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

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1

在參加培訓學習過程,對照各個模組的培訓知識我對數字化網路環境下體育課堂的組織與評價和微課程的設計與製作這兩個模組感觸很深,發覺自己以前的想發異常幼稚。針對我校的實際,我認為在農村中國小中,要按照大綱要求上好一節資訊化課很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此次培訓中,我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堅持每天都上網學習,參與線上交流並高質量完成作業。並且注重學思結合,把所學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反思中促進自身素質的提高。讓我在學習中感覺到資訊科技幫助教師如何成長,如何應對等都是一個新問題。

提高課件製作水平

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體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優秀的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者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訊、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擷取網頁和視訊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資訊科技理論掌握得更為系統

這次培訓使我們對資訊科技的理論與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統,使我感到比原來站得高了,看得遠了,有一種“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的感覺。通過培訓學習,不但提高了我對新課程的認識,還使自己的資訊科技教學能力與技術得到了提高,為了真正推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將會把所學知識應用於日常教學工作中,推進學校資訊化建設。同時,學無止境,我也將繼續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學習業務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為教育資訊化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

學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資訊科技培訓的內容很實用,培訓結束後,我要把培訓中獲得的知識運用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今後,我將一如既往,踏踏實實地繼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個人資訊素養,多學習相關的知識,爭取使自己的計算機技能能夠更長時有效的為教學工作服務。

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2

就個人而言,參加每次活動或學習,我都抱滿腔地、積極地參與,並且每次有所收穫。這次國培研修,讓我記憶猶新的幾點感受是:首先,我們的國培研修越辦越成功,每次都有所改進;其次,國培研修的內容在不斷更新,讓我們更能感受到與時俱進;再次,國培研修對學員學習監測方式也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嚴謹,避免學員走形勢,在聽課過程中,隨時互動,同時還隨時作聽課筆記。

這次國培研修從研修計劃、師德學習、資源獲取、素材加工、課例設計及製作、評價學生等方面來系統呈現階段性學習內容。本次學習共有六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參加活動、看課、完成作業等三部分,而最後第六階段的主要任務作業推優一次、看課、提出八個以上問題。作業呈現形式非常規律主要從研修計劃、課例設計、課件製作、作業設計及教學反思、教學測試等。

在參加這次培訓時,我正在做《資訊科技學科運用學案與微課整合研究》的課題。因此,在這次培訓過程中,我融入了自己的一些課題觀點和教學現狀,參與本次研修的互動。在完成作業時,運用的所有課例都是自己平時教學過程中已經實踐過的課程或試卷。在參加一些活動時,我喜歡以個人見解的方式來發表自己觀點,同時也看到有的`老師的確用心,能夠從全域性的方向提出問題或分析問題,並且觀點也十分清晰,我相信老師們在這次研修過程中都受益非淺。

網路研修能夠有效地整合資源,學員不僅能夠相互學習省內的教學資源,還能夠互動更大範圍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對於學員來說,參加網路研修既可以節省經濟,又可以根據自己時間來合理地學習進度。不過對這次國培過程中,我還有一點小小的建議就是如果作業互動環節中,能夠明確提出參與學員作業評價或互動進行加分,也就是並非作業得分都一樣。每學員態度不一樣,完成作業質量也不一樣。評價標準過餘統一,可能導致很多優秀的作業或課例並沒有效地利用起來。

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3

本次科技輔導員研修班培訓是由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貴州省教育廳辦公室主辦。平且聘請參加往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的教授和研究員授課,各地區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科技創新活動優秀擔任班主任。本次科技輔導員研修班培訓可以說是一次高層次的科技輔導培訓,是一次最重要的科技輔導培訓。因此,上課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大家都千方百計地完成此次學習任務。

我本人能夠成為此次培訓的一員感到非常的'榮欣。通過參加這幾天的緊張培訓學習,深感受益匪淺。特別是束炯教授半扶半放的精彩講課和學員們的熱烈討論,使我增長見識、開拓視野。並且對於科技論文怎麼做、怎麼寫,怎樣指導學生才能做到創新,都心中有數。說真的,這麼大型、重要的培訓,我還是第一次參加。由於自己的學識水平低、見識少,所以在學習上感覺壓力還是比較大。當我看到學員們發表自己的意見時,個個都說得頭頭是道,而且非常流利。而我只有沉默地看著他們精彩的表演,我好羨慕他們。

通過這次培訓,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不斷地多讀書,加強學習,多與同事溝通、多與外界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在此,請老師和學員們給我多多指教。

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4

20xx年10月26—10月27日,我參加了在z市蘭山區z國小舉行的《z市國小數學鄉鎮教研員研修暨一年級教材培訓會》,來源於全市各縣區的國小數學教研員、各鄉鎮國小數學教研員、駐城國小分管數學教研的教幹以及各縣區的一年級數學骨幹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雖然學習時間短暫,但自己的收穫卻很豐富,就像得到了一筆寶貴的財富。總體感覺這次活動組織過程嚴密,培訓及時高效,是一場“教研員急需教師急要”的及時雨。

