在救人的前提之下,所以我們在讀這段的時候,同樣也覺得自然親切,而不會覺得孫悟空無能。其實,不僅是唐僧師徒,即使是化身國王的妖道,雖然害了國王,但治國有方,並且也保住了國王嬪妃的清白,所以被菩薩救走,也並不讓人遺憾。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儘管讓各人的品格有了多種變換,但始終堅守著一條底線,所以雖然人物的形象有著不同的變化,但最終都讓我們覺得合乎情理。

相比而言,寶林寺的僧官就顯得低劣了。他是聽說過唐僧取經的事蹟的,也知道他是從大唐來的名僧,但一見到唐僧風塵僕僕的樣子,不像個“名人”,就讓他別處去投宿;可遇到孫悟空凶惡的樣子,先是讓燒火道士去頂缸,之後又召集全寺僧人迎接,甚至在唐僧離開時還要吹吹打打地相送,那副勢利的嘴臉可以說表現得淋漓盡致。他還自吹自擂,稱自己接濟那些無處安身的遊方僧人,結果這些僧人胡鬧,侵佔寺產,才讓他不再接濟同輩。但當全寺僧人出來迎接唐僧時,依然是有富有窮,極窮的'僧人只能以一匹布裹身,足見這位僧官所言的虛假——既然外來的僧人都能巧取豪奪,本寺的僧人怎麼能連遮體之衣都沒有呢?所以,無論我們從什麼角度來看這位僧官,他的形象都不會令人覺得合理。其實,他也沒有幹什麼特大的壞事,只是他的行為過了“度”——不僅不誠信,而且不遵守基本的道德規範。

《西遊記》雖然是一部神話小說,但所表現的依然是我們中國傳統的道德規範。孫悟空在皈依佛門之後,一開始也顯得野性難馴,於是作者特地為他設定了一個《緊箍咒》,讓他時時受到約束,不能肆意妄為。其間,孫悟空雖然也幾次被唐僧逐走,但始終心念師傅,最終還是成就了正果。豬八戒雖然在取經途中,幾次要想分行李散夥,也曾起過貪念,可是最終還是走上了正途,同樣成就了正果。作者在創作時,始終就在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人物的個性可以多變,但是遵守的正道不能變。儒家經典《中庸》中有這樣一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其意思就是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而表現出來以後都能符合常理,就叫做“和”,而“中和”就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規範。在書中,取經的師徒四人雖然個性各異,表現各異,但其取經前行的心是堅定的,其行為也從來沒有超出過道德規範,這就是儒家所說的“中和”之道。其實,我們的行為處世,可以有自己的個性,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道德的規範是不能違反的,底線是不能越過的,這是行為最主要的規範,也是我們評價別人最基本的原則。

在《西遊記》這回故事中,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走了圈,但做事之度卻沒有逾越,這才是我們最應值得關注之處。

西遊記讀後感 篇3

在寒假中,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西遊記》是明朝末期一個名叫吳承恩的人寫的,故事裡面有四個主要的人物,他們是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沙僧。西遊記寫了:唐僧和他的徒弟共四人,他們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都沒有退縮,這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的。

家喻戶曉的《西遊記》是放鬆和發洩的好幫手。《西遊記》一部具有浪漫主義的神魔小說,獨特的藝術魅力讓我百看不厭。每每我翻開這本封面已經泛黃,還被老鼠啃過一角的書時,心中卻湧起前所未有的激動。

裡面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一起去西天取真經,路上碰到了妖怪,但都被孫悟空給解決了。現在讓我來講一講裡面的人物吧。

師父唐僧很正直,很多女妖迷惑他結婚,但是他都拒絕了,但是他不知道世界的真面目。

大徒弟孫悟空,他好在武功高強,法力也很強。壞在他是衝動派,做事不經過腦子就做了。 孫悟空是一隻幽默開朗的石猴他大鬧天宮,表現了他敢於反抗,他的七十二變從不去傷害無辜,面對各種妖怪,他機智靈活從不服輸。還有那個膽小怕事,自私可愛的豬八戒,在關鍵時刻也起了重要作用。還有沙僧他老實忠厚,記著先前經過的教訓。還有白龍馬他們都為保護唐僧取得真經。

