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合集十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迎接我們的將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戰,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合集十篇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鐘錶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內容的教學;

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裡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書設定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

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瞭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

認識鐘面及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資料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資料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

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絡,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認鐘錶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等。

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絡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正確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演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

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係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資料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資訊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

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絡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資訊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其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方向與位置、認識圖形、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認識鐘錶、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絡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

4、會認讀整時,幾時半,會寫時間,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進行恰當的描述,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資訊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學內容

兩部分內容:11~20各數的認識,10加幾、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2.使學生初步認識“十位”、“個位”,初步瞭解十進位制;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寫11~20各數。

3.使學生能夠熟練地口算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

(三)教材說明

整體結構與義務教材相同,數數――讀數――數的順序――――寫數――通過操作教學不進位加減法。

教科書第84頁,從實際生活中學生非常熟悉的“過馬路”的情境引入,讓學生觀察情境圖,數一數有多少人,為正式教學數20以內的數做好準備。同時老師可對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等的教育。

教科書第85頁,例1教學數數。通過讓學生數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著數出另外的10根單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為一個計數單位,使學生不僅能在10的基礎上一個一個地數到20,而且直觀地瞭解到11~20各數都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還可以為進一步學習數的讀法和寫法做準備。

例2教學數的讀法。通過操作在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在用小棒擺數時,突出10根小棒1捆就是1個十,還有幾根小棒,與前面的1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幾;2捆小棒就是二十

例3教學數的順序。通過讓學生讀出直尺上的數,理解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教科書第86頁,例4是利用小棒圖和計數器教學數的寫法。通過讓學生觀察計數器十位和個位上每個珠子表示的數的不同,使學生初步瞭解進位制。由於學生已經掌握了11~20各數的組成,對每個數左邊的1表示1個十能夠理解。老師們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第一次介紹數位,但只是讓學生知道,不是正式教學數位,要到百以內數的認識才正式教學數位。這裡所強調和突出的是十幾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科書第88頁,例5教學十加幾及相應的減法,一方面可以鞏固11~20各數的認識,同時也為後面學習進位加法做準備。老師一定都有印象,義務教材是通過看圖,一圖四式來進行教學的,現在與原來不同的是加強了操作,通過操作幫助學生計算。

例6,通過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和在15以內的十幾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為以後學習進位加和退位減做準備。在這裡第一次給出“加數”“和”“被減數”“減數”“差”等名稱,只是讓學生認一認,不要求學生背下來,隨著老師逐漸使用,學生會越來越熟悉。

這一單元的內容與義務教材相比一個突出的變化是加強數感的教學,注意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例如教科書第89頁第3題,“你能看出圖中大約有多少個辣椒嗎?”就是一道不用數而是通過觀察來估計一堆辣椒有多少個的題目。老師在教學中也應注意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例如遇到數一數有多少的題目都可以先讓學生先估一估,再數一數。

重點課時:

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內容:第84頁―――85頁的內容(11-----20各數的認識)

完成“做一做”及87 第1―――3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20之間物體的個數,並且知道這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並能夠正確地迅速地讀出11―――20各數。

3、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4、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5、向學生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識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11―――20各數的認識以及組成

教學準備:小棒、蘋果教具、尺子、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放錄音,歌曲《快樂的星期天》

(同時)師:快樂的週末來到了,老師領著假日小隊的同學去軍屬李奶奶家幫好事,這時他們正穿過一條喧鬧的馬路。(出示主題圖)

2、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有什麼?

數一數,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

(各小組討論,討論後,各小組派代表彙報結果,教師選擇性地板書)

3、師:同學們觀察地很仔細,想像很豐富,那你們再觀察黑板上這些數,你們能發現什麼?

生:這些數都沒有超過20。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和11―――20各數

(板書課題:11―――20各數的認識)

二、操作觀察、探索新知

1、數小棒,感知滿十

師: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滿十根後,捆成一捆放在一邊,繼續數,又滿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嗎?(學生數小棒,教師巡視指導)

指名一學生上臺跟全班同學一起數。

數完後,師問:通過剛才數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幾個十?2捆呢?

