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居里夫人》讀後感15篇

讀後感5.82K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居里夫人》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居里夫人》讀後感15篇

《居里夫人》讀後感1

居里夫人身為一個偉人,在她在世的時候就享有盛譽,然而,正如她淡泊的心一樣,無論在生命中的什麼時候,她對物質生活的享受也是很淡泊的,她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簡樸。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爾·居里結婚時,新房裡只有兩把椅子,正好兩人各一把。由此可見,他們的家,是多麼的簡陋。而居里夫人,也從沒想過要改變這種簡陋。

而後來,即便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不“大方”。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選單,因為這些選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字很方便。所以有人說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這種做法,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或許很難想象,也很難理解,但這恰恰證明了居里夫人是多麼的簡樸,甚至到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摳”的地步吧。

面對這麼簡樸的居里夫人,你能夠想象她是什麼打扮嗎?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尋訪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裡一座漁家房舍門前,向一位赤足坐在房前石板上的婦女打聽居里夫人的.住處。可是讓這位記者大跌眼鏡的是,這位婦人,就是居里夫人。

由此看來,居里夫人的確是與眾不同,或許她是不拘小節吧。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她對儀表的華麗可以說是一點也不重視,在她的心中,只有她的實驗,只有她的研究。也許,對科學熱愛到了極點的人都是這樣吧,你知道嗎,據說愛因斯坦穿鞋子,從不穿襪子。在他看來,穿鞋還穿襪子,實在是不必之舉。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盲目地追求物質享受,生活奢侈,甚至許多富翁的生活可以說是極盡奢華之能。勤儉節約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曾幾何時,我們也迷失了。

是的,我們應該向居里夫人學習,重拾美德,過簡樸的生活,而不是在紙醉金迷中走向消亡。

《居里夫人》讀後感2

我閱讀過很多書籍,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是《居里夫人的故事》。它就像世界科學史上的一朵鏗鏘的玫瑰,不屈不撓,堅忍睿智,散發著沁人香氣,用偉人的人格魅力激勵著無數的人。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瑪利亞的科學家,在一個極其簡陋、艱苦的條件下,研究出了放射性物質——釙和鐳。但不幸的是,在這之後,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她自己也因為研究放射性元素患上了白血病。在沉重的打擊和病痛的折磨下,她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科學夢,繼續對鐳和其它多種放射性物質元素進行著研究。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取得了豐碩成果,她研究出來的放射性元素推動了原子核科學的發展,因此她也獲得了兩次諾貝爾文學獎。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被居里夫人那種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持追求自己夢想的精神所震撼。這種精神品質令人心生敬畏!同時我也反思,在生活中,我是否也向居里夫人一樣做到了堅持不懈的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呢?

回想自己第一次做飯的情景,我實在心生慚愧。初次嘗試做菜時,我懷著一定要做出美味佳餚的決心進去廚房,但是經過我的一頓操縱,我發現,餐桌上的美食並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完成好的。每次的結果都不盡人意。我似火般的熱情就像被一盆水從頭澆到尾,一點點地滅了。

最後,屢次嘗試失敗後的我,放棄了。

想一想,我不過是經歷了人生一點小小的磨難就放棄了初心。和居里夫人相比,我實在自慚形穢。是啊!堅持不懈才有收穫。居里夫人命運坎坷,被病痛折磨,但是她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科學夢想的腳步。

在這裡,我不禁感悟到了居里夫人說的一句話:“我從來不曾有過幸運,將來也不指望幸運,我的最高的原則是:無論對任何困難都絕不屈服,一定要堅持到底。”

讀完這本書,我想,在今後的生活中,我一定會將居里夫人的這種不畏困難,越戰越勇的精神品質貫徹到底,永不輕易言棄,堅持自己的夢想,直到實現!

