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地理教學計劃 15篇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教學計劃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地理教學計劃 15篇

地理教學計劃 1

根據預測,複習國中地理大約需要40個課時,每週為二個課時,加上晚自習,課時相對教材內容有些不足,但力爭在13周時結束複習。所使用的教材是在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科書》編寫的人教版地理老教材。雖是老教材,但得按新課標,新教材,新環境進行教學,高要求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為了培養大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力爭把計算機輔助教學,網路環境,完備的地理教具作為地理教學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學校教導處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路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應對國中升學考試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順利地通過升學考試。

二、具體工作

1、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保障每節一練。

2、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3、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4、申請購置教學必備的地理教具,軟體。做好器材的登記,使用,保管工作。

5、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6、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7、認真參與集體備課,精益求精,爭創優秀教案。

8、參加聽課評課活動。虛心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9、擬好複習計劃,制定複習提綱,認真組織複習。

10、每次月度考試後,全面做好每個學生,每個班級的質量分析。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地理教學計劃 2

一、指導思想

依據新課標要求為指南,以人教社(20xx版)教材為依據,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認真落實該學科的教學常規,切實加強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積極參與有深度的教學研討和交流活動,達到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任務。通過引導學生學習與生活密切關聯的地理知識,達到讓學生自覺形成地理思想,培養學生濃厚的學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年任八年級6個班的地理教學,學生學地理的能力總體上講,層次差別不是太大,每班的大部分學生在七年級時地理掌握的都不算很好,有少部分的學生稍差些,在知識點的掌握和分析問題能力上,有三個班較好,一個班其次,兩個班較差一些,針對這些情況,本學期要有改進,加大轉差力度,儘量縮小層次差,使各班都至少有25%的優生,70%的合格。

三、本學期教學目標

1. 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資訊,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佈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

2. 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 3. 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蒐集相關資訊,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思路。

4. 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的`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德育目標:

1.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關心家鄉和祖國的建設,增強對祖國和民族發展的責任感。

2.正確認識我國不同地區的地理差異,理解和熱愛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 3.進一步樹立協調人地關係的觀點、地區差異的觀點、因地制宜的觀點、地區發展潛力的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進一步學會運用這些科學觀點分析和解決一些地理問題。

4.正確對待我國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進一步養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依法規範自身行為和影響他人,並以力所能及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能源。

5.進一步感受、體驗和欣賞地理環境中的和諧美,進一步增加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進一步養成實事求是、嚴謹細緻的科學精神,進一步體會人地關係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1、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徵。

2、讀圖分析能力和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初步掌握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

難點:各地理要素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

五、教學措施

(一)

(1)充分發揮雙主體的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做到精講精練,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絡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時效率。訓練題要做到精選練、重基礎,提倡微型題訓練,講練結合,鞏固與提高並進。

(4)要善於把握重、難點教學,指導學生抓住生活實際中的具體問題,運用所學地理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活學活用。複習時,切忌要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機械背誦,應把教材內容和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和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啟用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課,緊握集體智慧和力量,注重實效。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目標,上好每一節課;

(6)認真學習新課標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的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隨時隨地做好地理知識的資源收集和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8)積極參加教研教改活動,在教研組,教務處的指導下,努力使教育教學能力再上新臺階。

(9)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0)每次檢測後,要切實做好質量分析總結,注重查詢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二)學困生意見

1、首先要摸清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補救知識,激發學習動機,增強信心,教給學習方法。

2、在班內可以開展“一幫一,一對紅”活動,讓後進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 3、讓後進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如當眾在班上表揚該同學或向家長彙報學生在學校的進步。

4、在平時應多加強對學困生的檢查督導。

通過本學期的轉化,本班學困生能基本掌握學習的方法,能樹立學習態度,對於掌握基本技能起到推動作用。引導學生,樹立學生要學、肯學、苦學的思

想,努力徹底地改變自己,實現自我價值。使本班學困生轉化率達到90%。

六、教學進度表

地理教學計劃 3

一、教材

本節課—為魯教版必修二第二單元第一節《城市發展與城市化》,本節介紹了城市的起源和城市的發展,重點探討了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城市化的差異、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四個問題。城市化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是互相促進的,但城市化也給化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城市起源的條件和發展的`三個階段;瞭解城市化的含義、標誌和當代城市化的特點;理解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圍繞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等因素城市起源和發展;從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圍繞著城市化的三個標誌,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從城市數量、規模擴大所引起的變化角度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影響;領會當代城市發展的趨勢;重視城市環境問題。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城市化及其特點,城市化帶來的環境問題

難點:郊區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四、學情:

學生對城市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對於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概念等沒有什麼知識基礎,要求教師多蒐集資料、圖片,讓學生有一個細緻的瞭解,給下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五、教學方法:

1、圖表、圖片展示法

2、學案導學

3、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匯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地理教學計劃 4

