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專案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發揚成績,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

隨著我國課程理論研究的深入開展,我國課程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實施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校本課程開發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教師的課程職能也相繼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研究和開發課程將成為我們教師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所以,我校教師也結合實際情景對校本課程進行了研究與開發。現將我校開發校本課程的有關情景作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勇於探索,大膽實踐

學校將開發校本課程納入學期工作計劃,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開發校本課程的實施方案。

二、校本研發的目的

校本課程的開發意味著一種權力,更意味著一種職責,我校實施校本課程開發的最主要的目的能夠簡要地概括為三個方面。

1、讓所有的教師都“動起來”

校本課程開發把學校推到了課程改革的前沿,學校成了課程開發的主體。校本課程開發確定了學校作為課程開發的職責單位的地位,讓每個教師都行動起來。這樣既能夠提高教師自身的實力,也能夠促進學校的發展。

2、讓所有的教師都“站起來”

教師對待所教的科目及其資料一向是敬畏有餘的。科目對他們來說,是國家的規定,教材對他們來說,是專家編寫的。他們被要求嚴格忠實於國家的所有課程檔案,甚至連教學的具體步驟都嚴格遵照教學參考書指定的教學步驟和課時數。教科書對他們來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們跪拜於教科書的神威之下。然而,在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我們的教師親自參與到課程編制的整個過程。國家供給的課程標準,成為他們主動學習研究的指導性綱要,國家供給的配套教材成了他們自主選擇的物件。他們站在國家課程標準這塊基石上,鳥瞰著校本課程及所有教科書。

三、校本研發的意義

1、有助於推動我校新課程改革

校本課程開發強調課程要適應不一樣學生的不一樣需求,尤其要幫忙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獲得充分的發展在基礎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就是要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管他們的性別、智力水平和學習準備如何。我國過去的“升學教育”只注意到少數考分高的學生的發展,而忽視了那些低分和處於中間水平的大多數。當這些人畢業走向社會時,他們成了“失敗者”。學校將大批“失敗者”推向社會,而社會中的絕大多數工作又將由這些“失敗者”來承擔,這樣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全民的總體素質水平。

2、有利於教師的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享有專業的自主權。校本課程開發給教師鬆綁,讓教師自主決策,這無疑為教師的專業發展供給了廣闊的空間。另外,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由各方面人士參加的合作和探究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在課程開發過程中,反思他們自我在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並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探究和合作十分有利於培養教師的專業精神,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

3、有利於構成學校特色

校本課程開發強調學校利用自身的資源、自主規劃、自我負責。這十分有利於學校發揮各自的優勢,構成自我的特色。一些教師開發校本課程,構成了鮮明的學校特色。

四、“校本”的體現方式

校本課程指的是學校根據自我的教育理念,在對學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系統評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當地社群和學校的課程資源,經過自行研討、設計或與專業研究人員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編制出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他體此刻:給學校以管理的自主權,針對學校實際進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張。它力主學校要認真分析、甄別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立足於學校實際從事各種管理活動,既不能照搬它校的模式,也不能簡單地把學校作為一般政策、規則等的“試驗田”或應用場地。管理應植根於本校的土壤,應對本校的問題有必須的決策自主權。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

1、明確目標。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必須體現校本化,必須建立在對學校環境與學生學習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地成長,讓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

2、落實教師。校本課程開發,關鍵在落實教師,需要一批具有創新意識高素質的有特長的教師。然而,大多數教師長期習慣於一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僅滿足於課程實施,視教材為聖經。所以,必須喚醒教師正確的課程意識,確立正確或合理的課程理念,進取投身於校本課程開發的熱潮中去。

3、確定資料。校本課程開發是以學校為基地,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開發。在組織實施過程中,應充分研究選擇安排知識或活動序列、班級規模、時間安排、資源分配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等事項。校本課程開發大多會打破學科的界限,把多門學科經過事例有機地組合在一齊。

4、聯絡社會。校本課程開發絕不能與當地的社會環境相脫離。當地的社會環境中蘊含著校本課程開發的豐富資源,並能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供給各種有效的途徑。

5、編寫教材。校本課程開發要求將成功的經驗積累起來並構成較科學的體系和實踐資料,以教材的形式反映出來,為進一步開發和實施作參考或有利於推廣,遵循“開發──實施──觀察──反思──再開發”這一螺旋上升的過程。

6、開展評估。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探索的實踐研究過程,成功與失敗並存。評估既重視結果,更應注重過程。因為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自主進行的,目的各異,所以國家很難採用類似於統一考試等評價手段來評價校本課程開發的成效。所以,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經過自我批評、自我激勵、自我改善,以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

總之,經過多年來我們全體教師的努力,學校校本教材的開發已取得了必須的成果,學生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也受益匪淺,可是,畢竟還只是起步階段,很多事情還要我們自我去摸索,去實踐,其中肯定也會有必須的曲折,但我們也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去做,認真去做,我們學校的校本開發將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2

一個學期的校本課程又結束了,回想本學期的教學,有苦也有樂,經過對校本課程的總結,我也找到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有了自我的看法與認識。

1、學生現狀分析

本學期我帶的是四到六年級的計算機課程,這學期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生共有22人,這些學生基本上是新的學生,並且六年級中佔多數。在學期初分組時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配,高年級與低年級的相搭配,原先學過的與新學生相搭配,學有餘力的與相對薄弱的相搭配。在這個班中有許多學校“知名的.人物”,淘氣是有名的,在分組時將這些學生都調配開,分散在不一樣的位置,這樣能夠保證課堂的紀律。

2、學生的管理

校本課程中的學生是各個班的學生,在管理上就要求教師多下功夫,在學生平時的管理中,我採用了學生“自治”的方法,用學生來管理學生,每個班有一名負責的學生,每一天報告學生的人數以及沒有來的學生的原因,這樣保證學生在教師的視線之內,人數清。選好小組長,學生中有了小教師。夥伴教學的模式初步構成,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也有了小助手。

3、課程的選擇

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景,課程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本學期是以photoshop的圖片處理為教學資料,加上了中國傳統包粽子的動手活動。在校本課程資料的選擇上既要讓學生感興趣,又要讓學生有作品,看到他們的成長過程,讓他們時刻都有成就感。

4、學具的準備

計算機課和其它課程不一樣,每一次課程的資料只能儲存在計算機中,機房的計算機是大家共用的,有時會出現資料刪除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景,在學期初我教給學生將每課的作品上傳給教師,這樣學生能夠記錄下自我的每一次成長的歷程。為了更好地記錄學生學習的資料,培養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還要求學生記筆記,學習資料要求學生全部記錄下來。

