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優】《西遊記》讀後感

讀後感2.75W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遊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西遊記》讀後感

《西遊記》讀後感1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每當這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在我耳畔響起時,就不由得將我拉入《西遊記》這本書中。現在重讀這本書,有一種兒時讀書不知其中味,再讀此書已是書中人的感覺,讓人回味悠長。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另一個自己。有時他像孫悟空一樣勇往直前,敢作敢為;有時他像豬八戒一樣,遇到困難便想放棄,半途而廢,打退堂鼓;有時他像沙和尚一樣任勞任怨,不辭勞苦。想到這裡我不由得想“表揚”下自己,原來自己可以這麼多愁善感,這麼多的角色自己都可以勝任。

可是生活裡的我們,可能最不多思考的就是唐僧這個人物了。他可以是活在套子裡的人,他可以是喋喋不休的人,他可以是慈眉善目的人,他可以是菩薩心腸的人……可慢慢的我就體會到了真正修成正果的人,他們的付出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導致最後的成功也更上一層。之所以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而八戒被賜為淨壇使者,沙和尚封為金身羅漢,是因為:要想成為什麼人,全憑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不得不說孫悟空的真正的收穫與成功就是遇到了唐僧,儘管師徒之間也有分歧,但是退一步講,倘若沒有唐僧的搭救和取經路上的教化,孫悟空恐怕還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到處惹是生非的猴子罷了。

唐僧取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困難重重,依然勇敢面對,堅持!你可以說他是教條主義的化身。孫悟空,成佛路上無論碰見怎樣的妖怪,疾惡如仇,毫不手軟,就算失敗也不放棄,堅持!所以只有他真正的.成長了,變化最大而修得正果。沙僧,無論擔子怎樣的沉重,都任勞任怨,不放棄,堅持!而八戒,雖然師傅有事便會想方設法去解救,但是若遇到困難,就會打退堂鼓回高老莊!這樣的放棄,只會使人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束手就擒”。同樣,在工作中半途而廢是不可能享受成功的;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要向困難發出挑戰,要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現實工作中,每個人都需要一種堅持,只有堅持,才會在困難面前不畏懼,在挫折面前不害怕,像孫悟空一樣學會成長,活在條條框框中並不是壞事,相反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而且還要感謝生活中那些唐僧,幫助你成長和進步。

人活著就是為了解決困難,逃避不是辦法,知難而上,才是生命的主旋律,置於死地而後生,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手段。

讀懂一本書容易,但是要做到書中成功人物那般地步,就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堅持不懈。若是沒有堅持,半途而廢,那麼離成功就是十萬八千里!所以只有堅持到底,才能實現自己的追求。

《西遊記》讀後感2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這首耳熟能詳的《西遊記》主題曲,伴隨著我們度過多少個暑假呀!這部電視劇的精彩故事吸引著我,讓打小不愛看書的我,第一回想要走進名著的世界,去領略更紛呈的精彩故事和鮮活人物。

原來,《西遊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在其父吳銳的薰陶下所著。主要講述了唐僧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後,修成正果,取得真經的故事。它被美國大百科全書》譽為“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我沉醉在精彩的故事情節裡,更被師徒四人的性格所吸引。他們讓我聯想到,這樣的'人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老師恰似師傅“唐僧”,他帶領我們去取得真經,是我們的領導者。可是,有時很囉嗦,苦口婆心的,為了徒兒好,經常念著緊箍咒。我覺得,老師還是要相信自己的學生,因為只要老師領導正確,我們是會聽取的。像“三打白骨精,冤枉了悟空”,那可不行。我們作為學生,就必須理解老師的教育,尊重老師。讓我們師生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入,一同在知識的海洋裡盡情遨遊!

我們的班長就是“孫悟空”,聰明能幹,不管是在學習方面還是管理班級,他都能起帶頭作用,是我們的好榜樣。但他偶有淘氣的一面,有時過於放鬆自我,沒有把握好分寸。這是老師可不准他仗著班長的身份就任由他。同學們也在監督著他,不可能讓他犯了錯還驕傲著。因此,“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或者“被八戒挑撥離間了”的事免不了的。但不管怎樣,能成為一班之長,他的能耐肯定是其他同學很難企及的。你們也想成為“孫悟空”吧?得好好加把勁才行哦!

提到“八戒”我們都要忍俊不禁了。他的特點就是懶惰,正像那些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同學,一聽到交作業就大喊“大師兄”,馬上搬救兵,自己總不願付出努力。一遇到困難就嘟囔著:“師父都沒了,財物分了算了。”但他們身上也有優點,譬如班裡一有什麼活動,他們願意參加,犯了錯也願意低頭承認。我們要善於發掘他們的閃光燈,真誠關心他們,他們會有進步的!

說到沙僧,他可是真的任勞任怨呀!要不是有沙僧的付出,取經也不會成功。就像我們班的勞動委員,她每天監督著值日生打掃衛生,大掃除時也第一個衝在前頭。好像班級的環境整潔了,就是她一天中最開心的事一樣!即使她的辛勤付出經常被我們忽略,但她毫不在意,依舊樂於助人,做著大家的“幕後英雄”。為班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聰明能幹的悟空,意志堅強的唐僧,本性憨厚的八戒和任勞任怨的沙僧,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還有很多很多。雖然他們身上有很多不足之處,可是世上又有誰是完美的呢?“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這些人物身上,你是否有所醒悟呢 ?

