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經典)

讀後感2.33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遊記》讀後感(經典)

《西遊記》讀後感1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讓我受益匪淺。《西遊記》的內容豐富多彩,人物刻畫栩栩如生、頗有神韻。

書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四人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講述了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經歷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降妖除魔,終於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讀者的心、成為不朽的佳話世代流傳。同時該書列為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中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是唐僧、他心地善良、誠心向佛。二是孫悟空,他藝高膽大,充滿智慧、降妖除魔、無所不能。三是豬八戒,他憨厚可愛,貪財好色,但不缺乏善心。第四個是沙和尚,他敦厚老實,安於天命。四個人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作者筆下刻畫最多、最生動的人物形象,從中我體會到了許多描寫人物的感受。

也許是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的緣故、我對書中的孫悟空最是喜歡,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上保護唐僧成功取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無所不能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智慧和敢於跟強勢力作鬥爭的勇敢精神讓我十分佩服。

書中唐僧師徒經歷了八十一個磨難,最終達到目的',我聯想到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和麵對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我們正處在學習的關鍵時刻,我們應該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和麵對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精神來對待我們的學習,我們也會取得成就的。

《西遊記》不僅僅是讀《西遊記》有感一部名著,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還是一本能激勵、告誡我們不怕困難努力向上的好書,在此我告誡各位小讀者,讀書要理解書中含義、寓意不要沉醉於書中的故事,要把書讀活、理解。

經典小說名著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這部經典的文學名著,已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家喻戶曉了。我想不少文學家已經發表過這部名著的言論了,所以我不想對這部名著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只想對其中的人物談談自己的想法。

在其中,我最欣賞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勞任怨,唐僧的善良待人。豬八戒是他們四司徒之中最讓讀者討厭的,可是我對他卻不這樣認為,他結合了大家的優點,雖然他不夠孫悟空那麼勇敢機智,但是他也會不停地運用一些自己的思維,在困難面前為大家出主意;雖然他沒有沙僧的任勞任怨,但是他在一路上仍然會幫助大家提東西;雖然他沒有唐僧的優柔寡斷與善良,但是他也會動真情

在生活中,像豬八戒特點的這種人好象是比較普遍的,但是也可以說是最少見的。為什麼這麼說呢?證據如下:

(一)在新世紀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凡事都提倡‘愛的教育’,無論對於小孩,年輕人還是成年人。小孩喜歡這樣的老師(當然外表除外),因為這種老師比較和藹,並且對外面的世界還是比較瞭解的(因為他以前是天蓬元帥,當然瞭解世事啦),交給大家很多課外知識,從他平時的言語中可以發現他是個比較幽默的人,那麼就可以帶給大家很多歡樂。學生都是比較喜歡這樣的老師,不是嗎?

(二)除了小孩以外,現代年輕人更喜歡這種人,他們總是動不動就說愛情,像豬八戒這種人就是再合適不過了。豬八戒這種人對愛情有責任感,並且會用真心去愛別人,他不像孫悟空那麼寡情薄意。他的真情能感動別人,所以更能取得別人的信賴。俗話說,想要別人愛你,首先就要學會去愛別人。豬八戒已經學會了怎樣去愛人,所以他能獲得他人的愛。

(三)成年人也就包括年輕人,老人和中年人。他們同樣需要豬八戒這種人做家人或朋友,有責任心的人總是能取得別人的青睞與喜歡的。但是生活中真的有那麼多有責任心的人嗎?答案沒有人會清楚。我想會比較少見吧,現代人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負責,卻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應該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豬八戒也許是個幽默,有責任心且值得信賴的人吧。這是我對他的印象。

《西遊記》讀後感2

初次接觸《西遊記》這部國學經典是通過電視的演繹,每一幅畫面都給了我非常大的震驚。

《西遊記》向大家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大家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肯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大家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而作者對封建社會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

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居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的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伕,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可以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居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西遊記》不只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獲得了非常高的收穫。

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點的《西遊記》藝術宮殿。《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收穫,是成功地創造了孫奧創、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孫奧創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很了不起的英雄。

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備不屈的反抗精神。大英雄的不凡氣度,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是為人性,毛臉雷公嘴,山大王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則是神性。而他的特徵就是敢鬥。與至高的玉皇大帝敢鬥,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所有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

這就是孫奧創,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奧創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很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奧創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有很多的缺點,好逸惡勞,喜歡佔小實惠,好女色,怕困難,心裡也時常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非常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畢竟他在西天一路上披荊斬棘,當開路先鋒,所以他並非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大家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但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沒害人之心,並且終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寫一個弱點不少的人能討人喜歡,被人記住,是好不容易的。沙僧的形象寫得也很好,但比起孫奧創、豬八戒來,則要遜色得多。

沙僧更是缺少鮮明的性格特徵,這不可以不說是《西遊記》的缺憾。儘管這樣,他仍是必不可少的配角,當孫行者和豬八戒鬧矛盾的時候,須由他出來勸說調解,兩位師兄外出時,由他伴隨師傅。

假如沒這一個徒弟,唐僧就危險了,經也取不成。《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自問世以來在中國及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在中國,乃至亞洲部分割槽域西遊記家喻戶曉,其中孫奧創、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特別為人熟知。幾百年以來,西遊記被改編成了各種地方戲曲,及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漫畫,版本繁多。

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從《西遊記》當中得到是我們的那份收成,而《西遊記》這部國學經典也會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中熠熠增輝!衷心的期望大夥能在閒暇時品味這部國學經典,領悟其中的精髓。

《西遊記》讀後感3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記敘了孫悟空從出世,拜師,大鬧天宮,保護唐僧先取得真經的故事。

從孫悟空來看,他是一個桀驁不馴,但擁有極強的反抗精神的人。在取經的路上,孫悟空懲惡鋤奸,降妖伏魔,保護師父。當唐僧被妖怪抓取時,孫悟空想盡了辦法要救出師父,卻不像豬八戒,意志不堅定,吵著要散夥。

孫悟空本為一塊天地間形成的靈石,由靈石破裂而變成了石猴,在花果山因敢於闖入水簾洞而成為了猴子們口中的“大王”。後來到了靈臺方寸山三星洞拜師學藝,又因向師兄弟們炫耀被逐出師門,回到花果山後見猴子猴孫被欺負,便殺死妖怪,搶回水簾洞,為了能保護猴子猴孫不被欺負,孫悟空向東海借寶,拿到了“如意金箍棒”,“鳳翅紫金冠”,“藕絲步雲履”和“鎖子黃金甲”大鬧了東海,而後被帶到陰間,又大鬧閻王殿,勾去猴類的閻王簿,被東海龍王和閻羅王告上了天庭。

孫悟空所做的這些事完全是為花果山的猴子猴孫考慮的,而他卻不知道這樣做會擾亂人間的秩序。真是隻知其利,不曉其害啊!