一、教學物件分析

本學期教學班級為跳菜班,共有學生64人,女生少男生多,總體上學生基礎都很差,因此教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首先維持課堂紀律就成了最難的事;其次備課也必須具有針對性;最後須花時間和精力與學生接觸和交流,以便於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教學課程分析

本學期所教科目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陳錫疇 王雁主編的《中國旅遊地理》第二版(旅遊服務於管理專業 飯店服務與管理專業)。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本教材為中等職業學校旅遊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課程,課本內容既有適度的基礎理論知識又有必要的技能訓練。其主要任務是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強化技能訓練、滿足職業崗位的需要、以培養應用型的旅遊服務人才。

(二)、教學目標

1、瞭解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概況。

2、掌握各省市自治區的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3、熟練掌握書寫導遊詞的方法以及資料和修辭手法的運用。

4、通過多媒體教學豐富學生的閱歷。

(三)、教材分析 本書共分為18章為全年教材第一學期學習了前九章分別是: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中國旅遊資源;第三

章:旅遊資源賞析;第四章:中國旅遊客源地理;第五章:中國旅遊交通與旅遊路線;第六章:旅遊資源開發與旅遊環境保護;第七章:旅遊資訊與旅遊地圖;第八章:中國旅遊區劃;第九章:東北旅遊區。其中第一章有一節內容;第二章四節;第三章三節;第四章三節,第五章四節,第六章兩節,第七章兩節,第八章兩節,第九章四節。內容比較多。根據每週3節的課時,擬定以下教學計劃。下學期按計劃學習教材的後八章最後兩張為自學內容。 第 九 章 介紹了東北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第 十 章 介紹了華北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第十一章 介紹了華東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第十二章 介紹了華中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第十三章 介紹了華南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第十四章 介紹了西北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第十五章 介紹了西南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第十六章 介紹了青藏高原旅遊區的概況、主要旅遊城市和遊覽勝地。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

(一)、教學重點

1、 第二章:中國旅遊資源概述(掌握掌握旅遊資源的概念、分類和特點)

2、 第四章:中國旅遊客源地理(掌握旅遊者產生的`地理背景)

3、 第五章:中國旅遊交通與旅遊路線(掌握主要旅遊交通方式;掌握中國旅遊交通網路的構成)

4、 第八章:中國旅遊區劃:(掌握中國旅遊區劃)

(二)、教學難點:

1、 第四章:中國旅遊客源地理(掌握旅遊客源地與目的地的空間相互作用)

2、第五章:中國旅遊交通與旅遊路線(掌握旅遊路線的制定技巧)

 四、具體措施:

1、 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好上課的講槁。

2、 加強理論的教學,多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從例項出發使學生在獲得一定的感性知識的基礎上,再提高到理性的認識,從而形成完整的概念。

3、 注意課外作業佈置的質量,認真做好作業的批改,在作業中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輔導和解決。

4、 上課時要講求教學方法,注意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多通過事例說明所學的內容。讓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

5、 加強對中下生的輔導,組織一幫一的學習小組,對待進生多談心多鼓勵,從而提高待進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成績。

6、 適當進行單元測試,以便及時鞏固學習的效果,測試後做好總結,對於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平時多加輔導,培養和樹立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7、 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尋求最優的教學方法,全力做到使學生聽得專心、學得用心。

8、 多做優良的教學課件,通過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計劃 5

本學期主要進行大學聯考一輪複習,大學聯考一輪複習追求基礎全面,主要針對所有知識點,夯實基礎,牢固識記,真正理解,靈活運用,形成系統條理的知識體系。本階段複習的依據是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按照章節系統複習,以教材基礎知識為主,構建知識框架。立足課程標準,在複習中抓準知識點,對於課程標準中所列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讓學生應該熟練掌握,自覺做到章章有歸納,節節有提煉,課課有總結。以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的能力,調動和儲備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的能力,推理論證的能力。

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主要複習區域地理、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地理必修Ⅲ。區域地理包括基礎知識、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它是中學地理學習和考試的基礎,是地理學習的'起點和歸宿。地理必修Ⅰ、地理必修Ⅱ和地理必修Ⅲ是系統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中學地理學習和考試的重點。

教學進度

第一部分 區域地理

第一章 基礎知識

第一節 地球和地球儀

第二節 地圖

第二章 世界地理

第一節 世界地理概況

第二節 亞洲

第三節 五個重要地區

第四節 六個國家

第三章 中國地理

第一節 中國自然地理

第二節 中國人文地理

第三節 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四節 不同尺度的區域發展

第二部分 必修Ⅰ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節 地球的宇宙環境及其結構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第三節 地球的運動(一)

第四節 地球的運動(二)

第二章 自然環境中的物質迴圈和能量交換

第一節 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迴圈

第二節 地球表面形態

第三節 大氣環境——大氣的垂直分層、受熱過程及運動

第四節 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佈和移動及對氣候的影響

第五節 常見的天氣系統

第六節 水迴圈和洋流

第三章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要素與環境變遷

第二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第三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一節 地形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佈的影響

