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父母的覺醒》讀後感

讀後感2.57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母的覺醒》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父母的覺醒》讀後感

《父母的覺醒》讀後感1

因為是隨筆,所以隨意寫下了這樣的題目,然而隨之而來的是細思極恐,因為貌似隨意的蹦出,卻是深藏不露的真實存在。理想中的母子狀態是母慈子孝,現實中的真實是不時的雞飛狗跳;嬰幼兒時期相處模式的母慈子孝,到孩子開始上學,中年老母開始對理想、對成績、對習慣等等有了諸多期待時,相處模式開始萌芽雞飛狗跳並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前一秒的母慈子孝,一個話不投機,畫風立轉雞飛狗跳……。這樣的一幕幕,可能在我們的周圍熟悉地存在著,在所有中年老母的吐槽大會上頻頻“傳頌”著。

一直以來,我們可能也都承受著一些情緒的困擾,比如發過脾氣之後讓事情解決起來變得更糟,比如生氣之後的內傷療愈還要自我舔舐,比如發脾氣之後讓原本美好的母子關係釘上一顆釘子,我們需要設法拔出卻更擔心如何填平釘眼留下的印記。於是,我們學著成長,學著喂自己一些雞湯。然而更多的時候,是懊惱之後的反覆,是一丁點小事情的一觸即發,是外在壓力下一點不如意的瞬間打回原形。直到讀到《父母的覺醒》這本書後,腦海中始終縈繞的一個詞——“自負感”的出現,彷彿讓我找到了癥結所在,如同黑暗中看到一絲光的興奮感,我理解的自負感就是我們理想中的想當然,我們理想中的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的形象,有理想,有抱負,勤于思考,嚴於自律,具有自淨能力,可以高瞻遠矚地在還未實踐時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該選擇怎樣的處世方式,該選擇怎樣正確的道路。寫下這樣的話時,我自己也笑了。於是再次提醒自己,孩子是獨立於我們之外的真實存在的個體,有她自己的想法,有她自己的情感需求,有她自己探索世界探索生命的步伐和堅定。

儘管還是經常忘了這一點,於是想到了另外的話——“無條件的接納與尊重”,對這一點感觸最深的是讀書會引領人衛老師的眼睛。讀書會上,我常常盯著老師的眼睛和表情出神,甚至有時候是忽視了老師對書友問題的解讀的,因為特別特別喜歡那溫和的笑容中傳遞的肯定與尊重,如同溫潤的感覺慢慢流淌著,縈繞著。所以,讀書會上沒有絲毫壓力的聽著,說著,看著;品味著衛老師與她女兒小魚兒的對話,也由此更加感受到了,語言和表情都是有魔力的。也幻想著,自己可以創造一個如此溫馨的情感交流,努力著,努力著。

寫著寫著,想起了我的小寵物,一隻可愛的小泰迪,愈發喜歡他的原因竟是,由於共同的熱愛,球球讓我和睿智熱情的麗欣結識,並由此走入了讀書會的群體,在這裡經常從書友身上看到真實的自己,那麼的熟悉,也驚喜於有的媽媽可以那麼的睿智,獨特的視角,與兒子宛若朋友知己的親子關係,瞬間想起那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學習著,祝福著。

彷彿有太多的話,行走在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過程中,我們攜手努力著,只願爬上眼角的皺紋可以閃爍智慧的光芒,絲絲變白的髮絲可以長些成熟的印記。讀後感·下班回家的路上,一白天的晴空烈日突然黃沙漫天,覺得怎麼那麼像我們的情緒呢,讓孩子享受母慈子孝的時候,突然來個雞飛狗跳,心底升起了一絲厭惡,趕緊躲進樓道,無風無沙的安靜樓道瞬間有了家的味道,於是想起,孩子需要的港灣是我們,是這樣的——包容,理解,陪伴,溫暖,和風微醺,舒適自然!共勉!

補記:讀書會上書友們給予的肯定和讚揚讓我覺得汗顏,始終惴惴的是,文字之外的真實中我做得不好,真的是“說的比做的好多了”,於是內心有了不安,但一想起,也許我的讀書隨想在給自己提醒的時候,能給友友們也帶來一絲一毫的友情相助,我願意真誠地與大家攜手在成長的路上,於是釋然了。最想說的是,讀書會上流淌的真誠和真實讓我們流連,想起書友的話,讀書會後回家的腳步都是輕快的,感恩遇見,結伴前行!