5、教學的設計

在教學設計方面教師先進行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實踐操作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每節課設定相關任務,每節課都有不一樣的主題,經過自主操作、團體討論解決問題,針對不一樣的學生,我採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三年級的學生遇到問題教師適當幫忙解決,高年級的學生主要經過討論自我解決。這樣充分鍛鍊了學生的學習本事。

6、個人知識的提高

“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要給學生泉水,就要教學生尋找水源的方法”。教師的知識對學生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利用課餘時間刻苦鑽研專業知識,不斷充實自我,讓自我的教學技能更有深度與廣度。帶領學生參加計算機表演賽,共有4名同學獲獎,教師評為優秀指導獎。

有思考就有前進的動力,下學期的校本課程會有一個嶄新的面貌。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3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的課程,它是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自主開發的課程,它的開發主體是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以學生的發展為指導思想,主要進行了手工摺紙和陶泥陶藝教程,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校本教研製度

學校組織並確定研究資料,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年會、論文交流、教研論壇、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教學分析、課例展示、專題研究、教學工作階段小結。

其次是“課的研究”,課的研究始終作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中心活動,包括教師的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的全過程的`研究,其中教師的備課和說課作為組內教研活動的重點。學期內由各學科分管主任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典型的課進行專題分析和指導。

二、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

教師要構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我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構成一種新的教師職業合理方式,促進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水平的提高,本著以上宗旨,學校具體做法如下:

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首位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髮出來的,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所以,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把打造新課改理念放在了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首要位置。

三、以嶄新的教師評價,鼓勵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提高。

在新課改中做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教學評價也應建立起一種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展為目標的評價新模式。

我們認為:新的對教師評價模式,要以事業心、職責感為核心,引導教師結創新精神和探索本事的偏愛和關注,新模式應強調教師評價的建設性和激勵性,尤其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所以,我校將“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核心的教師評價”做為新課改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教師則是課改成敗的關鍵,所以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對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長抓不懈,才能為課改供給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4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在上級行政和業務部門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

校本課程工作總結。一年來,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提高了教師課程意識,滿足了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現了學校的課程創新。

一、明確目標,開發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學行動綱領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為了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體兩翼(以九年義務教育為主體,英語和藝術教育為兩翼)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新課改為我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作為社會辦學單位,我們認為校本課程實施中供給了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校根據校本課程實施的特點,立足於本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情境化實施創造條件。學校在開發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並注意發揮家長和社群資源的作用。學校為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供給了必要的物質和經費保障,為開發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1、開發程式

首先根據我校的辦學宗旨擬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編制了《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這是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巨集觀規劃和指導性檔案,是學校教育哲學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具體體現。學校有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並由承擔具體課程開發的人員編制課本。

2、開發活動方式

我校根據課程開發宗旨,學校採取引進、部分開發、獨立開發的方式進行校本教材開發活動。引進了中國舞蹈藝術學院考級教材;部分開發了美術科的國畫、素描、色彩;獨立開發了《簡筆畫》和《人文素養》第一冊教材、《牛津英語》和《馬巨集英語》等。這些教材體現了我校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實現了資源利用科學性和嚴謹性,確保與國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1、實施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設定,把校本課程納入課程表中,學校課程分限選類和任選類。限選課每週每班安排6課時參加藝術類的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箏、書法(軟筆、硬筆)、繪畫(國畫、簡筆畫、素描、色彩)舞蹈。英語沙龍1—3年選用《馬巨集雙語》教學、教師自編常用口語練習,進行閱讀、英語小作文等。4—6年級選用《牛津英語》,每週每班5課時英語課。《人文素養》第一冊是由教師編寫的學校生活、環境保護、磨難教育等教學資料的教材。

我校校本課程實施方式體現學生的年齡特點,國小開發基於學生興趣和愛好、體現學校特色的課程,採取興趣小組、主題單元活動等多種形式;中學立足於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以選修課的方式,設定多樣化的課程,滿足學生不一樣的發展需要,滿足學生持續發展的需要。

2、評價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採取多種評價方式,對課程開發、實施的全過程評價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我們認為校本課程評價應以學校經常性的自我評價為主,經過評價診斷課程,修正課程的開設價值,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預測教育的需求,推動校本課程深入、持久地進行。由於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時間短,對評價的研究還缺乏深度,還沒構成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有待於在課程改革的深入階段繼續研究,構成具有特色的評價體系。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5

1、選編教材能在逐步調整、完善、補充

校本課程小組及部分相關教師共同收集校內外的課程資源,力爭做到科學、準確,對其進行篩選,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選取必要的、有參考價值的知識理論,編製成對學生、教師可用的教程。在教程實施過程中儘量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從學生的興趣需求出發,注重學生自身的發展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使學生愛看、樂學,並不斷根據上課情景逐步調整、完整、補充教材的科學性與完整系列性。

2、在實施過程中,加強調控指導。

校本課程作為課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學校自行選擇和開發的課程,在實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有學校硬體設施上的疑議;或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不合理,影響實效等等,這時本階段的校本課程執教教師能首先依靠本開發小組力量自行選擇對策調控,同時,校本課程管理小組也對能其進行過程性指導。

3、實施“不一樣的我”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學生才會有強大的學習動力”。校本課程對學生來說,能夠學到自我感興趣的課程。我校選擇校本課程無論是形體禮儀、經典誦讀、沐浴書香,還是漫溯常州、創新實踐,都能喚起大部分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幽默的語言,精心的設計,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實施“不一樣的我”教學策略,注意教法靈活多變,使學生不斷創新,培養學生特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突顯實小特色。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不拘泥於以往的“課堂、教師與教科書”,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講,動手練,再講,親身體驗,注重開發學生的潛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各種本事和個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經過不斷探索,使學生學有所長,更多的特長生不斷出現。

4、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兼顧課程互補,增強實效。

任何學科的課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其他學科之間或多或少都有必須的聯絡,校本課程作為學校自行開發的課程同樣與國家課程存在必須的聯絡。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就要注意它與其它學科間的聯絡,利用好這一點,使它更好地彌補其他課程的不足。比如,經典誦讀和沐浴書香教學中能夠與語文學科聯絡起來,這樣,使校本課程在學校的課程設定中,起到補充作用,從而增強校本課程的實效性。

5、開展各種活動,促進校本課程的實施。

在校本課程實施到一階段時,學校適時組織一些活動。比如,舉辦讀書節、首屆棋類大賽等,極大的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熱情,同學們積極參加,盡顯自身風采,把校本課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促進了校本課程的實施。

