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共13篇】

讀後感2.7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西遊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遊記讀後感【共13篇】

西遊記讀後感 篇1

《西遊記》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名著之一,因為它的光怪陸離色彩斑斕,以及迷人的神話色彩。孫悟空更是我最喜歡的英雄形象,一路降妖伏魔,戰無不勝!豬八戒好吃懶做,但心地純正,討人喜歡。這些曾給我的童年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現在再讀《西遊記》,已經不同於少時那種單純的“喜歡”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種讚歎和感動。

《西遊記》是一部反封建專制的神魔小說,它的傑出的文學藝術成就是當之無愧的同類小說之最。作品對封建統治階層的腐朽醜惡又揭露的大膽、深刻。道貌岸然的靈霄寶殿的主人——玉皇大帝,懦弱昏庸,外強中乾;表面上莊嚴神聖的大雷音寺,公然出現索賄的醜惡現象,充斥著銅臭氣。而師徒四人一路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除了極少數的如“黃風怪”“火焰山”等象徵著自然災害之外,其餘的禍根孽胎也大多與這兩個最高統治階層的人物有著沾親帶故的關係,這就直接揭示了腐朽的社會制度下官的匪一家的現象。勞動人民生活之悲慘可想而知。這就曲折含蓄地表達了作品的主旨——對封建制度、封建階層的無情鞭笞以及對人民奮勇反抗的歌頌。這部鉅著的深刻的思想性,傑出的藝術手法,無不令人讚歎!

唐僧集團是中國封建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一個縮影,師徒四人性格各不相同,而他們合在一起,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人民大眾。

作者把孫悟空安排做這一集團的領袖人物,他身上的反抗性、鬥爭性表現的最為明顯。他自始至終都在追求自由,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我們都對“自由”懷著最為深沉、真切的嚮往,當看到孫悟空為追求自由而如此大膽、如此執著時,我們都會深受感染,“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八戒身上的缺點顯而易見:好吃懶做,貪財好色。可是,自從《西遊記》問世以來,他為何就有那麼多的“粉絲”呢?童年看八戒,只知道他是一個開心果;現在看八戒,融入更多的理性分析,我們會發現,八戒從來沒有傷害過普通百姓,從來沒有向妖精討過饒,從來都對師父忠心耿耿。八戒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的缺點讓他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我們也可以有缺點,但是人的本性,必須得是正直善良的。

作品雖然對唐僧的不識忠奸給予了善意的批評和嘲諷,可他的堅韌、虔誠、慈悲依然得到了作品以及歷代讀者的尊敬。從某種意義上說,四人之所以能夠排除萬難,完成取經大業,其精神支柱乃是唐僧。從唐僧身上,我明白了世間萬事,非韌不立,無志不成!

沙僧身上有最多的中國傳統農民的影子,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安分守己西天征途中,沙僧作為一個後勤工作者,始終把擔子牢牢壓在自己的肩上,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做好每一件小事,可謂居功至偉!作品想通過沙僧告訴我們:唯有腳踏實地,勤懇務實,才能取得人生的大成功。

《西遊記》在用奇特的語言敘述一個怪誕的故事的時候,還在表現著這個世界的諸多不幸,以及諸多不幸的人應當如何實現自我救贖,實現了對“三界內、五行中”的人的終極人文關懷。令我們在歲月的輪迴中體悟到“超度”過後的感動。

西遊記讀後感 篇2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每當讀起這本書時,我總是身臨其境,情不自禁地融入那精彩的情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唐僧一心向佛,十分善良,連一隻小螞蟻都不肯殺死;孫悟空正義勇敢,本領高超,什麼妖魔鬼怪都不怕;豬八戒的貪吃貪睡和沙僧老實本分,十分善良。

沙僧在故事中並不起眼,但是他個性憨厚,忠心耿耿,他從放棄妖怪身份開始,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謹守本分,最後功德圓滿,被如來佛祖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本分事,平常心,自在人”。

豬八戒在西遊記中是個讓故事充滿著快樂氣氛的人物。它憨厚溫和,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但是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有了它讓整個故事更加引人入勝,活靈活現。