玉帝讓孫悟空上天給了他一個“弼馬溫”的官職,好讓他不要再鬧事,可當孫悟空知道這個官職只是一個看馬的官的時候,他憤怒不已,放跑了無數的馬匹返回人間。後來自封“齊天大聖”,偷吃蟠桃和仙丹被天兵天將捉拿。後又被太上老君煉丹於爐之中,孫悟空也毫無懼怕之意。燒上七七四十九天之後,孫悟空還沒有被燒死,反而煉成了“火眼金睛”,把孫悟空惹得大怒,大鬧天宮。十萬天兵天將都降他不住,只好請來如來佛祖將他壓入了五行山下閉門思過。

這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經過,因為擁有個性。這都說明了吳承恩的人文主義思想,在一隻猴子的身上突出人類的感情思想,愛,恨,情,仇。

唐僧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本是靈禪子轉世。在五行山下見到了孫悟空將其救出,觀音菩薩又讓孫悟空戴上了緊箍,教會了唐僧緊箍咒,是為了在孫悟空不服管教時再念,會讓他頭疼欲裂從而服從唐僧管教。

四聖試禪心一難,四位菩薩化作平民百姓來試一試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的真心。堅持去西天的'唐僧不被打動,遵守清規戒律,由此可見唐僧的心是堅定不移的。為了自己的國家——唐朝能取得真經。在《西遊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薩請下山。普賢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間。 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禪更有凡。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

豬八戒,原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因違反天規被玉帝貶下凡間,後被觀音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提起豬八戒便會想到這些詞語。的確,在三打白骨精一難時,豬八戒嫉妒孫悟空的能力,向唐僧告狀,讓唐僧念緊箍咒。而後來當遇到了黃袍怪的時候,他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去花果山找到孫悟空求助。自那以後,豬八戒越來越佩服孫悟空。每次遇到好事,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自己的師父。例如在大戰牛頭怪之前,八戒在一間廟裡拾到了三件衣服,立刻便拿出去給師父穿上。這則體現了豬八戒不是一個好吃懶惰見利忘義的人,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個人。

沙和尚沙和尚原是天上的捲簾大將,因為蟠桃會上辦事不力被貶下凡,被觀音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沙和尚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儘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鬥中衝鋒陷陣,英勇無比。

《西遊記》是一本有價值,值得看的書,每讀一遍,我都能感受到其中美妙的旋律。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所以,多讀西遊記,多感受古人心中那敢於鬥爭的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4

《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在十四年的時間裡,歷經千辛萬苦,戰勝各種妖魔鬼怪,終於到達西天,取回了真經。唐僧能取回真經,不僅僅是因為有三個勇敢的徒弟,更主要的是他本人有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毅力。無論是遇到妖魔鬼怪想要吃掉他,還是各種美女誘惑他,他都毫不動搖,抱定一個信念,不悲觀,不氣餒,最後取得了勝利。取經路上的千難萬險,千辛萬苦,靠的是什麼 我想,一是勇氣,二是智慧。取經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孫悟空等人都是毫無俱色,又鬥智又鬥勇,想方設法打敗了一個個妖魔鬼怪,贏得了一片片讚歎聲。 俗話說:團結一心,其力斷金。孫悟空等人遇到危險和困難時,雖也有矛盾,但最後都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保師傅,上天入地,遍尋各方神怪,甚至不惜勞動南海觀音與西天佛祖幫助,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的團結,就沒有最後四人終成正果。 《西遊記》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為二十一世紀的國小生,我想,除了學習他們有堅定的信念與頑強的毅力,不悲觀,不氣餒,齊心協力,團結一心的精神外,更要為了祖國的富強和昌盛,努力學習,煉好一身本領,克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挫折,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鬆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瞭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感情和時間;它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忠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身的美好果實的人。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開啟一扇窗戶,日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一級,就更脫離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這書。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 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 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 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書籍對於人類原有很重大的意義,但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是毫無用處,就是對那些機械地讀完了書還不會從死的'文字中引申活的思想的人也是無用的……烏申斯基 看書和學習是思想的經常營養,是思想的無窮髮展……岡察洛夫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狄德羅

任何一本書的影響莫過於使讀者開始作內心的反蝨…卡菜爾 書的真正目的在於誘導頭腦自己去思考……莫利

書籍的唯一真正用處,是使人能自己去思考,如果有不能引人思考的書,便不值得佔書架一席之地……拜耶 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魯巴金

一本書最好的並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樂的美妙並不寄寓於它的音調,而在於我們心中的迴響。 ……霍姆斯

我這樣告訴女兒——你真棒!語言其實也會在無形中塑造一個孩子。你說他傻的時候,他就想怎麼個傻法,把那個"傻"想得很具體。雖然開始他還停留在委屈上,如果再發展一步,他心裡會想——說我傻,說我傻成什麼樣,我就傻成什麼樣——於是他就真的有點"傻"了。相反的,你說他很棒,很聰明,他就很高興。接著他就往聰明的地方去想。所以父母在塑造孩子的時候,要知道語言也是一種教育方法。我建議爸爸媽媽要從成功學的角度來講,用正面的資訊去跟孩子講話,讓他腦子裡出現的是正面的資訊,這樣他就會用正確的資訊來塑造自己。爸爸媽媽們,應該以積極的,上進的方式來鼓勵她。告訴孩子——你真棒!我覺得我們所有的家長,不是說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富裕的生活,而是要給孩子一個寬鬆和諧的成長環境。家是孩子心靈的港灣,要給他一種安全感和信心。現在就請告訴孩子——你真棒!我也希望我們的同學們,相信你的父母,天下最愛你的就是你的爸爸媽媽,沒有人比他們更愛你了。

