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讀後感1.3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1

成長對於孩童來說是重要的,因為長大是多麼自豪的一個字眼呀!對於成年人來說,日子的流逝意味著衰老將至,年華不再;那麼對於擔負著建設下一代重任的教師來說,自己的專業成長標誌著什麼呢?以前這個問題我從未考慮過,只覺得教師不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成長不就是“教學相長”嗎?

寒假裡,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肖川同志寫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書中的內容簡約但卻精闢,使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書中的觀點通俗而又深刻,讓我的境界得以一次昇華。作者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關於教育學習、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一堂課,發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淺。

通過這本書,讓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教師的幸福人生=自己的專業成長,你想要多美滿的.幸福生活,你就要讓自己的專業成長多少,這二者呈正比關係。近幾年來,一片改革的呼聲總傳誦著“新課改不僅減輕學生的壓力,也替老師分憂”,可我們感到不僅沒有減負、減壓,反而壓力與負擔是與日俱增,是我們真的已經不合時宜了嗎?讀了此書後才明白,原來在人們即使擁有了金錢、愛情、知識、領導力等等,也不能感覺到生活的100%圓滿,那麼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是我們對待工作的心態。只有我們的心態是積極的,我們才會感到生活達到了圓滿,我們才會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何謂積極的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個人只有擁有樂觀的心態,才有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才能跨出邁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不錯,“心中有盼頭,手中有事做”,才是幸福的。而過去的我總為自己不斷地繁忙而抱怨著。從未帶著一種期盼,帶著一種滿足,帶著一種忙不完的快樂。設想如果生活中每一天都帶著一種期盼,帶著一種努力,帶著一種忙不完的快樂與滿足,那麼幸福會時刻陪伴著你。生活中如果少一份責備,多一份寬容;少一份感慨,多一份感動和感恩;那麼幸福就會向你靠近幾分了。來吧,讓我們一起去發現身邊的幸福:

在課堂中我們會得到幸福。因為只有在教學中我們才能夠體現出做一個教師的真正價值,自己的教育智慧被髮揮,教學研究的能力被提高,這樣才會有成功之感。另外每天再給自己留一點時間閱讀,與偉人、名人對話,提升自己的才華,錘鍊教育的智慧,在閱讀中尋找無窮的幸福。這時的我們才會真正感到幸福。

在學生中我們會尋找幸福。雖然孩子們淘氣貪玩,反覆叮嚀的話兒不聽,糾正幾遍的錯誤,接連又犯;桌椅擺放歪了,作業又忘了寫了……但我知道,這就是孩子,孩子怎能不犯錯?孩子各有差異,怎能整齊劃一?我會悄悄地告訴自己:少一點挑剔,多一些理解;少一點批評,多一些微笑——讓學生在我們的理解中成長,讓我們在自己的寬容中幸福。

在愛心中我們會感到幸福。走近孩子,蹲下身子,我們會發現其實孩子進步已經很大——雖然有錯題,但是他們已經很努力了;蹲下身子,我們會發現孩子真的非常懂事——剛剛還被老師批評的痛哭流涕但一轉身卻依然一臉燦爛地幫著分發各種作業本,因為他知道老師的嚴格也是愛;蹲下身子,會發現孩子有時還很勇敢——雖然因為調皮摔疼胳膊摔疼腿,但是就是不流一滴淚……蹲下身子,仰望我們的學生,欣賞我們的學生,在讚美中給學生播撒幸福,我們也會因學生的幸福而倍感幸福!

掩卷而思,有時我們確實無法看清自己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常常以為“工作就是為了生活”,卻忽略了“工作就是生活”。既然我們選擇了這份工作,既然我們抓到了這樣一副牌,與其抱怨這副牌怎麼如此之差,不如就打好我們這副牌。也許在不斷動腦出牌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收穫另外一種幸福。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2

