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集錦15篇)

讀後感7.65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集錦15篇)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

澤澤,媽媽小時候可以閱讀的書少之又少,所以瞭解到的知識也有限。課外閱讀是可以不斷提升自己,所以我們要愛上閱讀體會書中真正的意義。謝謝你經常在家邀請媽媽一起看書。今天媽媽給您分享一本書叫《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是美國最偉大。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這本書講述作者發起一項不抱怨活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越來越多人蔘與這個活動,學習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多點實際行動少點抱怨,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正能量。

書中最喜歡的幾句話:抱怨是在講述你不要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人生就是釋放的綜合,你釋放什麼你的人生就是什麼。如果看不慣,那就改變它;如果無法改變它,那就改變你自己。通過對《不抱怨的世界》的閱讀讓我明白,一個人能力有限,不能改變別人,所能做的只是改變自己,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注意尋找問題的'關鍵人物,注意交流方式,不抱怨自己。他人。當我們抱怨自己的成就時,試著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時,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這樣子,你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大轉變。學習成長也是一樣的,少點抱怨多點努力用心。澤澤,不要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你身上也有別人沒有的優點。我們要相信自己。在爸爸媽媽心中你已經不斷在進步。我們看到你的努力看到你的成長。只是希望一些不好的習慣能夠得到改變。做事要腳踏實地不要急於求成,成功都是靠長期的堅持小知識的不斷積累以及良好的習慣養成。學習生活中和他人難免會有些衝突,遇到問題我們先發現問題的根源。先思考自身的問題再結合別人一起去解決。是緣分讓大家相識相聚在一起,和同學要好好相處,寬容待人。還有最近同學教會了你很多東西我們要感謝他們。你平時很少會去抱怨媽媽,相信澤澤一定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我們要知足常樂,感恩生活感恩他人。每週你開心的回來高興的回校這也是媽媽非常開心的,發現你愛上東華愛上113班。這離不開老師、阿姨和可愛的同學們。謝謝您們!你說113班最幸福,一個班主任兩個副班主任還有青藤樹。確實,113班風水寶地,希望同學們快樂學習快樂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2

《不抱怨的世界》是我讀完之後感觸最深的一本書。我們都喜歡抱怨,但是又不喜歡聽別人抱怨,我想這是人的共性。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積極做出改變,有時候,隨著心理的慣性,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不過,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隨著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己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汙染著自己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著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溫溫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積極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該考慮放棄。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蛻變流程。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告訴我們,不要抱怨,不抱怨就是一把鑰匙,一把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改變的鑰匙,讓我們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可以有一份難得的寧靜。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3

威爾·鮑溫說:“所謂的“抱怨”,就是表達哀傷、痛苦或不滿。生命中足以讓我們有理“抱怨”的事件,其實寥寥可數。我們的“抱怨”多半都只是一大堆“聽覺汙染”,有害於幸福美滿。”我們抱怨,大多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或至少覺得這樣做不會帶來什麼壞處。但其實,我們可以好好表達自己的期許,而不需要抱怨現狀來獲取想要的結果。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面臨著挫折和失敗的可能,這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經歷的一部分。每當這時,有些人便會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抱怨只會讓人自己變得招人怨。有的人自認為才華橫溢,卻得不到重視,他們懷疑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對工作總是抱怨不休,不認為積極主動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而是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然;也有不少人眼高手低,他們感到領導對自己不夠重視,使自己的能力無法得到展示,因而在思想上產生牴觸情緒,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思考如何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精力都白白浪費掉了。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而是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都是自毀前程。沒有人會因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提升和獎勵。

威爾·鮑溫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無論如何,都始終記住既然已經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的.走下去,勇敢的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

有了永不抱怨的工作態度,就會在碰到問題時,主動的去想辦法解決,即使自己想出來的辦法很差,也能保證問題的解決;或者自己想不出辦法時,也能主動的去請教別人,這種習慣,不只是謙虛的問題,更是一種做事的態度。

