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彙編九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教學計劃吧。那麼一份同事都拍手稱讚的教學計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教學教學計劃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彙編九篇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圍繞學校工作計劃,積極配合市局電教中心的主要工作,貫徹應用引領發展的工作思路,有效、有序、有目的地開展電教工作。積極組織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水平,開展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研究,繼續推進網站和閱讀平臺建設,大力提升校園網在校園文化中的作用,不斷提高電教工作管理水平,加強校園廣播電視網建設,推進我校教育現代化建設,使我校電教工作上一個新臺階。

工作重點:

一、切實抓好資訊科技學科教學工作。

1、加強資訊科技學科組建設,切實提升《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地位,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學習和探索任務驅動和小組協作的教學理論,並在實踐中摸索,上好每堂課。增強教研組研討氛圍,增進教師之間交流,從而提高每位資訊科技教師的教學水平,形成輔助教學,並融入到其他學科的良性迴圈。

2、作好資訊科技考核工作,使學生能夠了解最基本的計算機理論知識,掌握最實用的操作技巧,打下牢固的資訊素養和技能基礎。3—6年級加強打字訓練,教師要開動腦筋,激發學生練習打字的'興趣,選出成績優異者評為打字小能手。在高年級學生之間進行網上資料檢索比賽。

二、切實提高校本培訓實效性

“在培訓中入門,在應用中提高”是我校提高教師資訊化水平的主要途徑。秉承需求驅動,講求實效的培訓原則;培訓方法力求豐富靈活,根據開學初制定的培訓計劃,採用面對面培訓,個別輔導,學習者互相建立夥伴關係等方式;本學期將針對如何使用多媒體裝置、製作實用課件等內容進行貼近教師教學工作實際的培訓。

三、抓好電教工作的管理、實施、總結工作

(一)加強校園網應用

1、35歲以下教師使用課件輔助教學課時每學期要達到一定的量,經常參與教育網上集體備課和論壇交流。

2、加強校園網及專題網站建設,保證網路暢通和資訊交流。努力做到三新————內容隨時有所更新,由網管負責將學校新聞在一個工作日內見網;欄目每學期有所創新;版面每年有所翻新,從實用和美觀的角度出發進行完善。讓學校各職能部門參與到校園網路的管理中,實行分層管理,責任到人。每週一的中層幹部例會,由分管電教的幹部通報各欄目的發稿情況,使學校資訊更新得到保證。

3、增強文化魅力:將網路應用人文化使我們經常思考和不斷實踐探索的問題。

(二)完善和規範多媒體教室等專用室的管理制度,作到充分利用,嚴格管理,記錄規範,維修及時。及時添置和維修電教裝置和教材,滿足教學的需要,

(三)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員對各種管理軟體的應用水平。

(四)做好電教資料的分類、整理、歸檔等管理工作。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2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著鮮明的藝術性和廣泛的實用性,而且自身還蘊藏著豐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學中如果注重挖掘這些因素,並恰當地將其融合、滲透在教學當中,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們自身的道德素養和知識水平會大有裨益。因此,本學期的書法興趣班根據書法的自身特點,並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特設計以下教學計劃:

一、激發愛國、愛校情感

通過講述書法淵源和字型演變,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書法藝術是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書法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哲學思想,美學追求,人文精神,聰明才智,思想感情,成為一個反映生命的藝術,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徵。書法不僅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且還是“世界公認的最高藝術”。通過學習書法,使學生能很好地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及燦爛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二、精選學習內容

目前國小書法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往往對上述幾點泛泛而談。如何使它真正落到實處?我覺得首要的是應該正確認識少兒的年齡特徵,從較低層次對學生進行初步的愛國主義教育,初步培養他們一些智力與非智力因素。首先,闡明學書法道理、增強學習勇氣。在教學中要使學生明白,書法不是高不可攀的。其次,創造學書氣氛、形成專注心境。要求學生臨帖寫字時要排除雜念做到平心靜氣、專心致志。

