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關於清明的日記15篇

日記2.13W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清明的日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清明的日記15篇

關於清明的日記1

清明節前夕,大家全校師生來到岱山公園門前,開展了“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清明節主題大隊會活動。

主題大隊會開始了,經過出旗後,一位大哥哥向大家講述了陳岱山同志的事蹟。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親人所設立的節日,而大家來到岱山公園,也正是為了紀念在熊熊烈火中為搶救國家財產而英勇犧牲的青年陳岱山。聽了這位大哥哥的介紹,更讓大家懂得了岱山公園的紀念意義和汽車工業對人類的重要性。聽著大哥哥的訴說,眼前彷彿呈現出了一片火海,隆隆的聲音在耳邊轟鳴,火光在眼前跳動,年僅二十幾歲的陳岱山同志拎著油桶在火海中倒下了………想著想著,一種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也為國家少了這麼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惋惜。

接著同學們表演了各種各樣的節目,如:跳舞、詩朗誦………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一、二年級小同學們跳的舞蹈。看得出來,那些小同學跳得特別賣力,舞姿是那麼優美。她們的一顰一笑,都是那麼可愛,那麼的富有童真,而又不乏成熟的氣息。然後,就輪到一年級入隊儀式了,他們是繼大家之後的又一代,承接著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應了大隊會的標題“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最後,大家遊覽了岱山公園,祭奠了陳岱山烈士,天空是那麼蒼涼,彷彿也在悼念陳岱山烈士,崇敬之情再一次湧上我的`心頭……

這次清明祭掃,給我的心靈留下了莫名的震憾。大家是汽車城的下一代,大家要“承傳民族精神,爭做車城主人!”

關於清明的日記2

今天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木桶腰肢新華村

有人也會日赴俄飛天虎剛剛經過實地哦。

問西樓禁菸何處好?綠野晴天到。馬傳楊柳嘶,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關於清明的日記3

4月5日這天,小雨飄飄灑灑地下在泥濘的小路上,路上的行人匆忙地走來走去,臉上紛紛露出了悲傷,似乎靈魂都要出竅了。

在一條小路上,一個人攔住了騎黃牛的小牧童,他用沙啞的嗓子問:“借問酒家何處有?”小牧童沒有看出他的悲痛,就歡快的'指向了遠處的店:“杏花村。”這個人答謝過後就向著店走去。

他走啊走,終於來到了杏花村,杏花村旁種滿了杏花,滿樹的杏花紛紛落下,白色的花瓣到處都是。他的身體劇烈地顫抖起來,也是在一年杏花滿樹的時候,他為了去京城考取功名,拋下了了他那唯一的親人——已重病在身的老母親,他高中狀元又有什麼用,如果能讓母親起死回生,他寧願名落孫山,永遠陪在母親身邊,當他中第歸來時,迎接他的不是母親昔日溫暖的笑靨,而是冰冷的墳地和滿樹杏花。這時,他後悔了,為什麼他要不顧別人的勸阻執意赴京趕考,為什麼要金榜題名,而不管不顧自己在世上唯一的親人。

她失魂落魄地走進店,坐了下來,店小二見有生意,就立刻上去滿臉堆笑地說:“客官要吃點啥?”他猛地一震,對,他要帶點吃的給母親。他對小二說:“小二,給我來一碗長壽麵,再加個蛋,我要帶走。”小二答道:“好嘞。”就忙去準備了。

他端著面,來到墳前,他放下面,情不自禁地在母親墓前磕了三個重重的響頭。額頭磕在石頭上,他卻沒有任何痛覺。

不知何時,他已淚流滿面,恍惚間,他又聽到了母親溫和的教誨,又看到了母親和藹的笑靨……

關於清明的日記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本來,清明節應該看杏花的,可我卻在雞鳴寺看了櫻花。

中午,陽光明媚。爸爸帶我來到了雞鳴寺的櫻花大道。櫻花大道在清明節三天的小長假中簡直就是一片海洋。那兒是花的海洋,是人的海洋,也是歡聲笑語的海洋。每當風輕輕地吹來時,櫻花樹便伴隨著微風跳起舞來,一會兒搖擺著枝條,一會兒揮舞著枝條。當枝條擺動起來時,櫻花大道上就像下了一場櫻花雪一樣,雪白的花瓣漫天飛舞,那場面,可美了。