閱讀,原來還能帶來這麼多的快樂,更讓我思考了很多道理。我以後更要細細品讀古典名著,從中汲取營養,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西遊記》讀後感3

合上書,我長舒一口氣,心中的歡喜難以言表,長達兩個月,我終於將《西遊記》收入囊中。

兩個月前,我還殊不知自己將會和這位新朋友見面,直到謝老師提醒我們挖掘這份寶藏,才拿起了原版,開始讀了起來。

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這本書寫的簡潔明瞭,而且生動有趣,沒有過多的修飾詞,反而讓人讀著有種輕鬆舒適的感覺。而這本書身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獨具一格的地方自然有。最大的特色,就是文中夾雜的小詩了。

小詩每一回都有,並且有長有短,大多描寫的是人物、景物。有的雖描寫一個人物,用到了很多篇,最顯著的就是徒弟三人的自我介紹了。每每與妖怪爭鬥,開始時,三人總要先自誇一番,本是幾句簡單的話語,在吳承恩先生的筆下,就變成了“家居花果山,祖貫水簾洞”“睜著一雙不白不黑的金眼睛,天慘淡,月朦朧;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文中刻畫的人物都細膩生動,聰明卻暴躁的`孫悟空,四海之內無人不曉;豬悟能則是最愛吃的了,不管那次齋飯,作者都不會忘了他,總是把他的吃相描寫的淋淋盡致;老實又盡心盡力的沙悟淨,雖不如孫悟空與豬悟能出彩,但性格則比兩人強上幾分;一心向善,只為取經的唐僧,意志極為堅定,任憑誰怎麼勾引或阻攔,只有一個念頭,取經。

最後,四人也是歷經十三四年千辛萬苦,九九八十一難得經歸鄉,但他們還會與其它的讀者,走一走這取經之路。

《西遊記》這本書是由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也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人物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了。因為他的本領很大,可以七十二變、翻筋斗雲……還能一眼可以看出哪些是人,哪些是妖怪。但有時候孫悟空也會犯錯誤,如在“闖龍宮喜得金箍棒”、“齊天大聖大鬧天宮”等章節。所以說,我們不但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更多更大的本領,才能多做好事,多做有益祖國和人民的事。

唐僧非常善良,經常因為熱心腸而被妖怪迷惑或者上當。由於孫悟空有時候不聽師傅的話,導致師傅的誤解,比如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一些章節中,因為唐僧的誤會,孫悟空被趕回了花果山。所以說不僅要為人善良,更要明辨是非,懂得真善美。

我最喜歡《真假美猴王》這個故事情節,因為兩個一模一樣的孫悟空實在是打得難解難分,實在是太精彩了。還好最後有如來佛祖,不然確實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所以說,生活和學習中很多事情不要被外表迷惑,勇於作真正的自己。

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碰到很多困難和妖怪,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他們四人團結在一起,戰勝了妖魔鬼怪,取得了真經,成功地回到了大唐。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只要認定了目標,不怕困難,大家團結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西遊記》讀後感4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它叫做《西遊記》。

我很喜歡《西遊記》裡的唐僧,因為他能讓他的徒弟屈服與他。我也很喜歡孫悟空,不僅是因為他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更是因為他活的很真實,他有放棄過麼,沒有;他有逃避過麼,沒有。我也喜歡豬八戒,他也活的很真實,雖然他經常說:“咱們散夥吧,我要回高老莊娶媳婦去了。”但是他有走過麼?我也喜歡沙和尚,雖然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師傅,大師兄說得對呀;師傅,大師兄、二師兄說得對呀;二師兄,大師兄說得對呀”。但是沒有他,勤勤懇懇的態度,師徒是不可能取得真經的。

《西遊記》主要是講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一路上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歷盡艱辛萬苦,但是他們師徒四人沒有放棄,堅持不懈,最後取得了真經。比如說,在《真火燒大聖》和《觀音收紅孩兒》裡第一次孫悟空去救唐僧,孫悟空被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燒的是暈頭轉向。第二次請來了龍王,可是凡水滅不了三昧真火,於是孫悟空鑽到水裡,急火攻心暈死過去了,還好八戒使了個按摩禪法,孫悟空才活了下來,可是孫悟空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想辦法去救唐僧。最後請來了觀音菩薩,收服了紅孩兒,才解救除了唐僧。像這種歷經磨難的故事還有很多。

再比如還有《三打白骨精》裡白骨精三次變成普通善良的村民,第一次白骨精變成了村姑,可是孫悟空一眼就認出了她是妖精,將她打跑。第二次她變成了一個年邁的老奶奶,可是還是被孫悟空給發現了,給趕走了。唐僧認不出是妖精,要趕走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連忙向師傅求情,唐僧這才沒把孫悟空趕走。第三次白骨精變成了一個老爺爺,這下孫悟空沒有再給白骨精逃走的機會,斬草除根打死了白骨精。唐僧這下徹底忍不住了,執意要趕走孫悟空,任憑豬八戒和沙和尚怎麼為大師兄求情,唐僧也不聽了,妖怪是除了,可是孫悟空就被唐僧趕走了。取經路上經歷的種種磨難舉不勝舉,只有這師徒四人一步步的邁過一個個劫難才能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

讀了《西遊記》這本書後,也給正在學習中的我很大的觸動,我們的讀書不也正是像西遊記裡師徒四人取經一樣嗎。“功在平時”、“貴在堅持”,要想做好一件事很簡單,但是要一直做好一件事就很難了。打個比方吧,平時在上課或者做作業的時候就應該打下基礎,上課要注意力集中聽講,平時做作業的時候也要認真去鞏固好學到的知識點,這個過程中肯定有很多我們搞不懂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向老師或者家長請教,把每一個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給搞懂為止。只有這樣平時點點滴滴的積累,考試的時候才能得到自己滿意的成績。如果平時我們學習中遇到困難就退縮、逃避,考試的時候怎麼能考好呢?

