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精選教學計劃合集七篇

時間是箭,去來迅疾,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份精彩的教學計劃,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計劃7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教學計劃合集七篇

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學生總體水平查不多。歷史是他們新接觸的一門新學科,所以大部分同學求知慾較強,課堂紀律較好。但缺乏綜合歸納能力,且有部分同學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欠積極。

二、教材分析

1、教學特點

本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一冊選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學性、知識性於一體。可讀性強,圖文並茂,新增了許多趣味性較強的課堂知識活動。

2、教學內容

《中國歷史》第一冊的內容是從我國的遠古居民寫到的魏晉南北朝,各個時期的興衰過程及其經濟、文化的改革和發展,共22課。

3、教材重點、難點

教材重點在於與歷史發展的線索相關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經濟、文化的發展。難點在於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及對歷史事件、人物的評價。

三、主要措施與教學目標

針對以上幾點,本學期教學措施:

第一、認真備好課,在備課中真正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

第二、落實好課堂的教學目標,1、目標統一,準確,2、以“內容標準”的要求為依。3、體現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統一。

第三、使學生主動叄與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堂上答題、動腦筋、小討論,故事會,通過這些活動開發學生的思維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也使學生主動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這樣就使學生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加強課堂紀律的管理。及時發現不足,及時總結。

第四、積極開展歷史活動課,鼓勵學生參與歷史小製作,通過課外讀物,網上探訪古蹟、名人軼事,擴大歷史的知識面,通過自主的學習方式,提高探究學習能力。加強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實踐能力。

第五、集體備課強化教學質量,讓教師之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每週進行集體備課一次。

第六、上公開課及聽課,課後評議互相促進,提高教學效果。

四、教學進度

新教材七年級歷史第一冊總共有22課,其中新課講授佔二十二個課時,單元複習佔四個課時,期中複習佔兩個課時,期末總複習佔四個課時。

希望各位教師能夠認真閱讀7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學計劃 篇2

摘要: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音樂教育本身的性質和新課程要求的學段目標及教材特點,我特制定如下教學計劃:

一、教學分析:

本學期在上課同時我要注意加強鞏固音高概念、鞏固學生對音的高低、強弱、長短的感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累積樂理知識。教材中的律動和舞蹈較多,應注意引導學生自編動作、節奏甚至歌詞,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學生開始正式系統化的學習音樂,應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使學生愛學、願學。學生的整體情況預計不均衡,情況參差不齊。所以,對不同學生應用不同教法,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我會在這一點下功夫。重點發展舞蹈、律動的學習。讓學生可以漸漸增強身體的協調性、節奏感。

三、目標制定

建立良好的音樂課堂常規,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情感,能夠自然地演唱,樂於參與其他音樂表現和即興創造活動,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精神,為終身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認真備課,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合。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展。

3、設計好每堂課的匯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性以及表演性。並注意在課堂上採取一定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及創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課時

課題

第1周

2

複習認識基本的音階並演唱

第2、3周

4

第1課《好朋友》

第4周

2

第2課《快樂的一天》

第5周

國慶放假

第6、7周

4

第3課《祖國您好》

第8、9周

3

第4課《可愛的動物》

第9、10周

3

第5課《靜靜的夜》

第11、12周

3

第6課《愛勞動》

第12、13周

3

第7課《小精靈》

第14、15周

3

第8課《小小音樂家》

第15、16周

2

遊戲

第16、17周

3

第9課《過新年》

第18、19周

4

複習,期末測試

教學計劃 篇3

新的一個學期開始,大家都高高興興的來到幼兒園,又開始新的學習,本學期我們將加強學習和研究,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行為。為幼兒提供安全、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關注個別差異,堅持保教並重,使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促進體智德美全面發展。

一、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經過一個學期的託班生活,在生活方面,幼兒已基本適應集體生活,建立比較有序的生活作息,且生活、衛生習慣也初步養成;在學習方面,幼兒的語言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喜歡念兒歌、講故事,喜歡參加音樂、畫畫等活動;在運動方面,幼兒喜歡參加集體遊戲,能按老師的訊號進行集合和分散遊戲,動作能力大有提高;在遊戲方面,幼兒喜歡開展角色扮演遊戲,喜歡音樂遊戲,且已有一定的規則意識。但是也發現存在下列問題:

1、有部分幼兒在家嬌慣、嬌氣、依賴性很強,體質較差,自理能力很差。

2、個別孩子會打人、咬人,與同伴稍有不合就動手打人,這種打人、掐人的現象尤為嚴重。

3、挑食現象嚴重,有的不愛吃蔬菜,有的不愛吃肥肉,常常浪費飯菜,進餐習慣很差,絕大多數幼兒在家裡吃飯要人喂,邊吃邊玩;

4、有個別對各種活動參與意識較弱、活動常規也很差,但有一部分幼兒求知慾較強、好奇、好問,但語言不夠連貫,個別幼兒發音不清楚,像程凱豪、陳熠炫等。

5、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不能控制自己得行為,還有的幼兒比較膽小,做什麼都要老師提醒督促,像江熠琛等.