說起孫悟空,一個筋斗雲能翻十萬八千里,能七十二變,有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可大可小金箍棒,一路斬妖除魔,保護師傅,“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它大鬧天宮,闖龍宮,降服小白龍、激戰黃風怪、三打白骨精、大戰紅孩兒、智取紫金鈴、盤絲洞救師、擒拿玉兔精……面對師傅的誤解和緊箍咒,仍舊保護師傅,堅持正義,經過八十一難,最終功德圓滿。孫悟空不怕困難、敢作敢為的精神讓我刻骨銘心。

“人心齊,泰山移”,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這本人物鮮明、栩栩如生的《西遊記》裡,告訴我們很多道理。我愛不釋手,只要拿起來看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四大名著西遊記讀後感600字大全3

中國,一個古老的文明古國,歷史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中國就散發著獨特的書香氣息。雅緻含蓄的宋詞,別有一番風韻;朗朗上口的元曲,隨鄉通俗;更為成熟的唐詩,更是祖國閃閃發光的瑰寶。而《西遊記》卻與眾不同。

從我小時候,便不斷接觸《西遊記》,現在我對它已經非常熟悉了。《西遊記》對我來說,就像一杯“濃濃的茶!”雖然猛喝一口很苦,但細品,又有很多感觸。

走進那個奇妙的神話世界。“哈哈哈!真有意思!”“嗚嗚嗎!真可憐!”讀完後,才覺得很是奇怪一為什麼我的心情隨著主人公的心情變化。一個又一個迷團像星星般縈繞在我心頭,細細思考,得到的只是迷茫,我就像森林裡迷失的小鹿,不知怎麼辦才好。

過了許久,我才發現原因:吳承思生動形象地把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刻畫得像墜入書的海洋一樣,給人以身臨其鏡之感。以物喻人、以景襯情對託人物,悲、喜、哀、樂的.獨特個性與事物相結合,從而使人入迷,叫人情不自禁跟著主人公的心情走。

在《西遊記》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孫悟空,他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變。他生性桀驁不馴,敢作敢當,敢於反抗壓迫,正直無私,也有點兒愛搞惡作劇,在三調芭蕉家中發揮聰明才智,借到芭蕉扇,過了火焰山,非常令我欽佩!

如高爾基所言:“本好書,就像在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讀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一輩子。《西遊記》不論是華美流暢的語言,還是個性鮮明的人物塑造,都登峰造極,真不愧是世界文學的瑰寶。我想:吳承恩先生,能寫出這麼好的作品,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這也一直激勵著我,面對困難與杜折,不放棄,終究會戰勝這些困難與挫折。

西遊記讀後感 篇3

不知不覺已到了五一,唐僧師徒看天氣好了,想去看看那裡的風景名勝,他們到了一家不正規的旅館。

老闆給他們安排了一個男導遊,做他們的嚮導。唐僧出了200兩銀子,讓他把導遊當好,遊便這裡所有的風景區,導遊連聲說:“一定行,一定行。”他們先去了那裡最著名的山峰,那座山,山勢陡峭,很容易藏起來。導遊把他們領到了山上,在他們觀景的時候,偷偷地躲到了旁邊的草叢裡,當唐僧想找導遊時,發現他已經沒了蹤影。唐僧很是生氣。他們花了一天的時間,才下了山。他們沒有玩夠,又找了一個導遊。這個導遊,和上個導遊都是一個味。只不過,他便了一個法子。

唐僧給了他兩百兩銀子,讓他好好接待他們,不要像上個導遊那樣.......聽得導遊耳朵都出繭子了。他帶著唐僧他們遊遍了風景區,並帶他吃遍了風味小吃。可是與別的導遊不同的是,那些風味小吃都得遊客們自己掏錢,這可難為了唐僧他們。最後,他們只好不情願地付了錢。他們只好自認倒黴。