我一定會牢記讀過這本書給我的觸動,會在自己的學習中做到“功在平時”、“貴在堅持”。

《西遊記》讀後感5

在看《西遊記》之前我本以為自己已經很瞭解這本書了,說著不想看,可被媽媽一問,才發現我有許多細節都沒有看明白。雖然很不情願,但還是翻開了它。沒想到越看越入迷。刷牙時在看,吃飯時在看,甚至車上也在看。

本書講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五人去西天求取真經,一路上斬妖除魔,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取到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

孫悟空本身就是一隻猴子,猴子的天性是嚮往自由,不受約束的,所以他大鬧天宮。無奈觀音菩薩只好找來唐僧教他約束孫悟空的辦法—念緊箍咒。這讓我想到我寫作業時時常會分心,這時媽媽就會念動“緊箍咒”,喋喋不休起來,來約束我。不過雖然他品性頑劣,但在取經的過程中,他對師傅卻是照顧有加,甚至非常細心。只要一聽說師傅肚子餓了馬上一個筋斗雲去找齋飯來,只要一聽說師傅被妖怪抓走了,他就立馬想盡辦法去救他。就算師傅存心想把他趕走,他含淚還不忘向師傅磕幾個響頭,並吩咐二師弟三師弟要照顧好師傅,又可見他這一片孝心。

豬八戒愛錢財,又好色,這就是人的一種慾望,作者把他的性格誇張化了,也許豬八戒其實並不貪財好色暱?雖然這樣,但他在取經路上也和孫悟空一樣守護著師父,不忘職責。在關鍵時刻,也不會偷懶,會立即跟孫悟空一起去打妖怪。

沙和尚是一個老實人,他在我的印象裡差不多就是一個為唐僧幹苦力活的。他時刻挑著擔子,牽著馬。他像是唐僧的保鏢,時刻在唐僧的身旁,與孫悟空和八戒不同,他們或是與妖怪迎戰,或是到前面去巡山。但他也有粗心大意的時候,比如在與老鼠精作戰的時候,他只顧著跟上去幫忙,卻丟下了師傅,害得師傅被老鼠精擄走。

這裡作者沒有花費大量筆墨去描寫白龍馬,但白龍馬也不忘使命,下定決心是要帶著唐僧走過這一段取經的路程,他有著堅定的`信念,路上一直默默保護著唐僧師徒,從沒有退縮過放棄過取經的決心,自然也十分的忠誠。

唐僧雖是一個出家人,但是他有著比平常的和尚更堅強的意志。儘管路上有妖魔鬼怪,他也不敢怠慢,堅持著要去西天取經。他很善良,但有時候善良也給他帶來了麻煩。像在山裡遇到紅孩兒的時候,紅孩兒變成了一個小孩子,把自己綁在樹上,唐僧見了覺得很可憐,便起了憐憫之心,不聽孫悟空的勸告,給他鬆了綁吧,最後害得自己被抓了去。

其實這五個人的性格合起來,就相當於歷史上真正唐僧——玄奘的真實寫照。

《西遊記》告訴我: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當然,如果你有一種堅強的意志,能剋制住自己的情緒和慾望,約束好自己,做個自律的小孩,也許就可以像唐僧一樣能取得“真經”。

《西遊記》讀後感6

讀書的心態是我最為看重的。而讀書的心態又是指些什麼呢?我想,大概是指那種肯鑽研的心吧。

而我最近最不能夠理解的,是孫悟空的結局。

早在國小時,我就已經把《西遊記》啃完了。也許是因為它是原著吧,總還是有些枯燥無味,因而我也沒怎麼認真讀。當時的感受也無非就是“孫悟空好厲害啊”諸如此類。

但是最近再去溫習,卻忽然有了一種深切的悲哀——對孫悟空結局的悲哀。

孫悟空的結局是什麼?是“成佛”。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成佛很好吧,可以長生不老,會受人貢奉,能受人尊敬,他的事蹟可以永垂不朽,人人都敬畏他。而若是不成佛,那麼一切都是空妄——人們在幾十年,幾百年後再次提起“孫悟空”這個名字時,恐怕也只會想到他是一隻曾經大鬧過天宮的“妖猴”罷。所以,人人都希望這隻肆意妄為的猴子成佛,都希望他能有一個好的歸宿。想必吳承恩先生也是如此想的吧!所以在最後的最後,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成了人人都羨慕的“佛”。

但他自己呢?他真的.想成佛嗎?當初在水簾洞,花果香,萬妖朝,那是多麼地自在啊!沒有規矩,他仍是那個膽大包天,上天入地的齊天大聖!地府改命有誰敢阻?東海索器有誰敢攔?大鬧天宮有誰能降?孫悟空本就是天地所生,天地所育,自由自在,無法無天。亦或是,俗世的那些規矩入不了他的眼!他可是從未敗過,一生驕傲的齊天大聖啊!齊天大聖又怎會真正喜歡,又怎會真正願意去當一個所謂的“鬥戰勝佛”呢?

成佛也就意味著一切皆空。當時的一切痴狂,當時的一場春秋,皆是鏡花水月夢一場。他若成了佛,便永遠都只能當這俗世裡的“佛”,永遠、永遠都回不去那方自己的小天地了,也永遠都當不回那個“齊天大聖”了。因為佛啊,意味著要包容眾生,要庇護眾生,不能夠再像當初那麼地任性,那麼地為所欲為了。

但其實,佛,妖又有什麼區分別呢?不過都是這幾界芸芸眾生中的一員罷了。可總有些人,認為佛啊,生來就比妖高貴,天生就是高高在上的。而妖,卻是能被狠狠地踩到塵埃裡去的東西吧。

這個世界上,總有人說“一切平等”,但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平等呢?佛和妖,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從古至今如此多的人唾棄妖,貢奉佛,就是最好的寫照吧!

