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通用15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相信大家又在為寫計劃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通用15篇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1

一、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首先,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在實驗的後期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分隔式區域型環境,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有時又按國小班級式環境體量,這不僅擴充套件了幼兒的活動空間,又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感受到國小班級式教學環境的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銜接實驗班幼兒到國小去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他們帶進國小生的課堂,參觀國小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慾望。回園後我們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引導幼兒自己主動參與環境的創設。在美勞區,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國小生生活場景圖,其中有國小生上學、升旗、上課、鍛鍊、課間活動等情景,增強了當一名合格新生的自信心和緊迫感。

再次,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幼兒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以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後還要預習、複習功課或做作業,另外,學習以口頭語言為主改為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寫成的教科書。

最後,加強紀律教育。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應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備熱愛集體等道德品質。

二、幼兒入學準備的具體措施

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沒有家庭教育和社會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真正影響和實施。因此,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瞭解並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國小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並能夠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2、利用家園共育欄目,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國小的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二可以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國小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3、利用家園聯絡冊、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援,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生活。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絡與交流

1、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幼兒去國小觀摩,從單一的觀摩國小的教學活動,可以涵蓋到觀摩國小的各種活動、環境佈置、校舍面貌等,從而進一步的激發幼兒嚮往對國小的學習生活,更進一步的培養幼兒入國小的興趣。

2、通過圖片、資料、電教等各種教育形式,幫助幼兒認識入國小後的學習與生活。

3、注意對大班幼兒在書寫,閱讀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適時調整大班幼兒的生活作息時間表,使幼兒能夠逐步適應國小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4、認真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針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使孩子能順利地進入國小。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2

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減緩兩學段的坡度,不搞知識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養,使幼兒園教育與國小教育形成無間隙整體,促進幼兒和諧發展,這是研究幼小銜接的實質所在。我園在幼小銜接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下面是本學年幼小銜接計劃。

一、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首先,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在實驗的後期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分隔式區域型環境,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有時又按國小班級式環境體量,這不僅擴充套件了幼兒的活動空間,又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感受到國小班級式教學環境的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銜接實驗班幼兒到國小去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他們帶進國小生的課堂,參觀國小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慾望。回國後我們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引導幼兒自己主動參與環境的創設。以"我心中的學校"為主題,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國小生生活場景圖,其中有國小生上學,升旗,上課,鍛鍊,課間活動等情景。利用國小領辦的有利條件把幼兒園,國小教學設施交叉使用,銜接班幼兒的舞蹈,微機,外語學習活動均在國小的舞美室,微機房和語言實驗進行。還請國小教師到幼兒園兼任英語、微機等興趣課,使幼兒進一步熟悉環境,增強了幼兒人際交往的能力,促進國小,幼兒園的有機滲透和適應,在獲取新的資訊同時,增強了當一名合格新生的自信心和緊迫感。

第三、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幼兒所適應的以遊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為以學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後還要預習、複習功課或做作業;另外,學習以口頭語言為主改為學習以文字或符號寫成的教科書。

第四、加強紀律教育。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應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備熱愛集體等道德品質。

二、幼兒入學準備的具體措施

1、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兒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會保管自己的學習用品,懂得自我保護。我們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競賽活動來強化幼兒的自理能力。

2、增強文明禮貌

要求幼兒會用日常禮貌用語;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3、講究個人衛生

做到飯前便後洗手;會正確使用手帕;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環境整潔。

4、改變作息制度和環境佈置

為了使幼兒入學後,能較快地適應國小的生活節奏,在大班第二學期,可延長時間,適當增加課時,並逐步減少睡眠時間;另外,在環境佈置上,可按國小桌椅的形式排列課桌,並設立黑板。

5、帶領幼兒參觀國小

讓幼兒熟悉國小和激發幼兒入學的願望,還可與國小生聯歡,搞“大手拉小手”活動,使幼兒從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學準備。

6、進一步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訓國小生課間和課餘時間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這就要求他們有較強的獨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別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讓幼兒學會自理、自立,逐漸養活成人的直接照顧。

7、搞好幼小的知識銜接

幼兒園大班教師應適時參加培訓,瞭解國小的知識體系及學習內容,對於一些知識的傳授能與國小銜接,並適當增加一些漢語拼音和執筆姿勢及書寫習慣的教學。

做好幼小銜接,國小和幼兒園都要改革,在教育方法、形式上要逐步靠攏,國小低年級教師應該學一些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之類的學科,增加教學趣味性,另外,還可以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進一步瞭解國小與幼兒園的不同,總之,搞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3