有了永不抱怨的工作態度,就會在做完事情以後,不斷的進行自我總結和回顧,從而發現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對未做好的事情進行抱怨,這樣不斷自我總結,既提高了能力,也進一步強化了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上級負責,對自己負責,對工作負責。

有了永不抱怨的工作態度,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去,堅持對自己所承擔的事情竭盡全力、主動負責。這樣才能得到極大的鍛鍊和成長,當自己真正有了責任感,有了全面的工作能力,相信自己也一定會得到發展。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4

近期,我讀了美國作家威爾·鮑溫寫的心靈勵志書《不抱怨的世界》,感概良多。出生貧窮的威爾·鮑溫以超乎尋常的毅力,考上了美國重點大學。畢業後,他屢次找不到夢寐以求的工作,為此而感到傷心,不由地抱怨命運。但在朋友的啟迪下,他站了起來,終於成為美國最偉大的心靈導師之一。他走上成功的獎臺,只說了一句話:你們都擁有無盡的潛能,但只有不抱怨一切,才能取得成功!

在這本書中,作者分章寫了抱怨與不抱怨、尋找抱怨的原因、改變抱怨的習慣、樹立不抱怨的信心、不抱怨自己、不抱怨他人、不抱怨的工作、不抱怨的家庭、不抱怨的身體、感謝生活。詳細地寫出了抱怨的`原因、後果,以及如何做一個不抱怨的人,並以一個個小故事使讀者印象更加深刻,更有說服力。

一個個勵志故事如流星一般在我的腦海中劃過。威名不是靠關係和錢財買來的。真正的名人,是通過千錘百煉和不懈的努力誕生的,不是從一帆風順和無拘無束中成長出來的,真正的成功人士,是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

要有頑強的毅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不抱怨的心。要敞開胸懷,涵養一顆包容的心。有時,我們會因為他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件事,而心生抱怨。而這種抱怨往往是自己被冒犯的一種宣洩。它是人際關係的腐蝕劑,尤其在工作中,會在同事之間產生隔閡。學會包容,從某一種意義上說就是解放自己,提升自我。也許你會因為領導交付的任務過於繁重而抱怨,或者由於工作毫無頭緒、進展不順而抱怨,其實說到底是我們內心深處在排斥、掙扎和躲避,是一種向困難示弱的表現。過多的抱怨不僅對工作毫無幫助,而且會失去自己寶貴的信心和他人對你的信任。面對困難和挑戰,我們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奮揚一顆上進的心。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接受挑戰。與其抱怨,不如改變,世事無難,重在行動!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5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著名文學家歌德也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

在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20xx寒假裡,一陣濃濃的書香味伴著充滿求知心的我成長。《不抱怨的世界》就是它溫柔而醒目的名字。

在這書中,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分別為: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和無意識的有能。這也就是養成不抱怨的21天中的四個階段。

其中書中有兩件事最令我震撼,第一件事是:"有一輛卡車撞死了作者家的狗,然而那個司機卻跑了,作者死命追上他,而且還有這樣的想法:等我追上他,一定要把那個卡車司機揍死。最後,在憤怒之後,他就明白了:那個卡車司機雖然撞死了狗,但其實他才是內心最受傷害的'那個人。第二件事是:"一位因車禍而截肢的太太,在重大車禍之後,她經受了千辛萬苦,不停的開刀與康復,飽受身體和精神的挑戰。而她是個很有資格怨天、怨地、怨命運、怨撞擊她的駕駛者的人。但是她卻沒有,她相反每天祈禱感謝救助他的醫生、護士和每天照顧自己的丈夫。"這兩個事例,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抱怨的人會失去快樂,失去幸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會因一點小小的事情而去抱怨他人,從不去理解他人。這使我想到書中的一句話"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這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是啊,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人生旅途不可能一帆風順、四通八達。免不了磕磕絆絆,但在危機和困難來臨時,我們應該端正態度,不抱怨,不放棄,勇敢接受挑戰。正如《不抱怨的世界》書中所言"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要打壓自己、替自己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移。你應該要接受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援自己。"

