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推薦】數學教學計劃彙總10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數學教學計劃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數學教學計劃彙總10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列舉例項整理圓柱、圓錐的特徵

2.根據特徵總結出圓柱的底面積、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整理特徵,總結計算表面積的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複習。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如何做一個圓柱的?

生:先找一張長方形的紙,然後把它捲起來。再剪兩個相同的圓做底面。

師:根據你製作的圓柱來說說圓柱有什麼特點?

生回答。

師:如何製作圓錐?

二、回顧整理,建構網路。

(一)整理圓柱、圓錐的特徵

1.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出圓柱和圓錐的特徵。

2.小結:生活中圓柱、圓錐的物體很多,才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要想設計出圓柱、圓錐的物體,首先要掌握它們的特徵。

(概括出圓柱的特徵)

(概括出圓錐的特徵)

2、請同學們整理歸納。先說下本單元主要學習哪些內容?

3、師:拿出自己整理好的本單元的內容。先在小組內討論,然後做以點評。

4、彙報點評:有的用圖,有的畫表格,有的做評論,有的裝飾等。

師:根據這些同學的優點,請同學們在小組內進行二次整理,把整理的內容寫在小黑板上,要求簡潔明瞭,完整還要注意書寫。

生分組整理。

展示:

學生講解,並做點評。比較得出哪個最好。老師用哪個小組的整理當板書。

三、強化重點,拓展深化。

課本76頁練習.讀題然後完成.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師:通過練習,你這節課有何收穫?

《圓柱和圓錐的複習》說課稿

談談這節課最大的感受:創新、別出心裁。

胡老師真是有一個與眾不同的腦袋,放手、大膽放手,讓學生來執教,而我們剛才也領略了許文慧同學的風采,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也。

下面我說說本節課,《圓柱和圓錐的複習》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圓柱和圓錐的特徵和它們的體積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國小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後一課時內容,讓學生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利於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方面:使學生系統的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立體圖形的知識,認識圓柱的特徵和它們的體積之間的聯絡與區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力方面:能解決一些有關圓柱和圓錐的實際問題,增強學生的整理歸納能力和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難點:對知識的整理和疏導。

課前準備: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復習和整理。

說教法學法: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出發,及其教材內容的特點,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難點,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特點:

說一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複習。

開門見山,引出課題圓柱和圓錐,然後出示一張白紙讓學生折無底的圓柱,從而引出圓柱的特徵及體積。

接著回顧了圓錐的特徵及體積,讓學生對知識由直觀現象到抽象概括,培養了學生獨特的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二、回顧整理,構建網路

以小組為單位整理本單元的內容,讓學生對圓柱和圓錐的知識形成知識網路,然後分小組彙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建構網路。這樣,學生不但很好的掌握了圓柱和圓錐的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很好的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重點複習,強化提高

課本77頁7、8、9題,是複習空間與圖形的複習題,練習設計具有層次,不但更好的鞏固了圓柱和圓錐的知識,而且使知識進一步昇華。

最後老師補充本節課學生講的不足的地方,讓本節課的知識更加完整,課堂更加完美。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幼兒情況分析

1、大班共有68個小朋友,其中三分之一是外地轉來的新生。在他們當中,由於遺傳素質的不同,加上生活環境不同,因此,在動作發展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有幾位小朋友平時的體質較差常生病,對於這些幼兒應多提供給他們戶外鍛鍊活動的機會,逐漸地增強他們的體質。還有些小朋友長得較胖,動作發展也不夠好,對於他們應加強活動的強度,逐漸地增強他們的體質。

2、總之,針對班中幼兒的`動作發展水平的不同,在組織幼兒進行體格鍛鍊中應考慮到各種動作發展來組織活動,照顧到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不同強度的體格鍛鍊,讓每個幼兒都得到提高發展。