《居里夫人》讀後感3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偉大的女科學家,她曾獲得過數次諾貝爾獎,得到很多國家高階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她刻苦鑽研,永不滿足,經過無數次試驗,發現了放射元素鐳。鐳,是她一生中轟動世界的發現。 雖然我不懂元素是什麼,什麼叫放射性,但通過閱讀這本書,卻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

為了從 9000 千克瀝青、鈾礦渣中提煉出鐳,居里夫人要將礦渣一鍋一鍋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攪拌 ; 一瓶瓶地倒進倒出。她每天穿著沾滿灰塵和酸液染漬的工作服,站在大鍋旁,煙熏火燎,眼睛流淚,喉嚨刺癢……就這樣,她整整奮鬥了 45 個月, 1300 多天,這是多麼繁重的勞動,需要何等堅韌不拔的毅力啊 ! 她既是世界聞名的學者,又是名副其實的'工人,還是家庭主婦、孩子的母親 ! 居里夫人辛勤地開墾了一片未曾開發的園地,最後終於取得了近代科學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發現放射性元素鐳。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 我是多麼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樣,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到科學的世界裡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一個又一個祕密。

而今,同居裡夫人對照,我真感到慚愧,平時我做事沒有恆心,每當做數學題時,一旦碰到難一些的題目,就不願多動腦筋,一次做不出來,就渴望家長幫助,希望他們能幫我完成…… 讀了《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取得好成績,是不容易的 ; 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輕而易舉的,必須付出艱苦的勞動。古語說的好:“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因此,從平時開始,就要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獨立思考,認真鑽研,不怕困難。今後我一定要學習居里夫人的頑強進取精神,刻苦學習,勇於實踐,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希望自己長大了做一個像居里夫人那樣的科學院家,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為祖國的科學事業奮鬥終身 !

《居里夫人》讀後感4

居里夫人於公元1867年誕生在波蘭的華沙,他的全名是瑪利亞。斯克羅德夫斯基。

居里夫人的爸爸是數學老師,她媽媽─波古斯基女士─也是個教育家,只是媽媽在她10歲的時候就死了。居里夫人還有3個姐姐以及1個哥哥。他們全家都住在學校的`宿舍裡。她從5歲時就很愛看書,她也可以讀很多書,甚至連姐姐不會的她都會,而且可以很“流利”的唸書。她從小喜歡玩拼字遊戲。居里夫人爸爸有一個房間,居里夫人對爸爸房間的東西都很好奇。居里夫人從小天資聰穎。10歲時,就跳級讀12歲的班級。居里夫人心裡一直希望能夠幫助姐姐進大學讀書,所以盡力使自己以最優秀的成績從高中畢業。姐姐布羅妮雅十分想去學醫,雖然居里夫人也很想上大學,但他還是決定先讓姐姐上大學,可見居里夫人很關心家人。

1891年居里夫人到了巴黎,在那裡遇到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彼埃爾,他同樣是從事化學實驗研究,不久他們結婚了,常常一起研究科學。他們夫婦還共同發現了會發出射線的元素─“釙”。居里夫人把這一類神奇的元素取名為“放射性元素”,而將發光的性質叫做“放射能”。1903年,他們共同得到諾貝爾物理獎。

1906年,彼埃爾被馬車壓死。居里夫人再次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但她這次是獨自獲得。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居里夫人在巴黎成立了鐳研究所居里館,她把x光裝在普通車上,為戰爭中受傷的傷者治療。居里夫人因長期受到鐳的影響而患了嚴重的白血病。她安葬於蘇市彼埃爾墓旁。居里夫人享年僅66歲。

她很關心家人,願意犧牲自己先讓姐姐上大學。她做事很努力,從來不會抱怨。她做實驗不會輕易放棄,一定會堅持下去,直到成功。由於居里夫人常去父親工作室,從小,科學的種子就在她的內心萌芽了。她那好奇、好學和探求事物真理的精神漸漸引導她走向了成功之路。居里夫人最後成為人類歷史上第1位女科學家,並不是因為她幸運,而是她一生中許多不幸換來的結果。她在困苦中反而更努力,所以她才能戰勝困難。

