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精華)《俗世奇人》讀後感

讀後感7.7K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俗世奇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俗世奇人》讀後感

《俗世奇人》讀後感1

讀了大作家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一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高手不是天生的,都是“練”出來的!(讀了什麼文章,悟出了什麼道理)

《俗世奇人》由18個短篇小說組成,每篇作品塑造了一位身懷絕技的高手形象。(用100~150字簡介原文內容)

透過書中各位身懷絕技的高手,我看到了他們背後一個巨大無比的文字——“練”!他們的這些絕技,一定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後天不斷地努力訓練,才獲得的。(用一句話評議原文:文中的主要角色表現怎樣,原因是什麼,或結果怎樣。引出下文的聯絡實際)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經歷。上學期,媽媽給我報了一個素描班,上了幾節課後,我發現我比其他同學畫得差了好幾個層次,甚至比我還小的弟弟妹妹們,都畫得比我好,讓我一下子自信全無了。也許我天生就不適合畫素描吧!我決定放棄了……媽媽用鼓勵的目光看著我:“你這麼快就不想學了?學素描可是你一直的願望哦!孩子,不管什麼事,都是從不會到會,再到熟練的!慢慢來,不要太心急。只要你認真畫、努力畫,就一定能畫好的!”在媽媽的鼓勵下,經過老師的輔導,我堅持每天畫一幅,三個多月後,我就畫出了100多幅素描。在學習結業時,我獲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績,被老師譽為“素描高手”。

明白“高手都是‘練’出來的”這個道理後,我請媽媽又為我報了北京李寶龍老師的“作文祕訣”課。哇,“作文祕訣”的方法簡單有效,真好!

我也堅持每天用“作文祕訣”練寫一篇作文。堅持三個多月後,我練寫了100多篇習作!今天暑假,李寶龍老師通知我去北京參加由中央教科院主辦的“全國少年現場作文競賽”,因為有平時練寫的基礎,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280位作文參賽選手,我從容自信,行雲流水……評選揭曉,我榮獲了一等獎,被許多朋友稱為“作文高手”!只有我知道,這“高手”的背後,是三個多月揮灑汗水的反覆“練寫”!(聯絡學習,或生活、思想實際,談感想。詳寫)

大作家馮驥才的《俗世奇人》一書,讓我深受啟發,也讓我堅定確信:高手不是天生的,都是“練”出來的!(照應開頭,讀了什麼書,悟出了什麼道理)

《俗世奇人》讀後感2

聽過一句話“平凡的人過著不平凡的生活”,我當然是一個平凡人,沒有特別華麗的外表,十分聰慧的頭腦,過人的才藝……

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說得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到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噹噹和噹噹響。”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

我想這誰也說不準,因為奇人的生活是難以揣摩的。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然而,這些不同的活法始終吸引我的眼球,他們的謀生方法有奇怪的,有奇妙的,有奇趣的,或是與眾不同的,反正字裡行間都突出了一個“奇”字。他們各有各的絕活,也各有各的不同。

就拿開篇文章蘇七塊來說。在我認為蘇大夫並不是求財心切。也許,他早就想過破壞這個規矩,讓大家認識認識真正的蘇七塊。要不然,他不會還給華大夫大洋。而是在,天津衛當時這個混亂的局面中所破逼無奈的,他若壞了這個規矩,以後,他的話別人是不會聽的。在這個局面中、這個環境中無發生存下去,這樣,他也是想為自己謀生。

還有華大夫這篇文章中。作者將華大夫那種記牙不記人、對自己行業十分尊敬的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華大夫雖然記性不好,但他作為一名牙醫,他要對每一位病人負責任。要記住顧客的每一顆牙齒,以免耽誤顧客的時間。

看了這些奇人,我小小的心也不免被觸動,這個觸動不是對深情文章的感動,也不是對幽默文章的羨慕,而是我對這些奇人絕活的佩服。其實奇人也並不是樣樣精通,但他們卻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當今社會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成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須得有一門精通!