雖然他們自認倒黴,可還是執迷不悟。這回,他找了一個更貪婪的.導遊。這個導遊先請他們去吃飯,然後讓他們付錢,帶領他們看風景的時候,又出現了甩客的情況。唐僧又一次選錯了導遊。這回,他們去了正規的旅遊局,旅遊局給他們一個職業導遊。

這個職業導遊服務很到位,做事也很周到,深得唐僧他們的喜愛。

“還是這個導遊好呀!”唐僧嘆道。

光陰似箭,新世紀玉皇大帝有感於“能上不能下的弊端”,讓唐僧下凡再去“西方極樂世界”取真經。組閣”人選本著舊部人馬優先錄用的原則:任勞任怨的坐騎白龍馬已率先報道。老實巴交的沙和尚也不可缺。豬八戒雖說老大不願意,但形式逼人,不去西遊就沒有飯碗,打著小九九還是拖著一支大毛筆前來應聘。

唐僧有點奇怪,問:“你原先的兵器呢?”

“太土了,早扔了,如今我棄武從文,已出了《我的師傅唐大聖》等多部著作,還被譯成英法德文……”豬八戒誇誇其談,賽過發表競選宣言:“一路上我負責寫新聞報道,讓天上天下的人都知道您唐大聖英明果斷……”

唐僧沉吟了一下,已經照顧了兩位“弱勢舊人”,本想豬八戒缺點不少,不擬再用,無奈這廝竟有如此長進,心一軟就收下了。

“老孫來遲了----”孫悟空一個筋斗跳到眼前,擠眉弄眼搔搔耳:“師傅不會不要我吧?”

唐僧嘆道:“沒規沒矩,毛毛躁躁,老-毛病改不了……”心想這猴頭名聲在外,“喧賓奪主”,不是有人稱我人妖不分,反頌猴頭審美愛憎分明嗎?我真是冤哪!連阿斗都不如,親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崇高榮譽讓了人,還不算,反倒落了許多不是,現在還有這樣的傻領導嗎?

唐僧沉思默想間,豬八戒拉來鐵扇公主,向唐僧推薦道:“現在西遊,文化交流,祕書不能少,鐵扇公主才貌雙全,擅長公關,又是西方股市巨無霸牛魔王的舊情人,關係就是生產力,有了她,財務有保障,招待有施主,創收……”

唐僧愁眉舒展,點頭笑納,轉而對悟空說:“實在抱歉,名額有限,不能超偏,也不宜一個新人也不用埃”

玉皇大帝聞訊竊喜,親自為唐僧一行人舉行隆重歡送宴。悟空每每沒人要,老土地見他如此落魄,感慨“人心不古”,鼎力推薦他到“天庭六耳獼猴遊樂宮”當保安,據說此事還在審批和研究當中。

最後,六耳獼猴跟他前仇未了,堅決不同意。

玉帝看他夠可憐,招他上天,賜“弼豬瘟”一職,就此定居天宮。

西遊記讀後感 篇4

《西遊記》這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但有時,我行我素的精神有點不好。

那兩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有一句話是這樣是說的:“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

復讀了《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有感觸,我想我不會忘記的。

西遊記讀後感 篇5

提到《西遊記》大家肯定能將其中的一些片段記得滾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西遊記》,愛不釋手,道一杯香茗,沒翻開幾頁,隨著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情節給吸引住了。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鬥,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裡。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讀後感 篇6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以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為線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險惡的自然環境作鬥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的故事。

在重讀的過程中,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再一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也不可避免的將注意力放在了他的身上。曾經,每個孩子讀完《西遊記》,最喜愛的便是孫悟空,喜愛他的神通廣大,喜愛他的嫉惡如仇。而現在,我又似乎讀到了一點別的東西。孫悟空應該是最完美的一個人物了,它不受約束、敢於抗爭、法力無邊,對任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他的正義與忠誠更是受人歡迎。即使偶爾有些任性,也是他可愛的一面。可以說,這個人物,寄託了羅貫中老先生極大的情感。他對天庭的挑釁,這種反叛的精神正是在明朝那個腐敗的社會所缺乏的朝氣。而羅貫中本人,面對黑暗的現實,想必也是無能為力。在孫悟空張揚的背後,我們讀到了那一聲無奈的嘆息。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他的正義與忠誠更是受人歡迎。即使偶爾有些任性,也是他可愛的一面。可以說,這個人物,寄託了羅貫中老先生極大的情感。他對天庭的挑釁,這種反叛的精神正是在明朝那個腐敗的社會所缺乏的朝氣。而羅貫中本人,面對黑暗的現實,想必也是無能為力。在孫悟空張揚的背後,我們讀到了那一聲無奈的嘆息。

