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選】國小教學教學計劃4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學教學計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國小教學教學計劃4篇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人堅持以教學大綱為指導,讓學生初步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下學期範文技術教學計劃。進一步瞭解計算機的廣泛用途,並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方法處理資訊的意識。從小培養良好的用機習慣,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培養學生處理資訊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進行創新實踐。

1、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濃厚,熱情較高;

2、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蒐集各種資訊的能力較差;

3、學生運用電腦的能力較差;

4、部分學生上機行為不夠規範;

5、有些學生鍵盤操作不熟練,仍存在用一隻手操作鍵盤現象。

二、教學計劃

在教育部制定的.《中國小資訊科技課程建設》指導綱要的指導下,在學校的領導下,根據《國小資訊科技知識要點》開展資訊科技教育教學活動,規範資訊科技課,加強對學生的考核和評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學工作計劃《下學期範文技術教學計劃》。

1、複習鞏固電腦繪圖技術,掌握畫圖的基本技巧。

2、進一步中文輸入法,能利用中文輸入法完成一些簡單和功能,能為自己所用。

3.對檔案系統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會正確儲存自己的檔案,並能再次找到。

4、進一步使學生了解電腦的基本構造,熟練開機和關機,及進行相關的操作。

5、初步學習網路知識,能從網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

6、培養學生對學習資訊科技課的興趣,為振興我國的計算機事業而樹立遠大理想.

7、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能夠較熟練的掌握對計算機操作的基礎操作能力.

8、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自學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資訊科技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措施:

1、針對教材的特點,明確學習目標,鞏固與提高課堂所學。

2、對起點不同的學生要注意分類施教,要讓基礎好的學生學得一技之長,底子薄的學生打好基礎。

3、提高課堂興趣,多采用範例教學法、活動專案教學法、綜合實踐法等,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第一週走進幻燈片世界 第二週製作第一張幻燈片 第三週幻燈片中插入圖片 第四周製作一組幻燈片 第五週瀏覽與放映 第六週設定動畫效果 第七週讓文字和圖片飛起來 第八週參觀動物的家(超級連結) 第九周在幻燈片裡播放電影 第十週幻燈片製作祕籍 第十一週宣傳海報設計 第十二週我的作品 第十三週資訊和資訊處理工具 第十四周利用網路瞭解禽流感 第十五週複習 第十六週期末考試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本學期教學的主要任務和目的要求

1、瞭解資訊科技的應用環境和資訊的一些表現形式。

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在使用資訊科技時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發展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

4、能夠在他人幫助下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資訊、與他人溝通,開展直接和獨立的學習,發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

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資訊科技系統及軟體,初步學會用計算機處理文字、圖形的技能,養成當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1、學習漢字輸入,瞭解常用的漢字輸入法,最少精通一種漢字輸入法,特別是要正確的漢字的標點符號及其他一些常用符號

2、感受計算機處理多媒體的魅力,學會一些常見的'應用軟體。

3、學會獲取資訊,並進一步加工、處理資訊。

4、加強計算機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強化計算機的操作能力,進一步理解計算機是人們處理資訊的“工具。”

使學生純熟掌握使用拼音輸入漢字、片語、標點符號及句子的方法;加深對漢語拼音的理解,能夠利用拼音輸入法進行組詞、擴詞,豐富詞彙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要求學生熟悉電腦,瞭解電腦的組成,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形成對資訊科技課的濃厚的愛好。

初步瞭解資訊在社會各領域中的使用及重要性。初步瞭解組成計算機的幾大部件。建立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

培養學生準確的操作姿勢,培養學生操作電腦的良好習慣

通過應用“Word”軟體進行文書處理的操作,讓學生感受計算機提供的文書處理工具對文件格式的加工處理。學生通過“我是小編輯”活動,學會基本的文書處理操作,瞭解文字編排中的一些格式(如段落、首行縮排、行距等)的處理對資訊表達的作用,學會編輯簡單的文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熟悉,瞭解資訊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通過實踐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四、教學措施

通過講授,使學生在感性上對電腦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並且讓學生能夠學會一些基本操作。

以淺顯易學的例項帶動理論的學習和應用軟體的操作,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完成某一個詳細的“任務”著手,提出問題或目標,通過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完成任務,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書根據不同的模組可以分成幾個大任務、每個任務分解成多個小任務,每嬌裎可以是一個或多個任務。

利用機房電腦,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上機學習機會,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通過演示和教授相矯襝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本學期的教學內容。

課堂中穿插遊戲、競賽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的主體交給學生,計算機的操作性強,應該多給他們練習的時間,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採用分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培養他們互幫互助、相互合作的精神。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3