三、教給正確方法

在書法教學中首先要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運筆姿勢,執筆輕重的調控,書寫坐姿、站姿等要領;其次是教給正確的讀帖方法和臨帖方法,如看筆跡,悟其運筆過程,看結體悟其組合規律,臨帖時“字數宜少、遍數宜多”等。再次是要求學生注意寫字衛生,如桌子,墨盤等工具的清潔。通過嚴格的學習訓練,使學生不但可以養成良好的寫字、衛生習慣,還可以培養雅度氣質。

四、加強書法訓練

漢字書寫,落筆的輕重,結構的疏密,執行的緩急,氣勢的強弱,均有章法可循,訓練國小生遵守漢字書寫規律,便是“有紀律”。加強臨帖教學,要求學生書寫時學誰像誰,越像越好,這也是培養學生虛心、誠懇、一絲不苟的品德。

同時要求學員每天完成鋼筆臨帖二十個字,毛筆臨帖十個字。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活動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時期的書法學習程度。給學生提供鍛鍊的機會,使一些書法素質好、書寫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本學期計劃開展如現場寫字、臨帖競賽、書法作品展覽,建議班級開展寫字園地,學校分周、月辦好書法宣傳窗;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各類書法競賽等。

20xx-9-6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特點分析

少兒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歲左右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主要也是培養興趣為主要目的。進行舞蹈基本功訓練,身體各個部分軟開度訓練,學習舞蹈節奏、舞步組合,節拍練習及舞蹈小節目,以學生動作協調能力為訓練重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氣質,提高藝術修養,增加學生對舞蹈的瞭解。

二、教學重點

針對此年齡層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來編排和教授這門課程,希望通過這門課程中簡單的站位,舞姿,動律動作及小的舞蹈組合訓練,讓學生更充分、正確的活動運用自己的身體,讓學生在學完這節課程以後,在柔韌性,模仿能力和表現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歡這門課程。

三、教學內容

1) 課前熱身遊戲

2) 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訓練

3) 音樂舞蹈小組合共6個,2個完整的舞蹈片段,這是教學的重點。

組合練習分為:頭部練習,腿部練習,腰部練習,波浪手,擺臂。

舞蹈片段分為:民族舞一個,。流行舞爵士舞一個。

四、教學效果

1、軟開度達到一定的標準(橫,豎叉 下腰 壓腿 )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夠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師的動作)。

3、表現力(跳舞蹈小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五、教學手段

1、有計劃的制定出每節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

2、每次教授新課由老師表演師範匯入教授新課內容。

3、有步驟的教授課程內容。如:壓腿練習(10分鐘)

步驟:1、教授正確的.把上壓腿方法;2、教師正確示範,口數節拍;3、口數節拍,教授學生壓腿練習;4、口數節拍,學生單獨完成 5、配合音樂,完成組合。

六、教學計劃

根據每期課時,分為四大階段進行訓練。

1、通過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動組合,由頭到腳的引導學生們活動開身上的每一個關節,每一寸肌肉,進行單一舞蹈動作的訓練。

2、由單一的動作練習過度到音樂組合中,主要通過單一的動作講解,示範和反覆練習完成,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3、這個階段是最為重要的訓練階段,在以前課程的基礎上,大量加大組合的訓練,同時還要不斷鞏固複習基礎課程練習,並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練習,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舞蹈表現力。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4

現在對學生的成長不僅僅只看他們的學習成績和思想素質的高低,還要注意他們的體育、衛生和藝術的修養的高低。國家最新教育改革中,體衛藝的成績和需誒系程度也成為測量學生成長的很重要的因素。對學生就應該講究全面發展,而不是隻注重學習成績和思想素質,為此,我們學校必須也要改革!

