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推薦】

讀後感2.86W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昆蟲記讀後感【推薦】

昆蟲記讀後感1

在颯颯的秋風中,我們開始了新的一學期。開學的頭一個月,我讀完了一部科學名著——《昆蟲記》。他的作者是法布林,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法布林是法國有名的.昆蟲學家,自小,他就喜歡觀察昆蟲。正因為如此,他才走進了科學的殿堂。

這本書主要講了各個昆蟲的生活習性以及它們生長的過程。每一種昆蟲都寫的十分詳細,比如松毛蟲,法布林觀察它們從卵變成幼蟲,經過兩次脫皮之後到地下結繭,再變成飛蛾產卵。每一步,寫的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為什麼?這就是熱愛、觀察與實踐的結晶。

法布林小時候十分迷戀昆蟲,對於父母的責罵不管不顧,情緒絲毫不受影響。他喜歡,所以他心甘情願地觀察著,樂此不疲;他喜歡,所以他才會動手實踐,不惜付出一切代價。這樣的熱情是難能可貴的,也是真實的。

法布林為了寫《昆蟲記》花費了畢生的精力,然而在他成名時,已年近九旬了,他並不願意接受媒體採訪,他對此表示不認可與無視。所以,他企圖的並不是名聲遠揚,而是讓人們更近一步地瞭解大自然、喜歡大自然。

從以上幾點來看,法布林先生是一位為科學嘔心瀝血、默默無言的奉獻者。我們學習語文不是也應該這樣嗎?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可讓我們成績大大提高。觀察與實踐,也是我們作文的兩大重要能源。只有親身經歷,寫出來的作文才富有真情實感,才能夠把人打動。

快樂學習,勇往直前!讓我們懷著熱愛語文的心情,去大自然中實踐、觀察!請相信:興趣+觀察+實踐=成功!

昆蟲記讀後感2

每一個故事裡都有每一個道理。不管身子有多複雜,每一個蟲子的樣子和特徵在《昆蟲記》裡就可以找到答案,《昆蟲記》呀!你一直陪伴著我度過一個寒假,你讓我和昆蟲交朋友,和它們和睦相處。在《昆蟲記》裡我喜歡的是那威風凜凜的螳螂了。螳螂它小腿生長在與大腿相連的關節上,非常靈活。它也是帶兩行齒的鋸條,鋸齒比大腿的小,但是比大腿多,排列得更緊湊。小腿終端是一個固定的鉤子,其銳利能夠與上好的鋼針相媲美。鉤體下側有一道細槽,細槽兩側各有一條利刃,猶如一對彎刀,又像一對截枝刀。

有一個特點,如果你細心觀察的話一定會發現螳螂休息的時候把捕獵器收折回來,舉在胸前,作出一副不傷人的摸樣。我們此刻看見的就是所謂的“向上帝祈禱”,祝福幸運女神向它微笑。

你覺得高潔的螳螂好嗎?

最後我向《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送去我的`祝福,法布林先生您的偉大成就是我們兒童一生的快樂,我要像您一樣有留心觀察事物、在每一個日子裡觀察東西認真把它記下來,而且養成了刨根問底的好習慣,那我的成績也一定會有提高了!

昆蟲記讀後感3

這是一本昆蟲的史詩.它在揭開昆蟲世界神祕面紗的同時,還將昆蟲生活與人類社會巧妙的聯絡起來,成為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 法布林是一個對昆蟲痴迷的人.他在小時候就非常喜歡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他便將昆蟲捉到地裡,每天看著它們.書中記載了許多昆蟲的名稱、習性.其中,

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是松毛蟲,雖然在校園裡我看見過它,但並不知道它叫什麼,更沒想到他們還能變成蛾子.我一直認為,只有蠶會吐絲結繭,現在看來,這是錯誤的.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孔雀蝶,因為它是我見過的蝴蝶中最漂亮的一種,它們中最大的來自歐洲,全身披著紅棕色的絨毛,脖子上有一個白色的領結,翅膀上灑著灰色的小點兒.

