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集合15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集合15篇)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

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負數、百分數、比例、圓柱與圓錐、數學廣角、整理和複習等。

教學重點:

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

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

1.瞭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2.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知識解決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能根據給出的有正比例關係的資料在有座標系的方格紙上畫圖,並能根據其中一個量的值估計另一個量的值。

3.會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紙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4.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5.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6.經歷對“鴿巢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鴿巢原理”,會用“鴿巢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7.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負數和比例兩個單元。結合生活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比例的教學,使學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會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在圖形與幾何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圓柱與圓錐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圓柱、圓錐特徵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掌握有關圓柱表面積,圓柱、圓錐體積計算的基本方法,促進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圓柱與圓錐、比例、統計等知識的學習,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經歷探究“鴿巢原理”的過程,體會如何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模型化”,從而學習用“鴿巢原理”加以解決,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多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整理和複習單元是在完成國小數學的全部教學內容之後,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一次系統的、全面的回顧與整理,這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

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原來分散學習的知識得以梳理,由數學的知識點串成知識線,由知識線構成知識網,從而幫助學生完善頭腦中的數學認知結構,為國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情分析

本班現共有學生37人,女生18人,男生19人,絕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上進心;但是有很少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上課注意力不集中;還有個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紮實,學習數學有些困難。所以新的學期裡,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我還要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五、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2、教師應轉變觀念,採用“激勵性、自主性、創造性”教學策略,以問題為線索,恰當運用教材、媒體、現實材料突破重點、難點,變多講多練,為精講精練,真正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而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3、不增減課程和課時,不留機械、重複、懲罰性作業和作業總量不超過規定時間,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境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如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一題多編等途徑,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

6、練習的安排,要由淺入深,體現層次性。對不同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練習,對優生、學困生都要體現有所指導。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7、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引導家長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科學育人。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功與失敗,勇敢戰勝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做學習和生活的強者。

學習方式:

①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

②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③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④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六、課時安排

六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一、負數(3課時)

二、百分數(二)(5課時)

三、圓柱與圓錐(10課時)

1.圓柱………………………………………………………6課時左右

2.圓錐………………………………………………………

3課時左右整理和複習……………………………………………………1課時

四、比例(13課時)

1.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3課時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3課時左右

3.比例的應用………………………………………………6課時左右

4.整理和複習…………………………………………………1課時

五、數學廣角(2課時)

六、整理和複習(27課時)

1.數與代數…………………………………………………11課時左右

2.圖形與幾何………………………………………………6課時左右

3.統計與概率………………………………………………4課時左右

4.數學思考…………………………………………………2課時

5.綜合與實踐………………………………………………4課時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六年級3班共有學生42人,六年級4班共有學生44人,兩個班的學生 對知識的掌握方面來看,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學生,由於知識脫節,單元知識能過關,但綜合能力較差,對於概念理論知識理解過於膚淺,對知識運用也欠靈活,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比較浮躁,計算能力較差,還需進一步提高,應用題分析能力還可以,個別學生仍需繼續輔導。從學生習慣方面看,有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王俊樑、王輝煌、項釵釵、項瑤瑤、楊依婷等同學做題馬虎,丟三落四,抄錯數,不用直尺等許多學習習慣有待改善;例如項子鴻、徐凱、項一蒲、王均一、楊鴻逸、項晨洋、項匯濤、楊安寶、孔偉強、章志陽等學生由於缺乏自信心,並且懶惰,得過且過造成成績不理想。 從班級常規看,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部分學生精力不集中,上課愛搞小動作,回答問題不夠積極等。根據現狀,在本學期應分期分類,定出實際目標,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主,強化訓練學生常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風,在愉快氛圍中獲取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本學期在的數學教學方面的工作重點是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繼續讓學生保持學生習的濃厚興趣,採取以優帶差促中等趕優等的辦法,同時不忽視優生的培養,爭取使的數學成績在原來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二、雙基情況

大部分學生上冊應掌握的知識基本掌握,但分數計算方面準確率不高,在實際應用類,如解決問題,還有個別學生對題目難以理解,解題困難。

三、學習能力

大部分學生學習較主動,能自覺進行課後複習、課前預習,課堂上發言較積極,但有個別學生依賴性較強,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較差,聽課時較易分神,學習成績較不理想。

四、差生情況:

姓名:項子鴻、徐凱、項一蒲、王均一、楊鴻逸、項匯濤、楊安寶、孔偉強、章志陽

主要缺漏補缺措施

解決問題、概念的應用1、加強應用題的分析、理解,梳理解題思路。

2、加強概念間的理解、比較、分析。

五、教材分析

第( 一 )單元內容: 負數

教學重點: 會讀寫負數,比較負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比較負數的大小

教學措施:

1、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認識負數的意義。

2、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第(二)單元內容:圓柱與圓錐

教學重點:圓柱、圓錐的特徵及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及圓柱的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及有關的綜合性問題。

教學措施:圓柱及圓錐的教學從直觀入手,通過對常見實物觀察,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幾何圖形,然後介紹圓柱各部分名稱。通過教師演示及學生實驗來教學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及圓錐的體積。

第( 三 )單元內容:比例

教學重點: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比例的有關概念及應用

教學措施:比例這一單元先教學成正比例的量,接著教學成反比例的量,然後把這兩者放在一起進行聯絡、對比,最後再教學正反比例的應用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斷,避免發生混淆;對於應用題,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題目,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比例的認識,又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解題能力。

第( 四 )單元內容:統計

教學重點:學會看統計圖表

教學難點:通過統計表回答問題

教學措施:

讓學生知道在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係上,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然後依次說明三種不同型別的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最後在例題和練習中,讓學生根據圖表回答問題,使學生學會看統計圖表、會根據圖表中的資料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學生應用統計的思想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

第( 五 )單元內容:數學廣角

教學重點: 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措施:

1、藉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畫草圖方式進行“說理”,讓學生初步經歷“數學證明”的過程。

