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物理教學計劃14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又將接觸新的知識,學習新的技能,積累新的經驗,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擬起計劃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教學計劃14篇

物理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最新的版本,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我們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樹立這樣的教育思想,最終做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目標。

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身心發展,關注學生的生活習慣,注重物理與各學科的聯絡,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所以我本著“以學生髮展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想學物理到熱愛物理。

二、工作目標

(一)引導學生學習物理學的初步知識及其實際應用,瞭解物理學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實驗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精神,結合物理教學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學情分析

我所承擔的是八年級的物理教學。學生的基礎差異比較大,基礎知識掌握的不太好,有些學生討厭理科學習,學生學習興趣不濃,作業馬虎了事,抄襲作業嚴重且,寫字不認真。部分學生學

習雖然刻苦,但十分吃力,效果不好,學習方式不得法。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抓好基礎知識,是教學的重點。

四、教材總體分析

(一)認識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圖描述力。會測量力的大小。能通過常見事例或實驗,瞭解重力、彈力。

(二)通過實驗探究,瞭解物體的慣性。能用語言表述牛頓第一定律。知道二力平衡條件。瞭解摩擦力。

(三) 通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瞭解液體壓強的大小跟液體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瞭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初步認識大氣壓強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四)通過實驗探究,認識浮力。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浸沒在水中的深度等無關。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體浮沉的條件。知道潛水艇浮沉的原理。通過實驗探究,瞭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簡單解釋飛機的升力。

(五) 理解功、功率的概念。會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動能和勢能的概念及其決定因素。分析機械能可以相互轉化。

(六)瞭解槓桿和滑輪在生活中應用,理解機械效率。

五、教學措施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分析學生不能學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就無法形成系統的物理知識結構,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學期開學起,就要很下功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可以變苦學為樂學。其中多做有趣的物理實驗和多講物理科學故事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平時教學語言要多變和適當增加幽默感,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三)認真鑽研教材,備好課。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為了能夠更好地把握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圖,我們將堅持每週一次的集體備課,統一教學內容,統一進度,吃透教材的知識點,並能選用相應的方法進行教學,以保證學生既學得輕鬆,又學得透澈,沒有過重的學習負擔。加大備課力度。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才能應對複雜多變的新問題。想法解決計算題丟分大的問題。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

(四)指導學生預習新課,對基礎差的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些簡單的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及格率和平均分。

(五)重視實驗教學,對教材上規定的演示實驗,全部要在課堂上演示,並爭取將某些演示實驗改為“邊學邊實驗”。在課後多接觸學生,多指導學生做一些課外小實驗,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樂於學習物理。

(六)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教學進度

第一週 第七章第一、二節

第二週 第七章第三節以及複習

第三週 第八章第一、二節

第四周 第八章第三節以及複習

第五週 第九章第一、二節

第六週 第九章第三、四節

第七週 第九章複習

第八週 第十章第一、二節

第九周 第十章第三節以及複習

第十週 第十一章第一、二節

第十一週 第十一章第三、四節

第十二週 第十一章複習

第十三週 期會考試

第十四周 第十二章第一、二節

第十五週 第十二章第三節以及複習

第十六週 複習第七、八章

第十七週 複習第九、十章

第十八週 複習第十一、十二章

第十九周 模擬到期末考試

物理教學計劃 篇2

教學目的

(一)知識與能力

1.知道什麼是能源。

2.知道什麼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知道哪些能源是常規能源、哪些能源是新能源。

3.知道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性和主要出路。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舉例、列舉資料的方法瞭解能源的種類及發展趨勢。

2.閱讀、討論、講授配合進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認識能源對人類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2.培養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樂於探索,並初步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提問:同學們每天要吃飯、喝水,用什麼來煮飯、燒水呢?(煤,煤氣,柴禾、天然氣……)教師:同學們說得都對,把生米做成熟飯,把生水燒開都需要能量。煤、煤氣、柴禾、天然氣等等在燃燒時都能提供能量。

那麼要開動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麼呢?(汽油或者柴油)提問:對,汽油、柴油燃燒時也能提供能量。同學們再想想,江河裡的.水流能不能提供能量呢?學生回答:能。輪船能在江、河裡能順流而下,水流可以運送木料做功。水流還可推動水輪機做功,使磨轉動,水輪機還能帶動發電機轉動發出電來。

……

教師小結:同樣,流動的空氣――風也有能量,風能推動風車做功。像煤、天然氣、汽油、水流、風等等能夠提供能量的物質資源,我們把它們都叫做能源。人們的生活、生產、科研都離不開能源。那麼能源包括哪些種,我們應該怎樣來開發和有效地利用它們呢?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物理教學計劃 篇3

一、教學基本情況概述:

1、學生情況分析

從開學一週的學習來看大多數學生不愛學習物理,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們的思想能力已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由表象向內部延伸;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他們能懂得一個問題、一種現象不單從一個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側面去尋求答案。

二、教材分析:

①重點難點密度、機械效率、功率、力的概念、壓強、二力平衡、簡單機械、比熱容。

②各章節特點物理知識涉及的面很廣,基本概念、理論更是體現在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學生要對每個部分中的知識,按知識結構進行歸類、整理,形成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並擴充套件成知識面,做到基本概念牢固掌握,基本理論相互聯絡,如:在對速度這一知識進行復習的時候,就可以把研究得到這一物理概念的思想方法遷移到密度、功率、等其它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去,舉一反三,即要做到“書越讀越厚(知識內容多)──書越讀越薄(概括整理、總結)──知識越來越豐富”,這樣才能在考試時思維敏捷,得心應手。

三、教學目標:

1、每一個學生能將教材中的所有實驗進行熟練地操作,使他們基本上具有一般物理知識的操作能力;

2、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多各種型別的計算題目,能運用多種途徑進行解答;

3、學生能運用所的物理知識去解答生活和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得到提高;