我校實施校本課程已二年多,我們開發了適合我校學生的課程讀物。回顧前一階段的工作,我們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對不足的清醒認識。具體體此刻:

1、現已開設的校本課程並不能完全滿足所有的學生,有的學生有更新的需求。

2、個別同學思想陳舊、保守,對開設的校本課程毫無興趣,只注重語數等主科的學習。

3、有的同學只適應理解性學習,學習方式有待於進一步轉變。

4、評價管理體系未能有效實施。

應對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們準備在下一步採取以下措施加以解決:

1、根據學生的需求、愛好,擴大校本課程的門類,以便更好的滿足學生。

2、多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3、儘量加強課程間的聯絡,更好的彌補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不足,增強實效,幫忙學生改變思想認識。

4、採取更為靈活的教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本事,提煉“不一樣的我”的特徵。

5、有效實施評價管理體系。

總之,在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方面,我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展望未來,任重道遠,但我們將充滿信心,不斷努力,讓我校的校本課程更具生機與活力,讓我們的學校百花齊放。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6

轉眼一學期已悄然接近尾聲,為了進一步明確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現總結如下:

首先,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說到底是用來交際的。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法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使用語言。口語是第一位的,讓每一個學生開口說英語是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上我立足兒童的特點,注重口語培養,以聽說為主,堅持聽說整合,先聽後說,以聽促說,自然習得的原則,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語言的`敏感性,培養學生進行交際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

其次,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力求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注重選擇學生親身經歷和日常生活中感興趣、能理解、易吸收的內容,且生動有趣,富有童趣,又感到有一定的挑戰性。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我以遊戲為主,各種教學方法靈活交替使用,以此吸引學生,抓住學生,從而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經常藉助實物、直觀教具等學生喜愛的事物,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激發學生英語興趣。

第四,在教學手段上,我充分利用圖片、多媒體等直觀的現代化教育手段來激發和幫助學生學習英語。如:在介紹自己喜歡的動物及家庭時,我通過展示各種圖片或動作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覺得學習英語非常有趣。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學生對英語活動的興趣更加濃厚了,能主動探求新知,思維更活躍了,知識面更豐富了,掌握了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文化方面的英語單詞及短句,學唱並能夠表演像tenlittlecandles這樣簡單易學的英文歌曲,學生學會了自制英語手抄報,並初步學會了表演英文話劇,學生的交際能力增強,能主動與他人交際,在遊戲情境中能運用簡單的日常英語口語進行活動。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還應採取多種形式,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能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亦非一日之功。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我們教師認真指導好學生的課外活動,這些都是以後教學工作應該注意的問題。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7

一、活動目的

為傳承中國古典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我們就把《三字經》和“古詩文誦讀”定為我們一年級的校本課程,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並且針對此,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方案,並認真實施,下面就對我們這個學期的實施進行總結。

整合古詩,統一教材內容。

由於以前古詩教材不統一,每個年級自選教材,不利於學生系統學習,也給期末的總結及彙報帶來了不便。為了使以後校本課程更好的開發和利用,本學期我們組根據學生特點選擇出適合我們學生背誦的古詩,編寫了《一年級校本課程》一書,確定了教學內容。

 二、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古詩

我們在進行古詩誦讀教學中,分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老師教為主,第二階段以學生自學為主。在第一階段中我們主要採取“入境+吟誦”的方法:既指導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在意境中使學生享受到古詩畫面的美,並讓學生粗略瞭解詩的大意,然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去學習吟誦古詩,從吟誦中感受古詩的韻律美、節奏美。

我們在指導學生學古詩的時候,還注重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教學生一些朗誦技巧,比如朗讀的節奏語音的長短、語速的快慢、語調的高低,以及朗讀的`語感情變化和朗讀重音的把握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吟讀的能力,強化記憶背誦,工作總結《學校校本課程工作總結》。長此之後,學生學古詩的興趣日益高漲。因此我們及時把課程進行到第二階段,開展《我做小老師》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查詢喜歡的古詩,理解意思,並以生動有趣的形式教給其他學生。這樣的活動形式深深吸引著每一個孩子,孩子們踴躍展現著自己的古詩才華。我校自開設校本課程以來在全校範圍內深入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一年來,師生都大有收穫,深入體味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8

一、課程開發依據

1、寫字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本校的課程。”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要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漢字音形義結合,體例多樣,是世界上最獨特最有智慧的文字之一。我國古代歷來重視書法教育。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靜心寫字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磨練意志,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習慣,寫字過程也是育人過程。

3、彰顯學校特色

通過以書法教育為載體,營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氣息濃厚的校園文化,形成“一筆一劃學寫字,一言一行學做人”、“腹有詩書氣自華”,以閱讀和書寫之美營建“書香校園”的辦學特色,從而建立一所有著深厚文化底蘊、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和學生素質和諧發展的人文特色學校。

4、作為研究課題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必須強調中國小生寫好漢字,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寫字教育應該加強,不應削弱。我校與時俱進,砥礪前行,爭創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品牌學校,決定把《寫字》作為課題研究加以開發與實踐。

二、課程基本理念

關注學生健全的人格發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書法學習的特點來開發與實踐,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充分利用學校的現有文化資源、社群資源,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和創造性的學習,豐富學生生活,發展學生個性特長。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在培養學生實踐、創作和創新能力的同時,使學生獲得健康的審美情趣,掌握寫字的技能和技巧,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掌握校本課程內涵,突出學校特色,爭創名校。

三、課程目標:

1、學生髮展目標:通過《寫字》課程的學習,激發學生從小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使學生養成按正確書寫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的習慣。掌握寫硬筆字的基本方法,能正確、規範、快捷地書寫學習和生活中的常用字,做到橫平豎直、結構合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意志堅強,陶冶學生美好情操。

2、教師發展目標: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在實踐中理解和運用課程理論,實現角色轉變,具備科學的課程意識、嫻熟的課程開發藝術、精誠合作的精神,促進專業水平的提高。

3、科研發展目標:以寫字課題研究促進師生寫字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提筆練字成為師生們共識與習慣,達到“寫好字,學好習,做好人”的培養目標。

4、學校發展目標:營造書法藝術良好環境,形成辦學特色,提高辦學質量,提升辦學品位,打造辦學品牌。

四、課程內容

(一)寫字課程的教材體系我們擬開發的教材有《低年級拼音書寫描摹字帖》、《中、高年級漢字書寫描摹字帖》、1-6年級《靜心習字天天練練習貼》、《教師天天練練習貼》、《硬筆書法入門》、《毛筆書法入門》、《書法欣賞》等。(二)課程主要內容1、初步瞭解漢字歷史和文化價值,增強熱愛祖國文字的思想感情。學習我國書法歷代名人和近代傳人的事蹟,培養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責任感和創新實踐的意識。2、漢字基本筆畫名稱和筆順規則;漢字常用偏旁;漢字基本結構。3、靜心習字的基本要領;正確寫字姿勢和鉛筆、鋼筆、毛筆運筆方法;仿影、描紅、臨帖的基本方法;培養中高年級學生書法欣賞的初步能力。