2、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引導學生先判斷某個問題是否屬於用“抽屜原理”可以解決的範疇,再思考如何尋找隱藏在其背後的“抽屜問題”的一般模式。

第(六 )單元內容: 整理和複習

教學重點:梳理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難點: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措施:複習時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知識間的聯絡。同時注意啟發、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形成知識網路。教師則加強反饋,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及時補習學生的知識缺漏。

六、全冊教材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例項使學生初步認識負數,瞭解負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會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會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3、使學生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徵,初步認識球的半徑和直徑,會計算圓柱的表面積和圓柱、圓錐的體積。

4、瞭解簡單統計圖的繪製方法,會看和初步繪製簡單的統計圖。

5、使學生通過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加深對國小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6、結合新的教學內容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7、貫徹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8、經歷對“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瞭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推理能力。

七、全冊重點難點關鍵

(1)重點:①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反比例的意義。②圓柱、圓錐的特徵,圓柱的表面積及圓柱、圓錐的體積。③整理和複習國小數學知識。

(2)難點:①比例的有關概念及應用。②圓柱表面積、體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和實際應用。③國小數學有關知識體系的建構。

(3)關鍵:①運用知識遷移,採用對比的教學方法,促使學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比例應用題,通過分析已學過的常見的數量關係,正確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判斷成哪種比例關係,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電教媒體,通過演示,學生實驗,操作,揭示規律,從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協作探究出多種方法來推導計算公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③做好國小數學相關知識的歸納、整理工作,確實做到精講多練,使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建構。

八、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貫徹數學課標標準的精神,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學要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2)比例這一單元先教學正比例的量,接著教學成反比例的量,然後把兩者放在一起進行聯絡、對比,最後再教學正反比例的應用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並能正確判斷,避免發生混淆;對於應用題,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題目,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比例的認識,又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各種知識的解題能力。

(3)圓柱及圓錐的教學從直觀入手,通過對常見實物觀察,使學生認識圓柱的形狀,並從實物中抽象出圓柱幾何圖形,然後介紹圓柱各部分名稱。通過課件演示及學生實驗來教學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體積及圓錐的體積。

(4)統計圖教學時首先思考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一個統計表中有關數量間的百分比關係。緊接著讓學生知道在表示有關數量之間的關係上,統計圖比統計表更加形象具體;然後依次說明三種不同型別的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最後在例題和練習中,讓學生根據圖表回答問題,使學生學會看統計圖表、會根據圖表中的資料分析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養成學生應用統計的思想分析思考問題的習慣。

(5)複習時重視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知識間的聯絡。同時注意啟發、引導學生主動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形成知識網路。教師則加強反饋,注意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及時補習學生的知識缺漏。

九、課外活動安排

1、結合“自行車裡的數學”,組織學生分小組實際操作,獲取資料,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

2、繼續進行“奧數”輔導。

3、加強計算過關練習。

十、專題落實措施

1、根據班級學生實際和教材特點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

2、結合整理與複習,設計系統性較強的練習,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國小階段的數學知識。

3、課後作業儘量做到分層練習。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3

一、教學目標

書法經過幾千年的衍變、發展、積澱,群星璀璨,名家輩出,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形式,成為人類藝術殿堂中的一朵奇葩。因此,書法教學是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弘揚我中華民族文明的突出體現,寫好漢字不僅具有展示、欣賞和收存價值,而且又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書法課要講究字形、運筆、結構、章法四美,顯然將其提升到一個藝術高度來認識來衡量。

二、教學目標

1、書法課的教學要有人文性素質教育要求教學要面對全體,使學生在多方面得到發展,書法教學作為培養特長一面來講,要讓學生了解書法的重要性,曉知並學習古代名人學有所成的精神,激發學生熱愛藝術之感情和奮發向上的信心,從小養成喜好、愛好藝術的良好習慣,並且既學本領,又學做人。

2、書法教學要有針對性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圖人人都能當小書法家,但求個個參與,書寫水平都有所提高。其中還必得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要注意選拔出類拔萃之優生作為培養物件,給他們機會,教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書寫技能,真正使他們的特長得到發揮,為他們的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3、書法教學要有持久性慾獲得某一知識、技能,並非三兩日可成,必有時日來保證。“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必須具有永續性。

①學習書法不僅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練學生的耐性。要天天堅持不懈,如同做事,要有始有終。平時要求學生每天利用一點時間(三二十分)練習鞏固自己所喜愛的書法。

②開展書法興趣活動,在活動中比進步,比質量,比速度,位元色,並將學生的書法作業進行展評,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方可達到日久功成的目的。教誨學生:自古學藝無捷徑,更不能如行人走路,三步並兩步行。天賦自來是有,但不學無術,形同廢物而無用。

4、書法教學要具有發展性我們教書法的目標是:

(一)實施素質教育,培養特長,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個性得到發展。

(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具有觀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並能借鑑、引用、學習。

(三)能使整體進步,部分學生有為,並終身受益。

(四)教必有成,學必有果,培養學生自信,展示自己、發揮才能、發表作品。最終達到學生自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之目的。

5、書法教學要具有興趣性書法本是一門科學性很強的'藝術,下有根上無頂,無人書寫水平達到頂峰。國小階段的書法教學首先要引導學生了解傳統的四種格體,初步認識真(楷書)、草、隸、

篆,大致區分各體的字形特點,尤其是瞭解楷書中柳、顏、歐三體,倡導積極嘗試、習練愛好之精神,讓學生觀賞一些書法刊物,開闊眼界、欣賞佳品、品評傑作、學會審美、勤學苦練、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平時注意用毛筆示範學生,引導學生在“看、識、品、學、練”五點上下功夫。經啟發誘導,漸漸使學生被書法藝術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步入書法之門。

三、學生情況

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通過練字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所以說在此基礎上進行高年級的書法指導還是比較容易的。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從低年級變換到中高年級的,尤其需要教師著重指導用筆方法。