二、活動目標

1、走:聽訊號變換方向走。

2、跑:聽訊號變速跑或改變方向跑;跑走交替,距離為200─400米。

3、跳:原地縱跳觸物;助跑跳過不少於寬50釐米的平行線;練習跳繩。

4、平衡:兩臂側舉,單獨站立5─10秒鐘;在有間隔的物體(磚、木塊、硬紙板)上走。

5、投擲:兩人相距2─4米拋接大球;肩上揮物投遠。

6、鑽爬:協調靈活地鑽爬攀登障礙物,練習側滾。

7、基本體操:徒手操。口令:向左(右)轉,原地踏步、立定、左(右)轉彎走。

三、體格鍛鍊活動計劃

九月活動安排

(一)目標

1、聽訊號變換方向走。

2、學習投擲。

3、教幼兒正確的玩大型玩具。

(二)具體活動

1、學習徒手操;2、大型玩具;3、老鷹抓小雞;4、玩沙包;5、小傘兵跳傘;6、玩飛盤;7、羊角球;8、拉網抓魚;9、丟手絹;10、機器人;11、玩圈;12、過小河;13、投球進籃;14、小烏龜上山坡;15、衝出包圍圈。

十月活動安排

(一)目標

1、原地轉圈,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2、練習拍皮球和學習跳繩,對跳繩初步產生興趣。

3、練習繞過障礙物運球。

(二)具體活動

1、小轉椅;2、大型玩具;3、拍皮球;4、學習跳繩;5、貓捉老鼠;6、羊角球;7、爬樓梯;8、袋鼠相鬥;9、頂沙包;10、趕馬車;11、踩高蹺;12、熊和石頭人;13、託球走;14、跳圈;15、青蛙過小河;16、搖小船;17、影印機;18、跳圈。

十一月活動安排

(一)目標

1、繼續練習跳繩。

2、練習快跑,距離為20─30米。

3、走跑交替,距離為200─300米。

4、練習肩上揮臂投遠。

(二)具體活動

1、摸河蚌;

2、節節高;

3、投沙包;

4、狼和羊;

5、打棒球;

6、貼人;

7、傳棒;

8、看誰得到紅旗;

9、小蝸牛;

10、過森林;

11、踩繩跳;

12、小獵手;

13、小龍人採珍珠;

14、搬運花生;

15、飛舞的綵球;

16、面對面站;

17、切西瓜;

18、拾落葉。

十二月活動安排

一、目標

1、走跑交替300米。

2、練習跳繩。

3、協調靈活地鑽爬。

4、學會聽口令向左(右)轉。兩臂側平舉,單腳站立5─10秒鐘。

二、具體活動

1、過水窪;

2、袋鼠相鬥;

3、打雪仗;

4、衝出大森林;

5、磁鐵和鐵;

6、猜猜誰丟了沙包;

7、非凡勇士;

8、小雜技演員;

9、和小鹿賽跑;

10、看哪一隊鑽得快;

11、修建地下鐵道;

12、猴子摘桃;

13、鑽山洞;

14、小傘兵跳傘;

15、月亮圍著地球轉;

16、開飛機。

一月活動安排

一、目標

1、根據口令改變速度和方向走。

2、繼續練習跳繩,並在練習的基礎上進行跳繩比賽。

3、每天堅持跑步1分鐘左右。

二、具體的活動

1、練習跳繩;

2、造橋;

3、拔鴨毛;

4、看誰反應快;

5、螃蟹賽跑;

6、快快填空位;

7、投包;

8、頭上傳球;

9、捉蛇尾;

10、夾拋沙包。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計算本事。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的邊、角特點給三角形分類,明白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能描述簡單的路線圖。

5.認識折線統計圖,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初步學會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構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本事。

7.瞭解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培養探索解決問題有效方法的本事,初步構成觀察、分

析及推理的本事。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資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頭一些資料: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位置與方向,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在數與計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小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有關小數概念的知識和小數四則運算本事是國小生應當掌握和構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本事。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認識了簡單的小數,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在本學期裡學生將系統地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大小的比較、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等,並在此基礎上學習比較複雜的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使學生很好地理解小數的意義,能用小數來表達和交流資訊,初步學習用小數知識解決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三角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難點或重點教學資料。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特性,進一步瞭解確定位置的方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折線統計圖。讓學生學習根據

統計表中的資料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學會看懂此種統計圖並學習根據統計圖和資料進行資料變化趨勢的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構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計算資料,教學用所學的整數四則運算知識和小數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資料,引導學生經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資料。