五、課程實施

(一)時間安排課程內容參與物件課程時間活動地點教材來源鉛筆字低年級學生每日下午2:10-2:25各班教室硬筆字中高年級學和每週四一節40分鐘的生寫字課

興趣小組每天下午興書法室趣小組活動時間自編每日下午硬筆字2:10-2:25各年級辦公毛筆字全體教師和每週四一室、書法室節40分鐘的寫字課

(二)教材編寫

1、《寫字》校本課程的編寫以國家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寫字教學指導綱要》、《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和《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為基本依據。

2、《寫字》校本課程教材內容的設計,以“天天練字”為宗旨,分輔導和自學兩部分內容,天天有練字內容,每次的練習量為6個字。

3、各年級寫字教材各有側重點。一年級注重拼音的書寫練習、部首練習、字的筆畫練習、獨體字練習;二年級注重字的筆畫練習;二至六年級不同結構型別字的選錄要體現螺旋上升的原則。

(二)實施形式課程的實施以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為前提,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寫字教學。

1、課時安排:每日下午2:10-2:25和每週四一節40分鐘的寫字課;書法興趣小組外加每天下午興趣小組活動時間。

2、組織形式:採用班級活動、個人自學兩種形式。

3、活動地點:校內外相結合。

4、活動準備:大力宣傳寫好字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培訓師資。

5、成果展示:

①每學期舉行一次硬筆書法、毛筆字競賽活動,評選“硬筆書法強班”和“硬筆書法小明星”“毛筆字小明星”,在班級、年級文化牆中開闢書法欄目,展示學生作品。

②每年6月份舉行一次“六一”千人書法表演活動

③教師撰寫書法論文、教案、隨筆。

④典型的個案分析報告。

⑤各類資料(教案、課件、錄影、活動資料等)。

⑥論文整合冊、師生書法作品集。

(三)課程管理

1、課程開發與實施領導小組及職責分工總顧問:林海顧問:胡一帆曾鬆開張集華吳金城江水強

毛筆字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組織保障組織保障: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在區教育局林海局長的指導下進行,由段寶生、李廣具體負責,外聘專家胡一帆教授負責研究培訓教師、指導開展等工作。

制度保障:建立獎懲制度,把寫字教學效果和教師練字、考級、寫字獲獎情況與績效工資聯絡起來,寫字教學認真與否作為教師評優選先的參考依據之一。

經費保障:向區教育局申請校本教研與校本開發的專項資金投入;學校公用經費按0.05%左右的比例投入。

(四)教學建議

1、充分發揮課程開發與實施組全體成員的積極性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2、在寫字教育中,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通過書法教學,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寫字教學之中,努力實現寫字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3、加強靜心訓練,加強坐姿、握筆姿勢教學,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4、在寫字教學中堅持精講精練和舉一反三的原則。

5、重視學生讀帖能力的培養。教給學生讀帖方法,讓學生親歷讀帖的過程。提倡寫前讀、寫時讀、寫後評的訓練方式,真正將讀帖訓練落到實處。

六、課程評價:

(一)課程評價《寫字》校本課程的評價目的主要是檢驗和端正學生寫硬筆字的態度,改進教師的教學、改善教學設計,對高年級學生進行毛筆字入門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形成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要相結合,要加強形成性評價。提倡採取成長記錄袋的方式,收集能反映學生寫字訓練過程和結果的資料。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儘量從正面加以引導,使他們對練好硬筆字充滿信心。

(二)寫字教學評價根據《綱要》、《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年段學生不同的寫字要求,細化各年級寫字目標,實施寫字教學評價。

評價方法多樣化,主要採用學生自評、互評、師生集體評的方法,採用星級評價制度,每個學生每學期要通過考級,並把寫字成績寫進學生成長冊裡,讓家長關注。

同時,把寫字成績納入到學生的平時成績登記系統裡去。平時校內組織的考試、檢測等書面比賽時,要設計3分的寫字評分。

學校計劃擬定《寫字教學評價細則》具體規範。

七、《寫字》校本教材開發與實踐的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9月3日20xx年10月7日)

1、制定《寫字》教材開發與實施方案2、請書法家來校培訓師資。

(二)編寫教材階段(20xx年10月8日20xx年10月31日)

1、成立《寫字》校本教材開發領導小組。

2、對《寫字》校本教材開發領導小組成員進行分工。

3、進行《寫字》校本系列教材開發工作。

(三)實踐總結階段(20xx年11月1日7月31日)

1、利用《寫字》校本教材,按照課程時間安排表全面展開教學工作。

2、各位小組成員做好原始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時上傳到學校網站的課程開發欄目。

3、做好《寫字》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總結與成果展示工作。

①、讓學校每一個宣傳欄充滿傳統文化的翰墨氣息。

②、教室佈置體現濃厚的文化氛圍,營造墨香校園的氛圍。

③、舉辦“我與書法”徵文、演講比賽。

④、開展“書法伴我成長”主題班隊活動。

⑤、邀請書法家點評師生作品,並附師生寫字心得與反思,在書法長廊陳列。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9

本學期擔任《禮儀規範教程》課程教學,堅持在創新中求發展,邊學習邊教學。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課前認真備課,課後認真反思,本期一共交教案檢查三次。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本期禮儀教育突出個人基本禮儀、日常交際禮儀、不同場所禮儀三大重點。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四種途徑,即:把禮儀教育引入課堂;通過榜樣示範培養學生禮儀;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環境;把禮儀教育融入到實踐當中。本人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禮儀教育和教學進行總結: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禮儀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範性,作為禮儀教師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禮儀課程教學就是失敗的。在眾多任課教師中,學生對禮儀教師的一舉一動最關注。因此, 禮儀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我們禮儀課教師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關係到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關係到學生人格的塑造。 學生是具有模仿力的一個群體,他們時時刻刻觀察著老師的一舉一動,並在某些方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必須有模範的作用。教育學生見到老師或客人行禮,我自己也要做到,給學生起到示範作用。比如對於學生,我也會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這些字眼。每次大掃除後望著乾乾淨淨的教室,我會對同學們說:“你們辛苦了!”這種教育的效果勝過千言萬語。在教育教學中我注意儀表端莊,以身示範,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明確要求,集體教育

