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熱門】教學計劃3篇

東流逝水,葉落紛紛,荏苒的時光就這樣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我們將帶著新的期許奔赴下一個挑戰,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計劃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教學計劃3篇

教學計劃 篇1

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感知文章的內容。

2. 品味語言,體會文章的諷刺藝術。

3. 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探究文章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難點:

重點:品味語言,感知其諷刺意味。

難點:探究文章的現實意義。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胡適是一個不簡單的人。他集哲學家.文學家.詩人.新紅學的創始人於一身,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他還獲得三十五個“博士學位”。今天我們從他寫的《差不多先生傳》中可以瞭解他的一些思想,獲得一些啟示。

2、本文是一篇傳記體裁的寓言,寫於1924年。傳記是一種用來記載人物生平事蹟的文章體裁。一般由別人代為記述的,叫做“他傳”,也有自述生平的,叫做“自傳”。

二.自讀課文,感知課文

畫出生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出雅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圈點美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梳理文路,把握結構(1) 分段:

第一部分(1--4)介紹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特點。

第二部分(5--10)記敘了差不多先生的“生平事蹟”。

第三部分(11---12)寫差不多先生死後,人們都稱讚他,仿效他。

二、 合作探究,把握內容

1. 齊讀第一部分

(1) 開頭第一句話有什麼作用?

(2) 為什麼說差不多先生“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其中“中國”與“全國”相連有什麼意義?

(3) 他的個性特點怎樣?

2、默讀第二部分,歸納差不多先生做了哪些“差不多”(苟且馬虎)的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些事例,都表現了差不多先生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2. 小結:

文章中的差不多先生無疑是一個可笑可悲的人,他一身做事馬馬虎虎,敷衍塞責,最後為此搭上了性命。他至死不覺醒,臨死的時候他還在說:“活人同死人差不多……”愚頑至極,可是這樣一個人,在他死後還有人稱讚他,仿效他,簡直令人不可思議。那麼文章的寓意是什麼呢?

三.品析語言和探究寫法

1、 讀下面的句子,品味其語言內涵和手法

(1) 他有一雙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他有兩隻耳朵,但聽的不很分明;他有鼻和嘴,但他對於氣味和口味都不很講究;他的腦袋也不小,但他的記性不很精明。

(2) 他死後,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說他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於是大家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3)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尋錯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裡焦急,等不得了,心裡想到:“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讓他試試看吧。”

2、 從文章的語言和選材中可以看出文章主要運用了什麼寫法?

筆法是___________,語言是_____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諷刺是___________。

3、 從文章的內容和結構等可以看出傳記有什麼寫法(歸納)

(1) 開頭一般都要寫人物的姓名.籍貫.家庭狀況,以及誕生的年.月等。

(2) 一般採用敘述和說明的表達方式。有時為了增強作品的生動性,可以適當加以描寫.議論和抒情。

(3) 以時間為順序,或按人物的事蹟,或依照其行跡,將人物的一生分幾個時期來寫。

(4) 文章的內容要以事實為根據。

補充:《差不多先生傳》不是一篇真正的人物傳記,因為世上沒有這個人。作者只是以人物傳記的形式成文,達到諷刺國人的目的,引人深思,增強效果。

教學計劃 篇2

[學習目的]

1.理解課文的主旨。

2.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3.理解本文運用多種修辭方法融古代詩詞和民間口語為一體的語言特色。

[學習過程]

一、回答元曲的文學常識.

二、作家以及寫作背景.

1. 作家作品:王實甫,中國元代雜劇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與生平事蹟不詳。他的創作活動大致在元成宗的元貞、大德年間。長期混跡於教坊、行院,與伎藝為伍,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編撰雜劇13種,只有代表作《西廂記》與《麗春堂》傳世,《販茶船》、《芙蓉亭》各傳曲文一折,餘則散佚。

2. 王實甫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語言藝術大師,他吸收了當時民間生動活潑的口語,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融化百家,創造了文彩斑斕的元曲語彙,成為我國戲曲史上文采派最傑出的代表,形成了非常優美的“花間美人”的藝術風格。我們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可以說就是這種風格的一個傑出的代表。

3. 《西廂記》的故事來源於唐元稹的小說《鶯鶯傳》(又名《會真記》)。小說敘述唐貞元年間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鶯鶯和書生張生戀愛、終被遺棄的悲劇故事。鶯鶯的悲劇形象概括了中國歷史上受封建禮教約束和被輕薄少年遺棄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運。可是元稹卻誣鶯鶯為“不妖其身,必妖於人”的“妖孽”,而把張生對鶯鶯的始亂終棄說成是“善補過者”。這就未免顛倒黑白,文過飾非.