(三)教學教具

以前的教具和學具,一些仍可繼續使用,本冊的教學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學具,如下:

1.數位順序表

2.用硬紙條做的三角形等。

三、學生基本情景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班級是四(1)班,共有學生37人。在經過了三年半的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到達了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必須的興趣,大部分學生樂於參與學習活動。異常是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資料都比較感興趣。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全班平均分為80分,及格率為92%,優秀率為32.4%。孩子的成績

都還比較好。對本班的學生,我認為應當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構成的興趣再接再厲地堅持,並逐步引導到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培養本班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本事應是本學期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四、教學方法設計

1、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加強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引導學生進取參與知識的構成過程,感受成功的體驗。

3、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絡,探索規律。

4、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我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5、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6、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7、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五、教學進度(附在後面)

六、教學評價方案

1、學生自評:自我評價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學生應當是主動的自我評價者。採取口頭和書面兩種方式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學會反思,瞭解自我發展的狀況,經過反思自我學習的過程,比較自我前後學習情景的變化,瞭解自我本階段掌握

的知識技能情景,改善學習策略,從而明確自我發展的目標。在評價中,學生敢於找出自我的優點加以肯定,發現缺點勇於改善,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2、同伴互評: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有權利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我們除讓學生自評外,還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評。學生之間互相評。

3、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異常強調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培養與觀察。經過日常觀察、階段評價的做法使學生學會關注自我的學習過程。對錶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多用“你真棒!”“你真牛!”來評價學生

4、家長評價: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爸爸媽媽也充當著重要的主角,是孩子最忠實的學習夥伴,他們共同分享著孩子的成功與失敗,所以,他們的評價是十分重要的。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一個因數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年、月、日的認識,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其中,一個因數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以及混合運算和應用題均是本冊的重點。

1、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本單元內容是在上學期已經學過一個因數是一位數的乘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是今後學習小數乘法的基礎。

本單元教材分為三小節。第一節講口算乘法,包括用一位數乘和用整十數乘兩部分。這些內容是為後面學習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口算除法和除法試商打基礎。第二節重點教學筆算乘法還包括近似數和“四捨五入”法。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是教學的重點。要使學生掌握用兩位數乘多位數的筆演算法則,關鍵有兩點:第一要掌握乘的順序,第二要理解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是得多少個“十”,乘得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第三節是結合乘法應用題對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加以歸納總結。

2、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本單元是在已經學過的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它為以後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和小數除法打下基礎。

本單元分三節。第一節先講口算除法,這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打下基礎。第二節重點講筆算除法,還包括簡單估算、除法應用題和常見的數量關係。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教學的重點。學好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關鍵是掌握試商方法,這也是本單元的難點。因此,在教學時,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怎樣引導學生很好地掌握試商方法。

3、年、月、日。三年級國小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教材正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和24時計時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些簡單的時間計時法。時間單位的進率是重點,也是難點。把抽象的時間和具體的時間聯絡在一起,如從年曆上找節日、生日等等,通過對時間與時間關係的體驗,逐步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

4、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本單元包括混合運算和兩步應用題兩部分內容。混合運算內容有:三步試題、兩步文字題、列綜合算式解答已學過的兩步應用題。應用題的內容有:連乘和連除應用題,歸一和歸總的兩步應用題。

本單元中三步式題是在前一冊學過的三步式題的基礎上教學的。前一冊中三步式題只出現先算盛或除,接著算加或減等型別。本冊中的三步式題中則出現前兩步要連續算乘除法,在算加減法及帶有小括號的三步式題。其中,三步混合運算是重點,關鍵是掌握好運算順序。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文字題和應用題時,要理解利用小括號能改變式子的運算順序的作用,正確使用小括號。

應用題方面,前兩冊教材已經出現過一些比較容易的兩步應用題,在本單元中繼續教學一些常見的兩步應用題,其中包括連乘、連除的應用題和歸一、歸總的應用題。通過這些應用題的解答進一步瞭解一些常見的數量關係。特別是歸一、歸總的兩步應用題,它們不僅是兩步以上應用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學習正反比例概念的基礎。因此,教學的重點是使學生掌握這兩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理解和分析應用題中各個數量間的關係是關鍵,也是難點。從這一冊起,注意通過教學使學生學習用線段圖表示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把應用題直觀化,不僅有助於學生加深對應用題題意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分析題裡的數量關係,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一種手段。但不題題要求,也不作為考試內容。另外,本單元還出現用不同的解法檢驗應用題的解答,還開始訓練學生初步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應用題。