所以,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是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後感3

近日,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俗世奇人》,書中的刷子李令我印象深刻。

俗話說的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刷子李技藝高超,是他多年練就的本事,他的徒弟曹小三親眼目睹了師父刷牆的絕技。 為了證明自己的名氣,刷子李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矩:假如刷過牆之後,身上有一個白點,就不收錢。刷子李刷牆多年,刷的牆始終天衣無縫,令曹小三佩服的五體投地,寫到這裡作者忽然筆鋒一轉,寫到刷子李身上有一個白點。

令曹小三沒想到的是,師傅卻主動說:“小三,你是看到我褲子上有一個白點了吧。”說完,師父一揚手,那個白點就不見了,一放下手,那個白點又有了,原來,那個白點只是師父抽菸時燒的一個小洞,映著裡面的白襯褲,就跟刷牆時滴上去的白漿一樣。

讀完了故事,我覺得刷子李的本事技藝超群,並且書中的泥人張、刻磚劉、風箏魏等他們都是憑自己本事來賺錢的,因為他們勤學苦練,才能有今天的一番成就,我們要像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勤學苦練,精益求精的精神。

今天,我讀了有馮驥才撰寫的《俗世奇人》之《好嘴楊巴》。讓我明白了:會做得不一定比會說的強,但是做生意的,不僅要有一手好本領,還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楊七和楊八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在清朝末年的天津衛,有兩個兄弟賣茶湯。一個手藝了得,名叫楊七:一個口才了得,名叫楊八。生意非常紅火,像做大買賣的一樣。一次,楊八在給李中堂送茶湯時,李中堂因為不知道茶湯上的是碎芝麻,誤以為是塵土,就摔碗大怒。楊八見此情景,連忙跪下,用委婉的語言告訴了他“小的該死,不知道大人您不吃芝麻!真是該死!”就這樣,中堂大人知道後,沒有怪罪他,還賞賜給了他一百兩銀子。從此,讓“楊家茶湯”這個名字變為了“楊八茶湯”。而楊七呢,漸漸的埋沒,無人知曉。

有一句話說得好“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絕活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真是這樣,楊八之所以能讓“楊八茶湯”聞名天下,是因為他有一張好嘴。而這,就是他的絕活,一個讓他可以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的絕活。

《俗世奇人》讀後感4

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手藝人堪堪自保的不少,但能得一手公認的絕活,卻也並非易事。馮驥才像一位畫家,一字一筆將一百年前的人事物活生生地立在人前。

天津衛,就是一個標準的市井鬧市,天津衛的奇人就像天津衛的看戲一樣,兩個字:絕了。這二字又倒著印證了天津衛。這並非太平盛世,三教五流,魚龍混雜。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反目成仇,也無非是為了自保。或許正因如此,更從在此揚名的卻是不少奇人。

書中有句話:“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這些人物倒也是絕得很。刷子李,一手粉刷絕學,刷完全身不粘白點;泥人張,能以泥巴刻畫活人面孔;蘇七塊,看病錢必收七塊,但手藝高超,能為人接骨卻不喊疼。這一樁樁一件件“神乎其乎”,卻又事實存在,正是書中原文:“小說裡頭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都是真人真事。“

《認牙》這篇文章是我印象最深的。華大是一個良醫,人善、正派、規矩。可最大的毛病卻是記性差。本正奇怪著,向後讀卻發現,他並非記性差,而是“只認牙,不認人。“如此我便頗為奇怪:這世上哪有這樣自找麻煩的?但仔細想想,華大夫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只關注自己要做的。只認牙,是因為精力只放在治牙上,不為其它。有這樣的醫德,在現在看來,實屬罕見,這無疑又是一絕。

“絕”不止是奇人的“絕技”。更是華大夫,蘇七塊那般規矩獨特,有自己的處世原則,有自己風格的“絕唱之人”。

“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有真本事的人,才會揚名,才會被眾人信服,若想讓生活變得“絕”了,就是要有自己的一手“絕活”。正所謂:“吹盡黃沙便是金。”若你為良馬,何愁無伯樂?