《西遊記》讀後感5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西遊記》是一本著作,更是一條長長的路,似乎能直通你心。唐僧師徒一路歷經那九九八十一難。回首過往,有哭有笑。有你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冤枉時的憤慨與無奈;有你豬八戒由四聖試禪心被捆住時的後悔與內疚;有師傅被抓時大家愁眉苦臉;更有大夥一起偷吃人蔘困的輕鬆愉悅。一個聲音傳過:不必憶。

風花雪月,唐僧師徒走過多少春秋?經歷了妖魔怪,美女畫皮。他們都變了,又都沒變。歲月中淡了他們的身影只曾留下那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足跡。煢煢孑立。今朝再一回首,願你仍是少年。

吾膝如鐵最深的足跡悟空

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嫉惡如仇,自傲好名就是悟空生來的特點。在花果山中,這位孤獨的大聖出世了。他無親無故,更在意和別人在一起,走過那林下青松、澗邊綠水。他練就一身好功夫,只想保護別人。以前是猴群,之後是師傅。揚善懲惡從未變過。然而,而對奢靡的天宮,他卻憤慨了。他全力以赴,哪怕是飛蛾撲火,也是舞出最絢彩的符號!

貪歡一場,剩下的,只是五百年的`夢。

悟空醒了,站在他的師傅面前。此時的他,只想好好保護師傅。不知那九九八十一險,更不知他心中的銳火,正在緩緩燒盡。留下的,只有那顆燭心罷了。作為“大師兄”,他成了團隊的主心骨。問題總得他來解決。在困難下,他慢慢變了,從最開始被師傅一說就“將身一縱,說一聲老孫去也”到“行者按住道,這是甚麼去處,許你駕風霧?”他從一個桀驁不馴的頑猴成了虔誠的佛的信徒。表面上,你變了。但我相信,你的那顆向善的心,是不會變的。

悟空,不公的世界抹去了你的稜角。但我相信,不變是你的那顆正直的心。

記得曾經看過一篇作文,M是個怕蟲的女孩。同學想方設法的幫她改掉,但總是以失敗告終十年之後,她卻不怕了蟲了。問甚原因,只是淺淺的微笑,如清風拂過。

有一次和女兒一起見到蟲子,本想叫時怕女兒也怕蟲子,活生生憋住了。之後也便不怕蟲子了。

啊,真如清風般拂過。我被女孩的變化與母親所深深感動。也許,世間本沒了改變,出現了愛,也就為愛改變。也許,你會覺得別了變了,但也只是,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悟空,你的腳印最深也是最暖的。

矢志不渝最直的足跡唐僧

相契如來,證果真常道。比起悟空,唐三藏也許就沒這麼多改變。他一介平民,面對妖怪毫無還手之力。他能經得真經,靠得不僅悟空的解救,更多的是自己的堅持。反覆被抓卻沒崩潰,也是他的優點。從小,他就學會了寬容,這點一直沒變過。面對抓住自己的妖怪,他哪次提出過加害?是善,僅是善。

你可能會問了:“唐僧不是一直都不明是非嗎?”我微笑著說:“不,你錯了!”

到了之後,唐僧也相信了悟空說老鼠是妖怪。可又餘心不忍,怕又真是百姓。他寧可抱著自己被抓的風險去幫助他人,這才是善啊。

唐僧也變了,可那大慈大悲的心,蓋住了那變化罷了。

像唐僧這樣的人就更多了。我們的老師,不也是為了我們默默改變嗎?

固步自封最虛的足跡豬八戒

難尋真愛心俞屈,一路彷徨未成佛。碌碌無的八戒,一路下來,也沒了什麼改變吧?一路貪戀女色,最後登靈山時還想偷懶。以至最後只得了“汝職正果”。

沒錯,八戒也有可愛的一面。但事實就是事實,他的改變確卻很少。不進則退,不改變,就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八戒徒經九九八十一難,苦受少了,得也少了。

很多失敗的人都和八戒一樣。原來,只要不忘初心,就該放手改變不好的自己。

後引

看罷那封沉的足跡,師徒的剛出發時的樣子也湧上了心頭。大家各有改變,但不變的,是初心。你們都會變,但又絕不會變。明識乾坤大,猶憐草木春。每個人都走在前進的路上,可以回頭,但絕不能留戀。帶著我們的初心,取一場生命的經。

風花雪月,不能停

願你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張詠言

《西遊記》讀後感6

我曾經讀過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其中有一部講述了師徒四人為了求取真經,歷經艱辛,最終排除萬難,取回真經的故事,那就是《西遊記》。《西遊記》中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些降妖除魔的畫面。

《西遊記》中的人物也是各具特色的,形象豐滿的。比如:唐僧,是菩薩心腸,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好人沒有壞人,他對他的徒弟們要求很嚴格。他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他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執著的精神。唐僧這個人給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孫行者又名孫悟空,孫悟空是個自然靈根孕育的石胎,他是一個頑皮機智的小猴子,他的武器雖然只有從耳朵裡變出來的金箍棒,重三萬六千斤,但它當年是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他還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孫悟空神通廣大,一路上降妖除魔,為唐僧師徒四人取得真經而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他“三打白骨精”的片段,更是精彩至極,讓我回味無窮,至今任然記得。

豬無能又名豬八戒,他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他現在雖然是一隻豬,可他曾經是天庭上赫赫有名的天蓬元帥。因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天蓬元帥垂涎於嫦娥仙子的美麗,所以想調戲她,但被王母娘娘發現了並把天蓬元帥貶下了凡間,投錯了胎,陰陽差錯的成了豬。他會變身術,能騰雲駕霧,還會三十六變。使用的兵器是九

齒釘鈀。豬八戒雖然很懶很貪吃,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但他對他的師父很忠心,也很有趣,讓人覺得可親又可愛。