《居里夫人》讀後感5

我非常敬佩一個人,她非常愛讀書。她小時候在讀書時被姐姐和同學捉弄。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對了,她就是居里夫人。你們知道,我為什麼敬佩居里夫人?因為她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她平平凡凡,因為她的勤奮,她的努力,才使她成為世界名人。

她家有5個孩子,她是她家中最小的一個,但也是家中最勤奮、最刻苦的人。因為在那時候,他們的國家——波蘭,受著俄國的殘酷折磨。比如只能讓波蘭人民說俄語,禁止他們說波蘭語;把一些關於波蘭英雄、波蘭文學和波蘭歷史的`書籍禁掉,被發現看這些書的人,通通都要坐牢;還命令波蘭的孩子在學校裡必須在老師提問時快速回答,還必須把回答翻譯成俄語。在那個惡劣的環境中,瑪妮雅(居里夫人的小名)不得不好好學習,為國雪恥,儘快結束這種艱難的生活。

在1881年3月的一天,報紙刊登出頭號新聞:俄國皇帝亞歷山大二世被暗殺。這也就證明波蘭人的苦日子結束了。看到這兒,我高興極了,心裡想道:太棒了!波蘭人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那個亞歷山大二世也真是活該,因為他對波蘭人做出的殘忍事件,才會使波蘭人民那麼痛恨他,最終導致他被暗殺。

在瑪妮雅的一生中,有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讀書、學習和做實驗。有好幾次,她為了讀書,只吃了一點點蘿蔔填飽肚子。在寒冷的夜晚,她已餓的飢腸轆轆,但她堅持了下去,我想,她心中一定有一個信念:我要讀書!我被她的精神所感動,在寒冷與飢餓的艱難考驗中,她選擇了堅持,沒有放棄任何一點讀書的機會。我想:書,已經成為了瑪妮雅生活中真正不可缺少的東西。她這種愛讀書的意志驗證了馬克思說的那句話:“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

居里夫人的一身,都讓我感動,她的樸實,她的意志, 和她的精神。

《居里夫人》讀後感6

優秀的文學作品讓我們的精神世界陽光明媚,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遐想和愉悅。樹下燈下,一書在手,時間便在那一刻凝固;讀之思之,歲月便化作一種力量。繽紛的青春有書為伴就能收穫雋永的真情。睿智的思考,讓你的花樣年華多一些感悟;多次經歷,多一點成長。

初讀《居里夫人》是,並不懂得居里夫人對物理研究的不懈堅持,但是在品了一遍又一遍後之後便解開了心中的點點不解。

瑪麗·居里著名的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發現釙元素,測定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兩度獲得諾貝爾獎,1903年和丈夫皮埃爾·居里及亨利·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瑪麗·居里是第一位榮獲諾貝爾科學獎的'女性科學家,也是第一位兩次榮獲諾貝爾了學獎的科學家。

起初老師讓讀《居里夫人傳》時,看了一遍書,覺得無聊透了,可是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時,便覺得居里夫人真是所有女性的偶像,即使她的名字光耀著整個物理界,可是她卻視名利為糞土將自己的所有的獎牌給女兒當玩具,我剛開始只覺得是土豪啊,要我肯定當寶貝的放起來,哪還讓當玩具玩啊。近百年來,居里夫人的名字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她的形象已逐漸成為一種符號化的象徵。

我剛開始認識居里夫人是在國中的課本上,當時學了課文只覺得她很偉大,在簡陋的棚屋裡,用幾噸的礦渣只煉出了幾克的鐳,在她實驗的破舊棚子裡沒有通風排氣裝置,然而進行化學分析難免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不得不搬到院子裡去做實驗,颳風下雨亦如此,奮力工作的纖細身影,才是她一生最應該被紀念的影像。

於居里夫人我只能引用她自己的話“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一件事情是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情完成。當事情結束的時候,你能夠問心無愧的說‘我已經盡我所能了’”。

《居里夫人》讀後感7

居里夫人,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居里夫人不太瞭解,只知道她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發現了”鐳“這種元素,因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這段時間,我也讀了這本書,讓我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