幸福是什麼?這是多麼讓人難以回答的問題。有人說:小時侯我們為擁有一顆糖而幸福,稍大時我們為得到父母或老師的一句誇獎而幸福,而現在我們卻不知幸福是什麼。”如果問我身為“教師”,幸福是什麼,我覺得幸福是很飄渺的:一天到晚好不容易從這個作業堆裡爬出來,又掉到了另一個習題堆裡;夜深人靜的時候,還在費盡心思地整理要上交的各種材料;身為班主任,每天還有斷不完的“官司”,同樣的一句話一天當中也不知要嘮叨多少遍。另外,“教師”這個職業猶如站在風口浪尖上,一點微薄的收入讓很多人眼紅,大家都在盯著你的一舉一動,衡量著你的師德是否能與你的工資相符。一點點越尺度的行為都會使你被各種輿論所淹沒,即便你的出發點是好的。談何幸福?還有的人說,教師像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左手一個素質教育,右手一個應試教育,背上還揹著一個自我繼續教育,教學生涯忙忙碌碌何日是盡頭。教師的生活的確清苦,關鍵是我們教師該以何種心態去面對它。是怨天尤人,自嘆自憐,還是豁達超脫,自找樂趣。

在讀了《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後,我內心陰霾的天空漸漸明朗。其實幸福就是你看身邊的事物都像一幅幅美麗的畫。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人生就是自己的專業成長,你想要多美滿的幸福生活,你就要讓自己的專業成長多少。

我們要保持平和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如果我們每天都心存報怨,心懷厭煩,那麼世界上的`一切在我們的眼睛裡都會看不順眼,一切工作都會顯得了無生趣、索然無味。我們想擁有積極的心態就要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個人只有擁有樂觀的心態,才有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才能跨出邁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我們還要學會感恩,學會尋找幸福。這本書的開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廣為流傳的詩——《我感恩》:“有每夜與我搶被子的伴侶,因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別人在一起;有隻會看電視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離在外;我繳稅,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來越緊,那表示我們吃得很好;有陰影陪我勞動,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陽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戶和待修理的排水溝,那表示我有個家……最後,感恩過量的電子郵件,因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記和想著我。”讀了這首詩,你會發現,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實都有積極的一面。感恩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是知足常樂的心態。感恩也是我們尋找幸福的金鑰匙。只有仰望學生,欣賞學生,在讚美中給學生播撒幸福,我們才會因學生的幸福而倍感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麼?是母親溫暖的雙手,是父親寬厚的肩膀,是老師慈愛的雙眼,是嬰兒無邪的笑臉,是風起時為你披上的大衣,是大雨時為你撐起的那把傘,是夜歸時那一杯暖暖的清茶,是踏入校園時那一聲聲“老師您好”……其實只要你心中有愛,幸福便無處不在。,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就要有一種兢兢業業的態度,要有一種樂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些,我們的工作就會是快樂的,我們當教師的也才是幸福的。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3

讀肖川主編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這本書緣於一次鬱悶。那天我剛結束一堂十分鬱悶的課,這是一堂複習課,本來就不很活躍的這個班級全體學生竟然一言不發,45分鐘完全成了我的獨角戲。回到辦公室,我耷拉著腦袋,十分失落。再想想所教的另一個班學生的表現:作業交不齊、上交的作業當中有嚴重的抄襲現象、上課睡覺、吃零食、交頭接耳……難道這就是我的人生?整天都要與這樣一群不求上進的學生為伴!我越想越失落,索性趴在桌子上,什麼都不想做了。走上三尺講臺也有一年多時間了,我也曾問過自己:作為教師,你幸福嗎?快樂嗎?答案是否定的,至少不是肯定的。身邊其他老師的答案也是大同小異。就在這時,我瞥到了這本《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書名中的“幸福”二字似乎閃著無比耀眼的光芒,召喚著我。

能讓教師過上幸福生活的法寶,最主要的是有個好心態。

帶著這樣糟糕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一翻就再也不肯鬆手了。現在初始的那種糟糕心情已經煙消雲散,心中的那個疑問也已經在書中找到了答案:能讓教師過上幸福生活的法寶,最主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心態!

