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願生命從容讀後感

讀後感2.24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願生命從容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願生命從容讀後感

願生命從容讀後感1

都說“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現實的評價在傳遞,《願生命從容》讓我瞭解周國平的文章並有所收穫。

閒擱在書架上的這本書一直未開封,當初說不上什麼緣由就購買了此書,或許是對生命有所期待,或許希望通過別人那裡多瞭解一些。由於工作原因,最近一個月出差次數也有點多,火車上總想看看書,就隨手拿了這本,閱讀至今日結束,期間大約有兩週左右。值得細細品味的一本書。

一開始,未開啟書本,覺得是周國平先生一個系列版本的作品,未曾想到這個只是他的隨筆。從部落格上由一位主編精挑細選59篇隨筆記錄,這些都是評價極高的文章,所以文章質量很有保障,看起來倒也不乏味。

《願生命從容》共有八個章節,每個章節大概有6~8篇文章,囊括了人生觀,價值觀,孤獨與安靜,愛情與婚姻,孩子與教育,懷念友人,閱讀感想,以及迴歸心靈家園八個方面的內容。

生命是一段旅程,有終點的旅程,在生命旅程中,我們應該想想自己作為一個什麼樣的個體存在?我們是一個個個體,我們生命短暫,蒼茫宇宙,有如蚍蜉。但是我們生於塵世,短短70,80載人生,卻也需要經歷各種磨難,考驗,經歷痛苦,折磨,那麼你是否又是一個熱愛生命的人?

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樣的人生觀才是符合你自己的標配?書中從真性情的個性,簡單生活,理想主義,做自己,享受生命的快樂,人性等幾個方面著重介紹,物慾橫流的社會,物質主義,權貴錢財,從來不是周國平先生的追求,生活是自己的,活得簡單才能活得自由,物質主義,權力都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追求,致使精神受累。理想主義,深受其中一句話感染:一個人如果在14歲時候不是理想主義者,他一定庸俗的可怕;如果在40歲時仍是理想主義者,有未免幼稚的.可笑。理想是靈魂生活的寄託,這是一箇中性的概念,所以文章建議人做一個溫和的理想主義者,今天又聽了趙雷的理想,自己動容了,含著淚聽完的。

幸福是一種能力,內心世界的豐富,敏感和活躍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以前聽過哈佛大學的幸福課,幸福這個詞跨越文化,地域,空間而存在,它既是一種滿足,又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投入,最後還有一種意義。自己的幸福需要自己去體味,這個和慾望快感不一樣,這是一個更加高階的概念。當然,人生於世,比幸福和成功更重要的是做人。懂得自尊自愛,讓自己有一個坦蕩而充實的靈魂,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幸福是生而為人之上的情感體現,做人是更加底層的基石。如果做人不行,幸福,事業,成功都是都將會失敗。

孤獨與安靜,一個人並不是時時刻刻都是處於繁華鬧市,人群之中。生活總會讓你迴歸寧靜,靜靜的深夜,你是否會去思考,是否會進行自我揣度。孤獨也是一項能力,白巖鬆先生的《孤獨是生命的禮物》,讓人感覺這種情感並不可怕。欣然接受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透徹,換另一種說法,思想境界才會提高。安靜不是靜止,不是封閉。泰戈爾曾說:“外在世界的運動無窮無盡,證明了其中沒有我們可以到達的目標,目標只能在別處,即在精神內在世界裡。在那裡,我們最為深切的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寧,在那裡,我們遇見我們的上帝”。

愛情與婚姻,孩子與教育章節,拜讀之後,也是意味深長。周國平先生的生活體驗,給了一種很好的模範作用。愛情與婚姻,我們需要追求更加內在的精神契合,孩子與教育,這也是當今社會的一種現象,孩子到底是以一種怎樣的姿態去學習?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的見解。

讀完此書,最大的感受是心態原來可以在閱讀中如此寧靜。

感謝此書,帶給我閱讀上的舒適感,和對生活的一些感悟。

願生命從容讀後感2

走過一些路,吃過一些鹽,知道很多事情過不去,並不是一句《習慣就好》就能讓自己釋懷。那些看似極其有效的道理,多半蒼白無力,讓你成為別人眼中的強者,自己心中的忍者。

面前的這本《我願生命從容》,並不是一本關於道理的書,它只是用另外一種視角告訴你,生活的另一種維度。如同一個魔術師,藝術的浪漫與真實生活的交匯,宛若回到中世紀去做焦慮的女畫家貝爾特,然後跑到法國去做個馬上被情人遺棄的小女人,最後乖乖地回到羅馬做個靜靜吃食的鴿子。真實而有趣,過癮而回味。當然,對生活與情感中的糾結,書裡的人會怎麼處理,最值得回味。