這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居里夫人的自傳,是一個普通女性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和頑強奮鬥走上科學之路,從而對人類社會進步產生巨大影響的真實寫照。自傳共四章,詳細記錄了作者與丈夫一起從事科學研究、發現”鐳“的經過,回憶了與女兒一道在戰爭期間參加救護工作的情景,最後敘述了她美國之行的見聞與感受。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寫的丈夫皮埃爾。居里的傳記,通過她的記述、兩人的書信、他人的評價等多個角度,展現了皮埃爾。居里獻身科學的執著及服務人類的高尚品格。

作者居里夫人原名瑪麗。斯科洛多斯卡,原籍波蘭,後加入法國國籍。她與皮埃爾。居里結婚後被大家稱為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她還是巴黎大學第一位女教授、法國科學院第一位女院士。她一生共獲得來自七個國家的二十四個獎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用X光裝置拯救了許多傷員的生命,但她自己卻因為長期在艱苦條件下進行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而患上了白血病,於1934年7月4日去世。這位偉大的女性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居里夫人的各種優點都值得我們學習,她高尚品格、謙遜、堅強不屈、聰明才智、愛國情懷等等,她的.這些精神有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成長道路。

還有一些精彩語段我也向大家分享一下:在社會中,若每一個人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不具備良好的素質,是不可能建立起一個美好的社會的。為了達到這一美好的目的,每個人都必須完善自己,並共同分擔社會責任,盡其權利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去,並最有效地幫助別人,這樣一來,我們的社會必將走向進步,走向美好。

我充分地體會到自由與獨立精神的珍貴。在偌大一個巴黎,我默默無聞,無人知曉,獨自生活在自己狹小的天地間……有時候,孤獨之感會突然湧上心頭,好在我的情緒通常十分平靜,精神上十分滿足,所以孤獨情緒也能轉瞬即逝。

《居里夫人》讀後感8

在假期裡,我看了《居里夫人》這本書。書中一共分了5個部分,分別是“悲哀年月”,“在高等學府的日子”,“相遇”,“家庭與科學”和“美麗的光”。

從書裡,我瞭解到居里夫人的名字叫:瑪麗。斯可羅夫斯。她出生在波蘭的華沙,當時屬於沙皇俄國佔領區。她從小生活在悲哀當中,但她毫不屈服。由於瑪麗能過目不忘,所以,她很小就和姐姐去學校讀書。中學畢業後,瑪麗獲得過中學金質獎章和物理、數學學位。大學畢業後,瑪麗當了一年的家庭教師。正式工作後,她成為了科學家。結婚以後,瑪麗和她的丈夫皮埃爾。居里一起發明了“鐳”!

通過讀這本書,讓我積累了許多優美句子:“那鮮花盛開的,遼闊的原野,綻開的花蕾噴出濃郁的`芳香,小溪水在陽光下的閃光,雲雀在雲間的歌唱……”讀著這些句子,我彷彿置身其中,令人神往。“做教育事業要非常認真。”說的真好!她讓我想到我的爸爸、媽媽他們對教育的熱情,與居里夫人的父母相比,一點兒也遜色,我為有這樣爸爸媽媽感到驕傲!

我還知道居里夫人的小名叫瑪麗,她從小就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情況有所瞭解,並且對它相當感興趣。正是因為在農村總是感到非常自由和舒暢,居里夫人才終身喜歡農村和大自然,這才有了她不同尋常的生活經歷。

《居里夫人》一書,讓人百看不厭,相信每一次的品讀都會使人受到啟迪。

最令我吃驚的是書中的這一段:“瑪麗以巨大的耐心一次又一次重複這個實驗,總共做了不下二十次,可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我覺得,做了5次,就應該有點厭倦了,可居里夫人卻做了二十幾次,我真被她的耐心所驚呆了。我想,如果我們像居里夫人那樣做事有耐心,並且還持之以恆,那就好了。居里夫人非常喜歡讀書,我想,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也像居里夫人一樣,當一個科學家!