開心和快樂才是人生的重要寶貴財富!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少抱怨,多理解,多寬容!為構成一個和諧、美麗的社會而約束自己,昇華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6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發起了一項“不抱怨”運動,邀請每位參加者戴上一個特製的紫手環,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就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以此類推,直到這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21天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個國家600萬人熱烈參加這項運動,學習為自己創造完美好的生活,讓這個世界充滿平靜喜悅。活力四射的正面力量。而你也可以成為其中一份子,戴上紫手環,接受21天的挑戰,為自己創造心想事成的無怨人生。

這是我在《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中看到的,當時我看了這本感覺很鬱悶,因為我們生存的世界當中充滿了抱怨,當然我相信每個人都非常的討厭抱怨,但是這個就跟人們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差不多,勢不可磨滅的,不抱怨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這個貌似離我們很遙遠,因為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生活情境不同事物,表示我們的不滿,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就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提出這一項神奇的“不抱怨”運動正是我們當代的人們需要的,我們應該學習接納自己,抱怨他人的人,應該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抱怨轉成祈禱,這樣人的生活會有想象不到的轉變。人的人生也會更紈擁拿籃。圓滿。和諧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從來就沒有想過生活中關於抱怨的問題,沒有仔細想過原因。過程,因為在我們當代社會抱怨在生活當中是理所當然會出現的現象,沒有從不抱怨,我相信就算是“聖人”也不可能做到不抱怨,鮑溫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的任何事情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比如說: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抱怨自己在工作中為什麼會出錯等。這些都是都是能讓自己取得附帶的好處,在我們的抱怨中,我們也對世界傳遞我們也是受害者的訊息,而這樣做的話,只會帶來更多的受害者,而不是減少受害者。

從現在起,我們應當做一個積極的人,談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而不是抱怨不喜歡的事物。談自己在一件事上得到了什麼,而不是去抱怨為什麼要去做一件事,這樣我相信大家都會變得更加美好。和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7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通過認真閱讀威爾·鮑溫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溫牧師說:“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閱《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裡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裡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洩,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因為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可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面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它;就應該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 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8

近來,董事長給我們推薦了美國心靈導師威爾·鮑溫的最新力作《不抱怨的世界》,本人有幸先閱為快。該書確實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領會,相信會讓各位受益匪淺,甚至使你的命運得以改善,享受到工作和人生的快樂!

人的一生,必然要工作,要發展自己,每個人都希望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和理想,但他需要一輩子的奮鬥才可能得以實現。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或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往往是怨天、怨地、怨命運、怨同事、怨領導……

其實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認為才華橫溢,卻得不到提升,他們懷疑環境不好,對工作總是抱怨不休,不認為主動完成工作是自己的責任,而將訴苦和抱怨視為理所當然;還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們動輒感到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展示、領導對自己不重視、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聰明才智沒有用於思考如何盡善盡美做好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中白白浪費掉了。一個人一旦被抱怨束縛,不盡心盡力,應付工作,在任何單位都是自毀前程。沒有人會因為喋喋不休的抱怨而獲得獎勵和提升,在10個失業者中至少有9個人抱怨原上級或同事的不是,絕少有人能夠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失業是失職的後果。

袁輝是一名汽車修理工,從開始就抱怨“太髒、太累”,討厭這份工作,因此便偷懶耍滑,應付師傅。轉眼幾年過去,當時與他一同進廠的兩個工友,各自憑著精湛的手藝,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或另謀高就。獨有袁輝,仍舊在抱怨中做他討厭的修理工。抱怨的結果當然不會得到更多的重視和提拔,不會得到更好的待遇。不抱怨是一種最起碼的道德。