沙悟淨又名沙和尚,他曾經是天宮玉帝的捲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了王母娘娘,又因觸犯天條,被貶到凡間,在人間流沙河畔興風作浪當妖怪。他使用的兵器是一柄月牙鏟,武藝高強,不畏強敵。他身上有兩件寶,一件是菩薩葫蘆,另一件是九個骷髏組成的項圈。沙和尚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老實人,臉上和下巴上,都“灑”滿了鬍子。雖然他不是唐僧所有徒弟之中最出眾的,但他很勤勞很能吃苦還很忠誠,而且唐僧非常喜歡他這個徒弟。

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師徒四人歷經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難,與各路妖魔鬼怪進行搏鬥,最終達到西天取回真經。唐僧的徒弟也表現了鮮明的個性。唐僧菩薩心腸、沒有壞心眼,是非不分,經常冤枉孫悟空。孫悟空機智靈活,對敵人嫉惡如仇,一心保護師父。豬八戒憨態可掬、懶惰貪吃、好耍小聰明。沙和尚忠誠老實、勤勤懇懇。

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孫悟空是那種有堅定、徹底的鬥爭精神的人。他敢為崇高的理想犧牲、奮鬥,他反映了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艱苦鬥爭以及人類克服困難、勇於向前的精神。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說,豬八戒代表人性懶惰,意志不堅定,容易被誘惑的人,但卻容易改錯,心胸開闊,天真可愛。沙和尚的形象既體現了奴隸文化的本質特徵,又代表了農耕文明背景下普通民眾的基本性格特徵。他的善良老實、埋頭苦幹、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忠心耿耿,都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唐僧,他代表了當時社會的權貴對百姓的安撫,還有他的膽小和善良,毅力和敢於捨身求法的精神。

《西遊記》中寫孫悟空的較多,作者也是希望用它來讓我們學習他的樂觀、勇往直前的精神,可能也希望將來好人多一點,壞人少一點,樂觀的人多一點,悲傷的人少一點,努力的人多一點,放棄的人少一點,勤奮的人多一點,懶惰的人少一點。從孫悟空的身上,讓我知道了,對待生活要樂觀,面對困難要解決。總之,通過《西遊記》這本書,我知道了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每一個人都有缺點,但要努力去改正,儘量使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人。

《西遊記》讀後感7

今天,閒著無聊的我在書櫃中隨意翻找著,突然眼前一亮,發現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作者是明代作家吳承恩,便拿出來隨手翻翻。誰想到這一翻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裡面那精彩的故事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說,這本書主要寫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孫悟空,他樂觀、聰明、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務盡,充滿鬥爭精神,最受讀者喜愛。孫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鬧天宮是他的一段光榮歷史;後來他參加取經隊伍,儘管頭上戴著金箍,不能完全自由行動,但他的火眼金睛能夠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無窮,他始終是戰勝妖魔鬼怪的戰鬥主力,最後得到一個“鬥戰勝佛”的光榮稱號。毛澤東有兩句詩“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精闢的道出了這位神猴的本質特點。

再說說唐僧吧!他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可以說優點缺點很是分明。任何時候,他都不畏艱難險阻並不為名利所誘,一心只想取回真經,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放到今天也是難能可貴的,很多成功者的經驗也許就是他的縮影,可以這樣說,任何人想要達到唐僧的境界都不是那麼容易的,現代社會不像古代那麼的封閉,文化與科技的進步使人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與此同時也帶進了糟粕和腐朽,在太多誘惑的當今,唐僧是否也能做到氣定神閒呢?我們不得而知,但一個人要想取得最後的成功,學學唐僧的這股精氣神卻是必修的功課,如果不是全身心地向著一個終極的目標前進,而整天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無疑難有作為。唐僧的最大缺點就是過於仁慈,以致於人妖難辨、黑白不分,多次冤枉自己的好徒弟,若不是悟空不計前嫌多次相救,恐怕唐僧早已是妖怪們的盤中餐了。其實對於當今社會,好人固然多,但也要對壞人提高警惕,一個人的成功之路當然要與真正的朋友為伍,唐僧最終能取得真經,與他的徒弟們保駕護航密不可分,但若是分不清敵我而認賊為親,後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豬八戒呢,他能吃苦,不怕髒,不怕累,憨厚淳樸,沒有害人之心,在關鍵時刻能發揮巨大的作用。但他也有許多的毛病:好吃貪睡,愛佔便宜,嫉妒心強,好色貪財,喜歡挑撥是非,一遇困難就打退堂鼓。他有時耍小聰明,結果反壞了大事。

三徒弟沙僧,憨厚嚴謹。他永遠服從他的上級,對師傅的忠心程度可真是百分之一百了。他平時很少說話,但是也在為保護師傅而戰鬥的時候卻顯得十分勇敢。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寒,他總是毫無怨言的跳著最重的行李走在最後面。對於師哥們,他也十分忍讓。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也一樣成了“金身羅漢”。他讓我明白了:一:只要踏踏實實作每件事,就能到達成功的變。二:最老實的人就是最聰明的'人。

《西遊記》中有不少的精彩故事,而我最喜歡的是“三打白骨精”。為了能吃到唐僧肉,白骨精三次裝成了不同的人,用花言巧語來騙取唐僧,唐僧就這樣被迷惑住了。幸好孫悟空來得快,用火眼金腈識破了白骨精的計,便拿起緊箍棒,打死了妖魔,使它斷了靈光。讀完這一回,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要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不能被別人的幾句花言巧語所迷惑,要經自己的大腦慎重思考過,才能辨別別人說的是真是假;還有,光看一個人的外表是不行的,要看他的實質,也就是內在是善良還是邪惡。就像百骨精三次都裝成了一位看似善良,沒有一點兒邪惡的人,可實質呢?她卻是個想傷害人的妖精!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讀完《西遊記》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為了實現某一崇高的目的,人們必須艱苦奮鬥,長期堅持,勇敢地戰勝一切敵人。

《西遊記》讀後感8

大家談到沙僧呢,肯定都會說他是一個老實人,絕對是所有老闆心中完美員工的標準,其實,這一定是受到了電視劇的影響。電視劇中,沙僧被描寫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的勞動楷模,師徒四人再帶上小白龍一路開黑,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而小沙同學則將他們所有的家當掛在他的那把禪杖上揹著走,但是在原著中挑擔子的是老豬同志,小沙同學則負責牽馬,可是就算是牽馬呢,他也不好好牽,大部分時間都是大老闆唐僧自己親自幹。