作者用一個計算公式論證了他的這一觀點:我們對待工作、生活的態度能夠使我們的生活達到100%的圓滿,也就是心態決定著你的幸福。“我想,決定幸福的心態應該是陽光般的吧。陽光普照大地,溫暖每一個人,也是寬容平等的。教師的心態也要像陽光那樣,是平常的、達觀的、寬容的、感恩的、積極向上的。我們只有擁有這樣的陽光心態,才能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

要有一顆平常之心。平常心是一種冷靜、客觀、理智、忘我的心態。如果教師缺少平常心,就會對學生提出過高過嚴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細心、冷靜和理智。剛走上講臺不久的我,總是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我的學生,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優秀一些再優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學兼優。所以,當越來越多的脫離實際的過高期望和過嚴要求,遭遇到越來越個性張揚的新時代學生的時候,矛盾便一觸即發了。我委屈我悲哀我高呼”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渠溝“,於是開始對他們感到失望甚至失去耐心。學生卻越來越不理解我,有的學生甚至開始不尊重我。海明威曾經說過,現實不一定總是美好的,但我們必須擁有一顆面對美好的永恆的心。面對客觀存在的問題,我們不能一味地沮喪和抱怨,而是應該接受現實。如果當時我能夠擁有一顆平常心,不急不躁,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去教育學生,在面對諸如氣氛沉悶、不交作業、上課講話等情況時,我就會冷靜客觀地對待學生,理智地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並作出恰當合適的決策。

要有一顆寬容之心,寬容是最好的教育靈丹。

要有一顆寬容之心。作者在這本書中說過這樣一句話:”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是啊,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這些為人師者,年歲長於學生,知識多於學生,閱歷豐於學生,涵養勝於學生,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是完美的,那為什麼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學生之所以是學生,就是因為他們比我們容易犯錯誤。正因為學生會犯錯誤,所以才需要教師的存在。剛工作的時候我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總是難以容忍學生的錯誤,課堂上的講話聲、作業中的錯誤、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都會讓我心情沮喪,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不留情面的嚴厲批評,如此一來,原本沮喪的心情變得更加沮喪、壓抑。其實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就像我教的這個班,他們真的一無是處嗎?不!恰恰相反,他們有著其他班級所沒有的許多優點。這是個最能讓老師投入激情的班級,每次開課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喜歡上這個班;這個班的學生可以說是多才多藝的,繪畫、朗誦、舞蹈……如果我也能夠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多發現他們身上的一些閃光點,而不是一味盯著他們所犯的錯誤不放,我也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幸福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感恩的心是積極心態的核心。

要有一顆感恩之心。作者在書的開篇引用了一首在西方廣為流傳的詩——《我感恩》:”有每夜與我搶被子的伴侶,因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別人在一起;有隻會看電視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離在外;我繳稅,因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來越緊,那表示我們吃得很好;有陰影陪我勞動,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陽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戶和待修理的排水溝,那表示我有個家……最後,感恩過量的電子郵件,因為那表示有很多朋友在惦記和想著我。“讀了這首詩,你會發現,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實都有積極的一面。生活中,值得我們敬重與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是知足常樂的心態。作為一名教師,如果能懷著感恩之心去看待學生,你會被學生眼中飽含的渴望和純真所鼓舞;被學生對你的尊重和認可而感到身心愉悅;被節日裡的卡片、小禮物所深深感動……你也會發現學生是如此可愛,生活是如此美好。反之,總是埋怨、指責、敵視、不滿,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自然沒有幸福感可言。所以,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的教師,一定是時常面帶笑容,挺直腰板,給學生們力量與信心的教師。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教師,才會有一群幸福快樂的學生。

書中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記得有位恩師也曾這樣教導過我:”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擁有陽光心態,我們的心每天都會開出一朵花,芬芳著自己也芬芳著學生,從現在開始,幸福人生已然上路!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4

本學期,我讀了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肖川教授寫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書中的內容簡約但卻精闢,使我經歷了一次思想的洗禮;書中的觀點通俗而又深刻,讓我的境界得以一次昇華。作者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關於教育學習、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一堂課,發我深省,令我受益匪淺。

通過閱讀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學會反思,成就名師”的真正含義。書中第139頁提到“加強反思,益處多多”,主要表現在:

(1)對學習經驗進行反思能促進自我的學習;

(2)反思性思考提高了分析和理解班級事件的能力;

(3)通過幫助教師建立一個富有魅力的、有預見性和思想性的學習環境,反思增強了教師所在班級的生命力;

(4)反思性教師具有自我調控的特徵,這意味著他們能引導自己的個體成長;

(5)反思引導個體成長和職業成長,使教師對教學和教育文化進行重新的設計。只有學會了反思,我們才能在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充實自己、成長自己、發展自己,最終成就自己。