如果你選擇了在某個單位工作,就應該做到在其位、盡其責、謀其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具體工作中去,堅持對你所承擔的事情竭盡全力、主動負責。這樣你會得到極大的鍛鍊和成長,當你真正有了責任感,有了全面的工作能力,相信你一定會得到發展。

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他們都會重視人才,選拔人才。每個人無論職位高低,都應當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工作中充分展現出來。當你通過勤奮努力取得了成績、做出了貢獻的時候,也就是你受到肯定和重用、體現個人價值、享受工作快樂的時候。

付出終有回報,無怨方能無悔。這也是我一生工作中的實踐體會吧!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9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透過認真閱讀威爾·鮑溫的這本《不抱怨的世界》,我感到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鮑溫牧師說:“我們之因此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

一篇篇的翻閱《不抱怨的世界》,這是一本很棒的心靈勵志書。看了這本書後心靈受到很大的觸動,慢慢沉浸在書中世界時,才發現,它其實就是一面心靈的鏡子。裡面並沒有什麼大道理,只是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例,來告訴我們一種生活的態度,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在鏡子裡我們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潔,我們的臉上是什麼表情,是憤怒還是喜悅……而這本書就是反照內心的鏡子,讓我們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內心世界,是樂觀向上的,還是消極低沉的?這些可能在表情上我們沒有表露,但在言語上或多或少有抱怨的產生。當然,有人認為抱怨是一種宣洩,一種情緒的調節方式。沒有看這本書前我也是如此認為:我們把抱怨俗稱“發牢騷”,認為偶爾發發牢騷有助於自己內心平衡的調節,有助於擺脫心靈的陰影,但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知道原來抱怨是一種流行病,你的抱怨會喚起他人的共鳴,讓抱怨成為一種傳遞的'心靈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還可能讓你正因抱怨的快感而升級抱怨的程度,最終又可能導致不可收拾的結果。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己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己行為的理性剖析與明白,而這一切都

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己是一個有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但是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頓然醒悟:“誠實應對情緒,安於自己的不安,對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就應誠實勇敢的應對它;就就應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己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己、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己。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後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快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最後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理解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好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0

其實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不抱怨的世界》這本書呢,確實是一本能夠給人以氣力的勵志書籍,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

在當今這個社會中,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總會有太多人抱怨工作太忙,壓力太大,工資太低,房價物價太高等等一些情況,甚至於找不到女朋友或者是男朋友都要抱怨社會不公,抱怨自己的命不好,好像只有這樣不斷的抱怨才能發洩出不滿,才能得到別人的同情,但是恰恰相反,因為有能力的人從來不會抱怨。在這本書中,鮑溫牧師說:“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一樣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而且如果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我們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

就拿我們現在目前的工作來說,在工作中,現在每個月的業績壓力大,很多一線就會抱怨,你看誰誰誰這個月又完成了,或者是你看看誰誰誰這個月又是第一等等,然後你和一個同事抱怨,然後這個同事又和其他人去抱怨,這個一個接著一個,久而久之就會感到自己的潛質沒有得到展示、領導對自己不重視、單位對自己不公平,因而在思想上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根本就沒有去思考怎麼更好的完成工作,完成業績,不盡心盡力的去完成工作,一味的只是在應付工作,無論上面給你下發多少任務,你都是沒有辦法滿足也沒辦法完成的。

最後就像書上說的'“凡是你所渴望的東西,你都有資格得到,快朝夢想前進吧。不好打壓自我、替自我找藉口,或是假借批評和抱怨,將注意力轉移。你就應要理解不安感來襲,同時在這樣的時刻支援自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天下只有三種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我的人,就應試著領悟接納自我;抱怨他人的人,就應試著把抱怨轉成請求;抱怨老天的人,請試著用祈禱的方式來訴求你的願望。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1

早已聽聞“紫手環”的魔力,最終有機會體驗一回。但正如《不抱怨的世界》開卷語所說的,“紫手環”只是一種象徵、一種媒介、一種手段,最根本的還是改變自我的內心。或許要真正到達“不抱怨”很難很痛苦,實在這只是尋找內心平靜的一個過程。