三、教學目的要求

1、 使學生掌握一個因數是兩位數和除數是兩位數的乘除法的計演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積在萬以內)和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被除數在萬以內),掌握乘除法的驗算方法,養成驗算的習慣。

2、 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用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和相應的除法,一個因數和除數是整十數的乘、除法。

3、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4、 使學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能夠比較熟練地計算一般的三步式題,並會解答兩步計算的文字題和兩步應用題。

四、教學措施

1、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2、 在重視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繼續注意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揭示知識間的聯絡,探索規律,感受成功的體驗。

4、 注重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5、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6、 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數學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7、 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創新意識。

8、 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現在的中專生處於半幼稚、半成熟階段,掌握其規律教學,更應善於引導,使他們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心化為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認真學習的精神,變被動學習為主動自覺學習。讓他們不同層次的有所提高,讓他們有所收穫。現制訂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本學期,我任計算機班、石化1班、石化2班、土木工程班的數學課,更要適應新時期教學工作的要求,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有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從網上搜集資料,尋找更好的方法。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準確化,條理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儘量講得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教師的課,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並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認真批改作業, 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有針對性,有層次性。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的技能。

六、做好檢測工作

加強平時的單元檢測和期中、期末考試,認真組題,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公平公正。樹立我校的誠信意識,嚴格考風考紀,對於掌握不牢固的學生要進行復測。期中、期末檢測後要及時進行教學質量分析,針對不足制定改進措施。

身為學校的年輕老師更要不斷充電,多讀教育教學著作,多學教育教學理論,在學習中積累經驗,服從領導安排。爭取成為金橋中專的優秀教師,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將立足當前課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學期的中心工作,以課程改革為重點,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中心校和學校工作思路為依據,堅定“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思想,向科研要質量,切實提高科研效益,再創我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為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作出新貢獻。

二、主要工作:

這學期的教科研工作要緊緊圍繞“提升我校辦學層次”這個目標開展工作。具體計劃如下:

1、理論學習促提高。

本學期將繼續通過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來更新觀念,促進全體教師不斷提高對現代教育思想的認識,要求每一位教師經常翻閱教育雜誌,細心研讀教育專著,潛心研究一個教學問題,感悟一種教學方法,做到有所體驗,有所收穫。

這學期我們仍提倡以自學為主、組織學習為輔的學習方式,認真學習新《課標》和各類理論雜誌,堅持寫好學習體會,要求每們教師每月在部落格上至少發表一篇讀書心得體會。努力提高教師的教科研意識和理論水平,做科研型的教師。

剪貼本上每週至少剪貼2篇文章,並及時寫下不少於50字的所思所想。

2、校本教研講實效。

第一、抓好校本教研,在中心校“一體兩翼”思想的指導下,以“提高課堂教學”為主題,充分發揮骨幹教師、教研組作用。讓教師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思考去研究,帶著經驗去反思。確立上好一節課就是一次科研的思想,通過一課多上、師徒同上等方式積累教學經驗,推廣成功的教學方法。

繼續開展同組互助觀課活動。由一、二名優秀教師與若干名教師組成一個學科教學研究小組,針對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共同設計和研究課堂教學過程。觀課者帶有明確的目標,憑藉自身的一定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直接從課堂情境中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做課後的反思、交流、研計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

第二、結合教研活動問題化、主題化和課題化,做好課題研究。各年級組要圍繞各教研組課題積極開展研究,宣傳發動更多的教師參與到研究中來,開展群眾性研究工作。

3、嚴格管理求發展

教科研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水平線。這學期我們將根據我校特點,積極開展市級研究課題,嚴格科研常規管理,努力促進我校教科研工作健康發展,提高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層次。