四、採取措施。

自來學藝均有百日之功,無論成效大小,觀其自曉。時久習練,可以使眼高手自高,功到自成,耗日太多使學生情緒低落。可也不能急於求成,對國小生來說,要使他們循序漸進,初見成效,也有以下的方法: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自己喜愛的字型去練;

(二)按字形的要求,正規嚴格去指導習練;

(三)學會比較和鑑別的方法;

(四)教學生掌握運筆和寫字的章法,一步一步練習,分步檢查書寫效果強化過關。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4

一、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瞭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樂於動手,善於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髮展態勢良好;後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敢,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髮展態勢一般。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中,六(1)班認真,好奇心強,且思維活躍,科學的探究欲強,但其中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過強,傾聽習慣有待培養。六(3)班,總體上課堂紀律好,但思維有些侷限,發言不如一班積極,表現慾望差,兩極分化比較明顯。六(2)班,總體上課堂紀律差,學習氛圍有些侷限,會學習、愛學習學生不如一、三班積極,表現慾望差,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冊內容由“人類祖先的足跡”“綠色社群調查”“宇養好小金魚”和“雨具的改進”四個單元組成。

“人類祖先的足跡”單元,將引領學生經歷從提出問題到蒐集資料,再到比較與分析證據資料過程,讓學生讀懂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和同學交流,從而提高認識。

“綠色社群調查”單元,學生將通過設計調查計劃,交流調查計劃優劣,設計調查問卷、提綱,蒐集資料和資訊從眾多繁雜的證據中發現結果和問題提出改進。培養學生調查的能力。

“養好小金魚”單元,從學生熟悉的養魚基礎上,通過調查、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小組合作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處理,使學生認識生物與環境的關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

“雨具的改進”單元,通過學生適用雨具的經歷,通過奇思妙想的設計改進雨具,交流雨具的使用優劣,體驗發明創造源自生活。使學生學會用智慧改變生活的方式。

通過以上不同視角對周圍世界的'探究,學生將會對國小階段所學的物質世界、生命世界、地球與宇宙等內容有一個概括性的認識:世界是變化著的,多樣的;世界是物質構成的,人無時不刻不在與之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我們應當保護地球環境。

在本冊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教學目標:

1、通過系列化的探究活動,較全面地收集證據。在本冊,學生除了通過觀察、實驗方式外,還將學會用統計、調查、收集資料等方式來收集證據。比如對垃圾問題、水資源問題的研究。

2、對各種證據進行處理,尤其是對資料進行分析,如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養金魚的知識,等。

3、學習對現象進行科學解釋,獲得概念性理解。本冊將讓學生學習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對探究的結果進行解釋,如雨具的改進等。

4、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覆進行控制變數的實驗。(控制變數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補差意見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學生對複習重要性的認識,特別是學困生,師生都要特別關愛。抽時間與他們談心,端正學習態度,確定學習目標。

2、對平時缺課未做實驗的學生要調查摸底,及時查漏補缺,做到實驗率100%。

3、課前檢查前節課的作業,有問題及時糾正;課後交流,課堂複習的要點消化的怎樣,進行抽題檢查;平時提醒,碰到該生及時瞭解複習情況和作業完成的情況,及時提醒不要忘記作業。選擇“小老師”,讓他們在集體的合作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4、給困難生以更多的展示機會,以呵護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平時一些簡單的題目,請他回答,讓他找回自信。積極採取激勵措施,只要待轉學生有點滴進步,就要予以鼓勵,使他們在成功的喜悅中去爭取下一次的進步。

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學內容

課時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5

課程標準大綱要求,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基本特點和部分現代著名畫家的代表作及相關知識,提高學習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讓學生感受繪畫的色彩美,瞭解色彩視覺規律和基礎知識。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生動的表現瞭解畫家齊白石、馬蒂斯的藝術歷程及學會賞析其作品、學會色彩的對比的有關知識能動手製作檯曆、牙刷等手工作品、對國畫知識有了解。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學環節和活動方式的佈局上注意開放性和立體性。通過啟發聯想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美術活動中大膽的採用各種造型方式,並藉助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淺顯的`人物比例結構知識和麵部表情的畫法。

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內容需要學生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包括一些思考預習和材料的準備。如上色用品、2B鉛筆、橡皮、彩泥、白色卡紙和一些真人照片等。

前四課屬於難度較大的純手繪的速寫內容,因為國小生的造型能力,線條的變化,對與骨骼的理解都有限。所以對他們的要求要放低,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能力,嘗試著去畫。彩陶、紙筒人則重於動手能力的鍛鍊,把美術的一些色彩搭配和造型能力融入到手工製作中,兩者自然地結合。

郵票、桌椅和板報屬於設計範疇的課程,主要在提高同學的審美眼光,在不影響其功能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創作出別出心裁的作品。特別是板報設計,是綜合能力的體現,有臨摹能力,字型設計,還有編排,都是需要通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以及同學的配合才能完成。

美好的童年以及古詩配畫則與以往幾冊的內容相似,主要是前期的一些輔助工作,一些題材需要老師引導同學好好的在課前有所準備,例如一首寫的比較具相的古詩或者是童年的一個記憶深刻的場景。

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上課。

2、做好課前的各項準備活動。

3、拓展教學思路,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4、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5、以討論,比較等方式欣賞中外優秀美術作品,領略不同的藝術風格。

6、介紹一件優秀美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體驗美術與生活的關係。

7、以參觀,討論等方式,欣賞校園和社群的景觀設計。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6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習慣好,有能講究一定的學習方法,但有約30%的學生連基本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都不具備,最簡單的基礎題都無法完成。本學期在代課階段,要側重於抓學生的學習習慣,構建良好的學習語文的整體氛圍,爭取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有所進步,語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閱讀課文24篇,大體上圍繞一個主題組織單元。主題分別為:壯麗山河、正義必勝、試問精粹、探索與發現、感悟人生、詠物抒情、師恩難忘。課文後的作業題除朗讀、臨寫等常規訓練外,還有常用詞語的訓練(比較近義詞,聯絡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提高運用詞語的能力)、閱讀訓練(包括聯絡語境理解詞句,學習分析自然段、邏輯段)。