對學生提出要求具體、明確、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是每個學生心中有數。打好基礎,形成氛圍,做示範,教表演,使學生知道怎麼去做, 首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 例如訓練學生坐、站、走的姿勢,我在前面擺一套學生桌椅,給學生做坐的示範:頭要正、身要直、腳放平,目視前方。又用標準的立正姿勢站在學生前面示範站姿,然後對學生進行反覆訓練“起立、請坐”,達到整齊劃一、動作迅速,精神面貌好。規範的教育訓練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打下了一個文明禮儀的烙印。

在語言方面,從說好“您好、請、謝謝”這三句話為切入點,同學們還補充了“對不起、沒關係、再見”等禮貌用語,並結合日常生活實際討論了這些禮貌用語的用法。關於培養好習慣,教師從正面加以引導,學生則舉反例說明沒有好習慣的危害,一正一反,一莊一諧,使學生對“養成好習慣將受益終生”這句話加深了認識和理解,向人們發出了“講文明、懂禮貌、做文明人”的呼喚。

三、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通過教育訓練,持之以恆,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

出現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覆、反覆抓、紮紮實實,堅持不懈。我堅持正面教育,注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影響帶動他們。平時我也跟蹤,隨時發現禮貌突出的同學,進行及時的肯定。

學生禮儀表現有反覆現象。學生可塑性大,有好模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訓練是比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於受家庭、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學生禮儀表現具有時好時差的反覆性特點。有的學生明明知道禮儀規範的具體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執行,或始終如一堅持;再有常規訓練的鬆懈、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學生的禮儀表現產生反覆。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不要氣餒,應對學生充滿信心,抓反覆、反覆抓、紮紮實實,堅持不懈。我們經常提醒學生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如果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在我校學生已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在哪兒見到客人、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或者行鞠躬禮,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工作考勤方面

我熱愛教育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儘量在個人考勤方面保持全勤。

總之,文明禮儀教育靠老師和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依靠家長、社會共同來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0

校本課程是一種充分體現學生選擇權利並努力培養學生選擇意願和能力的課程。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為了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本年級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開設了以遊戲為主,重在開發智力,培養興趣的“海洋地理”校本課程。下面就對本年的工作做以簡單的總結。

一、前期工作:

1、強化學習,打好基礎。

認真學習有關校本課程的理論,及時更新觀念,通過學習喚起了我們的資源意識,不斷充電,促進了自身專業化發展。

2、利用現有資源,根據兒童的年齡(年級)狀況以及探究性學習的發展確定“海洋地理”課程的`具體內容。

二、總課程目標的確定:

1、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創造性地發展,提高自主學習、自我完善的能力。

2、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提供豐富的源泉,特別強調海洋知識的應用和提高一般程度的學生的海洋知識與能力水平。

3、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學會應用思想去觀察社會,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必須的經驗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三、具體工作:

1、圍繞生活現象,培養國小生綜合應用知識的習慣

2、利用生活場景,提高國小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針對現實問題,讓國小生學會合作學習、自主學習

4、探究現實世界,為學生創造搭建舞臺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1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帶給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取和資料選取,體現教育資料的多元性和選取性。

空竹是一項傳統的體育專案,抖空竹也是一項全身的體育運動。在學校開展空竹教學,能夠使這種傳統的體育專案得以繼承,也能夠使學生四肢的靈活性協調性、心肺系統得到鍛鍊,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所以我們把“多姿多彩的空竹”作為了我校的一門校本課程開展起來。空竹,是我國民族文化苑中一株燦爛的花朵。抖空竹在我國可謂歷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年的歷史了。抖空竹集健身、娛樂、表演於一體,四季寒暑都可練習,男女老少皆適宜,深受學生喜愛。我們把抖空竹作為校本課程,旨在弘揚傳統文化,在學校開展“多姿多彩的空竹”活動,學習空竹知識,練習空竹技巧,豐富師生課餘文化生活,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一、課程實施目標

1、發展身體靈活性,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全面發展。

2、基本掌握科空竹的基本技術和方法,逐步學習花樣動作,提高自我健身潛力。

3、培養學生體育與健身的狀況,習慣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4、培養民族自豪感,群眾主義、競爭進取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課程實施的有利條件

透過對空竹的瞭解和對學校場地等多方面綜合因素的思考,我們認為開設“花樣空竹”這門課程有以下便利條件:

1、簡便易教,簡單易學。抖空竹的每一個花樣都有自我的動作要領,只要教師掌握了要領,加以練習就能熟練的掌握這個花樣。透過動作的分解教學,就能把這個花樣動作簡明扼要的教給學生,學生只要掌握了動作要領並加以練習,就能較快的掌握這個花樣。

2、培養創新,寓教於樂。在抖空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行花樣的創新和動作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另外抖空竹時發出的哨聲,有時在配合優美的音樂進行花樣的組合,能夠增加學生在優美的氛圍中開展此項體育活動的用心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3、受場地、時空的'約束較小。開展抖空竹的教學不需要太大的場地,正常的學校操場都能開展,學生在體育課上、課間十分鐘的操場上都能夠隨時隨地的開展抖空竹的活動。

三、課程實施的過程

(一)課堂教學的實施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花樣空竹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沒有可參考的資料。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以校本教研的方式用心的進行嘗試和探索,取得了必須的成效。

1、初步探索出了花樣空竹教學的課堂教學結構。結合體育傳統專案的教學特點,經過多次的實踐我們已經初步確立了空竹課堂教學的教學結構。在課堂教學中,透過利用多媒體視訊觀看和基本動作示範,讓學生簡明扼要的掌握動作的要領;多種形式的練習,模仿練習、小組結對練習、學生動作展示等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練習中逐步的完成這個動作;拓展活動,在學生能夠完成本節課花樣動作的基礎上,把學生以前學過的動作進行自由的組合和在創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創新精神。課堂教學結構的探索為我們常態化的課堂實施帶給了堅實的保障。

2、抖空竹作為常規體育課的輔助練習或準備。在校本課程花樣空竹實施一段時期以後,我們嘗試把抖空竹作為常規體育課的課前準備練習或課中的小遊戲。抖空竹需要全身的運動,是一項有必須強度的體育專案,在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作為課前準備能較好的使學生進行熱身,在體育課教學的過程中穿插一個和抖空竹有關的小遊戲,能夠使學生在愉快抖空竹練習的過程中,增進群眾觀念、團隊意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興趣小組跟進。