看西遊,我們往往都能挖掘出每個人的優點與缺點,當我們分析過師徒四人的缺點時,你會發現沙僧其實很可怕。

為什麼這麼說呢?您且聽我慢慢道來:唐僧雖說身上披著如來佛祖派觀世音菩薩送的那件999級的錦襴異寶袈裟,但他只是肉體凡胎,雖然執著向西取經卻也懦弱無能,不分黑白。悟空很自負,自認自己無敵於世,高處不勝寒,但遇到真高人(像如來)也得跪,而且對於師傅也有很大意見,並且還總是想一棒子打死師傅,好了事。老豬同志呢,他呀,缺點一堆一堆的,不提也罷。這三人的缺點都在明面上,可唯獨小沙同學在做人方面幾乎是找不到缺點,怎麼找也找不見,做人做到這種境界,可謂是非常老到了,沙僧如此做人,只有兩種解釋:一是天生就是老實人,不想惹事,只想做個小老百姓;二是城府極深(像早期的司馬懿),而小沙同學呢鐵定是屬於後者,因此在《西遊記》中城府最深的人,非沙悟淨莫屬了。沙僧做為捲簾大將在領導(三界大BOSS玉皇大帝)身邊可不是白待的,正兒八經做官出身的',與那些玩虛職的(如孫悟空)就是不一樣,這還得從沙和尚當捲簾大將開始說起。

大家在想想沙僧在天庭的封號是什麼?對,捲簾大將!也就是捲簾使,何為捲簾?顧名思義,就是給玉帝挑簾子,就好比古代的皇宮內院中,哪怕只是一個給皇上端夜壺的小太監,如果是皇帝不信任的人,可以嗎?再說了,你看看人家後頭加得是什麼?大將,這說明他還是玉帝的保鏢,那又為什麼要稱為大將呢?太虛了吧,可是一想,這也就是為了往臉上貼金,比如你在天宮給玉帝做飯,別人問你是幹什麼的,要是說燒火做飯的,人家鐵定瞧不起你,可要說你是灶神,這檔次不就和坐火箭一樣“咻”的一下就上去了嗎?天天跟著玉帝,又挑簾兒,又當保鏢,縱觀歷史,幹這活兒的,哪個心機淺過?這也就更能體現沙僧的城府之深了。

當然這些也還不能體現出沙僧不是個老實人,他還很自私、自利並且惜命,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電視劇中,沙僧通常會這麼說,“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師兄,大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和師傅都被妖怪抓走了!”師父和師兄被抓,沙僧為什麼不去救呢?是實力不夠嗎?肯定不是呀。我們前面說過了,他在玉帝跟前當保鏢,要是武功低的話,玉帝不早玩完了?而且在收服他時,還是一個人下河引他出水,另一個人在岸上陰他,可就算如此,兩人聯手依舊打不過沙僧,最後他們上天請了神仙,才收服了他。

還有當年觀世音菩薩救了他,讓他避免了每七日會受到萬劍穿心的痛苦,只為讓他西遊,可他說了一句:“這去可,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處,去不反誤我前程。”這句話便將他的心機洩了出去,這是老實人說的話嗎?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從上面分析來看,沙僧只是隱藏了自己的本性,並非徹底改過自新了。如果沙僧性格真的變的純良了,那麼每次遇到妖怪,不說拼命,怎麼也得幫忙吧,而不是幾乎只會說那四句話了。“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出晚霞……”,當沙僧低著頭走在最後時,鬼知道他在想什麼。

《西遊記》讀後感9

《西遊記》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名著,也是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小時候,家裡有一套西遊記的VCD,翻來覆去地看,看不厭。大了,開始讀書,《西遊記》的青少版到原著,又讀個遍,有時做夢,自己也取經去了。閒的時候問家人,都喜歡《西遊記》中的誰,大多喜歡孫悟空或者豬八戒。惟獨我喜歡沙僧。

不過,最初我對沙僧的印象卻沒那麼好。話說他未放棄妖怪身份前是這個樣子: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是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整個一怪物形象,這就是天庭捲簾大將,因為天庭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而被貶到凡間,到流沙河當起了塘蝨精。

個人認為沙僧的身世還是很坎坷的。人是未來的僧,僧是曾經的人。沙僧的可愛,體現在這個“僧”字上。

記得剛看完《西遊記》青少版,覺得沙僧這個人可有可無,因為描寫他的筆墨並不多。但捧起原著再讀一遍,發現沙僧其實是師徒四人中必不可少的人物。

首先他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之前未收服悟淨時,唐僧的沉重的行李總是由悟空和八戒挑,尤其是師徒三人時那擔子總是八戒來看管。試想,八戒這種好吃懶做的性格,沒有毅力,日後定免不了的滿腹牢騷,免不了耍小性子。悟空定不會買他的帳,我們大膽猜想,八戒會不會放棄呢?答案當然可能。而自從有了沙僧,擔子總是他在挑,從不說累,不抱怨,所以他的任勞任怨是西天取經成功的一個因素。

他是個單純的人。還記得第二十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蔘》中的八戒“張開口,轂轆的囫圇嚥下肚,卻自下肚,著眼胡賴問:你們倆個吃的是甚麼?沙僧道:人蔘果。八戒道:甚麼味道?”這把八戒的小聰明與悟淨對比,更能體現悟淨的單純。

他是一個憨厚忠誠的人。他不像悟空那麼叛逆,不愛被束縛,嚮往自由。也不像八戒花痴不改,沒毅力。自從他放棄妖怪身份後一心一意地跟隨唐僧,保護師傅,一心向佛清守戒律。從那常說的幾句話中無一不體現他對守護唐僧的`忠心。記得第八十六回《木母助威徵怪物,金公施法滅妖邪》中,得知師傅被吃時,一個壯碩堅強的猛男竟淚溼衣襟,當見到師傅沒事時也哭起來。還有三十一回《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中,唐僧被奎木狼變成老虎,“行者笑道:你凡事攛唆,是他個得意的好徒弟,你不救他,又尋老孫怎的?——原與你說來,待降了妖精,報了罵我之仇,就回去的。沙僧近前跪下道:哥啊,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足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若我們能救,也不敢許遠的來請你也。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沙僧為了救師傅可為師兄跪下,足以見到他對師傅的忠誠,西天取經是個艱辛的路程,那麼忠誠是最重要的一個品質。