二徒弟豬八戒,他好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壞在有三貪,第一貪:貪色,第二貪:貪吃和第三貪:錢。

三徒弟沙僧,他好在忠厚老實、任勞任怨。他沒有壞處。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三打白骨精”那一段:唐僧四人告別鎮元大仙后,來到了“白骨山”,白骨精心狠手辣,三番兩次變化想害唐僧,孫悟空護師心切,一棒子打死了白骨精,卻遭唐僧責罵,並被趕出了隊伍。看到這兒,我便對唐僧充滿了不滿和鄙視,孫悟空盡心盡力的保護他西天取經,他卻錯怪悟空亂殺無辜,真是“肉眼凡胎,不辨是非”!

換個角度去瞧瞧孫悟空。孫悟空就只翻了一個筋斗,就回到了花果山。小猴子慌慌張張地向他報告:“有一個妖怪霸佔了水簾洞,”還抓走了我們很多兄弟呢。孫悟空生氣的去找魔王,輕輕一拳就把魔王打倒了。孫悟空天天帶著猴子們練武,可自己卻找不到一件好用的兵器。一隻老猴告訴他:“東海龍宮兵器很多呀,可以去哪裡找找。”於是孫悟空來到東海龍宮找兵器。龍王拿出了很多兵器,可是都太輕了,最後,龍王拿出了他們的鎮海寶貝,一根“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而且還能變長變短,孫悟空就帶著金箍棒高興的回花果山去了。因為太高興喝了很多酒,在樹陰下睡著了。迷迷糊糊的被帶到了閻王面前。閻王說他快死了。他就拿著金箍棒把閻王打得去玉帝那告狀了。

在這個故事裡,我知道了孫悟空很厲害,因為他一拳就能打敗妖怪。孫悟空還在龍宮得到了鎮海寶貝“如意金箍棒,”他就變得更厲害了。而且他還利用他的本領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李老師不是剛剛給我們講過要“做少年君子”,回家翻翻《西遊記》,偶然的發現,孫悟空不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孫悟空不就是一個如水一般的君子嗎?孫悟空面對師傅的無理譴責,並不反抗,依然用心的`保護唐僧,這,不是教我們寬容大度嗎?孫悟空面對著無數妖怪,毫不畏懼,這是在教我們勇敢。孫悟空面對唐僧的被抓,並沒有相信妖怪的話,堅持相信自己的觀點,這是在教我們“多看實事少聽虛言”……

孫悟空敢於挑戰權威和世界上不公平的現象,他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物。唐僧是一個善良和循規蹈矩的人,同時他又是一個勇於追求信念的人。他很勇敢,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都沒有放棄,最後取到了真經。豬八戒是一個好色、天性懶惰的人。有一次,豬八戒因為好色,得罪了蜘蛛精,結果被蜘蛛精關在蜘蛛洞裡了,後來還是孫悟空把他救了出來。沙僧是一個老實本分的人,他總是服從別人給他的各種安排。

在這個故事當中,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人做事要有恆心、愛心、耐心,還要有虛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獲得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 篇4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西遊記》是一本著作,更是一條長長的路,似乎能直通你心。唐僧師徒一路歷經那九九八十一難。回首過往,有哭有笑。有你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冤枉時的憤慨與無奈;有你豬八戒由四聖試禪心被捆住時的後悔與內疚;有師傅被抓時大家愁眉苦臉;更有大夥一起偷吃人蔘困的輕鬆愉悅。一個聲音傳過:不必憶。

風花雪月,唐僧師徒走過多少春秋?經歷了妖魔怪,美女畫皮。他們都變了,又都沒變。歲月中淡了他們的身影只曾留下那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足跡。煢煢孑立。今朝再一回首,願你仍是少年。

吾膝如鐵最深的足跡悟空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嫉惡如仇,自傲好名就是悟空生來的特點。在花果山中,這位孤獨的大聖出世了。他無親無故,更在意和別人在一起,走過那林下青松、澗邊綠水。他練就一身好功夫,只想保護別人。以前是猴群,之後是師傅。揚善懲惡從未變過。然而,而對奢靡的天宮,他卻憤慨了。他全力以赴,哪怕是飛蛾撲火,也是舞出最絢彩的符號!