橫貫中間的是一條淡淡的鋸齒的線,翅膀周圍又一圈灰白色的邊,中央有一對大眼睛,有黑的`得發亮的瞳孔和許多色彩鑲成的眼簾. 法布林舉過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孩子在路邊數撿來的石子,他長大或許成為數學家我也應該找到自己的興趣,去挖掘生活中的樂趣

昆蟲記讀後感4

哈,終於讀完昆蟲記啦。我最喜歡讀昆蟲記! 這是法布林寫的一篇外國經典名著,寫了12終昆蟲分別是蜂、金龜子、蟬、螳螂、蟋蟀、松毛蟲、大孔雀蝶、小條紋蝶、紅螞蟻、朗格多克蠍、螢火蟲、蜘蛛,蜂類一共介紹了9種蜂,而且介紹的非常詳細,關於蜂的巢、幼蟲、食物和形態,都描寫的非常生動有趣。

金龜子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昆蟲,它會用泥土來坐梨形育兒房,真是又環保又結實啊!蟬被大家說成是害蟲,在此我會為蟬證明不是害蟲,而是一位著名的.歌唱家,但蟬不會自己找食物是去問螞蟻要食物。

這種做法是不對的。螳螂是一位殺手,雌螳螂會在新婚之夜吃掉雄螳螂這非常殘忍。蟋蟀是一種非常懂得唱歌的昆蟲,歌聲非常動聽。松毛蟲是一種喜歡成群結隊的昆蟲,經常一起找食物,非常友好。大孔雀蝶的翅膀,像一個個眼睛。小條紋蝶是一種非常少見的昆蟲,它非常美麗。紅螞蟻是一種非常相信自己的昆蟲........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國小生看的書,建議大家到書店自己去看。

昆蟲記讀後感5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

暑假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科學鉅著——《昆蟲記》,讀了之後我感慨萬千。

書中主要介紹了幾個昆蟲的習性與故事,比如:螢火蟲是肉食動物,他的主食是蝸牛,在每次進食之前,他都會往蝸牛的體內注射麻醉液,接著,他就會往蝸牛體內注射消化液,讓蝸牛變成“肉粥”最後便可以吸食了。我還知道了糞金龜如何滾糞球,節腹泥蜂如何捉住並並食用蟲子。

看完這本書後,我想:只有我們現在瞭解自然,深入自然,等到我們長大了我們在能利用自然,駕馭自然。

昆蟲記讀後感6

有一語文老師讓我們回家背課文,那天作業不多,但是我卻磨蹭了好長時間到了10點鐘才寫完,我迷迷糊糊地收拾好書包,準備上床睡覺,但是還沒上床就被媽媽叫住了:“天卉,老師發來簡訊了,語文課文要背誦,你背完了嗎?”我心裡一緊張,支支吾吾的說:“背…背…背完了。”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虛,又厲聲問了一遍,我無言以對。在媽媽的嚴謹督促下,我睜開那已經要打架的眼皮,無力的背誦著課文,揹著揹著,就快要睡著了。這是媽媽問我說:“背完啦?等會兒,我來檢查。”啊?我一聽要來檢查,連忙胡亂的看了幾遍,其實也沒看到什麼。一開始背誦,我就卡殼了,連開頭都不知是什麼,這是媽媽提醒了我才開始背出來。到後來不是卡殼,就是背多字,而且還差點漏了一大段文字。到了最後,媽媽再也忍受不了了,讓我重新背熟了再背。我可不願意,連忙說:“唉,差不多差不多,反正不都一樣。”第二天一早起來什麼都忘了,只記得那開頭的.幾個字,結果被老師批評了。現在讀了這本書,我一定要向法布林學習,要有認真嚴謹的想學習態度。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法布林昆蟲記10》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勇敢的鬥士--螳螂和勇敢的貧民--寄生蜂,螳螂是殘酷無情的,在比賽的時候,他竟然將它的手下敗將一口一口的咀嚼掉,貪心的它竟然將裁判節竹蟲吃掉,甚至連自己的老公都不放過,儘管如此吃了這麼多也是會有回報的,那就是生許多的小寶寶。寄生蜂是平凡的,靠自己的辛勤勞動,來掙得食物,並在上面產卵。可是面對可怕的'昆蟲,它卻毫不畏懼,就像面對螳螂,它竟然安然無恙的走過去,就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樣,真是奇怪。這裡還講了不勞動就想得到食物的昆蟲--青蜂,它們光睡覺卻一點也不勞動,整天悶著腦袋睡覺,其實它們自己心裡都有一個“陰謀”,就是在其他的蜂產下的卵上,懶洋洋的產下自己的一顆卵。

我覺得,雌螳螂應該不是有意的吃掉自己的丈夫吧,應該是因為,雌螳螂需要足夠的食物,可是又沒有時間找,所以就吃下了雄螳螂吧。寄生蜂非常的勤快,而且可以不顧一切的尋找食物,是什麼給它鼓起了這樣的勇氣呢?答案就是自己對小寶寶的關心和愛護。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愛能超越一切,愛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擁有你想也想不到的力量。

昆蟲記讀後感8

法布林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奇必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和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科學鉅著。