本學期本班幼兒36名,舊生34名,新生2名。經過大班上學期的學習,分析學期末班級幼兒檢核情況,總的來看: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習慣方面都有了較大進步,特別是在體能、語言表達、社會交往、能力方面表現較為突出。但是班級幼兒因為年齡相差較大,男女比率不均勻,造成了幼兒間能力相差較大、班級常規有待繼續培養的局面。鑑於以上不足,本學期,我們把幼兒入學準備工作做為本學期的工作重點,加強幼兒前閱讀、前書寫的訓練,將學前的準備工作與主題探究活動、各學科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為幼兒進入國小打好基礎。

幼小銜接:

1、學前思想準備:

通過參觀國小、請生回園與幼兒座談,讓幼兒知道為什麼要上國小,國小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激發孩子上國小的慾望,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嚮往上國小、又不知道怎樣做的問題”。

2、身體方面的準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國小;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並遵守交通規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3、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通過談話、、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國小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2)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4、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結合主題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學習工具。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3)知識的積累:

A前閱讀、前書寫的滲透

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如:將活動室的物品都註上漢字、活動室環境佈置圖文結合、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製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在各區域中進行滲透、同時,讓幼兒熟悉漢語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種正確認讀漢字的工具和基礎;堅持開展餐前的認讀識字活動等。為幼兒閱讀、書寫提供條件。

B數學方面的滲透

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工作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班級日常工作:

1)本學期,我們將繼續根據幼兒的意願進行主題活動,並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為下一步的活動提供依據。主題的展示、活動設計、材料調整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特點,更多的體現幼兒的參與性和主體地位,培養幼兒的主動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

2)配合教研組開展音樂、體育學科的研究。我們將從提高

幼兒的音樂素質入手,提高活動組織的藝術性,通過與同事間的互相學習與,我們將使這兩門學科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展。

3)在活動區組織設定中積極向蒙班學習,做到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根據本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時更換區域工作材料,做到與主題相結合。

4)在顯現班級教育教學特色的同時,做好各項常規工作及大型活動:新學期新操排練與評比;音樂、體育學科的觀摩及評比;“三。八婦女節”以年級為單位的親子活動;組織班級幼兒參與“小博士知識競賽”;積極準備“慶五。一”詩歌、故事展示會;做好慶“六。一”英語周匯演工作;大班畢業典禮。

衛生保健工作:

1)做好衛生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流行。

2)對幼兒進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避免出現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證幼兒健康成長,加強對個別體弱易病的幼兒的照顧。

家長工作:

1)開學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取得家長長對班級工作的理解和支援,為更好的實施幼小銜接方案打下基礎。

2)堅持每月及時更換“家長園地”,鼓勵家長參與班級教學,開展家長助教活動。

3)繼續對新生家訪、舊生約訪,加強平時電話聯絡,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長配合教師,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為入國小打好基礎。

5、鼓勵家長積極參加各種班級活動:“三、八節”愛媽媽活動;與主題相關的親子活動等。

教師團隊合作及專業成長:

通過上學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團隊學習、合作的氛圍,在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這種好的團隊精神,在工作學習中互相學習、及時反思,在專業方面,進一步加強教師的音樂素養,不斷創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總之,我們希望本學期的工作能給孩子能留下對幼兒園的美好回憶,我們將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為先進班級而努力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4

從幼兒園到國小,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換,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範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通常會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斷層問題:

1、關係人的斷層

2、學習方式的斷層

3、行為規範的斷層

4、社會結構的斷層

我園幼小銜接工作在指導思想上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地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一、在大班末期實施"模擬國小狀態"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體內容包括:

1、早晨入園要求在8:00前到園,不遲到,以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生活的的良好習慣

2、早晨取消區域活動,改為較為統一的建構、閱讀活動、並要求幼兒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進行晨間活動,不隨便走動,以形成良好常規

3、適當延長上課時間35分鐘左右,適當減少遊戲時間

4、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國小的課堂環境接軌,將幼兒的作為改成接近國小的較規範的上課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要求幼兒做到舉手發言,當他人發言時需安靜傾聽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兒自背小書包入園,養成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的.好習慣

8、培養幼兒會獨立地穿脫衣服、鞋襪,大小便自理,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9、學會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10、建立新型師生關係,適當改變太多兒童化的教師態度,在師生關係中,肯定性和混合型接觸應成為主體

二、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2、邀請國小教師,舉辦"為孩子入學做好準備"的專題家長講座

3、各班開闢專門的"幼小銜接工作家教園地",加強與家長的資訊交流

4、具體內容包括《大班幼兒園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入學前準備教育》《幼小銜接的問答》《正確指導孩子閱讀》

5、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瞭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6、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絡和交流

1、組織幼兒參觀國小(要求參觀前有談話,讓幼兒帶著問題去參觀,如國小生是幾點鐘到校的?國小生怎麼樣上課?一天上幾節課?上課時怎樣坐?午飯在哪吃?參觀時可與國小生交談,瞭解國小情況,參觀回來後在組織談話,解決疑惑,使幼兒瞭解國小生生活,為入學做好準備)