看著無與倫比的櫻花,我想起了一個與櫻花有關的傳說。從前,有一位美麗而善良的仙女,叫做櫻。她居住在日本的上空。有一次,天上的兩個神仙因一點誤會大打出手,搞得日本居民整天生活在兵荒馬亂的日子裡。櫻作為日本的守護神看著日本的居民死於非命,便用自己的生命消除了兩個天神的誤會。從此,日本的人們過上了好日子。日本人為了紀念這位用生命守護他們的仙女,把她死後化作的`那一棵樹開的花當作“國花”,就是櫻花了。

現在,每當看到清白美麗的櫻花時,便想起這個美麗的傳說。同學們,你們一定要好好愛護櫻花樹,讓櫻花開得更加燦爛炫目哦。

”每當風輕輕地吹來時,櫻花樹便伴隨著微風跳起舞來“等比喻突出了櫻花的美麗。

關於清明的日記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一大早媽媽就帶我去外婆那兒拜山。媽媽告訴我聽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中間還有個故事: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

有一次,重耳累得不行了,走不了路,跟隨他的介子椎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後來,重耳回到晉國,作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然後封賞所有跟隨他的.隨從,卻忘了介子椎。一位大臣提到他後,重耳突然想起介子椎為他充飢一事,便親自去找他。誰知他寧死也不從山上的屋子裡出來。為了讓介子椎出來,他下令放火燒山,這樣,介子椎一定會帶他的母親下來的。等重耳上山去看介子椎時,他與母親已經死在一棵柳樹旁邊了。重耳為了紀念介子椎,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涼的食品。

來到目的地,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走到媽媽的祖母的墳墓前拜祭她。我非常傷心,因為三年級的時後,媽媽的祖母悄然離開了我……媽媽的祖母的去世,是我這兩年的痛苦。我與媽媽的祖母感情非常深,她非常愛我。我不願想意講太多我與她回憶,因為我知道回憶往往只會讓我陷入無限的懷念,只會讓我沉浸在漫長的痛苦之中。我太想念她了,我一定會永遠深愛著我媽媽的祖母!

拜祭完媽媽的祖母,我們回家了。我回頭望著媽媽的外祖母,不禁傷地哭了……

關於清明的日記6

昨天是清明節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日子,我、弟弟、爸爸與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著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說,也只有踩著泥膩山間土地一步一步奮力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與小爺爺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香,香在不時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樣子。我們所有人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太公、太婆與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崇高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與小爺爺合墓前。花籃裡花都是白色,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帶子死死捆在了花與花籃上。在幾片綠葉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太公、太婆與小爺爺燒在陰間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有兩億,有一百萬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與小爺爺你們“走”那麼早,我都沒有好好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身邊,在那,陪伴你們只有孤獨與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春、夏、秋、冬與綠樹繁茂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

在走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關於清明的日記7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父親母親由於思念家鄉,便一起到漂亮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漂亮的風景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著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群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日,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鄉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鄉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著別樣的風景。

關於清明的日記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濛濛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我的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後,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著小雨,準備去我的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後,我們又拿出紙錢(清明節習俗作文500字)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我的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關於清明的日記9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與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淨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並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幾分傷感。我們來到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與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一盆菊花,然後,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濛濛的細雨中飄著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後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龍王山以後,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與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後,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與父母健在時的情景,並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麼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著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裡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能夠從你的外祖母與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與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關於清明的日記10

提到清明節,我便想起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隨著清明節的到來,我們也回老家——湖熟,給爺爺奶奶燒紙錢去了。

我爺爺奶奶的墳墓是建在公墓上的,到了墳墓,我們就拿出買好的“大樓房”。雖然是紙做的,但也是能表達我們對爺爺奶奶的心意。還拿出兩大袋摺好了的紙金銀元寶,其中有好多是我摺疊的哦!我們一邊燒,我一邊在想,爺爺奶奶一定會收到我們送給他們的禮物。親愛的爺爺奶奶,你們在那邊過的還好吧?我很想念你們哦,如果錢不夠用可一定要到爸爸的夢裡告訴他哦!燒完了紙錢,我給爺爺奶奶的墳上擺上鮮花,就默默地離去了,走在路上,我在心裡說:爺爺奶奶再見!

