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阿q正傳》讀後感彙編15篇

讀後感2.74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阿q正傳》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阿q正傳》讀後感彙編15篇

《阿q正傳》讀後感1

當時的統治者應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應對喪權辱國的形式,仍然自稱“天朝”,沉醉在“東方的精神禮貌”的安慰中,鼓吹中國禮貌“為全球所仰望”,這不也是和阿Q的“精神勝利法”如出一轍嗎?再放眼今朝,社會在不斷地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漸漸小康。可是仍然有許多的'“阿Q”不學無術、遊手好閒,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進,慢慢的墮落成為社會負擔,這些人既可悲又可憐。

我也最終懂了魯迅先生的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讀《阿Q正傳》也就是讀當時那樣一個晃盪不安的年代,一個“吃人”的年代。過去的教訓我們要吸取,此刻的中國人必須脫胎換骨,我們“知足常樂”的“優良傳統”在某些方面是不是也該摒棄呢?

阿Q不應當活在我們生活中,但他必須活在我們記憶中!

《阿q正傳》讀後感2

阿Q是悲哀的。他並不懶惰,他是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的;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家,享有名聲、有地位m,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的'。

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阿Q那個時代了,但他那種“精神勝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個膽小的人受到別人的欺辱,嘴上雖然不敢說,但心中一定是憤憤不平,在背後說那人的壞話,將那人罵得體無完膚了。

一位機關幹部受到上級領導的批評,心中一定想:“總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會栽到我手裡。”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傳至今。

一個孩子看到父親吸菸,而自己卻受到了父親的管制不準吸菸,便覺得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

可笑卻又頑固的阿Q精神依然存在,存在於所有人心中。

《阿q正傳》讀後感3

今天終於讀了魯迅先生的阿Q,聽到人們談論的阿Q精神的時候總算不至於懵懵懂懂稀裡糊塗了。第一遍看了,看著看著就好像忘了。

於是又看了第二遍。想到的對於阿Q的形容詞,開始有蠢、笨、無知、愚昧。後來居然慢慢的有疑問,有點想不通是環境造就了阿Q還是阿Q讓自己成為了阿Q。更多的是兩者都有,相互作用。當阿Q說自己是蟲豸時,阿Q安慰自己是第一個說自己是蟲豸的人,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逃避,其實自己是不想的吧,誰又說得清呢。調戲小尼姑時,阿Q聽到大家的笑聲於是調戲得更歡,後面想女人想成了魔怔,對一個老媽媽下手,被逐出趙太爺家。後“衣錦還鄉”,大家開始時不敢相信,嚐到甜頭爭相詢問,去趙家後傳出阿Q可能做了什麼的'訊息,大家也算得上作鳥獸狀散。最後阿Q因為四處巴結革命黨不成但是被當作革命黨斬首,一句都沒有唱出來,紛紛抱怨白跟了一趟,啥也沒聽著。

不知道是阿Q一個人的悲哀,還是大家的悲哀。當外面也是一片黑暗的時候,你路過小黑屋,裡面有做夢夢見光明的人,是把他叫醒去尋找光明,還是任他睡下,又或者你也去小黑屋睡一陣子,不過要想到萬一醒不過來的結果。

《阿q正傳》讀後感4

這本書在好久之前就讀過了,文中阿Q這一人物一直印在我的腦海。

阿Q是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是一個僱農,只靠打工度日。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他時時處於生命危機,受盡欺凌,他常用“精神勝利法”來進行自我安慰,自欺欺人。被別人打時,他說:“是兒子打老子”,用這種方式自我麻痺。

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家,享有名聲、地位——但他在人們心中永遠是卑微的`、微不足道的。《阿Q正傳》向我們展現了辛亥革命前後的一個畸形的中國社會和一群畸形的中國人的真面貌。阿Q是辛亥革命時期的農民典型,社會地位低下,受壓迫受剝削,被侮辱被損害,生活十分悲慘。他身上有農民的優點——“真能幹”。他身上又有農民的弱點:主觀、愚蠢、封建。