2、我園教師與國小教師相互聽課、評課

3、國小教師到幼兒園上課,幼兒園教師到國小上課的交替觀摩活動。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5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開學後,加強課堂防護措施,確保師生上課安全課堂教學是師生容易聚集的場所,確保師生課堂安全,健康學習尤為重要。加強課堂防疫有關知識培訓,提高師生防護意識。教室上課期間,教師要佩戴口罩,幼兒也要佩戴口罩,避免教師講課、學生讀書、回答問題過程中飛沫傳染。教室內課桌凳應儘量拉開,儘量讓學生保持距離。課間活動不聚集、校園集會要減少甚至取消。每班應配置洗手液等消毒物品,讓幼兒每天入教室前,進行全身消毒,每節課活動之後洗手。全天消毒應不低於四次,上下午各兩次。儘可能讓幼兒保持距離,以避免疫情發生。

班級安全保護工作是做好學校教育工作的前提條件,是搞好班級教育教學的必要保障。重視班級安全管理和對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護教育,這樣才能使學校和班級有一個安全、穩定的教育教學環境,才能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校順利開展各項工作,為教育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作為班主任,結合本班實際情況,我特制定本安全工作計劃:

1、分析班級學生的行為和習慣,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安全條約。擬定學前班安全協議書,以書面形式告知家長履行自己的監護職責。

2、每天監督、帶領值日生認真搞好班級衛生工作,並及時開窗通風以預防疾病蔓延。

3、重視安全教育,經常在班內回顧總結安全上存在的隱患,提出引起注意和需改正的要求。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須每週進行集中教育。每天堅持把孩子送出校門,並做好放學路上對孩子們的安全教育管理。

(2)防課間意外的教育,在學校時,玩耍、做遊戲應到操場上,不在教室裡追跑、瘋打。不做有害身體健康的遊戲。做廣播操,要求學生排隊時,不擁擠,做到有序進場、進班。

(3)防溺水教育,進行防溺水的教育。

(4)防觸電的教育,讓孩子們認識一些電的基本知識,預防觸電事故的發生。

(5)防食物中毒的教育,多宣傳飲食衛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絕同學們食物中毒的事件發生。

(6)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的教育;重視孩子們的身體健康教育,體育活動應重視安全保護措施,積極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操,儘量避免運動傷害事故的發生。

4、嚴格執行學生安全事故報告制度,做到及時、準確。妥善處理各類突發事件。

5、放學後,檢查班級電器是否關閉、有無滯留學生、關好門窗方可離校。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6

一、實施“模擬國小狀態”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體內容包括:

1、早晨入園要求在8:30前到園,不遲到。以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生活的良好習慣。

2、適當延長上課時間至35分鐘左右,適當減少遊戲時間。

3、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國小的課環境接軌,將幼兒的座位改成接近國小的較規範的上課座位形式。

4、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要求幼兒做到舉手發言,當他人發言時須安靜傾聽。

5、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桌子等。

6、要求幼兒自背書包入園,養成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的好習慣。

7、培養幼兒會獨立地穿脫衣服、鞋襪,大小便自理(自備手紙),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8、學會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二、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2、邀請國小教師,舉辦“為孩子入園做好準備”的專題家長講座。

3、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瞭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4、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三、我們將從幼兒的生活能力、學習能力、交往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四個方面開展。具體內容:

生活能力:

(1)學會自己穿、脫衣服,擺放整齊,並會自己背好書包。

(2)認識書本、文具並能說出名稱,學會整理書包,做到快速、整齊。

(3)知道上學不能遲到,不早退,有事要提前請假。

(4)愛護學習用具和公物。

(5)能從事簡單的勞動,比如掃地、擦桌子、自己端飯、打水等。

學習能力:

(1)加強幼兒閱讀、認字,書寫漢字。學習拼音書寫拼音和簡單的運算能力。

(2)培養幼兒能獨立思考的能力,養成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

(3)學會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不懂就問。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手距筆一寸,眼距書一尺,胸距桌子一拳)。

(5)在活動中適當地延長活動時間。

(6)做到上課指示後立即回座位。

交往能力:

(1)做遊戲時能遵守遊戲規則,與夥伴有合作意識,有不同意見可以正面提出,不打架,不自私。

(2)學會禮貌待人,要主動與別人打招呼,與老師或家長說話要聲音響亮,目光正視對方。

(3)學會站隊和排隊行走,知道在佇列中不亂走,放學後等待家長接再離開隊伍。

安全能力:有自我的保護意識和基本的安全常識,知道不聽信陌生人的.話,瞭解一些應急電話號嗎,能正確記憶自已家的地址和父母的聯絡方式。

四、幫助幼兒做好進入國小的心理準備和情感的準備。

(1)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分清好壞事,培養正義感。

(2)做到心中有他人,懂得尊重、謙讓別人,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3)做個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4)有自信心,遇到困難不低頭,做個堅強的孩子。