其實在生活有一些個小細節也體現了沙僧的重要。悟空八戒二師兄弟總會吵起來,唐僧因肉眼凡胎,太過慈悲,所以總與悟空產生誤會。每次悟空八戒二人課題得天翻地覆,悟空氣急敗壞掄棒揍八戒時,總是被悟淨制止;每次悟空被唐僧趕回花果山,總是沙僧在悟空與唐僧之間做工作。若不是沙僧,唐僧定會被悟空八戒折磨得“精神分裂”,悟空被趕回花果山再不回來,成為野猴子,定修不成正果,取不了真經。可見沙僧的重要。儘管他的墨少而色淡,但他是一個有血有肉、個性典型的人物。他是一個螺絲,把不同零件栓在一起,是一個關鍵人物,沒有他,根本取不了真經。

喜歡《西遊記》也許是因為悟空那聰明伶俐,勇敢擔當;也許因為八戒的圓滑可愛,小聰明小性子,也許因為唐僧那種堅定信念……我喜歡沙僧,喜歡他忠實憨厚的責任,任勞任怨的品質,樸素低調的為人。僧的意義,在於合,在於眾,我們也需要這樣的人格,我們和沙僧一樣,走在取經的路上。

《西遊記》讀後感10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和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身手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維護唐僧勝利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和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多篇。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身的前功盡棄、虎頭蛇尾,我不由羞愧自身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論我是勝利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勝利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需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經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解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身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實際,使充溢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小朋友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小朋友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容納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身命運,併為高尚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身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異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幹凸現出其英雄本性。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西遊記》讀後感11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大師兄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大師兄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慾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大師兄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大師兄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大師兄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大師兄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大師兄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

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 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西遊記》讀後感12

烏雞國救王降妖的故事沒有太多曲折的情節,也沒有什麼激烈的打鬥。值得我們關注的,一是故事中出現的大量的詩歌,或嵌藥名,或鑲數字,或用比喻,顯得妙趣橫生;一是故事中出現的人物形象,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唐僧顯得既有些迂腐,有又些精明;孫悟空既聰明,又會被人整治;豬八戒既有些拙笨,又有些狡黠,還能治治孫悟空。不過,無論人物如何變化,但作者又巧妙地為他們設定了一個度,讓他們的這些表現顯得合情合理。

唐僧在豬八戒的攛掇下念《緊箍咒》,看上去顯得迂腐可笑,但也是救人心切,雖然有些顯得不近人情,不過我們讀起來還是覺得能夠理解。這與他其它幾次,因為妖精迷惑、悟空打死強盜而唸咒的形象不可同日而語。豬八戒雖然攛掇師傅唸咒治孫悟空,也是為了報復孫悟空騙他半夜去井裡撈寶貝,不過他是以救人為名,所以也顯得不是太令人討厭。孫悟空在故事中的形象最為高大,為懲治勢利眼的僧官,他以鐵棒威懾;為弄清真相,他親赴國都察看,並定下巧計點醒太子;為救活國王,他上天宮求丹;為懲治妖精,他定下巧計,甚至能忍受《緊箍咒》的折磨。不過,他也被豬八戒設計,被整治了一番,只能用陽間的法子來救國王。這段經歷,讓孫悟空也顯得有些無能,在師傅的《緊箍咒》下,也只能唯唯諾諾。不過,這同樣是在救人的`前提之下,所以我們在讀這段的時候,同樣也覺得自然親切,而不會覺得孫悟空無能。其實,不僅是唐僧師徒,即使是化身國王的妖道,雖然害了國王,但治國有方,並且也保住了國王嬪妃的清白,所以被菩薩救走,也並不讓人遺憾。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文中儘管讓各人的品格有了多種變換,但始終堅守著一條底線,所以雖然人物的形象有著不同的變化,但最終都讓我們覺得合乎情理。

相比而言,寶林寺的僧官就顯得低劣了。他是聽說過唐僧取經的事蹟的,也知道他是從大唐來的名僧,但一見到唐僧風塵僕僕的樣子,不像個“名人”,就讓他別處去投宿;可遇到孫悟空凶惡的樣子,先是讓燒火道士去頂缸,之後又召集全寺僧人迎接,甚至在唐僧離開時還要吹吹打打地相送,那副勢利的嘴臉可以說表現得淋漓盡致。他還自吹自擂,稱自己接濟那些無處安身的遊方僧人,結果這些僧人胡鬧,侵佔寺產,才讓他不再接濟同輩。但當全寺僧人出來迎接唐僧時,依然是有富有窮,極窮的僧人只能以一匹布裹身,足見這位僧官所言的虛假——既然外來的僧人都能巧取豪奪,本寺的僧人怎麼能連遮體之衣都沒有呢?所以,無論我們從什麼角度來看這位僧官,他的形象都不會令人覺得合理。其實,他也沒有幹什麼特大的壞事,只是他的行為過了“度”——不僅不誠信,而且不遵守基本的道德規範。

《西遊記》雖然是一部神話小說,但所表現的依然是我們中國傳統的道德規範。孫悟空在皈依佛門之後,一開始也顯得野性難馴,於是作者特地為他設定了一個《緊箍咒》,讓他時時受到約束,不能肆意妄為。其間,孫悟空雖然也幾次被唐僧逐走,但始終心念師傅,最終還是成就了正果。豬八戒雖然在取經途中,幾次要想分行李散夥,也曾起過貪念,可是最終還是走上了正途,同樣成就了正果。作者在創作時,始終就在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人物的個性可以多變,但是遵守的正道不能變。儒家經典《中庸》中有這樣一句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其意思就是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而表現出來以後都能符合常理,就叫做“和”,而“中和”就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規範。在書中,取經的師徒四人雖然個性各異,表現各異,但其取經前行的心是堅定的,其行為也從來沒有超出過道德規範,這就是儒家所說的“中和”之道。其實,我們的行為處世,可以有自己的個性,也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但道德的規範是不能違反的,底線是不能越過的,這是行為最主要的規範,也是我們評價別人最基本的原則。

