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有關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合集8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好的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合集8篇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校四年級共有2個班,學生是非常喜歡《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的,但由於家長對它不夠了解,所以重視不夠,這樣影響了一些家庭作業的完成,以及一些實踐活動的開展,對本課程的學習也會受到影響。教師力爭減少一些負影響,努力提高活動質量,提高課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教材共三個單元:“生活中的消費”“生活中的習俗”“安全地生活”。

三、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消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養成熱愛勞動、勤儉節約的態度。

2、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團結協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觀念。

能力目標:

1、能與他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地參與探究活動。

2、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務和現象,嘗試合作地、有創意的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3、養成蒐集、整理和運用社會資訊的能力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知識目標:

1、1、初步瞭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

3、瞭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和社會規則。

4、初步懂得講文明、守法律對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第二單元《生活中的習俗》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快樂。

2、熱愛祖國,珍視祖國的文化傳統和節日習俗。

3、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

能力目標:

1、能清楚的表達自己對節日及喜慶活動的感受和見解。

2、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事務與現象。

3、培養學生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資訊的能力。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的一些傳統節日,瞭解幾個主要傳統節日的習俗和來歷。

2、知道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喜慶活動及民間風俗。

3、知道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

第三單元《安全地生活》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2、養成自尊自主、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3、培養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4、初步形成法制觀念。

能力目標:

1、掌握基本的自護自救的本領。

2、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能夠與他人平等的交流與合作,學習民主的參與集體生活。

3、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識、分析社會現象,有創意的探究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4、學習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5、學會蒐集、整理、分析和運用社會資訊,能夠運用簡單的學習工具探索和說明問題。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係。

2、初步懂得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3、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四、教學措施及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1)轉變教材觀。教學是對教材的再創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要運用好教材。要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

(2)轉變教學觀。新的課程改革,把關注人作為課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第一.要變“目中無人”為有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觀念,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要關注每一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的形成。第二,變“重結論輕過程”為重視學生學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教師的教學過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通過什麼方法學;不要把現成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1)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2)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

品德與社會課程教育意義在於對兒童生活的引導,用經過生活錘鍊的,有意義的教育內容教育兒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選取、引用的教育內容和形式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要採用他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後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4、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要注意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基本教學理念,採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廣泛採用活動型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5、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品德與社會課評價目的是獲得反饋資訊,幫助教師改進教學,促進兒童發展,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對學生品德與社會性發展水平做終結性的評定,更不是利用評價結果對兒童進行比較與分等。因此,要從每個學生原有基礎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強調以鼓勵為主的發展性評價。

五、教學進度

時間課題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消費

第1、2周第1課生活需要消費

第3、4周第2課不同的購物場所

第5、7周第3課做聰明的消費者

第二單元生活中的習俗

第8、9周第1課多彩的民族節日

第10、11周第2課家有喜事

第12、13周第3課異國習俗

第三單元安全地生活

第14、15周第1課交通安全每一天

第16、17周第2課從“119”談起

第18、19周第三課面對突發事件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充分遵循四個“有利於”思想,即:有利於發揮學生的潛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二、學生知識能力習慣態度分析

四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英語有著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但也有少數學生由於遇到困難,學習興趣會隨之減弱。尤其從這學期開始,對學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養聽、說、讀、寫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始終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分為8個單元,兩個複習單元和兩個文化單元。本冊教材強調語言的運用,注重能力的培養,突出了興趣的激發,重視雙向交流,融合學科內容,重視靈活擴充套件,實現整體設計。

四、教學目的任務

1、 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 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6、養成響亮清晰讀英語、說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語調,以培養語感。

7、能在完成某個任務(如塗色,小製作)的過程中學會相關的詞句,並且培養動手能力。

8、能演唱已學過的英語歌曲,誦讀已學過的歌謠。

五、教材重點難點

1、能按四會、三會的要求掌握所學單詞。

2、能按四會要求掌握所學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際用語,活用四會句型,進行簡單的交流,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在圖片、手勢、情境等非語言提示的幫助下,聽懂清晰的話語和錄音。

5、初步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六、主要措施

1、以活動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用,從而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性發展。

2. 通過聽、說、讀、寫、唱、遊、演、畫、做等形式,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和練習。

3、將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

4、設計全面、高效的課外作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做到整潔、規範、正確地書寫。

七、課時安排

Unit 1 School Subjects 6課時

Unit 2 School Activities 6課時

Unit 3 My Week 6課時

Review 1 3課時

Unit 4 My Day6課時

Unit 5 My Body 6課時

Unit 6 Toys 6課時

Review 2 3課時

每單元安排一次練習:8課時;複習、考查:4課時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天氣”、 “溶解”、“聲音”、 “我們的身體”。與原教材相比縮減了一個單元,減少了“磁鐵”、“有生命的物體”兩個單元,增加了“我們的身體”單元。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調整後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們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二、學情分析:

學生們經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們的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

本學期,四年級有一個班級。班級學生人數基本在55個,較多的人數也為科學學習的順利組織開展留下了較大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學生們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們在學習彙總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具體內容見單元計劃)

四、教學措施: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控制變數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學生素質的要求:

1、環保教育

通過對“溶解”、“聲音”、“天氣”、“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積極探求新知和仔細、科學的態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倡導人人蔘加環境保護

2、心理素質

①合作、平等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形式,開發學生的心理素質,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②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教學中注意儘量分解難點,通過學習能看得懂,學得會,並比較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讓他們建立自信心。

③激發興趣,大膽地探索: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創設探索活動的愉悅情境,耐心啟發誘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④及時評價、適時引導: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要給予足夠的寬容,耐心地矯正,堅持表揚鼓勵為主,特別是對成績處於中下游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肯定,使他們發言踴躍,課堂活躍。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 指導思想

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本學期要加強寫字教學,增強學生的寫字興趣,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進一步推進“三進”工作。

二、開展寫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目的:

1、培養學生寫字意識,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通過寫字課程的開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2、推進語文教學改革,認真貫徹語文的指導思想,具體落實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

三、訓練形式和型別:

1、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生字描紅、課文同步描紅進行寫字訓練。

2、每週有固定寫字時間。(一節地方課程)

3、有效利用每週的寫字課,即每天下午上課前利用二十分鐘時間練習寫字。

四、具體要求:

1、寫字課教師要加強指導,不能將寫字課變為自習課。不搞形式,讓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真正落到實處。

2、合理安排學生每天的'練習內容,可以結合所學生字。

3、強調學生的寫字姿勢,隨時糾正不良習慣。同學間互相監督。

4、定期在班級進行寫字比賽,獎勵有進步的學生。

  五、預期目標:

1、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和寫字習慣。

2、使每位學生都能寫一手好字。

3、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學情分析:

國小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活動以形象思維為主。順應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術作品來引導、來組織學生的勞動與技術學習活動。技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一個模型、一件工藝品,也可以是一盤菜、一個生長著的作物等。通過作品的製作,學生可以獲得材料認識、工具運用、操作程式、技術要領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通過作品引導學生的設計、評價以及作品宣傳等活動。我校四年級學生大都來自農村。他們都充滿朝氣,充滿活力,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美麗而可愛的校園

二、教學目標:

(一)瞭解勞動世界,理解勞動意義,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和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

通過技術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勞動體驗,形成對勞動的.初步認識。

培養認真負責、遵章守紀、團結互助、愛護公物以及愛惜勞動成果的晶質,形成良 好的勞動習慣。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學習,學會生活自理,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掌握生活必備的技術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生活自

理。建立生活中的主體意識,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

(三)積極參與技術實踐,掌握基本的技術知識與技能 認識日常生活和周圍環境中的常見材料,學會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瞭解設計與製作的基本程式和方法,並進行簡單的工藝品和技術作品設計與製作.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新精神。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四、教學策略與措施:

1.注重基礎。國小三年級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勞動與技術能力培養的基礎,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基礎。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注重學生勞動與技術方面基礎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應以體現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服從且服務於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根本出發點。

2.體現綜合。一是注意勞動與技術教育各個實施途徑的溝通與結合。勞動與技術的課堂學習要與課外活動、常規指導、

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途徑相溝通相結合,以實現其教育目標。如學校生活中的值日活動、環境整理,可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二是注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各領域學習活動的統籌規劃和有機協調。

3.講究科學。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在方式和內容上應充分考慮到國小生的生理、心理髮展水平和年齡階段特徵。

4.注重實效。勞動與技術教育的實施有一定的條件要求,而各地的現有條件和資源優勢,千差萬別。因此,應從本地區、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教育的實際效果出發,選取內容,確定方式, 安排實施計劃。 五、教學進度安排:

國小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學進度表

20xx年9月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中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四年級學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著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學期教學主要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一單元: 與人相處中尊重、體諒他人;相信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對坦蕩正直的人心懷敬佩, 願意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對自己的生命有一種負責的態度。並願意為之約束自己的言 行,抵制不良的生活習慣;對生活懷有美好的嚮往與憧憬,棉隊困難和挫折不退縮,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能體驗到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

第二單元: 感受、體驗家人對自己的關愛,願意主動與家人溝通,尊重孝敬老人。關心家庭生活, 理解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付出的心血,有承擔家庭義務和責任的意識,初步具有合理的消 費觀

第三單元: 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和友誼的珍貴,體驗擁有朋友的快樂和團結合作帶來的樂趣。 關心集體,樂於參加集體活動,感受集體生活的快樂與美好

第四單元: 感受資訊科技對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以及現代通訊手段、各種傳媒和多媒 體網路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對各種新興資訊科技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在充分享用 他所提供的便利時亦能自覺遵守各種共同的規則