現在我們已經遠離阿Q的那個時代了,但阿Q的“精神勝利法”依然被現在的人使用著。依然像阿Q一樣自己麻痺自己,逃避困難。

阿Q精神雖然可笑又頑固,但不能不說,它依然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

《阿q正傳》讀後感5

阿Q雖說很自尊,但他也像其他農民一樣,不能脫俗,喜歡欺侮婦女,認為“女人是禍水”,儘管四處流浪,沒有固定的住所,可也想傳宗接代。因為調戲趙家的吳媽而找不到工作,餓得他除了褲子都賣了,被迫去了城裡。

阿Q經常被人欺負。有一回,他被別人欺負了,看見一個小尼姑,就拿她來出氣,說了一些很粗魯的話,別人都鼓掌。他以為是別人為他喝彩,實際上是別人在譏笑他的無知與愚昧,更反映了他不敢面對現實的性格特點。

魯迅先生是借阿Q這個人物的性格,反映了舊中國病態社會人們的病苦,和對舊社會的'批判。像阿Q這樣的人物現在還有,也許你就是。2008年奧運會馬上開幕了,我們應該三省吾身,杜絕阿Q現象,為奧運,為中國樹立新風!

《阿q正傳》讀後感6

我要看《阿Q正傳》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寒假裡趁著為數不多的日子細細的讀完了《阿Q正傳》。總覺得,我與阿Q曾經有過在一起生活的時光,而不是那麼的生疏,躺在床上左思又想,我到底在什麼時候與阿Q在一起過呢?最後我終於沒有想出來,可是我有了一個重要的發現:發現魯迅先生所再現的是當時中國人墮落的典型,更是現在的中國人的典型,難怪我是覺得怎麼如此熟悉啊!

阿Q無名、無姓、無籍貫,是辛亥革命前後生活在江南未莊的一個流浪僱農。他上無片瓦,下無片地,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過活:“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也是當時社會中被壓迫、被剝削的最最底層的`人。

現實生活中的失意、失敗,卻未能激發阿Q的鬥志,他對來自統治階級的殘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輕自賤,自欺,甚至用欺侮弱者來發洩自己被別人欺壓的不平之氣,以獲得心理平衡。

用精神勝利法來安慰自己:他窮得娶不上老婆,卻自吹“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在精神上鄙視趙、錢兩家;進過幾回城,就譏笑未莊人的“未見過世面”;他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僅是阿Q這樣的下層農民所特有的,還反映出某些民族共

《阿q正傳》讀後感7

剛開始讀阿q正傳時,還認為這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個高明的自我安慰法,心裡暗自佩服。可越到後來便越覺得不對了。

阿q是個挺懂自我安慰的人,別人打他,他也就只當不孝的兒子打老子。可是別人會怎麼想呢?別出心裁人一定會覺得阿q是個膽小鬼,是個怯懦的`人。誰了不會希望自己是個膽小、懦弱的人。

這篇文章是寫給當時的人看的。魯迅先生以辛辣的文字諷刺了舊社會中國人的懦弱、麻木、無知、自大、的性格,阿q是其中的代表。

阿q精神在現在不是好精神,也不是壞精神,是介於好精神和壞精神之間的不好不壞的精神。 阿q精神是好的,但只有合理地運用它,它才會真正的好。

在什麼情況下才可以有阿q精神呢?一件事情無論如何沒有辦法做到時,才可以用阿q的這種精神。但如果可以做到,就應該居理力爭,再困難也不可以放棄。

有一點阿q精神可以,但不能成為阿q第二。

這就是我的理解。

《阿q正傳》讀後感8

如今,細細解讀《阿Q正傳》又讓我認識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想到過的地方。阿Q一個被那個時代所拋棄的人,他既高傲卻又卑賤,在別人瞧不起他的同時,他卻又瞧不起自認為比自己還低賤的人-----王胡、小D。阿Q是悲哀的。阿Q並不懶惰,他靠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阿Q也有夢想,他想有一個女人,有一個家;阿Q想有名聲、有地位,但他在別人的心中永遠是卑賤、微不足道。

