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蟋蟀的住宅》讀後感(通用3篇)

讀後感6.08K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蟋蟀的住宅》讀後感(通用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蟋蟀的住宅》讀後感(通用3篇)

《蟋蟀的住宅》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蟋蟀的住宅》。它是法國作家法布林《昆蟲記》中的一篇文章。

蟋蟀是一種不肯隨遇而安的動物,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它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點一點挖掘的。而且它的住宅一定要排水優良,有溫和的陽光,這個洞只有九寸深一指寬,對於它來說,這個洞穴十分寬敞。它的洞穴十分隱蔽,內部很清潔,牆壁很光滑。這個洞穴可以隨著天氣的變化和它身體的增長進行修正和加深加闊,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太陽晒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裡面不斷地丟擲泥土來。

從中我明白了,蟋蟀是一位勤勞的工程師。我也應該勤勞一點,平時我做不出來的題目就很想別人直接幫我做掉,這樣是一種懶惰的行為,而且這樣也會產生一種依賴的後果,這樣很不好。我想對自己說:“不能這樣做,難道我連一隻小小的蟋蟀都不如了嗎?”我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向小蟋蟀學習,做一個勤勞上進的人!

《蟋蟀的住宅》讀後感2

《蟋蟀的住宅》這篇課文是19世紀法國著名科學家法布林寫的一篇觀察日記。在文中,法布林介紹了自己觀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築住宅的`才能。作者還拿蟋蟀與其他大多數的昆蟲作比較,說蟋蟀的特點是不肯“隨遇而安”,“不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一點一點挖掘”。作者從住宅的特點想到挖掘的工具,形成了“偉大的工程”與“柔弱的工具”的極大反差,對它的勞動成果,不由得產生驚訝和敬佩之情!

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我能感受到作者是通過長期深入的觀察才發現這一個昆蟲世界中不為人知的祕密。

我學習了這篇課文,覺得蟋蟀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昆蟲,它能夠為自己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而且會保護自己,它的工具是這麼柔弱,卻可以創出那麼美好的家園!

我還覺得法布林是一個善於發現、認真仔細、堅持不懈的科學家,我要向他學習!今後要時時刻刻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蟋蟀的住宅》讀後感3

學了《蟋蟀的住宅》,我知道了蟋蟀造房子的時間都在秋天,它每長大一點就要將房子擴大,而且它造房子從不怕苦、不怕累,不辭辛苦地幹著,讓我很佩服。我要學習它那種能吃苦耐勞的精神。蟋蟀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們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像蟋蟀那樣,堅持不懈。

蟋蟀的住宅是蟋蟀自己一點一點的挖出來的,它用自己後腿的兩排鋸挖掘,說是鋸,其實是一些跟我的頭髮差不多那樣細、那樣軟的毛,如果我們用自己的幾根頭髮挖掘泥士的話,那會多麼的困難啊!

蟋蟀的住宅,不是其它的昆蟲那樣,隨便找一個地方住就行了,而是歷經千辛萬苦自己構造的。它不會象其它的昆蟲那樣隨便、懶惰,而是很勤勞的昆蟲,就像那些小蜜蜂一樣。

蟋蟀的住宅,要能排水、舒適、光滑,還要能射入溫和的陽光,從這裡又可以看出蟋蟀很辛苦,勤勞,還很聰明。

蟋蟀真是太值得我們學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