26日的“鄉鎮教研員研修”的主題是“如何通過磨課方式引領教師專業成長”。活動以“省優課例”為載體,以“磨課成長”為依託,以“課堂教學”為平臺,以“學習提高”為目的,整個活動緊張有序,務實高效,會議分“課堂展示、磨課教研”兩個流程進行。

聆聽了五位省優課獲獎者執教的觀摩課。總體感受:這些課例集中體現了我市教改的最新理念和新課標的精神實質。五節課各具風格:有如何實現學生從算術思維到代數思維過渡的《認識方程》,有如何落實數學思想方法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找規律》,還有如何將算理與演算法有效結合的《筆算除法》和如何幫助學生建構模型的《抽屜原理》。觀摩精彩的課堂,感悟教學真諦。五節課例大家普遍感受:數學教學要更多的關注數學思想方法、關注模型思想、關注學生從頭到尾的想問題等。具體感受如下:

一、z市第四實驗國小的z老師,他執教的《方程》一課,關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關注模型思想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好。

劉老師執教的《方程》這節課:以全新的理念為我們譜寫了新課標理念指引下的數學課堂概念教學的新篇章。整節課的設計以“天平”這一具體直觀的物象匯入,引導學生從“平衡與不平衡”的現象認識和區分了“等式與不等式”。再由未知重量的實物代替砝碼從而引導學生用含有未知數的式子來表示天平的狀態。最後經過學生的分類活動,方程的概念的呈現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使學生認識到“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是老師生硬的灌輸,而是由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經教師獨具匠心的有層次性地引導下自主探究得來的。

我認為本節課有三大亮點:

1、方程的本質、難點處理的好。①滲透了分類的思想和集合圈的思想。充分利用天平,從中引出一些算式,然後對算式進行分類,從而知道了什麼是方程,方程和等式之間的關係。②通過上車下車問題讓學生真正明白了學習方程的意義。

2、數學建模:幫助學生建立了天平——平衡——順向思考——等量關係——列出方程——解決問題等數學模型。

3、教師語言簡練、幽默風趣。

二、xx市第三實驗國小的z老師,她執教的《找規律》一課,對教材的挖掘透徹,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注重模型思想的建立。

尤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執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想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執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在練習設計中,層次分明,從兩端植樹到一端植樹再到兩端都不植樹,最後延伸到兩邊植樹的情況,在步步深入的練習中又整理了植樹問題的各種型別,在學生的腦海裡構建了植樹模型思想。

三、z市z國小的z老師,他執教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學生在猜想---驗證---結論中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

z老師執教的《平行四邊形的的面積》一課,將“轉化”思想進行了有效的滲透,讓學生學會用以前的知識來解決現有的問題。開始先複習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轉化”方法是研究和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有效的思考方法。在本課的重點就在於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進而推匯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我認為本節課有五大亮點:

1、課前的一個猜謎語的遊戲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引入簡潔明瞭,直奔主題,學生大膽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教師出示有關的資料,學生計算後,再放手讓他們去驗證。

3、初步結論:在數格子時,先數整格,再數半格,通過平移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什麼是底乘高。

4、是不是所有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可以用底乘高來計算呢?教師丟擲這個問題,同時課件出示多個平行四邊形,讓學生不用數方格的方法進行驗證。學生通過剪拼,明確初步結論是正確的。

5、練習的設計很有針對性。

四、臨沭街道教研室的z老師,她執教的《筆算除法》一課,藉助圖形與筆算的豎式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藉助圖形很好的理解了算理,掌握了計算方法。

王老師這節課的設計獨具匠心,用分小棒幫助學生明算理,結合小棒圖提煉演算法,運用找豎式與小棒圖的聯絡,溝通算理與演算法的聯絡,使“法”源於“理”,“理”詮釋“法”。“法”“理”自然融合,法的提煉水到渠成。王老師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前兩位不夠除,要看前三位,把例題二改為了平均分,靈活改進教材,做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這節課的練習設計新穎獨特、巧奪天工,鞏固新知的練習及時、新穎、到位,使學生牢記掌握所學知識。

五、z縣第三實驗國小的z老師,她執教的《抽屜原理》一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動手操作活動中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化。

“抽屜原理”本身是很抽象的,對於師生而言,比較難上。可是鄭老師從課堂的構思、教學設計到課件的製作,從教學過程的推進到學生的參與,整個教學流程可以說非常的流暢,一氣呵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把自己的猜想1:“5個球放到4個抽屜裡,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裡至少放(2)個球。”通過讓學生幾個直觀的操作活動,實驗操作(也就是數學中的“列舉法”)讓學生驗證了老師的猜想是正確的。教師把自己的猜想2:“6個球放到5個抽屜裡,不管怎麼放總有一個抽屜裡至少放(2)個球。”通過學生對教師的兩個猜想的驗證,讓學生知道了初步建立了“抽屜原理”的簡單模型。讓學生經歷了“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對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加以“模式化”,並且學生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效果非常的`好。通過假設法讓學生理解並建立了抽屜原理的模型,什麼是抽屜、什麼是待分物體。老師的口袋原理、文具盒原理等遊戲的設計更是讓學生體會到抽屜原理在生活中的應用,更深切的體會到數學的生活化。