如果能重來,我想,他應是再不會選擇“鬥戰勝佛”吧。

最後四個人成了佛,成佛以後呢?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以前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夢想的四個人,一成了佛,就完全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佛是什麼,佛就是虛無,四大皆空,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感情沒有慾望沒有思想,當你放棄這些,你就不會痛苦了。但問題是,放棄了這些,人還剩下什麼?什麼都沒了,直接就死了。所以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滅,西遊就是一場被精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後記

《西遊記》讀後感7

《西遊記》,當這個名字第一進入腦海裡,是兒時電視劇中那驍勇善戰的美猴王,手持金箍棒橫掃千軍,縱有數萬天兵天將都視之塵埃,齊天大聖的名號烙印在心中,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胸懷悟空的志向,是年少的理想。

西遊記第一回合標題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正是講述了不平凡之人的平凡之旅,心性的修正,使得心猿開始試探人生。

西遊記伴隨人走出年少的浮躁,褪去了幼稚的想法,步入社會,品嚐到百味人生。

時間猶如一塊刻字的石碑,記錄著人生的一點一滴,當西遊迷們經歷了教育的洗禮,世俗的教導,已經發現自己進入了中年,30到40歲的年紀由而立走向不惑,為了工作的任務而奔波,為了家庭的幸福而奮鬥,為了社會價值觀的踐行而拼搏,在這個年紀,突然間發現自己心中的悟空,已經遠去,膘肥體壯的豬八戒出現在複雜的腦海裡,也有了第三十三回合《四聖試禪心》的衝動,

心中的`疲勞感越發的沉重,八戒的中庸思想湧向心頭,對於金錢,權利,地位,成就,價值的看法已經淡去,不願驚天動地,但求平穩安逸,想盡人生喜悅,世俗與我無關。

晚年已經將要退休,此時開始回憶自己的人生,有過奮鬥,有過庸俗,有過成功,亦有失敗,感悟到自己的人生與西遊記中的沙僧極為相似,論上進心,不如悟空來的猛烈,論中庸也沒有八戒的嚴重,不好也不壞,西天封官的時候,得了一個淨壇使者,卻有深意,盡心為了取經,結局好似圓滿,卻表現平平。

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一股俗氣湧上心頭。

但是最後沒有成為八戒,更沒有成為沙僧。

講到這裡,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師,也就是西遊記中的唐僧,整日喋喋不休講述為人處世的哲理,聽得耳朵發癢,但是又要感激唐僧,沒有他嘮嘮不休的教誨,取經中途,早就成為了豬八戒和沙僧,在西遊記第七十五回中,獅駝嶺遇到強敵,師傅被抓走,大師兄不在,兄弟兩個分好行李,賣了白龍馬,給師傅做壽材,你回高老莊,我回流沙河。

可是當自己垂垂老矣,才發現,人的一生就是一部西遊記,有奮鬥的目標,有中途的放棄,有求安逸的中庸,有為自保的俗氣,同時還有堅持到底的成功。

九九數完魔滅盡,三三行滿道歸根;徑回東土,五聖成真

回首自己的一生,遇到了唐僧這樣的老師,充滿了悟空的志向,摒棄了八戒的中庸,拋開了沙僧的世俗,最後取得了真經,貴在自己的堅持,無論對自己,對家人,對工作,對他人,對社會,奉獻了自己的微薄力量,心中的正能量壓制住了墮落,人生畫上了一個比較圓滿的句號。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西遊記》讀後感8

從小到大,不管是在小人書、電視劇還是在原著中,我最鍾愛的角色從來沒變過,那就是齊天大聖孫悟空。或許是吳承恩對孫悟空的偏愛,讓這個角色在《西遊記》書中大放異彩。

一開始,他,石猴出世,一鳴驚天,連玉皇大帝都感受到了異動,可謂是天驕之子。石猴又以身試“險”,闖進水簾洞,受群猴擁戴,自立為美猴王。這時的他意氣風發,少年姿態盡顯。可是吳承恩怎麼肯讓主角就這樣登場呢?美猴王一出世便禮拜四方,無師自通這些禮節,可見他雖然有一身的傲骨,但還是一位翩翩少年,禮義俱全。接著,他便於群猴相遇,表示著猴王已經進入了社會當中。在這片天地中,當然也有需要闖一闖的事情。水簾洞躍然眼前,群猴都不敢上前,猴王卻毫無怯意,這時猴王又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脫口而出的論語道德,可見這猴子可不是口中的猢猻呀!猴王一躍來到了寶地水簾洞中,這時候的他雖然初出茅廬,但已然是一個領軍者,如果猴王在那一瞬退縮了,那麼這花果山水簾洞就無人知曉了。在原著中寫道“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一看就是一處仙人的洞府,裡面空閒了很久,但是卻一塵不染,這就是悟空的主角光環了,又有之後,帶領猴子們上洞府,被眾猴稱為“美猴王”。不愧是孫悟空,一出世就是一個王者的存在。

而此後的八百年裡,猴王就和他的孩兒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在傲來國中,直到一個老猴子的去世,美猴王便心有不甘,他孫悟空是一個傲視眾生的神猴,死後居然也會被閻王管著,悟空從此踏上了他的成長之路。這個猴王也開始了自己歷練的過程,原著中提到過悟空為了找到一位仙長,歷經了十幾年的'漂泊,去過無數的地方,終於在一座勝似花果山的仙山上遇見了菩提老祖,悟空便拜菩提為師。學藝的過程暫不細表,但是在這一章的最後,菩提老祖卻讓悟空不要說自己是他的師父。這也表明了菩提老祖是一個得道的高僧(相當於一個成功人士),他可以預知到悟空將來會大鬧天宮,惹來禍事,以悟空的性格或許真的有一些狂傲,他只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冰山一角,後來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也是他年少輕狂的後果。