為了相應國家號召,還有為了學生將來的發展,我們學校特別制定本學期的體衛藝教學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積極開展學校體育、衛生、藝術活動,努力實施《國家學生體質標準》,認真貫徹落實《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以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重點,結合學校的實際,加強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提高教育質量,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衛生意識,培養學生的藝術天賦。豐富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和協調的發展。

二、具體工作措施

(一)藝術教育工作:

1、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提高教學質量。

2、鼓勵教師上好優質課,撰寫高水平的論文。

(二)、體育教育工作:

1、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2、大力推進陽光體育運動的廣泛深入和開展

紮實落實好學生的每天一小時活動,堅持做好眼保健操,繼續學習新的廣播體操,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各類體育活動,用實際行動響應陽光體育工程。利用學生活動時間,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陽光體育活動中來,發展學生的體能,鍛鍊學生的身體,愉悅學生的身心。

3、按照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開奇、上足、教好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全面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加強學校體育活動安全防範工作,加強體育場地的維護、安全檢查,杜絕一切傷害事故的發生。

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和時間段,做好學生的測試,測試成績的登記、統計、分等工作,並將結果及時上報。進一步培養學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努力提高及格率。

(三)、學校衛生工作:

1、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日常教育教學主渠道,強調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學校也將開設心理諮詢室,對廣大學生開放,為學生解除心理上的困惑,讓學生能健康成長。

2、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豐富學生健康知識。按要求開設《學校公共衛生》、《心理健康》等地方教材。並在全體國小生中開展個人衛生習慣養成專項教育活動。

3、加強衛生工作,特別是班級的衛生和分擔區衛生,教會學生打掃的方法,養成從小愛勞動、勤打掃的習慣。

4、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注意服裝整潔,實行晨檢制度,教育學生做講衛生的好孩子。

5、有針對性地持久地開展常見疾病預防工作,如常見的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等,發現病症及時治療,及時上報,並經常對教室進行消毒和通風。

三、工作安排:

二月份

制訂計劃、方案。

三月份

1、規範體育衛生行為習慣,進行體育衛生安全教育。

2、新眼保健操和第三套廣播操的'教學工作。

四月份

1、進一步規範體育衛生行為習慣,進行體育衛生安全教育

2、進一步做好新眼保健操和第三套廣播操的教學工作。

3、組織體育、音樂、美術教師參加各級評優活動。

五月份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

六月份

1、慶六一才藝展示活動

2、體衛藝工作總結

為了孩子們的將來,也為了學校將來的發展,我們必須要切實我們學校的實際,相應國家的號召,制定出符合我們學校學生的切實有效的計劃,這樣的計劃事半功倍,讓孩子們的身心素質全面提升,這才是一所好的學校要做的事情。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學校的學生都會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那一天的到來我們國家就會更加的繁榮、富強!

(四)以全面提高質量為目標,促進師生身心和諧發展。

要求全體教師著力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良好學習品質的構建,確保在基礎知識的掌握、基礎能力的形成、智慧與情感的培養上全面達標。同時認真做好班級培優補差工作。做到定時、定點、定內容,讓學有不足和學有餘力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與提高。讓師生在教學合作中,在個別與集體輔導中身心愉悅,共同促進,和諧發展。

四、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完成學科教研計劃,按學科分組安排本學期教研活動及相關工作。

2、組建校3至5年級培優班,啟動培優訓練工作。

3、安排部署本期教學常規工作的檢查重點,組織好各年級集備工作,進行作業設計科學化探究。

4、六年級教師新教材培訓及研討工作。

5、選拔並準備參加區數學“走近名師,提升自我”系列活動之踐行名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的教師與課題。

6、語文學名師觀摩活動。

7、校九月教學常規檢查、評議及反饋。

十月:

1、組織開展校“課堂教學觀察研究”活動。按推門聽課指導(專家指導)——小組研討上課——全校觀摩研究課——撰寫觀察研究報告——上交觀察研究報告等形式進行。

2、組織數學教師參加區數學“走近名師,提升自我”系列活動之踐行名師課堂教學評比活動,及校本教研活動。

3、組織好校“課堂教學觀察研究”活動,專家講座、指導、點評引路及教師報告撰寫等工作。

4、規範英語課程,迎接區學科重點調研檢查。

5、十月教學常規檢查,重點檢查作業佈置的“量”和作業批閱的“質”,落實全區常規工作要求。

十一月:

1、組織好年級期中檢測及質量分析工作,針對問題提出下半期改進方案。

2、抓好校本教研之語文學科“作文”教學的備課、點評與指導等工作。採取專家聽課——重點指導——專題講座——典型引路的基本步驟,落實常規教研活動,提高研討的實效性。

3、品德課研究指導活動,進行提高品德課課堂教學質量有效途徑的研究。

4、組織好科學學科實驗操作及考核工作,將國小科質量提高作為常規教學管理的重點強化內容,促進學校教學管理的科學規範化。

5、十一月常規教學檢查,重點檢查作文教研研究工作的實效情況和國小科課堂教學質量落實情況。

十二月:

1、組織一次教師備課本展示活動,加強教師間的相互學習,提高備課質量。

2、收集、整理教師教學常規相關資料,加強規範化,督促“雙優”評比工作。

3、組織一次學生經典教材篇目的朗讀與講解測評活動,促進語文學科朗讀能力的提高訓練。

4、組織學校學科知識綜合測試,評選培優的“優秀學生”。

元月:

1、組織好期末複習、備考工作,加強督促與指導,提高綜合評比效率。

2、組織好期末各學科測試工作,做到公平、公正,規範評價每名學生的學業成績。

3、組織好語、數、外三個主要學科的期末考試、考察工作,完成相關質量分析工作等。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5

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國小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一、本學期工作的策略

策略是:“充分展開群眾性教學研究,加強指導、完善服務”。科學學科的教學研究應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紮實而有效地展開,群策群力、共同探討。把科學學科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團結的共同體、研究的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講求針對性、有效性。

(1) 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1) 繼續邀請省知名課程與教學專家為科學教師作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輔導報告。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2)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型別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二)加強指導和管理,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課程管理,引導學校及科學教師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新教材的培訓力度。充分調動市(區)專(兼)職教研員、各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的群體力量,在參加省新教材培訓的基礎上,在**市有序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和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牽頭,針對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成立專題研究組,開展專項研究。本學期專項研究的重點是:中法合作“做中學” 專案的深入研究與適度推廣共進;二是“同題異構”多元化教學設計以及個性化教學實施;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智慧。

4.有序推進“春暉工程”,加強國小科學“精品課”建設,共建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全市科學教育協調發展。

5.根據地方課程資源整合和開發一些較有特色的地方性課程,如家鄉常見動植物的研究、家鄉水資源的調查研究、蠶桑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的內涵。

6.結合科學學科基地的系統化建設,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地活動,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基地研究情況。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對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引導教師充分、全面解讀《科學》課程標準,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科研基地學校和各轄市(區)科學學科中心組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基地的引導功能,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氛圍與榜樣風範。

3.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4.切實加強具體實驗專案的實施,培植典型,提高課程實施的研究水平。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專案為抓手,在認真總結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教學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導)與創生(適度嘗試)。 全面提高教師深度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以及課堂教學實踐創新的技能。

5.加強對學校教研組工作的`指導,根據“**市中國小教研組建設章程”,定期檢查學校教研組的工作。

6.不定期舉辦各種專題性、主題性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型別的科學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7.繼續徵集、優化、整理“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1.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學課題研究應重視應用研究、行動研究、現場研究、微觀研究;應重視質的研究;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著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2.系統展開省級重點課題“科學探究中,滲透元認知要素的實踐與研究”的結題工作。

(五)改革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體系

1.逐步建立起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重要內容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體系。

2.幫助部分學校逐步建立並完善學生學業(學生成長)記錄袋,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3.逐步成熟**市國小科學學科有效教學抽樣檢測調研工作,對符合科學教育規律的命題理論作出探討,將命題科學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4.探求國小科學實驗操作考查的最佳模式,是國小科學評價體系重點需要加強的環節。

(六)組織各類研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實施新課程的關鍵是要有一支數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證的教師隊伍。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的業務水平。因此,組織必要的培訓、調研、總結、推廣和競賽活動,能夠推動教師隊伍的發展。

1.繼續承擔國小科學教師繼續教育任務,圍繞課程改革這一核心內容充分展開,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認真組織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2.組織《科學》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科學教師明確科學學科課程改革的方向;組建學科性研究小組,攻克難關,提高課程理解能力。