把讀書隨筆拿給女兒看,她說,媽媽寫得很好,雖稍稍有些亂,但很真誠。對的,我就喜歡這份真誠,感謝看到。

《父母的覺醒》讀後感2

與《父母的覺醒》這本書分離已經是兩週以後了,這也是我第三次提筆企圖寫下我當下對《父母的覺醒》這本書的讀書體會。第一次是現場的分享,第二次是衛老師催交作業的時候趁興寫下了兩段文字後夭折了。事不過三吧,今天有時間坐在鍵盤前敲打敲打,說說此感。

去讀書會是蓄意已久的一種想法,看段老師每週發出的讀書會邀請,也看到段老師在追名逐利的今天能對心理教育如此的用心,衛老師的親身經歷又和這些附中版本的媽媽們如此吻合,而那些時間也正是自己空虛之餘內心表現一片慌亂。終於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的那一天緣份般地走進了讀書會,這段緣綿長情深。

初進讀書會的忐忑,沒有一個熟悉的面孔,不知道如何開始自己在這個團隊的重新呈現,遮掩著自己內心情緒的翻江倒海,終於很快就在第二次讀書會分享時含著焦慮和不安表露出來,情緒是不會騙人了,只有情緒才是你真實的表達。到第三次再來讀書會的時候,已然不是原來的滿懷期待,竟然在來的路上會徘徊,他們是否覺察到我的情緒,他們一定會笑話我的不成熟,我不知道該如何再次融入。正如衛老師說的,收費本身也是一個約束,既然交了錢,也是應著自己的初衷而來,還是要面對的。有了這樣的想法,在以後的交流中,沒有了太多的顧慮,真誠地表達自己所想,共情於書友的分享,這一面面的鏡子在逐漸照亮我平淡的心靈,真的真的慢慢地會和這個團隊融為一體。

接下來劇透一些自己的經歷吧,人生匆匆四十餘載,經歷於各種親情、友情、愛情,更多的是對社會的理解和認知,當亭亭玉立的十八少女展現於面前的時候,突然有一天,你不知道如何面對她,你不再瞭解她更多,她似乎已不再想依靠你的肩膀,甚至你畫下的路對她來說已不再寬廣。

孩子的彷徨和媽媽的無奈,甚至自責於自己曾經有無數次不經意中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傷害。這些日子過得確實是有些落魄,衛老師提醒我要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我努力把自己開啟,找大學同學暢聊,找衛老師解疑,更多做的是充分的思考,我在很短的時間內象餓極了一樣在心理學知識裡尋找我想要的,也是對心理學的一種喜歡吧,曾奇峰的精神分析課程、《父母的覺醒》解讀、如何消除原生家庭的影響、楊瀾說、開講啦等有聲書籍。

我用行動告訴女兒媽媽在學習,媽媽在努力,每天裝出一副內心充實的樣子。可是當每一次關係的轉機又會迎來一些新的小矛盾,就和考前突擊一樣,臨陣磨槍,看來還是會顯得不足,火候還是得慢慢的燉。當然我也不是不講道理的媽媽,能被女兒做為知己深夜談話到二點,這真的是很難得的相處機會,平常裡性子急的我也需要在和女兒交流的時候大腦飛快運轉,體會她的不易和難處。看到女兒最近狀態越來越好,但對學習卻似乎沒有那麼上心了,一次次的想試探也被老公及時的制止了,我們要的是孩子真正的.快樂和來自於她自己內心充沛的精神動力。於是我還需要不斷溫柔,耐心等待這香花開。

當孩子們都奮鬥在大學聯考前線的時候,我於上週帶女兒去了美麗的威海,劉公島上空藍藍的天,坐上纜車一覽城市與海的風景,和女兒提著鞋子來回走在海邊的浴場,現在想起來會激動起眼眶的淚花,這才是我們真實的生活,有我,有女兒,有海,更重要的是還有無盡的言語。隨後,我帶女兒在濟南參加了大學畢業二十週年的同學聚會,我感動於當年的宿舍、食堂和小路,甚至我們在原來的教室、原來的位置召開的一場別開心面的主體班會,還有驕人的同學們一個個發自內心的感慨和祝福,女兒一直參與其中為我們拍照,聆聽和體會於我們的感受之中,相信她會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所以此行無悔。

所有這些都和讀書會密不可分,兩個半月的時候足夠讓我發自內心的一些覺醒。女兒問我醒了沒有,我答,我會一直走在覺醒的路上。早上聽書的時候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家長迷亂,孩子如何清醒?所以我們學習,我們覺醒,我們努力,改變會慢慢的到來。很期待我們一起走在少有人走的路上的風景,攜手同行,來日方長,願你我如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