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四年級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範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計劃了。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範文

四年級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學生的操作性學習為主要特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做中學”和“學中做”。但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旨並不僅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層面,它強調學生通過人與物的作用、人與人的互動來從事操作性學習,強調學生技術操作過程中技術意識的形成技術思維的培養、技術能力與態度等方面的發展,強調規範操作與技術創新意識的統一。學生的操作學習過程是富有生機、充滿探究的學習過程,是孚腦並用的過程。

二、班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模型、一件工藝品,也可以是一盤菜、一個生長著的作物等。通過作品的製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

三、教學目標

(一)瞭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

培養認真負責、遵章守紀、團結互助、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晶質,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理。

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

認識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常見材料,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瞭解設計與製作的基本程式和方法,並進行簡單的工藝品和技術作品的設計與製作。

四、教學重難點

1、注重基礎

國小四年級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勞動與技術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勞動與技術方面基礎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應以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服從且服務於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

2、體現綜合

一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實施途徑的溝通與結合。勞動與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

二是注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各領域學習活動的統籌規劃和有機協調。

三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具體專案之間的聯絡與銜接。

3、講究科學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徵。

4、注重實效

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有一定的條件要求,而各地的現有條件和資源優勢,千差萬別。因此,應從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安排實施計劃。在實現基本目標的前提下,儘可能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形成本地區、本學校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傳統和特色。

五、教學措施

(一)評價原則

勞動與技術學習的評價以發展性評價、激勵性評價為根本宗旨。凡參與勞動與技術的學習與實踐活動,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規定的學習任務,都應當予以肯定。對那些勞動與技術學習表現突出,成績優異,或有所發明與創造的應給予特別鼓勵。勞動與技術學習的考核等級一般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種。

(二)評價內容

勞動與技術學習的評價是對學生多方面發展目標的整體性評價。評價內容主要有勞動態度與勞動習慣、知識的學習及其應用、設計與操作技能、實踐與創造能力、學習的成果質量等。在全面評價的同時,尤其要注意學生的態度與習慣、學生的技術意識形成等方面的評價。

(三)評價方式

勞動與技術學習的評價過程本身就是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評價中可採取自我評價、相互評價、小組評價、班級評價等多種方式。要吸引教師、家長以及其他人員積極參與評價工作。勞動與技術學習的評價應當注意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既要關注學生技術學習與技術操作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發展和變化;既要關注學生在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習得與創新,又要關注學生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情感的進步與發展。評價應當刪繁就簡,方法應當靈活多樣。可以採用產品展示、作品評定、撰寫心得體會、相互交流、專題活動、日常觀察、學期考核等多種形式。

四年級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2

一、基本情況概述: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一班的勞動課。每個班都有幾位非常優秀的學生在他們地帶動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好,有著很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對這門功課具有濃厚的興趣,在勞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學得有趣的知識。

二、指導思想:

以陪審樣學生全面發展,實施創新教育工程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主要對家務勞動做了較集中的安排,教材編入15篇課文,從勞動的性質劃分有廚房的膳食方面的3篇,有生活自理方面的5篇,有小製作方面的4篇,養養種種3篇。

四、定位與反思

在勞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根據國小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組織好勞動課的實踐活動,是勞動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簡單地“請你象我這樣做”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完全置於消極被動的狀態,使他們很少或者根本無法主動參與並認真思考,由此造成學生的操作動作機械模式化,製作出的成品雷同無生氣。整個勞動課教學,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結果,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利於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發展。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鑽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確教學的目的,把握教學的重點,做到被學生備課、教材,備操作,備教具,讓學生全面掌握每項勞動技能、技巧。

2、勞動課不僅要以勞動實踐為主,還要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概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如進行自己動手講好衛生的教育,勤儉節約的教育,講科學的經驗教育。

3、每項勞動都有一定的程式,教學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做到規範化,只有這樣才防止發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發生。

4、教學時,教師可採取邊講解邊操作的方式進行,也可去課堂講解課外實踐的方法進行,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學期努力的方向

1、培養學生的愛勞動的意識。

2、組織實際操作活動,培養觀察、想象、推理、判斷、思維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爭取大多數學生的積極參與,又有利於優生才能的發展。

4、組織實際操作活動,綜合實踐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概念,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

四年級上勞動與技術教學計劃3

一、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模型、一件工藝品,也可以是一盤菜、一個生長著的作物等。

通過作品的製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我校四年級學生大都是在農村長大的。

他們都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美麗可愛的校園。經過前幾年的學習、鍛鍊,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尤其是簡單勞動製作能力有了較快的發展,並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術。他們的接受能力較強,相信只要給他們機會,他們是樂於學習生活中的知識與技能的。

二、教材分析

勞動與技術課程的內容包括“小布袋的縫製”“環保小檯燈的製作”“鐵絲玩具的製作”“節能小夜燈的設計與製作”“風箏的設計與製作”五大部分。讓學生在“做”中“學”,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勞動與技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瞭解它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瞭解它是我們養成勞動習慣、形成技術素養、實現全面發展的廣闊天地,也是我們體驗創造樂趣、鍛鍊實踐能力、追逐快樂童年的美好樂園。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勞動技術,激發學生對勞動技術活動的興趣。

2、關注家庭生活中的勞動技術問題,能運用所學技術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小問題。通過學習基本的實踐活動,培養細緻認真、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質,培養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

3、通過簡單的作品的設計、製作及評價活動,初步掌握製作的基本流程,體驗勞動創造的愉悅。在操作活動中,培養良好的動手能力和認真、細心的勞動習慣。自覺重視安全操作規範。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1、運用所學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常見的小問題。

2、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的思想感情及互相合作的良好品質。

3、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在勞動課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並把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掌握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做到實踐性、教育性相統一。

2、加強課堂實踐操作的教學。上課前應做好充分準備,選好場地,備好工具,通過操作示範,學生的動手實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更好地掌握勞動技巧,教師要特別注意提供學生更多自主探索動手操作的機會。

3、加強家校聯絡。結合教學內容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回家實踐,並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操作技術。

4、加強組織紀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做好勞動保護,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勞動紀律和操作規程,確保勞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