書中任意一篇,無不是又一些擁有真本事的奇人。倒是應了那句話:“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

盡觀全書,當真稱得上一個“絕”字。

《俗世奇人》讀後感5

暑假,我一口氣讀完了馮驥才的三本《俗世奇人》。這三本書儘管寫作時間有間隔,但都是些尋常百姓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鄉土異士和市井奇人。

這些鄉土異士和市井奇人,他們的故事有的讓人嘖嘖稱讚;有的讓人捧腹大笑;有的甚至讓人匪夷所思。書中有首小詩總結的好:“張王李趙劉,眾生非蟻民,定睛從中看,人人一尊神”。他們雖然沒有“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神奇功力,但個個都身懷絕技,堪稱奇人!刷子李刷完油漆,身上竟沒有一點白點;張大力力大無比,竟能不費吹灰之力舉起好像跟地殼連著一般重的大青石鎖,泥人張捏出了比海張五還海張五的泥人……

當我們在讚歎這些奇人的時候,是否想過他們之前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艱辛!刷子李,泥人張等,他們並非先天就這麼奇特,有超人的能耐,雖然作者沒有贅述他們成為奇人之前的故事,但我們也十分清楚地懂得“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泥人張的絕活,就在於不在桌子上捏泥人,而是在看不見的袖子裡捏,這是天生的超人才能嗎?顯然不是,書中有這樣一句原話“刷子李對曹小三說,好好學本事吧”,可見,泥人張的絕活,是靠自己的勤奮一點一點的練出來的。只不過他比別人多苦練罷了,才有瞭如此超人的絕活。要想才藝超群,必須勤學苦練,比別人多付出,才能超越別人,甚至成為奇特之人!

俗話說的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去的'是芝麻,不會收上來西瓜。有什麼付出,就有什麼樣的收穫。本屆東京奧運會冠軍得主諶利軍、馬龍等奧運健兒,他們都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一步一步走過來,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坎坷和曲折,克服了多少常人無法接受的艱難困苦,才走向世界巔峰,他們是用汗水鑄就了人生的輝煌。

讀完《俗世奇人》一書,我深深懂得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道理。雖然我們無法做到行行精通,事事超群,但對喜歡的一行,做到肯學、肯鑽、肯吃苦、肯用心研究,還是能夠到達勝利的彼岸。《俗世奇人》中的鄉土異士、市井奇人、奧運冠軍得主,就是一個個鮮活的例子

《俗世奇人》讀後感6

在《俗世奇人》書中,看了十八個富有奇幻色彩的人物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在天津衛的碼頭上,能人一個比一個多,手藝人一個比一個技藝高超。

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奇。

為啥說他們奇呢?因為他們都有一門自己獨特的手藝,而且能耐特別大。我常常看到刷子李繁忙得在各個樓房中穿梭,不停的刷著牆,全身卻沒有一個白點;又看見泥人張用靈巧的手做出了一顆核桃大小的海張五的泥像;又瞧見兩位說相聲的在講笑話,逗得大夥哈哈大笑,卻有一位冷臉直到相聲講完了還沒露出一絲笑

書中的人物猶如立在紙上,又形象又有特點,還有絕活!雖不說他們都有缺點,不是十全十美,但他們各個有能耐有絕活,在各自的手藝上都是數一數二的名人,他們之所以能成為俗世奇人,就是因為他們有著普通老百姓沒有的`手藝,才華。他們是一個個實實在在用自己的能耐賺錢的人。但生活中卻有一些反面例子。一位大公司的小員工,他儘自己所有力氣去討好上司,為的就是走捷徑,而他自己卻什麼能耐也沒有,只是盲目地向上司示好。因為會拍馬屁,上司就給了他一個重要的任務,但他卻因為沒有經驗,自身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把事情給辦砸了,結局就是被上司炒了魷魚。在這個世界上,自己沒有能力,沒有實實在在的本事,想靠捷徑一步登天的人,早晚也會被這個世界所淘汰。

這讓我想起了《水滸傳》中,一個沒有什麼真本事的人,為宋江做輔戰大臣的故事。這個人沒什麼真本領,只會吹牛,口出狂言,為人很狂妄。那日他對宋江說只要看一下對方是什麼陣法,就能馬上把對方攻破。可是他的結局卻很悲慘,還沒看清對方的排兵佈陣,他就被敵軍的亂箭射死了。哎,這可能就是說大話的報應吧!這個人沒什麼能力,卻做了輔戰大臣,又吹噓自己的能力,可還沒上戰場,就被一箭射死。這個人跟現實生活中沒有能力卻在吹牛的馬屁精一樣,結局也是死。

周圍的親友們,一直誇讚我多才多藝,歌聲美妙,彈琴悠揚,這些技能的獲得,我可是沒有少花功夫呢!這些才能的獲得需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一步一步,踏實進取所得,沒有一步登天的好事。所以我們要做實實在在,有能力的人,不能做一個吹噓自己能力,卻什麼本事也沒有的人。

做一個有能力的人,才能享受一個靠自己的能耐換來的美好人生!