《不抱怨的世界》書中多處提到生活中一些我們經常會“抱怨”的'細節,我們總是“抱怨”別人怎樣不好,“抱怨”外部環境如何不利,書中所說的,讓我不禁聯想到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婚姻保衛戰》,該劇導演趙寶剛在被問到“取得婚姻保衛戰勝利、雙贏的祕訣是什麼?”時,他回答:“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僅有改變自我。”我以為趙導的這句話與“不抱怨”所提倡的精神境界是異曲同工的。俗話說心態決定狀態,僅有擺正我們自身的心態,才能發現他人的美。

回想起上大學的時候,總會聽說哪間宿舍又吵架,問其原因,無非是誰不講衛生,誰太晚睡影響到他人。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便會引起一場戰爭。我們宿舍四人也並不是對彼此完全沒有意見,但卻從未發生爭吵,只因我們善於忍耐,善於理解,善於溝通。人與人的相處之道總是如此,得饒人處且饒人。假如你有時間打掃衛生,那麼幫幫人家打掃又如何呢?假如你真的影響到別人,為何不能多站在別人態度將心比心,改變一下自我的作息呢?實在很多事情看起來總是那麼簡單,但不明白為什麼人類總會把他們複雜化。“不抱怨”不就是對別人多多忍耐、理解與溝通,對自我多多省視、要求、改變嗎?

在想想此刻的工作,日復一日,有時自我很努力,成效卻很微小,於是我們總會在別人身上尋找原因,某某不配合,指導不正確,對手太強大……等等,總有成千上萬的理由,卻無一條是關於自我的,就算有也是運氣太背之類的。此刻想想,實在我們能“抱怨”的永遠僅有自我,僅有“抱怨自我”才能轉化為生產力,才能轉化為前進動力,這種“抱怨”於人於己才是有意義的。抱怨別人、抱怨外部都是愚蠢、無濟於事的,這種消極心理更會使自我永遠得不到提高、永遠無法取得成功。

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不歡樂,是由於我們要求太多卻無法實現;很多時候,我們會感到很失看,是由於我們總按著自我的設想臆造客觀世界,卻發現事實原先不是所想的。想要歡樂實在很輕易,珍惜眼前便可;想要滿足實在很輕易,平常心理解現實便可。

讀《不抱怨世界》,用“紫手環”時刻提醒自我:永遠別企圖要求別人,要做的僅有改變自我。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2

“《不抱怨的世界》讓你相信,你真的能改變自己的人生,並療愈靈魂的失調狀態,因為你自己就是一種祝福。”這句話是美國《洛杉磯時報》對於這本書的評價。近來,我也有幸拜讀這位美國最偉大、最受尊崇的心靈導師之一——威爾·鮑溫的著作。一本書、一隻手環,改變愛抱怨的你,成就不抱怨的世界。讀完這本書之後,讓我對抱怨有了新的認識,同時也受益匪淺,對我的工作和人生規劃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指導和幫助意義。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難免會有一些抱怨,在生活上遇到的.不順遂,發發小牢騷、吐吐苦水,這些在大多數人的眼裡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不要忘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吸引力法則”,當我們在說一些負面和不開心的事時,就會收到負面和不快樂的事,講一個比較通俗的例子:當一個女生受到過一次感情上的創傷時候,肯定就會抱怨世界上沒有一個好男人,當她在抱怨的時候就已經在心底種下了一個“不相信世界上有好男人”的種子,所以即使會遇到好男人,這一個深藏內心的種子就會竄出來,讓她開始懷疑,這樣即使遇到,也會錯過吧。其實抱怨的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我們自己,抱怨不會有很明顯的惡果,但是如果心懷感恩、寬容大度就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家戴爾·卡內基先生在他的著作中總結的30條溝通人際關係原則中,第一條就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抱怨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負面的生活、工作態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點,包括最親密的人。如果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中只會抱怨,那麼成功只會離你愈來愈遠,真正的成功只會垂青積極主動的人,而不是一直對工作中各種事務抱怨,那樣只會讓我們產生牴觸心理,實際一點的說如果你只會抱怨,那麼以後的升職加薪公司的領導又憑什麼來選擇你呢。當我們把這些消極的想法從自己內心中掃除殆盡,讓自己的內心充滿陽光、充滿希望。你會發現,人們不但欣賞積極主動的人,還會對其充滿敬佩。因為世界上少有這樣的人,所以,世上也少有成功的人。一句話,庸人是因為自己而平庸的,也是因為不斷抱怨而平庸的。

