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必備】教學計劃彙編四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穫著,何不趕緊為即將開展的教學工作做一個計劃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計劃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教學計劃彙編四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社會課程的學習,基本情況分析是:根據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以他們身邊的社會生活為源泉,從幼兒自身出發,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從認識自己到人際交往,從瞭解規則到形成規則意識,從愛家到愛國……。選取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有意義的活動內容為主題內容,把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的發展與品德教育、勞動教育等內容有機聯絡在一起。通過感知體驗、觀察學習、實踐活動等途徑和方法,促使幼兒認識社會、學習生活、全面發展。

二、教學目的:

1、從幼兒的實際出發,讓幼兒動手動腦參與活動,是學前班社會課程的教學目的。

2、學前班幼兒的社會教育是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

三、教材分析:

1、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應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引導幼兒的社會行為為基礎,並將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納入活動目標之中。

2、正面教育是社會教育的重點。正面教育就是要求教師以積極的方式對幼兒提出要求,用以身作則的行為作幼兒的表率,營造平等、寬容、接納的環境使幼兒得以發展。

3、“薰染“和”潛移默化“是社會性發展和教育的基本特徵,社會性教育不能停留在課堂上而應該藉助於日常生活,使課堂教學成為引導,使日常生活成為補充。

4、以幼兒的親身感受和體驗為基礎來逐漸展開教育活動。

5、注意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方式,充分發揮幼兒各種感官的感知力,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具體教學措施:

在教學中,不受教學內容和《社會課本》畫面的限制,充分利用本地條件和資源,將課堂教學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在日常生活中,要使課堂教學內容得以延伸,使日常生活成為幼兒社會性發展的訓練場所和檢查場所。

教學計劃 篇2

一、 學生分析

由於我鎮屬於城鄉結合部,在國小階段大部分學生沒有接觸到籃球跟談不上系統的學習籃球了,通過對本校七年級學生共性的觀察,瞭解到學生對籃球的興趣較濃厚,但籃球基礎一般,水平不一,且身體素質發展不平衡。學生模仿動作的能力較強,對體育運動知識的認知從直觀、感性、具體的動作開始,對知識的講解已經具有理解和思考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紀律良好,行為習慣已經正常化,可以初步掌握籃球運球技能,但對基礎練習缺乏耐心和堅持;有團隊意識,但小組合作能力不強。對老師的口令理解不清等,技能學習理解能力欠缺。

二、 教材分析

籃球運球是籃球基本技術中重要的技術,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目標體系之下所確定的國中籃球教材的內容, 結合教學目標,採用《籃球》------運球作為基本教材。籃球是深受學生喜愛,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專案,但學生對籃球的基本技術------運球的技能掌握較少。本單元通過球感練習,輔助練習等方法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掌握基本的運球技 能,提高靈敏性和協調能力,培養學習興趣、競爭意識及團結合作精神。

三、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籃球運動的愛好,感受籃球運動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懂得行進間籃球運球的技術方法。

2.知道並能利用球感練習提高控制球的能力,掌握運球的基本要領,並能完成行高低運球的互相轉換、換手體前換手運球、曲線進間運球及會做簡單的運球組合動作,發展靈敏性、協調性等素質。

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四、教學器材

本單元,籃球器基本為兩塊籃球場,標誌杆若干,籃球每人一個,下紅旗、鼓等器材,目的為學生建立完善的練習條件,盡最大限度增加學生課堂練習密度,為提高學的籃球技術水平而設定。

篇二:水平二(三年級)籃球——運球單元教學計劃(799字)

一、指導思想

根據《體育(1-6年級)課程標準》理念,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學生自創、自學、自練、合作練習,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合作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與生活態度。

二、達成目標

1、體驗籃球的運球動作,感受籃球活動的樂趣。

2、發展學生靈敏性和協調能力。

3、培養學生不懼困難、敢於展示自我,學會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社會適應能力,提高自信,培養創新意識。

三、本課特點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各種運球活動中,比個人或小組“玩”的花樣多,鼓勵學生創出多種多樣的練習方法的同時,達到體驗籃球的運球動作,感受籃球活動樂趣的目標。

2、練習手段的改造與創新。將傳統的“運球繞障礙”改為“運球衝過封鎖線”,形成一攻一搶的“運球穿梭”練習,利用傳統的 “我變,我變,我變變變”、“石頭,剪刀,布”、“老鷹抓小雞”、“捉尾巴”等遊戲進行運球練習,增加練習的興趣和難度,提高運球能力,發展靈敏和協調性,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集體精神和克服困難的良好心理品質,增強自信心。

3、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各種活動中,充分體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發展學習的學習能力。

4、器材改造。將標準的籃球架高度降低,適合國小生的身高特點,讓學生體驗扣籃和投籃的成功樂趣。

四、教學過程

1、誘導性練習。

(1)手部玩球——看誰的方法多。

(2)你能將球拍起來嗎?