第一,及時收集各地教育教學改革資訊,營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圍,堅持做好教科研的宣傳普及工作,引導教師廣泛參與教科研活動。

第二,繼續組織好教育、教學論文的交流、評比、推薦等工作。學校大力提倡教師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認真實踐,勇於探索,善於反思,並加以總結,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我們將認真拜讀,積極選送,充分利用,在為學校爭光的同時,讓更多的老師享受成功的喜悅。

第三,加強教科研工作的計劃、總結、調研工作。學期初制訂好教科研工作計劃、學期末做好工作總結。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本學期是國中學習的關鍵時期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年級三(5、6)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課程標準教材?如何在教學中貫徹新課標精神?這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方式都必須不同與以往的教學。因此,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必須儘可能性的創設情景,讓學生經歷探索、猜想、發現的過程。並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把握好重點、難點。樹立素質教育觀念,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為做好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九年級數學是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教學方針為指導,按照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來實施的,其目的是教書育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此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通過九年級數學的.教學,提供參加生產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良好個性品質以及初步的唯物主義觀。

二、教學內容:

本學期所教九年級數學包括第一章證明(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證明(三),第四章檢視與投影,第五章反比例函式,第六章頻率與概率。其中證明(二),證明(三),檢視與投影,這三章是與幾何圖形有關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式這兩章是與數及數的運用有關的。頻率與概率則是與統計有關。

四、教學目的:

在新課方面通過講授《證明(二)》和《證明(三)》的有關知識,使學生經歷探索、猜測、證明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並能運用這些知識進行論證、計算、和簡單的作圖。進一步掌握綜合法的證明方法,能證明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關的性質定理及判定定理,並能夠證明其他相關的結論。在《檢視與投影》這一章通過具體活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在《頻率與概率》這一章》讓學生理解頻率與概率的關頻率與概率系進一步體會概率是描述隨機現象的數學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式》這兩章,讓學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種解法,並能運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式解決一些數學問題逐步提高觀察和歸納分析能力,體驗數學結合的數學方法。同時學會對知識的歸納、整理、和運用。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

五、教學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證明(二)》,《證明(三)》,《檢視與投影》。代婁部分《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式》。以及與統計有關的《頻率與概率》。《證明(二)》,《證明(三)》的重點是1、要求學生掌握證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學會推理論證;

2、探索證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證明的多樣性。

難點是1、引導學生探索、猜測、證明,體會證明的必要性;

2、在教學中滲透如歸納、類比、轉化等數學思想。《檢視與投影》和重點是通過學習和實踐活動判斷簡單物體的三種檢視,並能根據三種圖形描述基本幾何體或實物原型,實現簡單物體與其檢視之間的相互轉化。難點是理解平行投影與中心投影,明確視點、視線和盲區的內容。

《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式》的重點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種解法;

2、會畫出反比例函式的影象,並能根據影象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式的性質。

難點是會運用方程和函式建立數學模型,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和交流,倡導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頻率與概率》的重點是通過實驗活動,理解事件發生的頻率與概率之間的關係,體會概率是描述隨機現象的的數學模型,體會頻率的穩定性。難點是注重素材的真實性、科學性、以及來源渠道的多樣性,理解試驗頻率穩定於理論概率,必須藉助於大量重複試驗,從而提示概率與統計之間的記憶體聯絡。

六、教學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我計劃在即將開始的學年教學工作中採取以下幾點措施:

1、新課開始前,用一個周左右的時間簡要複習上學期的所有內容,特別是幾何部分。

2、教學過程中儘量採取多鼓勵、多引導、少批評的教育方法。

3、教學速度以適應大多數學生為主,儘量兼顧後進生,注重整體推進。

4、新課教學中涉及到舊知識時,對其作相應的複習回顧。

5、複習階段多讓學生動腦、動手,通過各種習題、綜合試題和模擬試題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熟悉各知識點,並能熟練運用。

七、教學進度: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數學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數學教研提倡嚴謹、科學、務實。