這正如我們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壓力侵蝕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沒有本事,沒有手藝,沒有知識就不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達爾文的《進化論》殘酷的說明了這一切。現在的我們,需要的正是阿Q的這種精神勝利法,在遇到挫折時,我們能自我安慰,自我振作。很多的人就是不能進行自我精神的解放,從而選擇了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的人是生活的弱者,他們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社會淘汰了他們。我們應該學會阿Q的那種精神,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生活。

《阿q正傳》讀後感9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中國農村為背景,記述了流浪僱農阿Q的故事。

小說重點描寫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遇到家鄉有錢有勢的趙太爺,他認為“我的兒子將來比較闊的多”;被人打了,他便想象是被自己“兒子”打了,覺得世界沒了倫理;進城回來後,他一面譏笑鄉下人見識短,一面又鄙薄城裡人的習慣“可笑”……他以上的`種種做法,僅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作者通過“精神勝利法”揭示了當時中國國民的普遍特徵,批判了這種自我麻醉、逃避現實的病態心理。

阿Q嚮往革命卻不明不白地被槍斃的結局,表達了作者對辛亥革命失敗原因的總結:不徹底,即只推翻了封建王朝而並未引發底層人民思想上的覺悟。

《阿Q正傳》用誇張、怪誕的手法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現象,並通過阿Q這個典型形象進行了強烈的批判,意在“喚醒舊中國的無數麻木的中國人的靈魂”。

《阿q正傳》讀後感10

《阿Q正傳》是著名作家魯迅先生寫的,其中插圖更是好玩,插圖由豐子愷繪,《阿Q正傳》的主人公是阿Q,他的原名阿Quei。

阿Q及可悲、可憐、看不起人等特點融於他一身。他好玩:當別人打他時,別人捏著他的黃辮子往牆上撞,雖然在形式上輸了,但他心裡想的`卻是“兒子打老子,現在的世界真不象樣”,於是就得意地走了,第二天打他的人知道了他說兒子打老子,又去找他算帳說:“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家禽”,又打了一陣子,阿Q又說:“我是豸蟲,別打了,我是豸蟲!”“是豸蟲也不行!”他可憐:他被誤認為是盜賊被殺了時我覺得他很可憐。他看不起王胡,但他找出來的蝨子沒有王胡多,咬起來沒有王胡的響,就不服氣,要跟他打架,打又打不過他。

這篇小說反應當時社會的人太愚昧無知,沒有覺醒,不能起來革命。

《阿q正傳》讀後感11

阿Q是一個連具體名字都沒有的可憐人,他破衣爛衫,破房爛瓦,卻沾沾自喜滿足於現狀。他看不慣別人的好,是因為好沒落到自己身上,有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文中講阿Q因摸了小尼姑頭一下,便萌生出娶老婆的想法,調戲了吳媽被趕出趙家,因在未莊活不下去便出了城,不多時,風光回鄉。

問到何處生財之時,阿Q的回答成了自己被殺的導火線,阿Q這樣答“他們帶我去有錢人家拿東西,別人從裡面往出扔,我在外面接應”直至最後他的那些同夥搶劫了趙家以後,因結案而找他做了替死鬼,阿Q可能到死都不知道為什麼。

總結:人貴在自知之明,阿Q本就是生活中底層的人,沒有半點自知之明,一天天在貧困的生活中,在別人眼中刷取那卑微的存在感,雖然一無是處,卻是欺軟怕硬,妄自尊大,沾沾自喜,可悲可悲,阿Q的“精神勝利法”成為了他油腔滑調,安慰自己的最好方式。活成了生活中令人嘲諷的物件。

《阿q正傳》讀後感12

讀完《阿Q正傳》後,《阿Q正傳》的形象銘刻在我心中。《阿Q正傳》是那個時代被拋棄的人。他什麼都沒有,只靠打工過日子。他可以說“真的可以”,但由於社會的.沉重壓迫和剝削,他經常處於生命危機中,受到折磨。他用“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欺騙自己,渾渾噩噩,苟且偷生。被別人打中的時候,他安慰自己說。“是兒子打老人的。”他的“精神勝利法”是天下第一。