《俗世奇人》讀後感7

天津衛碼頭生活著一群平凡樸素、性格迥異的百姓。他們生活在市井民間,過著平淡簡樸的生活,卻有著一段段奇人妙事流傳給後人品味。能讓死鳥復活的賀道臺;力大無窮的張大力;嗜辣如命的楊巴;蘇七塊、泥人張、刷子李。這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就是馮驥才先生筆下的《俗世奇人》。馮先生用詼諧幽默的文字向我講述著清末天津衛碼頭生活著的那些神奇的人們。每次讀到這本書我都會忍不住浮想聯翩:想象著我正穿梭於清末天津衛碼頭的市井小巷,彷彿泥人張、蘇七塊、刷子李他們我轉頭就能見到。

馮先生說“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手藝人“刷子李”刷得一手好牆,他“刷過去的牆面,真好比平平整整開啟一面雪白的屏障”。他還有個怪癖,刷牆的時候喜歡穿黑衣,穿黑衣可不是為了耐髒,他拿刷完牆後“黑衣上不染一點白”來檢驗自己的工作。正骨高手“蘇七塊”,那可真是藝高人膽大。他“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那個年代在接斷骨的時候,病人竟然感覺不到疼痛,那蘇大夫手上的速度得有多快啊!每每馮先生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向我講述這些匪夷所思的人和事的時候,我就只剩下嘖嘖稱奇地感嘆了!

馮先生在《俗世奇人》裡塑造的人物一個個栩栩如生,完整傳神。在《蘇七塊》這則故事中,牙醫華大夫是蘇大夫的鄰居,他善良可親,願意為三輪車師傅墊付七塊銀元的.醫藥費。在《認牙》裡華大夫則是個醫術高超,是牙科領域裡無人企及的專業高手。正是馮先生傳神地描述,讓華大夫這個人物躍然紙上。我讚歎著華大夫高超的醫術,更敬佩的是華大夫的善良。

一遍遍閱讀著《俗世奇人》,我對這本書的喜愛就越來越深。刷子李、泥人張這些手藝人們讓我深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堪稱驚世駭俗的手藝人,他們在自己的行當中,必定付出了千辛萬苦才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和尊敬。手藝人的故事都是勵志的,充滿希望的。而讀過《酒婆》、《馮五爺》這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後,留給我的是深深地思索。也許現在的我並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可隨著我的慢慢成長,我會對其中的道理理解得更深刻。

一本好書值得反覆翻閱,《俗世奇人》它是我的枕邊書,每當想起,我可以隨手拿來細細品味。

《俗世奇人》讀後感8

這些是天津衛上擁有絕活的人們,讀《俗世奇人》有感800字。天津衛是個碼頭,人來人往,多得像一波波洪潮,想在人海中有口飯吃,還得看你有沒有絕活。

天津衛的人喜歡起綽號,像“蘇七塊”“死鳥”“刷子李”“藍眼”“泥人張”等等,其中“泥人張”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奇人”。

“泥人張”大名曰“張明山”,捏泥人出了名,要說這名氣有多響,還真是驚人!