能力目標

第一單元: 在生活中能分辨是非,正確地面對錯誤,並能在教師幫助下調整自己的言行,做一個 誠實的人,學會一些與人坦誠交往的方法,對不應該做的事情學會拒絕;學會面對與人交 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衝突,以及一些避免和解決衝突的方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能調整自 己的心態,並能嘗試加以解決

第二單元: 學會料理自己的生活,養成主動關心家人,孝敬父母長輩,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 會初步統計家庭收支情況,合理消費,勤儉節約。初步學會一些與父母和家人溝通的辦法

第三單元: 寬容地對待他人,能欣賞和發現朋友身上的優點,平等地與夥伴合作交流;自覺地遵 守各項規章制度,做個講文明、有教養的`人;積極主動地參與班級管理,為班級生活出謀 劃策。

第四單元: 學會用電話、書信等現代通訊方式與人交流。養成規範書寫信件的習慣,注意通訊、 通話的文明禮儀,不私自拆閱別人的信件和撕取別人信件上的郵票。遇到土法事情會正確 撥打應急電話。能有節制地、有選擇地收看電視節目和上網,不沉溺於看電視和玩網路遊 戲,自覺抵制、遠離不健康的書報影視以及不健康的網站。能利用交往工具進行交流、溝 通合作,利用傳媒、網路獲取資訊,初步養成看好書、讀好報的生活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 知道誠實守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敢於承認錯誤的孩子同樣是誠實的孩子;瞭解迷戀 遊戲機、沉溺電視等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知道理解、體諒他人是解決和避免衝突,與人 愉快相處的有效方法之一;懂得生活和學習中會有困難,失敗是成功之母

第二單元: 知道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瞭解家庭經濟 來源的多種形式,瞭解家庭生活中的必要開支;知道家庭生活中也要講道德,要有家庭責 任感

第三單元: 知道朋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知道自己是集體的小主人,應該承擔相應的責 任;懂得在一個集體中,只有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才能辦好事情;知道集體處處有規則, 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應該按規則辦事

第四單元: 瞭解郵政、電信、傳媒、網路的基本功能,知道集郵是一項健康、高雅的活動。知道 私拆他人信件是違法的行為。明白亂撥應急電話的後果。懂得傳媒、網路是兩把“雙刃劍”, 使用不當會影響甚至妨礙自己的健康成長。知道寫信和打電話是一般程式和方法。

四、教學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認真上課,及時進行二次備課,並做好課後小記。

2、重視課前準備環節,努力使每次上課老師學生都有充分的準備。

3、精心策劃,指導學生開展好課內外教育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4、專課專用,不佔用品社課的教學時間。

5、多看教學雜誌,多聽其他老師的課。更新教學理念,掌握教學新動向。

6、充分利用班隊課,談話課進行教育,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道德素養的整體提高。

7、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薰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8、經常與家長聯絡,讓孩子在各種環境下良好的成長。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學期教材共由五個單元組成:

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要求:

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掌握到的科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活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例如使用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利用測量得到的資訊繪製圖表等;

三、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實,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一)、科學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並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的科學觀察訓練。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說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三)、科學知識

1、瞭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徵、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充套件學生對溶解現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分樂音和噪音

四、本冊的重點`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瞭解生物的基本特徵。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能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驗證聲音在液體中可以傳播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的實驗操作,以簡單的方法對風進行觀測、記錄。

五、教具學具的準備:(見實驗課計劃)

六、教學中採取的`措施方法:

1、要求教師儘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物件的瞭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2、重視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緻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的詞彙、資料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象。

3、在觀察和收集資訊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並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七、本冊教學內容的課時及課時計劃:

本冊教學共有30課時,上課21課時,機動課9課時。

四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天氣”、“溶解”、“聲音”和“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組成。本冊教材是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引領學生經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展、螺旋上升的過程。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彙總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物件的瞭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

四、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數、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慾和參與科學活動的願望明顯增強。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強調小組合作必要性,所以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

但由於學生年齡的侷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於動腦的同學佔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象尤為突出。

六、教學措施

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大膽質疑,逐漸養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1、瞭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的有效性。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瞭解控制變數的實驗的重要,並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提示學生用文字、資料、簡筆畫、圖表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對學生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週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耐心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七、教學進度表

周次教學內容

1我們關心天氣

2天氣日曆;溫度與氣溫

3風向和風速;降水量的測量

4雲的觀測;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5水能溶解一些物質;物質在水中是怎樣溶解的

6國慶放假

7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8溶解的快與慢;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9分離鹽與水的方法;機動

10聽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1聲音的變化;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12聲音的傳播;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13保護我們的聽力;機動

14身體的結構;骨骼、關節和肌肉

15運動起來會怎樣(一);運動起來會怎樣(二);

16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食物在口腔裡的變化

17相互協作的器官;機動

18複習

19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