習作7課,均對習作要求、觀察要領、寫作要點等作了分析與指點,從而讓學生獲得具體明確的習作知識。有的習作,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範例,以便學生借鑑、遷移。

綜合練習7個,包括字詞句訓練、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及學寫毛筆字等內容,與本單元課文有一定聯絡,但更大程度上帶有舉例性質,因此,既要嚴格要求,紮實訓練,又要防止拔高要求,過度延伸。本冊綜合性學習“學和做”以“節約用水”為話題,安排了多種活動內容,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

三、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並養成習慣;養成愛惜學習用品的習慣。

(2)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傾聽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於朗讀背誦、樂於課外閱讀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繼續培養自主預習、複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6)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讀書做記號和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7)培養自主修改習作和通過多種渠道學語文的習慣。

2.漢語拼音。

繼續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

3.識字寫字。

(1)準確認讀138個生字

(2)繼續練習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

(3)繼續練習寫毛筆字,寫得端正,紙面乾淨。

4.口語交際。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轉述其基本內容。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

(2)能在看圖或觀察事物後,用普通話說幾句意思完整、連貫的話。

(3)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做到語文完整,意思連貫。

(4)能當眾說話,願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度大方,有禮貌。

(5)樂於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說清楚自己的意思。

5.閱讀。

(1)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能複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能不出聲,不指讀,一邊讀一邊想。注意默讀的速度。

(3)能聯絡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的`意思。

(4)能憑藉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5)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字典詞典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初步養成預習習慣。

(6)能閱讀程度合適的少年兒童讀物,瞭解主要內容。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蒐集資訊。

6.習作。

(1)能用學過的部分詞語造句。能理順次序錯亂的句子。

(2)學習有順序地、細緻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文從字順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

(4)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引號、頓號、書名號、省略號,認識破折號。

(5)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習作。學習使用常用的修改符號。

四、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4周


第一單元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2


1.《長江之歌》


2


2.《三亞落日》


2


3.《煙臺的海》


3


4.《記金華的雙龍洞》


2


練習1


2


5-6周


第二單元


5.《盧溝橋烽火》


2


6.《半截蠟燭》


2


7.《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


2


練習2


2


7-9周


第三單元


8.《三打白骨精》


2


9.《詞兩首》


2


10.《螳螂捕蟬》


2


11.《讀書要有選擇》


1


練習3


2


10-11周


第四單元


12.《夜晚的實驗》


2


13.《海洋——21世紀的希望》


2


14.《學會合作》


2


練習4


2


12-13周


第五單元


15、《天遊峰的掃路人》


2


16、《最大的麥穗》


3


17、《山谷中的謎底》


2


練習5


2


14-15周


第六單元


18.《廣玉蘭》


2


19.《夾竹桃》


3


20.《古詩兩首》


2


練習6


2


16-18周


第七單元


21、《莫泊桑拜師》


2


22、《理想的風箏》


2


23、《孔子游春》


3


24、《明天我們畢業》


2


練習7


2


學和做


2


五、習作訓練:

課次


內容


要求


1


童年趣事


從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裡選擇一件寫下來。注意將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2


一件往事


你和小夥伴之間一定發生過許多老師老師不知道的故事,發生過你從沒對別人提起過的事。無論是好事、趣事還是錯事,都可以寫下來。題目由自己定。


3


寫一篇讀書筆記


從你讀過的書中選擇一本自己最喜歡的,抓住書中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內容,寫一篇習作。要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見解。題目自擬。


4


記一次實驗


選擇一個科學課上的實驗,將經過學下來。或者自己設計一個實驗,邊實驗、邊觀觀察邊做記錄。然後將實驗經過、結果寫下來。


5


成長的煩惱


圍繞“成長的煩惱”這個話題寫一篇習作。要寫出自己的心裡話。寫好後與別人交流交流,讓煩惱煙消雲散。


6


調查統計談感受


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同學中作一些調查,將統計過程與結果寫下來,然後根據統計資料談自己的感受。


7


給老師的一封信


給老寫一封信,感謝老師對自己的教育和關心,寫出自己像對老師說的心裡話。


六、教改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2.本學期紮實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著重進行閱讀訓練,不斷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練習的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擴大訓練面,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蔘與訓練。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絡。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訓練點為重點組織教學,從內容分析導向到訓練目標上來。在進行閱讀重點訓練時,要充分發揮每單元前的“學習提示”的作用,根據課文的特點,適時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5.抓好期末總複習的工作,力爭消滅待合格。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7

一、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9名,其中男生21名,女生28名。學生素質不一,基礎參差不齊。學生學習狀況:班級整體學習成績一般,出現了兩極分化的趨勢。優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差生基礎不紮實,出現了知識斷層現象。總體上分析,全班學習態度還比較端正,由於處在國小階段的末期,面臨升學,有的在積極進取,有個別學生失去了信心,有待加強思想教育。

二、教材簡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國小生活。在六組教材之後,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後,還安排了“綜合複習”,為教師準備了9篇複習材料以供期末複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國小生活”。這個專題採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這五組教材的編排體例與高年段前三冊一致,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線語。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連結”。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連結”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不再設“展示臺”欄目。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冊教材有如下特點: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力圖全面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並根據學習語文的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設計、編排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本冊課文的編排,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全冊課文分為6組,每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組成。

三、教學要求:

課堂教學是教學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艱難的環節。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素質教育“兩全一主動”的教育思想,確立“一切為了孩子發展,一切為了發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備、教、改、導、考、析等教學環節下功夫,加大力度,認真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和學科競賽輔導。在教學方法上,對不同課題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分層次,分類別訓練,在預習、課堂活動、課後練習、檢測中,圍繞趣學、樂學、學會、會學創設學生全身心參與。讓學生在參與中生動活潑地發展,在發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總之,在深知教學是一門藝術的原則下,奉行的是“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冊課文共有六個單元,全冊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書後還附有6篇供選讀的.課文。本冊要求學會80個字,每課要求學會的字,排在方格里。