西遊記》就好比是一碗排骨湯,象悟空呀,悟淨呀,悟能呀,都是這碗湯的配料,而唐僧,才是這碗湯裡的精華——排骨。沒有了排骨,即使配料再鮮美,徒弟再懂事,也全都象沒了根的大樹,變的輕飄飄的,彷彿失去了靈魂似的。而正是由於唐僧的不斷堅持,這個團體才得以排除萬難,取得真經,達到了最完美的結局。

《西遊記》確實不愧是一部傳世的經典著作,也不愧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用神話故事揭露出了社會中的善、惡、美、醜,我覺得,在這個假期中,能看完這樣一部文化瑰寶,瞭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真真是獲益匪淺呀!

西遊記讀後感 篇7

在四大名著中,《西遊記》應該是我最早走進的名著。小時候看的是電視。那時,我很喜歡裡面的孫悟空,很喜歡裡面的觀音菩薩、女兒國女王和一些美麗的妖精,很喜歡孫悟空和兩位師弟一起與妖怪們的各個鬥智鬥勇的片段,很喜歡......小時候看到的都是《西遊記》浮在表面的東西,喜歡的也只有那些。長大後再看《西遊記》原著,也還是很喜歡以前喜歡的那些元素。只是發現了其實小時候看的影視已經被大刀闊斧地改編了很多。也發現其實《西遊記》並不是一部簡單的神魔小說。它揹負著傳播儒釋道等文化元素,主要是釋、揹負著傳播人生哲理等等。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至於後人都認為是明吳承恩。這也是清代吳玉瑨才提出的,得到普遍認可而已。所以嚴格來說《西遊記》的作者是不能萬分確定是吳承恩的。不過這是次要的,我們要學習的更重要的是《西遊記》的內容。該小說描寫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加白龍馬一路歷經艱險、降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西天取到真經的故事。

我主要想談談他們師徒四人在歷經的九九八十一難及他們幾個的態度給我的啟示。九九八十一難分別是金蟬遭貶、出胎幾殺、滿月拋江、尋親報冤等等。

一部西遊九九八十一難看人生挫折。

看完《西遊記》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其實人生也像一部《西遊記》一樣,我們的人生也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在取經的過程中,面對不同的挫折我們會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不一樣的態度和處事風格去面對它、去過五關斬六將。因此其實我們在“渡劫”的過程中,我感覺其實我們時而像唐僧,時而像孫悟空,時而像豬八戒,時而像沙僧。

當我們處於有一顆慈悲之心但是卻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的'階段時,我們總是誤會身邊最親近的人,會犯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錯,去繞那不必要的彎,給自己帶來很多苦難。此時我們應該像唐僧一樣有領導別人的能力和法寶。這樣我們才能更好更快地藉助他人之力化解困難。另外,在眾多的困難中,從孫悟空角度,我們應該明白我們自身一定要練就過硬本領,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克服困難和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至於豬八戒和沙僧他們在人生旅途中更像是配角。他們讓我明白了在克服人生中的困難時,其實做好一個配角也是很重要的,豬八戒負責討唐僧開心,沙僧任勞任怨踏踏實實。

