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孝女繩》讀後感

讀後感9.98K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孝女繩》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孝女繩》讀後感

《孝女繩》讀後感1

孟佩傑是一個不幸的孩子。5歲那年,父親因一場車禍離開了她,媽媽把她送給了養父母。三年後,她的養母不幸癱瘓了,她的養父離家出走了。八歲的'她,連青菜都認不全,於是她開始了一日三餐,洗洗涮涮,開始照顧養母的生活。養母不想拖累她,想自殺,讓小佩傑發現後,抱住媽媽說:“您活著就是我的心勁兒,有媽的地方就是家!”從此以後,她開始了貧困的生活,她任勞任怨,但她樂觀開朗,面對艱難,她無怨無悔。她成了母親的手,成了母親的腿,她是母親頭上的那片藍天,是母親床前那盞明燈。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在當家的同時,學習也取得了好成績。她考上大學後,帶著養母去上學。在孟佩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國傳統美德——孝順。她用自己的孝心,贏得了我們的尊重。

《孝女繩》讀後感2

這種愛,感天動地。好一個孝女!她幼嫩的雙肩要承擔多大的苦難啊!她每天要做家務,要照顧爸爸的生活,要做爸爸的護士,要做三好學生,而自己睡眠的時間僅有三個小時呀!對與這個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命運怎麼這樣不公平!

李根姐姐是堅強的,雖然這麼小就要承擔媽媽的責任,還要認真學習。但災難卻造成了李根姐姐的'頑強、忍耐的性格。這是許多年輕人都做不到的呀!

每當我讀到“又困又累幾乎處於昏迷狀態,可手中的扇子卻一直搖著。”這一細節,使我熱淚盈眶。孝女之心可昭日月!令人心酸的是,李根“為了趕走睡眠,她竟偷偷用小刀刺自己的腿,鮮血浸溼了她的褲子。”古有“頭懸樑”今有“刀刺腿”,李根姐姐的剛強感天動地!

苦難是一所學校,它讓你對生活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李根姐姐的人生,將是不平凡的人生!

李根姐姐,你現在還好嗎?

《孝女繩》讀後感3

孝女繩一文講述了一個令人十分感動的故事。孝女繩原是一根普通的繩子,而它現在卻成為李根孝敬父親的一種手段,並給我們同齡人留下了深深的啟示。

故事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李根的爸爸因患重病而長期臥床不起,媽媽不堪重負,悄然離家出走。從此李根只能靠自己稚嫩的雙肩托起全家的負擔。因為爸爸半夜要咯血、扎針、吃藥。所以李根想了一個好辦法:用一根泥龍繩,叫醒她。一頭系在爸爸的床頭,一頭系在自己腳腕。這樣,爸爸可以拉動繩子。

我讀後深深地被震撼了,李根用親情,用她那稚嫩的雙肩托起了全家。李根在逆境中,不但學習好,而且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這正應了《孟子?樑惠皇上》中的一句格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覺得我要向李根學習,她在逆境中把學習搞好的.這種精神。何況,我現在在這樣好的學習條件下,在老師、父母的熱情關懷和愛護下,沒有理由不把學習搞上去。同時要關心像李根這樣的弱勢家庭,弱勢群體,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孝女繩》讀後感4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李藍是一位國小五年級的學生,可以說李藍的童年浸滿了淚水。清晨五點,當大多數人還在夢鄉中時,李藍腳上系的尼龍繩就開始動起來,於是她便強迫自己睜開雙眼,熟練地燒水做飯,服侍爸爸洗漱完畢,準備好藥物和午飯,又匆匆的一路小跑去上學。

李藍是個苦命的孩子,爸爸患了重病兩耳失聰,語言能力基本喪失,臥床不起,為了治爸爸的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李藍的媽媽不堪重負,悄然離家出走,李藍一下子成了家庭的軸心。

雖然日子過得忙碌、悽苦,但李藍的學習成績是永遠的第一名。每學期捧回的獎狀也是班裡最多的'。李藍用她那嬌小的身軀支撐著這個家。

這個感人的故事我讀了很多遍,它帶給我的震撼和思考是那麼的強烈、深刻。上帝雖然對李藍不公,過早地把最苦澀的滋味降臨在她頭上,在災難面前,許多成年人都選擇了逃避和退縮,可是李藍卻沒有,年幼的她並沒有因此而絕望,堅強地站了起來,在她坎坷的人上道路上畫下一個又一個驚歎號。

李藍的故事是多麼值得我們去學習啊,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我們必定會有挫折,在挫折面前,我們要學習李藍不怕困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