一天下雨,泥人張獨坐飯館喝酒,打外邊來了三個闊綽的胖子,其中一個大腦袋,中溜個,挺肚皮,架式倒牛,橫衝直撞,店小二一瞅,急忙吆喝招待,吃客們也紛紛怔住,原來是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張五爺原名張錦文,錢多如海,又被海仁將軍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亦有海張五一稱。

但是,唯有泥人張,沒瞧見似的,不管不問,不一會兒海張五那兒就開始拿他找樂子,說壞話了,可人家裝沒聽見,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吃飯,眼盯著碗,左手便靈巧地擺弄起泥巴來了,讀後感《讀《俗世奇人》有感800字》。吃完飯,泥人張起身結賬,隨手把泥團往桌上一戳就走了。

人們伸脖一瞧,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

海張五隔了兩丈遠就看出是他,囂張地叫道:“就這破手藝還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第二天,大街小巷的攤子上擺起了海張五的泥人,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著,而且是翻模子扣的,足有兩三百個。上頭還都貼個紙條,寫:

“賤賣海張五”大夥都樂了。

三天後,海張五花了大價錢買走了所有的.泥人,據說連模子也買走了——泥人張可不是好惹的!

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

小說裡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全是真人真事。

看完這個故事,我想“泥人張”之所以練出這樣的絕活,背後一定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艱辛。所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如今,我們想要收穫,何嘗不是要付出艱苦和努力。學習更是如此

《俗世奇人》讀後感9

看到同事們都在警營創作就全警品書投稿,心裡也有一些小悸動,於是來到書櫃旁準備挑選一本書,看來看去一本書脊古色古香的《俗世奇人》列入了選擇範圍,因為讀書速度慢,這本薄厚剛好,沒想到拿起便放不下,一鼓作氣讀完了。

從目錄到頁碼像極了古代線裝本中才能見到的豎版,文言文作序,再配上清代光緒末年天津紅極一時的反映市井瑣事和時事新聞的石印畫《醒華畫報》作為插圖,圖文結合使讀者更容易進入、感受和認知當時的天津衛。作者馮驥才本來就出生於天津,對民間藝術、地方風俗有著濃厚的興趣,受明末馮夢龍"三言"影響,將早年接觸的大量久記於心的奇人妙事,整理加工匯聚成《俗世奇人》,而其中《好嘴楊巴》、《刷子李》、《泥人張》等多篇也被列為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材。

小說更像是一本天津版的"故事會","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種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俗人;小說裡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小說以天津方言講述了晚清光緒年間舊天津衛水路碼頭市井傳奇人物,每篇以一個典型事件為切入點,每一個故事篇幅不長,用簡短的語言為人物做了一副白描畫像。天津衛奇人們總有些綽號,有些是因為擅長的行當本領齊天的活神仙,有恪守規矩"認錢不認人"的蘇七塊、粉刷出神入化的刷子李、盲捏只有核桃大小泥人的泥人張、記牙不記人的華大夫;有些是因為背後好笑的故事被戲謔,比如因為"漏嘴"八哥受了一肚子窩囊氣的死鳥、精通書畫卻被忽悠一病不起的藍眼、明明是女子卻留著男子大背頭被當作流氓的`楊二小姐、想看看人死會怎樣,裝死出殯的劉道元。故事生動,惟妙惟肖,使人物躍然紙上,令人捧腹的同時有發人深省,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當數《刷子李》。

碼頭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著。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而刷子李就是這樣的能人。粉刷屋子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粉刷的牆壁白得清爽透亮,每一道漿都銜接的天衣無縫。想到前段時間在某雜誌看到20xx大學遺憾排行榜,名列第三的是:沒有掌握一項有用的技能。一技傍身是生存之道。如果你學的是技術類專業,那必須學會學精。

《俗世奇人》讀後感10

在書店密密麻麻的書叢中,《俗世奇人》它那有趣的封面和新穎的名字深深吸引了我……

本書的作者是中國著名的現代作家,畫家,馮驥才。他用獨特的寫法,把文中的每一個人都寫得栩栩如生,彷彿就站在我們面前。

在天津衛本,這裡的居民五方雜處,性格迥然相異。近百年來,舉凡中華大災難,無不首當其中,出現了各種有著神奇功能的人。如書中所說:“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