所有的磨難都是對他們師徒四人的考驗,其實我們人生中的每一次挫折也是對我們的考驗。

因此,在漫漫人生路上我們要學會像唐僧一樣有制服人的法寶,像孫悟空一樣有過硬本領,要像沙僧一樣踏踏實實,最後要像他們一樣具有團結精神。在克服人生九九八十一難的過程中,我們在打怪,在渡劫,在磨練自己,一定要去努力去做一個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優點於一身的人。這樣才能取到人生的真經。當然,在面對那九九八十一難的時候,心態也很重要,我們要像唐僧一樣,要相信會有人來救我們的,要像孫悟空一樣運用好自己的能力,實在不行請救兵,總之就是不要畏敵,要相信一切困難險阻都會迎刃而解的。

總之,他們師徒四人克服九九八十一難能取到真經,有他們個人的自我角色扮演到位和他們各自的態度有很大關係,所以我們在面對艱難險阻的時候也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和擁有良好的態度。這樣我們也可以戰勝我們人生中的九九八十一難取到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 篇8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吳承恩先生的傑作,講述的是一個潑猴和唐三藏及師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我雖然看了一遍,但是以這本書編輯的電視機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它給人一種百看不厭的感覺,讓人看了就喜歡上了它。

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為一個恭敬的猴子,為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並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藉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這期間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後才圓滿的取回真經。

在打白骨精這一回裡,他三次打死變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師傅氣的念緊箍咒,唐僧是凡人他並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釋他完全不聽,而是念他的緊箍咒,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後唐僧還要和孫悟空斷絕師徒之情,孫悟空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理並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去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總是想著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是師傅的真心。這一路上他們經歷艱難險阻,不管多累,多餓,不管妖怪是多麼的陰險狡猾他門都一一打敗他們,把師傅從危難中救出來。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在當今的社會裡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會被社會淘汰,從我們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門說話,識字,等大一點兒他們又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在學校裡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只有學會了怎樣做人,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才能廣交益友,可見書何其的重要。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而我最愛的,就是《西遊記》。它光怪陸離,色彩斑斕,它又振奮人心。讀完《西遊記》,最感動於孫悟空,我驚歎這個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則描繪了英姿颯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的理想而奮鬥的人。

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範,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與一切進行鬥爭。他和天兵天將,神仙菩薩打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看似很熱鬧,很精彩,我卻隱隱感到一層悲劇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廣大,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總顯得無助,單薄。人是無法與由這時代決定的宿命對抗的。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顯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與命運進行生死搏殺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會像貝多芬那樣為了多留給後人一些精神糧食而去扼住命運的咽喉,更不會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樣高呼一聲:時代整個兒脫節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為大多數人為了瑣屑的目標而努力,所以當今真正的英雄幾乎沒有,沒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訴人類更高層次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們昭示了人的價值,英雄的浮士德則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訴了人們生存的價值。人類需要發展,需要下一個英雄,然而,他在哪兒 他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真正意義上的英雄總是出現在人類發展的時代交接點,在千年更替的時刻,人類不該對英雄主義精神漠然視之。現今社會太需要這種千金難求的精神了。

西遊記讀後感 篇9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他介紹了唐三藏與他的三個徒弟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艱險故事。《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一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正是妖魔鬼怪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又懶惰,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鬥,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他還敢與妖魔鬼怪進行一場死殺,他那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鬼怪,如意金箍棒也不會對任何妖魔鬼怪留情;與一切困難戰鬥到底。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比如說,《西遊記》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長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想借助孫悟空不在這一機會對唐僧痛下殺手,因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為懷,所以這個辦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孫悟空去為唐僧化緣了,白骨精發現這是天賜良機,便變作一個年滿十八歲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語哄騙了唐僧和剩下的兩個徒弟。剛要下手,孫悟空就回來了,他用火眼金睛認出來是白骨精舉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屍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孫悟空趕走,在兩位徒弟的勸說下,孫悟空便留了下來。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誤會了孫悟空。接下來,白骨精接二連三的變化,都被孫悟空識破。到了第三次變化,孫悟空忍無可忍。舉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為孫悟空接二連三的行凶,把孫悟空趕走了。這次唐僧真的誤會了孫悟空,本來孫悟空的目的是保護唐僧,沒想到卻錯以為行凶殺人。只因為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而唐僧卻沒有,所以彼此間產生了很多矛盾,很多誤會。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裡。他的`毛病實在是太多了。我們要學習他那種不怕敵人的膽量。不過有些事在做之前要仔細考慮,分清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要憑自己的實力去做。但是總的來說豬八戒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要我們學習,也不是一無是處,人無完人。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