(5)同伴間會合作完成一件事。

(6)生活態度樂觀、不哭鬧。

(7)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們爭取在半年的時間裡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我們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適應國小的教育模式。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7

怎樣讓幼兒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與生活,搞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國小第一學期的教育重點。具體計劃如下:

一、心理準備方面

1、學校要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例如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新生感受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環境中生活,這對新生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2、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兒童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

3、進入國小後,加強紀律教育。教師在開學前的培訓中要強調紀律,讓新生有遵守紀律的心理準備,要求孩子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

二、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舉措

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沒有家庭教育和社會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真正影響和實施。因此,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2、利用校園網,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學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新生做事的效率性,二可以培養新生責任性,使新生進入國小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3、利用家長來園接送新生、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校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援,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與生活。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絡與交流

1、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新生去二年級觀摩,從單一的觀摩教學活動,到可觀摩各種活動進行情況,從而激發新生的模仿慾望。

2、注意對新生書寫、閱讀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適時調整新生的生活作息時間表,使新生能夠逐步適應國小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3、認真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

綜上所述,針對新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從新生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新生的身心發展,使孩子能順利地過渡到國小生活。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8

一、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

(一)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

1、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

2、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脫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3、學會做一些簡單的班級管理工作(班長、值日生),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二)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1、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

3、通過各種遊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並鍛鍊幼兒的意志與品質。

(三)重視幼兒情商發展

1、在活動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幫助幼兒學會自己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增強幼兒獲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在師生關係中,要讓幼兒成為活動中的主體。

3、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四)注意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習適應性

1、以幼兒為本,遵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指定教學計劃。

2、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

3、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

4、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

5、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

6、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說、讀、寫、算的能力。

7、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並學習簡單的拼音和漢字。

8、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做好家長工作,建立良好的家園網際網路

幼兒園各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家長們的密切配合。如果家庭教育沒有幼兒園的指導,教育就難以達到共識。因此,要做好幼小銜接不光是幼兒園的工作,它更需要家長的支援,這樣幼小銜接的工作會更具它的實效性。

1、針對幼小銜接的工作與本班的實際,學期初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2、班級開設“家長專欄”、“今日要點”等欄目,加強與家長的資訊交流。

3、定期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家長了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瞭解幼兒在園的表現。

4、要求家長在家庭中作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5、要求家長積極參加畢業典禮的準備和開展工作。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絡和交流

1、參觀國小的校園,觀摩國小生升旗上課及課餘活動。

2、邀請國小生來園與小朋友一起舉行活動。

3、有條件通過圖片、資料、電教等各種教育形式,幫助幼兒認識入國小後的學習與生活,如玩角色遊戲“老師與學生”,給幼兒講有關國小的事和老師上課的故事,減輕幼兒的思想壓力,促使幼兒嚮往做一名國小生。

4、邀請國小的老師來幼兒園與教師、家長座談,進一步瞭解國小的情況,便於與孩子們交談。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9

為認真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展規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以“如何解決幼兒園與國小的銜接問題,怎樣讓孩子從幼兒園平滑過渡到國小,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研究重點,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為了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國小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學前兒童入國小適應性教育,必須在幼兒園貫徹落實幼小銜接活動,從而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國小這個“坡度。

一、指導思想:

幼兒入國小之前應做一些適當的準備,這已是國小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於入學前後幼兒的學習和發展,而且能為孩子的後續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園幼小銜接工作在指導思想上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活動時間和班級:

活動時間:3月——9月,為期7個月。

活動班級:幼兒園大班全體幼兒。

三、活動內容和要求:

(一)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1.提高孩子的任務意識,養成認真、專注做事的習慣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幼兒專注做事的習慣。如:讓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老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完成;明確在每項活動中教師要求自己做的事情,並學會做完。做事的時候要一心一意,不能邊做邊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師要求的時間內把事情做完,不拖拉;養成認真做事的態度,追求良好的結果;堅持把一件事做完,不半途而廢,做事遇到困難要會請教別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一些注意力訓練。

2.培養孩子思考、務求甚解,按時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心理學研究表明,思考不但能促進理解,而且能增強記憶。所以,養成善於動腦筋的學習習慣,實在是大有益處。在學前期,教師應要求幼兒積極思考,大膽發言,允許孩子提出不同的見解,通過長期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得以培養。

(二)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教育活動:

(一)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結合主題“我上國小了”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2)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3)向幼兒滲透數學方面的知識:通過每次的數學活動、數學區工作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運算、自編應用題的培養,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運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4)指導幼兒學寫數字、學國小生行為規範、觀看有關錄影。6月份組織幼兒“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再如,使用適度的紀律加以約束,儘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要求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日常生活中,老師盡少使用在小、中班對幼兒常用物質獎勵法,而使用討論評價法、語言誇獎法進行鼓勵。一日活動環節中,老師還要從各方面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如:在區角內玩棋類遊戲,做詞語接龍、科學小實驗等活動。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引起幼兒發自內心地對事物的專注和興趣,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