九年級年級是國中學生在校的最關鍵一年,每個學生都想在最後能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一級學校,作為教師就是要儘可能的幫助他們走好這一步,在“以學生為本”,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1、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研究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反思”、“怎樣交流”等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課堂教學中注意“三基”的訓練

由於九年級的內容相對八年級來說較難,因此,在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

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於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數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3、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國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4、重視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教學

物理概念和規律是物理知識的核心內容。要培養學生關注物理現象,引導其從現象的觀察、分析、實驗中形成物理概念,學習物理規律,繼而對規律的發現過程產生興趣。國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規律,多數是從物理事實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物理教學計劃 篇4

高中物理學科強調注重基礎,把那些最重要、最基本的主幹知識作為高中物理的主要內容,同時,高中物理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增加了近代物理的內容。物理網為大家推薦了高二物理教學計劃設計,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以市局、中心和蘇州市教科院的工作要點為指導,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這兩項基本的任務,以提高教學質量、實施課程改革、強化中、大學聯考複習指導、改進教學評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提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科研意識,樹立發展好每一位教師,建設好每一門學科,服務好每一所學校的理念,為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和教師隊伍的發展做出努力。

主要工作:

一、立足課堂,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抓好常規教學,優化教學環節。教學常規是教學的基本章法,是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基本保證,也是教學工作的永恆重點。通過優化備、教、批、輔、考、研等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深入基層學校,加強調研視導。要加大專題調研和專項指導的力度,突出集體備課、導學案、學生主體性等。把集體聽課與分散聽課、學科常規聽課與培優扶差、跟蹤聽課和隨機聽課、聽課與評課、指導結合起來,使聽課常規化、科學化,注重聽課視導的有效性。繼續開展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發揮他們的教學輻射作用。

3、改革教研方式,突出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深入學校,深入課堂,努力構建對話、交流、互動的教研模式。二要使教研課題化、專題化、系列化、精品化,開展 同課異構教研、會診式教研等。發揮網校的作用,使網路教研與實地教研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最大限度地在全市範圍內實現教學智慧共享,為教師進行業務交流搭建良好的資訊平臺。開展優質課評選、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舞臺。本學期,要認真選拔初、高中物理教師參加蘇州市教學基本功比賽,做好高中物理把握學科能力的選拔工作。

二、研究考試評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對會考、大學聯考、學業水平測試的研究力度,科學備考、效益備考。認真研究我市20xx年會考、大學聯考,總結經驗,分析不足,繼續組織好太倉市會考、大學聯考分析和經驗交流研討會。二要加強對20xx年試題、20xx年考試說明的研究,把握考試的改革動態,組織好太倉市會考、大學聯考備考研討會和九年級、高三模擬考試及高二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考試。加強對畢業班學生的研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分類指導,查漏補缺,增強複習的針對性,實現由時間+汗水模式向科研+效益模式的轉變。

高三第二輪複習工作要突出計劃性,計劃要落實到每一節課,特別要加強選修模組和實驗試題的研究。九年級複習工作的重點是努力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 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抓緊進度,最後階段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加強高二學業水平測試的複習研究,努力提高會考的合格率及優秀率。

2、細化和優化考試評價,促進教師與學生髮展。堅持科學命題、嚴密組織、閱卷分析、及時反饋的原則,提高命題的科學性。及時組織閱卷,認真分析,及時召開全市質量分析會進行反饋,指導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加強教研組的建設

1、加強教研組的組風建設。

2、加強備課組的建設。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加強資料的整理與充實,做到資源共享。廣泛收集資訊,加強資料庫建設。

3、加強校本課程的建設。組織教師積極編寫適合各個學校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積極開展加強校本課程的建設。

四、關注教師發展

1、注重新課程背景下青年教師的成長工作。通過聽課評課活動,加強對青年教師一對一輔導,幫助青年教師站穩講臺,儘快適應中學教學。要求青年教師加強綜合試卷的練習,堅持每週一練,提高解題析題能力。

2、加強中心組建設,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通過組織骨幹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與骨幹教師結對子等活動,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

3、加強骨幹教師試題研究能力,提高命題水平,為物理學科的發展出謀劃策。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二物理教學計劃設計,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物理教學計劃 篇5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注重學生髮展,面向全體學生 。國中物理教學,應按新課標理念,以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為目標,著眼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興趣、習慣及一定的學習能力。

2.重視“雙基”,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有牢固的基礎知識和一定的操作基本技能,仍然是國中階段教師的首要任務。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並用於實際,能解釋有關現象、解決一些簡單問題;對於實驗操作,要切實加強,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

3.重視科學探究,強調過程與方法的學習 。在物理知識與技能的探索與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並掌握一些簡單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要使學生認識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學生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和科學價值的樹立,是與科學知識的學習等同的.。

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注重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勇於探索,有將科學技術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樂於參與觀察、實驗或製作活動。注重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能使學生體驗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喜悅,做到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及相關技術對於社會發展、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有理想、有抱負、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5.注重科學探究,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加強科學·技術·社會(STS)的教育。對於評價教師應由過去評價體系的重結果輕過程向重視過程與關注結果相統一轉變。

分層教學,把握標高,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鑽研新教材,精心備課,課堂教學掌握適當的標高和進度,不加班加點,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學進度及安排:

第一週:機械運動

第二週:機械運動

第三週:光現象

第四周:光現象

第五週:質量檢測

第六週:物態變化

第七週:物態變化

第八週:期中測試

第九周:光現象

第十週:光現象

第十一週:透鏡及其應用

第十二週:透鏡及其應用

第十三週:質量檢測

第十四周:質量與密度

第十五週:質量與密度

第十六週:質量檢測

第十七週——複習

物理教學計劃 篇6

九年級是國中學生在校的最關鍵一年,每個學生都想在最後能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一級學校,作為教師就是要儘可能的幫助他們走好這一步,在“以學生為本”,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1、在教學中體現“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怎樣發現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研究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反思”、“怎樣交流”等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課堂教學中注意“三基”的訓練