在我沒讀《昆蟲記》之前,我不知道鬆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松毛蟲會一面探測,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探測土的性質。讀了這本書,我從書中知道了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慣:螢火蟲是會發光的甲蟲,有很多人寫了詩來讚美螢火蟲,而只有法布林為螢火蟲的短暫生命而惋惜;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要在地下蟄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它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螞蟻竟然是凶悍的掠奪者,將蟬兒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種種奇妙的現象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讓我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藏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9

想想去年冬天的事,還歷歷在目,不經意間,今年冬天就來了。好在今年有《昆蟲記》,不然前幾天的寒冷也使人不知所措呢。

關上書時,時不時總會想起書中的昆蟲世界裡所結識的好友——不知疲倦的歌者,蟬;多疑謹慎的螳螂;心靈手巧的被管蟲幼崽;辛勤勞累的聖甲蟲;寄人籬下的泥水匠蜂;外貌美而內心抽的'金蜂等等。

這樣看上去似乎就是在說這本書不過是描寫幾種昆蟲罷了。確實如此,但作者那幽默風趣的風格,生動形象的描寫總能使人露出會心的微笑。這也僅僅是其中之一,當你真正讀完它時,不需要別人的點評,每一個人都很清楚,那書中描寫的,正是縮小版的我們。每一個章節似乎都在闡述著不同的“人”。即使並不是,但卻又讓人覺得那麼熟悉。

蟬,不正是扮演著街頭賣唱的歌者嗎?螳螂般多疑的人,我們世界中還少嗎?被管蟲母親在它生命的最後時刻,不僅將自己精心建造的房屋留給它們的孩子,還把自己身上僅留的絲絨帽貢獻給了子孫,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前可謂是一絲不掛了。有著這般無私的聖潔心靈,不正是我們所有人的母親嗎?為了過冬而辛苦一整天收集食物的聖甲蟲,也有不勞而獲去偷取別人勞動成果的同類。這還不夠形象嗎?這正是在這個純淨的世界上染上汙漬的人吶。

願那個世界的“人們”在這嚴寒的冬天能吃飽穿暖,能平安地與家人團聚。我們有著殺死昆蟲的能力,但並沒有那個權力,更沒有理由去破壞和我們一樣的美好世界。

昆蟲記讀後感10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閱讀一本好書能淨化人的心靈,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更芬芳。

一個寧靜的早晨,一縷金燦燦的陽光透過密密麻麻的葉縫,照在我的書桌上,顯得十分柔和。我捧起《昆蟲記》這本書,像是走進了昆蟲的海洋,與書融為一體,不管時間的`流逝,書像磁鐵一樣牢牢吸引了我的目光。

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我似乎又成長了許多,我從一個害怕蟲子,討厭蟲子的小男孩兒長成了一位喜愛蟲子的人,甚至做成敬佩蟲子的“青年”。

從《昆蟲記》中,我認識了喝樹汁的蟬,吃蝸牛的螢火蟲,愛吃萵苣葉的蟋蟀……我也知道是我誤會了蜜蜂,我不該用相同的眼光對待所有昆蟲。蜜蜂早出晚歸地採蜜是為了我們,是為了我們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它那鋒利的刺並不是為了傷害人類,而是自衛;還有七星瓢蟲、蝴蝶……如果沒有它們,我們會有這麼多姿多彩的世界嗎?長久下去,我們能好好地存活下去嗎?

因些,我們要保護昆蟲,讓它們更好地造福於我們的子孫和後代。

昆蟲記讀後感11

《昆蟲記》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被我因為厭惡而忽視太久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12

星期天,我讀了一本書,題目是《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作家法布林。剛拿到這本書時,它就像一塊奶油蛋糕深深地吸引著我。因為裡面的昆蟲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長毒刺的黃蜂……

以前的我對昆蟲是不感興趣的,而當看了這本書後,猶如開啟了探索昆蟲世界的大門,使我汲取到很多的的知識。

在這本書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寫有關蟬的篇章。它的開篇第一句———“蟬的名聲是靠傳出來的”,使我疑惑不解,讀到了後面,我才明白原來是人們的傳言才逐漸有名的,這個解釋使我哭笑不得。除此之外,我還知道了蟬是怎樣產卵和孵化的,蟋蟀是如何捕食的,松毛蟲的“家”在哪裡,蜘蛛常見的種類… …

法布林把昆蟲寫的那麼真實.美麗.生動。他一生都在貧困中作但他一點都不孤獨,因為他有那麼多的昆蟲朋友。他把大自然當成了自己的實驗室,葡萄架下.山坡上.田野裡。他不怕太陽的`暴晒,一蹲就是一天。而且,他的家中也是他的實驗室,家中有很多的瓶子,那都是他實驗的工具。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觸很大,法布林在那樣的環境能寫出膾炙人口的鉅著。我真是慚愧萬分啊!我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發奮圖強地學習,長大做一個對祖國有作用的人。