2、單人運球。比一比誰的方法最多(從原地到行進間)。

3、“我變,我變,我變變變”運球遊戲。

4、“石頭,剪刀,布”運球遊戲。

5、“老鷹抓小雞”運球遊戲。

6、對抗遊戲----“捉尾巴”運球遊戲。

7、衝過封鎖線後扣籃或投籃遊戲。

8、放鬆舞蹈----“茉莉花”。

五、運動負荷預計

練習密度:50—60%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強度指數:1.4—1.6

教學計劃 篇3

又到新學期了,家長們和孩子們都各自帶著不同的希望與期待升入了中班. 孩子們希望見到新老師美麗的笑容、學到新奇有趣的知識。家長們希望看到能讓他們放心的老師,見到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中三班這個新組合,每天帶著信心、愛心和童心和孩子們快樂的相處,我們希望做孩子們的好老師,家長們的好朋友.

孩子進入中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 和小班的時候相比較,他們會更自主,好奇心極強,喜歡參與探索性的活動,不喜歡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這個時期已經開始有自我意識了,這個時候我們鼓勵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去嘗試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在這個時期,做為老師完全可以先做一個觀察者和協助者,來發現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在哪裡,適時的幫助他,讓他得到儘可能大的發展空間。但這個時期也是最讓老師和家長頭疼的時期,孩子不象小的時候那麼聽話,道理又聽不懂,什麼都想知道可又缺乏耐心,通過這近兩週的觀察,我覺得這個班的孩子可以說是發展得比較全面.下面我就簡單分析一下班裡孩子們各方面的情況:

一、情況分析:

1、我們中班,共有 31名幼兒。其中女孩19名,男孩有22名。由於我

班幼兒剛從小班升入中班,還需一定的時間適應,因此,在九月要注意常規的培養。冬季即將到來,多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增加幼兒抗寒抗病能力。

2、班內幼兒整體身體素質情況不錯,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但有個別孩子由

於一些體質上的原因和家長的觀念問題,身體不是很好,出勤率不是很高。孩子們的體質好,但對體育動作和技能的掌握不是很好。競爭意識強,喜歡競賽類的活動。基本瞭解和遵守幼兒園的生活常規,自理能力較強。

3、在語言活動方面能堅持講普通話,在鼓勵下願意試著大膽的講話,語言的交往能力較強,但詞彙量不大,用詞比較單一。在聽別人講話時,不能耐心的傾聽別人的講話,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在漢字的學習中有較多的孩子存在依賴家長在家中開小灶,在集體中的.學習能力較差。喜歡英語活動,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敢於大膽的發音,發音正確率較高,但個別幼兒由於在集體的學習環境中注意力較差,所以發音不夠準確。能使用簡單的英語對話,並理解簡單的單詞和語言指令。對圖片的理解和講述能力還比較薄弱。

4、在音樂方面,除個別幼兒能夠很好地掌握2/4拍的節奏,能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吐字清晰,喜歡節奏感強、內容有趣旋律美的歌曲。喜歡參加表演活動,能大膽的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演,掌握幾種基本的舞步,能掌握簡單的音樂遊戲的進行方法。

5、喜歡美術活動和動手類的活動,表現的慾望強,能較好的運用幾種基本的線條表現簡單的物體,對顏色的搭配協調的不錯,比較欠缺的是物體的比例不當,畫面過於集中。拿筆姿勢不正確,塗色不夠飽滿,基本上能夠安全地使用剪刀。

二、 工作計劃

針對我們中班的情況分析和我們本學期的目標,我們準備在各領域開展有

不錯的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和生活活動,讓孩子得到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和發展,讓每個孩子不同的潛能得到有效的激發。

1、健康教育領域:

(1)正確洗手,並自覺在餐前便後洗手。在成人提示下按時進餐、午睡、活動。養成良好、有序的生活衛生習慣,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對有困難的事情能想方設法的去自己解決,從心理上減少孩子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不以孩子最後問題解決的結果為評價,關注孩子解決問題的主動意識。

(2) 培養孩子喜歡體育活動的意識,培養幼兒對環境和天氣的適應性,提高出勤率。

(3) 加強體育活動技能技巧的練習,掌握單雙腳跳、手腳著地爬、單雙手拍球50以

上,能按口令上下肢協調輕鬆地走跑。有自我保護意識。

(4)能運用曲、縮、拉、伸等多種方式活動自己的身體,並能在短時間內保持身體姿勢。喜歡探究跳躍動作的變化形式,能主動而較正確玩小型運動器械及學習新操,並在活動中獲得樂趣。能探究一物的多種玩法。

(5)瞭解蔬菜水果的營養成分及對人體的作用。知道樣樣食物都吃有利於身體健康,喜歡吃各種食物,不偏食、不挑食,飲食均衡。

2、語言教育領域:

(1) 培養孩子對圖片的理解和講述能力,和對語言的運用能力,開展組

詞和擴句活動,豐富孩子的形容詞。

(2) 在識字活動中請家長配合,在課後幫孩子找出沒有掌握的內容,讓

孩子在老師複習的時候,重點的學習這些內容,讓孩子有目的的學習,減少對家長的依賴,逐漸培養孩子在集體中聽課和學習的能力。

(3) 喜歡說普通話,能較準確的發音,能安靜傾聽同伴的發言,注意發

現同伴使用的新詞語,聽懂別人說話的內容。

(4) 對生活中常見的食品及相關的文字感興趣。嘗試用圖示文字表達自

己的意願和想法。能有表情地朗誦,能根據內容的變化變換動作,願意扮演不同的角色。

(5) 用完整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寬鬆的環境下會大膽發言。按照詩歌

結構仿造編兒歌。

(6)物件形文字有興趣,能根據圖形大膽創造文字,感知創意文字的樂

趣。

(7)培養幼兒愛護圖書的習慣,不與同伴爭搶圖書,願意與同伴協商合作閱讀。

(8)在英語活動中,重點糾正個別孩子的發音問題,進行一些聽的練習,

培養孩子的聽力,鼓勵幼兒張開嘴,大聲的把英語講出來。

3、藝術教育領域:

(1) 音樂活動中對幼兒進行音樂素養方面的教育,從聽音樂練習開始,對

幼兒聽音、辨音能力的培養,節奏練習等,讓孩子具有音樂素質及能力,將歌曲作為音樂活動的補充形式。

(2) 感受音樂的節奏,放鬆愉快地歌唱 。

(3) 體驗4拍子旋律,學習辨音增加對聲音的敏感性。

(4) 培養愉快歌唱的興趣及對聲音的聯想。

(5) 認識各種打擊樂器,並能說出其名稱。

(6) 自制小樂器,體驗打擊樂的節奏並學習演奏。

(7) 能用繪畫、貼上、浸染、製作等形式,表現出輕柔、平整、均勻的圖畫。

(8) 初步感知顏色和藝術作品的色彩美,體驗欣賞藝術作品的快樂。

(9) 能使用粉筆、油畫棒大膽圖畫,有表現美的意識。

(10)用畫、摺疊、泥塑、拓印等方法表現物體的基本形象。

(11)喜歡用繪畫、拼貼等方式表現情緒、色彩、圖形的對比。

4、 數學教育領域:

(1) 會用默數的方法數數。

(2) 感知數字6—10與相應物品數量的對應關係。

(3) 能正確熟練地點數10以內數量的物品。

(4) 通過實際操作活動,明白物體數量不會因為物體排列空間的大形式的改變而改變。

5、社會教育領域:

(1) 喜歡認識新朋友,能大膽地介紹自己,願意與同伴共同遊戲。

(2) 愛勞動,愛惜勞動成果。

(3) 能愛護環境衛生,講文明,有禮貌,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

(4) 主動參加各種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5) 遇到困難不畏懼,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難,完成活動任務。

6、科學教育領域:

(1) 能根據提供的材料,大膽設想,積極參與製作活動。

(2) 有動手探究的願望,樂於嘗試用各種方法弄明白自己想知道的事。能與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時的發現和經驗。

(3) 感受水上、空中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感受科學制造與發明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4) 經歷探究春天的過程,感知春天花草樹木、動物生長的變化以及人們生活活動的變化,能把自己的發現進行交流。

三、 家長工作

本學期的家長工作除了充分利用家長園地及早晨及下午放學的時間對家長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幫助和指導外,我們準備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家長工作,如:胡昊嶼比較內向,動作慢,除了在幼兒園老師有針對性的對她做一些工作,多她提供鍛鍊的機會外,還為家長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儘量分配給孩子力所能及的工作,讓孩子多動手等建議,讓家長可以有的放矢的配合幼兒園的教育工作。

教學計劃 篇4

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誦讀這首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和作者介紹。

這首詩是白居易於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這兩句是近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寫春水漾滿湖堤。“雲腳低”寫遠望白雲朵朵,似與湖水相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近景,寫高處,寫鶯、燕的動態。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初春生機勃然的感覺。“詩眼”在“早”“新”兩個字上:“幾處”而不是“處處”,“爭暖樹”是說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雲歌唱,可見是“早鶯”。“誰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則是剛剛開始築巢,可見是“新燕”。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不是實問,也不是存疑,而是對早春景色情動於衷的喜悅。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也是近景,寫地上的花草,寫人們騎馬遊春的陶醉感。走馬看花,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遊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才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遊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遊春的舒感。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裡白沙堤。”這兩句略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裡更是美不勝收。詩人在這兒完全陶醉了,留連忘返了。這兩句寫詩人遊春非常盡興。

小結:這首詩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對盡興遊春的喜悅感情表達得淋漓酣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