由於九年級的內容相對八年級來說較難,因此,在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

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於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數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3、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國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觀察和實驗,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4、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週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第一節和第二節 第二週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第三節

第三週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世界 第四、五節 第四周 第一次月考

第五週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一、二節 第六週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三、四節

第七週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五、六節 第八週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第一、二節

第九周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第三節 第十週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第四、五節

第十一週 第二次月考(期會考試) 第十二週 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 第一節

第十三週 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 第二、三節第十三週 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 第四、五節

第十三週 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 第五、六節 第十四周 第三次月考

第十五週 第十六週複習 第十一、十二章內容

第十七週複習 第十三章 內容 第十八週 、十九周 複習壓強和浮力 第二十週 複習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物理教學計劃 篇7

一、教學思想:

教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算能力、空間觀念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正確、合理地進行 運算,逐步學會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會用歸納演繹、類比進行簡單的推理。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實事求是的態度。頑強的學習毅力和獨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針對九年級學生的特點,教學上打算在全面抓好"雙基"的同時,拔出一部分尖子起領頭作用,對有學習積極性而基礎一般和較差的人給予大力的幫助,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對躺倒不學的人首先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在採用較低難度的作業和要求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二、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理論學習:

抓好教育理論特別是最新的教育理論的學習,及時瞭解課改資訊和課改動向,轉變教學觀念,形成新課教學思想,樹立現代化、科學化的教育思想。

2、備好每堂課

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做好各階段的總體備課工作,對各單元、專題做到心中有數,備好學生的學習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寫好每節課的教案,做好課後反思和課 後總結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

4、做好課堂教學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以會考為指揮棒,以自主、創新、合作為主線,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5、批改作業

精批細改好每一位學生的每份作業,學生的作業缺陷,師生都心中有數。對每位同學的作業訂正和掌握情況都盡力做到及時反饋,再次批改,讓學生獲得了一個較好的鞏固機會。

6、做好課外輔導

課後能對學進行鍼對性的輔導,解答學生在理解教材與具體解題中的困難,指導課外閱讀因材施教,使優生儘可能“吃飽”,獲得進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時掃除學生障礙,增強學生信心,儘可能“吃得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發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通過做好教學工作的每一環節,盡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種有效的辦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三、教學進度:

第一週到第三週:新課學習

第四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五週:第三章 第四章

第六週: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週:第七章 第八章,第一次模擬考試

第八週:第九章 第十章

第九周: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週: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一週: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次模擬考試

第十二週:專題複習一,專題複習二

第十三週:專題複習三

第十一四周:專題複習四,第三次模擬考試

第十五週 綜合複習

第十六週 綜合複習

第十七週 會考

物理教學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教學工作核心,以紮實開展課程改革為教學工作重點;不斷更新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教師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優化教學管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所以我本著“以學生髮展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進行教學,讓學生從想學物理到熱愛物理,幫助學生掌握好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水平,使每一個學生真正能成為學科學、懂科學、用科學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況: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物理學這一門自然科學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知道物理學知識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通過“動手動腦學物理”,部分學生已對學習物理產生了較濃的興趣

185班、188班學生總的來講,同學們大部分愛學習,對學習物理更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學生們的思想能力已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由表象向內部延伸;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他們能懂得一個問題、一種現象不單從一個方向去思索,而是多角度、多側面去尋求答案;學科成績也在不斷的提高。但由於學生思維能力、認識水平、學習基礎等發展不平衡,導致有些學生的物理成績很差,歷次的`考試都不能及格,這就給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然後,做為一名教師,應該要看到學習的積極的一面,對於消極的一面要揚長避短,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個班級的物理教學成績。

三、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絡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絡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具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2)、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會記錄實驗資料,知道簡單的資料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3)、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資訊,有初步的資訊收集能力。

(4)、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

(5)、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資訊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2)、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4)、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不態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

(5)、有將自己的見解分開與他人交流的願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書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於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6)、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護,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和責任感。

物理教學計劃 篇9

一、 課程標準的要求

(1) 會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分析拋體運動。

(2) 關注拋體運動的規律與日常生活的聯絡。

二、 教學目的

1、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斜拋運動的特點是初速度方向斜向上方,只受重力作用,它的運動軌跡是拋物線。

(2) 知道斜拋運動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合成。

(3) 知道什麼是斜拋運動的射高、射程,定性地瞭解它們怎樣隨初速度和拋射角而改變。

(4) 知道什麼是彈道曲線,它為什麼不同於拋物線。

2、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與平拋運動的比較,學會斜拋運動的處理方法——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2) 通過對斜拋運動的分解,結合運動學的知識,得出斜拋運動的公式。

(3) 通過有關的閱讀,瞭解彈道曲線。

(4) 通過實踐與拓展,瞭解斜拋運動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通過對斜拋運動的分析,體會到斜拋運動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國中中的廣泛應用。

(2) 通過模擬實驗,注意到理想模型與實際問題具有差距。

(3) 通過實踐與拓展,收集有關的資料,關注拋體運動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及處理

(1) 課時建議:用1到1.5個課時

(2) 本節《斜拋物體的運動》所涉及的斜拋運動規律比較複雜,鑑於學生的實際情況,相應的物理、物理基礎比較薄弱,如三角函式、運動合成分解的向量計算、斜拋運動射程推導的二倍角公式等,物理課還沒完全涉及到,故此不宜過於強調知識的靈活應用,把精力過多地放在運用斜拋運動的規律解決定量問題上。而應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相結合,特別強調方法及能力的培養上,關注斜拋運動的規律與日常生活的聯絡,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即如課標中明確提出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會用運動合成與分解的方法分析拋體運動”、“關注拋體運動的規律與日常生活的聯絡”。