第二節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第三節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

第四節 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

第三部分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與環境

第一節 人口的數量變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節 人口遷移

第三節 地域文化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與環境

第一節 城市空間結構

第二節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第三章 區域產業活動

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絡

第二節 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型別

第三節 工業區位因素和工業地域聯絡

第四節 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第四章 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 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和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

第二節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和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

第四部分 必修Ⅲ

第一章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第一節 區域的基本含義和區域發展階段

第二節 區域發展差異和區域經濟聯絡。

地理教學計劃 6

一、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以世紀精神為指標,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加強課堂教學,儘快適應網路環境下和計算機輔助下的地理課堂教學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學科教學目標。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時,通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能力,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基本情況:

通過複習七、八年級上下冊相關內容的學習,學生對地理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具備了初步的讀圖、分析、判斷的能力,對世界概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但也有一少部分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知識還沒有形成系統,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將本著認真,嚴謹的`教學態度開展本期教學工作,在新的學期裡希望揚長避短,深入學生,力爭取得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目標:

教完人教版七、八年級地理上下冊選取的8章內容,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識,讓學生具備必要的基本技能,對我們所處的世界有一個明晰的瞭解,對世界一些重要的國家和地區有著較為詳盡的知識掌握。

四、本期教材重點、難點:

1、地球和地圖,地球的運動

2、中國的氣候及自然資源

3、會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五、教學措施:

1、強化學生的基本技能,學會讀圖、填圖、從客觀上了解地理單元的知識。充分利用地圖冊來實現教學目標和要求。

2、進行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資料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同時,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一個系統的瞭解和掌握,也為他們今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3、強化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多種教學形式,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培養學生關注自然,關心社會,關心時事的自覺性。關注熱點問題生活問題,進行專題複習和綜合複習。

六、教學課時與程序:

1、二月份複習七年級上冊內容

2、三月份複習七年級下冊、八年級上冊內容

3、四月份複習八年級下冊內容

4、五月份複習荊州市綜合訓練題

4、六月份進行考前模擬訓練

地理教學計劃 7

一、學情分析

經過去年的地理教學,三個班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閱讀地圖並通過地圖分析地理現象的方法,掌握了國中地理教學綱規定必須掌握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從上個學期期末檢測的成績來看,三個班在全縣名列前茅,這對於學生學習八年級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劃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其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高原、四盆地、三平原、三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學習中國的氣候型別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教學中應注意結合立體模型圖,以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資源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佈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資源對影響,明確節約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資源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碳、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三、教學措施

1、強化基本技能訓練,通過識圖、繪圖、比較、分析、歸納、總結等方式,提高學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閱讀、分析、理解能力。

2、強化學生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現象和解釋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的能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化的課堂教學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3、加強課後的輔導,注重學以致用。開展各種地理小知識競賽活動,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地理知識,並提高應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4、搞好單元測試,發現問題及時加以解決,以確保所授知識的準確性,同時培養學生尊重科學的思想品質。

地理教學計劃 8

一、學生基本情況

通過綜合分析我校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成績和高二期末考成績,高三地理備課組的老師們對本屆學生的地理學力水平有了初步的瞭解,大家一致認為本屆學生整體的地理素養較低,基礎較薄弱,缺少尖子生,本校學籍學生落後面較大,地理大學聯考備考形勢非常嚴峻。為了有效提升我備課組老師的教學水平,搞好第一輪複習,提高地理教學實效性,特制訂本學期高三教學工作計劃。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第一輪複習必須緊抓地理教材、地理課程標準、考試說明,注重雙基教學,構建地理主幹知識框架和網路,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關注社會和生活。處理好自然、人文和區域地理之間的關係,熱點問題應體現地理學的應用功能與社會價值;地理能力的核心是圖表、文字資訊的分析應用能力。教學中應突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域性。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評價、歸納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三、一輪複習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鑽研教材、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研究近三年大學聯考試題

每位老師要認真鑽研教材和考試說明,研究20xx--20xx年大學聯考題,教師要不斷研究大學聯考的新變化和發展趨勢,深刻理解考試大綱內容和含義,認真學習試題分析,研究大學聯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能力要求,使自己的教學不偏離大學聯考的要求。重視每次月考後集體備課對試題的分析,根據存在問題有針對性的講評試卷或調整教學策略。

2.抓好“雙基”把握好教學導向

在高三的備考中,教師的複習不能帶有僥倖的心理去猜題、押題,一定要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立足於“雙基”,從地理概念、地理分佈、地理事象,到地理讀圖、地理過程、地理原理,再到地理觀念、地理能力、地理規律,要強調地理特徵的`空間性。以不變應萬變,才能做到萬無一失。為此,應重視地理原理的教學,並重點抓住以下幾方面:一是夯實基礎識,到邊到沿,不留死角;二是建構和完善學科主幹知識體系;三是對重點知識形成專題,挖掘知識間的橫向和縱向聯絡,強化規律(過程)和方法,重視聯絡和運用。