2、擺小棒,學習數的組成:

(1)認識15

請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擺一擺,看誰擺得又對又快。

(學生擺,教師巡視,發現不同的擺法,把不同的.擺法指名學生展示在黑板上。

問:這幾種擺法你最喜歡哪種擺法?

看你擺好的15,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是由一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板書:15

教師領讀

(2)認識11和20

問:誰能用你喜歡的好方法一下襬出11和20,並悄悄地告訴同桌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獨立操作,並說理由)

反饋彙報,問:11和20是由 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指名回答,教師板書:11 20)

同時領讀

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十幾就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並且今後在擺小棒時,就可用較簡便的方法擺了。

3、看直尺,感知數的順序、大小

1)、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直尺,找出我們已經學過的數,並讀一讀。(先學生自由的讀,再同桌互讀,然後指名讀)

2)問:看著尺子上的數,你能提出些數學問題?

三、有趣練習,鞏固新知

1、比一比,擺一擺

用小棒擺下面的數:12 16 17 20

(要求:擺每一個數時,指名一位同學上臺演示)

2、連一連,猜一猜(出示練習十四的第2題的點子圖)

出示要求:從1到20。按順序把點子連起來

師:這是一個隱形小動物,這很想和大家成為好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請同學們開啟書第87頁完成第2題。

3、讀一讀,排一排

(出示小狗汪汪並配音)

小狗汪汪:同學們,你們愛吃蘋果嗎?今天,我帶來一大蘋果送緞帶你們,但是你們必須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才行,你們願意嗎?

這時,老師拿出小狗汪汪帶來和上面有數字的紅蘋果教具,把它發給大家,讓學生大聲讀出來,並說出這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最後所有拿蘋果的同學上臺來按順序排好隊,找自己的位置站好,全班同學進行評價。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數

師: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許多我們今天學習的這些數,你們能找一找,說一說嗎?說給你的同桌聽?

第八單元 認識鐘錶

(一)教學內容

這一單元包括兩部分內容:讓學生認識鐘面(分針和時針)和電子錶;會讀寫整時和半時(在教學時都是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的,而且都是鐘面與電子錶對照出現)。老師們都有印象:義務教材一冊是在練習中出現了認識整時(第82頁第8題“讀鐘面上的數。說出各是幾時。”),並不做要求。現在的“認識鐘錶”這一單元與義務教材相比,內容擴充套件了,在認識整時的基礎上,增加了認識半時,但要求並不高,只要學生知道就可以了。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

2.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教材說明

1.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認識時間。

教科書第91頁,因為時間看不到、摸不著,不具有直觀、形象性,兒童感知時間比較困難,所以需要把時間的認識與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才比較容易掌握。因此在這一單元的開始,我們設計了一個“母親叫孩子起床”的情境圖,幫助學生認識鐘面(分針和時針)和電子錶及早晨7時。學生每天都會經歷媽媽叫他起床的過程,一看到這幅圖,就會聯想到早晨起床的情景,比如說很不想起床,很想再睡一會兒等等許多的感受。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境裡,很自然去認識鐘錶並感受那時是早晨7時。

2.會讀寫整時。

教科書第91頁下半部,將鐘面與電子錶表示時間的方式對照出現,使學生認識整時。

教科書第92頁教材結合兒童的生活實際,舉出一天中的六個時刻所做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時間與生活的聯絡,幫助學生認識整時,會讀寫整時,並使學生初步瞭解一天鐘表上的時針要轉兩圈。

有兩點需要說明:一教材中釆用12時記時法,不用24時記時法,老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用熟悉的日常生活用語來表述,說出上午、下午、晚上幾時,幫助學生鞏固認識。二關於時間的寫法,根據新聞出版署的規定不能再寫居中的“比號”,要寫在下部的“冒號”,老師們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3.會讀寫半時。