第二天,我們又去我媽媽的老家——銅井。給我太太掃墓。他們的`墳墓和我爺爺奶奶的可不同了,不是公墓是自己建的墓。路上,我看到了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彷彿一片金色的海洋,一陣陣風吹來,就像一朵朵浪花,波濤洶湧地打到田埂上,美 麗極了。我是第一次去給太太掃墓,到了墓地,我發現墓地很大,燒完紙錢,我們給太太磕頭,我一邊磕頭一邊默默的唸叨:太太太爺你們好,我是你們大孫女的女兒,今天你們認識我了吧。我們燒了好多錢給你們,你們一定要來拿哦。

這兩天掃墓讓我想到:親人離開了我們,給他們燒的錢和物只是我們懷念親人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對他們好。想到這,我心裡暗暗發誓,爺爺奶奶已經離開我了,以後我一定要孝順外公外婆,做一個乖巧的外孫女。

關於清明的日記11

清明節這條天,天黑壓壓的,萬物都換上了單調的衣服,我也不例外。畢竟今天是清明節嘛,不可能有人會因為這個節日而感到歡快,喜悅。我將在今天去看望去世多年的爺爺。

早晨,我與父母買好祭奠物品後,便出發去墳山了。聽著憂傷的歌曲,靜靜地看著車窗外時不時掠過的雲朵,不禁回想起爺爺在世時與我玩耍的情景。他將我抱起,用那短短的鬍子扎我的臉蛋,使我咯咯大笑。他和我比誰先吃完晚飯,最後被我“打”得五體投地……想到這,我笑了笑,又握緊了拳頭,默默地說:“爺爺,你不是說你是超人嗎?是我的.守護神嗎?怎麼卻在那窄小陰暗的木棺材裡睡著了呢?”我咬緊牙關,與爺爺的往事仍然一幕幕的從眼前閃過。

到了墳頭,看到那冰冷的墓碑,眼睛漸漸溼潤了,這在一旁的大松樹也低著頭跟我一起嘆氣。我拿著松枝掃去墓上的灰塵,在墓前貼了一些符保佑爺爺平安。我彎下腰磕了兩個頭,便靜坐在爺爺墳旁,悄悄地告訴爺爺:“爺爺,您以前不是希望我取得好成績嗎?我現在做到了。現在家裡,獎狀貼得到處都是,每次考試都能拿前五名。我多麼希望您能看到我的成績啊!”

“嘿!別傷心了,我們去搭房子吧!”一個聲音打斷了我,原來是我的表弟表妹。我點點頭,希望爺爺也能看到我們快樂健康地成長的樣子。我們搭樹枝,扯松葉,夷平地……沒過多久就搭好了一座華麗的“豪宅”。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把煩惱通通封存。

晚飯後,我們下了山。我雖與爺爺陰陽兩隔,但是我們間的情意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關於清明的日記12

今日是清明節,是紀念祖先和介子推的日子。不禁讓我想起杜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大概到了8點左右,我與母親從家中出發了。在路上,我不斷回想著以前的事,似乎我從來沒有見到太太那慈祥和藹的模樣,腦海裡也沒有任何跟太太有關的事蹟。她長什麼樣子?待我好嗎……一連串的問題一下子湧到我的大腦。我問母親:“母親 ,我見過太太嗎?待我好嗎?”母親無奈的說:“實話說吧,我也沒見過,應該很早就去世了吧。因此這……”

漫長的20分鐘過去了,我們終於來到了上林湖,頓時天空中飄下了似花針的雨。停好車,拿好工具,準備上山。向遠處望去,這人也太多了吧,把整條過道都擠滿了,一點空隙也沒有。隨著人群,我們緩緩移動著。我發現一些老年人十分封建迷信,帶著爆竹,香燭,紙錢等。萬一發生什麼不測,那可這麼辦呢?

我們再次隨人群而上,拐過一個彎,再拐過一個彎,上了階梯,我們找到了太太的墳,跟往常一樣。這次我給經歷了一個春秋風吹雨打的字上色。我寫著這一個個的大字,想到假如太太還活著,那麼該多好啊!這下我肯定與太太愉快的聊天……想到這我的欣慰的'笑了。

母親與祖父拿著鐮刀,在墳旁邊把雜草雜花清理掉。我拾起墳沿邊的杜鵑花,靜靜地將花插在太太的碑後,望去,猶如太太頭上的裝飾品。這時母親祖父也做好了清理工作,整個墳邊看起來乾淨了許多。

之後我們小心翼翼地點了一柱清香,放上祭品,默默祈禱,給予我們的祝福。

我轉過身子,放眼望向藍色的湖,上面還有一個個的漣漪,湖面上行駛著一條條的遊船,它帶著人類的祝福,帶著人類的祈求,帶著人類的希望……駛向遠方。

關於清明的日記13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祭祖的日子。很多人會選擇在這一天去掃墓,但就掃墓這一件事就引發了諸多隱患。