總而言之,若想改變生活走出低潮,停止抱怨,是重新出發的第一步。遇到挫折從容面對,不抱怨、不放棄……只要繼續努力,就一定會走向成功。對生活不抱怨,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然也會成為快樂的人。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3

抱怨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行為,看完《不抱怨的世界》,受益匪淺,認識到“不抱怨”的內涵。書中說:“我們之所以會抱怨,我們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優秀的人都不抱怨。想一想:人發怒時,怒氣會毒害我們自我的血液。傷人傷己,進而抱怨無際於事。

在書中我看到了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突然發現自我是一個如此多抱怨的.人,心中多了些不安,書中的一句話讓我醒悟:“誠實應對情緒,安於自我的不安,對發現自我的不足不必驚慌,既然已經產生了,就應當誠實勇敢的應對它;就應當去想辦法結束它,也才能最終安於自我的不安”。書中就是要求我們勇於剖析自我、找出不足、勇於改變自我。由少說到學會沉默,再到安於不會沉默,再到安於不說的狀態,最終就能真正擁有“不抱怨的世界”。當我們沒有了抱怨,我們的心理就只剩下歡樂,當人人都拋棄了抱怨,那這個世界就肯定更加和諧。

其實這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太多,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又難免要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所有這些事情,都讓人感慨,令人難免抱怨不已。每當這時,有些人便不能正確對待,產生不滿,引發很多牢騷和抱怨。抱怨是容易的,正如心理專家所言,“抱怨帶來簡便和快感,猶如乘舟順流而下,那是因為我們是在順應自我負面思考的天性。停止抱怨,而改用進取的態度去欣賞事物完美光明的一面,卻需要意志力。”雖然本書中教導我們不要抱怨,但我認為不抱怨真的很難,人離不開抱怨,但切忌抱怨後不要一向輪迴在抱怨之中,這樣既解決不了問題,又影響個人情緒,長期處於這種狀態,對身體也有很大的傷害。書中主人公的狗被車撞了後,就差點讓他自我成為了憤怒及抱怨的奴隸,是理智讓主人公在抱怨的行為中停了下來,沒有讓事情更糟糕,而理智就是內心世界對自我行為的理性剖析與理解,而這一切都是“不抱怨”所能給予我們做到的。

最終引用比爾·蓋茨的一句話“人生是不平等的,去理解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4

那一年,一個小山村中走出了兩個農民,他們擠上了到上海的火車。火車上,熙熙攘攘天南地北的人都有。有人說“上海繁華是沒錯,但是幹什麼都需要花錢,甚至問路也需要花錢”。其中一個農民憂心忡忡,抱怨說“早知如此,還不如留在小山村,這以後可怎樣生活啊!”另一個農民眼睛亮了起來“上海真是遍地是黃金啊!居然連帶路都能掙錢”,一片憧憬似的躍躍欲試。

多少年以後,眼睛亮起來的農民成為了資產上億的企業家,而那個抱怨的農民成為企業家1200名員工中的普通一員。一種是沒有信心的抱怨,一種是對機會的用心認識,兩種不一樣的思維境界造成了截然不一樣的命運成就,原因就是抱怨的對立面上,永遠矗立著一扇窗戶,誰打開了那扇窗戶,就能改變他的命運。