3.以省級實驗國小為龍頭,積極探索提高國小科學學科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採取積極措施,大面積穩步提高國小科學教學水平。

4.加強對青年科學教師的培養,探索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新方法:以青年科學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科學教師培養力度;通過雙向選擇,為青年教師確定教學指導(以教研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繼續抓好青年教師的課題研究工作,引導青年教師開展小型課題研究工作。

5.根據省市教研室有關規定,有關學科組織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科評優活動。

(七)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強教研員自身的理論學習,確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題,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2.進一步加強對轄市(區)教研員的工作指導,促進各地區教研水平的均衡發展。

3.教研員苦練內功,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課程理論水平、專業論文發表質量、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能力、教研活動水準,確保在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專業引領的整體水平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樂外對英語特色教學發展的要求和加強英語強組建設為目標,以學部的工作思路為指引,本組新學期將繼續以發展樂外的英語特色為指引,以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的學習和改革為依託,以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為主要任務,強化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倡導英語知識傳授向英語思維教學的轉變,提高教師的學科素養,以提高課堂效率為原則,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正確處理基礎與創新、繼承與發展的關係,穩步推進教研組的成長,激發團隊合作精神,深入開展並落實我校外語特色建設的目標:實現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化,語言學習向語言應用的拓展,語言學習向文化習得的昇華,並最終實現學校特色向戰略品牌的發展。

二.工作目標和措施

(一)開展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學科素養提升

教師學科素養是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重要載體,是教師落實有效課堂教學、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開展教學科研的基本專業素養。為切實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組在本學年繼續貫徹落實溫州市中國小教師學科素養提升行動。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學科素養對專業發展的要求,通過每大周的校本教研主題活動來落實學科素養的學習和提升。本學期的`活動主題主要從教材解讀、觀課評課技巧、如何開展英語複習課、如何開展國小英語有效學習、如何將教材進行銜接、如何開展有效的英語特色展示活動等,我們將通過以上的各個話題,逐漸提高組內老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專業化道路的發展。

(二)加強教科研意識,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

隨著課堂變革的深化,有效教學和促進有效學習的專案正在逐步推進中,在我校加入促進有效學習試點校的同時,我組確立了以有效情境創設促進英語高效課堂的校本教研方案,本學期我們將繼續踐行“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教改理念,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力求變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從而大面積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突顯學科特色教學。據此我們將本學期的教研目標和內容確定為“有效學習”的基本架構。

1. 建立“有效學習”常態課堂教學質量標準。

從課堂觀察出發,對比學生學習方式、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的變化來建構一堂好課的標準,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導向作用,加強教師對有效學習課堂的理解,促進課堂教學變革的有序推進。

2. 形成“有效學習”英語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從教材解讀、學情分析、目標確定、學習任務設計、學習評價、教案撰寫等方面來設計探索課堂教學基本模式,給一線教師架構可參照借鑑的有效學習常態課課堂操作。

3. 收集各種課型的優秀課例。

鑑於英語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各年級各學段不同的學情,我們將建立“有效學習”常態課堂的典型案例,豐富教研組備課資源的形式,建立教師專業成長教研培訓資源庫,作為幫助教師分析、成長、研討的學習資源。

(三)加強合作學習,促進教研常態化工作

1.明確國小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本學期繼續加強《英語新課標》的學習,合理解讀課標和新教材,明確英語學習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規律,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備課組和教研組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合理解讀新教材的設計目的,拓展並整合教學資源,通過多樣性和形成性的評價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一定的英語學習策略,提高學生的創新與合作精神,最終形成一定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2.繼續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發展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有效地展開各種形式的聽評課活動等,促進師徒之間的交流學習,及時總結反思。

3.在認真發展沉澱樂外國小英語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力爭發揚學科特色,鼓勵教師創設校本課程,找準切入口,從微課著手,逐步積累豐富教研組的校本教學資源。

4.分專案如學習方式、學習評價、學習興趣等開展教研實踐觀察活動,促進有效學習活動的開展,積極營造組內教科研氛圍,樹立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教科研意識。