比如,穿越到歌劇《微笑的國度》做那個來自異域的麗莎,和中國的王子蘇崇,一起經歷場浪漫而悲劇的愛情。兩個自私的人,都想保持自己,不願妥協,最後的結局必然是分離。所不同的是,他們是王室婚姻,不是你覺得想分就可以分,關乎皇家威嚴和禮儀。但德國人最後還是讓他們為自由而分。乍然你明白,雖然你很討厭他們的自私,但於他們自己而言,是快樂的,因為他們表達和做到了真實的自己。

想起曾經看過的很多書,不停地用乾癟的話告訴你:你要放下,要看淡,要接受。這的確是真理,但往往難以做到。當每次被困住,我也試著告訴自己要放下,可最後無比絕望地發現臣妾做不到。當胸懷配不上你的人生指南時,你真的會馬上想把那本指南踩到腳下,然後拿推土機讓它碎屍萬段。所以,真應了韓寒那句話,知道了無數個乾癟的道理,但是依然過不好一生,你需要的是生活深層的藝術。不是放下,放過,接受,而是無造作的真誠。

這就宛若5歲打針,我總會鬼哭狼嚎,媽媽說:大孩子了,要堅強。但我還是會哭,因為確實很疼。媽媽會指指旁邊的小男孩:你看,人家就不哭。可我看看,還是會繼續哭。最後,媽媽發出通牒:你再哭就不要你了。我終於止住了,只是抽噎。

豈止打針忍著不哭,還有很多。我記得有次手指感染,需要拔指甲蓋。那時我已經15歲,早就過了大人所謂該哭的年齡,但是打完麻藥,醫生拔出指甲,我還是哭了。爸爸在旁邊說:分明不痛啊,你怎麼還哭。是啊,是不痛,可是我不喜歡血爬滿我的手,所以我要哭。

直到戀愛,失去,再戀愛,再失去,我才發現,即使把忍耐的忍字刻在手腕上,我依然做不到不哭,堅強。

後來,我發現,堅強不是不哭,而是不倒。要想不倒,就像奇嵐在書中說的,要明白,“一段關係中只有愛是不夠的”。放進世界你的痛便不是痛,你會為自己曾經的淚發笑,至此,失戀只是場生活的.歷練,而不是淚淌過的跑道。

打針、失戀會有痛,可以忍,但也可以哭。單憑堅強這個詞,淌不過失落。

哭並不丟人,因為那是你心底最真實的情感流露,如果強忍,會讓自己更疼。這種疼痛帶給人的傷痛遠遠勝過生理上的哭泣。

不哭也不是堅強,哭泣也不意味著不堅強。生活本來就會有痛。只要哭著打完了針,也是條好漢。真正的膽小鬼是那些不敢打針的人。即使戀愛失敗,痛哭三天,做個雨中奔跑的海鳥,也還是女漢子,沉溺其中,不給自己期限的,才是弱者。

生活不需要你給自己貼很多標籤,堅強不堅強都無所謂,做真實的自己,淌過溝坎是王道。如此,快樂而自由。

生活的狗血有時也需要遮蔽自己真實的另一面,比如工作,比如社交。就像沈奇嵐在寫卡夫卡時說,他有兩個自己,一個自己渴望得到真實幸福的生活,另一個自己害怕失去孤獨。

在社交時強忍禿頭的噁心勾魂媚笑,千萬不要忘記在閨蜜面前恢復小女人的本態。這聽起來有些分裂,但未嘗不是一種狗血生活裡的明智之舉。就像奇嵐在《總有一間小屋亮著》所說的,“脆弱的時候的確需要有人接著自己”。如此,心中的柔軟才不會崩潰。

在微信微博盛行的年代,讀幾句乾癟的道理不難,隨手拈來,可是憑藉道理淌不過雨季,更跨不過生活的泥潭,奇嵐這本書提供的是讓你自由一生的生活藝術,這遠比道理更實用。

對生活缺乏真誠時,我們會變得軟弱,成為自己與別人期待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