二、本學期保教工作

(一)認真細緻做好保教工作。

1、加強孩子自理意識,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和衛生習慣,建立良好常規習慣。

(1)保持身體清潔,不咬手指和玩具等,不趴在地上玩。

(2)能注意進餐衛生,儘量保持桌面、地面清潔。飯後會擦嘴和漱口並收拾餐具。

(3)不挑食、不剩飯,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

(4)養成飯前便後洗手、起床洗臉的習慣。

(5)學習穿脫衣物鞋襪,並按要求擺放物品。

2、學習簡單的社會交往技巧,養成良好行為習慣。

(1)對人有禮貌,會主動打招呼。會用你好、再見、謝謝、請等禮貌用語。

(2)學習願意和夥伴分享食物、玩具.

3、加強語言學習,通過日常生活、課堂練習、家園配合等方法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養成較好的傾聽習慣。

(1)經常聽講故事、幫助孩子養成認真聽、喜歡聽故事的習慣。

(2)及時糾正不正確發音,養成用完整語言表達的習慣。

(三)深入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在一日生活中,我們將注重對孩子們進行隨機教育,捕捉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點,靈活地利用點滴的時間對幼兒進行各種知識的滲透。積極創設以幼兒為主的教育環境。在環境佈置方面,更新觀念,讓孩子們成為這類活動的主體,在環境佈置中展現孩子的思想、願望。

1、認真準備,組織開展好每一次的教學活動。

2、給幼兒自由遊戲的空間,讓他們在玩耍的過程中感受其快樂和習得一些東西。

3、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安全、衛生工作

1、嚴格執行接送制度,要求家長帶卡接送幼兒。

2、經常檢查班上各項設施,杜絕不安全隱患。

3、利用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隨機進行安全教育,每次活動前提出要求,比如:滑滑梯時不推不擠,排好隊。逐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應變能力。

4、每天早上堅持進行晨檢,發現幼兒帶有的物品及時處理。發現生病幼兒立即通知家長,讓家長帶幼兒就醫。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根據季節的變化提前做好疾病的防備,把疾病的發生減少到最低的情況。特別是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特別是“水痘”、“腮腺炎”等預防工作。認真做好傳染病的排察、記錄工作。

5、每週定期做好口缸、毛巾清洗、消毒工作。地板的消毒工作。

6、提醒幼兒剪指甲,要求幼兒早晚刷牙、飯前便後洗手,保持衣服、手臉乾淨。

7、對家長帶藥要求喂服的幼兒,定時定量給幼兒喂藥。

三、家長工作方面

面對越來越多的高學歷、高職位的家長,我們只有把握好每個幼兒各方面的發展情況,細緻深入的解幼兒,這樣才能取得家長的信任與尊重。幼兒園班級的工作離不開家長們的大力支援和幫助,讓我們的工作得到順利的開展。家長工作具體的形式如下:

1、根據本班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出好家園共育欄目,及時向家長宣傳有關幼教知識,讓家長及時解幼兒在園情況。

2、利用早晚家長接送幼兒的短暫時間與家長接觸,解和介紹幼兒情況,相互溝通提出建議等。

3、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有關制度;本學期園內的大型活動專案;對幼兒在上學期的生活、學習情況作詳細總結;分析班級存在的不足,希望得到家長的諒解與支援。同時,教師還鼓勵家長大膽提合理化意見,以便本班保教工作的改進。家長開放日每月一次,使家長能親身體會幼兒在園的生活。

總之,我會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投入到新學期的工作中去,為取得更好的成績而繼續努力!