一些年邁的老人,喜歡根據家鄉的傳統,燒香磕頭,用一些迷信的方法來上墳。但近幾年來,非理性、非科學、非文明的祭祀之風愈刮愈烈,這個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節日卻變得“火氣十足”“俗氣四溢”,搞得死者不安生者煩。一部分人在清明祭奠中一些不良文化開始氾濫。在紙紮的冥器中,“別墅”和“賓士”、“寶馬”等祭奠品竟很有市場。有些人還振振有詞,逝者生前沒有享受過如此高的待遇,死後就盡情的享受吧!這樣不僅浪費金錢,還破壞環境。這種祭祀方式,會讓中華祭祀文化步入歧途,最終會是社會的悲哀。

在過去,清明節大家除了上墳之外,還去郊外踏青,古代人喜歡在這一天踢蹴鞠,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植樹等等,每一項習俗都有著一個耐人尋味的傳說,大家代代相傳,最終成了清明節的習俗。

現在,大家都講究文明祭祀。不破壞環境,有的在網上發表自己對祖先的想念,有的去烈士紀念碑獻花圈,學習偉人的事蹟……讓我們增長見識,感受偉人的一代風采,還保護了環境,發揚了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我們緬懷先人的日子,讓我們用更加文明的形式來寄託我們的思念。

關於清明的日記14

已是清明。草長鶯飛、鳥語花香,是鄉間少不了的景觀,紛紛細雨,讓清明時節的鄉間,多了一分哀思。

但於我,快樂的音符佔據了我的整個清明假期。

因為在我的村子,就有個不成文的習俗,清明時節要燒野米飯,而且這野米飯年年要在同一個地方、以同樣的菜餚出現。

清明節前,村裡家家戶戶就開始合計著野米飯的事情:你家燒一鍋,我家煮一桶;你家準備湯,我家搞些菜。到了清明一天,家家煙火,處處人堆。孩子們總是跟在大人後面找空地,摞磚搭灶,不一會兒,大家就都準備停當了。接下來,孩子們在大人的指揮下,去各處撿柴火,去年過冬留下的桑樹枝和路上晒乾的枯草,都是上好的材料,揀來就能燒。等到萬事俱備時,大人小孩齊上陣,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搶著幹這個幹個。

搗鼓了半天,野米飯總算齊備了,這個時候電話也開始熱鬧起來了。不一會,各路人馬從不同的方向湊了過來,村子開始沸騰。年長的老漢一聲招呼,野米飯盛宴正式開始了。不管認識不認識,也不管是誰家的親戚,更不管年長的'還是年幼的,大家都會“搶”只碗來盛飯夾菜,沒有搶到座位的,就四個一群五個一夥地散落在村子的各個角落,甚至連田壟上也會成為他們的樂園;圍坐在桌邊的老人,紅光滿地呷一口酒,三五兩句地聊起了過去,激動之處還會哼兩句過去的情懷。

漸漸地,夜幕降臨,人們帶著無盡的回味一一散去,村子裡一盞盞的燈漸漸滅了,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是,我相信,怡然自得的鄉間情懷卻美美地留在了每個村民的心間。

關於清明的日記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像是預言般,我印象中的每個清明節總是伴隨著斜風細雨。

清明萬物復甦,清潔而明淨,猶如畫師筆下的潑墨山水,總給人以醉情與山水的淋漓暢快。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作為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清明節有著悠長的歷史,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年曆史。原本,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後,由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又個祭拜先人的日子,可為何要在這天去祭拜呢?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於是在清明節到來之際,總有人來組織緬懷先祖為主題的活動,通過敬獻花圈,鞠躬,默哀等方式表達對先人的尊重和緬懷。從而喚起人們對這個節日的情感。

古代的清明節莊重而又繁瑣,除了祭祖,還有踏青,植樹,插柳,吃菁餅,放風箏等。《帝京歲時紀勝》記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縱是這樣莊重的節日,難免會有放鬆的時光,黃髮垂髫都拿著紙鳶,在祭祖之後的娛樂活動中,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而現在的清明節,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諸多繁文縟節已經被人們簡化,但對先祖的緬懷與祭奠,一直被人們保留著,中華兒女的心中一直留著對先輩們的孝意。有言:百善孝為先。這也正是中華的立足之本。

思緒隨著時間的長河逆流而上,彷彿置身於千年之前。遠處山頂有個白衣老者,臨風而立,我想他也在思念先人罷!否則,我又怎麼會依稀聽得: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這麼悲慼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