(5)為了使幼兒能更好的適應國小的學習環境。幼兒園大班集體活動時間由30變為35分鐘,延長了5分鐘時間,在集體活動時間裡引導幼兒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讓幼兒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4、教育環境的創設

(1)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在後期可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國小班級式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感受到國小班級式教學環境的體驗,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

(2)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閱讀、書寫環境;如:將活動室的物品都註上漢字、活動室環境佈置圖文結合、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製作有關讀寫方面材料供幼兒操作,同時在各區域中進行滲透、同時,在暑期讓幼兒熟悉簡單的漢語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種正確認讀漢字的工具和基礎;堅持開展餐前的認讀識字活動等。為幼兒閱讀、書寫提供條件。

5、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兒早晨在8:00前到園,不遲到。以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生活的良好習慣。

(2)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桌子等。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國小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家長和老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3)進一步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的培訓。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增強幼兒的獨立意識,讓幼兒學會自理、自立,逐漸減少成人的直接照顧,會正確的穿衣、褲、鞋,會保管、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護。5月份我們組織幼兒整理書包及穿脫衣服的比賽活動。

(4)增強幼兒的文明禮貌教育。培養幼兒使用日常禮貌用語,能使自覺遵守班級常規,注意自己的行動不影響集體;學會傾聽、不亂插嘴;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亂翻別人的東西;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等。

(5)離開幼兒園,走進國小,孩子更多面對的是複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等等。

四、幼小銜接活動的實施步驟

1、從身體、獨立生活能力、學習等方面為幼兒入國小做好身心準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國小。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生生活,我們將採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遊戲時間等。

(3)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國小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5)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事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6)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本學期,結合主題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7)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養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幼兒正確地握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的佈置作業培養幼兒的任務意識,遊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

(8)養成“每天記一記”的好習慣,在集體活動之後,利用5分鐘主動回憶內容要點,在離園前,利用十分鐘回憶一天發生的事或感受,培養孩子提煉記憶問題的能力。

二、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形成家園合力

(1)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學習、討論等形式,瞭解國小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國小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國小階段,主動適應國小生特點,為幼兒儘快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做好家長工作,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三、發揮社群力量,直觀體驗國小的學習和生活

(1)為了讓大班的孩子們能更進一步感受國小的生活,瞭解國小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我園將在5月份組織大班幼兒參觀市五小,主要包括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他們帶進國小生的課堂,參觀國小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慾望。

(2)回園後引導幼兒自己主動參與環境的創設。以“我心中的國小”為主題,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國小生生活場景圖,其中有國小生上學,升旗,上課,鍛鍊,課間活動等情景。

(3)通過環境的創設,加強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為他們儘快適應國小生活奠定了心理基礎。

(4)大班畢業典禮家長方面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幼兒園、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教育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

具體形式有:

1、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瞭解並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國小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並能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2、家園互動充分運用好家園互動這一平臺,增加與家長溝通的頻次,把幼兒的情況及時用班級部落格中進行反饋與呈現,讓家長及時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鍼對性的家園合作與培養,以求發揮其優勢,改正其習慣等各方面的不足。

3、其它時間與形式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援,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生活。

附表:

幼小銜接活動安排表

月份主要開展的活動

3月份

1、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及學會傾聽

2、啟動“我要上國小了”主題活動,佈置主題牆。(後期延續)

3、家園配合,將入園的時間調整為早上8:00之前入園,提前30分鐘。

4、開展語言領域的口述日記,每週一篇,孩子敘述在園發生的事情,家長檢查。(4、5、6月延續)

5、幼小銜接方案公佈,班級部落格開闢“幼小銜接”專欄。

4月份1、通過數學活動,數學區角的工作對幼兒進行分類,統計,簡單的運算。

2、開展筆畫描紅活動,寫一些簡單的筆畫,家長準備書寫材料,讓幼兒體驗書寫的樂趣,教師批改幼兒作業。

3、將幼兒分組,每天安排值日生活動,值日生工作包括掃地,擦桌子,架椅子、自然角,並填寫觀察日記。

4、培養幼兒正確的書寫及讀書姿勢。(後期延續)

5、“幼小銜接”家長學校授課。

5月份1、組織大班幼兒參觀市五小,主要包括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

2、將幼兒上課時間延長,由原來的30分鐘延長到每節課35分鐘。

3、結合主題模仿學校要求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並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4、結合認識本班幼兒姓名活動,培養幼兒的識字願望,加強知識的學習準備。