4. 首先,《西廂記》歌頌了以愛情為基礎的結合,否定封建社會傳統的聯姻方式。作為相國小姐的崔鶯鶯和書劍飄零的書生相愛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以門第、財產和權勢為條件的擇偶標準的違忤。崔鶯鶯和張生始終追求真摯的感情。他們最初是彼此對才貌的傾心,經過聯吟、寺警、聽琴、賴婚、逼試等一系列事件,他們的感情內容也隨之更加豐富,這裡佔主導的正是一種真摯的心靈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5. 其次,崔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於功名利祿之上。張生為崔鶯鶯而“滯留蒲東”,不去趕考;為了愛情,他幾次險些丟了性命,直至被迫進京應試,得中之後,他也還是“夢魂兒不離了蒲東路”。崔鶯鶯在長亭送別時叮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她並不看重功名,認為“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即使張生高中的訊息傳來,她也不以為喜而反添症候。《西廂記》雖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團圓結局,但全劇貫穿了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出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

課文導學:

1、正音

筵席( ) 鬆了金釧( ) 面靨( ) 衰草悽迷( )

棲息( ) 勞燕分飛( ) 餘蔭( ) 蝸角虛名( )

2、釋義

勞燕分飛:古樂府<<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後世多指夫妻別離

蝸角虛名 蠅頭微利:形容微不足道的虛名小利

舉案齊眉:後漢梁鴻的妻子孟光給丈夫上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高舉至眉前以示恭敬,後形容夫妻相敬

3、既然本文是長亭送別,那麼長亭就是這首元曲的意象,長亭是古代設在大道旁邊為送別餞行而用的亭子,古語有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的說法,所以叫十里長亭.<<長亭送別>>即描繪了一幅動人的場面,因此,“長亭”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詞中不斷出現。如柳永《雨霖鈴》中“寒蟬悽切,對長亭晚”等。

還有那些送別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捨之情,或敘寫別後的思念)

①、楊柳。它源於《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又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等。

②、南浦。南浦多見於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它成為送別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一名句有很大關係。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後,南浦在送別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別詩詞中出現得則更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別》中的“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等。

③、酒。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託酒以將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絡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

4、同學們熟讀課文.

四、分析課文

1、[端正好]一曲,因景生情,寫淒涼的暮秋景象引出鶯鶯的離愁別恨。這首曲子化用了范仲淹的《蘇幕遮》: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依據蘇幕遮回答問題:

①、本首詞作者運用的抒情方式是( ),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②、上闕作者的.觀察景物的視角是( )( ),作者運用了什麼樣的描寫手法?

③、怎樣理解“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2、結構層次:

本折戲共幾個人物,刻畫了幾個場面。

人物角色:夫人,長老(即下文的潔),旦,末,紅娘

3、由四個緊密銜接的場面組成:

①赴亭惜別(送別途中)——表現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之情。

②長亭餞別——刻畫鶯鶯、張生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③殘照離別(臨別叮囑)——表現鶯鶯對張生的關心和擔心。

④離別愁思(目送行人)——描寫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捨的情景和離別後的痛苦。

四個場面,共十九支曲文,將藝術觸角伸展到人物的心靈深處,集中刻畫的是鶯鶯送行時的細緻複雜的心境意緒。

4、理清劇情結構:

第一部分(“夫人、長老上”——“素與我恓恓惶惶的寄”):趕赴長亭。表現崔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見夫人科”——“專聽春雷第一聲”):長亭餞別。主要刻畫崔鶯鶯、張生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心理,突出崔鶯鶯珍重愛情而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小生又生此念”):臨別叮囑。主要表現崔鶯鶯對張生的關心和擔心。

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結尾):夫妻分別。描寫崔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捨的情景和離別後的痛苦。

5、依據課文回答問題

①、[滾繡球]中哪些詞極力體現出主人公難分難捨的心情?

每一句都有:遲、疾、難系、掛、迍迍、快快、早、鬆、減等。

②、[叨叨令]中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幾個疊詞?這種手法和這些疊詞的運用有何藝術效果?

排比手法;五個疊詞;排比和疊詞的運用造成了音節和聲韻的迴環流轉,產生了“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

③、【端正好】:選取了哪些意象?有什麼特徵?藝術效果如何?你認為“曉來誰染霜林醉”這一句中哪個字用得最好,為什麼?

④、【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麼懶上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後何遲?此曲描寫了怎樣

一幅畫面?曲中作者是如何創造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的?