在《西遊記》這回故事中,人由生而死,由死而生走了圈,但做事之度卻沒有逾越,這才是我們最應值得關注之處。

《西遊記》讀後感13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神通廣大、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每次讀起《西遊記》,我就會情不自禁地陶醉在裡面。

記得小時候,我第一次問媽媽自己從哪裡來的時候,媽媽笑了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你是從石頭縫裡面蹦出來的”,當時還很傷心,後來在電視裡面看到孫悟空也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時候,我心裡暗暗得意,心想:原來我和猴哥是一樣一樣的,太棒了,我也是孫悟空。後來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的媽媽也這麼說,我依然很開心:原來我們都是孫悟空。

就這樣,《西遊記》成了我最愛讀的書,簡直是百看不厭、愛不釋手。再看孫悟空時,這隻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變成了另一個自己:當他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時候,這好比一個小生命誕生了;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玩耍時,就好像是我們那備受寵愛的快樂童年;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不就是調皮任性的我們,把家裡搞得一團糟嗎?

大人們想辦法哄他,封他個弼馬溫,這就好比——給我們糖吃,結果呢?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這就像是——再給我們買玩具,可還是沒有哄住。

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吧!大人們都是這麼幹的。於是如來佛祖將孫悟空壓在了五指山下——嚴厲的父親出手,終於制服了他那調皮的兒子。孫悟空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而我們要經歷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這樣漫長的求學路。孫悟空經觀世音菩薩點化,踏上了艱險的西天取經之路,而我們也要走出校園、走上社會……

孫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他始終堅持著,不畏懼、不退縮。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我為什麼不能像孫悟空那樣、堅持到底呢?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象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

《西遊記》第一主人公是孫悟空,是一個被神化的英雄,很多中國人都很崇拜它的本領,正如美國人崇拜Super hero(超級英雄)一樣。它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在中國文化中已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它好動,調皮,武藝高強,勇敢機智,疾惡如仇。敢於一切困難鬥爭,決不退卻低頭。它一路保護師傅前往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救師傅於危難。但它的師傅卻不分真相,被邪魔鬼祟所偽裝的善良表面矇蔽,責怪悟空,念緊箍咒,甚至趕它走,但它對師傅唐僧依舊忠心耿耿,在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師徒四人終於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也終得正果,加封鬥戰勝佛一稱號。

《西遊記》一書中寫師徒四人經歷的八十一重磨難,使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看看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難道我們不該慚愧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也許這就是我們所缺少的,只要我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們盡力去做了,就是成功。那是因為我們去做了,並且堅持到了最後。無愧於心。

《西遊記》之中除了有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外,還有著引人入勝的情節。眾多情節中,至今記憶猶新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和《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兩個。

《孫悟空大鬧天宮》中,孫悟空自稱“美猴王”。去東海龍宮中“得到”“如意金箍棒”。又陰差陽錯的來到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最後在太白金星的求情下,請孫悟空當弼馬溫。後再次招安, 讓孫悟空管理蟠桃園,但他嘴饞偷吃了蟠桃,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後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失敗;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後悟空被捉。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多重方法都沒有使悟空死去。這時太上老君說他可以用煉丹爐把它煉成丹藥。可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悟空不僅沒死,還練成了可分辨邪魔鬼祟的火眼金睛,並且為以後的故事埋下伏筆。

《西遊記》讀後感14

最近讀完了《西遊記》原著,深有感觸,實令人歎服吳承恩的想象力與文學底蘊。記得以前小時候不懂文言文,就已經對《西遊記》有了初步的瞭解,現在讀完原著,對此書更是感受頗深。無疑,《西遊記》是一部極其成功的小說,其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淵源流傳。而其中最成功的部分,便是對人物的刻畫與描寫了,之所以成為舉足輕重的文化瑰寶,這部分當然不可或缺,我在此便淺談一下對此書的見解。

全文應分為三部分,哪三部分,曰:“第一部分為一至七回,寫孫悟空出世直到大鬧天宮,第二部分為八至十二回,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身世及交代取經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寫悟空皈依佛門,與豬八戒,沙僧共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斬妖除魔,最終修成正果的故事。第一部分大鬧天宮幾乎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是歷來久演不衰,白看不厭的戲劇。塑造了一個神通廣大,武藝高強,不懼強權,敢於鬥爭的故事,也因此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第二部分寫悟空皈依佛門,思想上有很大轉變,由曾經的桀驁不馴變成了如今的樣子,此部分表現了較多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第三部分寫師徒四人共同西天取經的故事,歷經九九百十一難,終成正果,其中著重表現孫悟空的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形象,這部分也是全書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其中,也是充分表現了每個人的性格特點,下面便一一道來:唐僧乃金蟬子轉世,因輕慢佛法轉世成為唐僧,他念念不離善心,可謂“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總體說是一個一心向善,意志堅定的好人。可有些時候卻的確令人不敢恭維。有時唐僧昏庸糊塗,總會聽從豬八戒的攛掇而對孫悟空念緊箍咒,他對妖怪仁慈,可卻對悟空冷酷無情,真是令人難解,雖然他仁義忠厚,但不明是非,一味向善,懦弱無能,膽小如鼠,口頭禪可謂是:“悟空救我!”雖然是取經路途中的支柱,可他的缺點著實不少,因此光芒也幾乎被孫悟空的神通掩蓋。

要說《西遊記》中刻畫最令人喜愛的人物,真非孫悟空莫屬了!孫悟空不僅武藝高強,神通廣大,還意志堅定,具有反叛精神,蔑視神權,見了玉皇大帝從不下跪,有時還直稱玉皇大帝為“玉帝老兒”,稱太白金星為“老官兒”,連三界中法力最強大的如來佛祖他也不放在眼裡,竟罵他是“妖精的'外甥”。真可謂是“勇敢頑強,意志堅定,俠肝義膽,重情重義。”豬八戒歷來就是為人所不齒的人物,他原來是天篷元帥,因調戲嫦娥而被玉帝貶下凡間,他性格粗魯憨直,取經信念不堅定,動不動便要分行李走人,他還常被孫悟空戲弄,常為此懷恨在心,總要在唐僧面前“參他一本”,而唐僧的不分好歹,人妖難辨更是助紂為虐。