貪歡一場,剩下的,只是五百年的夢。

悟空醒了,站在他的師傅面前。此時的他,只想好好保護師傅。不知那九九八十一險,更不知他心中的銳火,正在緩緩燒盡。留下的,只有那顆燭心罷了。作為“大師兄”,他成了團隊的主心骨。問題總得他來解決。在困難下,他慢慢變了,從最開始被師傅一說就“將身一縱,說一聲老孫去也”到“行者按住道,這是甚麼去處,許你駕風霧?”他從一個桀驁不馴的頑猴成了虔誠的佛的信徒。表面上,你變了。但我相信,你的那顆向善的心,是不會變的。

悟空,不公的世界抹去了你的稜角。但我相信,不變是你的那顆正直的心。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作文,M是個怕蟲的女孩。同學想方設法的幫她改掉,但總是以失敗告終十年之後,她卻不怕了蟲了。問甚原因,只是淺淺的微笑,如清風拂過。

有一次和女兒一起見到蟲子,本想叫時怕女兒也怕蟲子,活生生憋住了。之後也便不怕蟲子了。

啊,真如清風般拂過。我被女孩的變化與母親所深深感動。也許,世間本沒了改變,出現了愛,也就為愛改變。也許,你會覺得別了變了,但也只是,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悟空,你的腳印最深也是最暖的。

矢志不渝最直的足跡唐僧

相契如來,證果真常道。比起悟空,唐三藏也許就沒這麼多改變。他一介平民,面對妖怪毫無還手之力。他能經得真經,靠得不僅悟空的解救,更多的是自己的堅持。反覆被抓卻沒崩潰,也是他的優點。從小,他就學會了寬容,這點一直沒變過。面對抓住自己的妖怪,他哪次提出過加害?是善,僅是善。

你可能會問了:“唐僧不是一直都不明是非嗎?”我微笑著說:“不,你錯了!”

到了之後,唐僧也相信了悟空說老鼠是妖怪。可又餘心不忍,怕又真是百姓。他寧可抱著自己被抓的風險去幫助他人,這才是善啊。

唐僧也變了,可那大慈大悲的心,蓋住了那變化罷了。

像唐僧這樣的人就更多了。我們的老師,不也是為了我們默默改變嗎?

固步自封最虛的.足跡豬八戒

難尋真愛心俞屈,一路彷徨未成佛。碌碌無的八戒,一路下來,也沒了什麼改變吧?一路貪戀女色,最後登靈山時還想偷懶。以至最後只得了“汝職正果”。

沒錯,八戒也有可愛的一面。但事實就是事實,他的改變確卻很少。不進則退,不改變,就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八戒徒經九九八十一難,苦受少了,得也少了。

很多失敗的人都和八戒一樣。原來,只要不忘初心,就該放手改變不好的自己。

後引

看罷那封沉的足跡,師徒的剛出發時的樣子也湧上了心頭。大家各有改變,但不變的,是初心。你們都會變,但又絕不會變。明識乾坤大,猶憐草木春。每個人都走在前進的路上,可以回頭,但絕不能留戀。帶著我們的初心,取一場生命的經。

風花雪月,不能停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張詠言

西遊記讀後感 篇5

陽光燦爛,捧一卷書,靜靜地立在陽光下。手指撫過那一頁一頁,裡面是童年純美的回憶,裡面飽含著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書籍,是永遠不會過時的,而《西遊記》,貫穿著我的成長曆程。

初讀

猶記童年,初嗅墨香時,我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常縮在媽媽懷裡,媽媽將《西遊記》中的片斷向我娓娓道來。還記得,那時我一聽到孫悟空一路斬妖除魔就拍手叫好,知道了唐僧又被妖怪抓去了就難過不已。

後來,剛剛認識漢字的我,買了一本《西遊記》的連環畫,五彩斑斕的圖畫、跌宕起伏的情景,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我。我常常抱著它,用小小的手,指著大大的標註著拼音的字一個一個地閱讀。在那段時光裡,我認識了聰明機智的孫悟空,認識了崇信佛法的唐僧,認識了憨厚可愛的豬八戒,還認識了踏踏實實的沙僧……