建議採用主題式教學法,即擬定某一主題,採用探究、演示實驗、討論、講解等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對斜拋運動的規律進行理論探究和實驗探究,在強化學生應用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方法能力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斜拋運動的基本規律,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比如可圍繞“貝克漢姆精準任意球”的主題,由觀看貝克漢姆精準任意球視訊認識斜拋運動,並分析斜拋運動屬於曲線運動,從而提出足球射程與什麼因素有關的研究主題。然後由學生猜想主要影響因素,給出某研究性小組的結題報告中指出的出射角對射程有重要影響,並針對此問題制定研究方案,先開展斜拋運動規律推導,進行飛行時間、射程、射高等問題的分析,再計算各出射角對應的射程,得出基本規律。然後通過演示實際情況下的斜拋運動軌跡,提出空氣阻力的影響,讓學生再做猜測,並自行擬定設計方案,進行科學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 重點、難點及其處理意見:

重點:

① 斜拋運動的規律的推導及初步應用; ②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方法的應用; ③ 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難點:

① 斜拋運動的規律的推導及射程、射高的影響因素; ② 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

講物體做斜拋運動的規律時,採用理論分析的方法,由教師、學生互動進行。要反覆指導學生將合運動分解為分運動處理,應用分運動的獨立性、等時性及等效性,先做好運動分解,將初速度分解到兩個方向上後,再由豎直上拋運動確定飛行時間,由水平勻速運動求射程,最後可以簡單計算一下某些特殊角下物體的射程。

在探究實際情況下影響物體射程的因素時,採用實驗設計的方法,通過實驗目的'、器材選擇、表格設計等規範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4) 欄目處理意見 [討論與交流]

討論射程和射高的影響因素,是在推匯出飛行時間、射高和射程表示式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可以根據式子中的物理關係直接看到結論。但也有不少學生不善於從表示式中得結論,可能會依據直觀映象提出其它因素或想法,如空氣阻力、推力、時間、高度等,這時應通過討論引導學生再次明確斜拋運動的受力分析,排除空氣阻力、推力等非理想因素,明確要找尋的是最根本的影響因素。此討論宜採取教師參與、個別有代表性的學生辯論的形式。

[實踐與拓展]

本欄目設有四個內容,可以考慮課後分小組開展,其目的都是讓學生了解斜拋運動在日常生活和實踐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資料活頁]

分析實際情況中射程與出射角間的關係,並提出問題:實際情況下射程還與哪些因素有關?激發學生的興趣,之後觀察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

用自制斜拋儀(考慮到實驗的直觀性,改用大型木架結構),演示在實際情況下物體受空氣阻力的影響,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對比實際運動軌跡與理想軌跡的區別,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空氣阻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指出空氣阻力與速度大小的關係,並引入彈道曲線。

學生學習指導

通過前面豎直拋體,特別是平拋運動規律的分析和應用,應讓學生明確了分運動的獨立性、等時性及等效性,有了將合運動分解為分運動獨立處理的習慣,在分析物體做斜拋運動的規律時,指導學生先由豎直上拋運動確定飛行時間,再由水平勻速運動求射程,同時還要補充相應的物理知識(二倍角公式等)。

注重培養學生實驗目的、器材選擇、表格設計等規範,先由教師示範設計表格來探究理想情況下射程與出射角的關係,然後由學生自行設計探究實際情況下影響射程的因素的方案,教師點評,以進行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

教學資源

1. 教具器材:自制斜拋儀、皮球

2. 多媒體課件:Powerpoint幻燈片、水火箭發射視訊、flash動畫

四、 教學設計

教學方法

探究、合作討論、講解、理論分析、實驗方案設計、演示實驗的操作與觀察、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等方法

物理教學計劃 篇10

一、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瞭解分子熱運動的基本內容。

發展性目標:能識別擴散現象,並能用分子熱運動解釋生活中熱現象。

融通性目標: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對大千世界的興趣,使學生了解通過直接感知的現象,可以認識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

二、教學重點: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的運動。

教學難點:分子之間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轉換法 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準備:課件,演示實驗和學生動手的實驗器材。

五、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學

【課件圖片展示】同學們,我們通過我們的眼睛看到的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巨集觀世界,那麼,如果深入物體內部,會是一個怎樣的情況呢?回顧第十一章的“宇宙和微觀世界”的學習,請同學們回答下面的問題。(播放課件)

1.物質由_____組成。

2.分子是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___的,如果把分子設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徑大約只有______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數量很______。

通過對前面知識的回顧,我們能夠知道: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二)合作探究

探究活動(一)

實驗:1.學生參與:請同學們判斷桌子上甲燒杯中無色透明的液體,是什麼物質?

2.演示實驗:二氧化氮氣體和空氣之間的擴散實驗。

由上面的兩個實驗,引入分子的擴散現象:

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叫做擴散現象。

證明:氣體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遞進提問:氣體可以發生擴散現象。那麼液體和固體是否也能發生擴散現象呢?課件展示:硫酸銅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

證明: 液體之間也能發生擴散現象。

課件展示:1.鉛片和金片的擴散。

2.存放煤的牆角,幾年後牆壁表面厚厚的一層都變黑了。

證明: 固體之間也能發生擴散現象。

總結:氣體,液體,固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探究活動(二)

提問:擴散現象能證明什麼?請小組討論。

請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證明了:

1. 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

2. 分子間有間隔。

學生分組動手實驗:30ml的酒精和30ml的水混合,觀察混合後總體積。3分鐘後請學生回答看到的現象,證明了什麼?通過酒精和水混合後的總體積小於60ml。

證明:分子間有間隔。

探究活動(三)

提問: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猜想:溫度。

猜想的理由(生活中的哪些現象能證明擴散快慢跟溫度有關):