3、強化地理圖表的學習

空間性是地理學科區分於其他學科的最主要特點。地理大學聯考題可以說是“無圖表不成題”,從客觀性試題到主觀性試題,均以圖表為資訊加以命題,可以說學生從地理圖表中索取資訊的能力,是地理大學聯考成敗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平時複習,應以課本中原圖為基礎,熟練判讀各種比例尺的地圖和地形剖面圖,並能在地圖上填繪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佈區;熟練使用和說明各種等值線圖、示意圖、景觀圖、各種自然要素和社會經濟統計資料和圖表等,並能根據要求繪製簡單的地理圖表,教學中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圖文轉換,圖圖轉換等型別的綜合分析能力。

4、注重地理能力的培養

知識在於積累,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潛移默化地、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和素養、地理靈感以及地理能力,強調對自然地理的理解、判斷、推理、歸納、應用,突出考查考生獲取圖表資訊的能力,遷移整合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分析、評價地理事物和現象,描述、闡釋事物和探討問題的能力。

5.加強案例教學,訓練學生解題思路和答題的技巧

從大學聯考試題反思我們的常規教學,教與學都必須注重方法。這方法就是要做到選取典例,通過案例式學法或教法,舉一反三,形成能力。實施案例教學,教會學生以不變應萬變。訓練學生進行學科術語規範、條理清楚、突出關鍵詞、邏輯嚴密的表述。

6、關注社會、關注時政熱點和焦點

引導學生關注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程序中的重大問題,關注社會發展和我國國情。如:人類對宇宙空間的探索、溫室效應與臭氧空洞、氣象災害與自然災害、外來物種入侵、南水北調、能源問題、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及流域的綜合治理、產業結構調整、迴圈經濟、節約型社會、三農問題、東北工業基地的振興、中部崛起、世界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等等,地理學科的時代性強,在日常教學和訓練中應以反映現實和熱點的“新材料、新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和素養,以體現培養學生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價值。

7、訓練學生用學科術語規範答題

從這幾年的大學聯考閱卷和試題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審題不到位、答題沒有要點也是導致大學聯考得分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準確審題、規範表述、嚴謹答題的能力是高三一開始複習老師就就必須有意識的培養,要儘可能將失誤減少到最低。

8.落實好每週的有效訓練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因此,及時在網上收集各地的試題,根據教學進度和大學聯考的命題趨勢,精心選題出好每週的周練題,並對周練的錯題進行及時評講,幫助學生總結解題規律,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使學生及時發現知識缺漏,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四、高三地理第一輪複習安排

內 容

周 次

第一次月考講評,中國疆域和行政區劃、中國人口和民族

第一週

中國地形與氣候

第二週

中國河湖(細)、資源、農業、中國工業(粗)

第三週

中國交通、商業、旅遊(粗)、北方地區(細)

第四周

南方地區、講評習題、第二次月考(世界、中國地理為主)

第五週

第二次月考測試講評、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

第六週

港澳臺、選修6

第七週

選修6、講評習題

第八週

必修一第一章、第三次月考(選修6、區域地理為主)

第九周

第三次月考講評、必修一第一章

第十週

講評習題、必修一第二

第十一週

必修一第三、四章

第十二週

必修一第五章、講評習題、第四次月考(必修1、2為主)

第十三週

第四次月考講評、必修二第一章

第十四周

必修二第二、三章

第十五週

必修二第四、五章

第十六週

必修二第六章、講評習題、必修三第一章

第十七週

必修三第二、三章 第五次月考(必修2為主)

第十八週

第五次月考講評、必修三第四

第十九周

必修三第五章、講評習題

第二十週

專題《地球運動》、《等值線》

第二十一週

專題《天氣與氣候》期末考試

第二十二週

期末考試講評、《海南地理》

地理教學計劃 9

這個學期,本人承擔七年級五個班的地理教學任務。新學期,新學生,新環境,給本人教育教學工作帶來新的挑戰。為了圓滿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學期七年級地理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班級指導思想

在新課標理論的指導下,在學校主管教學校長的帶領下,充分發揮自身教學優勢,努力使教學水平,業務本事有更大的提高。同時,經過傳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絡的地理知識,傳達地理思想,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初步本事,最終使學生從“學會地理”,走向“會學地理”。

二、班級學情分析

本屆蒙西陽光學校七年級共有五個班平行班級,平均每個班級30人。由於學生的生源地不一樣,學生的層次也有很大的差異,經過開學近一週的觀察,學生的學習慾望並不強,一些國小生身上的特點還沒有完全褪去,應對地理這門新的課程,本學期的重點任務是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針對七年級學生好動的習慣,多安排一些動手實踐的活動,訓練學生的實踐操作本事。