以上就是我讀了《西遊記》之後的一些感想。《西遊記》,真不愧是中國四大名著之ㄧ,真的非常好看.每一個章節都有許多不同的驚險冒險,讓人不由自主的一頁一頁看下去。雖然大家都認為悟空法力高強,是最厲害的,但我卻有點不以為然。他法力高強是無庸置疑的,但我認為西天取經的旅途之所以會如此有驚無險的順利,而非悟空一人的功勞。不管怎麼說,西遊記真的很好看,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西遊記讀後感 篇10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文學的追求日益不同,新的文學作品也層出不窮。但是難得的是那茫茫書海中永垂不朽的經典之作。中國古代有四大人盡皆知的著作,而今日此時我有幸拜讀明朝著名文學家吳承恩先生的《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先生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的故事;用細膩的筆觸為讀者鋪開了一幅生動多彩的畫卷——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時的威武神氣、三打白骨精時的神勇英姿、車遲國鬥法時的鎮定自若……這些經典的故事情節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典文學的人應早已爛熟於心、倒背如流了吧。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但是書中寫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難終得真經的故事又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

在唐僧取經的途中,沒有優越的條件,沒有奢華的排場;有的僅僅只是那三個各不相同、有時還會惹出麻煩的徒弟。那一道道磨難與考驗,一次次的酸楚與艱辛,但是不管怎樣,他們到最後都沒有放棄。在這一場大冒險中,唐僧師徒三人常常風餐露宿。食物只能靠本領高強的孫悟空去摘些果子勉強將就,有時甚至連一碗齋飯都討不得;深山老林裡斷垣殘壁的破廟也是他們時常休息就寢的地點。“哎呦,這還取什麼經啊,師傅都被抓走了,我乾脆收拾收拾包袱回高老莊算了!”這是其中一回唐僧被妖怪抓走後他的其中一個徒弟豬八戒所說的話。話雖如此,但他並沒有真的.像他所說那樣做,即使再難,他也陪著唐僧來到了西天,取得了真經。而唐僧的另外兩個徒弟孫悟空和沙和尚更是忠心耿耿地追隨著唐僧,不曾有半點退縮之意。

此刻,我不禁反思。我是否有著唐僧他們取經時的堅韌?我做事往往都會半途而廢、虎頭蛇尾,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善始容易善終難。有時我也會反問我自己:為什麼現在自己的條件如此的優越,父母對於自己的要求幾乎也是有求必應,但自己卻往往眼高手低,達不到自己的目標,善始善終呢?為什麼當初不能再堅持一下呢?或許情況就和現在不一樣了。有時這種堅持往往成為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可我現在卻是恰恰缺乏這種堅持。我不知道堅持下去的動力在哪。可現在我明白了,堅持自己所做的事並不需要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只需要遵從自己發自內心的意願,僅此而已,便已足夠。倘若自己傾盡全力,但結果卻差強人意,我想這於已經努力過了的自己而言無疑也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成功;因為這是對曾經的自己的一個全新的突破——堅持完成了一件事不是嗎?或許就因為這一次的咬牙堅持、一次質的改變,將來的道路會更加寬敞。如果堅持到底了,我們也能像唐僧一樣取得“真經”,找到那一本最適合於自己的“經書”,受益終生。

《西遊記》帶給我的感悟一言難盡,我現在所領悟到的也言盡於此。到這兒我只想說,《西遊記》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給了我們更大的空間去想象、去填充原著中所沒有描畫的。