學生回答:……

教師補充:1.同樣大的糖塊放在熱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擴散的快。

2.其他情況相同時,放在陽光下的溼衣服比放在家裡乾的快。

3.媽媽炒菜時,老遠就聞到香味,但吃菜的時候卻感覺沒有那麼香。

學生動手實驗 :在一個燒杯中裝半杯涼水,另一個相同的燒杯中裝等量的熱

水,用鋼筆分別在涼水、熱水中同時滴入一滴紅墨水。比較兩杯中紅墨水的

擴散現象。(3分鐘)

結論:擴散快慢與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就越劇烈,擴散越快。

(三)啟思點撥

提問:1.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那麼固體和液體為什麼不會飛散開來? 2.分子間存在間隔,那麼固體和液體為什麼很難被壓縮?(學生討論3分鐘)

請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教師出示:“彈簧連著乒乓球”教具。講解:用兩個乒乓球代表某種物質的兩個分子,中間用一個彈簧連線。分析:

當彈簧處於自然狀態(平衡狀態)時,兩分子(兩乒乓球)之間的距離設為r0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 F斥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引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斥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r0 時,F很小,幾乎為0教學小結:(學生一起大聲讀一遍,加強印象)

一、分子熱運動的基本內容:

1.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

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

3.分子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擴散現象:

1.擴散現象(定義):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叫做擴散。

2.擴散現象隨溫度升高而日趨明顯。

3.擴散現象在氣體、液體、固體中都能發生。

4.擴散現象——說明: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

2)分子間有間隔。

(四)差異評價

這節課,我學會了…

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想我將會…

我還有疑惑的是…

第十六章 第1課時 分子熱運動 課堂實錄

一。激情導學

思考後回答

1.物質由_____組成。

2.分子是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很____的,如果把分子設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徑大約只有______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數量很______。

二。合作探究

活動(一)

1. 判斷無色透明的液體是什麼物質?

2. 演示實驗:NO2氣體和空氣擴散實驗。

註明:1) NO2氣體制取方法:(方程式)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2) NO2氣體是紅棕色的有毒氣體。

3)NO2氣體處理:用NaOH溶液。

3. 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

證明:液體之間是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師:三鑫美不美?

生:美。

師:愛不愛三鑫?

生:愛。

師:我們通過我們的眼睛,看到了一個美麗的三鑫。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巨集觀世界,同學想不想知道,如果深入到物體的內部,有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我們在第十一章第一節就學習過分子的有關知識。

下面我們一起來思考後回答幾個問題:

1.物質由分子組成。

2.分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微粒。3.分子是很小的,如果把分子設想成球形,一般分子的直徑大約只有10-10m,用肉眼直接看不到。

4.分子的數量很多的。

師:1m =____nm 10-10m=_____nm

生:1m=109nm 10-10m=0.1nm (好,掌聲!)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分子大小)

師:通過對前面學過的知識的回顧可知;

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師:請同學們判斷我們實驗桌子上大燒杯裡面無色透明的物質是什麼液體?

?學生動手實驗(3分鐘)

生:是酒精。

師:大家的判斷跟這位同學的是否一樣?

生:是。

師:我們為什麼能夠判斷它就是酒精這種物質呢?

生:聞氣味。

師:通過聞氣味能夠判斷是酒精,說明這個酒精分子進入到空氣中,然後通過我們的鼻子可以判斷它是酒精。

師:下面我們進行課本P124實驗。

首先,教師將這個實驗的裝置簡單的介紹一下。

師:裝置由兩個集氣瓶和一個毛玻璃片。

下面集氣瓶中裝的是NO2氣體,上面集氣瓶中裝的是空氣。

師:NO2氣體在化學中我們學到過,它是

生:紅棕色的氣體。

師:NO2氣體是紅棕色的有毒氣體。

師:它的密度跟空氣的密度相比較,哪的大?

生:NO2氣體的密度大些。

師:下面我將這個密度大的NO2氣體放在下面,我們看看它能不能進入到上面的空氣中?

教師做演示實驗,學生觀察。

(用濃硝酸和銅起化學反應生成NO2氣體)

現象:

過一會可以看見下面的NO2氣體分子進入到上面的空氣中,上面的空氣分子進入到NO2氣體中,最後兩集氣瓶中的顏色幾乎變得均一。

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擴散現象。

總結:擴散現象:不同的物質在互相接觸時,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 叫做擴散現象。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可以證明氣體之間可以發生擴散現象,那麼肯定有同學想知道,液體和固體之間是否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呢?

生:可以。

師:可不可以,我們要通過實驗來證明。

演示實驗: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

師:請同學們思考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密度哪個大?

生:Cu SO4 溶液。

師:我們將 Cu SO4 溶液放在量筒的下面,水放在上面。

因為Cu SO4 溶液和清水的擴散實驗需要很長的時間,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兩者擴散經過10天,20天,30天后的現象。

證明:液體之間是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4. 1)金的擴散現象。

2)。煤擴散到牆裡的現象。

證明:固體之間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活動(二)

5.擴散現象說明了什麼?(學生討論)6.酒精和水的混合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現象後得結論。

現象:

30ml的水和酒精混合後的總體積小於60ml。

活動(三)

7.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晒衣服

8. 墨水在熱水中和冷水中擴散快慢。

(三)啟思點撥

課件展示:

1.金的擴散現象。

2.煤擴散到牆裡的現象。

證明:固體之間也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總結:氣體,液體和固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氣體,液體和固體之間都可以發生擴散現象。 擴散現象我們可以直接感知,同學們想想:它能夠告訴我們哪些微觀世界的知識?

同學之間討論30秒。

生:說明了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無規則的運動。

師:還能夠說明說明?

學生思考,但思考沒有結果,教師通過實驗啟發。

師:為了便於同學們思考,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酒精和水混合”實驗)

器材:兩個量筒,酒精,水。

師:用兩個量筒分別量取30ml的水和酒精,然後將酒精到在水中,看看混合後的也液體總體積是否有60ml。

?學生動手實驗(3分鐘)

師:請一位同學將自己實驗的現象和結論敘述出來。

生:30ml的酒精和30ml的水混合後總體積小於60ml,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好,掌聲!)