抱怨的人往往無意識地在發洩和表達不滿,以求獲得自身心理的平衡以及別人的同情心。抱怨是在陳述你不好的東西,而不是你要的東西。那麼從抱怨的對立面的逆向思維衡量,雖然獲得了自身心理的平衡和別人的同情心,但是自己仍然是一個無助的可憐的弱者;抱怨不好的東西的對面,是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強大的管理工具“問題管理法”會提升你的業績。冷靜的思考後,抱怨往往就是現實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意識到這一點後,對面的窗戶就顯露了出來。

抱怨工作緊張時刻不夠,開啟對面的窗戶你就從時刻的奴隸一躍成為自己時刻的掌控者;抱怨工作雜亂無序,開啟對面的窗戶你就從無序忙碌的執行者一躍成為井井有條的.事務管理者;抱怨不理想的工作崗位,開啟對面的窗戶你就從不思上進的工作者一躍成為不斷提升自我的堅定信念命運改變者;抱怨工作的難度,開啟對面的窗戶你就從無所作為的員工一躍成為攻堅克難的強者;抱怨溝通困難,開啟對面的窗戶你就從智商高的理性管理者一躍成為情商高的優秀管理者……

抱怨的對面是自身意識形態的改變,意識的改變促成了自身行動的改變,行動的改變創造了事物結果的改變,事物結果的改變將影響到自身命運的改變。如果不喜愛一件事,就改變那件事;如果無力改變,那麼能改變的就是自己的態度。當發覺抱怨無濟於事時,為什麼不嘗試著進行力所能及的改變呢?只要有一絲的變化,那麼原先的結果軌跡將受到影響而變化。

當開啟抱怨對面的那扇窗戶後,你的思維會插上翅膀自由翱翔,你會融入一個充滿創造和改變的“不抱怨的世界”。

《不抱怨的世界》讀後感15

《不抱怨的世界》是我讀完之後感觸最深的一本書。我們都喜歡抱怨,可是又不喜歡聽別人抱怨,我想這是人的共性。

威爾·鮑溫在《不抱怨的世界》一書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們抱怨,是為了獲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們不敢做的事。”許多時候,我們並非意識不到這一點,但就是不願意直面,並且進取做出改變,有時候,隨著心理的慣性,也不明白如何改變。可是,改變不如意的現狀,也是人類的本性,抱怨帶來的消極作用,人們意識到了之後,還是會有改變的慾望自然升起。當改變隨著情緒上的牴觸被帶進了生活,就由“有意識的無能”踏入了“有意識的有能”。

我們開始留意自我的言語措辭,以沉默代替抱怨。這實在不是一個能輕易勝任的挑戰,儘管抱怨和評斷如口臭般汙染著自我的生活環境,但習慣性的東西總是會帶來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我們常常在努力維持不抱怨與落回現狀之間掙扎,改變自我的勇氣、不懈地自我覺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鑰匙——這把鑰匙,讓我們長久以來封閉著的意識緩緩敞開。

對舊有習性的挑戰必然帶來生活層面上的某些變更,鮑溫溫和而又堅定地指出:在這場把生命導向光明、進取的內在改變中,如果其他東西的`確是阻礙,工作,或者朋友都應當研究放棄。

《不抱怨的世界》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蛻變流程。

放下抱怨,這並不等於在困境面前不作為,或者放棄對社會不公正的言說權。帶有負面情緒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設性的消極。而源於生命的熱愛,並由此生髮的感恩、寬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機構以任何名義竊取盜用。

所有的描述至多隻是路標,真正的開始總是握在你自我手中——如果踐行,如果堅持,已經足夠造成改變的敞開,穿透我們雜亂無章、充滿問題而又缺乏審視的生活。

《不抱怨的世界》告訴我們,不要抱怨,不抱怨就是一把鑰匙,一把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改變的鑰匙,讓我們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能夠有一份難得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