三、教材分析

七年級地理教材資料豐富,呈現形式多種多樣,該教材針對國中生的特點,設定了多個學生活動,密切聯絡學生實際和生活體驗,同時還有課外讀及小資料對學生的知識面的拓展起積極作用,同時活動又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七年級上冊以區域地理為主要框架,包括地球與地圖、陸地和海洋、天氣與氣候、居民與聚落、發展與合作共五章資料。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分三節,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主要介紹了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地球的大小,地球儀的組成要素,重點是經線、緯線和經緯度的劃分。第二節主要介紹了地球的兩種運動方式,即自轉和公轉,那裡面主要學習自轉和公轉的一般規律和產生的地理現象,也為高中地理必修1地球的運動做鋪墊。第三節地圖,主要講述地圖的基本要素,要求學生學習讀圖、析圖、繪圖和選圖用圖。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分兩節,第一節大洲和大洋,主要是介紹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關概念和分佈,是區域地理學習的基礎。第二節海陸的變遷,重點講述海陸變遷的原因和大陸漂移假說,板塊運動學說理論。

第三章《天氣與氣候》共包括四節,第一節從天氣和氣候的區別入手,學習天氣的相關知識;第二、三節分別講述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第四節主要介紹世界各地氣候型別的分佈及特點。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分三節,第一節介紹世界人口與人種的構成和分佈;第二節主要講述世界上各地區的語言種類和分佈以及宗教的分佈;第三節講述什麼是聚落,以及聚落的型別,聚落的特點和影響聚落構成的一些基本因素。

第五章《發展與合作》本章資料主要介紹世界上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別和聯絡,最終講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學措施

1、必須以新理念指導教育教學。落實“自學精講,以練為主”的教學模式,貫徹“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教學理念,加強團體備課,精心準備地理學案,力求每節課學生各取所需,做到天天清、課課清、堂堂清。

2、以教材中的“活動”部分資料為突破口,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模式,繼承以往教學活動的長處,並不斷深化、創新、拓展,構成多種多樣的貼合學生個性發展的、有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3、深入研究學案教學的特點,認真編寫學案和教案,把握學案教學的整個流程,充分發揮學案教學的優勢。

4、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在面向全體的同時,進行分層次教學,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和輔導,提高整體地理學習質量。

5、要異常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在教學在採取精講多練的方法、教師作適當引導、學生思考解決、教師再進行總結、要課文、影象作業有機結合,激發學習興趣、幫忙理解記憶作用。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歸納、記憶等本事、並及時強化鞏固、懂得應用,同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本事。

7.密切聯絡生活和生產實際,注意挖掘學生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儘可能多地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感受地理學科的有用性。

8、指導學生開展地理實驗,培養學生動手本事和實踐本事。

9、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切實做好地課備課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為地理課件的製作準備充分的素材。

10、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景做出評價,注意發現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解決。

五、教學研究

由於本人今年要撰寫研究生畢業論文,論文的題目與實際教學密切相關,所以在教學中不斷學習地理教學的相關理論書籍,用理論指導實踐,並在實踐教學中總結經驗,最終完成論文的撰寫。

地理教學計劃 10

一、指導思想和教學目標

貫徹《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本學期七年級地理要發揮教育功能,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以認真完成學校工作任務為己任。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大部分學生思想覺悟高,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但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學習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中國的自然環境、中國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區域地理。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主要學習中國的疆域、行政區劃、人口、民族,介紹了我國的領土情況、行政區域的劃分、人口概況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況、我國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國自然環境。介紹了我國地形、氣候、河流的基本情況,介紹了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並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介紹了我國主要自然資源的特點、分佈、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第四章:中國經濟:介紹了區域地理的劃分。重點講述了四大區域的情況。

四、教學措施:

1、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要求選擇教學方法,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以便順利地實現教學任務,完成教學任務。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資訊科技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在平時的教學中,強調地理同生活實際的聯絡,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的地理知識和方法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優化與智力潛能的開發,以學生髮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全面關心學生;提高教學效益,保證教學質量,推出教學品牌。

3、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4、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

地理教學計劃 11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穩步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根據我鎮教育管理辦公室關於建設“‘345’優質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結合我校實際, 積極建立“‘345’優質高效課堂”的教學新理念,本學期特制訂以下教學計劃:

一.學期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方面

本學期主要是在上學期學習中國自然地理總論的基礎上,重點學習中國的人文地理如中國的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和旅遊業以及區域地理。

2.基本技能、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要求學生要在學習、識記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加強社會實踐和應用,進一步發揮地圖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應用,加強對學生讀圖、用圖、繪圖能力的訓練,做好圖文對應、聯合記憶,發揮“圖景”的直觀作用,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完整的立體空間思維觀念,為自主學習創造條件。

3.思想教育要求

要多方面聯絡社會生活、生產實際,聯絡時代特徵,聯絡當今世界存在的問題、發展趨勢等,引導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正確地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從而樹立正確的全球觀念,培養資源危機意識,環境危機意識,促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昇華,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國中地理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中必須做到:(一) 要設定一個激勵學生創造力發揮的情景。(二) 要拓展學生思維。(三) 讓學生找到與其它學科的聯絡。(四) 要打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五) 培養創造性思維。(六) 發揮學生的想象和靈感作用。(七)加強電化教育的教學,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為社會培養新型人才。