師:擴散現象,是我們看見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現象,它能推測我們無法直接感知的事實:(1.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無規則運動;2.分子間有間隔),這種物理學中研究問題的`什麼方法?

生:轉換法。

師:好,那麼請同學們再思考:擴散到底有沒有快和慢呢?

生:有。

師:影響擴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生:溫度。

師:同學們猜想是 :溫度,那有沒有理由?

通過我們生活中的哪些現象,可以初步的證明:擴散現象跟溫度有關呢?

生:冰塊熔化。

師:冰塊熔化,是同一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擴散現象是發生在兩種及以上的物質之間。所以,冰塊熔化不屬於擴散現象。

生:衝咖啡的時候用熱水,溶化的要快一些。

師:很好,是擴散現象跟溫度有關,還有沒有?

生:衣服放在太陽底下乾的快些。

師:很好,衣服上的分子在太陽下,溫度高些,水分子擴散到空氣中快一些。還有沒有?

生:我們在化學課的時候做的品紅在溫水中的擴散速度比在冷水中要快。

師:好的,下面我們正好一起來做做這個實驗。

?學生動手做實驗(3分鐘)

師:通過實驗,看到什麼現象?證明了什麼?

生:墨水在熱水中擴散得快。說明,溫度熱高,擴散得熱快。

結論:溫度越高,分子的熱運動就

越劇烈,擴散越快。

由於分子的運動跟溫度有關,所以這種分子無規則運動叫做分子熱運動。

師:分子不停的在做無規則的運動,那麼固體和液體為什麼不會飛散開來?分子間存在著間隔,為什麼固體和液體又很難被壓縮呢?

學生討論30秒。

生:固體和液體為什麼不會飛散開來,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著斥力。(好,掌聲!)

師:總結:分子之間同時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引力實驗

分子作用力演示模型

演示實驗:兩鉛塊相吸實驗。

師:我這裡有兩鉛塊,我先在地面上摩擦幾下,好,同學們看看它們能不能粘在一起?

生:1.能。2.不能。

師:請同學們看好了。

現象:下面的鉛塊沒有掉下來。

師:鉛塊受到重力,但不會掉下來,說明什麼?

生:上面的鉛塊和下面的鉛塊分子之間有引力。

教師出示:乒乓球彈簧模型。

師:我這裡有一個模型,可以便於同學們更好的理解分子間的作用力。 這裡,老師用兩個乒乓球代表某種物質的兩個分子,中間用一個彈簧連線。下面我們來分析:

當彈簧處於自然狀態(平衡狀態)時,兩分子(兩乒乓球)之間的距離設為r0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 F斥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引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 r0 時,F引 F斥,表現為斥力。

當兩分子之間的距離r》r0 時,F很小,幾乎為0

課堂小結:(教師給出總結,學生齊讀)

(四)差異評價

課堂練習:

1.下列現象中能說明分子不斷做無規則運動的是( )

A.在爐邊烤火感到暖和

B.開啟酒精瓶蓋能聞到酒精氣味

C.颳風時路上揚起灰塵

D.鐵釘放久了生鏽

2.互相接觸的物體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___現象。它可以發生在____,____,_____之間。

3.下列現象中不是擴散現象的是( )

A.掃地時灰塵滿天飛

B.放入杯中的糖使整杯水變甜了

C.在無風的房間裡開啟一瓶香水,過了一會兒,整個房間都有香味

D.滴入水中的紅墨水使水變紅

物理教學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從本學期開始,八年級學生將增加一門新學科,物理學物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貼近日常生活。教學是基於“生活中的物理”的理念,使學生能夠生動地體驗物理的樂趣,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材分析

教材選擇,注重從物理知識內部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潛力,積極推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互動。在學習方法上,開拓進取,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和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身動手、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材採用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體系,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學習和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物理知識的結構。這種安排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符合知識結構。

教科書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將學生視為第一讀者,並根據學習心理規律組織材料。整本書共有六章。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本章的主要材料並附上章節照片。選擇典型、啟發性、趣味性強的照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瞭解情況。本章的下半部分分為幾節。每個部分都有一些副標題,幫助學生掌握中心。在主題介紹、知識講述、歸納總結、實驗、插圖和練習中,安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以澄清思路、引導思維和啟用思維。許多章節還安排了“思考和討論”,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以鼓勵學生動腦筋,多說話。

三、教學目標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可以進入物理世界,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新的、更科學的理解。

1.進一步瞭解當前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方向和趨勢,學習物理教育的新理念。各學校應圍繞新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和科研活動。在科學探究教學中開拓進取、實踐和積累經驗是例外。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和實驗教學。在教學中,教師應多做演示實驗或課堂實驗,實施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的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的觀念。物理教學應該從生活到物理,從物理到社會;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開展體育實踐活動,加強學生實踐環節。我們應該儘可能地拓展物理教學空間,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體育實踐活動應針對問題,初步培養一些科學的工作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資料查詢、科技生產、科學實驗等。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風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理解社會生活的能力。教學要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學生生活實際,學生思想認識實際和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實際,努力運用社會生活中的新材料,新資訊,熱點問題,,注重創設新情境,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活潑主動的學習。

四、具體措施:

1。繼續做好實體單位的通關評估和檢測工作。

2.根據物理課程標準,認真學習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準備好各部分的教學計劃,不打空戰。

3.準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設定儘可能需要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體驗更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4.及時佈置作業,及時檢查或複習作業,有時採用面對面批量方式及時反饋教與學情況,以改進不足之處。