他還昏庸自私,總用自己狹隘的胸襟去揣度別人的胸懷,而且貪戀女色,真可謂集眾多罵名集一身。但他也並非無比小人,他狡黠而不奸詐,貪小利而不忘大義,輕視利益,充滿樂觀精神。沙僧寡言少語,是捲簾大將臨凡,西天取經路上,他與豬八戒負責行李馬匹,同時也幫孫悟空斬妖擒怪,最後修成正果,成為金身羅漢,他是隊伍中不折不扣的堅定分子,只一心要取經,每次八戒要散夥,他都會去制止,他還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只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刻意爭功,當妖怪來襲,他明知自己本領不高,但依舊挺身而出,他還是最瞭解唐僧的人。

取經隊伍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這個調和任務無人去做,而沙僧卻做到了,他在默默的調節人際,為取經做出了重要貢獻。《西遊記》的描寫從天上到地下,從龍宮到地府,都有著超凡的本領,表現了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尤其是人物的性格特徵,使《西遊記》成了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西遊記》讀後感15

今天晚上加班讀完了《西遊記》,夜色中步行回宿舍,有一些感想,覺得挺有意思:

1.唐僧就是領導,啥也幹不了,還分不清人妖,但他掌握著團隊的工作方向—必須向西。而且有懲罰權:悟空不聽話,念緊箍咒;八戒不聽話,命令悟空打。

2.悟空最能幹,但脾氣太大,動不動就急得抓耳撓腮,不請示領導就擅自殺妖,事後還埋怨領導,有次競然動了殺機,要打死領導,這還了得?和兄弟們也沒搞好關係,結果領導一念咒,疼得滿地亂滾,卻沒有一個兄弟求情。

3.取經中途,悟空被領導辭退,他也不想幹了,委屈得到上級領導觀音菩薩處放聲大哭,菩薩的領導水平就是高,說“當猴子難免被殺了給豬看,你在我這休息幾天吧,我挪用香火錢建造了豪華的樓臺館所,你別舉報啊,別不知好歹,我也會念緊箍咒,你在這享受享受,調節調節情緒,工作早晚還得幹”。

4.悟空撂挑子在南海療養時,被競爭對手六耳獼猴鑽了空子,連老家花果山都被佔了,差點下了崗,教訓慘痛啊!

5.打敗對手後,麻溜地回去上班了。但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好使了:以後遇上的妖怪都“看”不出來,導致領導被抓走。這個死猴子,裝瞎!他終於明白了:

第一,領導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主,你勸他別見棺材他總以為你要害他,必須讓他撞上南牆!

第二,領導被抓也死不了,上面還有大領導罩著呢,妖精也都是領導安排的掛職鍛鍊的幹部,不是司機就是祕書,你猴子也不敢打死他。

我們所謂的工作就是陪領導玩一場“捉放曹”的'遊戲,玩吧,真好玩!

6.再讀西遊,我才發現,八戒是個幽默大師,一路和領導開玩笑,讓領導在枯燥的取經路上非常開心。而且,八戒常想領導之所想,說領導之不敢說的話,攛掇領導攆走猴子,又替領導請回了猴子,保住了領導的顏面。這樣的幹部領導能不喜歡嗎?

7.吳承恩為什麼塑造了一個猴子和一頭豬的形象呢?猴子自以為聰明,經常罵八戒是笨貨。真應了那句話了,罵別人笨貨的才是笨貨。

8.沙僧就是個滑頭!估計是被玉帝整怕了,打了一個破水杯就被打了八百大錘,飛劍七日一穿胸,太殘忍了!一路上謹言慎行,出工不出力,就知道說“大師兄,師父被抓走了”。團隊發生矛盾,他一言不發。領導被抓,八戒分行李他幫忙,有好處不能拉下我噢。取經成功,沙僧一樣封佛。用最小的付出獲得最大的收益,妥妥地一個成功人士!

9.《西遊記》的後半部分,悟空吊兒郎當地幹著工作,陪著領導談天說地,妖精來了也不吱聲,領導被抓趕緊動用私人關係去撈,決不能讓領導受苦。取經表彰大會上,一再強調領導有方,自己何功之有。猴子的高風亮節,讓豬都佩服不已!是猴子早晚會比豬聰明的!

10.悟空被封“鬥戰勝佛”,他戰勝了誰?戰勝了自己,從猴子進化成了佛!

緊箍咒只能約束猴子,約束不了佛!

11.本來是正經八本的取經大業,應該叫《西天取經記》,承恩同志卻寫成了《西遊記》,遊記?讓人怎麼看待取經團隊的工作態度?這個該死的老糊塗,淨說實話。

12.取經團隊五位一體,是一個人。

(1)猴子是人的內心。人的內心生而自由,卻又無往而不在枷鎖之中。渴望自由,卻被關了500年禁閉,套上緊箍咒。誠心誠意報答領導的恩德,卻2次被辭退。在比丘國,悟空剖開胸膛,挖出了一堆心:嫉妒心,好勝心,虛榮心,恐懼心……。內心經歷了從急躁,苦惱,到平和的歷程。內心成熟了,緊箍咒自然就沒了!

(2)八戒是人的慾望。吃,睡,色,財,都是人的慾望。取經的過程,就是人修煉身心,剋制慾望的過程。

(3)沙僧是人的負擔。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揹負上了各種各樣的負擔,有工作上的,有家庭上的,還有來自自己內心的,壓的人說不出話來,只能挑著擔子默默地走!

(4)白龍馬是愛你的人。第30回,意馬憶心猿,人有時落難了,自己心灰意冷,也沒啥慾望了,也沒啥負擔了,只有愛你的人才會捨命救你。之後,一直陪伴著你,不離不棄!

13.《西遊記》,是人的成長史,人生就是一場遊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