再後來,暑假裡《西遊記》的電視更是讓我如痴如醉,“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引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又出發……”熟悉的音樂一響起,我便不禁進入神魔奇幻的世界。在小小的年紀,雖然不解其中深意,但我也為那些美麗的故事而沉醉。閱讀,陪我走過簡單而無憂無慮的童年。

細讀

時光如細沙,在我指尖悄然流逝。到了五六年級,老師的推薦,使我又再遇《西遊記》。這次,《西遊記》不僅只是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有引人深思的內涵。

婦孺皆知的“三打白骨精”,它寫了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一變村姑,二變婦人,三變老伯,但全被孫悟空識破,最終被打死。可唐僧不辨是人是妖,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這故事第一遍讀來是惋惜,是對白骨精的厭惡。可後來覺得,再狡猾的白骨精終勝不了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正義總會擊敗邪惡,這弘揚的是真善美的精神。

到後來,師徒四人的旅程也一點點加大難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修得正果。在我們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在成長途中,一定會經歷許多坎坷,歷經許多艱辛。但在腳步蹣跚時,我們不能退縮,懷著必勝的信心,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成功並不是可望而不可及。

品讀

後來,我迎來了人生的新階段——我跨進了國中的`大門,老師又一次推薦《西遊記》。這次,我讀到的是人生哲理。

“人不可相貌,海水不可斗量。”不可以貌取人,如同海水不能以小小的鬥度量含量一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既是靈山。”信念就像是航海路上的那盞明燈,只要我們堅持心中的理想,念念回首處便是菩提靈山,而我們心中那片世外桃源也終能抵達。“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人生就像是一葉小小的浮萍流入大海,兜兜轉轉,起起伏伏,人與人分手之後哪裡見得就不會再相逢了?人生分分合合不必憂傷,豁達開朗處世事。“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自有志向千里的人立志攀登,何不跟隨他們的足跡,也去領略一番勝景。

《西遊記》中的景,自然清新,細膩可愛;《西遊記》中的人,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我曾聽說過一個有趣的說法:《西遊記》不是什麼小說,而是一個人修煉的過程。根本就沒有孫悟空的存在,孫悟空只是唐僧的心。心猿意馬,我們的心像猴子一樣,他會攀援,越攀越遠,所以我們的心會七十二般變化。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就是我們普通人那顆不受約束的心。豬八戒是什麼?豬八戒做了那麼多壞事,唐僧永遠不責怪他,因為豬八戒代表著唐僧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慾望:錢財、美色、美食等,豬八戒都替唐僧動心了,我們對自己的慾望所犯的錯誤,往往都比較寬容。沙僧是什麼?沙僧是代表著唐僧的理性和邏輯。白龍馬代表著意志……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一路走來,與書為友。驀然回首,你會發現《西遊記》並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遺忘,而是將這些知識沉澱得更加深沉。閱讀這本書時,亦是在潛移默化地修煉自身,學到的知識,亦是我們終生的財富。你會發現,閱讀名著,是一種幸運,更是一種幸福。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和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身手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維護唐僧勝利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和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多篇。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身的前功盡棄、虎頭蛇尾,我不由羞愧自身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論我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勝利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需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經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解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身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實際,使充溢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小朋友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小朋友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容納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身命運,併為高尚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身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異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幹凸現出其英雄本性。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西遊記讀後感 篇7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歡看的一本書,而且百看不厭。

一天,我搬著一個凳子坐在門前,手裡拿著一本書,那便是《西遊記》。我看這本書看得如醉如痴,彷彿沉迷在《西遊記》的劇情裡,滿腦子都是書裡的情節。媽媽正在掃地,見我看書看得竟這樣痴迷,便放下手中的掃帚,湊上來看我看的是什麼書,結果,媽媽也被《西遊記》這本書吸引了,於是我便給媽媽簡要介紹一下書中的主要內容和具體人物。

《西遊記》講述的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同心協力,一起克服了無數困難,降服了無數妖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修成正果。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它好動,調皮,武藝高強,勇敢機智,疾惡如仇。與一切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它一路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打敗妖魔,把師傅從危難中救出來,但唐僧卻有些看不清事實,被妖怪偽裝成的善良表面所矇蔽,責怪悟空殺了他們,念緊箍咒,甚至把它趕走,但它還是對唐僧非常忠心,一路保護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終於修得正果,加封鬥戰勝佛。