七、教學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教學觀,以育人為主,培養創新型人。

2、認真學習新課表,在課堂中滲透新理念,不搞應試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為主,提高學生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

3、優化教學手段,積極使用多媒體教學(全學期不少於全冊教材的80%),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加強讀寫訓練,啟發督促學生多讀課外書,讀好課外書,和好書交朋友,養成讀課外書的習慣,同時指導學生注意積累,勤動筆,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5、做好每個單元的測試工作,及時反饋,補漏查缺,加強培優補差,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平時精心設計各類練習,不濫抄濫做,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6、教師團結協作,經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群策群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合格的畢業生。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8

一、任教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本班學生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語文學科的學習比較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紮實,平時能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但班級中也有個別學生由於低年級時的基礎不紮實,以致於現在的成績很不理想。本學期將教給學生合理的學習與複習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語文基礎,使他們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二、教學任務、目的和要求。

1、進一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養成良好的語言積累習慣;

4、通過語文課外實踐活動,培養多方面的語文能力,拓寬知識面,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會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點難點。

1、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精讀課文的`學習中積累語文學習的方法。

2、針對教材中的習作訓練,開展一些語文課外實踐活動,提供寫作的素材。

3、注重課內知識向課外的延伸,力爭使課內外的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主要教學措施。

1、加強訓練,方法多樣,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2、持之以恆,不斷地加強積累。

3、注重實踐,培養能力。

4、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加強朗讀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從而提高他他們的語文理解能力。

5、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通過自學理解課文內容,並在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語文素養。

五、教改設想和教研專題。

(一)教改設想:在教學生習作時,鼓勵學生有創意地表達,說真話、實話、心理話、表達真情實感。

(二)教研專題:農村國小語言積累訓練的探索。

六、教學進度。

第1~3周:

①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十二)

②第一單元(第1課至練習1)

第4~5周:第二單元(第4課至練習2)

第6~7周:第三單元(第8課至練習3)

第8~9周:第四單元(第12課至練習4)

第10~11周:

①期中複習

②期中測試

③期中分析、總結

第12~13周:第五單元(第16課至練習5)

第14~15周:第六單元(第19課至練習6)

第16~17周:第七單元(第23課至練習7)

第18~21周:

①期終系統複習

②畢業測試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9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是第一屆新教材的實施物件,經過系統的教學,打下了紮實基礎,只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基礎差,對音樂又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感興趣,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不僅自己學不好,而且影響大家的學習。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瞭解樂譜五線譜、音名、唱名、音符、休止符、附點音符、拍子、拍號、調號。瞭解什麼是河北吹歌、認識板胡這一樂器。

2、 能力目標:通過欣賞,瞭解多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學生通過學習歌曲,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瞭解奧涅格瑞士作曲家和他的作品。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一定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 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 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六課,每課還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絡在一起。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突出了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時間活動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扶風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難點:重視通過音樂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五、具體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並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並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教師從中總結經驗。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課 愛滿人間 第1——2周

第二課 學曲藝 第3——5周

第三課 古曲新韻 第6——8周

第四課 五十六朵花 第7——8周

第五課 歌劇之窗 第9——12周

第六課 告別時刻 第13——15周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0

一、基本情況分析

六年級共有教學班4個。我擔任這四個教學班的科學課教學。他們通過近六年的學習,對自然事物有了一些瞭解,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也有了一定的實驗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本學期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學生經歷較完整的“收集證據、整理證據、分析資料、形成認識”的探究過程。還要求學生能夠用查閱資料、制定調查計劃、實地調查等方法獲取資訊,能夠通過實驗、記錄收集證據,能夠通過表格進行歸類整理、分析資料、能夠通過討論、交流、展覽等方式最終形成認識。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32課,分四個單元。

1、微小世界。包括1---8課,使學生知道,怎麼樣使用放大鏡,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影象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影象放得更大。顯微鏡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用圖畫記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對比用肉眼、放大鏡、顯微鏡看到的洋蔥表皮有什麼不同。2、物質的變化。包括1---8課,讓學生知道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用舉例、分析、綜合、概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分類。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3、宇宙。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種渠道蒐集有關月球的資訊。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資訊交流、討論,並且整理有關的資訊。知道對資訊進行分析比較,嘗試對資訊的可信度進行判斷是必要的。知道科學的進步需要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發展對宇宙天文探索的興趣。

4、環境和我們。包括1---8課,引導學生認識人們在生活中會產生大量成分複雜的垃圾,這些垃圾一經丟棄會給環境帶來汙染。調查統計家庭中一天產生垃圾的名稱、重量和種類。認識到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垃圾,這些垃圾對環境會造成破壞。關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使用放大鏡,知道放大鏡就是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影象的功能,用放大鏡觀察物體能看到更多的細節。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凸起)。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使物體的影象放得更大。讓學生知道世界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是變化的,物質的變化有相同和不同之處。一些物質的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一些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用舉例、分析、綜合、概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分類。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同時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及操作能力、分析問題及比較分類能力。

2、學習宇宙知識。讓學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在運動方式、體積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徵等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種渠道蒐集有關月球的資訊。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資訊交流、討論,並且整理有關的資訊。知道對資訊進行分析比較,嘗試對資訊的可信度進行判斷是必要的。知道科學的進步需要永無止境的科學探索精神。發展對宇宙天文探索的興趣。

3、教育學生用聯絡、運動、變化的科學自然觀認識和理解各種自然事物和現象。

四、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的細微部分。認識放大鏡是“凸”“透”鏡。

2、能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間接感受抽象物質的存在性以及物質的變

3、蒐集整理月球的資料,根據資料的特徵製作自己的“月球卡”。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資訊交流、討論和整理

