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

日記1.9W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穫的,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日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1

許多沉重的嘆息,我有我的絕望,悲傷,我出生在這樣一個不幸的再寄一次軛翡翠龍一鳳輦團隊,等著風來,變味了我的旅程

他是如此受到人們的喜愛,漁民衝出長的小船,敲鑼打鼓嚇唬魚,和投擲入水養活粽子,讓他們勇敢的魚也不會吃屈原的.身體。

現代端午節這一天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通過龍舟競渡,吃粽子,和其他一些活動,在他去世的紀念日:農曆五月初五的第五天。

龍舟競渡是最令人興奮的節日,吸引了大批的觀眾。龍舟一般都塗上明亮的顏色和裝飾的獨木舟。長度從40到100英尺不等,他們的頭的形狀像張著嘴的龍,鱗片狀的尾巴,而船尾結束。根據長度,高達80賽艇動力船。鼓手和標誌捕手站在前面的船。龍舟進入競爭之前,它必須“給生活帶來的”畫眼睛,一個神聖的儀式。賽事可以有任意數量的船隻競爭,一線隊搶一個標誌,在課程結束後的贏家。年報種族遍佈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及其他海外華人社群的地方。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2

一年中有很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裡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提議咱們自己包粽子吃,媽媽一下就同意了。利用星期天,我跟著媽媽學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然後在空心的圓錐形裡插個筷子,拿小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搖動筷子,一直把粽子包的緊緊地。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包完了粽子。上鍋蒸的任務就包給爸爸了。

開啟電視,正在直播龍舟競賽,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看著賽龍舟,心理別提多高興了。

怎麼樣?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義吧!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3

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習俗可真多!

吃粽子,是家鄉習俗缺一不可的。把江米泡上兩三個小時,粽葉也泡上。泡好之後,把粽葉疊成筒形,放上江米,再放點棗和花生,最後用江米堵上,包成四角形,用線繫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啦!把粽子煮上四五個小時就可以了,剛煮出來的粽子有棗的香甜,花生的香味,又軟又黏。

戴五穀線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有五種顏色,俗稱“五行,”有避蛇的作用,一般戴到當年的六月初六。到了那天,人們就把身上的五穀線扔到草叢裡,祈禱平安幸福吉祥。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頭戲,端午節那天,人們聚集在龍泉湖畔,山呼海動般的人群,隨著那陣陣鼓聲,看那龍舟利劍飛弦,精彩有趣的賽龍舟表達了家鄉人民的喜悅慶賀心情。

家鄉的習俗豐富多彩,粽子的香甜、艾的清香、香包的藥香都讓我們終身難忘·····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4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粽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裡面有紅棗、葡萄乾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家鄉的端午節日記5

我的家鄉在信陽,那是一個具有濃厚古風的城市,還保留著很多節日的習俗。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的早上,媽媽就會從菜市場買來幾把艾蒿插在門上或窗戶上,媽媽說這可以防止蚊蟲,驅蟲避邪。隨後奶奶就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竹葉拿出來開始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在粽子裡包上不同的材料,有蜜棗的,有紅豆的.,有葡萄乾的。等到放學以後,我一邊吃著最喜歡的蜜棗粽子一邊戴著奶奶縫的香包出去玩了。這樣整個端午節都在粽子和香包的香氣中度過。我每次想起端午節,不由自主的就像聞到了那股久違的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我想等我長大了,無論身在何處都會把這種節日的傳統習俗保留下去。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沉澱,我們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