5、開展班、組長競選活動,像國小生一樣,通過榜樣作用及同伴間的提醒、約束,達到鞏固形成良好習慣的目的。

6月份1、組織幼兒學習國小生行為規範。

2、班級每天完成一項口頭家庭作業,幼兒用自己的辦法記錄、完成。

3、組織幼兒開展“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

4、結合區角,實行“課間十分鐘”。

5、開展自理能力達標活動,包括起床穿衣服,疊被子,整理衣物。

6、舉行大班畢業典禮。

推薦閱讀:幼兒園幼小銜接計劃範本幼兒園幼小銜接教育計劃範例幼兒園幼小銜接教育計劃書幼兒園幼小銜接20xx工作計劃幼兒園幼小銜接教育計劃怎麼寫幼兒園幼小銜接教育計劃樣本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10

轉眼間,曾經哭哭啼啼要拖著媽媽的手不肯來上幼兒園的那群小寶貝們,現在馬上就到了在園的最後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幼兒園的生活,將要踏進國小的門檻。我們難以忘懷、依依不捨,但過多的還是歡喜與欣慰……。大班(子夏、子游班)的寶貝們即將升入國小,成為一名國小生。幼兒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兒到國小生的轉變,能否很快適應國小生活,幼小銜接則是關鍵所在。我們會按照以往的經驗,結合教育行政部門就如何做好從幼兒學前教育過度到國小教育的有關規定,我園特制定了較為完整的幼小銜接計劃,現發給各位家長,懇請提出寶貴意見。

一、工作目標

1、從幼兒人格教育入手,一個健全的人格勝過千百種智慧,幼以養性,蒙以養正。

2、從培養幼兒學習習慣、生活自理能力、行為習慣養成及動作協調能力入手,家園緊密聯絡,讓孩子有規律的生活,是保證為孩子進入國小後全面發展的基礎。

3、繼續做好幼兒心靈成長(如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力、責任感、自信心等)。

4、我園會繼續優化後勤服務,健康飲食是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育及成長的`必備條件之一,我們會努力把各項工作做的更細心。

5、加強幼兒園內部管理,通過培訓、觀摩、競賽等活動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文化素養、工作能力、服務水平。

6、下學期適當的時候我園會組織在園幼兒及家長一起參觀國小,為幼兒步入國小做好心理鋪墊。

7、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共同為幼兒入國小做好心理、思想輔導。

8、讓幼兒在步入國小後能在經典誦讀、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方面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時間和班級:

學習時間:20xx年2月15日—8月31日,學習時間為一學期。20xx年9月尚未達到入國小年齡的幼兒,我園繼續接受孩子來園學習,課程設定另行通知。

學習班級:大一班(子夏班)、大二班(子游班)

三、學習內容和要求

(一)、學習內容,下期課程安排。

(二)、學習要求

1、請家長多多關注寶貝在園的學習情況,多與老師交流溝通,及時配合完成孩子的家庭作業;

2、請家長積極參與園所的活動,多多溝通,做好家園共育;

3、在家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定時作息,有計劃的完成老師留下的任務;不遲到等等。用知行合一做好孩子的榜樣。

幼小銜接,是幼兒在幼兒園教育的結束階段,是國小教育的開始階段,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開展好幼小銜接工作,讓您的孩子,我們的寶貝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開啟他人生智慧的行程。感恩所有的家長和小朋友們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援。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11

背景:

幼小銜接工作是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長期關注的一個話題,它直接影響到兒童入學後的適應和今後的健康成長。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幼兒教育新綱要的施行與深入,幼小教育之間的差距已日益縮小。但幼小銜接工作尚存在著單向銜接、片面銜接、突擊銜接、形式銜接等諸多問題。

現象一,幼兒園將幼小銜接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而國小卻被動等待幼兒園靠上來,形成銜接上的“一邊倒”。

現象二,幼兒園與國小都積極開展銜接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銜接活動,但在實際研討過程中,由於理念差異而產生分歧,雙方相持不下。

現象三,有許多幼兒園在幼兒將畢業的一兩個月進行專門性的'銜接工作,實施國小化的生活、學習管理。對此,一些專家批評其為“突擊銜接”,認為不可取。

其實,應該辯證地認識這些問題,理順其中的利弊,為實際教育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理論依據。

目標:

1、對我園已入國小的一年級國小生進行調查統計,針對薄弱環節制定一系列的教學措施,開展幼兒入學前生活和心理準備的目標、內容、方法的研討。

2、明確銜接任務,充分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激發幼兒入國小的願望和興趣,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3、在一日活動的環節中,幫助孩子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能力、閱讀能力、問題意識)、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措施:

1針對幼小銜接專題,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制定階段性的目標及具體措施。

2、利用家長會、家園聯絡冊等途徑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目標、措施等,切實做到家園一致教育。

3、各班根據教研計劃制定具體活動安排,將幼小銜接落實並開展評價。

4、每位教師確立個案追蹤檔案,階段性的評價幼兒的學習和生活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5、加強與國小的互動,挖掘各種教學資源,觀察和了解大班孩子的發展水平,撰寫教學案例,提煉教學策略。