如果說悟空在被壓到五行山下前是一個未經世事狂傲的年輕人,那麼西遊的降妖除魔,就是在鍛鍊悟空的心性,悟空有神通,但是距離成功有更為重要的一步,鍛鍊心性。遇到唐僧後,悟空一步一步地在成長,或許在經歷了那麼多風風雨雨後,悟空不止是年齡上的增長,也壓下了心裡面那一團老是想與人爭鬥的火焰。

作為一個人,本領是最其次的,尤為重要的是心性和品行。悟空講義氣,懂禮儀,尊師長,勇敢又喜歡真實;而心性是悟空原本最欠缺的東西,現在的悟空才是穩重、鎮靜的中年人,但是不管哪個階段,孫悟空的嬉笑怒罵和不斷前行總能給讀者以愉悅和撫慰。

西遊不僅是打怪升級的遊戲,真正有所考驗的人心。不能狂躁,不能衝動,不能貪吃,每一次的妖魔來襲,都有著特殊的含義,所以西遊這本書要細細地品讀,在字裡行間才能體會到為什麼它是一本名著,為什麼它是一本千古流傳的鉅著!

《西遊記》讀後感9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每每在我耳邊響起,心中便會萌生無比的親切感。《西遊記》曾經陪伴了我們幾代中國人,帶給了千家萬戶歡聲笑語。從我記事起,這部電視劇已經觀看了很多遍,這本名著也閱讀了無數次,可總是令我百看不厭、百讀不煩。帶給我快樂的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

作為我國古代經典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講述了唐僧奉旨西行取經,沿途收取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跋山涉水,一路降妖除魔,千辛萬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靈山聖地,拜見佛祖,求得真經的故事。每當看到善良的唐僧被妖魔利用,想要謀害他的時候,我總是會為他緊緊地捏一把汗,為他的生死未卜而擔憂;每當看到好吃貪玩的豬八戒在關鍵時刻不顧全大局,只為自己著想的時候,我就會在心裡狠狠地痛罵他、批評他;每當看到憨厚的沙和尚默默地挑著擔,盡職盡責地跟在大家身後的時候,我便會為他的任勞任怨而感動;每當看到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在師傅最危急關頭出現的時候,我就會跳起來為他拍手叫好;每當看到可惡的白骨精、妖魔鬼怪出沒幹壞事的時候,我就會恨得咬牙切齒……

是啊!在我們的生活中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推崇真善美,嚮往光明與希望;我們疾惡如仇,打抱不平,伸張正義。我們明白了:做人,應該像唐僧般有顆善良仁慈之心;做事,應該像孫悟空一樣機智、勇敢、迎難而上;對待生活,應該像豬八戒那樣永遠保持一種樂觀知足的心態;對待工作,應該像沙和尚一樣勤懇、敬業、踏實。

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通過《西遊記》,能夠感悟到其中的真經。記得上學期,我在學習數學上遇到了困難,便從心底對它有了排斥感,總不願主動去解決問題,只想退縮、躲避……結果可想而知,那段日子裡,我的數學成績直線下降,一發不可收拾。爸爸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在一個週末的晚上,我無意間翻開了《西遊記》這本書,再次被裡面的情節所深深吸引:孫悟空一次又一次降除妖魔,一次又一次陷入險境,一次又一次被師傅誤解,他完全可以扭頭就走,不用去什麼西天取經,而是回到他的花果山去當他的.美猴王,是多好的選擇。可是,他並沒有拋棄師傅而離開,而是選擇了留下,繼續面對艱難險阻,最終,他們到達了理想的目的地。可我呢?遇到了這麼點兒挫折,就完全地氣餒屈服了,這像話嗎?一直把孫悟空當作心中的英雄,卻忘記了學習他遇到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真是感到很慚愧。那天以後,我開始認真對待我的數學學習,也勇於去克服每一個困難,終於,我的學習一步步趕上來,取得了好的成績。

在我的成長歲月中,《西遊記》總是能帶給我很多,讓我領悟到很多。它將永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好伴侶。

《西遊記》讀後感10

一心取經、迂腐頑固的唐僧;正義凜然、敢於鬥爭的孫悟空;憨態可掬、貪吃好色的豬八戒;吃苦耐勞、敦厚朴實的沙和尚……就演繹出了這部長達一百回,情節生動、言語詼諧的小說——《西遊記》。這師徒四人西行路上經歷了千辛萬苦、種種磨難,其中有一段讓我深有感觸:

“近前看時,哪裡是甚香米飯,卻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長蛆……長老才有三分信了。怎禁豬八戒在旁唆嘴道:‘師父,她因送飯下田,路遇我等,卻怎麼栽她是個妖怪?……哥哥怕你念什麼緊箍咒,故意把它們變做這等東西。’”

瞧這八戒,覺得孫悟空平時欺負他,喊他“呆子”而憤憤不平哩。上面一段就出自於《屍魔三戲唐三藏》,後來,就發生了“聖僧恨逐美猴王”的悲劇,八戒驅逐了自己視為“敵人”的朋友,看起來是佔了便宜遂了心願,其實呢,就發生了:“八戒道:‘那猴子與我有些不睦。前者在白虎嶺上,打殺了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攛掇師父念緊箍咒。’”看,他沒了孫悟空,害得師徒三人連白馬都吃盡了苦頭,最後還得冒著被“哭喪棒”打死的危險去找,真是自找苦吃。其實,它們四人也就是一個小團體,而像豬八戒這樣自私不顧大家的人最終不僅害得團體都受苦,自己也沒得到什麼好處。