其中使我最佩服的兩個人是刷子李和泥人張。“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待著”,碼頭上的`生活正如馮驥才先生所說,其中許多本領驚人的手藝人,他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天津人一般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的絕活放在一起因此便有了刷子李、泥人張、張大力等。刷子李的絕活是刷牆,有人可能有了疑惑,刷牆算什麼絕活?刷子李刷的牆可不一般,總結三點,規矩奇,動作奇,效果奇。照他規矩一天只刷一間屋子,幹活前穿一身黑,只要身上有一個百點,白刷不要錢,每刷完一面牆,都要抽一袋煙,喝一碗茶;他刷漿的動作如同演奏樂曲,好像伴著鼓點,和著琴音,那長長的毛刷在牆面“啪”的一響,真是好聽;刷得勻勻實實,一道道漿銜接的天衣無縫,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話說“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泥人張原名張明山,他捏泥人,不僅快還精緻,捏泥人的手法比變戲法的還靈巧,仔細一看,那麼小一塊泥巴被捏得如同真人一般,活靈活現,細節捏得讓人叫絕。

這些身懷絕技的人,本領是天生就具有的嗎?當然不是,每一個都是經過許多磨練和無數次失敗而成的。勤學苦練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努力是柴,成功是火,要想旺火,必須加柴。”

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為中國獲得金牌的運動員們,可能訓練了四年只為這短短的幾天比賽,甚至幾分鐘比賽,可別小瞧這短暫的比賽時間。常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運動員們為了他們的目標,受過無數次傷,流過無數的汗水,在賽場上即使失誤了,他們還忍著疼痛爬起來繼續比賽。每一個金牌都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他們在不斷追求完美。“很多失敗不是因為能力有限,而是因為沒有堅持到底!”

所以,時代在進步,少年們沒有牢固的知識基礎,在以後的社會上是無法生活下去的,我們得認真學習,不然怎麼為國爭光呢?

《俗世奇人》讀後感11

是怎樣的一雙手矇住了你的眼,讓你看到的只有漫漫長夜?

請讓我來告訴你,我的朋友。漆黑的夜裡,也還有明月的存在。

農夫和蛇的故事,可以說沒有幾個人不知道了。小時候的我,總是一味的批判蛇的毒辣。可當現在的我重又拾起這篇遺落在童年裡的故事時。卻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並非蛇心狠手辣,只是那農夫認錯了人。

手劃過書頁下方的一行小字——不能對壞人抱有善心。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能定位誰呢?那些我們厭惡的殺人犯,搶劫犯,又有幾個是真的喪失了所有人性的呢?

家父年輕時在看守所管犯人,那天他給我講了這樣一件真實的案例:“我那天看到一個犯了死罪的人,是個務農之人。在他被拉上刑場的時候還一直在嘀咕著要他的被子,還要帶回去蓋,跟本沒想到這次他將一去不歸。我當時很好奇,就走過去問旁人,‘如此樸素之怎會犯下死罪?’‘你不知道,他在跟仇家吵架之時受到對方挑釁,一氣之下鑄成大錯。’那人惋惜的告訴我。”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這樣一位只曉得如何才能吃飽飯,被子要省著蓋,卻因為一時之念毀了自己的農人,難道不值得博得我們一點點寶貴的同情心嗎?

而文中的蛇,也是為了自己能夠生存下去,或者是出於本能才咬了農夫吧?也許事後,它會為了自己的行為落淚,再或者,它已經流淚了,只是農夫沒有看見。

僅僅因為那是蛇的眼淚,就那麼不值錢嗎?

為什麼犯了錯的星星就失去了發光的權利?

我不知道在伊索的生命裡,遇到了怎樣的人,經歷了怎樣的事,讓他可以用這樣厭惡的口氣說出——不能對壞人抱有善心。這樣的.話來。

在書中還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蠍子,它掉進了湖裡,一位僧人想要去救它,蠍子蟄了那位僧侶,可是僧人還是努力去救蠍子,路人看了,很不解,就問:“它總是蜇你,你為何還要救它?”僧人回答道:“蜇人是它的天性,救人是我的天性。我怎能因為它的天性就放棄我的天性呢?”真的好希望,這個世界上,還有以救人為天性的人的存在。

社會再怎麼動盪,也會有好人的存在,夜色再怎麼黑暗,也會有明月的存在,我一直這麼堅信著。

《俗世奇人》讀後感12

書伴隨著我,不論何時,我身邊總有書,放了寒假也一樣,寒假裡我結交了一個朋友--《俗世奇人》。這本書中,作者馮驥才描繪了許多天津生活的奇人,奇人 有的現身於上流社會,有的混跡在市井民間,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們又不是普通人,他們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 他們中間既有憑著一把釣竿把魚釣絕的大回,也有隻認七個銀元不認人的骨折醫生蘇大夫;既有專會溜鬚拍馬的'死鳥賀道臺,也有摳團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張。雖然這裡的俗世被解釋為人世,但我有時又想,這裡的俗世會不會指天津呢?我又想起天津的背景:天津衛是天津的古稱,當年,它既是水陸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矚目的開放城市。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