夜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我也當上了一個有名的科學家。像居里夫人一樣,為人們做出貢獻。

《居里夫人》讀後感9

書籍是人類的好朋友。每晚,我都會讀上一會兒書才能入睡,近期最讓我為之感動的是《居里夫人》這本書。

《居里夫人》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叫瑪麗婭的小女孩成長為居里夫人的故事。瑪麗婭是個聰明的小女孩,但她在學習中卻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汗水,歷經磨難和千辛萬苦,專心一意,意志堅定地追尋自己的目標。最終取得了最偉大的科學功績,證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並把它們分離出來,她靠的是在難以想象的極端困難情況下工作的熱忱和頑強。

我喜愛這本書,不是因為它有美麗的插圖,也不是因為羨慕瑪麗婭在科學上的成功。而是因為瑪麗婭雖然很聰明,但她從不偷懶,對學習專注並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她的成功離不開一點一滴的汗水,我很佩服她的這種學習態度。

瑪麗婭從小就很勤奮,當其他小孩子在高興地玩耍時,只有她是一個人在默默地學習,不受干擾地看書。為的就是掌握更多的知識。她也很愛國,從小她因為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而格外熱愛她的祖國‐波蘭。但由於當時生活在沙皇俄國的統治下,她不得不把這份愛國之情埋在心底。

當她有能力回報祖國時,她和她的二姐拿出了積攢下的大部分積蓄用於波蘭研究院的建設工程。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應用到她的祖國,造福人民。

在家她是一個賢良淑德的'好妻子,孩子們的好母親,在外,她是一個樸素的學者,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個時代的偉大傳奇。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質方面也為人類作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稱讚她對於時代和歷史程序的意義在道德品質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居里夫人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的一座永遠的豐碑。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即使小時候是聰明的孩子,但是如果不勤奮也不會取得成功,更不能很好地報效祖國。而愛國之情,無論是身在異國他鄉還是身在親愛的祖國,都是不分彼此的,人時刻都應該要有愛國和感恩之心。

自從看完這本《居里夫人》後,瑪麗婭這位偉大的居里夫人已經成為了我的偶像。她的努力,她的成功就是我學習的目標,也是我前進的動力,我由衷地佩服她。

《居里夫人》這本書使我受益無窮,終生難忘。

《居里夫人》讀後感10

在國小生活中,我們曾經學過一篇關於居里夫人的課文,我對此很感興趣,早就想讓媽媽給我買一本《居里夫人傳》。今天,媽媽終於給我買了一本《居里夫人傳》,我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就讀完了。下面,我就談一談讀完的感受。

《居里夫人傳》這本書講了居里夫人出生在被俄國統治的波蘭,她的父母都是有學問的人,所以她受到了很好的,她也從小聰明伶俐,有著超人的,幫助老師和同學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她在學校個科的成績都是第一名,使她提前畢業,隨後,她又在鄉下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日子。居里夫人十七歲時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的姐姐想去巴黎讀書,可是她的家裡十分貧窮,可是她並沒有放棄,她在窮苦的鄉下給人做家庭教師,一做就是三年,沒有人能夠體會她所經歷的痛苦心路歷程。終於,她做夢都想去的巴黎向她張開了雙手。可是,在巴黎的日子並不好過,她住在一間很小的屋子裡,每天幾乎不吃飯,簡直是一個苦行僧。但是她那頑強的'毅力幫她戰勝了困難。她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學位。後來,她遇見了皮埃爾,兩人經過數年的努力,終於提煉出了“鐳”和“釙”。他們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獎,當他們面對榮譽和財富時,非常的平淡。有一天,皮埃爾不幸去世,居里夫人傷痛至極,但她沒有沉淪,成了法國大學的一位女教授。她完成了她和皮埃爾沒有完成的實驗,又一次獲得諾貝爾獎。她在世界大戰期間也立了很大的功勞。最後,居里夫人因病去世。

這本書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首先,做人要有奉獻精神。居里夫人家裡雖然窮,但是她辛辛苦苦得來的獎金還是捐贈了出去,在生活中,有時候捐款時,有的人一元錢都不願意捐,居里夫人家裡很缺錢,但她還是毫不猶豫的把錢捐了出去,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很值得人們學習。還有她那吃苦耐勞的精神。現在的人都吃不了一點苦,少吃一頓飯好像能餓死似的,少睡一覺能困死似的。居里夫人無論是知識還是品德都應該我們學習!