讀到“反思的益處”時,不禁讓我想起葉瀾說過的這一句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我認為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反思:

一、反思自己的心態。

人,應該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只有我們的心態是積極的,我們才會感到生活達到了圓滿,我們才會走上幸福的人生之路;我們才能生活得快樂,才能工作得幸福,才能成長得順利。何謂積極的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而一個人只有擁有樂觀的心態,才有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才能跨出邁入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學會寬容別人、幫助別人,學會快樂別人、幸福自己。平日裡,我們應時常反思自己的內心,享受美好的,去掉不適宜的;不快時,更要反思自己的心態,是不是太過計較了,或者是工作被動了,然後快速調整自己,保持一顆好心情,以不至於再將不好的行為或情緒繼續下去。生命其實就是一種心境。當我們用積極的心態主宰自己的心境,用光明的思維去看世界,我們會發現頭頂的天原來是那樣的藍,身邊的樹原來是那樣的綠,路邊的花原來是那樣的美,學生又是如此的可愛。

二、反思自己的課堂。

教學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反思能力的高低。只有善於反思自己的課堂,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及技能、教育機智和智慧。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從每天的教學行為中發現自身的教學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升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如何進行有效的反思?這就需要我們明確反思的意義,反思就是對過去教學經歷的再認識,其中包含對“失”的反省,也包含對“得”的歸納。

1、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據”

教學反思若要有價值需要思之有“據”。這裡的“據”是優質教育的要求。教學反思的目的是改進教學、實現自我發展,實現優質教育。優質教育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優質教育來源於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教師豐富的實踐性知識。可以為教學反思提供“據”的主要來源包括三個方面:

1、1新課程理念。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是現在教材編寫和教學實施的基本依據。新課標鼓勵教師對課程的開發和拓展,教師應結合當地、本校、學生的實際,積極地開發一些課程以外的資源用於教學。因此,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離開了這一點,教學活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1、2學生髮展。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照顧全體,注重差異,關注後進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那麼課堂上教師就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個的生命個體,並充分將其放大。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是否有所收穫並得到發展是我們始終要關注的問題,離開了這一點,教學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

1、3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從細節上講,一堂課教學程式、教學環節安排是否合理,活動的組織、教師的點撥引導是否到位,學生參與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突出,課堂的氣氛是否活躍,課堂教學效果是否較好等,都是促成教學成功的因素。課後可將它記錄下來,作為有效反思的依據。

2、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教學反思,“思”之要有物。這裡的“物”,特指教學實踐的過程。經歷教學實踐後,教師總會產生一些難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2、1思“特色”。教學特色是指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獨特風格。獨具特色的教學,給人的感受是別樣的,給人的回味是無窮的。它蘊含於諸多要素之中:在教學理念上,看主體地位的突出,主導作用的發揮;在教學方法上,看教學層次的呈現,實踐活動的安排;在教學方式上,看學生參與的程度,知識獲取的過程;在教學效果上,看教學目標的落實,創新意識的培養。

2、2思“偶得”。教學的偶得是指教學過程的意外的收穫。意外收穫往往來自對課堂意外事件的處理:面對學生異想天開的“發問”,教師如何應付;面對學生的歪答,教師如何引導等。意外的收穫往往來自學生思維火花的捕捉:學生髮現問題的獨特渠道;提出問題的獨特途徑;分析問題的獨特思路;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等等。

2、3思“缺失”。上完一節課後,教師總會感慨課堂上有這樣或那樣的缺失。哪些內容處理不當;哪個環節安排不合理;哪一重點突出不明顯;哪一問題設計不科學;哪一合作落實不到位;哪一交流時間不充分;哪一語言評價不得體等。

三、反思自己的成長。

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還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教師由“教書匠”向反思型和研究型轉變是現代資訊社會和知識經濟社會對教育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知識更新越來越快,具有傳統經驗的教師再也無法勝任培養人格健全、富於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人才的教學工作,迫使教師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對教學進行反思和研究,教學反思實質上是在外部條件變化的刺激下,教師完善自身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教師要經常對自己的成長進行反思,才能保證自己不斷提高。比如,每天收穫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問題,有哪些失敗之處,自己的計劃有沒有堅持去做等等,然後把長處總結成經驗,把失敗總結成教訓,找出問題原因為以後借鑑,時刻提醒自己按照自己的追求和計劃穩步前進。

