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總5篇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範文彙總5篇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北師大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擔任1、2、3、4、5、6(班)的教學任務,每週14節課,對我來講是一種挑戰!

2.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固化”教學新成果。

3.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通過一學年對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自習、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習興趣濃厚。

四、教學總目標要求

通過《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知道動物的行為大多是通過運動來完成的,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 人類的關係, 都與它們的行為有密切的聯絡

3)獲得關於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的知識。

4)通過活動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不同生物的特徵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

能力: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如進行”、”、”、”等實踐性較強的活動。

3)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更好地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認識科學通過技術轉化為人們改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手段,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物質文明的進步,又具有實踐價值。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因此,其實踐價值就相當於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具有兩面性。此外,儘管社會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會化,但是,科學始終不是萬能的,人類社會面臨的所有問題,並非都能依科學來解決。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倡導探究性學習

3、滲透”的教育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

(1)提高貫徹課程目標的自覺性

國中生物學課程目標涵蓋的生物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過每節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節課(或活動)的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培養學生不斷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教材安排了豐富多采的有利於學生髮展的學生活動。

(3)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5、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應重視以下五種學習方法,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學學生學習。

(1)實驗探究法:明確探究課題-->獲得結論-->測試反饋

(2)理論聯絡實際的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學會運用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所遇到的生物學現象,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3)識圖學習法:

新教材圖文並茂,色彩鮮明,可讀性強。它形象、直觀、不僅有利於教師把有關知識講清楚,而且利於學生理解內容,便於記憶。

(4)比較、歸納學習法:

通過對知識的比較歸納,可找出知識之間內在聯絡,使知識間的關係更明瞭。

(5)綜合學習法:

引導學生運用相關學科的知識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六、教學內容及進度:

第十五章動物的運動 第一節 動物運動的方式 (1課時)

第二節 動物運動的形成(3課時 )

第十六章動物的行為 第一節 先天性行為和後天學習行為(1課時)

第二節 動物行為的主要型別 (2課時)動物行為的研究

第十七章生物圈中的動物 第一節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課時)

第二節 我國的動物資源 (1課時)

第三節 我國動物資源的保護 (1課時)

第十八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一節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課時)

第二節 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 (1課時)

第十九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 人的生殖和發育(3課時)

第二節 動物的生殖和發育(3課時)

第三節 其他生物的生殖(2課時)

二十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第一節 遺傳和變異現象( 1課時)

第二節 性狀遺傳的物質基礎 (2課時)

第三節 性狀遺傳有一定的規律性( 2課時)

第四節 性別和性別遺傳 (1課時)

第五節 遺傳與環境 (1課時)

第六節 遺傳病和人類健康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 指導思想

在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綜合成績為重點,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變被動接受式學習為主動探究式學習為突破口。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 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 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 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 教學任務

1.本學期講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科版)——《生物學》 (八年級上冊) 。

2.在繼續抓好“課改”實驗的過程中,努力學習有關教育理論,不斷提高對“課改”的認 識,力爭在原有的基礎上,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有所突破。

3.繼續探究試教過程中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吸取過去兩年的'教學經驗,繼續收集和整理相 關的資料,固化“課改”教學新成果。

4.繼續探究新課程的評價體系,特別是建立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標準,並在 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兩年中的教學的經驗和體會。

三、學生情況分析:

生物知識、現象與人類密切相聯,學生對生物現象產生疑問多, 但學生通過一學年對 生物學的學習,對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掌握較好,已具備一定的實驗能力,大部分對本科的學 習興趣濃厚。

四、教學總目標要求

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八年級上冊)課程的學習,學生將在以下幾方面得到發展: 知識:1)通過學習,認識到物質迴圈和能量迴圈在不斷進行著。

2)通過學習,認識到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是依靠產生後代來實現。 其中人的個體,開始於一個小小的單細胞受精卵。

能力:1)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

2)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我們生存的家園——生物圈的重要性,產生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五.主要措施:

1、重視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充分考慮課程目標的體現和貫徹;考慮到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特別要注意能力和情感、 態度、價值等方面的要求

2、倡導探究性學習。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 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一改過去傳統的注入式寫法,注重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的發生和發展。

3、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的教育。加強和完善生物學實驗教學。

4、改進教法,加強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習 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生物學學習方法,對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有很大作用。

六、周課時計劃

第一週:14.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二週:14.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三週:14.1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四周:14.2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五週:15.1人體的神經調節

第六週:15.1人體的神經調節

第七週:15.2人體對資訊的感知

第八週:15.2人體對資訊的感知

第九周:15.3人體的激素調節

第十週:16.1人體的支援與運動 期會考試

第十一週:16.1人體的支援與運動

第十二週:16.2動物的行為

第十三週:17.1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水迴圈 17.2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十四周:17.3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

第十五週:18.1人的生殖 18.2人的新個體發育

第十六週:19.1動物的生殖19.2動物的發育

第十七週:20.1植物的生殖

第十八週:20.2植物的生長髮育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生物學》內容包括: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共三章。教材的編寫注重從生活實踐出發,內容編排圖文並茂,有較強的可讀性;欄目設定豐富多樣,注重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本冊書的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與七年級的《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圈的多樣性及其保護》離不開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人、動物、細菌和真菌等有機組成部分的和諧共存,前後內容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要注意類別知識的橫向對比,又要注意結構知識的縱向梳理,還要注意基本知識的多向遷移,搭建過渡橋樑、構建知識網路,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會貫通。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認識動物的主要類群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特徵。