5.學習方法的指導:

國中地理教學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包括:讀書學習法,模仿學習法,質疑問難法,課前預習法,課後複習法,溫故知新法等,學習方法的指導可採取集體輔導法和個別輔導法,通過學習方法的指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會蒐集地理資料,並對這些地理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地理教學計劃 12

八年級地理主要是學習中國地理,設計內容中有關的地理基礎知識已經在七年級學過,因此八年級地理相對於七年級地理而言,要變得容易一些,同時,相當部分內容學生有一定的瞭解,學習起來興趣更濃厚,學習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

一、指導思想

八年級地理學科將要學習中國地理,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領域,但是由於中國疆域太大,太遼闊,學生們的瞭解認識不免有很大的侷限性,加上他們只是結構的不完整,認識上的不全面,使得他們知其一不知其二,應該說他們的中國地理知識還有很大缺陷,不

足以滿足成長對地理知識的需要,另外八年級學生在七年級進行了一年的地理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地理思維能力,地理學習動機,地理學習興趣,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可以說他們大部分基本具備地理學習的能力,當然在學習地理過程中他們也會遇到許多問題,碰到許多障礙,對地理學習出現一些困惑,甚至有點討厭,對學生學習地理出現的問題的思考也將是八年級地理教學的一大課題,八年級地理課程的可設正好可以彌補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渴求,同事在學習地理知識過程中,不僅可以增長才幹,培養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對祖國的關心與熱愛,與與日俱增,在潛隱默化中提升了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與道德情操。

二、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構成與分佈,掌握行政區

劃分的標準,本章的教學重點是中國疆域概況,人口與民族特點及分佈特點,行政區劃分標準及行政區劃構成,本章的教學難點是掌握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區劃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級行政區劃的地理位置,記住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

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的內容較多,包括中國的地勢特點與地形特點,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點,學習中國的氣候型別及其分佈,中國河流與分佈,區分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內流區與外流區,內流河與外流河的特點,本章在中國地理中佔有重要的作用,內容繁多,難度較大,教學中應注意結合主體模型圖,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國的自然環境

本章主要學習中國的自然環境概況,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等,學習它們的分

布及特點,通過學習本章理解人口問題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明確節約自然環境的意義,本章的教學重點是部分重要的自然環境的分佈,本章的教學難點是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如煤鐵,石油,鐵礦和有色金屬的`分佈。

第四章中國的區域差異

本章主要內容是學習中國四大地區的概況和自然地理特點,本章的教學重點包括中國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線,尤其是秦嶺——淮河線在中國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義,其次是四大地理區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學難點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線兩側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地理教學,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理解生活中的地理現象,進一步提高閱讀地圖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繪圖的能力,同時通過本學期地理教學,使學生掌握中國地理概況,包括中國疆域概

況,中國人口,民族特點及其地理分佈特點,瞭解人口問題給社會經濟,環境帶來的壓力,掌握中國的自然環境,包括地形,地勢,氣候,河流概括,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絡與影響,瞭解中國自然資源分佈和自然環境所面臨的狀況,認識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給社會、經濟發展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學生節能,節約的主動意識,認識祖國各地風土人情和地區差異。

四、教學措施

1、教學中充分發揮雙主體作用,採用各種形式,給學生一個學習探究,合作的空間,培養學習地理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加強“雙基”的基礎上,注重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度,價值觀的形成與培養。

2、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他提高讀圖能力,並且要大力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有用的地理。

3、教學中做到精講,重知識體系,結構,聯絡和思維方法及解題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帶水,要講究教學技巧和藝術,提高課堂效益,訓練題做到精選,精練,鼓勵微型試題,做到講練結合,努力提高效率。

4、重點熱點抓輻射,重點依據生活實際的具體問題,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切忌將教材內容重複複習一遍,運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學習方法,相互研究,歸納,讓學生從教材內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維深度的問題,啟用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並做到“寬口徑、粗線條、廣輻射”。

5、抓好常規地理課堂教學,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搞好集體備課,努力講好每一節課,講究練習的實效性。

6、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理論,領會新課標精髓,用科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

7、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結合學科特點,開展學科知識競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教研重點與教改專題

“345”教學模式的實踐

地理教學計劃 13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年級學生都是剛入國中的新生,上進心強,能夠遵守紀律,熱愛學習,個個爭上進。不過年齡特點決定會有不少學生好動、貪玩,精力不集中,學習方法欠恰當,因而學習成績不夠理想。面對這種情況,作為教師要加強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主要的地理教學任務:主要是與同學們談地理,認識地球和地圖;學習陸地和海洋;天氣和氣候;居民與聚落。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部分重點學習內容是: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第三節地圖;

第二章陸地和海洋的內容是: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第二節海陸的變遷;