昆蟲記讀後感13

《昆蟲記》,八上的必讀書籍,本來以為讀完它僅僅是一項任務,沒有想到讀著讀著,我竟已把讀它,當成了一種樂趣。

歌德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這本《昆蟲記》,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法布林為了觀察昆蟲捕食過程,趴著,或蹲著,屏住呼吸,一動也不敢動的樣子;彷彿看到他在屋裡踱步,就為了尋找實驗材料而著急的樣子。他是真的熱愛昆蟲,他把它們都當成了人。昆蟲們是他的朋友,鄰居,是“偉大”“文明修身”的;唯獨不是躺在解剖臺上,死氣沉沉的“試驗品”,所以他筆下的昆蟲大多活潑可愛,生動鮮活。

實不相瞞,在這眾多被法布林拎出來描寫的'昆蟲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黑腹狼蛛。

彼時剛看完《黑腹狼蛛》這一章。這種狼蛛似乎極其關心、照顧自己的子女,若包裹子女的“包袱”掉下,它會發瘋似地衝上去,將其抱入懷中;子女出生後,兩百多隻小狼蛛趴在母親的身上,讓母親揹著出去,整個場面極其溫馨。我按捺不住自己蠢蠢欲動的手,搜了搜圖片。但是,搜完我就後悔了。

母蛛那一雙大而眼神鋒利的眼睛會看得你內心發毛,它身上密密麻麻的小狼蛛,更是會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恐懼到懷疑人生。法布林怎麼能忍的?

因為他對昆蟲的熱愛,對研究昆蟲這項事業嚴謹認真、鍥而不捨的精神,對嗎?

昆蟲記讀後感14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見昆蟲,比如:螞蟻、蟬、西瓜蟲……雖說是常見,但,從來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過。讀了《昆蟲記》後,我也對昆蟲有了些瞭解,發現這世上竟有這麼多昆蟲,昆蟲們生活的世界是如此奇妙。

《昆蟲記》就是記錄了關於昆蟲的一些生活以及他們的特點的一本書,在法文中也直譯為《昆蟲學回憶錄》。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的生物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耗費畢生的心血所著成的。這也讓這本書剛一問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作者法布林從小就對昆蟲非常的感興趣,這也讓他開啟了對昆蟲研究這一道路。他善於觀察,好奇心強,勤奮,對獨立探究,有著勇氣和決心對昆蟲的熱愛易於言表,天真聰明……

在《昆蟲記》中,法布林運用了比喻、擬人、舉例子、作比較等的手法,以及充滿愛的語言,向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在這裡作者描繪了螳螂、蝗蟲、蟋蟀、螢火蟲、金步甲……每一種昆蟲的習性、工作、繁衍、死亡都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

從《昆蟲記》中寫出了法布林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以及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把本書寫的生動形象,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世上的很多昆蟲。這的確是一本值得大家去讀的好書。

昆蟲記讀後感15

我一直害怕蜜蜂,小小的蜜蜂似乎只知道飛來飛去和爬上爬下,我害怕它們嗡嗡嚶嚶的叫聲,也害怕它們橫衝直撞的“飛奔”。一見到蜜蜂我就會緊張和不安。

法布林的《昆蟲記》把我帶進了精彩的昆蟲世界,特別是蜜蜂們的生活如童話般奇妙。蜜蜂的住所很獨特:採棉蜂和採脂蜂自己不會築巢,就住在別的動物廢棄的巢穴裡,把那裡當做自己的住所;黃蜂把巢穴建在地底下,用木頭的碎粒兒做成,巢裡有很多小房間;赤條蜂的巢穴建在鬆軟的泥土裡;泥水匠蜂把巢穴建在暖和的鍋和爐灶旁。蜜蜂還有可愛的暱稱:樵葉蜂又叫“天才小裁縫”,因為它的嘴像剪刀一樣,能把樹葉裁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泥水匠蜂就像“怕冷的建築師”,因為它們總喜歡把巢建在暖和的'地方,還要能經常見到陽光。

我還知道了蜜蜂有的群居,有的同居;有的記憶力好,有的不太聰明;老了或是生病的黃蜂工蜂會被拖到巢穴外面,小斑紋蜂會讓老了的媽媽留在巢穴裡看家……關於蜜蜂的奧祕可多了,它們有感情、有思想、有本領,探索起來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