教科書第93頁,與整時的教學相似,也是先用鐘面與電子錶表示時間的方式對照出現,使學生認識半時。再結合兒童的生活實際,舉出一天中的四個時刻所做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時間與生活的聯絡,幫助學生認識半時,會讀寫半時。

有的老師提出來學生沒有學過1時=60分,在用電子錶顯示半時的時候,學生對點右邊的“30”表示半時不好理解。在教學中,老師不用過多解釋,也不用讓學生遷移類推,只要告訴他們“30”表示半時並知道怎麼寫就行了,在以後學習1時=60分時學生還要進一步認識半時。

4.老師們可以看一下,在這一單元中我們選擇不同的鐘面設計,吸引學生興趣。

5.我們還設計了很多練習的形式,教科書第54頁,有讓學生認一認時間連線的,有讓學生根據老師撥的鐘面認時間的,還有老師說時刻讓學生撥鐘錶的,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第95頁第4題“快樂的週末”。我們先按時間順序呈現了一個國小生週末活動的四幅插圖,起床、玩耍、回家、吃飯的情境,下面給出的時間不是按順序排列的,讓學生連線。如果老師們認為這個順序不合適,可以進行調整。有的老師還讓學生自己動手,用圖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週末活動,如起床、遊戲、吃飯等活動並標上時間。

(四)教學建議

1.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認識時間。

因為時間不具有直觀、形象性,所以要把時間的認識與兒童的生活實際聯絡起來,才比較容易掌握。例如,有的老師讓學生在課前調查一下自己身邊的父母、叔叔、阿姨的上下班時間,或者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調查一下週圍的商店、郵局、醫院的開門關門時間,在課上說一說,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時間。

在教學第92頁和93頁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一說每幅圖的內容,寫出相應的時間;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一天是怎麼安排的與圖中的小朋友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學習,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由於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還要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老師和學生都要準備鐘錶模型,以便在課堂上進行操作和演示。

重點課時:

認識鐘錶(整時)

教學內容:認識鐘錶(整時)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學會看整時。

2、建立時間觀念,培養學生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用所學的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鐘錶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正確、迅速說出鐘面時間。

教具準備:主題圖,每個學生自備鬧鐘一個,小燈籠12個,製作鐘錶的工具和材料6套。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師:我來自於外國語實驗國小,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學校的同學們一天的學習生活情況?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一起看主題圖)

問:你的一天是怎樣度過的?誰願意說給大家聽?你是怎麼知道的?(板書:認識鐘錶)

師:說起鐘錶,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不知道有多少精緻美觀、造型獨特的鐘表。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部分鐘表作品,好不好?(出示圖片,學生欣賞)

二、主動探索

1、製作鐘錶

(1)欣賞完了這麼多美麗的鐘表,你想對大家說點什麼?

(2)在平時,你們也見過許多鐘錶,現在,就請你們閉上你們的眼睛,靜靜地想一想:鐘面上都有些什麼?(放音樂伴奏)

(3)在每個小組的桌上,有一些製作鐘錶的工具和材料,你們能用這些工具和材料做一個鐘面嗎?

要求:先小組合作進行製作,做完後,同組的同學認真觀察鐘面,看一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並相互說一說。

(4)有哪個同學願意代表你們組給大家說說。(指2人------3人)

教師根據的回答進行板書:

數字:1、2、3、4、5、6、7、8、……11、12

針:分針(長)時針(短)

(5):把你們製作好的鐘面舉起來給大家看一看,再拿出你們自己的小鬧鐘互相說一說哪是時針、哪是分針。

2、認識鐘錶

(1)電腦出示一個鐘面時刻:2時

問:有誰認識這個時刻?你是怎麼認識的?請把你的方法說給大家聽。(指2-----3人)