豬八戒的本事比孫悟空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卻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它有著一身毛病,好吃懶惰,愛佔小便宜,怕困難,總是退縮,它相對來說小腦筋比較多,我很清晰記得有一集,某條河流結了冰,但這樣馬就不容易前行了,當大家都在困擾之時,豬八戒立即就說可以給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但在妖魔面前,擔著保護師傅的重任之下,他也會扛起他那把九齒釘鈀,勇敢的與妖魔作鬥爭。它就是這樣,雖好吃懶做,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雖然喜歡撥弄是非,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但對師傅卻很忠誠。所以令讀者不但不覺得很討厭它,還覺得它有幾分可愛之處。

沙和尚的本領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樸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裡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麼好動調皮,也不象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他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總是挑著行李默默跟在身後,任勞任怨,憨厚和淳樸的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

師傅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他誠實善良,一心向佛,但膽小怕事,鑑別能力差。雖然沒有高強的武藝,但是卻有很大的毅力,堅持不懈的一直向西走去,不被困難所抵擋,直到達到目標才肯罷休。在此之前絕不半途而廢。

我介紹完之後,媽媽問我:“既然你已經知道這本書的大致內容,

那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從這部小說中能明白什麼道理呢?”

“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終於取到了真經讓我們感覺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學習的精神。在生活學習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要勇於承擔敢於挑戰。同時也要改掉生活學習中的小毛病,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保證在今後的求學道路上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要勇往直前,堅持下去,直至成功!”

媽媽聽後笑著對我說:“亞偉,你這次隨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也取到了真經————聽了媽媽的誇獎,我高興得笑了。我很喜歡這種親子共讀的方法,既可以看書,又可以交流。我和媽媽約定,有時間,我們還要親子共讀,一起享受快樂的閱讀時光。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在十四年的時間裡,歷經千辛萬苦,戰勝各種妖魔鬼怪,終於到達西天,取回了真經。唐僧能取回真經,不僅僅是因為有三個勇敢的徒弟,更主要的是他本人有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毅力。無論是遇到妖魔鬼怪想要吃掉他,還是各種美女誘惑他,他都毫不動搖,抱定一個信念,不悲觀,不氣餒,最後取得了勝利。取經路上的千難萬險,千辛萬苦,靠的是什麼 我想,一是勇氣,二是智慧。取經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孫悟空等人都是毫無俱色,又鬥智又鬥勇,想方設法打敗了一個個妖魔鬼怪,贏得了一片片讚歎聲。 俗話說:團結一心,其力斷金。孫悟空等人遇到危險和困難時,雖也有矛盾,但最後都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保師傅,上天入地,遍尋各方神怪,甚至不惜勞動南海觀音與西天佛祖幫助,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的團結,就沒有最後四人終成正果。 《西遊記》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國小生,我想,除了學習他們有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毅力,不悲觀,不氣餒,齊心協力,團結一心的精神外,更要為了祖國的富強和昌盛,努力學習,煉好一身本領,克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挫折,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鬆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瞭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感情和時間;它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忠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身的美好果實的人。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開啟一扇窗戶,日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這書。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 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 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 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書籍對於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無用的……烏申斯基 看書和學習是思想的經常營養,是思想的無窮髮展……岡察洛夫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任何一本書的影響莫過於使讀者開始作內心的反蝨…卡菜爾 書的`真正目的在於誘導頭腦自己去思考……莫利

書籍的唯一真正用處,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書,便不值得佔書架一席之地……拜耶 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一本書最好的並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樂的美妙並不寄寓於它的音調,而在於我們心中的迴響。 ……霍姆斯