正如肖川教授所講:“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教師存有“反思之心”,就會發現自身的不足,就會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就會走向教育的幸福之路;教師不斷反思,給自己更多的積極心理暗示,“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幹的,我是快樂的,我是美好的”,那教師必然是幸福的。我們需記住:學生是成就名師的最好專家,而教師的反思促進了這一過程的實現。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5

前段時間,校長推薦我們閱讀了肖川老師的著作《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拿到這本書時,我猜測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隨意翻了幾頁,卻被那些小故事深深吸引。肖老師藉助一些寓意深刻的典故,引用大量的教育例項,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恰當地融合在一起,通過細膩的筆觸娓娓向我們道來。閱讀此書,就像和一位朋友聊天一樣輕鬆,不知不覺之中卻使你受益匪淺。

肖老師的專業成長成就了他的幸福人生,而我的幸福又在哪裡呢?我不斷的思考。細細想來,可以用法國著名詩人彭沙爾的名言“愛別人,也被別人愛,這就是一切,這就是宇宙的法則。為了愛,我們才存在。有愛慰藉的人,無懼於任何事物,任何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作為教師,我既有能力愛別人,又被別人深深地愛著,這就是我的幸福。

一、愛教師這一職業。

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恰好是他的興趣所在,那他已向幸福邁進了一大步。我雖然沒有“為教育事業奉獻一切”的豪言壯志,但我深深地愛著這份工作。我覺得這份工作屬於我,我也屬於這份工作。

當我能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影響到學生時,我就有種無以倫比的成就感。我們班上有個叫東的男孩,特別頑皮,成績不理想。開學之初,我安排他與成績優秀的女生超一桌,希望在超的帶領、幫助下,他能有所進步。一段時間後,超提出換座的請求,理由是東上課時,總是喋喋不休,影響到了她的學習。我把這樣安排座位的理由講給超聽,希望她體諒老師的良苦用心,再給東一次機會,她最終答應了。隨後,我找東談話,希望他向超學習,改掉缺點。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爽快地答應了。可他堅持不了兩天,老毛病又犯了。我再一次找到東,問他:“你想和誰一桌,又不會影響他學習。”東低頭想了半天,說:“不知道。”我給他提了個建議:“現在的座位我先給你保留著。你先到最後一桌,想好了和誰一桌不會影響他人就告訴我。到時候,想回來也可以。”在我的建議下,東搬到了最後一桌,挨著衛生角的位置。我有個習慣,看教室裡髒了,隨時清理。每當我拿起掃把掃地時,東也會學著我的樣子,幫我打掃衛生。並且每天都把衛生工具擺得特別整齊。為此,我在班會課上特意表揚了他,從那以後他幹得更起勁了。漸漸的,他在學習上也自覺了許多,要求背誦的課文和古詩,他都早早地背好,從不拖欠。前幾天,我們學習筆算除法,講完新課後,同學們開始做練習,我到下面巡視,發現東默默地流眼淚。我走過去,問他怎麼了。他說:“不會做。你講課的時候,正好擋住了我,我沒看見。”然後一陣嗚嗚聲。這是我第一次看他哭,而且哭得這樣傷心,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我拍拍他的肩膀,告訴他不要哭,然後耐心地給他講解,直到他會了為止。他聽懂後,開開心心地做起練習題。望著他那埋頭計算的小小身影,我的心裡感覺暖暖的。我覺得那時,是一個做教師最幸福的時刻。