教學計劃 篇4

一、教學目的

通過為期10次課的基礎訓練,使學員初步掌握陶藝製作的基本技法和裝飾技法、瞭解陶藝的工具特點、體驗熟悉陶泥的特性,使學員通過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自己動手製作出成功的作品。

二、教學要求

首先,從簡單的製作手法入手,由淺入深的講授製作陶藝的過程、工具的效能和表現方法。

三、教學指導

1、結合陶藝作品欣賞(圖片、實物),使學員感受陶藝作品的美,提升學員感受泥塑工藝和現實美的能力,使之眼界得到開闊。

2、通過作品欣賞、教師示範、課堂練習(教師指導)三個步驟指導學員完成課堂教學計劃。

四、工具、物料準備

手轉盤、擀麵棍、雕刻木刀、小水盆、牙籤、陶土、廣告顏料、水粉畫筆、洗筆筒

五、課時安排

每節1.5小時

六、課程設定

第一課:基本手法:

1、團圓(球狀成型法),如:皮球、七星瓢蟲、雪人、地球、太陽、毛蟲、西瓜等。

2、搓泥條(泥條盤築法),怎樣利用手心把泥條搓長而不斷(掌握乾溼度),掌握運用泥漿粘合技法是,使泥條與泥條之間粘接牢固,平整光光滑,製作出各種造型。如:蝸牛 、蛇、花瓶、小盒子、花籃、筆筒、水杯等。

第二課:手捏法:

運用左右手協調動作,製作自己所喜歡的作品,讓學員充分發揮想象力捏出各種形態生動的動物造型,如:鴨子、天鵝、小魚、茶壺、章魚、企鵝等。

第三課:泥板成型法:

運用工具把一塊泥壓扁成一塊泥板,薄厚一致,如:泥板刻字、刻畫、壓花,基本圓柱體制作,如:水杯、筆筒、方形器皿、自由形容器等。

第四課:泥板堆畫(組合法)面具、向日葵裝飾畫

第五課:風鈴、花盆(組合法)

第六課:卡通人物、小象(組合法)

第七課:向日葵裝飾畫(組合法)

第八課:果籃、筆筒(組合法)

第九課:長頸鹿、小象(組合法)

第十課:自由創作

七、輔助教學

圖片、作品實物欣賞,調動學員積極性。

八、教學成果展示

1、學員作品階段性成果展示。

2、優秀作品展覽。

九、培訓物件

7~13歲少兒(國小一至六年級學員)

教學計劃 篇5

人民教育出版社國小數學室、課程教材研究所國小數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寫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是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據,在總結原九年義務教育國小數學教材研究和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編者一方面努力體現新的教材觀、教學觀和學習觀,同時注意所採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實驗教材具有創新、實用、開放的特點。另一方面注意處理好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之間的關係。既注意當前數學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國數學教育的優良傳統,使教材具有基礎性、豐富性和發展性。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分數乘法,分數除法,圓,百分數,統計,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分數乘法和除法,圓,百分數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代數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分數乘法、分數除法、百分數三個單元。分數乘法和除法的教學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小數有關計算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分數四則運算能力以及解決有關分數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數四則運算能力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重要基本技能,應該讓學生切實掌握。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掌握百分數的計算方法,會解決簡單的有關百分數的實際問題,也是國小生應具備的基本數學能力。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圓兩個單元。位置的教學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初步的數學化的過程,理解並學會用數對錶示位置;通過對曲線圖形——圓的特徵和有關知識的探索與學習,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本冊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統計圖。在前面學習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基礎上,學會看懂扇形統計圖,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和解決問題中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分數乘法和除法、百分數、圓、統計等知識,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進一步體會用代數方法解決問題的優越性,感受數學的魅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 理解分數乘、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乘、除法,會進行簡單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 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義和性質,會求比值和化簡比,會解決有關比的簡單實際問題。

4. 掌握圓的特徵,會用圓規畫圓;探索並掌握圓的周長和麵積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麵積。

5. 知道圓是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能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設計簡單的圖案。

6. 能在方格紙上用數對錶示位置,初步體會座標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比較熟練地進行有關百分數的計算,能夠解決有關百分數的簡單實際問題。

8. 認識扇形統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表示資料。

9.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10. 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2. 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二、教材的編寫特點

本冊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為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學生的年齡特徵,繼續體現前幾冊實驗教材中的風格與特點。本冊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演算法及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冊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 改進分數乘、除法的編排,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2. 改進百分數的編排,注意知識的遷移和聯絡實際,加強學生學習能力和應用意識的培養。

3. 提供豐富的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

4. 加強統計知識的教學,發展學生的統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5. 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

三、教學中需要準備的教具和學具

在前面幾冊的教師教學用書中,已經介紹了許多教具和學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繼續使用,如小棒、方木塊、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計算器等。結合本冊的教學需要,介紹幾種使用效果較好的教具和學具,以供參考。