啊Q是悲傷的他並不懶惰他靠自己的勞動得到食物阿q也有夢想。他想擁有一個家名聲和地位是——,但他在別人心中永遠卑賤不起眼。

現在,我們已經遠離了AQ時代,但他的那種“精神勝利法”似乎仍然可行。

膽小的人會被別人侮辱,嘴裡不敢說,但心裡一定會憤憤不平,背後說那個人的壞話,把那個人罵個遍。(另一方面)。

一位機關幹部受到上級領導批評時,心裡會說:“有一天,你會”“我”“我”“我”“我”“我”“我”

阿q的“叛亂是有道理的”似乎也流傳至今。

一個孩子看到父親吸菸,自己受父親控制,不能抽菸,覺得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

可笑但頑固的AQ精神依然存在,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阿q正傳》讀後感13

看了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 ,我感受最深的應該就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了,阿Q在遭受到種種挫折後所發明出來的東西,說好聽一點是精神勝利法,其實根本就是駝鳥的心態,遇到困難只往地下鑽,不會真正的去解決問題,只能夠轉身就跑。在文章中阿Q只能自我麻痺和自欺欺人來逃避現實,於是愈陷愈深,他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了。只有用精神勝利法來取得心靈上的'安慰。

阿Q的社會地位非常低。靠出賣勞力生活,給人家作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但是阿Q他連基本的人生權利也沒有,有錢人的欺負,以及村裡人們的戲弄、侮辱。在現今社會似乎也是有類似的現象發生,似乎有錢人在社會裡就是老大、而沒錢的就只能成為有錢人底下的玩具一樣被玩弄。 魯迅先生想要告訴我們的應該是不要故步自封,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要對人太過自私,不然永遠都不會進步。

《阿q正傳》讀後感14

我讀起魯迅的文章來,還有些困難,理解並不十分透徹。可讀了《阿Q正傳》,我頗有感觸。

阿Q的一生是悲慘的。他永遠是被人欺負的'物件,可是讓人忍俊不禁的是他總是“勝利”。阿Q是給別人做短工的,地位不高,而且總是惹到那些閒人,自然就少不了一頓打。那些人揪住他的衣領,在牆上磕上幾個響頭,不到十秒,阿Q自己反倒這樣想:“現在的世道,還有兒子打老子的……”然後便樂呵呵地走了。這就是阿Q所謂的“精神勝利法”。他窮得娶不上老婆,卻自吹“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這無疑是狂妄自大、自欺欺人。阿Q的得意之態、愚蠢愚昧在“精神勝利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然而阿Q更可笑,也更可悲的是他竟然和王胡比醜,比不過了還生氣,這充分說明了阿Q的生活無聊到了極點。從被人欺負後的反抗到怒目而視到自輕自賤,阿Q已經麻木了,這無不使人感到可悲與可憐。

在那個病態的中國,魯迅正是為了通過描寫阿Q,喚醒民眾們,使那些像阿Q那樣受壓迫的勞動人民改變命運,也正是為了拯救那時病態的中國。

《阿q正傳》讀後感15

《阿Q正傳》魯迅先生的代表作,是魯迅通過描寫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阿Q這樣的人物,來批判腐朽封建的舊社會時期人民的病態狀態,這篇文章是舊社會時期勞動人民被壓迫的一個縮影,阿Q的精神戰勝貫穿了全文

阿Q是當時舊社會被壓迫的落後農民的一個真實寫照,概括了當時落後農民的種種弱點,也揭示了國民的劣根性。被人打時,他說是兒子打老子;在趙太爺面前軟弱無能;打架時,他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在畫押時,還在想畫的這個圓圈圓不圓。他是一個可悲,可憐又可恨的小人物。他的`精神戰勝法實際上是比喻的統治者給勞動人民製造的一種麻醉劑,而且是永遠醒不過來,永遠被剝削,壓迫和折磨。魯迅聲嘶力竭的怒吼,想喊醒這些被麻醉的勞苦大眾,他是人壇鬥士,如果沒有外國人在殺中國人時國人沒有麻木,我相信,魯迅先生已經是一位了不起的醫生了。他在用犀利的筆鋒,企圖喚醒大眾,他是最關心勞苦大眾的人。

魯迅先生的文章永遠不會過時,新時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有必要讀魯迅的文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那段歷史也永遠被會被人們記著,時刻警醒著世人,歷史絕不要重演,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