4、佈置學生按要求帶垃圾來進行稱重測量。引導學生對垃圾產量大帶來的問題進行討論。

五、教學方法及措施

1、學習製造放大鏡。通過放大鏡、顯微鏡對物體的觀察、理解使用放大鏡觀察的意義。增強用放大鏡觀察身邊世界的興趣。認識到從肉眼觀察到發明放大鏡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2、學習用篩網分離混合物、用蠟燭給白糖加熱。用舉例、分析、綜合、概括的方法,對物質的變化進行比較分析分類。通過具體的實驗,體驗物質的變化。

3、能利用多種渠道蒐集有關月球的資訊。按照科學探究的要求進行資訊交流、討論,並且整理有關的資訊。

4、調查統計家庭中一天產生垃圾的名稱、重量和種類。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 次課 次教學內容課 時第1周

常規訓練

1課時微小世界:1--21放大鏡2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2課時第2周3--53放大鏡下的晶體4怎樣放得更大5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一)3課時第3周6--86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二)7用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們3課時第4周

機動第一單元複習

3課時第5周物質的變化:1--31我們身邊的物質2物質發生了什麼變化3米飯、澱粉和碘酒的變化3課時第6周4--64小蘇打和白醋的變化5鐵生鏽了6化學變化伴隨的現象3課時第7周7--87控制鐵生鏽的速度8物質變化與我們3課時第8周

機動第二單元複習

3課時第9周宇宙:1--31地球的衛星——月球2月相變化

3我們來造“環形山”

3課時第10周4--64日食和月食5太陽系6在星空中(一)3課時第11周7--8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3課時第12周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1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級科學教材本學期主要安排的科學實驗有兩個,其中,分組實驗一個是:第四課《通電的線圈》,研究線圈的特性。

二、 學生分析

六年級共有學生97人,這些學生不僅喜歡學習科學,而且特別喜歡做實驗,從上學期的實驗情況看,大部分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探究,能與他人合作,學會了寫實驗記錄,並能進行自主實驗。但也有個別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放不開手腳。甚至不敢參與實驗。本學期還應該加強對這些學生的指導。

三、實驗目的

1、 教會學生正確的實驗方法,體味實驗的樂趣。

2、 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主動探索新知識。

3、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實驗設計、操作、觀察、記錄和整理資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特別是知識素質和智慧素質。

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觀察核試驗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實驗措施

1、課前教師要充分準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實驗過程。

2、指導學生做簡單的探究實驗,制定實驗計劃,填寫實驗報告,製作簡易科學模型。

3、加強觀察和實驗,充分利用儀器和器材,讓學生參與觀察和實驗活動,從而獲得知識,鍛鍊能力。

4、師生共同開闢科學教學園地,自己蒐集資料,自己動手製作教具,改善實驗條件。

六年級下冊科學教學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探究,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性教學,有效的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科學探究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習慣。

二、學習目標

(一)科學探究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幹,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實驗中的觀察能力、採集資料,並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培養學生利用書籍、網路、報刊等查閱資料,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和發展學生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資料、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培養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的意識,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學生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培養學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識,敢於爭辯的膽識,同時學會尊重他人意見,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

本冊的重點是:

1、通過系列化的探究活動,較全面收集證據。

2、對各種證據進行處理,尤其是對資料進行分析整理。

3、學習對現象進行科學解釋,獲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對探究的理解。

5、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本冊共分四個單元,共32課。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

科技發展促進觀測工具的發明和改進,觀測工具的改進又促進了科技的發展。從放大鏡到顯微鏡,人類觀察到微小世界越來越多的祕密。

我們周圍的物質世界是可以認識的,人類對物質世界的不斷認識,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科學探究中的蒐集事實和證據、推理和尋找解釋的活動是獲取資訊和對資訊進行加工的過程。

科學家探索未知世界的過程和學生在科學課上經歷的所有學習活動,其實都是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傳遞資訊、共享資訊的活動過程。

第三單元《宇宙》

宇宙是物質的,是可以被觀察和認識的,人類已對宇宙有了越來越多地認識,但還有許多沒有被認識的問題。

宇宙是龐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體是不斷運動和變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現象是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造成的。大多數天體都有自己的運動模式,都處於規則的可以預測的運動中。

第四單元《環境和我們》

人類面臨多種環境問題,環境問題主要是人為造成的,環境問題的解決要靠人類自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和改善環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決環境問題要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避免產生新的環境問題。每一個環境問題的解決都是一個系統工程。

六、教學進度

第1—3周(3、1~3、19)第一單元《微小世界》

第4—7周(3、22~4、16)第二單元《物質的變化》

第8—10周(4、19~5、7)第三單元《宇宙》

第11—14周(5、17~6、4)第四單元《環境和我們》

第15—16周(6、7~6、18)期末複習檢測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2

一、學生素質分析

經過三年半的科學課的學習,學生體會到了科學探究的樂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生對大自然,特別是對身邊的自然事物、自然現象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問個為什麼,喜歡提問題,愛提問題,這將驅使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進一步的科學探究。但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對這門學科不是很重視,而且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依賴性強,不願動手,這些都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二、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共有6個單元。第一單元是《我們長大了》。第二單元是《遺傳與變異》,第三單元是《進化》,第四單元是《共同的家園》,第五單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單元是《拓展與運用》。在各個單元學習中均有過程與技能訓練。本冊內容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目的要求

1、通過本冊教學,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對現象或結果作出合理的解釋或有依據的推測。

2、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學會認識事物的相互關係。

4、初步學會認識動物的週期性變化。

5、初步學會通過調查收集證據以及對事物、現象的發展變化做出推論。

四、重難點

1、培養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培養學生預測收和收集證據的能力。

3培養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帶領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加強學生動手、動腦,做好探究實驗。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六、課時安排(詳見學區)