《居里夫人》讀後感11

寒假裡,當我讀完《居里夫人傳》這本書時,我心潮澎湃,佩服從四面八方湧來,居里夫人身上那種無私、堅強、勇敢、刻苦、執著等等精神像十八級地震一樣震撼著我,然後又神不知鬼不覺得改變著我。

這本書主要寫了居里夫人為了夢想,為了親人而不懈努力直至成功的輝煌歷程。居里夫人是有史以來唯一贏得兩次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並獲得7個國家24枚國際獎章。她在科學上有如此成就,跟她的艱苦奮鬥是分不開的。在年少時,居里夫人雖然家境貧困但她卻十分刻苦地學習;在年輕時,居里夫人獨自住在異地一個簡陋的破閣樓上,在艱苦的環境中為夢想而奮鬥;在中年時期,居里夫人為了研究鐳,在破舊的研究室裡不辭勞苦……

我自己覺得居里夫人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有兩點:第一是做人要有大愛;第二是做事要勤奮。當世界上第一顆價值連城的鐳誕生的時候,當時就有國際商人想以幾百萬法郎買下這一克鐳,儘管居里夫人的生活已經很拮据,她的身體也越來越差,很現實得需要錢來生活和看病,但“財富”在她面前顯得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她無償地將鐳的提煉方法公諸於世,並把世界上第一顆純鐳捐獻給了國家,捐獻給了世界。這種為了全人類的大愛精神,我覺得是我們最最值得學習的地方。其次是做事要勤奮。以前我設定好學習計劃,結果是虎頭蛇尾——激情退卻的太快。我現在不敢求像偉大的居里夫人那樣名聲顯赫,只求不違背自己的信念,做自己理想中的事情。每當覺得自己的好行為與居里夫人的信念有幾分相似時,就會有幾分自豪感。瑪麗·居里我最欽佩的女性。她讓我懂得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會有豐厚的回報!但現在,我只能從點滴做起,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下力求完成創造與奉獻。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有大愛和勤奮的'人才能真正的成功!我若想成功,必須痛下決心,嚴格要求自己,集小愛為大愛,集勤勞為勤奮。

如果我們能好好學習居里夫人這些可貴的精神品質,就算我們沒有居里夫人那樣的天才,相信一定也能做出一點成績,為我們的國家和社會奉獻出我們最大的力量,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居里夫人》讀後感12

《居里夫人傳》我是放棄了看電視的時間,一晚上讀完的,這本書的情節像502膠水一樣緊緊地膠住了我的心,讀完這本書,我受到了感悟:只有像居里夫人那樣淡泊名利,勤奮好學的人才會成為棟樑之材。

這部書是瑪麗居里的女兒艾芙居里寫的',是法國著名音樂學家。而她的母親居里夫人,則是法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居里夫人與丈夫皮埃爾局裡居里共同研究了釙和鐳兩種放射性元素。在1903年、1911年獲得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一個淡泊名利,視物質如糞土的人,這種美好的品質,她的童年已經養成了。

有一次,瑪麗居里祖國波蘭在上波蘭語課。之前,俄國已經佔領了波蘭,並在各個學校派下督查,不允許孩子們學習波蘭語,只允許孩子們學俄語。

但是,聰穎機智的學生不怕督察,毅然帶領孩子學習俄語。一天,瑪麗居里正在學習俄語。忽然,樓梯上傳來了“咚咚咚咚咚”的聲音,是督察來了,孩子們迅速的把書藏在一個小櫃子裡。門開了,督察叫起瑪麗居里,叫她背誦俄語教的天主祈禱文,又問俄國的王子、皇帝、公主、殿下的名字以及一些平級上的問題。當問到統治人是誰時,瑪麗居里很痛苦,用生硬的聲音回答道:亞力士山大。”

