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精選】生活日記四篇

日記4.21K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日記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生活日記四篇

生活日記 篇1

今年是最長的雙節假日,一個是八月十五中秋,一個是十一國慶節,建國63年週年,今年也是國旗最多的一年,有車上插的、貼的國旗,甚至還有貼著“保衛領土,釣**時中國的'”

我們在長假時,去農場果園體驗,打果子,果園在山上,我們走在狹窄彎曲的山路上,突然感覺腿有一點痛,我一看,腿上有道小口子,原來是又一種小草割傷了我的面板,我蹲下來仔細一看,草的兩邊是鋸齒形的,我想起割傷魯班那棵草。

我艱難的走上山,我一看板慄原來是圓刺球型,像刺蝟變成球的時候一樣,找來打板慄是專用的竹竿,三根接在一起,我舉起竹竿,一會一頭搗住地,一會一頭掛住樹幹,竹竿好沉啊,累的我滿頭大汗,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打了四個刺球,搓開一看每個裡面有三、四個果子,我心裡高興極了。

這次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自己勞動的果實是甜蜜的”

生活日記 篇2

“對不起”讓下屬說出來不容易,要想出自領導之口就更難。這三個字幾乎也是當今老闆使用頻率最低的詞之一。去年,我參加了我的一位教練物件的企業內部大會,會上有一位骨幹在彙報最近帶團出國考察的體會,介紹國外同行業一些值得借鑑的做法。老總聽著聽著,突然當眾打斷髮言:“那公司我也去過,你根本不瞭解當地情況,憑什麼還在臺上講?

公司白花了這筆差旅費!”此君當時如遭雷擊,一下子亂了方寸。不過他緩過神後,還是結結巴巴地堅持講了下去。慢慢地,大家發現,發言者是做了細緻調研的,老闆也察覺出剛才結論下得過早,實在是錯怪他了。會議結束後,老闆主動拉著這位胖胖的下屬,摟著他的熊腰拍了張合影。據說年終老闆還給他發了個“特殊貢獻獎”。老闆雖然嘴上不願意承認,但用行動表示了道歉。

人物有時也這樣道歉。起初丘吉爾對杜魯門的印象很壞,但後來找了個機會告訴杜魯門,自己以前低估了他,用讚譽的方式表示了歉意。美國次貸危機發生時,格林斯潘幾乎說出了這句話,但並不徹底。他承認:“是的,我已經發現了一個漏洞。我不知道這一漏洞有多大,或者會持續多久。”這三個字幾乎到了喉嚨口,最後還是吐不出來。

20xx年,美國戴爾公司有半數員工打算跳槽,公司CEO邁克爾·戴爾下令調查出狀況的原因。反饋上來的資訊是,多數下屬對他沒有強烈的忠誠感,並認為戴爾不近人情、與人感情疏遠。這讓戴爾大感意外。經過反思再反思,一週之內,他決定向20名高階經理公開認錯:承認自己過於靦腆,承認跟人相處時顯得冷淡和難以接近,他承諾將和大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絡。那天當眾認錯的實況還做了錄影,併發給了公司每一位經理。大家對“極度內向”的戴爾會公開檢討感到非常震驚,一場認知危機隨著邁克爾·戴爾的真誠道歉悄然化解。靦腆也能算是錯誤嗎?戴爾的回答是:如果員工說是,那就是!道歉有時看上去是一種認錯的表現,其實更是一種對對方感受的尊重。

據美國《財星》雜誌統計:與人爭執或犯錯後,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高收入者道歉的比率是年薪2.5萬美元收入者的`一至兩倍。在世界各地,或許只有成功的老闆才會認錯。20xx年,美國的巴菲特在年終致股東的公開信中承認自己的五大錯誤。在中國,《總裁的20大失誤》《鷹的重生》《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是一些老闆的認錯書。有一種說法,成功的老闆是錯誤鑄就的,假如換句話說,沒有成功的老闆,是否很少肯認錯的呢?

“對不起”之所以難以啟齒,對講話者來說需要勇氣、需要放下身段。不過,說聲“對不起”並不可怕,或許還要講點藝術:

直面問題,忌用“但是”。大部分道歉會這樣:“對不起……是你沒理解我”“也許看起來是我的錯,但……”道歉者不像是為個人行為道歉,而像是在指責對方的挑釁行徑。真正的道歉應該是“對不起,我……”或“對不起,我們……”。

兌現承諾。道歉者應承諾做出改變。這句話應該說得簡潔、可行、具體。當你說這三個字的時候一定要發自內心,跟說“我愛你”一樣虔誠。如果只是從牙縫裡擠出來,人家還是會感覺得到的。

生活日記 篇3

清明節是一個踏青的節日,春天已經完全的來到身邊了,清明節也是一個緬懷先輩的節日,先輩已逝,年華正流。人生能有幾回夢?在光與影的交織中,我已無力去憧憬。在鱗次櫛比中遨遊,我已無心迷戀。又是一年清明時,燃燭,仰拜,在香燭的淡淡香氣中,我感覺我已悟到了什麼。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那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那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生活日記 篇4

今天,我一個人坐著發呆,不由得回想起小時候做的那些蠢事,一件件蠢事不由浮現在我的眼前。

有一件記得特別清楚,那是我三歲的那年做的。記得那年我們家買了一盆漂亮的的小黃花,那盆花的花朵嬌小,可愛。每朵花都有六瓣,葉子則是鋸齒形的。我很喜歡那盆花,常常爬到窗臺邊看,但久而久之的我發現這盆花有些美中不足??它沒有香氣,我有些感到可惜。但我偶然間發現了一個祕密,媽媽每天身上都有一股好聞的香味,從這以後我便祕密的注意著媽媽身上的'香味從何而來。終於,我發現媽媽身上的香味來源於那櫃檯上的小瓶子裡,媽媽每次出門都會取裡面的液體擦在身上,身上便會變得很香。

我便開始祕密的計劃著。等到一天,家裡只剩我一個人,我便拿出了媽媽櫃檯上的那瓶小東西,一擰開,一股香味衝了出來。“好香啊”!我叫道,連忙把裡面的液體取了一點出來,滴在那朵上,然後又滴在了花兒的根部,我想這樣花兒才會從根部一直香到花朵上,待房間裡已經全是香味的時候,我想大概差不多就收手了。

媽媽一回來便發現不對頭,連忙盤問我怎麼了,我只好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媽媽聽了又好笑又好氣,對我說:“花兒會死的”。我半信半疑,果然過了幾天花兒就死掉了。

我好傷心,又覺得好笑,直到現在大家還愛拿這件事來取笑我。每當這時,我便會吐吐舌頭轉身跑到外婆身後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