一單元 我們長大了 5課時

二單元 遺傳與變異 4課時

三單元 進化 4課時

四單元 共同的家園 8課時

五單元 神奇的能量 7課時

六單元 拓展與應用 4課時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3

六年級第二學期是國小階段最後一個學期,教材從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學生進入第三學段的學習打好基礎出發,把六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分成兩部分編排。在前七個單元裡教學新知識,全面完成《標準》規定的第二學段的教學內容和具體目標。在第八單元有重點地系統複習國小階段教學的主要知識,在深化理解的同時組織更合理的認知結構,通過適當的練習形成必要的技能,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數學素養。

“數與代數”: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比例的有關知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決問題的策略。百分數的應用是在六年級(上冊)認識百分數的基礎上編排的,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內容之一。要聯絡實際解決一些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或少)百分之幾的問題,解決較簡單的有關納稅、利息、折扣的問題,解決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問題。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能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百分數。教學正比例和反比例,著重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和反比例的意義,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作出相應的判斷。根據《標準》的精神,教材適當加強了正比例關係影象的教學,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應用題。比例的知識有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和解比例。這些知識有助於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能用來解決有關比例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策略裡,教學轉化的思想和方法。轉化能使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能把未知的內容變成已知的內容。所以,轉化是重要的認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決問題策略。對於轉化思想,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有較豐富的體驗。本冊教材繼續教學轉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和應用,通過具體的轉化活動,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空間與圖形”:教學圓柱和圓錐,圖形的放大或縮小,確定位置等內容。圓柱與圓錐是本冊教材的又一個重點內容,包括圓柱和圓錐的形狀特徵,圓柱的表面積及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及計算方法等知識。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是國小數學新增加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初步瞭解圖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發生大小變換。這個內容安排在第三單元裡,結合比例的知識進行教學。確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學內容,在初步認識方向的基礎上,用“北偏東幾度”“南偏西幾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體所在的具體方向,還要聯絡比例尺的知識,用“距離多少”的形式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教材嚴格遵照《標準》的要求,精選傳統國小數學裡有關形體的知識,增加與生活密切聯絡的空間知識,讓學生在獲得必需的數學事實的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統計與概率”:先在認識圓和能夠應用百分數的基礎上教學扇形統計圖,再教學眾數和中位數。眾數和中位數是資料分析時經常使用的統計量。有些時候,平均數不能確切地反映一組資料的基本特徵,就可以考慮用眾數或中位數來反映。本冊教材裡的統計知識,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資料意識,提高分析、表達和利用資料的能力。

“實踐和綜合應用”:編排了三次實踐活動。第一次是利用圓柱的體積知識測量形狀不規則物體的體積,以及應用鐵塊的質量與體積比值一定的規律推算鐵塊的體積。第二次是結合圖形的放大或縮小,研究圖形的面積變化與邊長變化的關係。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應用步測的方法,測量相隔較遠的兩點之間的距離。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經歷動手操作、獨立思考並與同伴合作交流的過程,研究現象,探索規律,創造性地應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總複習的內容也按四個領域編排。根據《標準》裡具體目標的設計分類,在“數與代數”領域裡把內容分成數的運算、數的認識、式與方程、正比例與反比例四個部分進行復習。把解決實際問題納入數的運算、式與方程兩個部分,突出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空間與圖形”領域裡的內容分圖形的認識、圖形的變換、圖形的位置三個部分進行復習。國小階段的測量主要是線段的長度、圖形的面積、物體的體積,教材把測量的內容與圖形的認識有機結合起來,能提高複習的效率。“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分統計、可能性兩個部分進行復習。在總複習裡還安排了上述三個領域內容的綜合應用,分別研究住房面積的變化、旅遊費用的預算、調查周圍的綠地面積、在生活中如何節約用水。這些問題都具有較強的知識性、實踐性、應用性,並富有教育意義。

另外,教材充分關注六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髮展特點和他們對學習的需求,在“你知道嗎”裡介紹數學知識在經濟領域和社會生活裡的應用。編排的“思考題”滿足部分學生多學一些、學深一些的需求,還多次組織學生自我評價學習的過程與效果。

二、全冊教學目標

目標:

1、讓學生經歷應用百分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常見問題的過程,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體會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聯絡和區別,加深對方程思想方法的認識,提高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義和級別性質,認識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絡,加深對相關數量關係的理解。

2、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和簡單推理,認識圓柱和圓錐的基本特徵,探索並掌握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並能應用這些知識和方法進行簡單的.操作或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讓學生聯絡對百分數的理解,認識扇形統計圖,初步體會扇形統計圖描述資料的特點,能根據扇形統計圖所呈現的資訊提出或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結合例項,初步認識眾數與中位數的意義,會求一組簡單資料的眾數和中位數,初步體會眾數、中位數和平均數等不同統計量的不同特點。

4、讓學生通過系統複習,進一步掌握數與代數、空間和圖形、統計和概率等領域的知識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相關內容的發展線索和邏輯關聯,加深對現實問題中數量關係、空間形式和資料資訊的理解,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飛能力。

數學思考方面:

1、讓學生在應用百分數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和簡單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數量關係的能力,發展抽象思維,增強數感。

2、讓學生在認識圓柱和圓錐特徵的過程中,豐富對現實空間的感知,進一步增強空間觀念;在推導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以及探索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經歷觀察、猜想、實驗、分析、驗證和概括等活動,進一步培養合情推理與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發展形象思維。

3、讓學生在認識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探索並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和應用比例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絡,增強用數和圖形描述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讓學生在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繼續表達的能力,不斷增強空間觀念。

5、讓學生在探索並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係,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係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提升思維水平。

6、讓學生在認識扇形統計圖以及眾數、中位數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資料的意義和價值,感受不同統計量的聯絡和區別,發展統計觀念。

7、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知識間的聯絡和綜合,加深對基本數學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養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發展思維的整體性、靈活性和深刻性。

解決問題方面:

1、讓學生聯絡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發現並提出一些數學問題,並主動用百分數、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圓柱和圓錐的體積公式、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比例尺等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進一步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2、讓學生在解決有關百分數、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計算等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藉助計算器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體會解決問題方法飛多樣性。