西遊記讀後感 篇11

《西遊記》除了這幾個主要形象之外,還用大筆勾勒出一個井然有序的天上世界,一片莊嚴神聖的西天佛土和一批各具體態的神魔形象。像玉帝、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等,明顯地反映出現實社會統治者的某些特點:色厲內荏、暴虐詭譎,千方百計地鎮壓、欺騙反抗自己的人。對西天的諸佛菩薩,作者的基本態度是肯定的;但是並不妨礙他在卷末對佛教的一片讚頌聲中,特意安排下阿儺、迦葉“要人事”的場面,把神聖不可侵犯的佛祖寫成一個創業守成、傳子傳孫的老財主。在一個宗教題材的故事裡,居然諷刺教主,這又是作者相當大膽的嘗試。至於妖魔鬼怪雖只有幾筆漫畫,依然輪廓鮮明:青獅怪的愚蠢凶狠、大鵬怪的陰險狡猾、九頭蟲的殘忍粗暴都各具特色。這些形形色色的“大王”、“將軍”,或潛伏水府,或盤踞山洞,或幻化人形,大都稱霸一方,殘害生靈。紅孩兒把一批窮神剝削得“裩無襠,褲無口”,手下的小妖還要“常例錢”。通天河的金魚怪要吃一個童男一個童女,又須豬羊供醴,否則就給村民降禍生災。它們固然給取經事業增添許多障礙,同時也使人聯想到封建社會中土豪惡霸的種種罪惡。

《西遊記》的形象塑造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評論家認為形象所包含的`思想的深度、廣度,塑造形象藝術上達到的高度、精度,決定著作品的生命力。孫悟空是作者理想的化身,《西遊記》以生花的妙筆使孫悟空這一文學典型栩栩如生地出現在你的眼前,神態逼真,鬚眉畢露。在取經途中,孫悟空始終鬥志昂揚地頑強戰鬥。孫悟空的勇敢戰鬥、嚮往自由以及掃滅吃人妖魔的獻身精神,正是人類征服自然、爭取解放的美的本質的折射和大聖大德品格的體現。由於在他身上寄託有廣大被壓迫勞動人民破除黑暗邪惡、走向光明幸福的希望,因之,長期以來孫悟空成為家喻戶曉、老少皆知的神話英雄人物形象。這也是《西遊記》幾百年來在人們中間流傳,永遠不可磨滅地印在人們記憶裡的根本原因。

《西遊記》所演奏的是一曲追求美好理想的讚歌,弘揚的是一種追求真理的精神。《西遊記》就是到西方取經,玄奘就是要留學。因為佛教方面他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因為佛教派別很多,各個流派的說法是不太一致的。玄奘有許多疑問,所以他要趁勢到印度去留學,取經。要真正地把握它的印度原典、原義是什麼,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要追求真理。雖然在《西遊記》中作者極盡玩笑之能事,“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七篇)但他並沒有否認西天取經本身的積極意義。西天取經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也象徵了作者對人生理想的探詢過程。然而,到靈山雷音寺困難重重,唐僧自己也知道“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難定”。因此,這個集體所應具備的精神素質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孫悟空當然是第一主角,他敢作敢為,高超的本領,樂觀的精神,使他成為了取經集體的主心骨;豬八戒雖然貪吃貪睡,好財好色,但這個可以置之世界第一流的畫廊而無愧的人物所具有的憨厚耐勞卻是取經途中不可缺少的;唐僧雖然手無縛雞之力,而且耳軟心活,不辨忠奸,但其堅定的意志,執著的信念卻是鼓舞西行的關鍵動力;老實厚道的沙和尚則是眼明心亮,是非分明。《西遊記》告訴我們,啟示我們,有志者事竟成。玄奘一行歷盡千辛萬苦,他最後成了正果,這是中國人不畏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的體現。表示我有志向、有志略、有志氣,任何事情,只要我們去奮鬥,都是能做成的。