6、每位教師明確幼小銜接的目標和任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方式手段。如:每天的新聞廣播、每月邀請國小生來園開展活動等。

7、創設家長與幼兒園平等對話的機會,解決家園間的共性問題,有針對性地推廣家教經驗。

8、邀請國小的老師參與教研,共同討論幼小銜接的問題,和國小生面對面交流,幫助孩子們消除心理壓力。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12

很高興因為孩子這一共同的話題我們坐到了一起。再過幾個月,我們的孩子將邁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兒園往國小過渡,在短短的時間裡,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重大的轉變,國小與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說是兩個不同的天地。下面我就從一個家長的角度,與大家交流一下怎樣幫助孩子順利、愉快地完成幼小銜接與過渡,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

在這個過渡期,應著重培養四種能力:

1、培養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後對環境的陌生感,家長應該在入學前幾個月,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國小裡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學習哪些課程,每天上幾節課,作息制度,上下課應該注意些什麼,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關係等。使他們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國小生,從思想上作好入學的準備。同時,為了使孩子逐步習慣學習生活,在家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遊戲的時間。這樣,從思想、時間、學習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那麼孩子進入國小後,不會有學習負擔重的反應,每項學習任務都能輕、愉快地完成。也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了。

2、培養幼兒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學後,在全新的環境裡,需要認識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於一定的與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強的幼兒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融入集體中,與小夥伴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和衝突,若處理不當,最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因而家長應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爭搶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的聽讀寫能力。

為讓幼兒適應國小的教學活動,應逐漸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讀物,每天堅持指導孩子閱讀,並進行耐心指導,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培養其良好的閱讀興趣。再就是讓孩子多玩些安靜的遊戲,如搭難度較大的裝拆積木、看連環畫、下跳棋、摺紙、畫畫、捏泥等。特別是畫畫,既可以培養孩子“坐得住”,又為今後寫字打下基礎。通過繪畫,使孩子能熟練用筆,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以後,再增加一些學習內容,適當減少遊戲時間。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4、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事情全由父母包辦,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國小後,許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辦,而且要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學習、勞動等任務。作為家長,則要有目的的讓孩子自己整理東西。收拾自己的學具,整理書包,看起來簡單,其實需要孩子自己主動考慮很多問題。如:“這件東西放在哪裡合適?”“還需要帶什麼東西?”“老師還有什麼要求?”一次次重複這樣一個過程,可以發展孩子的思維,對孩子今後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如:拖地、擦桌子等。鍛鍊孩子的細心和動手能力。這樣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強,進入國小後也就能很快適應國小的集體生活。

此外,要使幼兒在心理上做好當國小生的積極準備。

大多數幼兒都比較嚮往國小生的生活,他們很願意成為一名國小生。他們以為上學"很好玩",背上書包"很神奇",缺乏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隨機應變能力。作為家長應幫助幼兒調整情緒,做好當國小生的心理準備。

小結:

總之,在這個關鍵時期家長要和老師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調整好心態。讓幼兒即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13

一、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首先,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分桌區域型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感受到國小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幼兒到國小去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把他們帶進國小生的課堂,參觀國小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慾望。回園後我們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在園創設國小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兒生活意識。

再次,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培養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級加強了值日生的責任意識。

最後,加強紀律教育。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班內每週評選優秀小榜樣。

二、幼兒入學的知識準備。

重點做好三個銜接。

1、注意水平的銜接。

幼兒階段的注意主要是無意注意,國小生上課時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師。針對這一變化,教師應重視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兒的注意水平。教師要慢慢減少教學活動的遊戲成分,逐漸把幼兒的無意注意發展為有意注意。可通過教師的要求,活動的規則,幼兒間的競爭來實現。

2、思維能力的銜接。

學習活動說到底是一種思維活動,學習成績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高低。為幼兒入學作準備,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維能力的準備,即學習活動中不僅有感知、記憶的過程,更要有歸納、概括、推理活動的參與。從"拉動幼兒發展"的角度出發,精心策劃教學活動,因為大班幼兒思維異常活躍,好奇心強,教學的內容要有適度的挑戰性。

3、知識點的銜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兒學習國小知識?教師應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和願望,把握分寸。如:語言課上和幼兒玩一些口語化的、感受四聲的語音遊戲,根據每天學習的拼音進行組詞遊戲,拼拼讀讀鍛鍊幼兒的發音。根據漢字、字母、數字的基本筆畫進行前書寫練習。幼兒上學後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識,上學後容易引起認知共鳴,產生強烈的上學願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銜接,教師要當作重要任務,認真對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措施。