為了加強學校的藝術教育,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藝術修養,進一步展示我校落實素質教育的藝術風采和文化底蘊,使學生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培養其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的學生大部分音色較好,對音樂有濃厚的興趣,也是比較有音樂潛力及天賦的孩子。還有一部分學生是有經過上學期的訓練,也基本瞭解氣息、歌唱的正確位置。但也存在氣吸的.淺、位置低、口腔張不開、下巴緊等現象。

二、訓練方法及過程:

訓練為了提高,提高為了表現。訓練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礎在於提高聲部的齊唱能力,聲部的基礎在於提高個人的基本功。為了使學生達到聲音上的和諧統一、自然清新、明亮甜美的效果,需要解決用聲上的響而不噪、輕而不虛、高而不擠、低而不壓現象。並逐漸擴充到音準、節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現象。

(一)科學正確的氣息訓練

氣息是發聲的動力,只有掌握正確的呼吸後,才能獲得理想的聲音。如靜坐練習、抽泣練習、放鬆嘆氣練習、聞花香練習等來體會胸腹式

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訓練等。這一環節,我採用先集體示範講解、再“一對一”嚴格把關檢查指導的方法。

(二)重視發聲訓練

每節課根據學生的氣息及聲音水平,進行不同的發聲訓練。如:平穩連貫的唱法訓練、彈跳有力的唱法訓練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圓

正確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針對學生“奶聲”“扁嘴”的現象、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發聲狀態和正確的母音口形,多用“a”“o”的母音訓練。針對字頭吐不清、噴吐能力差的學生,多用爆破音的字進行練習。並讓學生堅持說普通話。掌握好普通話的正確發音。結合發聲訓練不同聲母、韻母的正確口形,使學生逐步學會自然圓潤的發聲。

(四)音準訓練:

音準是音樂表現的基礎,好的音準來源於基礎訓練。多聲部合唱的音準訓練較為複雜。採用先入為主的方法,讓學生先學低聲部旋律。

三、歌曲的演唱:

掌握了聲樂基本功,隊員將把發聲訓練與歌曲有機的結合起來,並滿足校內外組織的各種文藝活動需要,如:獨唱、重唱、組唱等。使學生更多得展示自我、鍛鍊自我的機會。通過排練好一首歌曲,不僅有利於學生聽覺和樂感的培養,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

四、曲目的選擇。

本學期,將重點排練《讓我們蕩起雙槳》

五、活動時間:

週五下午兩節課

總之,我將努力完善我的教學,盡我所能,讓孩子們那甜美、純淨的童聲充滿校園。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六年級共有4個教學班,280多名學生。經過三年半的科學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生對大自然,特別是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現象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麼,喜歡提問題,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而且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依賴性強,不願動手,這些都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呼叫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三、教材分析

1、全冊內容情況:

本冊是科學教材的第八冊。全冊教材包括了《我長大了》、《遺傳與變異》、《進化》、《共同的家園》、《神奇的能量》、《拓展與應用》。

六個單元。由28個典型活動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幫助他們體驗科學課程學習特點,引導他們嘗試性地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一些清晰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2、各單元內容

第一單元《我們長大了》本單元重在指導學生認識和了解人體一生的變化,學習怎樣正確對待自己的生長髮育,並針對六年級學生正面臨的青春期發育,給予針對性指導,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安全而又順利地渡過青春發育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第二單元《遺傳與變異》是在學生已學習了生物繁殖的基礎上,進一步瞭解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現象的重要單元。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生物的遺傳現象。生物的變異現象。瞭解人類對遺傳、變異現象的探索。

第三單元《進化》是在學生已學習了生物的繁殖、遺傳與變異現象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生物進化的重要單元。本單元重點就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生物進化的原因(適者生存)以及生物進化的理論等方面作了比較系統的介紹。 第四單元《共同的家園》這一單元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植物、動物以及人類與環境的關係。同時,使學生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賴於環境,又影響環境,影響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單元《神奇的能量》是國小階段學習物質世界內容的最後一個單元。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介紹能量。說明能量可以進行轉換。介紹能源。倡導節約能源和開發新能源,教育學生

節約能源。

第六單元《拓展與應用》本單元的關鍵詞:拓展、應用。拓展表現在解釋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釋現象,拓展所學。應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將原理予以實際運用的過程。

3、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2)、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3)、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取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或有依據的推測。

6、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五、教學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3、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5、各班建立科學小博士協會,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6、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並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進行驗證,經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並把自己的認識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

7、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代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