之後,瑪麗居里哭了,在權力和暴力面前,她不得不低下了頭。

瑪麗居里是一個愛國的人。

另一次,居里夫人嫁到波蘭,居里夫人在那時還很窮。她發現了釙和鐳,卻沒有申請專利,當時,許多科學家、企業家都在使用釙和鐳,如果申請專利,居里夫人就可以獲得一千多萬的專利使用費。而居里夫人獲得的諾貝爾獎獎章,就當玩具一樣送給自己的女兒玩,而沒有像別人一樣,放在一個精心製作的上等盒子裡,整天炫耀,像寶貝一樣,不離開手。

現在,祖國的花朵—我們,應該好好學習,淡泊名利,做一個新世紀的棟樑之才。

《居里夫人》讀後感13

春節期間,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居里夫人的故事》。讀完後,我感慨萬分!居里夫人——一個外國女科學家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她勤奮的一生給了我深刻的啟示。

《居里夫人的故事》是一本專為青少年撰寫的居里夫人傳記。這本書以客觀、生動的筆調描述了居里夫人在逆境中成長、執著於科學研究、自強不息的一生。

居里夫人生長在波蘭。她從小樂觀、勤奮好學,並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中學,她靠打零工上了大學。在研究”鐳“的過程中,她忍受著失去丈夫的痛苦和”鐳“輻射的危害,最終取得了勝利,為她的`祖國贏得了榮譽,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讀完這本書,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故事:一對姐妹,她們的父母在她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們由外婆來撫養。相同的環境,相同的命運,卻造就了她們不同的心態和結果:妹妹奮發向上,長大後,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有了一分令人豔羨的工作和一個幸福的家庭;姐姐卻不同,她一直未從父母去世的陰影中走出來,長大後只能靠打零工來養活自己。兩個人相同的命運,不同的心態,不同的未來。故事中的妹妹與居里夫人有著共同的特點:她們不屈服於命運,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也告訴我們,一切好的東西都是從奮鬥中獲得的,而美好的未來也要以同樣的方法去爭取。

回過頭來再說說我自己,我與居里夫人簡直是有著天壤之別的,我有父母的疼愛,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居里夫人自己居住在一間黑暗的小屋裡,卻能每天忘我地學習到凌晨兩點才睡覺,早上六點鐘就起床繼續學習,她一天的睡眠時間只四五個小時,身體怎麼可吃得消呢?而且她的午飯就更為簡單了,由於生活無規律再加上營養跟不上,居里夫人曾經一看到書就頭暈。但這些在居里夫人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她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和樂觀的性格,登上了一個又一個科學的頂峰,並兩次獲得了諾貝爾獎。可我呢,自己有一點兒不舒服就鬧情緒,搞”罷工“。真是太不應該了。

《居里夫人的故事》這本書使我懂得了:我們每一個有志向的青少年都應該向居里夫人那樣有陽光一樣的心態,做一個敢於攀登高峰、對社會有用的人。

《居里夫人》讀後感14

最近看完了《居里夫人傳》,是由居里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寫的。心裡充滿著對偉人的敬仰和崇拜,而最讓我不能忘懷的是她對事業的執著、堅毅、吃苦耐勞,對自己慳吝,對社會的無私奉獻精神。