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構成一幅深秋郊外黃昏的畫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圍更加蕭瑟淒涼。這支曲子以景襯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動展現了鶯鶯離愁漸遠漸無窮的心境

⑤、《長亭送別》最後一句“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李後主《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作比較分析。

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具體的物象,饒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將愁變成了水,秦觀又將愁變成隨水而流的東西,李清照又將愁搬上了船,王實甫則把愁裝在了車上。都很自然貼切,不著痕跡,且意境完整。

⑥、從夫人的說話來看,她是怎樣一個人?

貪圖富貴權勢的勢利的貴族。

⑦、脫布衫]中也有環境描寫,這裡有何作用?

渲染張生內心因離別而產生的惆悵淒涼之情。

⑧、“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一句採用了什麼手法?與哪一詩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誇張手法,意思是說因為離愁別恨而消瘦了;與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同。

⑨、“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表現了崔鶯鶯怎樣的思想感情?

珍惜愛情,輕視功名利祿。

(10)[滿庭芳]中用了幾個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運用孟光獻飯的典故,是表現崔鶯鶯對張生的體貼之心;運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現崔鶯鶯對張生的愛之深切。

(11)“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一句化用的是誰的詩句?

范仲淹《蘇幕遮》——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12)“蝸角虛名,蠅頭微利”這個典故出於何處?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樣的意思?

語出蘇軾《滿庭芳》詞。表明了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痛恨態度。

(13)怎樣理解[耍孩兒]中的典故?

“紅淚”借王嘉《拾遺記》的典故,司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現主人公因離別而生的傷心之情。“伯勞飛去燕西歸”則用牛郎織女的典故表現兩人纏綿難捨的心情。

(14)[二煞]中所用是幾個典故?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麼?

三個典故,見課本。其作用是表明崔鶯鶯對張生的擔心。

6、賞析第一部分的曲詞:

[滾繡球]一曲,由情及景,用途中的景物為線索來抒發離別的怨恨。

這段曲詞和前面的[端正好]相比,在情景上的鋪設是不相同的。[端正好]主要是採用因景生情的手法,用淒涼的暮秋景象來引出鶯鶯的離愁別恨。[滾繡球]則是比較多的採用了由情及景的手法,柳絲繫馬、疏林掛斜暉、馬慢走車快行、鬆了金釧減了玉肌等等描寫,無不都是由鶯鶯對張生的依戀惜別之情引發出來的。

7、思考:長亭送別,突出了鶯鶯的什麼思想?體現在哪裡?

①刻畫鶯鶯、張生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雖然久後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我諗知這幾日相思滋味,卻原來此別離情更增十倍;若不是酒席間子母每當迴避,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將來的酒共食,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

突出了鶯鶯珍重愛情而輕視功名的思想——“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

本段中鶯鶯的感情——恨

8、思考:臨別叮嚀,突出了鶯鶯的什麼思想感情?體現在哪裡?

①對張生的關心——[五煞]

②對張生的擔心——[二煞]

本段中鶯鶯的感情——怕

9、[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構成一幅深秋郊外黃昏的畫面。[一煞]與[端正好]兩相輝映,並與[滾繡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互相照應;[收尾]以“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裡”再次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境;此外,本折中還有其他幾處的景物點染。這就自始至終、相當完美地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和環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本段中鶯鶯的感情——念

如何理解鶯鶯這一人物形象?

鶯鶯是一名敢於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愛情生活的多情鍾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寫了鶯鶯依依不捨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現了鶯鶯重情輕利的思想。她為離別而悲啼愁苦,痛極之際,竟埋怨張生忘舊情而輕遠別。這種埋怨正是愛極痛極的一種變態心理,是一種深情的痴語。鶯鶯既傾訴著內心的萬種離愁、無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遺棄的痛苦心理。此時此刻,鶯鶯該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說,然而她對“憐取眼前人”的臨別贈言,其實正是她內心隱憂的曲折吐露,也是當時社會中司空見慣的身榮棄妻的悲劇在鶯鶯心靈上的陰影的反映。在鶯鶯看來,狀元及第並不值得羨慕,最重要的是夫妻並蒂相守。而事實上張生應試是被逼的,他們的分離乃是封建勢力的壓迫所致。因此鶯鶯發出了對封建勢力的怨恨。鶯鶯還進一步把怨憤指向那可惡的名利思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世俗的名利觀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而鶯鶯卻對這種虛名微利表示了極大的蔑視與痛恨,這就把鶯鶯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離別之苦,推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文學家、詩人郭沫若曾經說過:文藝母親的女孩兒裡,“要以《西廂》最完美,最絕世了。《西廂》是超過時空的藝術品,有永恆而且普遍的生命。”王實甫就活在他的《西廂》裡。

體會《西廂記》的語言特色:

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展現人物內心的情感,增強感染力;二是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使語言既清麗華美,又生動活潑。

本文的主題是什麼?