(2)再電腦出示四個鐘錶,請每個小朋友先認一認,再同桌互相說一說,你是怎麼認的?最後指名起來認一認,說一說。

(3)象這樣的時刻還有一種更簡單的寫法,有誰見過?指名學生上臺試著寫一寫。那這四個鐘面的簡單時刻誰會寫?(指名寫,全班齊寫)

3、每個小組在你們製作的鐘面上撥一個整點時刻,先撥好就先貼在黑板上。(指名認,指名寫簡單寫法)

三、遊戲鞏固:

1、教師說時刻,學生撥

2、同桌互撥,互認

3、師:聖誕節快到了,我們學校的燈籠還沒有掛好,想請你們幫忙掛,你們願意嗎?請把你的燈籠掛到應該掛的地方?(學生活動)

師:你為什麼把這個掛在這個地方?

聖誕節那天的這個時刻,你最想做什麼?

這麼多的時刻中,你最喜歡哪個時刻?為什麼?

四:設計請每個小朋友做一個小小鐘表設計師,設計一個自己最得意的鐘表作品。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複習匯入

1、 複習:

昨天我們認識了誰?

13是怎樣組成的?18呢?

你能用小棒擺一擺嗎?

讓學生在計數器上表示數:11,15,20。並說說數的組成。

2、 口算

教師出示口算卡:10以內的。

比一比,誰算的快。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麼?

一共有幾個蘋果?你是怎樣知道的?

2. 你看了圖能列出什麼算式?

10+5=15

5+10=15

15-10=5

15-5=10

這些算式是什麼意思?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麼?

3. 想想做做第1題——你能用小棒擺出17嗎?

看了你擺的小棒能列什麼算式?

反饋後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4、揭示課題: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的有關10的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

1、 想想做做第4題

看圖,明圖意——複習有關帶大括號和問號的圖文應用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先觀察算式半分鐘,思考怎樣算得又對又快。

再讓學生在教材上完成。

交流怎樣算得快。

3、奪紅旗比賽。

想想做做第3題。

4、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抽卡片報得數。

(2)火車開得快又快。

5、同桌合作,一個說算式,一個說得數。

6、摘蘋果遊戲:

準備一些卡紙,將10加幾與相應的減法算式寫在蘋果反面,貼在蘋果樹上,指名學生摘蘋果,蘋果就獎勵給學生。

四、小結提升。

1、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2、師出示10加幾與相應的減法各一道,提問學生可以表示什麼意思?

2、 練習十第2題

按順序填數,比一比誰數得熟練。

3、 遊戲——猜數:第3題

老師先和學生一起玩,示範如何開展這個遊戲。

再由學生同桌玩或四人小組玩。

4、 第5題

讀懂圖意後,獨立完成。

5、 比一比——想想做做第2題

注意一組四題的聯絡。

6、 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8+2+3 農曆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年級 17-7+6

指名板演,集體交流時,注意強調演算法。

練習十第6題——求未知加數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10加幾和10減幾的內容,想一想,這類題你是怎麼算的?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日期





周次





學時





內容





重點、難點





9.1-9.7





1





5





集合的含義與表示、





集合間的基本關係、





集合的基本運算





會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並集與交集;會求給定子集的補集;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的關係及運算。難點:理解概念





9.8-9.14





2





5





函式的概念、





函式的表示法





會求一些簡單函式的定義域和值域;能簡單應用





9.15-9.21





3





5





函式的基本性質、





學會運用函式圖象理解和研究函式的性質,理解函式單調性、最大(小)值及幾何意義





9.22-9.28





4





3





本章複習、測試






9.29-10.5





5






國慶放假






10.6-10.12





6





5





指數與指數冪的運算、





指數函式及其性質





掌握冪的運算;探索並理解指數函式的'單調性與特殊點。難點:理解概念





10.13-10.19





7





5





對數與對數運算、





對數函式及其性質





理解對數的概念及其運算性質,知道用換底公式;探索並瞭解對數函式單調性與特殊點;知道指數函式與對數函式互為反函式





10.20-10.26





8





5





冪函式,複習、測試





從五個具體的冪函式(y=x,y=x2,y=x3,y=x-1,y=x1/2)圖象中認識冪函式的一些性質





10.27-11.2





9





5





方程的根與函式零點,





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





幾類不同增長的模型、函式模型應用舉例





能夠藉助計算器用二分法求相應方程的近似解;