2、瞭解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與人類的關係。

3、瞭解細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的關係

(二) 情感價值觀:

1、認識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2、瞭解生物科學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實踐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瞭解科學技術在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往往帶來人們預想不到的負面影響,認識科學技術是把雙刃劍,善用可以為人類造福,濫用則會貽害無窮,。

三、 基本措施:

1、備教材。認真鑽研新課標和教材,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弄清知識的內在聯絡和規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內容。

2、備學生。深入瞭解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能力水平,充分估計學生接受新知識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程式和教學方法。

3、備教法、備學法。靈活採取自學指導法、談話法、演示法、實驗法等手段,不斷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指導學生採用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實驗探究法、小組討論法、檢測反饋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4、備作業。注意控制好隨堂練習和課後作業的量,結合考點、突出重點、精選習題,把握好訓練的質,做到少而精,既減輕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作業的效果。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4

生物下冊的教學,讓學生初步掌握一些實際生活中與生物學有關的知識,認識生物、瞭解生物、應用生物,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態度和情感,使學生樹立生活與科學是緊密相連的觀點,培養學生觀察、收集資料、分析、評價、綜合概括的能力。

 一、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主要是第七單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續和發展和第八單元—健康的生活,在第七單元中,分三個層次揭示了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一是生殖和發育,二是遺傳和變異,三是進化,遺傳是通過生殖而實現的,在生物代代繁衍的過程中,遺傳和變異與環境的選擇相互作用導致生物的進化,所以三個層次間具有密切的聯絡。

讓學生學會健康的生活,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第八單元中,除選取“具體內容標準”規定的.內容外,還安排了“瞭解自己的健康狀況”、“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內容,這些對學生學會健康生活很有幫助,懂得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和一定的理論和技能,並且通過前六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生物圈中各類群生物的形態、結構、功能及其與環境的關係有了大致的瞭解,還有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開始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第八單元的內容剛好可以替學生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能真正認識到健康的涵義和重要性。

 三、教學措施

1、在教學中注意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條件力爭開全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等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運用各種輔助教學手段。

5、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小組活動,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教學內容及進度

教學內容

課時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植物的生殖

1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2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3鳥的生殖和發育

第二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2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

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1人的性別遺傳

2生物的變異

第三章生物的進化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物進化的歷程

2生物進化的原因

3傳染病及其預防

4免疫與計劃免疫

5用藥和急救

6評價自己的健康狀況

7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全日制義務教育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為依據,在繼承我國現行生物教學優勢的基礎上,力求更加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更加強調學生的主動學習,增加實踐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學習生物,能夠對生物學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夠對今後的學習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夠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面有更多的發展;能夠在責任感、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得到提高。為學生們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適應社會和繼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教學任務

本學期教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生物》(七年級上冊)。

三、具體措施:

1.繼續深入學習有關的教育理論和轉變教育觀念,在繼承傳統教育優勢的基礎上力爭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和提高。

2.繼續探究符合新課標的課

堂教學模式,並注意及時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和模式。

3.組織好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並提高其質量,引導學生分工合作,樂於交流。

4.學習和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技術並運用到課堂教學中,提高課時效率和教學質量;積極參加教研教改;上好課,設計好教案,寫好教學反思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精心設計導語;運用生動的語言;加強情感教育;精心誘導、強化教學。

6.為探究性學習創設情景。例如,提供相關的圖文資訊資料、資料;或呈現生物標本、模型、生活環境;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或從社會關注的與生物學有關的熱點問題切入,等等。

7.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並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性方案的設計和實施。

8.重視探究性報告的撰寫和交流。培養學生通過文字描述、數字表格、示意圖、曲線圖等方式完成報告,並組織交流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9.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採用多種不同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達成課程目標。

四、教學要求

1.在教學中要注意繼續落實《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充分發展;努力提高學生們的生物科學素養,教學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有利於提高每個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2.教學中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有所發展,必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和體驗各種科學探究活動。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特別注意科學研究方法的培養。要注意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力爭創造條件儘可能多開教材中提出的調查、技能訓練、練習、探究和資料分析活動。

4.教學中要注意合理選擇和組合好直觀教具與現代教學手段的應用。

5.按學校要求積極組織好生物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能夠對有特殊興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總課時為54課時,每週3課時。

教學內容及參考課時如下:

第1單元 探索生命的奧祕

第一章 周圍的生物世界

第一節 我們周圍的生物: 1課時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係:2課時

第三節 我們身邊的生物學:1課時

第二章 探索生命的

第一節 探索生命的器具:2課時

第二節 探索生命的方法: 1課時

第2單元 生物的結構層次

第三章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2課時

第二節 人和動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 2課時

第三節 細胞分裂與分化:2課時

第四章 生物體的組成

第一節 單細胞生物: 1課時

第二節 多細胞生物體的組成: 2課時

第3單元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五章 綠色植物的一生

第一節 植物種子的萌發:2課時

第二節 植物根的生長: 2課時

第三節 植物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 2課時

第四節 植物莖的輸導功能: 3課時

第五節 植物的開花和結果: 2課時

第六章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第一節 植物光合作用的發現: 1課時

第二節 植物光合作用的場所: 2課時

第三節 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 3課時

第四節 植物的呼吸作用:2課時

第五節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 :1課時

第七章 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節 綠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1課時

第二節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物質迴圈: 2課時

第三節 綠化,我們共同的行動:

複習:10課時

1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