除了正常的課堂教學以外,我們還成立“花樣空竹”興趣小組,以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空竹教學的拓展和延伸。如今,很多同學都覺得抖空竹很好玩,參與興趣小組活動的用心性很高,見到別人玩出了新花樣,自我就想學,有時自我還能創出個新花樣,就別提有多高興了!據瞭解,花樣空竹有一百多中不一樣的花樣,此刻空竹隊的同學已掌握花樣空竹動作十餘種。小隊員們在抖空竹的學習中,強健身體、磨練意志,並將空竹這一我國獨有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案很好的繼承和發揚!今年在校外輔導員的指導下,我班學生又熟悉掌握了單輪空竹的抖法。

四、實施效果

開設校本課程“花樣空竹”以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氛圍濃厚,逐步構成我校的一個特色。學生練習抖空竹成了我校學生課間活動一道亮麗的風景。透過一向以來的努力,同學們基本掌握了一些抖空竹的技術和花樣組合,並能進行表演,空竹專案深受師生的喜愛,掀起了一股空竹熱。我班43名學生,對空竹的兩種繞線方法都已經掌握到位,並且能夠很好的進行拋、接動作,在此基礎上,學生們勤加練習此刻每個學生都已經學會了指串、腿串、走鋼絲、小猴上樹等。我們還進行了各項空竹趣味活動:畫空竹、做空竹小報、班級抖空竹展示、中華絕活抖起來等各項活動。正是有了人人抖空竹的氛圍,在抖空竹的過程中能磨練人的意志、鍛鍊身體、培養創新潛力和團隊精神。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鋪開,我校全面開始了學校課程的開發和實施,收益頗豐。所開課程多次得到了中國教育學會、省市各級主管部門及專家的好評。我校編撰的《膠南三名》在中國教育學會舉行的地方校本課程評選中榮獲二等獎。現將我校課程開發與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總結如下:

一、因地制宜,開發校本課程

(一)課程開發的理性思考

學校要發展就應當重視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應當重視學校精神的滋潤和文化底蘊的積蓄與傳承,經過對學校現狀的全面分析,結合自身特點和周圍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確定了以“體驗社會,親近自然,瞭解膠南”為主題的研究資料。確定以“膠南三名”即“膠南名人知多少”“膠南名勝知多少”和“膠南名產知多少”的開發利用作為切入點,依託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植學校特色,提升辦學品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科學精神和實踐本事。為學生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課程開發的原則

我校開發校本課程主要遵循了兩個原則: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膠南是我們的家鄉,這是一方古老而又美麗的土地,它不僅僅有靈秀的山水,豐饒的物產,還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滄海桑田、歷史變遷,許多名勝古蹟令人矚目、許多名產令人神往、許多風流人物流傳史冊。所以,我們立足本地,讓孩子們從關注身邊的名勝、名人、名產開始,經過系列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的名勝、名人和名產,珍愛名人、關注名勝、保護和發展名產;關注家庭、社群、民族和人類的關係,以此激勵學生熱愛家鄉,從小樹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2、以動促學,發展學生

經過校本課程的開發,讓學生學會能蒐集相關資料,學會交流與分享、學會分工與合作,並在自我所調查研究的領域主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實踐中學會觀察、提問、調查、採訪、記錄、整理有關資訊,在分析問題和尋找解決問題途徑的過程中,提高思維本事,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實踐本事。

(三)課程開發過程

1、組織

在教師的指導下,首先由學生自主申報,每個學生要根據自我的意願設計調查採訪方案,然後根據調查採訪方案的可適應性、價值性和代表性,對學生進行分組,並以民主投票方式確定組長。

2、規劃

每小組都要對活動的主題做一個初步的規劃:各活動小組都要制定出活動手冊,資料包括小組調查活動計劃;活動調查問題庫;問卷調查表;活動剪影照片集,調查活動日記等。對每個小組活動我們依據“分隊承包資料―――實地調查研究―――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展示成果”這樣一條活動線索,採取由淺入深、由扶到放的方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大膽創新、各顯神通。

例如:在“膠南名勝知多少”活動中,我們分成了五個小隊,分別是:千年古蹟——琅琊臺隊,歷史遺蹟——齊長城隊,天然花園——珠山秀谷隊,佛教聖地——石門寺隊,在水一方——靈山島隊。各小隊成員滿懷興趣,帶著對家鄉的熱愛,進行實地考察,採訪群眾,上網查詢,廣泛收集資料,多方調查研究。學生對各風景名勝的地理位置、開發時間、歷史文化、自然景觀、目前狀況及開發前景等自然和人文景觀有了初步的瞭解。在研究中,許多現狀也引起了孩子們深深的思考,他們將不一樣的意見和提議都反映給了相關部門,同時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好評。

3、總結

每次活動後,我們都要求每小組做到“五個一”:辦一份手抄報;寫一份專題調查報告;製作一塊活動展版;寫一篇活動感悟或觀察日記;召開一次成果展示會。讓孩子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活動中更好地展現自我、發展自我。對有創新精神、活動表現出色的小組及個人,在活動評價時學校給予獎勵。經過多年實踐,學生們已將研究性學習成果編撰成《畫山秀水在膠南》、《展歷史畫卷,頌時代風流》、《廣袤的膠南大地,豐饒的膠南物產》系列叢書。

二、開發校本課程,提煉本土文化

學校加強對校本科課程開發工作的領導和組織,成立了校長任組長,以中層幹部和骨幹教師為主要成員,組成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教導處負責調研,確定了48個校本課題,組織教師選取課題,編寫教案,基礎年級學生全員參與,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課題,學校根據報名人數編排班級,確定活動場所,全校統一活動時間為每週週四第三、四節,號稱“歡樂星期四”。做到了教師固定、學生固定、場所固定、時間固定,保證了校本課程的計劃性和實效性。

選修課程主要採用學科拓展、藝術特長、實踐活動三種形式進行。

學科拓展課程有政治課的“禮儀在身邊”。物理課的“生活趣談”。語文課的“走近名著”。數學課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歷史課的、“歷史人物大家談”等。已經修改成書的有:《新視點》、《博文學子必做的100個實驗》、《書香伴我行》、《博文學子必讀的100個修身故事》、《耕耘者的足跡》等。藝術特長課程有繪畫、舞蹈、書法(軟筆、硬筆)。生活技能課程有“陶藝”“攝影”“花樣編織”等。在基礎年級學生中施行“選課”走班。每週四午時三、四節課安排為走班制時間。正是由於成績斐然,我校被評為青島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我校活動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是團隊活動。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考察、社會實踐。

二是文學社活動,我校主要組織了“芳草文學社”社團活動,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博文》校刊,已修改59期。我校文學社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文學社團。