暑假裡,我參加了一個夏令營,其中有一項活動是破冰分組。輪到我們小隊了,首先計劃小組去看完整的地圖,看完後回小隊討論兩分鐘,執行小組就要在一個小時裡拼好打亂的地圖拼圖,大家正嘰嘰喳喳地緊張討論著,忙得不可開交,這時小組一個女生卻因為大家沒有采納她的意見而生氣:“哼,不玩了!”隨後還發脾氣把我們快要拼好的拼圖打亂了,結果時間到了我們還沒有完成任務,輸了這場比賽。其實,那個女生也只是想我們大家都“依”著她,可結果卻適得其反:大家玩遊戲時經常疏遠她,和她說話也戰戰兢兢,生怕她又不高興鬧得我們小組輸掉比賽,不再考慮她的意見。

在一個團隊中,難免有人與你的意見不合或者對你有偏見,但我們必須要接受,而不能採取極端的方式,像豬八戒一樣,最後還是自己受苦。不過豬八戒最後還是接受了教訓,配合孫悟空降妖伏魔,大家團結一致,克服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了真經。生活中也一樣,一個集體光靠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是不夠的,成功是需要集體中每一個人共同的努力、目標一致、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才可以做到的。就像古人所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大自然裡就有我們的榜樣:有一種望天樹,樹幹只長高,不分枝,顧名思義,每一棵都非常高,直上雲端。可是,如果有一棵樹脫離群體單獨生長,那就很容易招來滅頂之災——風很快會將它颳倒。所以望天樹都是團結一致地成“林”生長,阻擋風的襲擊。螞蟻、蜜蜂……因為團結才能夠生存的生靈隨處可見。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讓我們團結互助,同舟共濟,一起快樂健康地成長,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西遊記》讀後感11

中國的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讀過。在我小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一部便是《西遊記》了那時的我只會看熱鬧,不會看門道。像《紅樓夢》這樣的書,覺得枯燥無味,而像《西遊記》書,竟出人意料的喜愛——原因就在於西遊記更加的簡單易懂——那時的我更喜歡看關於行者與妖怪打鬥的描寫,那讓我覺得十分有趣。

然而,我利用今年寒假的時間,又再一次的閱讀了這本名著。與以前不同的是,這次我看的是原著,內容要比兒時看的一張張單純的圖畫複雜得多。再一次閱讀這本名著,我有了同以前不盡類似,甚至迥然不同的體會,

《西遊記》主要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大唐聖僧唐三藏與三個徒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是由真實的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改編而來的,加上了作者自己的想象,蒙上了一層濃濃的宗教色彩。

《西遊記》主要刻畫了孫悟空這個不畏艱險,勇敢大膽,具有反抗與鬥爭精神的英雄形象。他一路上斬妖降怪,保護唐僧,最終成為了鬥戰勝佛。儘管他也曾經大鬧天宮,濫殺無辜,做出了許多看似錯誤的事情,但是細細想來,這些錯誤的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他的鬥爭精神和浩然正氣:正是玉帝的昏庸無能,只封給行者“弼馬溫”的職務,才激怒了悟空,釀成了大鬧天宮的悲劇。

如果當初天庭重用他,而不是一味的糊弄他,說不定就早已沒有了以後的故事。這也從某種意義上諷刺了當時制度的腐朽,君王的昏庸。也正是因為唐僧的肉眼難辨真相,才使得悟空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打死了妖精變的姑娘,老婦和老翁。要不是行者三打白骨精,唐僧早就命喪黃泉了。然而悟空卻不計前嫌,在唐僧的下一難中回來保護他,足以見他的正直的品格。

悟空這個形象的刻畫,其實也是廣大勞動人民精神的寄託。他斬妖誅怪,為民除害的正義行動,以及上天下地,呼風喚雨的無邊法力,正符合勞動人民的願望,也體現了人民渴望征服大自然的理想。相比之下,豬八戒的形象則差遠了:他相貌醜陋,好吃懶惰,貪玩貪睡;即使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卻也總忘不了高老莊的媳婦,時不時的打打退堂鼓;他還不分敵我。

在金角大王那一回中公然向妖怪報信,在白骨精的'那一集中,教唆唐僧將行者逐走儘管他有一身的缺點,但他也老實憨厚,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然而關於唐僧的刻畫則要少一些了,只是通過妖怪到來時,“魂飛魄散”“嚇得跌下馬來”等描寫來表現其懦弱的性格。沙僧的描寫就更少了,只是一些簡單的對話。唐僧和沙僧刻畫的缺陷,不得不說是《西遊記》的一大遺憾。

作者對於人物性格的安排,也是頗有意義:通過描寫豬八戒的時時退縮,來突出行者的堅持到底;用唐僧的懦弱,來突出行者的大膽與鬥爭精神。

《西遊記》讀後感12

假期來了,我收到了朋友寄來的一本《西遊記》。雖然我不是很喜歡看書,但是自從收了這本《西遊記》,他成功的改變了我對閱讀課外書的興趣,使我陷入這本書中無法自拔。

書中主角就是孫悟空和他的師傅與他的朋友豬八戒和沙僧。文中主要講他們幾個護送師傅西天取經。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之孫悟空,他擁有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神器和法術,這些法術對於我們來說簡直天方夜譚。書中的孫悟空他會七十二變,想變成什麼就變成什麼。還有他的火眼金睛,只要妖精變成人類,他一眼就能看穿。