5.課後,花必要的時間輔導學生,回答問題並點選想法,以便有學習困難的學生能夠完成他們的家庭作業。

6.複習和測試每一章,期中複習和期末複習,並完成教學結束。

7.做好相關的社會實踐,加強與生活和社會的聯絡,突出“科技社會”的觀點,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五、附表:

第1章:機械運動8學時

第2章:聲學現象10學時

第3章:物理狀態變化8學時

半期檢測1&mdash3章

第4章:光學現象9學時

第5章:鏡頭及其應用10學時

第6章:質量與密度9學時

期末複習

六、實驗安排:

1、光反射定律1學時

2、平面鏡成像特性1學時

3、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2學時

4、探索固體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1學時

5、水的沸點1學時

物理教學計劃 篇12

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樹立全新的語文教育觀,構建全新而科學的教學目標體系、物理網特制定高二上冊物理選修3-1靜電現象的應用教學計劃模板。

教學內容 人教版物理選修3-1《靜電現象的應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知道靜電感應產生的原因,理解什麼是靜電平衡狀態。

2. 知道靜電平衡時,淨電荷只分布在導體表面且導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的特點。

3. 靜電遮蔽及其應用

4.通過對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內部場強處處為零的推導過程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藉助實物與演示實驗,分析靜電平衡時導體上的電荷分佈和內部場強的特點,從而得到靜電保護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觀察生活中的現象,體會生活、生產中的靜電現象,培養探索樂趣。

教學重點

1.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的特點。

2.靜電遮蔽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應用靜電平衡的知識,理解靜電平衡的特徵,認識導體的電荷分佈特點。

教學方法 實驗情境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實驗引入:借用原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冊課本緒言中“籠外電閃雷鳴,籠內小鳥安然無恙”實驗情境引入,設疑激趣。

(二)講解新課:

(設問)1.電場的基本性質: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什麼的作用?

2.金屬導體的重要特徵(導電的原因)是什麼?

(答) 1.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

2.(課件展示說明)金屬導體內部有大量的自由移動的電荷(電子)。

(設問)3.如果我們給上邊的'金屬導體加上一個勻強電場,導體會有什麼變化呢?

(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情境,即課本23頁圖1.7—1)

思考討論:

1.導體兩端的感應電荷會在空間產生電場嗎?

2.產生電場的方向怎樣?

3.現在空間中有幾個電場存在?

4.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場與外電場疊加,使導體內部的電場怎樣變化?

5.內部的電場被減弱了,但自由電子是不是仍然要受到電場力的作用,繼續定向移動?

6.繼續定向移動的結果是什麼?

7.最終達到一種特殊的狀態,內部的場強處處為零,定向移動停止。

得出結論:處於靜電平衡狀態的整個導體是個等勢體,內部的場強處處為零。

8.把上邊的實心導體挖空,變成一個導體殼,對靜電平衡狀態有影響嗎?

9.如果把一個小的導體放入導體殼中,小導體還會發生靜電感應現象嗎?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串組織教學,讓學生認識逐步深化。

前後呼應:現在你該明白“籠外電閃雷鳴,籠內小鳥安然無恙”了吧?

(教師講解)靜電現象在現代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中的應用:

1.有的電學儀器和電子裝置的外面套有金屬罩

2.中國科技館高壓放電區的保護

3.靜電遮蔽衣

4.收音機、汽車的天線

(三)歸納小結:

1.靜電感應:

感應電荷:

2.靜電平衡狀態:

處於靜電平衡狀態的導體的特徵:

3.靜電現象及其應用

(四)作業與拓展:

1.《同步解析與測評》相關題目。

2.中國科技館高壓放電區的保護與其它的保護有什麼區別?

3.自擬題目撰寫一篇以靜電知識為題材的科技小論文。

教學反思:本節是聯絡生活非常緊密的一節內容,內容雖然較為抽象,但卻更好的結合新課程理念。因此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重視實驗情境和問題情境的創設,讓學生積極觀察、發現問題,通過思考討論解決問題。在實驗和思考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感受物理的樂趣。

物理教學計劃 篇13

一、基本情況分析:

根據上期期末統考成績統計,所教班級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尖子生少,學困生較多,兩級分化較突出。從課堂教學情況看,上課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不夠靈活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上作進一步改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進行探究性的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思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之,八年級學生剛接觸物理,這是新開設的一門科目,新科目,新起點,新觀念,難教難學,這就需要師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指導思想:

本教材是經教育部直接領導由課程標準研究小組反覆的研討而完成的,在使用這套教材時,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在新的物理課程理念中倡導"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就要關注每個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養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聯絡的教學,不要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教學,從而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

三、教改措施:

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與人格的養成,加強與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相聯絡的教學,將學習內容與學習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絡貫穿於整個教學之中。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初步認識物質的形態及形態及變化,物質的屬性及結構等內容,瞭解物體的尺度,新材料的應用等內容,初步認識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係。

B、初步認識聲光電等自然現常見的現象,瞭解這些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C、初具瞭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中產生的一些歷史背景,能意識到科學發展歷程的艱辛與曲折,知道物理學不僅物理知識,而且還包科學的研究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D、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會記錄實驗資料,知道簡單的資料處理方法,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會用科學術語,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

2、過程和方法:

A、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的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B、能在觀察物理現象或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C、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資訊,有初步的資訊收集能力。

D、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

E、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書籍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資訊交流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能保持對自然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

B、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的喜悅。

D、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不態度,不迷信權威,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

E、有將自己的見解分開與他人交流的願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書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於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F、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有理想,有報護,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和責任感。

五、具體措施:

1、鼓勵科學探究的教學

A、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科學探究。

鼓勵學生積極動手、動腦、通過有目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體驗到學科學的樂趣,瞭解科學方法,獲取科學知識,逐步樹立科學創新的意識。

B、使學生養成對所做工作進行評估的好習慣。

C、重視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

在現代社會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內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良好素質的形成。