1. 圓形紙板作為演示分數計算以及認識圓的教具。可以用硬紙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圓若干個。拿其中的兩個圓形紙板做成如五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第14頁介紹的教具,用來演示不同的分數。作為教師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為學生操作用的學具可小一些。

2. 圓規教學圓的認識時用。教師要準備可以在黑板上畫圓的圓規。每個學生也要準備一套自己用的圓規。

3. 說明圓面積計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頁的圖用紙板製作,供教師演示用。另外在本冊教材的附錄中印有同樣的圖,學生可以剪下來貼在紙板上,作為操作用的學具。

4. 方格作圖紙學習位置時用。在本冊教材的附錄中印有幾幅10times;10的方格紙,可以讓學生剪下來用。

5. 其他教具教師還可以根據各部分教學內容的需要自己準備或設計製作一些教具和學具。如教學位置時在本地區的簡易路線圖上畫上方格子作為教具;教學百分數時,可蒐集一些含有百分數表示含量或效能的商品標籤作為教具或學具等。教師還可以根據需要自己製作其他適用的教具。

四、課時安排

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徵求意見稿)》中的“各學段課程內容參考教學時間一覽表”,實驗教材的編者為五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60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本班具體情況適當靈活掌握。

一、位置(2課時)

二、分數乘法(12課時)

1. 分數乘法5課時左右

2. 解決問題4課時左右

3. 倒數的認識1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左右

三、分數除法(13課時)

1. 分數除法5課時左右

2. 解決問題3課時左右

3. 比和比的應用3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

四、圓(8課時)

1. 圓的認識3課時左右

2. 圓的周長2課時左右

3. 圓的面積2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1課時

確定起跑線1課時

五、百分數 (15課時)

1. 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2課時左右

2. 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2課時左右

3. 用百分數解決問題9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

六、統計(2課時)

合理存款1課時

七、數學廣角(2課時)

八、總複習(4課時)

教學計劃 篇6

當今世界,天文技術迅速發展,天文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現代化的關鍵就是天文技術的現代化。“四化”建設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科教興國”勢在必行。同志為全國首屆青少年科技展覽開幕時題詞:“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天文的希望。”現在的同學,擔負著科技興國的歷史重任,我們必需把科技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從小同學抓起,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以全面培養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天文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和健康的個性為宗旨”。因此,我覺得在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定途徑之一。

(一)、活動目的與內容: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校同學 “合格+特長”的素質教育發展,豐富青少年課餘實踐活動等精神;在本學年中,我校的天文科科組制定以下幾項評比活動:①小發明、小製作評比、②扮演小實驗、③創作小發明優秀論文評比、④創作小發明繪畫評比、⑤創作小發明工藝評比、⑥天文與氣象站評比等活動。力爭每年選送一定數量的科技作品,能夠參與市科技創作小發明等評比活動;同時也爭取得到校外單位的技術支援、實踐理論指導;具體開展興趣小組專案如下:

表格一:

國小天文科開展興趣小組專案

興趣小組名稱

解釋說明

活動評比形式

物理興趣小組

適用;5年級

①製作各種小飛機、小船、小車等玩具模型;②改造我們生活、生產、學習常用的工具,目的是使我們用起來更方便、快捷。③改造教師經常用的教學用具,使教師教學實驗現象更加明顯。

可以交實物或寫小優秀論文。

環境化學興趣小組

適用;5年級

主要是中學一些趣味性強、危險低的化學實驗,目的是引起同學對天文知識探究的興趣,以和指導每年舉辦“世界環境日”優秀論文評比活動。

實驗扮演節目、優秀論文

生物興趣小組

適用;5年級

瞭解有關各種植物的種植情況,以和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飼養小動物

寫出有關種植、飼養動物的心得科技小優秀論文。

地理氣象(天文氣象站)

適用;5年級

觀測天文氣象情況,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氣溫、風速、相對溼度),通過收集天氣情況的資料,總結南方氣候的不同特徵。

以科技小優秀論文的形式進行發表。

 (二)、活動具體實施過程:

一、 合理使用科技活動教材,使科技活動有目標、有結構、有層次地開展。

學科課程沿知識系統發展,活動課程沿實踐系統發展,知識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便形成了能力系統。能力的培養與發展需要一個循序漸進、逐步發展的過程,它應該與知識的發展同步進行。這就是說,活動課教學應遵循同學的認知規律。我校要求各任課教師要在天文興趣的教學中,深入挖掘教材中固有的科技教育內容,造就大科技的教育氣氛;每個天文教師都根據自身所教的不同年級同學的`特點,開展各種各樣的科技活動評比(詳情請看錶格一),使同學在活動中受到了不同層次的教育。