西遊記讀後感 篇12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知道了由四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和唐僧。除了這幾個主要人物之外,還有:仙人、佛主和大大小的妖怪等。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如此之巨集著怎一個“夢”字解決呢?不錯,《西遊記》它的藝術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內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這兒,我只從弗洛伊德的“夢”論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解析《西遊記》。為了能使《西遊記》的創作與夢聯絡上,我們先來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創立初期,由於他得天獨厚的文學素養,他選擇了與'語言'有密切聯絡的'談療法'來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來,精神病人被封閉壓抑了的內心障礙,可以經由語言交談而得以宣洩或淨化。可見,精神分析學說在初期階段就與文學理論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重視,考察病人的語言反應到對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語誤,筆誤,讀誤的心裡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與作家的文學創作現象聯絡到一起了。這種聯絡實際上在標誌著精神分析學說誕生的《夢的解析》(1900)一書中已顯出端倪。

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學創作上來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將作家與精神病患者聯絡在一起,而這一聯絡的橋樑就是'夢'。弗洛伊德認為,作家的寫作也是在做夢,只不過是在非睡夢狀態下作夢,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內心無意識本能的變形顯現,慾望的替代滿足。我們往往會說自己作的夢是混亂,荒謬的,完全是一種變了形的東西。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我更明白為什麼它能夠傳承至今了。

西遊記讀後感 篇13

《西遊記》這部經典的文學名著,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家喻戶曉了。我趁著暑假的空閒時間我又重溫一遍,再次看完後我又有了自己的一點點想法。在書中,我欣賞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勞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二其中豬八戒是他們師徒四人中最讓讀者討厭的人物,可是我對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結合了大家的優點,雖然他不夠孫悟空那麼勇敢機智,但是他也會不停地運用一些自己的思維,在困難面前為大家出主意;雖然他沒有沙僧的任勞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會幫助大家提東西;雖然他沒有唐僧的優柔寡斷與善良,但是他也會動真情

在生活中,像豬八戒特點的這種人是比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說是最少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比如說:

(一)在新世紀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凡事都提倡“愛的教育”,無論對於小孩,年輕人還是成年人。小孩喜歡這樣的老師(當然外表除外),因為這種老師比較和藹,並且對外面的世界還是比較瞭解的(因為他以前是天蓬元帥,當然瞭解世事啦),交給大家很多課外知識,從他平時的言語中可以發現他是個比較幽默的人,那麼就可以帶給大家很多歡樂。學生都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老師,不是嗎?

(二)除了小孩以外,現代年輕人更喜歡這種人,他們總是動不動就說愛情,像豬八戒這種人就是再合適不過了。豬八戒這種人對愛情有責任感,並且會用真心去愛別人,他不像孫悟空那麼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動別人,所以更能取得別人的信賴。俗話說,想要別人愛你,首先就要學會去愛別人。豬八戒已經學會了怎樣去愛人,所以他能獲得他人的.愛。

(三)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輕人,老人和中年人。他們同樣需要豬八戒這種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責任心的人總是能取得別人的青睞與喜歡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麼多有責任心的人嗎?答案沒有人會清楚。我想會比較少見吧,現代人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負責,卻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應該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豬八戒也許是個幽默,有責任心且值得信賴的人吧。這是我對他的印象。

他們靠頑強的意志才能到達遙遠的古印度取得真經。他們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無數,他們只有依靠勇往直前的精神才能越過陡峭的大山,跨過寬廣的大河戰勝一切。這是我想起了我學溜冰的事。

當時我正在公園裡玩,坐在椅子上休息時正好看到他們一群大哥哥正在那裡學溜冰。看著他們身輕如燕的樣子我羨慕極了。對了,我生日時爸爸送我的溜冰鞋還放在箱子裡,我也可以學一學溜冰。下午我帶著溜冰鞋興高采烈地來到公園裡,迫不及待的穿上溜冰鞋站起來,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每次剛剛站起就又摔了下來。這時我想起了昨天那些大哥哥的姿勢,又試著滑了滑,可是這溜冰鞋滑滑的,試了好幾次都失敗了。正當我想不練時我想起了唐僧師徒四人。於是我又站了起來,嘿!竟然站穩了。於是我便嘗試著溜了幾步,可又摔跤了。這時一位大哥哥看見我正在溜冰,便過來教我,我也很努力的學。經過接下來的幾周練習,我有了很大的進步。

《西遊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