歌頌真誠的愛情,表現反封建、輕名利的思想。

教學計劃 篇3

說課流程:

本課內容我從以下六個方面加以闡述:1.教材分析;2.學情分析;3.設計理念;4.教學目標; 5.教法與學法;6.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二小節《筆算除法》的第一課時——《“一位數除兩位數 商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1.教材的特點、地位和作用:本節課是整數除法的相關知識,它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豎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又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通過學習,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豎式計算的合理程式。

教科書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一位數除兩位數,被除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整除,主要解決除的順序和豎式寫法的問題;例2也是一位數除兩位數,但除到被除數十位上有餘數。本節課內容,對學生進一步學習筆算除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重點是理解算理,掌握演算法.掌握筆算除法的步驟和商的書寫位置。難點是讓學生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後,如果有餘數,應該與下一位上的數連在一起繼續除的道理。

二. 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起點分析: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儲備要求,一是表內乘、除法,二是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三是“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因學習“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間間隔較長,應創設適當的情景,幫助學生複習與回顧。

2.學生的能力結構分析:通過口算除法和“除數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學習,學生已熟練掌握了口算除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了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學生的學習風格的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已學習了兩年半時間的新教材,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是用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且也習慣和喜歡上了這樣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學時要注重創設情境,提供學生觀察、思考、交流的機會和時間。

三.設計理念

1.強化數學教學的人文性

數學是一種文化,是人類文明的精華,數學教學應以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為載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節課充分利用主題圖創設的植樹情境,意在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使學生體會植樹活動中也有數學,啟用學生的問題意識,強化數學教學的育人功能。

2.在操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

本節課教師提供操作活動的材料,把操作過程和筆算豎式結合起來,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突出數學教學的操作性、自主性和探究性。

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學會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筆算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經歷“一位數除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的形成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的直觀與簡約美,體驗數形結合的思想,培養學生與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教法與學法

1.教法:採用情景·問題與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以植樹活動為情境線索,誘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以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資料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並如何解決問題為探究材料,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從而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討論等方式理解筆算除法的算理,探索用豎式計算的合理程式。

2.學法:本節課採用“自主、探究、交流”的`學習方式。通過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等途徑,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以此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

六. 教學過程

本節課在教學時,主要經歷了以下五個流程:溝通舊知,建立聯絡à創設情景,匯入新課à自主探索,領悟演算法à鞏固新知,應用新知à回顧反思,深華提高。

(一)溝通舊知,建立聯絡

1.口算

27÷3 40÷2 240÷8

(設計意圖:勾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為下面的新知學習作鋪墊。)

(二)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出示p19植樹情境圖,引導觀察:圖中告訴我們哪些資訊?根據這些資訊可以提出什麼問題?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42÷2 52÷2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創設的植樹情境,一方面對學生進行保護環境、熱愛勞動的教育,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資料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

2.(1)請你估計一下42÷2大約是多少?

(設計意圖:在筆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感,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形成先估算再筆算的習慣。)

(2)如果要準確地計算42÷2你又是怎麼想的?(揭示課題)

(三)自主探索,領悟演算法

1.教學例1 42÷2=21

嘗試列豎式計算,邊用小棒分一分,邊自我檢查,並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試做,有利於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再操作小棒,結合操作過程自我檢查,並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體現數形結合,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2。教學例2 :52÷2

(1)先估算,再師生共同擺小棒,邊擺邊討論多餘的1捆怎麼辦?針對豎式,討論被除數十位上餘下的“1”是怎麼來的?表示多少?接下去怎麼寫?為什麼要把1和2合成12?並讓學生分別指出4.2.1這三個數對應的小棒圖,比較這裡的4.2.1與例1的4.2.1表示的意義相同與否。

(2)比較例1和例2筆算豎式的區別。

3、引導概括總結:從哪一位除起?商怎樣寫?被除數十位上除後有餘數怎麼辦?每次除得的餘數和除數有什麼聯絡?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後的比較,既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時,歸納出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四)鞏固新知,應用新知,

1、填一填。

1 □ □□

____ ____

4)4 8 6)8 4

4 □

□ □□

□ □□

0 0

2.辨一辨:請你當小醫生,先診斷,再“治病”。

34 11 1

____ ____ ____

2)68 6)96 5)60

68 6 5

0 6 1

6

3.賽一賽: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p20 做一做 1

4.用一用:p21練習四第3題

(設計意圖:“填一填”是一個模仿性的練習,“辨一辨”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賽一賽”要求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正確計算,並儘量提高計算的速度,“用一用”既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又體現了“算用結合”的思想。)

(五)回顧反思,深華提高

你學會了什麼?是怎麼學會的?學了這節課後你有什麼感想?

標籤: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