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沒有家庭教育和社會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難以真正影響和實施。因此,為增加"銜接"工作的實效性,做好家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3月底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瞭解並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國小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並能夠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2、利用家園共育欄目,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國小的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二可以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國小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3、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電話交談、家訪、QQ留言等形式,與家長及時溝通和交流,使家長們能夠及時瞭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銜接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準確把握自己的孩子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並對其進行專門的教育和訓練,使家園能更進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援,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生活。

四、加強與國小的聯絡與交流

1、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4月份帶幼兒去國小觀摩,從單一的觀摩國小的教學活動,可以涵蓋到觀摩國小的各種活動、環境佈置、校舍面貌等,從而進一步的激發幼兒嚮往對國小的學習生活,更進一步的培養幼兒入國小的興趣。

2、通過創設班級主題環境用圖片、資料、電教等各種教育形式,幫助幼兒認識入國小後的學習與生活。

3、注意對大班幼兒在書寫,閱讀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適時調整大班幼兒的生活作息時間表,使幼兒能夠逐步適應國小學習與生活的節奏。

4、認真做好幼小銜接各項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整理幼兒檔案,收集幼兒在園資料,做好離園畢業的資料。

五.畢業活動

大班組根據集團及園所要求提前準備畢業班彙報演出,努力做到完美創新。

綜上所述,針對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使孩子能順利地進入國小。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14

幼兒升入大班,擺在他們面前的必由之路是升入國小,怎樣使幼兒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與生活,搞好幼小銜接工作,是大班學習階段的教育重點。

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社會性適應與學習適應教育,促進幼兒在入學前具有良好的心理準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減緩兩個學段的坡度,不搞知識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養,使幼兒園教育與國小教育形成無間隙整體,,這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實質所在。因此,幫助幼兒走好從幼兒園到國小這個“坡度”,為孩子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與生活,是幼小銜接工作的重點。

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是我們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切入點,家園合作是我們做好銜接工作的有效途徑。我們將以新教材為主要教育內容並適當搞好教學補充,以確保教育措施、方法達到預期的目標。其具體工作計劃如下:

首先,注意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融洽的師生關係,寬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幼兒感到在一個文明,安全,和諧,愉快充滿愛與尊重的良好精神環境中生活,這對幼兒的發展將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變活動室的佈局,將集中圍坐式的環境改變為分隔式區域型環境,讓幼兒在幼兒園裡感受到國小班級式教學環境,促進幼兒身心的發展。組織幼兒到國小去參觀國小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把他們帶進國小生的課堂,參觀國小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他們上學的慾望。回園後我們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指導。

再次,進入國小後,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將發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培養大班幼兒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十分重要。

最後,加強紀律教育。幼兒入學前應具備的心理準備方面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衝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15

一、指導思想:

幼兒園大班升入國小、國小六年級升入國中是教育過渡的關鍵時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銜接過渡的成功與否對義務教育質量影響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學校所忽視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幼國小段的銜接教育進行研究探索,提高認識,摸清情況,掌握規律,是學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後儘快適應不同階段教育、高標準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的現實要求。

二、工作目標

1、重視銜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應的制度,並將此項工作作為學校的常規工作,列入每學期的工作計劃。

2、每學期都能開展相應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活動。

3、通過活動,使各學段教師瞭解其它學段學生的行為習、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於銜接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學生儘快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4、通過活動,使學生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習、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減少國小一年級和國中一年級的學困生和後進生的比例。

5、以課題形式開展研究,積累材料,豐富理論,形成報告、論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體的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如下:

(一)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二)利用家園共育欄目,向家長們宣傳和溝通本班在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們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國小的學習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二可以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進入國小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頭蛇尾。

(三)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相互間的聯絡。這種溝通和聯絡,除了要加強本園大班老師之間的,同是還要加強與國小一年級老師之間的以及與家長之間的相互溝通和聯絡。這樣做的目的旨在能夠及時的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尤其是對教學大綱內容上的銜接進行探討和研究。

(四)改變以往的一些習慣做法,帶幼兒多次去國小觀摩,從單一的觀摩國小的教學活動,可以涵蓋到觀摩國小的各種活動、環境佈置、校舍面貌等,從而進一步的激發幼兒嚮往對國小的學習生活,更進一步的培養幼兒入國小的興趣。

(五)建立家長活動小組。讓家長自行或幼兒園幫助,與已進入一年級學習的本園畢業生聯絡,並結成相應的對子,加強家長們之間的互相交流和溝通,從而讓大班的家長們能夠初步瞭解並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國小前的各種準備工作,除了物質上的,更重要的是身體和心理方面的各種準備,並能夠讓這些家長有針對性的為自己的孩子進行各種有目的性的訓練和培養。

(六)請已上一年級的本園畢業生來園,向大班幼兒講述國小生的各種生活,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感覺,為大班的孩子上一課,因為同年齡孩子之間的溝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組織大班幼兒進行國小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賽,並注意對大班幼兒在書寫,閱讀等方面的良好習慣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