第三章天氣和氣候第一節多變的天氣:

第二節氣溫和氣溫的分佈;

第三節降水和降水的分佈;

第四節世界的氣候;

第四章居民與聚落:

第一節人口與人種;

第二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第三節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三、教學措施:

1、以課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導教學。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要求選擇教學方法,特別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以便順利地實現教學任務,完成教學任務。注重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資訊科技的應用與整合:教學活動應該是由教學內容、學生、教師、教學環境整合而成的系統,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應注重師生共同探究新知識的過程,重視學生學習的經歷和經驗,關注學生體驗、感悟和實踐的過程,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實踐環節的.開發和學習渠道的拓寬,豐富學生的經歷和經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知識傳承、能力發展、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統一。在平時的教學中,強調地理同生活實際的聯絡,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感知生活中處處有地理,引導學生把課堂中的地理知識和方法運用於生活實際中去。

2、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優化與智力潛能的開發,以學生髮展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全面關心學生;提高教學效益,保證教學質量,推出教學品牌。

3、要特別注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勤於鑽研、辛勤勞動,精於業務、精備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嚴格要求、嚴把關口;勇於改革、勇於創新,來夯實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基礎,以“嚴、實、精、活”的教風帶動“勤、實、悟、活”的學風。

4、強化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重視知識點與時事地理的結合,進行全方位的開放性試題訓練。

四、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表:

第1———3周,學習課本第1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4———7周,學習課本第2章(難點章節、重點章節);

第8———9周,複習,迎接期會考試;

第10周,期會考試;

第11————17周,學習第3、4、5章;

第18周,複習;

第21周,期末考試。

地理教學計劃 14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地理必修一,這部分內容是立足於國中地理的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選取了自然地理中經典的幾個要素,如大氣、陸地、水環境、地質等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探討人地關係中“地”的有關地理理論基礎,通過這些自然地理理論的學習,使學生更好的瞭解我們身邊的事物,將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學過程中,並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的有關讀圖析圖繪圖的方法和技巧,並教會學生如何運用現實世界的境域性知識,解決有關地理的重大問題。使地理學習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二、教學內容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5章。

三、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1.由於部分學校國中階段忽視地理學習,使高一學生對地理學科不能做出正確的認識,學生的見聞有限、知識面窄,對地理學習存在陌生感和恐懼感,同時又對新生事物抱有很強的好奇心。

2.學生對地球運動這一部分的學習會存在很大難度。就其原因是地球運動中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空間思維能力,而與之配套的物理和數學等學科的內容知識還未學到,無形中加大了學生學習這一部分的難度。

3.地理學習的興趣不濃,方法機械。很多學生視地理為副科,以為學習地理就是靠死記硬背,故學習興趣不濃,也不是很重視。自然地理學習需要的資訊獲取與處理能力、讀圖分析能力、多因素綜合分析等能力較弱。

4.地理思維能力缺陷。自然地理現象一般是學習後續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區域地理的重要基礎,而學生的地理思維往往是單因素線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網式綜合思維能力,難以理解複雜的自然地理現象,也將對後續的學習帶來難度。

四、教學措施

為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後複習整理三個基本環節。

①課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準備。

②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言,使“疑惑”在45分鐘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③課後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緻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學習興趣。

結合人教版教材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大力推進教材活動實踐。為此,將公佈本學期的地理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做好活動專案的選擇、準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更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後,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複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路化體系,並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也會通過網路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地理教學計劃 15

一、教學現狀分析

上學期基本完成了一輪複習。從上學期歷次月考和市統考成績中可以看出,地理仍是文科綜合中的一門弱科、差科,學習成績呈現出有效分人數少、高分人數少、優分人數少、低分人數多的特點。沒有考好,說明教和學肯定有問題。當然問題主要在教師,教授和知識的落實上有問題。但是,憑心而論本人還是下了不少功夫研究,教學也不能“剃頭匠的擔子一頭熱”。以下分析,若有不當請指正。

1.課時不足。高中地理必修3本,選修3本,國中四本,內容多。高一、高二所開課時僅夠講解新課用,大批量訓練根本不可能。受會考影響,間隔時間過長,國中地理基本上等於沒有學,本來應該國中掌握的內容都堆積在高中。高二和高三排課時,受大學聯考比分的影響,課時不足,導致學生知識落實很差,知識點沒有弄透、記牢,消化不良。要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是不行的。建議高三下應該強化文綜,地理每班每週增加1-2課時。

2.思想認識的偏差。一是很多學生尤其是差生和弱科生,,學不學無所謂,不能認真學,以至於作業經常不能按時交,提問題的人很少,不懂的題目也沒有人問,更談不上主動地反映意見、建議、方法,實際上地理學不好,3+x照樣等於零,可在某種意義上對大學聯考也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你的地理沒有學好,總分肯定要比別人差一大截子,而且地理再怎麼說也要比語數外好學一些,特別是後期語數外再增長已是非常困難,而突擊地理確實非常有實效的;二是很多學生包括班主任在內都認為地理嘛還不好學呀,無非是讀一讀,記一記,背一背,錯,這就需要校領導和班主任平時要多注意思想方面的'宣傳。