二、基本情況分析

上期學生期末考試的成績平均分為86分,M值=1.67。總體來看,成績小有進步。在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上,已經開始出現兩極分化了,對優生來說,能夠透徹理解知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也較為清楚,對後進生來說,簡單的基礎知識還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績較差。在學習能力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較差,前面的教學中,面對農村的孩子,為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與課業負擔,不提倡學生買教輔參考書,學生自主拓展知識面,向深處學習知識的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在以後的教學中,對有條件的孩子應鼓勵他們買課外參考書,不一定是教輔參考書,有趣的課外數學讀物更好,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您現在閱覽的是工作總結網-教學計劃謝謝您的支援和鼓勵!學生的邏輯推理、邏輯思維能力,計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強,以提升學生的整體成績,應在合適的時候補充課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素質;在學習態度上,絕大部分學生上課能全神貫注,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少數幾個學生對數學處於一種放棄的心態,課堂作業,大部分學生能認真完成,少數學生需要教師督促,這一少數學生也成為老師的重點牽掛物件,課堂家庭作業,學生完成的質量要打折扣;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還不理想,預習的習慣,進行總結的習慣,自習課專心致至學習的習慣,主動糾正(考試、作業後)錯誤的習慣,部分學生不具有,需要教師的督促才能做,工作計劃《數學教學計劃》。“培養習慣”,這是本期教學中的.重點。

三、本期總體教學目的要求

(1)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的思想觀念,努力建立互動的師生關係。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單一的接受性學習方式,提倡主動,以實現向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轉變,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3)促進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交融。重視實踐經驗在書本知識學習的作用,既要重視教學的結論,又要重視教學的過程和教學中的主體的體驗過程。

(4)主動理性學習洋思教學經驗,打造高效課堂。

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班級學生的分析

六年級一班有66名學生。從新課程來看,班級數量多,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可以自己帶。因此,他們對學生的情況有很好的瞭解,大多數人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更高。他們可以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中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有一定的數學學習能力。在課堂上,大多數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觀察、分析、自學、表達、操作、與他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會相互交流合作,但自主討論能力不高。但是有些學生基礎知識較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的督促和指導。有的比較嚴重,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他們只能掌握一些基礎知識,轉危為安,不知所措。這學期的重點是做好學困生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創設愉快的情境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學習的動態。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內容包括:位置、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學、數學廣角、數學實踐活動。分數乘除、圓和百分數是本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和代數方面,教材安排了三個單元: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和百分比。分數乘除的教學是在學習整數和小數相關計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計算四個分數和解決與分數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簡單的百分比實際問題是國小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能力。

在空間和圖形方面,教材有位置和圓兩個單元。通過豐富的數學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體驗初步的數學過程,理解並學會使用數對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初步瞭解學習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統計學中,教材是排列扇形統計圖。進一步瞭解統計在生活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概念。

在數學問題解決中,我們可以體驗到問題解決策略的多樣性、使用假設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數學的魅力和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

教材中安排了兩次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體驗數學探索和實際應用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樂趣,培養學生數學應用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

1、理解分數乘除的含義,掌握分數乘除的計算方法,熟練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進行簡單的分數初等算術運算。

2、理解互易的含義,掌握互易的方法。

3、理解比值的含義和性質,求比值並簡化比值,解決與比值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4、掌握圓的特性,用指南針畫圓;理解圓周率的含義,探索和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的公式,可以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

(2)、工藝和方法:

5、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瞭解軸對稱圖形;可以用平移,軸對稱,旋轉來設計簡單的圖案。

6、能夠在正方形紙上用數字對錶示位置,初步實現座標的思想。

7、

9、從現實生活中體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體驗解題策略的多樣性和運用假設性數學思維方法解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在生活中形成發現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養成認真寫作業的好習慣,書寫工整。

四、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習工具:

以前幾卷的教師教課書裡已經介紹了很多教具和學習工具,有些還是可以用的,比如小木棍、方塊、量角器、三角形、尺子、計算器等。結合本書的教學需要,介紹幾種使用效果較好的教具和學習工具,以供參考。

1、圓形紙板作為教具,演示分數的計算和對圓的理解。幾個同樣大小的圓可以用紙板做成。按照五年級第二冊教師教材第14頁的介紹,將兩個圓形紙板做成教具,用它們來演示不同的年級。教師演示的教具更大,學生操作的學習工具更小。