二、愛學生。

每個做教師的都那麼貪心,都希望班上的學生個個優秀。但俗話說得好“五個指頭,伸出來都不齊。”何況幾十人的班集體呢?好學生人人愛,可差生班班有。那麼,學會愛最後一名學生就尤為重要了。就像肖老師說的“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完美的人,引領著另一個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過程。”只要有了這層認識,剩下的就不難了。軒是我們班最特殊的孩子,從不會端端正正地坐著,手裡始終攥著擺弄的小東西,他還是一個超級垃圾製造者,作業長期拖欠,成績一位數,是個讓人頭疼的孩子。每天放學,留下補作業的肯定有他。軒很愛吃零食,開學初我就規定了不許吃零食,他就趁去廁所時在路上吃。有一次,一位老師找到我,說軒把嚼過的口香糖丟進水池裡,把下水道的口堵住了。我狠狠地批評他,警告他再有下次回家反省。他一聽我真的生氣了,不斷認錯。孩子畢竟是孩子,難免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只要他們誠心悔過就夠了,我們也要有一顆寬容的心,不能揪住學生的小辮子不放。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孩子是有感情的,他能感受到你的好意。即使你曾經訓斥過他,他卻從不記恨你。記得教師節那天,軒進了教室,徑直走到我面前,遞上一個包裝精緻的筆記本,“給。教師節快樂!”我接過筆記本,寫上一行字“祝你學習進步!”遞給了他。軒拿著筆記本愣住了。我告訴他,“老師有筆記本,學校發。你自己留著用吧!”他這才肯回去。看,雖然軒身上有許多不足,但他還是善良的、淳樸的。只要他心存善良,就為時不晚。作為教師,我們經常被學生這份簡單的驚喜所深深地感動。這大概就是我做教師的幸福吧。

三、愛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作為教師,工作雖然很累,很辛苦,但我們也要學會休閒。不要對生活苛求太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好高騖遠。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充實得過好每一天。同時,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即是緩解工作壓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增強個人魅力的有效途徑。另外,多讀書,積累自己的文化底蘊。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

簡單,就是快樂!

知足常樂,幸福就會來臨。

讓我們伸開雙臂擁抱幸福吧!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6

最近幾天我閱讀了《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一書,讓我深深感受到“肖川博士文字的優美、自然、含蓄豐厚、耐人尋味,在輕靈與明快之間閃耀著思想火花。”他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視界,睿智的語言,給我上了一堂關於教育、專業成長、人生幸福的課,發人深省,令人受益。很欣賞書中這樣一句話:“生活中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的,也許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情和態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心中有什麼,他看到的就是什麼。”這也讓我重新審視起了教師這個職業。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我們隨時都會被學生、家長“打攪”,隨著時間的流逝,像我這樣一個任教十八年的老師,也已經開始對教師這個職業產生了倦怠。反思肖川教授書中提出的:對教師而言,要養成專業心態中的良好心態,就是“接受現實、悅納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積極的心態來看待世界。擁有樂觀的心態的.人,不會將精力浪費在對付情緒的起伏上。幸福是一種感受,敞開心靈去感受,幸福無處不在。

回想那一個夏天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無情地炙烤著大地,由於安海的交通如此地擁擠,你也只能乖乖的多享受點“日光浴”。也正是這樣,才讓我更清楚地看到了那一個燦爛的微笑,這對他們來說也是所謂的幸福吧!一群疏通管道的工作人員,我不知道他們在這樣的烈日下已經工作了多長時間,當我經過他們的身邊時,他們剛好完成了任務,只見一位工作人員高高舉起了他的一隻手,向對面離他有一段距離的另一位工作人員打出勝利的手勢,那會心、樸實的笑容讓人至今無法忘懷。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不也是有幸福圍繞嗎?一個成績落後的學生在你的指導下進步了;一個違紀的學生在你的教導下改正了;由於你的點撥,使學生想出了更為簡便、快捷的解題方法;由於你的幫助,使學生變得積極進取了;由於你的輔導,使學生在各種比賽中取得了好成績;課堂上精彩的發言;操場上那一聲聲“老師好”,……當你走在大街上或坐在公共汽車裡被不知名的家長喊著教師好時,畢業多年後學生打來的電話,生病時學生悄悄放在辦公桌上的一盒金嗓子;拔河比賽勝利時與學生共同慶祝比賽的勝利,原來幸福無處不在。

雖然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相信只要我們擁有陽光般的心態,我們的心靈每天就都會開出一朵花,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愛上自己的職業,芬芳著自己也芬芳著學生……

讓我們擁有陽光般心態,做一個幸福的老師。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7

什麼是幸福人生?什麼是專業成長?我從來沒有把它們和我的職業聯絡在一起思考過。不知不覺已經工作3年了,從剛來時的稚嫩和懵懂,但滿腔熱情,到現在成熟和自信,但激情卻在逐漸消退,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已經進入職業倦怠期,那種工作的滿足感和個人價值的體現,似乎越來越淡,越來越匱乏。教師難道真的只是一個社會角色,是一種職業一份工作而已嗎?