對比指數函式、對數函式以及冪函式增長差異;結合例項體會直線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式型別增長的含義





日期





周次





學時





內容





重點、難點





11.3-11.9





10






期中複習及考試






11.10-11.16





11





5





講評試卷





分析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11.17-11.23





12





5





任意角和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式





瞭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進行弧度與度的互化,藉助單位圓理解任意角三角函式的定義。





11.24-11.30





13





5





三角函式的誘導公式,





三角函式的圖象與性質





藉助單位圓中的三角函式推匯出誘導公式,能畫出








的圖象,理解三角函式的週期性、單調性、最值等性質

12.1-12.7





14





5





函式








的圖象,

三角函式模型的簡單應用





瞭解函式








的實際意義,能借助計算器畫出函式



的圖象,並觀察引數對圖象的影響。會用三角函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12.8-12.14





15





5





複習、測試





平面向量的實際背景及基本概念





通過力的分析,瞭解向量的實際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和向量相等的含義,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





12.15-12.21





16





5





平面向量的線性運算,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座標表示





掌握向量加、減法的運算,數乘運算,並理解其幾何意義以及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瞭解向量的基本定理、運算性質及其幾何意義。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座標表示





12.22-12.28





17





5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





平面向量的應用舉例





本章複習、測試





理解向量數量積的含義及其物理意義,會進行數量積的運算,會用數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係。用向量解決某些簡單的幾何問題。





12.29-1.4





18





5





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





用向量的數量積推匯出兩角差的餘弦公式,並能用兩角差的餘弦公式匯出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公式





1.5-1.11





19





5





簡單的三角恆等變換,期末複習





能運用上述公式進行簡單的恆等變換。進行知識的梳理。





1.12-1.18





20






複習及期未考試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學生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並通過以後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二、教學理念: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冊實驗教材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內容為依據。一共分為十個單元:數一數、比一比、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和二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和我們的校園。)

本冊教材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長短和高矮,簡單的分類,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內容和我班的實驗情況,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這四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20各數。

2.初步瞭解數位和計數單位:知道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

3.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4.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5.認識符號“>”、“<”、“=”,會用這些符號表示20以內數的大小。

6.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能辨認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會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7.初步瞭解事物比較和分類的方法,結合實際,能把同類事物進行比較和分類。

8.初步認識鐘錶,會認整時和半時。

9.初步學習對日常生活中的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會看、填寫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10.初步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比較、辯析、整理、概括、語言表達、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

1.結合現實素材抽象出0-20各數,感受0~20各數的意義,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建立數感。

2.能按一定的順序整理和記憶: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想10以內的數的組成、分解,想10以內加減法的得數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得數,體會演算法的多樣化。

4.能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2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中的應用問題。

5.通過拼、擺、畫、想各種圖形,感受和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徵,通過對幾何形體的分類,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6.能用對應、比較等方法,比較出兩個事物的多少、長短、高矮。

7.能根據事物的同一型別的特點把一些事物分類。

8.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自已探究、實踐活動等,發展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9.通過數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對應、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10. 初步學習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發展數學意識。

(三)解決問題

1.能用0—20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能比較出學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內)數量的多少、長短和高矮,能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類。

4.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初步體驗1時、幾時、半時的長短。

5.能根據簡單統計圖表的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⑴會看。會看數學書,能在書上找到要學習的內容。

⑵會聽。能聽懂老師和學生的講話,能邊聽、邊想。

⑶會想。能根據一些資訊想出數學問題;會根據數學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⑷會說。能把自己想的說出來,會說三句完整的話。