2、教圓的時候用圓規。老師要準備可以在黑板上畫圓的圓規。每個學生還應該準備一套指南針供自己使用。

3、講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具,可以仿照課本第68頁的圖形用紙板做成,供老師演示。另外,同樣的圖印在本教材的附錄中。學生可以剪下來貼在紙板上作為操作的學習工具。

4、網格用於繪製學習位置。這本教材的附錄裡有幾張1010的正方形紙,可以剪下來給學生使用。

5、其他教具的教師也可以根據各種教學內容的需要,準備或設計一些教具和學習工具。比如教學所在的地方的簡單路線圖

數學教學計劃 篇9

單元教學內容:第96面---------第115面

單元教材簡析: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兩個一位數相加得數超過10的加法,即20以內的進位加法,二是“用數學”,即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這一部分學習的好壞對今後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既有利於學生在用數學中領會加、減法的含義,又可以為以後發現和解決稍複雜的問題打下基礎。本單元計算部分分三節,即9加幾,8、7、6加幾,5、4、3、2加幾。

這樣編排,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突出規律,讓學生運用知識進行遷移,街道知識間的內在聯絡。將用數學的知識又分別編在這三個小節中,這樣就將20以內的進位加法與用數學這兩部分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分有合,使計算教學不至於枯燥單調。同時是讓學生感到計算不僅僅是為了算出得數,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絡,及應用數學的.意識。在方法上,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提倡演算法的多樣化,但演算法多樣化是一個過程,最終還是引導學生用簡便的方法計算,但不是教師給的,而是學生自己獲取的。在演算法多樣化到演算法最優化的過程中,學生學到的不是一道題的解法,而是一種學習方法。總之,本單元的教材編排體現了三個特點:

1、從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2、演算法多樣化。3、注重培養學生初步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單元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使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它是退位減法和多位數加、減法的基礎。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用數學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數學學習,全球電信吏學生初步體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真切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操作,讓學生經歷多樣化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單元重、難點:熟練掌握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並能夠不明確熟練地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口算。

單元課時安排:共約11課時

1、9加幾………………………………3課時

2、8、7、6、加幾……………………4課時

3、5、4、3、2 加幾…………………3課時

整理和複習……………………………1課時

實踐活動:我們的校園………………1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圖,圖中標明煤的重量為1噸,一個炊事員說:“這堆煤計劃燒40天。”

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後來在實際燒的過程中,情況發生了變化,你們想知道發生了什麼變化嗎?

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在情景圖上加上另一個炊事員的對話方塊:“由於改進爐灶,每天節省5千克。”

你們知道發生了什麼新情況嗎?

根據上面的情景,你能編出應用題嗎?

根據學生的編的應用題,選出與例2有似的問題

(1)讀題,審題,分析數量關係

要求改進爐灶後,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要知道哪兩個條件?我們應該先求什麼?

(2)你用什麼方法來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係?

(3)讓學生嘗試解答。

2、如果把題目裡的第三個已知條件和問題改成“改進爐灶後,這批煤比原計劃多燒10天,每天實際燒煤多少千克?”該怎樣解答?

(1)讓學生自己分析數量關係後列式解答。

(2)講評時讓學生說出分析過程。

(3)引導學生看一看例2與改編後的題目的聯絡和區別

3、做一做

(1)讓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餘做在本子上,幫助學困生。

(3)集體評講。

三、課堂練習

1、新華鄉計劃25天修渠道1350米,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21米,實際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務?要求出實際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務,必須先算出下面的哪個問題?( )怎樣算?再求哪個問題?

(1)實際要修多少天?(2)實際每天修多少米?

(3)提前幾天修完?

2、有一堆化肥,原計劃每天生產1.8噸,20天完成,由於改進技術,每天比計劃多生產0.2噸,實際多少天完成?

 四、作業:

課本第51頁的1——5題

板書:

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

計劃每天燒煤多少千克? 1000÷40=25(千克)

改進爐灶後每天燒煤多少千克? 25-5=20(千克)

這些煤可以燒多少天? 1000÷20=50(天)

列綜合算式

1000÷(1000÷40-5)

=1000÷(25-5)

=1000÷20

=50(天)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