這大概就是《俗世奇人》的來源了吧!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泥人張那一段:只見人家泥人張聽也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玩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櫃檯結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裡。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看完這段,我深有體會,體會到當時人們懼怕有錢人,又勢力,也敬佩泥人張的魄力和高尚的品德,不怕有錢人,不勢力,還敬佩馮驥才的才華,能把泥人張和那些人作出如此鮮明的對比,實在出神。

《俗世奇人》讀後感13

越是俗的世道,就越是奇人百出。

題記

也許是厭倦了華麗高貴的詞藻,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劇情,我已經很久沒有觸碰過散文、小說一類的書籍,但仍有一本書在我的心中熠熠生輝,那就是《俗世奇人》,一股濃濃天津腔的小說。

也許是我理解得還不夠透徹,沒有其他人讀後感中寫的與作者達到心靈的共鳴。我覺得我讀這本書時更像在天津某個小茶館裡聽著一個穿灰袍的大爺說書。也沒有傳說中似與作者促膝長談,而是像聽個神采奕奕的老頭在說一些傳奇的人,一些傳奇的`事。

猶記得小時候喜歡聽故事,聽爺爺用重重的南京話跟我說一些他的見聞,有一些我至今還記得。那種濃濃的地方色彩,就像楊七楊八的茶湯,只不過他們的茶湯有一種天津的味道,而爺爺的故事有一種南京的感動。我想,我現在這麼熱愛南京,要得益於爺爺吧。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淡這是這本書教給我的大道理。可以沒有蘇七塊的妙手回春,也可以沒有刷子李的技藝高超,但不可沒有自己的絕活。得有真本事,才不會平淡啊!我不禁想到不久以後的會考,是啊,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著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是我們應明白的事實。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須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話粗理不粗,可我呢,沒有靜下來幹某一件事。打遊戲,打上職業聯賽了嗎?沒有。學習,考得很好嗎?也不是。渾渾噩噩什麼事也沒做好。不可能成為面面俱到的人才,但必須要有一樣精通,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抬頭看看陰沉的天,案上還鋪陳著雜亂的作業,心情就跟自己的前途一樣迷茫,很想問自己快樂嗎幸福嗎,俗世裡,做俗事,做著和別人一樣的事,過差不多的生活,但真正明白的是,現在不能真的沉淪,若不奮起一擊,會連最後閃耀的機會都沒有。合上書,懂得一件事,在平凡中,造就不凡。

評:書不見得每個字都讀,只要讀出一種味道,讀出個樂來就好,季同學既務實,又多一份思量。之前的幾篇文章像喝了苦茶,苦中思人生。這篇像是吃了甜藕,咂咂嘴的功夫就小小勵志了一番。

《俗世奇人》讀後感14

《俗世奇人》為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所著的短篇小說集,文章單獨成篇,所述背景為清末民國初天津碼頭市井生活,每文只述一奇人,風格詼諧幽默,句式多以短句為主,語言文白相間,精煉傳神,故成記人敘事文之典範。

讀罷此書,引我如觀一部來往匆匆、地道津味的黑白色民國電影,於我而言,只有一個字——奇,新奇於奇人,驚奇於奇事,無奇不成事,無奇不成文,奇到隔著這些黑白文字,就令我目瞪口呆,滿臉茫然狀。

想當年,天津碼頭,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然卻生活著一群靠自己手藝生存的底層人,刻磚劉,刷子李,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等,這手藝一亮,就是絕活,為常人所不能,恐神仙見之,也退卻三分罷了。

先說刷子李吧,刷牆第一絕,刷牆前必先著黑衣黑褲黑布鞋,上下一身黑,卻自定規矩,只要刷完牆後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世人皆不信,行內人也皆不信,但他的確做到了。每刷完一面牆,長凳一蹲,菸袋一抽,香茶一杯,再刷下一面,先刷四周,再刷房頂。刷子一蘸,揮手一抹,銜接天衣無縫,雪白其上,卻一滴漿不落其身,這技藝堪稱登峰造極,爐火純青,怎不叫人稱奇?