5.教師積極參加樂清市教科研組織的各項活動及浙江省教師培訓系統的各項學習內容,參加樂清市教育教學案例和教學論文的評比,切實提高教研水平。

(四)落實教育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效率

1. 每大周開展一次主體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做好記錄工作。定期檢查組內教師的備課、說課、上課、評課、課後反思及作業批改等情況,並及時進行反饋。

2. 重點抓好課堂教學常規的落實,開展隨堂課聽評活動和師徒結對公開課展示,充分利用課堂觀察表的各項標準,瞭解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各個方面。

3. 圍繞“促進有效學習”開展主題型組內公開課,根據不同的學情和年級依次開展以詞彙句型、語音、對話、語篇、有效複習教學模式的課堂實踐活動,探討其在有效學習上的共同點,摸索基於“常態課堂”教學變革的教學模式。

4. 認真解讀新教材,發揮團隊精神,開展“文字再構促進學生語言知識構建”的教材解讀活動,圍繞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拓展、教學資源利用、背誦人人過關計劃、教學哦評價等展開分析,力求突出年級工作目標和行動措施。

5. 拓展教學資源,倡導特色教育,極尋找各種優秀的教學資源,建立教學資源庫,並能夠對這些資源進行整合、解讀和教學方法的嘗試,促進校本課程的原始積累。

6. 積極開展培優輔差工作,指定優秀生和後20%的提升合作計劃,關注每一位學生,讓各階段的學生都有所成長。

7. 積極開展教師技能培訓和展示活動,積極參加樂清市組織的英語課堂觀摩活動,組織組內教師開展視訊課觀摩及現場評課活動,

8. 組織教師對作業和考試進行評價研究活動,如對月假作業和期中期末測試進行試卷分析。轉變觀念,採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完善課堂及課後評價制度,注重評價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達到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開展英語活動,建設英語文化氛圍

1、營造英語學習的環境和氛圍,各班各年級堅持實行“每日英語”,學期初制定英語背誦、誦讀人人過關計劃,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英語思維的能力。

2.開展綜合性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英語活動中,在參與中運用語言、體驗語言、感受文化。本學期我們將以節日為主導,繼續開展全員參與的大型英語活動,萬聖節遊園活動、感恩節英語教學特色展示活動、英語節購物活動、聖誕晚會等,旨在通過各項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文化環境,豐富學生的語言情感體驗,為學生的發展奠基。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區進修學校本學期工作計劃為指導,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先導作用,以“十一五”課題研究實施管理為重點,加強科研室規範化建設,以校本培訓為結合點,提高我校教師的科研水平,創新我校教育科研工作。

二、工作重點

1、圍繞課題研究目標,加強我校科研課題的管理工作,做好“十一五”課題的研究實施工作,不斷提升我校科研課題的研究質量。

2、發揮校本培訓的功能,.加強科研培訓工作,以點帶面、創設科研氣氛,以“十一五”課題研究為契機,繼續系統的進行科研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教師科研能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觀念新穎,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

3、狠抓科研製度的落實,規範科研管理工作。

5、圍繞課題研究,加強我校科研課題管理工作,注重過程材料的'積累,健全科研管理檔案。

三、工作措施

1、加強科研培訓,促進專業發展。

(1)教師自學教育科研理論知識,同時學校定期向教師推薦有關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章,促進教師自我提高。

(2)組織教師進行科研培訓、科研講座,同時組織教師針對課題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習相關理論知識。

(3)鼓勵教師課前、課中、課後進行反思,提高教師反思質量,促進教師深層次思考。

(4)充分利用教育科研資訊網,組織教師學習。

2、積極開展課題課教研活動,圍繞課題開展“研升杯”骨幹教師風采展示活動,研究行為化,促進教師教研水平、科研水平的提高。

3加強課題研究,抓好課題管理。

(1)實行學年組課題式集體備課。引導教師在問題中開展研究,在研究中解決問題。

(2)及時組織和整理課題研究過程材料,組織教師對現有課題進行整理,對部分課題做好結題工作。

(3).開通教師科研論壇,結合我校十一五研究課題進行研究交流,促進課題的順利實施

4建立科研骨幹培養機制,繼續培養校級骨幹教師,以點帶面,帶動全校教師樹立科研意識,提高科研水平。

工作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制定本學期科研工作計劃。

2、課題小組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

3、科研課題組例會。

四月份:

1、學校開展第三屆“研升杯”骨幹教師風采展示活動。

2、科研培訓

3、以學年為單位進行小課題研究活動。

4、課題小組召開課題研究會。

五月份:

1、第三屆“研升杯”骨幹教師風采展示活動表彰大會

2、科研小組例會。

4、調整課題研究的方案。

六月份:

1、科研培訓。

2、科研材料整理。

3、科研小組例會

4、課題研究交流會

七月份:

科研工作總結。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8

國小品德學科教學計劃

一、工作思路

以課程改革為中心工作,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提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實施的質量。深化理論學習,以課題研究帶動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轉變。

二、工作安排

(一)加強理論學習

本學期繼續組織教師進一步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加強新教材的研討力度。以思品骨幹教師為核心,積極組織教師不定期地舉辦專題沙龍研討,為實施新課程的教師創設交流和研討的平臺;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及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從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教學實踐豐富教育理論的緯度出發,指導教師深入探討思品教學的'策略。

(二)關注教學實踐

1、加強課程管理,嚴格執行和落實國家課程標準,要求輔導區開設本課程的學校按照教學進度進行教學活動,確保本學科開足上好。

2、關注思品教學,不只注重於課堂,而應把它當作一門學科,有課程意識,注重教學效益和教學質量。

3、積極參加區教研室組織的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加強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關注各校課程實施狀況。

4、關注教學一線典型的新課程案例,鼓勵教師注重積累平時好的課件、教案等資源,積極發現優秀的教學改革成果,不斷豐富本輔導區

新課程資源。

三、主要工作

二月 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組長會議。

討論建立輔導區思品頁。

組織思品學科的老師確立本學期個人研究的課題 三月 品德學科市級立項課題 “課堂教學設計”。

鎮國小品德與生活(社會)優質課評比 (內容以六年級為主) 四月 輔導區思品學科沙龍研討活動。

鎮思品骨幹教師進行專題講座。

五月 鎮國小品德學科優質課競賽。

區思品骨幹教師示範課。

六月 輔導區思品學科優秀論文及案例評比。

國小教學教學計劃 篇9

本學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改進和完善教學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構民主、開放、高效的教研機制;認真研究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深入瞭解並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專業水平和中國小課程建設與管理能力。

一、本學期工作的策略是:

“充分展開群眾性教學研究,加強指導、完善服務”。教學研究應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調動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性,緊緊圍繞課程實施中的基本問題,深入而全面、紮實而有效地展開,群策群力、共同探討。把科學學科教師隊伍打造成一個團結的共同體、研究的共同體、發展的共同體。

二、工作重點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學習內容,講求針對性、有效性。

(1) 認真學習和鑽研《科學課程標準》、系統鑽研新教材,既有科學課程改革理念性、學術性思考;又有科學主題教育形態性研究。

(2)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有效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的理論和經驗。

(3)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開發和推進校本教研的理論和經驗。

(4) 認真學習和鑽研有關“做中學”教學案例專著。

2.精心組織各種學習活動,積極構建學習型組織。

(1) 繼續邀請省知名課程與教學專家為科學教師作教育教學理論學習輔導報告。從教師的不同需求出發,採取“參與式”“研討式”等多種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

(2)不定期舉辦專題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型別的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二)加強指導和管理,提升課程實施水平

1.加強課程管理,引導學校及科學教師落實和執行國家的課程計劃,杜絕違規行為。

2.加強新教材的培訓力度。充分調動市(區)專(兼)職教研員、各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壇新秀的群體力量,在參加省新教材培訓的基礎上,在**市有序開展教材章節分析、教案設計、教學方法研究和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研究。指導教師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編寫意圖。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牽頭,針對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成立專題研究組,開展專項研究。本學期專項研究的重點是:中法合作“做中學” 專案的深入研究與適度推廣共進;二是“同題異構”多元化教學設計以及個性化教學實施;加強對課堂教學動態生成資源問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提高教師的教學智慧。