三是資訊科技,我校資訊科技培訓開展的紮實有效。每學期開展的“資訊科技小能手”評比活動為學校增添不少的亮色。

三、體驗收穫,彰顯課改成效

回顧我們走過的學校課程開發與實施之路,主要收穫在以下三個方面:

1、塑造了學生

親歷實踐給予了學生充分的個性發展空間,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本事、蒐集處理資訊本事、分析解決問題的本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活動中的分工合作、自主探究,更是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尊重科學的意識和認真實踐、努力鑽研的態度,學會了合作與分享,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各類課程的開設,讓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學生不再侷限於課堂上認真聽講,被動理解,而是自然生成了主動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學習習慣。

2、成就了教師

我校尋求校本課程與教師發展的整合點,讓教師與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共同成長,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了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和課程建設本事。近幾年來,我校就有五名教師出示了青島市級綜合實踐活動公開課。十多名教師獲省市實踐活動優質課一、二等獎。

3、促進了學校文化特色的構成

活動開展以來,我校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上得到了不斷地更新和發展,一種彼此尊重、互相協助、追求創新的風氣已經構成。同時推動了學校的整體變革,為重塑新型的學校文化供給了契機。近年來,我校先後獲得山東省現代科技教育研究先進單位、山東省校本研究先進單位、青島市中國小生課外文體活動示範學校。我校也是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重點實驗基地、山東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學校文化與特色建設”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課題“基於素質教育的勞動技術教育實踐深化研究”實驗學校。

四、反思啟迪,堅持走校本之路

經過實踐我們深刻體會到,要真正實現學校課程的順利實施,就必須做到以下三個“必須”:

1、必須正確定位校本課程在課程教學中的地位

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構建學習型的學校,就是讓學校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實力。而校本課程就是一個學校存在的重要的條件,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最大創新。

2、必須真正實現校本課程對教師主角的定位

課程的本質指向人的發展,校本課程是促進學生髮展的“校本化”途徑,校本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營造的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教育環境。所以,教師必須學會引導,學會塑造,學會研究,學會學習,學會賞識,學會與學生一齊成長。

3、必須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

學生不僅僅是教的物件,更是學習的主體。在新課程下,教師要消除權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轉變觀念,尊重學生個性,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充分而全面地接近學生並瞭解學生,重視學生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會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學校要持續發展,就必須走科研興校之路,學校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就是學校發展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會有力地促使學校管理理念的改善,會有力地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更能為學校的發展供給動力。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3

幾年來,我校嚴格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有關校本課程開發的實驗工作要求,以認真務實的態度,紮紮實實地抓好校本課程開發實驗工作,力求以此為突破口,創辦學特色。

一、切實抓好培訓,確立全新理念。

校本課程開發人員教育觀念的更新與否是課程開發是否有活力的保證。而新的理念、新的教學思路、教學方法都要通過培訓來讓教師接受、領悟,從而變成自覺的行動。因此,為了提高教師思想認識,學校努力創設條件,採取諸如聽講座、參加培訓、自學、交流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師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增強教師的課程理論修養,為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奠定基礎。

具體從以下幾點做好:

1、是狠抓通識培訓和學科培訓。每學年新學期開始之時,我校及時地對全體教師進行了全員通識培訓,派出部分參加校本課程開發實驗的教師參加各級學科培訓。

2、創造機會讓教師儘可能多地外出學習。幾年來,凡是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研討活動,我們都儘可能組織教師參加,使實驗教師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儘快適應新課程教育教學。

3、以教科研活動為載體,強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師對校本課程的認識,逐步形成共識,積極開發校本課程。

二、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創課改新特色。

以校為本,是新世紀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為保證新課程實施而設定的一門綜合活動課。校本課程的開發旨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體現學校辦學理念與特色,促進學生健康和全面發展。它反映的是學生的個性,體現的是學校的特色。

目前,我校校本課程的培養目標基本定位為:培養身心健康,輕鬆學習,敢於挑戰,敢於創新的新世紀少年兒童。針對這一培養目標,我們開設了《書法》、《黃河》為校本課程必修課,選修課設有:才藝技能類:繪畫、乒乓球;文學素養類:英語角;作文指導、數學口算。

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做好以下幾點:

1、充分挖掘學校資源,為開發校本課程服務。

我校在人力資源與設施資源上有一定的優勢:劉文靜、周濤、張珊珊、閆濛濛等老師是藝術專業畢業的,她們不僅專業素養高,而且心靈手巧,指導學生藝術創造遊刃有餘;孫海燕、賀春華等老師的語文素養很好,特別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訓練口語交際方面能花心思深入鑽研;張愛華、王長英英語口語方面較強;王秀珍、張天昊等老師的數學專業知識精深……這些專業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校本課程開發很好的資源,將形成學校校本課程的特色。在設施資源上,我校擁有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圖書室等。

2、加強校本課程的教學管理。

首先,學校確立了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成員:校長是校本課程的主要決定者和責任者,副校長、教導主任、各教研組長承擔校本課程的日常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負責督導、評估學校課程執行情況。校本課程任課教師是課程實施與開發的主要力量,對課程的有效實施、學生的質量評定具有專業自主權。

他們能認真完成編寫活動設計、課堂教學、課後小結等。活動設計中能確立活動目標,突出學習方法的指導,制定活動方式,突出學生活動。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發展動手動腦及合作能力為重。學校建立了和課程實施有關的規章制度,對課程實施全過程的每個環節提出工作任務和質量要求。

如:校本課程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師教學設計、學生活動記錄、活動評價等。建立激勵機制,保護教師科研的積極性。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論文交流,階段成果彙報,開展校本研討課活動,展示研究成果,獎勵優秀教師。充分發揮教師的特長優勢,激勵教師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方案。

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而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意識是教師專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校本課程的開發大大增強了教師的課程和課程開發意識與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能按照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關注學生的興趣,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生生活入手,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知識的.過程和體驗。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學生可以大膽地提問、大膽地質疑。教師不僅會保護學生學習的熱情,更注重價值觀的引導和智慧的啟迪。

2、英語會話、演講與口語交際等各校本課程的實施也闖出了新路,教師開發課程的激情被充分調動起來,校園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3、促進了評價方式的轉變。我校建立了“以人為本,促進發展”的評價機制,注重以過程評價、自我評價、動態評價、發展評價為主。

四、存在的問題:

雖然校本課程的資源蘊含是十分豐富的,但是沒有現成的教材和教學模式可借用,而且學校的設施配套、學生的經濟條件等都有限,在校本課程開發方面我們沒有經驗,缺乏專家指導。而且由於實驗工作經驗不足,校本課程教學活動有時與其它學科教學活動不能兼顧,尤其時間略有衝突。另外校本教材還沒有成規模地開發出來,這給進一步推進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實驗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五、今後努力的方向: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準備從以下方面加以改進:

1、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內涵,逐步開發、不斷改進和完善校本課程體系,促進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發展和特色發展。

2、集體攻關,完善校本課程教材。我們將以嚴肅審慎、高度負責的態度,按照有關的課改理論,認真稽核完成校本教材的設計、編排。

3、加強實施過程管理。學校課程開發領導小組成員要經常深入課堂,開展聽課評課活動,提高指導的針對性、實效性。學校課程開發研究小組的活動要經常化、制度化。教導及學科教研組長要及時進行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做好實施過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煉實驗成果。

4、改善辦學條件。良好的辦學條件是校本課程迅速成長的溫床。我們將克服種種困難,多方籌措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全力提升學校品位,使我校迅速崛起,為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奠定雄厚的基礎。

面對校本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難,我們不會消極等待,我們將化壓力為動力,竭力取得各界領導與學生家長的支援,努力求索,奮力拼搏,理論上求“新”,實踐中求“真”,方法上求“活”,不斷開闢我校新課程校本教研的綠洲,讓新課程與校本教研結伴而行;讓教師們沐浴著新課程的陽光,實踐自己的教育理想!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4

這學期我們把《三字經》、《弟子規》作為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底蘊,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優良的民族傳統。以《三字經》《弟子規》為主經典在我校傳唱,在學生中耳熟能詳,對學生“三觀”的形成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起到了潛移漠化的作用。在家長中也產生了較好反響。下面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尋找機會,加強教育

我們近年來父母出打工逐年增多,往往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在孩子的習慣養成、道德素質、民族精神等方面更是顯得缺失,學生的德育難抓,紀律難管,一直是困擾學校的一個難題。從背誦《三字經》開始,學校大隊部跟蹤指導,並安排專任教師負責經典解析,探索德育教育的良好途徑。爭取對學生起到了較好的'引導和示範作用。

二、安照計劃有序進行

為了在校園中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夯實教育基礎,我們重點從三個方面教育。

一是誦讀三字經。我校把三字經納入教學計劃中,列入課表,每週保證一節專授課。每天早自習重學背,課上重講解。充分利用課間操,升旗時間誦讀。並開展了誦讀比賽。

二是潛移默化品經句。我校通過網路搜尋三字經作為學習資料。學生在誦讀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書法的神韻帶來的美的享受;經典名曲飄入耳鼓,樓內盪漾著千年古韻之美。

三是講述三字經故事。我校開展了《三字經》故事比賽。我們的成績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我們的資料分別掛到了歡喜中心校、和豐潤教育資訊網站上。

三、三字經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

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把古代聖賢的經典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為此,我們重點是把國學教育寓於養成教育之中,致力於使國學的精華成為支配學生行動的一種文化內涵。

一是生動直觀,見賢思齊抓養成。我們集中培訓教師,把一些經典國學內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敘述,把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滲透於各科的教學中,如孟母三遷,孔融讓梨等經典故事都深深的吸引了孩子們。班會課上學生們動情地說:“聽到這些故事,我想到了我自己。我們要保持良好的習慣,改掉壞毛病,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一定要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姐妹。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

二是互學互動,你追我趕抓養成。自國學推廣以來,我們一直注重依靠學生們的互相影響,互相幫助產生良性互動機制來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感悟昇華,總結實踐抓養成。我們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的《三字經》版手抄報,談自己得感受。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寧。誦讀經典可以昇華人生的境界,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和道德水準,淨化社會風氣,以利於把二十一世紀中國變成一個真正的禮義之邦。家長們普遍感到孩子們更懂得了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

實踐證明,“三字經”豐富文化內涵、經典的篇章語句、深刻的哲理思想,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不斷的增長曆史文化知識,增強了口語表達能力。開闊了思維、胸懷和眼界。使學生受到教育。

國小校本課程工作總結15

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在上級行政和業務部門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校本課程工作總結。一年來,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提高了教師課程意識,滿足了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現了學校的課程創新。

一、明確目標,開發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校的教育教學行動綱領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為了學生的每一個方面,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體兩翼(以九年義務教育為主體,英語和藝術教育為兩翼)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新課改為我校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作為社會辦學單位,我們認為校本課程實施中提供了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在體驗中學習、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以學生髮展為本,學校根據校本課程實施的特點,立足於本校現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情境化實施創造條件。學校在開發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並注意發揮家長和社群資源的`作用。學校為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經費保障,為開發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工作總結《校本課程工作總結》。

1、開發程式

首先根據我校的辦學宗旨擬定校本課程的總體目標,編制了《校本課程開發方案》,這是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巨集觀規劃和指導性檔案,是學校教育哲學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具體體現。學校有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並由承擔具體課程開發的人員編制課本。

2、開發活動方式

我校根據課程開發宗旨,學校採取引進、部分開發、獨立開發的方式進行校本教材開發活動。引進了中國舞蹈藝術學院考級教材;部分開發了美術科的國畫、素描、色彩;獨立開發了《簡筆畫》和《人文素養》第一冊教材、《牛津英語》和《馬巨集英語》等。這些教材體現了我校辦學理念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實現了資源利用科學性和嚴謹性,確保與國家政策的一致。

二、校本課程的實施與評價

1、實施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的設定,把校本課程納入課程表中,學校課程分限選類和任選類。限選課每週每班安排6課時參加藝術類的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琵琶、古箏、書法(軟筆、硬筆)、繪畫(國畫、簡筆畫、素描、色彩)舞蹈。英語沙龍1-3年選用《馬巨集雙語》教學、教師自編常用口語練習,進行閱讀、英語小作文等。4-6年級選用《牛津英語》,每週每班5課時英語課。《人文素養》第一冊是由教師編寫的學校生活、環境保護、磨難教育等教學內容的教材。

我校校本課程實施方式體現學生的年齡特點,國小開發基於學生興趣和愛好、體現學校特色的課程,採取興趣小組、主題單元活動等多種形式;中學立足於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以選修課的方式,設定多樣化的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滿足學生持續發展的需要。

2、評價

我校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目標,採取多種評價方式,對課程開發、實施的全過程評價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我們認為校本課程評價應以學校經常性的自我評價為主,通過評價診斷課程,修正課程的開設價值,要根據形勢的發展預測教育的需求,推動校本課程深入、持久地進行。由於我校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時間短,對評價的研究還缺乏深度,還沒形成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有待於在課程改革的深入階段繼續研究,形成具有特色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