2、幫助學生儘快小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

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自己進行知識模地的構建,而不是去複製知識,學生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才是至關重要的。

3、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與日常生活,技術應用及其他科學的聯絡。

A、以多種方式向學生提供廣泛的資訊。

由於物理學與生活、社會有著極為深密和廣泛的聯絡,困此在實際教學中,要結合本地實際,進取學生常見的事例,儘可能採作圖片、投影、錄影、光碟、CAI課件進行教學。

B、在閱讀理解,收集資訊,觀察記錄作為課後作業的一部分。

C、儘可能讓學生得用身過的物品進行物理實驗。讓物理貼近生活,讓學生用物理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1、本學期的具體教學內容有

第六章電壓、電阻

本章是學習電學知識、掌握歐姆定律的基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電學知識後才能再進行以後的學習。

1、知道電壓、電阻的概念,知道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

2、會使用電壓表;會使用滑動變阻器

第七章歐姆定律

本章是電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在國中電學中處於核心地位,既是後面學習“電功率”的基礎,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電學知識的基礎。

1、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係;

2、理解歐姆定律,並能進行簡單計算;部分優生會複雜計算。

3、瞭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八章電功率

本章在學習了歐姆定律的基礎上,把對電學的研究拓展到電能和電功率。

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計算。區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優生能夠進行較複雜的計算。

3、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4、瞭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第九章電與磁

本章主要講述磁現象、電流

的磁場、電磁鐵及其應用、電動機、電磁感應及其應用。

1、能用實驗證實電磁相互作用

2、通過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3、通過實驗,瞭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及磁場的方向都有關係

4.通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第十章資訊的傳遞

本章主要講述了電磁波及資訊的傳遞。

1、知道光是電磁波。知道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2、瞭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其對人類社會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3、能舉例說明電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六、具體時間安排如下:(教學參考)

周次

日期

內容(課時)

第一週

電壓(1)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的規律(1-2)電阻(1)變阻器(1)

第二週

複習和總結(1)測試和評卷(1-2)

第三週

探究電阻上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係(1)歐姆定律及應用

第四周

測量小燈炮的電阻(1)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1)

第五週

複習和總結(1)測試和評卷(1)電能(1)電功率(1)

第六週

電功率(1)測量小燈炮的電功率(2)

第七週

準備期會考試

第八週

期會考試和評卷

第九周

電與熱(2)

第十週

電功率和安全用電(1) 複習和總結(1)

第十一週

磁現象(1) 磁場(1)

第十二週

電生磁(1) 電磁鐵(1)

第十四周

電磁繼電器揚聲器(1)電動機(2)

第十五週

磁生電(2)

第十六週

複習和總結(1)

第十七週

期末考試

物理教學計劃 篇1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W或kW。

2.會應用功率的計算公式

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過程和方法

通過觀察體驗電能表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係。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電功率和用電器的額定功率。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電功率和電功的區別與聯絡。

教學準備:電燈(功率差別較大)兩隻、燈座(與燈泡配合使用)、按鈕開關、導線若干、插頭、絕緣膠布、電能表(儘量選用轉數大的)等。因為要用220V電壓做演示,所以必須注意安全,最好用已連線好導線和燈座的示教板。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在上節課學過電能表後,同學們一定觀察了同學家或自己家的電能表。是不是可以把觀察的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呢?

在學生彙報交流之後,老師提取精華進行一個綜述。電能表有時候轉得快,有時候轉得就比較慢。一般是晚上轉得快一些,白天轉得較慢。電能錶轉得快慢和用電器的多少及用電器的種類有關係。

今天我們就通過實驗來證明大家觀察到的現象準不準。

二、進行新課

1.電功率

演示:不同的燈泡接入電路中,電能錶轉動的情況。考慮到操作的安全性,不建議學生操作,教師可提醒學生,電能表連線時應串聯在電源上。

(1)先將15W的電燈接入電路,合上開關,燈發光,同學們觀察電能錶轉動情況。

(2)將15W的.燈泡取下,換上100W的燈重複第一步實驗。

同學們觀察並比較兩次轉動快慢情況。

現象:電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轉動得快,燈也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3)將兩隻燈泡並聯接入電路,合上開關,兩燈均亮。再觀察電能表的轉動情況,並和前兩次做比較。

現象:第三次電能錶轉動得比第二次還快。

斷開電源,取下兩隻燈泡,同學們再觀察這兩隻燈泡,有什麼發現?用實物投影將燈泡展示給學生看。

現象:兩隻燈泡不一樣,一隻上標著220V,15W,另一隻燈泡上標著220V,100W。

我們已經能準確地觀察電能錶轉動的快慢了,還記得電能表有什麼作用?接入電路的目的是什麼嗎?

電能表是用來測量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多少的。電能錶轉得快說明了什麼?轉得慢又說明了什麼呢?

回憶一下剛才的實驗中,同學們注意到第一盞燈亮時電能表比第二盞燈亮時轉得慢。假如電能表在第一盞燈亮時,1min轉10圈;在第二盞燈亮時,1min能轉20圈。

第一盞燈工作4min,電能錶轉幾圈?1min轉10圈,4min40圈。如果是第二盞燈工作2min,電能錶轉幾圈?電能表也是轉過40圈。都轉40圈時,消耗的電能一樣多。消耗一樣多的電能,第一盞燈用4min第二盞燈用了2min,說明消耗電能的快慢不一樣。

不能說電能錶轉動越快;用電器消耗電能越多,而是電能錶轉動得越快,用電器消耗電能越快;電能錶轉盤轉動得越慢,用電器消耗電能越慢。

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不同,表示了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不同。請同學們看課本,瞭解在物理學中用什麼物理量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

物理學中用電功率(electric power)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符號是P,單位是瓦特,簡稱瓦,單位符號是W,還有一個更大的單位是千瓦(kW),1kW=103W。

請同學們觀察小資料,你能瞭解到一些什麼資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