我這樣告訴女兒——你真棒!語言其實也會在無形中塑造一個孩子。你說他傻的時候,他就想怎麼個傻法,把那個"傻"想得很具體。雖然開始他還停留在委屈上,如果再發展一步,他心裡會想——說我傻,說我傻成什麼樣,我就傻成什麼樣——於是他就真的有點"傻"了。相反的,你說他很棒,很聰明,他就很高興。接著他就往聰明的地方去想。所以父母在塑造孩子的時候,要知道語言也是一種教育方法。我建議爸爸媽媽要從成功學的角度來講,用正面的資訊去跟孩子講話,讓他腦子裡出現的是正面的資訊,這樣他就會用正確的資訊來塑造自己。爸爸媽媽們,應該以積極的,上進的方式來鼓勵她。告訴孩子——你真棒!我覺得我們所有的家長,不是說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富裕的生活,而是要給孩子一個寬鬆和諧的成長環境。家是孩子心靈的港灣,要給他一種安全感和信心。現在就請告訴孩子——你真棒!我也希望我們的同學們,相信你的父母,天下最愛你的就是你的爸爸媽媽,沒有人比他們更愛你了。

西遊記讀後感 篇9

一部西遊記,傳承了多少年,其中的故事讓多少人神迷,孩子們喜歡看,大人們也樂於接受,幾十集的電視劇,翻來覆去幾個電視臺輪著播,年年播,卻還是觀眾不減,有人看了好幾遍,甚至十來遍還不厭倦,小孩子更是在暑假裡一個臺一個臺地輪著看,前後看得都能倒背如流了,也還是不覺乏味。大人們若是看上一會兒西遊記也不會覺著不舒服,倒是感覺很溫馨和舒坦。

是什麼原因呢?有人說,是因為這部作品裡面飽含了人們美好的願望,實現了人們的理想,把現實中不可能做到的如飛來飛去、上天入地等都變成了可能,而且每次都體現了懲惡揚善的特點,符合人們的心理,這樣曲折的、又是圓滿的、又帶喜劇性色彩的作品自然受人歡迎了。孩子們喜歡看更是因為它符合了孩子大膽的想像的要求,富於幻想和神奇是它的特點。它能滿足人們獵奇的需要,也能體現中國神話的傳統文化,更是人性美的體現。

但西遊記同時也是一部叛逆宣言,正因為如此,人們才喜愛它,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它,也接受了叛逆。它讓人愉悅的是它實現了現實中人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它讓人快樂的是它體現了弱者對強者的勝利,它讓人激動不已的是正義得到伸張、罪惡得到懲罰,它令人嚮往的是自由自在、無所不能的神通,以及在戰勝邪惡時的痛快淋漓。所有這些,都是它的叛逆的體現。

縱觀整部西遊記,我們不難發現:大部分妖孽似乎都與菩薩或佛有關,有的是他們身邊的一樣小東西下凡危害人間,有的是他們管理疏漏而釀下的禍根。比如太上老君的坐騎就因為仙童打瞌睡,逃到下界為妖,一直要到孫悟空上天質問才被發現,才去降服。像嫦娥的玉兔也會下界禍害公主,甚至要逼唐僧成親。就連觀音菩薩身邊也有下界禍害百姓的孽畜。這些高高在上的神仙們,是三界眾生的仰慕者,也即是神話世界裡的統治者,都是得道者,乃以清明自居,而今下界為害的大多是他們惹出來的,不能不說是一大諷刺,即便他們不是慫恿者,卻也有管理不當之罪,孫悟空多次與妖孽鬥爭的過程,其實也是與當今的統治者們的爪牙的鬥爭。

孫悟空是一個十足的叛逆者。他天不怕,也不怕,有一身玉皇老兒都奈何不得的本事,他在與眾神、眾妖的鬥爭過程中,反而不斷地增強了自己的本事,磨礪了自己的意志,變得愈來愈強大。他的每一舉動,都凝聚了人們心中的願望。人們內心裡都希望真善美的存在,歹毒凶狠的消亡,但現實中往往好人都鬥不過壞人,得道的大都是心底並不善的人,於是,他們寄希望於這樣的文藝作品,孫悟空幫人們實現了這一夢想。他殺妖魔真是酣暢淋漓、痛快不已,那種嫉惡如仇的態度著實令人振奮,他有這顆心,又有這個能力,這就讓除惡變得富於遊戲性,觀賞起來也更愜意,而無壓力感了。