3.教學條件的限制。缺少必要的教學掛圖,到目前為止連一幅中國地圖都沒有,課件更是奇缺。而地理教學沒有掛圖教學效果肯定是很差的。教學工作量大,講課、練習、評講、閱卷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藝術班和普通班學生自覺性差,紀律問題大,很難抽出時間進行個別輔導。

4.地理學科特點所致。地理學科難度大、知識點雜、內容多,進入高三綜合性很強,學生將各章節知識揉和、串聯、交叉綜合,需要一定時間的磨合。

以上因素不僅僅是這一屆,而且對全校地理教學都有很大影響。地理目前是弱課,這是事實,不容置疑。但同時也蘊藏著非常大的潛力。只有更加努力,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跳起來摘果子,不僅自己要努力工作,更重要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儘快把地理成績趕起來。

二、對策措施

1.管好紀律,為學生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2.加強學法指導,鞏固基礎知識,查漏補缺,提高綜合運用能力、讀圖解體能力和考試能力。

3.搞好初高中強化訓練,重點複習、專題複習、綜合複習和自由複習,適當提高難度。學生以前沒有複習好的國中、高中課本記以往聯絡、試卷要自己再複習一遍。

4.解答疑難問題,爭取每個班有1-2個課外活動個別輔導,地點辦公室,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補習。

5.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落實,包括理解、識記和運用。教師的各種教學措施只是提供一種學習的平臺,學習成績的提高最終只有靠學生自己,老師等任何人都是不可能替代的。學生成績不能提高甚至變壞,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學生自己身上。

6.重點抓好三類學生:

①地理成績較穩定的學生;

②地理成績有希望過線的學生;

③語數外三科強而地理成績較差的學生;

④政、史成績較好而地理成績較差的學生,從思想和方法上給予重點指導。

知識的識記、理解是需要一個吸收、消化、轉化和運用的實踐過程,況且地理又有整整10本書。一個人只要不斷地學習就一定會進步的。只要我們認清形勢、統一認識,努力堅持學下去,還是有希望的。

三、複習要點

從地理學科特點和大多數學習情況考慮,高三下後期複習要點如下:

1.成績統計分析:根據上學期的月考和各專題考試成績統計分析,查漏補缺,確定今後複習的重點章節和知識點。特別是總分在前而地理差的同學,地理也是一個增長點,今後可根據專題複習進度,自己再抽時間對課本和名師思維進行再複習。

2.關於課本的複習。課本目前已經全部複習一遍,今後的學習和複習,應當脫離課本,課本僅當作工具。今後也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再對課本再複習一遍,時間來不及,而且複習課本已有的知識干擾很大,效率很低,再說,你就是把課本背的滾瓜爛熟大學聯考也不一定考的好,大學聯考是源於課本,高於課本。今後的複習和考試過程中,應不看課本為宜,課本沒有複習好的可以自己課外抽時間複習。

3.專題,題量大而全,有許多典型代表意義的題,一定要抽時間自己再鞏固一遍。

4.搞好強化訓練和專題訓練,以專題為主,適當提高難度,按大學聯考地理的地圖和地球、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高中地理四個部分進行,每週至少6個專題,每節2個專題,做不完的抽6:00的自習進行(一週6次6門科,抽一次應該是可以的),成績教師批閱或自己打分,然後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弱點,自己再加強複習和鞏固,要提高學習自覺性,要自覺地不看書,不說話,不討論,實在做不出來一遍做完了,再翻書查證,講評時要做好筆記,進行復習和鞏固。

5.個別輔導。課本知識也沒什麼新鮮可講的,已複習好幾遍,專題講授,單純枯燥的講效果也很差,只有通過考試、訓練才能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結合題目考試、訓練後再講,重點、難點、疑點、熱點中不懂得的問題要多問,層次不齊,難免有一部分同學沒有聽懂,所以進行個別輔導非常重要,時間定於星期一到星期四課外活動,地點在辦公室(這是為了不妨礙其他同學複習其他課程)。

學習靠自身,任何人都代替不了你自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老師也只是提供一個更好學習的條件,考不考得好關鍵在自己的努力,考差了是你自己沒有使勁學。

不到大學聯考結束,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只要我們重視、堅持、並且不斷地積累知識與經驗,地理是可以學好的,最起碼普通班大學聯考考個50分、重點班考70分以上比數、英要容易多了,而且大學聯考很有可能出現奇蹟。大學聯考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點都考完,我們平時複習和訓練的題目、掌握的知識點,說不定到大學聯考就恰恰考了這些題了。

一般而言,高二、高三上學期地理是一門弱課,但經過我們認真學習,到了高三下學期,地理一定會成為學生的優科和得分科,這是一個規律。我們應該有這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