書中的唐僧,他有個特別善良的心。對於他來說,萬物皆有靈魂,所以他成了個很多怪物的物件。據說吃了他的肉能夠長生不老,並且他本身就十分的老實善良。那些妖怪就仗著這一點千方百計的想吃唐僧的肉,但是在唐僧西天取經的那一天,他遇見了被五指山壓入山腳下的孫悟空。善有善報,唐僧救了孫悟空之後,孫悟空變成了唐僧的忠實徒弟。

沙僧是孫悟空和唐僧在西天取經途中意外收的一個徒弟,他住在了海里,孫悟空將他制服之後,他和孫悟空一起擔任了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的'任務,妖怪全部由孫悟空制服,但他誠實敦厚,他們去西天取經的行李都有他挑著。他任勞任怨,如同一位忠實的老黃牛。

豬八戒也是在中途收的,他好吃懶做,做一件事都會搞砸,但是在關鍵時刻他還是有很大的用處。比如唐僧被妖精抓走之後,他是第一時間來轉告孫悟空的。

在一次唐僧被白骨精盯上之後,孫悟空利用他的火眼金睛識破了這個陰謀。可是孫悟空在擊殺了白骨精變成的人類後,唐僧卻不理解他的做法,反倒以為孫悟空隨便殺害生命,原諒孫悟空一次之後,孫悟空又再次識破了白骨精的陰謀。這使唐僧十分氣急敗壞,將孫悟空給驅趕離開。孫悟空十分失落的回到了花果山,但是在觀音菩薩的再三勸告,孫悟空還是決定回去尋找唐僧。結果得知唐僧被妖怪抓走了。孫悟空再次救了唐僧,使得師傅重新接收受了他,我讀完後十分感動,孫悟空寧願違背師傅的指令也要拯救師傅,可沒人理解自己的真意,但最終他還是回來拯救師傅。而唐僧卻不明白這一切,反而認為孫悟空隨意傷害別人,雖然唐僧的做法令我很生氣,但是他也是無辜的,他並不明白這一切。但由此可以看出唐僧的善良寧願為了一個人趕走了自己的好徒弟。

讀完此書後,我感悟深刻。我在這本書裡感受到了人心的善良,為了取得真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打動了我。這本書不就說的是現代的社會嗎?你會在這個社會裡你會遇到各種詐騙,如同白骨精扮演的人類。但正需要社會上一些正能量的人幫助你,這種人就是社會上的孫悟空。有時你會不理解他們,但是當你真的被騙之後,你就會後悔,後悔當初不信任他。

《西遊記》這本書內容實在是太深奧了,如果你只是囫圇吞棗的讀一遍,你也許就是會認為這只是一部普通的神話故事。但當你真正的都讀懂了他,你就會理解書中這萬丈深淵般的含義。這種含義只有你自己吸收了才能掌握它,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啊!

《西遊記》讀後感13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出自明代文學家吳承恩之手,這本小說以奇幻的想象,鮮明的故事主線,突出的人物性格,而被公認為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的神魔小說。

小說主要敘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作者極盡人物刻畫之能事,將神話故事賦予人的感情色彩,使他們既有神妖特質,又有人的性情,所以我們讀來才會感到那麼親切而印象深刻。作者為我們塑造了調皮、勇敢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誠懇、老實的沙和尚;還有善良、佛性的唐三藏……

其中孫悟空的`形象最令我難忘。他機智,聰明,又有著猴子的玩皮,讓故事時而緊湊時而輕鬆,他每每在關鍵時刻都展示自己鮮明的主見。但他始終保有那一份真,因此又十分的叛逆,比如大鬧天宮,就是對固有秩序的挑戰,在玉帝和如來面前依然會稱自己一個“老孫”,自明為“齊天大聖”這一種肝膽浩氣,讓文章一掃過往之沉悶。雖然他一下子能走十萬八千里,他會七十二變,但有時候猴性難改,所以還是少不了唐僧的一個緊箍咒。然而正是這一個猴子,卻成為了神和人的世界裡最惹人愛的那一個。

而師父唐玄奘,也是讓故事多了幾多人性和佛性的關鍵人物。他信心堅定,一心向佛,為求得真經可以肉身行萬里山,趟千里河,這一份信念與韌勁直到如今也是值得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心嚮往之的。雖然他辨別能力差,易被表象所迷惑,有時分不清誰是妖怪誰是好人,還常常是被欺負的物件,而他的保護者卻往往成為他的打壓者,讓人們經常感到啼笑皆非。但他為人善良,誠實,能夠帶領一個團隊,凝聚一種精神,最終帶領徒弟們取得了真經。

大家嘲笑而喜歡的卻是“二師兄”,豬八戒,又名豬悟能,大家對他的印象往往都是好吃,懶做,有時還會幫倒忙,但他有時候也會耍些小聰明。在第三十八回“嬰兒問母知邪正,金木參玄見真假”中,孫悟空忽悠豬八戒去井裡扛國王的屍體,豬八戒感覺上了當,最終設計讓師父懲罰了一下“大師兄”。但就是這樣的人物,在吳承恩的筆下,卻收穫了很多好人緣,正是因為有他在,《西遊記》才顯得別有情趣。

還有沙和尚,一個始終挑擔前行者,這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看似角色不重,卻讓是串珠成線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為人老實,任勞任怨,默默奉獻,一代代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砥礪前行的正能量。

讀完《西遊記》,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讓我看到了正義,自由,信念,團結,讓我明白了人們之所以喜歡它,正是因為在他們身上寄託了美好而珍貴的東西。