3、讓學生砸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對於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積累和豐富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4、讓學生在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用扇形統計圖和相關統計量解釋資料資訊、解答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讓學生在用轉化的策略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和反思意識,培養根據所需解決問題的特點合理選擇相應策略的自覺性和能力。

6、讓學生在系統複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綜合應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釋簡單實際問題的水平,進一步用不同方式、從不同角度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發展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思考的確定性和數學結論的嚴謹性,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

2、進一步培養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培養髮現錯誤及時訂正的良好習慣。

3、進一步感受數學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不斷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

4、進一步瞭解有關數學知識的背景,體會數學的廣泛應用,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5、進一步感受自己在數學知識和方法等方面的收穫與進步,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進一步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應用、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圓柱和圓錐的體積計算方法、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統計圖、轉化的解題策略以及總複習的四個板塊的系列內容。

教學難點:圓柱和圓錐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斷、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眾數和中位數平均數、解題策略的靈活運用。

四、教學方法:

1、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提倡學法的多樣性,關注學生的個人體驗。

3、課堂訓練形式的多樣化,重視一題多解,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

4、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本學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空間。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絡,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創設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開放式的教學情境中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達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目的。

學習方式:

①預習教材,提出知識重點,自己是通過什麼途徑理解的,還有哪些疑問。

②通過查閱資料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③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指導者,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主張探究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④利用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討論中人人蔘與,各抒己見,互相啟發,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五、全冊課時安排:

全冊共安排72課時的教學內容,其中30課時的總複習。全學期大約有20%的教學時間留作機動。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人,其中女生16人。大部分同學學習自覺,態度端正,上課認真、專心,作業及時,書寫端正。但在班內也存在著一些致命的弱點:大部分學生髮言不積極,膽小,回答問題聲音欠響亮。少數學生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得過且過,心不在焉。作業馬虎,字跡不清楚,甚至懶做或拖拉作業現象。還有的上課不專心,影響了上課學習的效果,因而成績不理想。至於朗讀水平和寫作水平,班內大部分學生還達不到高段學生的要求。自學能力較差,不善於思索、歸納,知識面狹窄。

二、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根據教育部20xx年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編寫的。

全冊包括“導讀”“課文”“讀寫例話”“積累·運用”(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實踐活動)等內容。本冊共有講讀課文14篇,略讀課文12篇,選讀課文6篇。本冊要求學會100個字。

三、教學目標

◆識字寫字

1、會寫常用字100個。認識常用字700個左右。

2、硬筆書寫楷書,書寫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2、能背誦指定課文。

3、默讀有一定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

4、對含義較深的詞句或結構複雜的句子,能聯絡上下文理解含義或體會感情色彩。注意欣賞文中的.優美語句

5、能初步理解句、段、篇之間的聯絡,能歸納段意,能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6、能預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提出疑難問題,養成預習的習慣。

7、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收集資訊。

8、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嘗試進行研究性閱讀。擴充套件自己的閱讀方面,課外閱讀量不少於25萬字。

◆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地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6、課內習作8次左右。40分鐘內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物件和場合,稍做準備,作簡單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語言。

◆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資訊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總結、計劃。

四、減負提質措施: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做到正確、適當、集中;

2、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

3、注意聽、說、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

4、培養學生預習和自學習慣,加強讀書方法指導;

5、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教學中做到五認真,做到經常性的培優補差。

五、教學進度安排:

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十二冊教學進度表(僅供參考)

周次教學內容

1 1、別了,我愛的中國

2、一夜的工作

3、養花

2 △語文和數學

□我的課餘生活

練習1

4、春

3 5、我愛綠葉

6、請求

○周菲的啟示

□好____________

4練習2

7、冬眠

8、意想不到的災害

5 9、看不見的大力士

△隕石

□把作文改具體

練習3

6 10、花潮

11、鳥的天堂

12、只揀兒童多處行

7 ○家庭風波

□紙團疑雲

練習4

期中檢查

8 13、林海

14、濛濛細雨

15、古詩四首

9 △刻骨銘心的國恥

□燒不壞的手帕

練習5

16、景陽崗

10 17、魯班學藝

18、凡卡

○畢業贈言

△ _______愛我,我愛_______

11、12練習6

19、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20、詹天佑

13 21、江姐

△小英雄雨來

○寫感謝信

練習7

14—17畢業複習、迎考

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15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六年級國小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7課,分為8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佔有較大比重。

本冊單元和課節教學內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但是也有並列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課序可根據季節、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作一定的調整。課時數只是一種建議,教師在教學時亦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條件作適當調整。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幾種人物速寫的方法,能抓住物件的體態特徵,用簡練的線條,概括生動地表現其特點,特別是動態的任務形象。

2、綜合運用國小階段所學的美術技法進行繪畫創作或工藝製作。

3、工藝美術(實用)的特點,能瞭解接受並明確現代生活中工藝美術的應用和地位。

4、欣賞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賞能力。

5、人物速寫中,觀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現能力的培養。

6、在繪畫、工藝製作中綜合運用已學的構圖、色彩等基礎知識。

三、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六年級學生們的美術基礎不相同,對美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學生對色彩有辨別能力,把握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強,樂於動手,對手工製作課充滿了熱情。

該年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興趣遠不如低年級學生,想象力也隨之下降,他們更多的追求寫實的東西或喜歡目前流行的“動漫”。表現欲下降,在繪畫技巧上線條較流暢但生硬,畫風呆板,缺少童趣。

因此,六年級學生是從兒童繪畫到少年繪畫的轉型時期,要重視有欣賞內容和工藝設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其實就是對兒童想象力的深化,轉變為更理論性含量的創造。

四、主要教學措施

1.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多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

2.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幫助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形成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創新的慾望。

3.創設文化情境,涵養人文精神。降低美術知識和技能的難度,注重美術文化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鑑賞能力和創造能力,涵養人文精神,是新課改的一大要求。

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次課改的重點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5.鼓勵學生探究性綜合性學習。

6.重視學生自評與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