⑸會用。會用學具學習一些數學內容。

⑹會做。會做數學作業,書寫規範,格式正確,認真細心,能自己出題自己做,能檢查。

⑺能討論。能與同學討論數學問題。

⑻能評價。能作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

2.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思考,爭取發言,尊重別人,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3.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美德。

4.愛護學具、文具、數學書、作業本、書包,養成勤學習、有條理、講究美的好習慣。

5.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感受用數學的樂趣,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6 受到關心集體、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健康發展。

六、方法與措施:

1.認真研究《標準》和教科書,提升教學理念,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尋找學生熟悉的數學生活,使之進入課堂。

2.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演示、觀察與操作,讓學生經歷用數字和數學符號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

4.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偏、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6、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進行作業評比活動一次,比一比看誰學習進步快。

8、對學生堅持正面評價,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複習內容:

本冊教材共分八個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分類與比較、1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位置、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圖形、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總複習。以上各單元內容涉及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實踐與綜合應用領域。最後的總複習對整冊的知識點進行了整體的濃縮和提煉。

二、指導思想:

複習的目的既要幫助學生整理知識,使知識條理化,形成體系,又要適當進行技能的訓練,以培養學生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在此過程中,重點是幫助學困生,查漏補缺,解決他們在知識與技能上的缺失。

三、複習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進一步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四、複習重點、難點:

重點:20以內數的加減計算、

難點:加減混合運算看圖列式

五、學生情況分析:

對於學生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學習習慣方面。90%的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能自覺、保證質量的完成作業和學習任務;10%的學生習慣不好,表現在課堂上愛做小動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學習任務拖拉、作業馬虎等現象。針對這種現象,在複習中加強對學生的要求。

2、計算方面。對於20以內計算80%的`學生能過很好的掌握,20%的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還有個別學生不會;其中有部分學生做題容易出錯。在計算方面還要加強認真的習慣的教育。

3、解決問題方面。本學期主要學習利用看圖畫或文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以及在利用計算能夠解決一些有關的實際問題,80%的同學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還有20%的同學計算時不知道如何下手。對於這部分學生要加強輔導。

4、操作方面。本學期認智慧廣場重疊問題,移多補少問題基礎不好的可以動手操作。在複習中,對於這些學生應加強教育,使他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綜上所述,同學們已經基本能掌握所學知識,但是,在學習習慣、學習態度方面做的不好,個別學生應加強對知識的掌握。

六、複習措施:

1、把定位輔導落到實處,對於基礎的知識讓學生一定掌握,並在此基礎上能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

2、有條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整理與系統複習,使學生對知識能系統掌握。重視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做好提優補差工作,開展“一幫一”活動,幫助後進生的成績有所提高。

4、做到當堂達標,提高學生的能力,做到講練結合。

5、加強學生的習慣養成教育,教育學生在做題目的時候,先審清題意,然後再做。做題的過程中做到仔細、認真。

七、時間安排

12.20——12.31按照單元複習,共兩週時間。

1.3——1.7進行分類複習,並穿插模擬測試。

1.10——1.12考前動員,有針對性的做一些練習,直到期末質量檢測。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班級基本情況。

本學期,我擔任七(7)班和七(8)班的數學科教學工作。這兩個班的基本情況如下:從上期末的考試成績來看,七(7)班數學平均分72分、達標率83%、優秀率41%、排在全級的第一位;七(8)班數學平均分71分、達標率81%、優秀率40%、排在全級的第2位。兩個班學習數學的興趣都比較高,基礎亦有比較好。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經過本期的教學,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團結協作習慣和勇於探究的精神,力爭全面提高兩個班學生的數學成績。加強對基礎較差的學生的輔導,同時也做好尖子學生的培養,總的'來說:就是使基礎好的學生成績更優秀,中等的學生越來越好,基礎較差的學生能穩步前進。

三、教學的措施與方法。

為實現所定的目標,特制訂如下計劃:

1、課前準備。

認真閱讀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充分了解所教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寫出詳細的教案,準備好充足的教具。

2、課堂教學。

(1)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2)用普通話上課。

(3)多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來教學。

(4)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特別是在提問的時候,更應根據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去進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5)在課堂上注意經常組織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

(6)少佈置作業,讓學生學得輕鬆。

(7)七(8)班加強基礎訓練,七(7)班側重提高思維能力。

3、教學反饋。

(1)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對缺陷的知識有針對性的進行處理。

(2)單元測驗全批全改,對整個單元的知識缺陷進行及時的處理。

4、辦好基礎輔導班。這個班的教育物件是後進生,組織成績較好的學生上課。

5、在每班都組織21個學習小組,開展互助學習活動。

6、加大力度對尖子生進行輔導。

四、培優、轉差措施:

根據學生的不同基礎情況分別給予學生不同教學要求,按學生的不同基礎佈置不同的作業,因材施教。多與差生交流,與差生交朋友,分析差生差的原因,給差生以信心和關心,儘量給差生降低學生上的坡度;對於優生教師利用課餘時間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在教學中適當對知識進行拓展,給優生以充分思索的空間,多讓優生自主探索,鼓勵優生合作交流。

五、教學進度

本學期的教學進度暫按《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教師用書》進度表進行。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國中一年級數學新學期教學計劃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後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本冊教材的特點:

1、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絡。教材試圖形成“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基本敘述模式,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同時,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可以廣泛接觸到數、量、空間、圖形、可能性、關係、演算法等豐富的現代數學世界。

2、 確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展,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進而通過學習者群體的討論與交流,獲得數學結論。這樣的課程體系,為確立學習者的主體地位創造了良好的課程環境。

3、 建立探索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材注重問題的探索性,題材豐富多彩,資訊的呈現形式多樣並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答案不唯一……所有的這一切都在於試圖使學生儘快地形成探索性學習方式,發展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學生情況分析:

剛從幼兒園進入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天真可愛,對學校的一切都覺得好奇,從“遊戲”到“學習”的轉變,使他們對“學習”這回事更是似懂非懂,特別是在新鮮感過後,同時也對學習存著一種壓力。他們有著兒童散漫、好動的天性,有著極強的可塑性。這些孩子大部分家境都非常富裕,家裡都很寵愛,養成了他們的任性、自私、嬌氣,自我等一些不良習慣。他們學前教育程度參差不齊,對這冊的數學知識有不同程度的掌握,但整體水平一般,兩極分化較明顯,有個別的孩子連一些簡單加減法都不會的。甚至個別學生連數字也不能正確書寫。一週觀察下來大部分孩子課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行為習慣比較隨意,有的上課把腳放在凳子上的。因為是剛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課堂常規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過程,怎樣收拾書包、怎樣擺放上課用的學習用品、怎樣舉手回答問題、什麼是課堂作業、什麼是家庭作業、怎樣記家庭作業,上課什麼時間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這個學期裡所掌握的,所要形成習慣的,特別是良好的聽、說、讀、寫和獨立思考的習慣,都是需要我們開始進行引導和培養的。這些孩子對數學有很強的學習慾望的,有較好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課堂上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動靜結合,多表揚鼓勵,不斷強化學生的課堂常規,保護、發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學期教學的內容及目標:

本冊教材安排9個小單元,主要教學內容包括:

1、數與代數: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2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及認識鐘錶、比較。

2、空間與圖形:認識物體、位置與順序。

3、統計與概率:小統計和分類。

4、實踐與綜合應用:主要有找一找、說一說;說說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說說你在生活中發現的加法問題;整理自己的房間,向同伴說說是怎樣整理的;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怎樣分類,並與同伴說一說;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班中每個小組的男生、女生人數,並試著提出一些數學問題等等。

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認識0~20各數,能正確數數、讀數和寫數,並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2、初步瞭解十進位制,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學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並能解決與此相關的應用問題。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4、認識符號>,<,=的含義,能夠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