4.加強國小科學“精品課”建設,共建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全市科學教育協調發展。

5.根據地方課程資源整合和開發一些較有特色的地方性課程,如家鄉常見動植物的研究、家鄉水資源的調查研究、蠶桑文化等,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豐富德育的內涵。

6.結合科學學科基地的系統化建設,定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地活動,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基地研究情況。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質量

充分發揮教研工作對於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過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動力作用,引導教師充分、全面解讀《科學》課程標準,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

1.改革傳統教研方式,調動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與教師共同協商、平等對話,指導教師自主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教科研基地學校和各轄市(區)科學學科中心組的研究與輻射作用,提高教研質量。

2.以各種形式,靈活、有效、充分發揮科學學科基地的引導功能,向全市學科教師展示學科基地研究氛圍與榜樣風範。

3.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研討和觀摩活動,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新模式。

4.切實加強具體實驗專案的實施,培植典型,提高課程實施的研究水平。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學”科學教育專案為抓手,在認真總結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開展教學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導)與創生(適度嘗試)。 全面提高教師深度挖掘課程資源的能力以及課堂教學實踐創新的技能。

5.加強對學校教研組工作的指導,根據“**市中國小教研組建設章程”,定期檢查學校教研組的工作。

6.不定期舉辦各種專題性、主題性學術沙龍,營造良好學術氛圍,為各種不同型別的科學教師交流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探討自身素質提高的途徑和方式提供條件和機會。

7.繼續徵集、優化、整理“教學情境設計、課堂教學實錄及評析”,積極發現、總結、推廣教學第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成果。

(四)重視教育科研,深化課題研究

1.探索國小科學學科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科學課題研究應重視應用研究、行動研究、現場研究、微觀研究;應重視質的研究;應以課堂教學、課程建設等具體問題為著眼點:強調結果價值與過程價值並重,提倡“過程即成長”的行動理念。

2.系統展開省級重點課題“科學探究中,滲透元認知要素的實踐與研究”的結題工作。

(五)改革評價方式,完善評價體系

1.逐步建立起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以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為重要內容的課堂教學即時評價體系。

2.幫助部分學校逐步建立並完善學生學業(學生成長)記錄袋,探索建立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3.逐步成熟**市國小科學學科有效教學抽樣檢測調研工作,對符合科學教育規律的命題理論作出探討,將命題科學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4.探求國小科學實驗操作考查的最佳模式,是國小科學評價體系重點需要加強的環節。

(六)組織各類研訓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實施新課程的關鍵是要有一支數量和質量都能夠得到保證的教師隊伍。課程改革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教師的業務水平。因此,組織必要的培訓、調研、總結、推廣和競賽活動,能夠推動教師隊伍的發展。

1.繼續承擔國小科學教師繼續教育任務,圍繞課程改革這一核心內容充分展開,為新課程實施提供保障。認真組織各種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課程培訓活動,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提升課程意識和課程實施水平,為新課程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2.組織《科學》課程標準、新教材的學習和培訓活動,引導科學教師明確科學學科課程改革的方向;組建學科性研究小組,攻克難關,提高課程理解能力。

3.以省級實驗國小為龍頭,積極探索提高國小科學學科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採取積極措施,大面積穩步提高國小科學教學水平。

4.加強對青年科學教師的培養,探索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新途徑、新方法:以青年科學教師為主體,以課題研究為切入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主線,加大對青年科學教師培養力度;通過雙向選擇,為青年教師確定教學指導(以教研員、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為主),有目的地開展“傳”“幫”“帶”和交流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繼續抓好青年教師的課題研究工作,引導青年教師開展小型課題研究工作。

5.根據省市教研室有關規定,有關學科組織教師教學能力競賽、學科評優活動。

(七)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強教研員自身的理論學習,確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專題,提高專業研究水平。

2.進一步加強對轄市(區)教研員的工作指導,促進各地區教研水平的均衡發展。

3.教研員苦練內功,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課程理論水平、專業論文發表質量、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能力、教研活動水準,確保在新課程推進過程中專業引領的整體水平能夠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