再說那泥人張,平常最喜去兩處,一是戲院,一是飯館,看著戲臺子上那梨園子弟揮鞭怒目,吟唱悲歡,看著飯館裡那南來北往的商客,長袍馬褂,長辮於背,恐為人所見,只好袖口裡單手捏著一團泥,年復一年,經年累月,終成一絕眼觀而心領神會,捏出另一個世界來。當面對張五爺的'嘲諷時,泥人張毫不畏懼,端著酒杯,左手從腳底摳下一塊泥巴,幾個手指飛快捏弄,不一會兒,一個栩栩如生的海張五的腦袋便捏出來,卻只有核桃大小,卻比海張五還海張五,怎不叫人稱歎?

很難說,這些奇人奇事沒有經過藝術的加工,但,我卻寧可相信,他們都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在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身上,我還讀到了他們的善良和樸素,這種折射出偉大至真人性光芒的美感,讓我沉醉其中,不可自拔。

於人必善良,於事必認真,做一個誠實而努力向前的人吧。

《俗世奇人》讀後感15

《俗世奇人》天津事奇人奇名奇,聞所未聞,世間百態,盡在其中,三十六篇,篇篇出奇人奇事。大家熟悉的“出洋相”的典故也在其中。

書中故事有趣出人意料甚至令人捧腹大笑,比如“背頭楊”這篇,背頭楊是女的卻留男人們的背頭,進女廁被認為是冒牌女,遭毆打。從此在外男女廁都進不得。可事還來找她,有男子借她的名在女廁佔便宜,鬧得人心惶惶。

書中人物能耐大,身懷獨門絕技。第一篇“蘇七塊”蘇大夫,正骨拿環,天津衛頭牌。但他看病有規矩:先拿七塊銀元,再瞧病。一次蘇大夫正在打牌,車伕張四摔壞胳膊來看病,沒錢疼得腦瓜淌汗,規矩不能破。牌友偷偷墊上,蘇大夫心知肚明,看病還錢,牌友佩服這事這裡這人。

書中人物名字(外號)也古靈精怪,但都和其事其能其貌關聯。外號“認牙”,他不記人,只記牙,治牙的,把心思全放在牙上,醫術能不高嗎?沒有天賦,可以專注,一樣有成就。再說張大力,一看就知道其能耐是力氣大,天生的。還有大回,大,人高馬大,手大腳大嘴大耳朵大。這些與眾不同的外號給人耳目一新感覺。

書中作者觀察細緻,寫出不同人物不同外貌。外號“小達子”的,短脖短腿,灰眼灰皮,站著賽個影子,走路賽一到煙兒,寫出賊的特點。外貌描寫不能只為寫外貌而寫外貌,一定是和其事緊密相連的。

書中作者語言精煉且善用比喻。“從小疼你抱你餵你寵你”、“多損,多辣,多絕——多邪!”語言運用之多,運用之妙,運用之奇,可謂出神入化。比喻更是信手拈來,隨篇可見,“鼻子奇癢,賽一堆小蟲再爬。”“小眼賽一對琉璃珠黑又亮。”……多麼貼切形象啊!

能寫出世間人物千姿百態,千奇百怪,千古奇聞的書,作者馮驥才真正的奇人,作家,文化學者,畫家,社會活動家,生於天津,當過推銷員,塑料廠印刷工等,可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能下筆如有神。

一次,聽了虞大明老師引領的《刷子李》,那課堂上精彩的師生互動讓我折服、驚歎!一篇文章上得那樣神乎其神,學生的'心情也隨著曹小三的半信半疑而跌宕起伏,聽課老師們自然也是歎為觀止,望塵莫及。在課堂上,虞大明老師帶領孩子們翻開了《俗世奇人》的扉頁,再翻開了《刷子李》。就因這樣的緣,我記住了《俗世奇人》,也終靜下心來在今年一日之間看完了薄薄的小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