後來看了學校給我們每位老師訂的一本書《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以後,我有了新的感悟。正如書中所說,教師是一種知識轉化與智慧增值的職業,是一種心靈浸潤與人性化的職業。作為一種社會角色,它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而教師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最樸素的概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的幸福來自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而同時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幸福的學生。

這一點我在沙盤技能隊中深有體會。進入沙盤技能隊快一年了,跟著劉鋒老師征戰過市賽省賽乃至全國賽,也送走了一屆的學生,即將迎來新一屆的學生。我們的沙盤隊能在比賽中屢創佳績,離不開和諧的師生關係。每天的訓練,我們都在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心情,討論問題的時候可以嚴肅,開玩笑的時候又可以很肆無忌憚,老師既是他們的.導師也是朋友。在沙盤隊裡,學生們都親切地叫我“峰姐”。我很喜歡這個稱呼,因為我感覺得到他們對我的尊重和喜歡。在此之前,我真的沒有想過,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可以這麼好。在沙盤隊裡,我真正感受到了教師的幸福。

書中這樣一段話,讓我感動不已:“有心的地方就會有發現,有發現的地方就會有欣賞,有欣賞的地方就會有愛,有愛的地方就會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會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會有快樂。”一切的快樂源自內心,一切的幸福感也來源於內心,也許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在學生調皮搗蛋的時候,我偶爾還會有厭煩的感覺,我偶爾還會有一刻的倦怠。但強大的內心會讓我從容很多,因為我要時刻提醒自己用心發現美的地方。用心感受身邊的幸福。

記得有位老師這樣說過:“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其實不管是平常之心、寬容之心,還是感恩之心,只要你擁有陽光般的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將教師視為一種藝術,樂此不疲雖苦猶甜,那麼你就能夠擁抱幸福!

《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讀後感8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這不僅是偉大的軍事家的追求,也是普通教師的追求。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讀了肖川教授的《教師的幸福人生與專業成長》中這一章節後,我深受啟發。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困惑:課堂教學中語言不嚴謹,缺少幽默感;與學生溝通時總是感覺到方法單一。與同事交往時,缺少交往藝術;對待孩子教育上缺少系統的方法……,看完肖川教授的這一段文章後,我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更加知道了知識結構對一個老師的必要性,因此,我先從剖析自己開始,來完成自己的職業構想:

首先,教學視野上缺少通識性知識的支撐,突破這一瓶頸的方法,就是接受肖川教授的建議:博覽群書,兼收幷蓄,與經典為友。正如肖川教授所說,一個專業化的教師,首先應當是一個一般科學文化的“繼承者”,能夠自如地應對一般性社會事務;應當是一個一般科學文化的“創新者”,能夠在學科知識的交叉衝突中尋找到突破口,創新、豐富和發展科學文化知識,還應當是一個活生生的“大教育者”,不僅能夠開展學科專業教育,而且能夠給予學生廣泛的人文影響。這是未來教師的職業發展方向,也是提升內涵,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指數的源泉。

其次,“我的身份”不到位。讀了肖川教授的關於教師的本體性知識後,我明白了:教師應對學科的基礎知識有廣泛而準確的理解,熟練掌握本學科相關的技能、技巧;應對與該學科相關的知識,尤其是相關點、相關性質、邏輯關係有基本的瞭解;應瞭解該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趨勢,瞭解推動其發展的.因素。只有這樣,教師在應對學科教學時才能方法科學,方式多樣。

“一隻桶的裝水量,取決於最差、最短的那塊桶塊”,我的最短的一塊在哪?讀了肖川教授的這一段文章後,我深知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對於老師知識結構的重要性,知學生所想,洞學生所思,查學生所趣,方知勁往哪裡使,力往哪裡出,勁、力怎樣出,才能得到最大效益。

行動著,美麗著,讓我們從這裡起步,發現教學中的樂趣,用小筆頭記錄這一個個閃光點,用教師的眼光去發現,用理性的眼光去敘事,用學者的眼光去加工,或許,屬於我們的幸福就這樣迎面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