不過,光是孫悟空還不足以反映叛逆的鮮明特徵,它要加上唐僧這個衛道士來捧場。唐僧起到了一個靶子的作用,沒有他,叛逆也就沒了太多的意義,說他是阻礙也可,說他是動力也可,說他是物件也可,總之,他讓孫悟空的叛逆有了一種依託。唐僧的.善良讓人想到愚蠢,也警示人們善未必就是正確的,人還是要分時間場合而行善的。因他的存在才會有各種阻礙的發生,也才引來了各路妖怪,讓孫悟空有了施展的空間。同時,他的緊箍咒也可以看作是社會上層套在像孫悟空這樣的人身上的制約,儘管如此,孫悟空該出手時還是出手了,也體現了他一向來的不屈的個性。

儘管這是一部叛逆宣言,但裡面卻還是刻畫了許多的無奈。孫悟空法力再大,也逃不出如來的手心,最後,還得聽命於如來,還很高興地受封成“戰鬥勝佛”。這裡,其實像社會一樣,它是有制度在的,整個都有規矩,告訴我們叛逆還只是小範圍的,個別的,而非動搖整個根基。其實,我們看到如來手下的佛在讓唐僧進入之前就索要賄賂,拿了唐僧的金缽,在佛前還一臉虔誠,作品之所以要這樣展示,無非告訴我們即使是天庭,即使是佛界,也是不純的,各種不正當競爭仍然存在,各種關係依然會有。

我覺得西遊記就是一部叛逆宣言。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讓我受益匪淺。《西遊記》的內容豐富多彩,人物刻畫栩栩如生、頗有神韻。

書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四人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講述了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經歷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降妖除魔,終於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讀者的心、成為不朽的佳話世代流傳。同時該書列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中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誠心向佛。二是孫悟空,他藝高膽大,充滿智慧、降妖除魔、無所不能。三是豬八戒,他憨厚可愛,貪財好色,但不缺乏善心。第四個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實,安於天命。四個人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作者筆下刻畫最多、最生動的人物形象,從中我體會到了許多描寫人物的感受。

也許是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的緣故、我對書中的孫悟空最是喜歡,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上保護唐僧成功取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智慧和敢於跟強勢力作鬥爭的勇敢精神讓我十分佩服。

書中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最終達到目的,我聯想到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和麵對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我們正處在學習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和麵對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來對待我們的學習,我們也會取得成就的。

《西遊記》不僅僅是讀《西遊記》有感一部名著,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還是一本能激勵、告誡我們不怕困難努力向上的好書,在此我告誡各位小讀者,讀書要理解書中含義、寓意不要沉醉於書中的故事,要把書讀活、理解。

經典小說名著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這部經典的文學名著,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家喻戶曉了。我想不少文學家已經發表過這部名著的言論了,所以我不想對這部名著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想對其中的人物談談自己的想法。

在其中,我最欣賞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勞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豬八戒是他們四司徒之中最讓讀者討厭的,可是我對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結合了大家的優點,雖然他不夠孫悟空那麼勇敢機智,但是他也會不停地運用一些自己的思維,在困難面前為大家出主意;雖然他沒有沙僧的任勞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會幫助大家提東西;雖然他沒有唐僧的優柔寡斷與善良,但是他也會動真情

在生活中,像豬八戒特點的這種人好象是比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說是最少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證據如下:

(一)在新世紀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凡事都提倡‘愛的教育’,無論對於小孩,年輕人還是成年人。小孩喜歡這樣的老師(當然外表除外),因為這種老師比較和藹,並且對外面的世界還是比較瞭解的(因為他以前是天蓬元帥,當然瞭解世事啦),交給大家很多課外知識,從他平時的言語中可以發現他是個比較幽默的人,那麼就可以帶給大家很多歡樂。學生都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老師,不是嗎?

(二)除了小孩以外,現代年輕人更喜歡這種人,他們總是動不動就說愛情,像豬八戒這種人就是再合適不過了。豬八戒這種人對愛情有責任感,並且會用真心去愛別人,他不像孫悟空那麼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動別人,所以更能取得別人的信賴。俗話說,想要別人愛你,首先就要學會去愛別人。豬八戒已經學會了怎樣去愛人,所以他能獲得他人的愛。

(三)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輕人,老人和中年人。他們同樣需要豬八戒這種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責任心的人總是能取得別人的青睞與喜歡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麼多有責任心的人嗎?答案沒有人會清楚。我想會比較少見吧,現代人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負責,卻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應該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豬八戒也許是個幽默,有責任心且值得信賴的人吧。這是我對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