5、能說出個位和十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6、能確定物體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7、使學生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並能識別。新 課標第一 網

8、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9、初步體驗資料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資料,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過程和方法:

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係,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歷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4、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的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

5、通過20以內數的認識和20以內加減法的學習,讓學生初步體會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具有初步的應用意識。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5、在小統計的過程中,對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2、在運算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像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4、通過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5、藉助有趣、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四、改進教學、提高質量的措施: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的常規的培養和訓練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從擺放學習用品起,怎樣聽講、怎樣書寫、怎樣記作業,以及的簡單的檢驗作業的方法等都是學習習慣的內容。課堂上要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會獨立思考、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通過本學期的學習,建立一個良好的開端,以後的學習中仍應充分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這一目標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

2、創設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根據《標準》調整教學內容,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更豐富的知識。學生剛剛入學,對一切都很陌生,教學是要注意根據孩子年齡特徵,設計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環節,如遊戲,故事,比賽等,注意從生活中找素材,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教學中注意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豐富學生的感性積累,發展學生的數感和初步的空間觀念。通過提供具體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鼓勵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參與數學的學習過程。

3、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教學。剛入學的學生個體差異相對較大,可能有些學生已經不同程度地具備了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和進度做適當的調整,創設豐富有趣的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應從學生的發展狀況和具體需要出發組織教學,既關注個體又不影響全體。

4、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比如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大部分孩子已經會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不能夠把題意表述清楚,所以教學時重點就要放在培養孩子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把話說完整;提高孩子的計算速度上等。重視學生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數感。計算教學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5、做練習、寫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節。

(1)、發現困難生要及時幫助,利用各種形式激發興趣。

(2)、積極開發學生對學習興趣,利用情境培養學習數學的願望。

(3)、鼓勵學生多提問,多發言,對優秀的表現要及時表揚,利用獎章制度樹立班級學習榜樣,結合班級的評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平面圖形,20以內的退位減法,分類與整理,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口算),找規律,總複習。

這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在學生掌握了20以內各數的基礎上,這冊教材把認數的範圍擴大到100,使學生初步理解數位概念,學會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弄清100以內數的組成和大小,會用這些數來表達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數感。100以內的加、減法,分為口算和筆算兩部分。這冊教材出現的是口算部分,即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口算。

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又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基礎,因此,應該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同時,教材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應用所學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學習解決現實生中相關的計算問題,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樣,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平面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認識人民幣、分類與整理以及找規律等。有了這些內容的學習,不僅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豐富多彩,形成了比較合理的數學知識結構,而且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經歷與人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感受分類與資料整理的關係;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數學問題。

5.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6.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邊的特徵,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初步形成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初步形成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初步感受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口算及計算,培養學生的數感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養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教學措施:

1.課前備課必須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對策進行充分的預設,設計當堂

檢測作業時必須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次佈置並對個別學困生當面輔導。

2.重視課堂基本口算和筆算的訓練,培養和逐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教學具體的情境,靈活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

4.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審題,敢於提問,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等內在的學習品質。聯絡生活實際和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喜聞樂見的遊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設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數學課堂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6.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並根據具體情況,自己創造一些教學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學具。

課時安排(約59課時)

一、認識圖形(二)(3課時)

二、20以內的退位減法(13課時)

例12課時左右

例21課時左右

例32課時左右

例42課時左右

例51課時左右

例6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3課時左右

三、分類與整理(3課時)

四、100以內數的認識(9課時)數100以內的數和數的組成1課時左右

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2課時左右解決問題1課時左右

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2課時左右

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左右

五、認識人民幣(5課時)

認識人民幣,元、角、分的進率2課時左右

簡單的名數變換和加減2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1課時左右

六、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7課時)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1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3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9課時左右

例1、例24課時左右

例32課時左右

例4、例53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3課時左右

七、找規律(4課時)

八、總複習(4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