二、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

能力的培養多在活動中取得。課堂教學只把生動活潑獻給同學是不夠的,還應當把時間還給同學,解放同學的感官,讓同學獲得自由之手。教師要帶領同學在校內校外、課內課外開展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其中手工製作活動和實驗操作活動是同學探求知識、提高技能素質的最佳形式,手的運用促進腦的開發,從而使未知世界變成已知世界,這就是發明和發明。在本學年,我校開展瞭如下四方面的科技活動:

1、觀賞調查活動,崇尚親近自然。

伽利略說過:“真正的哲學是寫在那本經常在我們眼前開啟著的偉大的書裡面,這本書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人們必需去讀她。”觀賞調查,可以把同學帶出課堂,帶向社會,帶向大自然,將豐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作為他們的認識物件。它為同學親近自然、崇尚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對於發展同學多方面的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在本學期中,我校將組織同學到石劈山秋遊活動,不但讓同學見識到各種稀有植物的種類,而且瞭解大自然的植物多樣性,擴大同學天文知識面,鍛鍊同學的實踐能力。

2、科普閱讀活動,豐富知識視野。

在國小天文興趣小組中,結合課堂學習內容安排同學課後閱讀各種報刊雜誌、科普節目,優秀《少兒百科全書》、《祖國上下五千年》、《我們愛天文》、《十萬個為什麼》等書籍,觀看《天下》、《探索奧妙》、《人與自然》、《動物故事》等電視科普節目,讓同學到“大課本”中去獲取知識,提高天文素養。

3、小優秀論文、繪畫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小優秀論文、繪畫活動就是同學將自身天文探究的過程和發現,用書面或繪畫的形式表述下來。讓小同學通過寫小優秀論文、繪畫等形式,可以激發同學對天文探究的興趣,有利於訓練小同學的天文思維能力,培養同學的天文態度和天文方法,形成初步的天文意識。在小優秀論文活動中,需要豐富的天文文化知識,可以促使同學自覺地學習;而小優秀論文寫作的勝利,又可以反過來刺激同學積極主動地進行天文學習,發生從課內外探究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願望,從而推動同學知識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4、開展科技創新小發明評比活動,提高同學動手實踐能力。

同學的科技創新小發明活動,是我校開展同學課餘活動的特色之一。以班級為單位,通過每週、每月的科技小發明作品評比,激發同學的天文探究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同學的動手實踐能力。在每學期,通過學校舉辦科技小發明作品展示活動,讓同學之間萌發創新思維;通過科技創作活動,同學的實踐能力和猜測思維得到進一步驗證和發展;激發同學的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同學的天文探究往往不能夠一步到位,通過同學的猜測;制定計劃;初步製作 不時反思;最終的科技作品;讓同學逐步地建立天文探究的思維,發展同學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活動效果的評價。

天文興趣的學科定位是培養、發展小同學的天文素養,而天文素養是一個綜合性很大的目標概念,是一個多元化的結構體系。由於同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法能力和行為習慣等具有個性、程度差別性的特點,很難簡單地用一種評價,反映出同學的不同特點。根據同學的個性差別和興趣特長,將以前的期末單一測試改變為靈活全面的差別性階段評價。在整個評價過程中可以評出五星級小天文家、四星級小天文家、三星級小天文家等激勵形式。

⑴天文理論競賽:通過口答、檢驗、訪談等形式瞭解同學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掌握一定的天文理論知識的同學可以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⑵天文實驗競賽:通過實驗操作、動手練習等形式瞭解同學對動手技能的掌握情況,能夠順利熟練地進行實驗操作的同學可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⑶天文設計競賽:同學的獨立思維活動,通過現場觀察、軼事記錄、同學互評等形式,瞭解同學對天文的憧憬與描繪,能夠有天文設計作品但並不一定能製作出的同學能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⑷天文創作競賽:在教學過程中閃爍著自身的創新智慧,能根據自身所學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融會貫通,通過專題作業、作品分析等形式,瞭解同學對知識技能的運用,以和天文情感與價值觀的形成,創作作品可獲得學校的不同層次的表彰。