《西遊記》讀後感14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西遊記早已是眾人皆知,而我便是其中之一。每一個片段都是那麼得精彩,每當我拿起這本書,都會愛不釋手地讀起來。今天就讓我來講一下我的讀後感吧。

西遊記講述的是孫悟空和唐僧等人經歷了重重磨難,次次困難最後終於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取得了真經。孫悟空是西遊記的主人公,他與生俱來的正義感使他成為了一個降妖除魔,為民除害的英雄,無論什麼妖魔鬼怪都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可他就是不喜歡被別人控制,經過了那次大鬧天宮,他成長了不少。

他不會輕易放棄,無論發生了什麼他總不向困難低頭是他的特點。提到豬八戒,他和孫悟空可真是天淵之別,無論是本事還是其他都和孫悟空差遠了,他懶惰,貪吃,好色還貪生怕死,他的缺點數不勝數。一提到沙僧,我便會想到他的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儘管他沒有孫悟空的神通廣大,但他的勤勞是他最大的優點。

唐僧是一個擁有堅定信念的人,他不怕千刀萬剮,他的信念是無人能及的。這四個人物的特點各不相同。在這些人物中,我最喜歡的人就是孫悟空了,他那不半途而廢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在我心中孫悟空給我樹立了一個勇敢的形象。還有沙僧的勤快和樸實也給我了一很好的印象,在西遊記的人物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這些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讓我們記住這個故事吧。

西遊記讀後感11

相傳東勝神州有一個小國,叫傲來國,千萬年來,在傲來國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感受了天真地秀,日月精華,化石崩裂,化成一個石猴,花果山的猴子們都拜他為美猴王,他當了菩提祖師的徒弟,還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可卻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500年後,唐太宗李世民決定派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為徒弟,前往西天取經。

一路上,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任勞任怨的沙僧,經歷種種磨難,和自然環境作鬥爭,跋山涉水,曉行晚宿,憑著頑強的意志,克服困難的精神,堅定的信念,最終修成正果。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還記得《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嗎?孫悟空擁有一雙火眼金睛,那狡猾的白骨精三次各變成了農家姑娘、老婆婆、老公公,都被孫悟空打死,讓我感受到了孫悟空保護唐僧的決心和勇敢的品質。最後他們師徒倆的誤會冰釋。師徒四人一步步向西天進發。

他們心中都有一種信念,堅定希望就在前方,終於,十萬八千里的路踩在腳下,師徒四人終於克服萬難取得真經,造福百姓。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觸:人要堅定自己的目標,憑藉超乎想象的毅力去努力,奇蹟就會發生。《西遊記》真不愧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他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讓我們學會了面對困難的堅定決心!

《西遊記》讀後感15

它,是中國,更是世界藝術殿堂中不朽的傳說;它,激勵著數代人的成長,向著勝利勇往直前,如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被梨園弟子們演繹;它,更是人們心目中永不褪色的畫卷。它就是《西遊記》。那麼為什麼它會有這麼大的魅力呢?在初春的早晨,一縷書香讓我與它相遇。

“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為陛下取得真經……”他,便是以慈悲為懷的唐僧。取經路上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初衷,記著那一句“寧愛本鄉一捻土,莫戀他國萬兩金”。不忍傷害一草一木,即使是強盜即使是強盜的性命也要讓悟空放過。但就是因為唐僧太善良,以至於“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善惡不分,變得迂腐,冤枉了忠誠的.悟空。雖然唐僧是西天取經中不可缺少的關鍵人物,但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個懦夫!唐僧偽善怕死。有一次唐僧被強盜抓住,竟對強盜說:“我有個小徒弟,隨後就到,他身上有幾兩銀子,給予你罷了”。讀到這兒時,我不禁大跌眼鏡。唐僧雖然滿懷理想主義,但卻又貪生怕死,不敢還擊,這也顯現了作者對為政者昏庸無能的嘲諷。在看到《三打白骨精》一章時,我也覺得唐僧肉應該“千刀萬剮”。但“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唐僧到了最後也與悟空解除了誤會,這也算是“僧是愚氓猶可訓”。

不過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他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身正氣、本領高強。悟空勇於向惡勢力鬥爭,它代表的正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不願屈服的力量。但五百年後,悟空經過一番磨礪,變得更加穩重,當師父被妖精捉走時,悟空臨危不亂,鎮定地考慮著營救師父的辦法。每次他都衝在最前面,好幾次都是為了救出唐僧而差點丟掉自己的性命。每次受傷昏倒後,醒來時問的第一句話便是:“師傅呢”?而不是自己的生死。在“三打白骨精”中雖然多次被師父誤會,一紙貶書無情地趕走了悟空,但悟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中可以看出他寬廣的胸襟和氣度。在每次念緊箍咒的聲音響起時,悟空總在不斷自我提升著。孫悟空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他捨生忘死,不畏艱險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書中的豬八戒好吃懶做、愛貪小便宜、經常迷戀女色,還愛挑撥悟空與師父的關係。但八戒也不失忠勇和善良,在與妖魔鬥爭時,他總會助悟空一臂之力,好在他知錯就改,最後終成正果。在《西遊記》這本書中,我第二喜歡的就是沙僧。取經途中,他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老實憨厚,而且在師父與悟空鬧矛盾時,也是沙僧從中勸和,免了一些糾紛。

我若有所思地合起了書,威風凜凜的美猴王悟空,一心向善卻又有些迂腐的師父唐僧,愛挑撥離間的悟能八戒,沉默寡言的沙僧悟淨,只有各自取長補短,才是一個成功的團隊。

一陣春風吹過,那本《西遊記》被吹得翻開了幾頁,它似乎還想對我訴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