我原以為她這種品德和精神吸有在共產主義的社會裡才會存在,可她在近百年以前的所作所為,都讓我汗顏。

居里夫人出生時,她的祖國波蘭正遭受沙俄鐵蹄的蹂躪。知識分的家庭背景(父母都曾擔任過中學校長),賦予了她良好的修養和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當然也將知識精英的聰慧和堅韌毫無保留地遺傳給了她。開明和藹的雙親和五個孩組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儘管沙俄施行嚴厲的殖民統治,但身為小妹的瑪妮雅,還是幸福地度過了短暫的童年時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們今人借鑑。他們從未對孩進行過什麼 “啟蒙”,而是放開手腳,讓他們自由玩耍,去盡情地擁抱大自然。居里夫人一生熱自然、親近自然,想必就是在孩提時代埋下的種。父親雖然是一名頗有才華的理科教師,卻從未刻意引導過孩的興趣,他甚至不讓小瑪妮雅過早地接觸理科書籍,好讓她在上學後能夠全面地涉獵知識,從而逐漸找到志趣所向。當然,他對於孩們的學業還是非常關心,並且要求嚴格的。至於母親,則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放棄了女校長的職務,全心全意地相夫教。在身患重病、家境窘迫的情況下,她仍舊若無其事地操持家務,不遺餘力地為孩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不讓年幼的他們過早地承受心理負擔。由此,我看到了家庭的意義所在,它不僅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更是一個塑造人的大熔爐。因此,年輕夫婦若想為人父母,必須慎之又慎,因為從此他們的生活將徹底改變,他們要擔負起一項重大使命_養育一個小生命,將他(她)塑造成一個“人”。這可不比養貓養狗,父母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對孩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人父母,責任重大。我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決不可隨便嘗試。畢竟,我們不僅要對生命負責,還要對社會負責。

讀罷一書,心裡湧現出李清照的名句:“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我的努力還很不夠,我的目標還很遙遠,我的路還很長,而我的時間不多。

《居里夫人》讀後感15

在歷史上,有這樣一位學者,她從小就對科學很著迷;她節儉樸實,全身心致力於科學研究;她以頑強的毅力與淵博的知識,譜寫出史無前例的科學篇章;她淡泊名利,一生榮譽無數卻視為身外之物。她是居里夫人,一位為人類科學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女性!

翻開《居里夫人傳》,縱觀著居里夫人意義非凡的一生,感受著她質樸的生活態度,品味著她對科學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猶如仰望天際最耀眼的星辰,我被深深地震撼併產生濃濃的敬意。

居里夫人在結婚前,名叫瑪妮雅·斯可羅夫斯基,出生在波蘭一個普通的家庭。她從小便顯示出過人的天賦,但年幼的她卻早早地品嚐到失去親人的痛苦———她的母親和大姐姐相繼離世。當時波蘭正處於被沙皇統治的黑暗時期,她不得不在俄國督學面前卑躬屈膝。黯淡無光的生活,磨鍊出她堅忍不拔的'品格和一腔愛國熱情與報國忠心。中學後,為了積攢學費與資助姐姐布羅妮雅,她獨自一人遠離家鄉去當家庭教師,直到攢足錢後去巴黎求學。之後,她與著名學者比埃爾·居里結婚。婚後兩人經過刻苦的鑽研,發現的新的化學元素———鐳。

當時的瑪麗·居里,沒有經費,沒有實驗室,沒有助手,為了在瀝青中提取那僅佔百萬分之一的鐳,她每一天應對著滾滾濃煙,攪動著幾乎和她一樣重的棍子,在信念的支援下,她艱難卻堅定地工作著!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花了四年的時間最終提煉出了一克鐳。這一克鐳,雖微小,但卻使科學邁進了一大步,並帶動了放射學、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她也所以獲得了諾貝爾獎。

居里夫人雖然名譽重重,但她卻對名譽、財富視若浮雲,並把所有鐳的知識無償告訴向她求教的人,還將凝結著自我四年心血的一克鐳送給了許多醫院。

居里夫人的高貴品格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人必須要有夢想,併為此披荊斬棘,就能開闢出一條光明之路;只要秉著正確的信念,踏平挫折,就能抵達成功的彼岸;應對困難,只要冷靜細緻分析,找到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就能看到勝利的曙光!正如居里夫人所說:“如果能隨夢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欺的思想而行,必須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