探究學習強調同學的自主性,但並不忽視教師的指導。應該特別強調教師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穫,從而使同學的探究實踐得到不時提高和完善。國小開展的實驗,是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發展的;小朋友逐漸從自發的行為到採取有條理的態度,從漫無目的地發問到選擇性地提出問題,從單純地依賴感官到使用多種工具,從毫無規則的觀察到更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從迷戀到努力和精確嚴謹,從被魔力吸引到快樂地學習知識。無論哪個階段或水平的探究都可能隨同有疑惑、阻力、障礙、專注、緊張、興奮、喜悅或激動,但都絕不只是輕鬆和愉快。

總之,天文興趣的評價要建立在同學個性發展的基礎上,瞭解同學實際學習的需要和發展的狀況,不時調整教學方法,促進同學的全面化發展,最終提高每個同學的天文素養。

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開發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校本課程的開發,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帶給學習過程中的方法選取和資料選取,體現教育資料的多元性和選取性。我校的校本課程開發堅持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結合我校整體建設與發展的目標,探索網路環境下校本課程開發的新途徑,反思自身實踐,外部經驗,堅持在改革中不斷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發展,以校本課程開發為突破口,逐步把我校建成辦學上的高標準、教學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長上的高質量、社會上的高信譽為標誌的特色校園,使教師參加課程的開發,贏得繼續教育的良機,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更大程度地滿足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需要,儘可能地培養出有個性、有特色、學業有所長的未來人才。

二、實施目標:

1、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學會交往,在合作中學習;培養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養成自我認同感和堅毅的品質。

2、提高校園管理者、教師開發、設計、實施校本課程的潛力,個性是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爭取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撰寫有特色的案例

3、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過分看重學科成績的傾向,以學生全面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來激發學生的內在需求,以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創造一種更適合學生需要的育人環境。

三、校本課程資料:

目前我校開發的校本課程有:經典詩詞賞析讀本《書香小筠》綜合實踐活動教程《我動手我快樂》心理健康教程《聆聽花開的聲音》《淡墨痕》。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從校園實際出發,結合整體建設發展的目標設立了以下各學段校本課程資料安排:一至二年級是《書香小筠》三至四年級是《我動手我快樂》五年級是《聆聽花開的聲音》

今後我們將在這基礎上陸續開發《禮貌禮儀》、《愛我梨鄉》、《數學與生活》等系列校本課程。

四、具體措施:

1、加強對校本課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的基礎上,成立相關專案開發小組,設立組長,在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用心組織運作,撰寫方案,組織人員,落實編寫任務,反饋資訊,充分發揮作用。

2、用心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和校本培訓,從根本上轉變教師的舊課程理念,認識校本課程開發的好處和目的,明確如何開發校本課程,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3、加大對校本課程開發的經費投入,設立專項撥款,立項撥款;鼓勵教師結合家鄉特點、校園特色自立、自報專案,並給予經費支援,對錶現突出,有創新的教師給予及時的表揚和獎勵。

4、嚴格校本教材課程設定。把校本課程納入正式課表,保證有課時,有教師,有文字,有計劃;同時,根據實際狀況,可有計劃地靈活使用課時,對有些課作彈性化處理,使校本課程進入良性的發展軌道,並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資料,積累經驗,不斷充實完善、提高校本課程的質量。

5、堅持校本課程研討制度,把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作為校園的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年內舉行至少四次校本課程研討活動,並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資料,有總結,有課題。

6、用心營造校本課程開發氛圍,校本課程的限定專案和自主專案有機結合,挖掘教師內在潛力,提倡教師獨立或合作申報專案,校園領導部門及時給予技術與經費方面的支援。

7、校園的各部門、各條線用心地為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帶給有利條件,如圖書館、電腦房、科技室等,專任教師、學生家長、社會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要充分利用,校園應給予有力的支援。

五、校本課程實施的組織和管理

1、任課教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實施,教學管理人員隨機聽課、測評,發現問題及時溝通。

2、任課教師邊工作邊培養有經驗的老師、骨幹帶新教師;任課教師之間互相聽課,互相學習。

3、任課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反思,及時總結經驗,撰寫校本課程案例、論文。

4、明確課堂常規,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要做到“三不,兩認真”:不遲到,不上沒準備的課,不隨意調課、代課;認真編寫教案,認真蒐集課程資源上好課。

5、校本課程小組及教導處將採取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方式定期把檢查結果予以反饋。

6、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有記錄。

六、校本課程的評價

本學年將在校本課程的評價方面作一些嘗試,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對課程開發實施者的評價領導與教師聽課後的評價。

2、對學生的評價。

3、對課程的評價召開校本課程評估會議,不斷完善我校校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