六、我的思考:

一節課的成功,不僅在於教學設計的科學、新穎,平時我們上課,同樣的教案,不同的人,課堂的生成不同,學生學習的效果不同,原因還在於教師對教材的理解與處理,對於課堂氣場的調控(比如教師語言的抑揚頓挫,過度語言的引領,恰當的評價運用等等)。同樣的教案為什麼我們與名師上出來的課,相差甚遠呢,我覺得重要原因是我們沒有名師的氣場,不能像名師那樣忽悠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思考)。

下午的磨課教研:五位執教者分別從“課前思考——設計意圖——課例打磨——成長曆程”等幾個方面做了交流和彙報,另加一位數學教研員(z四小)劉欣主任作了《乘著賽課的翅膀——在陪你磨課中成長》的報告。

通過聆聽名師的磨課的歷程,分享他們的成長故事,大家共同的感受是“是磨課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了教材,是磨課讓執教者更好的瞭解學生,是磨課更好的促進教師和教研員的專業成長!”於科長在教研員培訓中所說總結的“5個人的精彩,卻凝聚著N個人的智慧,經歷了X次的磨礪,才促成著1個團隊的成長!”,這正是給我們今後的教研指明瞭思路和方向。相信,這次培訓必將促進教研形式向實質中變革,也必將促進教師對教材的深刻領悟與把握,更必將對我市的國小數學教研和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通過這次活動,它讓我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新的認識,新的理解,使我今後的教學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我會把這次學習的收穫運用到今後的教學中去。

27日的“一年級數學教材培訓”的主題是“解讀教材引領教師專業成長”。人教社國小數學教材副主編陶雪鶴和新教材培訓特聘專家天津市濱海新區教育教研員王德鵬進行了一年級教材培訓。陶雪鶴老師首先從“教材的變動情況、教材資源的變化和教材的編寫特點”三個方面向老師們做了說明,其次陶老師還結合教材內容和教學資源逐單元對教材進行了詳細解讀與分析並提出了教學建議,整個報告高屋建瓴,深入淺出,使老師們不但知道了教材的內容,而且明白瞭如何去“教”教材,如何去“用”資源。下午王老師的培訓風趣幽默,睿智深刻,不但教材分析透徹,而且還從思想上引領;怎樣認識教師的工作?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系統看知識的意識,如何關注學生反思的意識、如何對學生過程進行評價等等,是與會教師不但經歷知識的洗禮,而且經歷了思想的淨化。

我對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反思和思考:

作為一名鄉鎮數學教研員,我做了什麼?正在做什麼?捫心自問,卻是一片茫然……感覺自己的水平太淺。身擔數學教研的重任,感覺自己應該奮力前行!不但要做最努力的教研員,還願成為最優秀的教研員!為了實現“鄉鎮最優秀的教研員”的美好願望,我會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教師參加研修培訓心得體會5

20xx年11月26日12月1日,我有幸參加了參加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舉辦的中國小管理與校本研究高階研修班。為期一週的學習時間裡,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豐富了思想,促進了工作,通過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受到很大的啟發。讓我真正領悟到作為一名新時期校長應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現代教育、辦學模式,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校長必須注重學習強素質,以人為本抓管理,才能開創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訓學習中,我有幾點感悟與啟示,與同行們一道交流和分享。

一、專業學習

此次培訓學習的主要形式是專題報告和實地考察。我們聆聽了數場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這些講座著重闡述了校長如何進行科學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北京四中劉長銘校長的講座中提出學校教育的價值,他在報告中強調北京四中的發展目標是要使北京四中成為師生精神生活的家園和豐富的人生起點,讓師生獲得發展的機會和成長的愉悅,懂得責任與良知,持之以恆的發掘潛能,積極樂觀的面對未來。為了將四中的學生培養成為傑出的中國人,北京四中開展了基於學生終身發展的五種價值體系的教育,即國學教育、家庭教育、職業教育、公民意識教育和生命意識教育。

北師大的趙德成博士的講座對績效工資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評估。趙德成博士幽默詼諧、妙趣橫生的語言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大家在笑聲中開始審視自己,反省自己。他認為,教師應更加註意教學設計及其背後的理念,關注如何評價學生學習的進展,關注自我反思和改進。他還指出,我們要找準當前教學需要改進的核心問題,在全面關注的前提下,開展批判性反思,構建以校為本的評價體系,分階段、有針對性地提出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引導教師不斷改進。

首都師大基礎教育學院副院長王海燕教授講授的是守望課程、踐行專業。會上,王海燕教授通過理論探究和實踐舉例,指出了教師專業化的重要性,並運用生動的例項告訴老師們教師專業化不僅是一門知識,更是一種層次,不僅應用於管理,更滲透在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她在報告中指出,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待問題學生,要時刻為他們以後的發展著想,對其進行有效的教育,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大收穫,取得更大進步。王海燕教授以情激情,與老師們產生思維的碰撞和共鳴,整個報告過程掌聲不斷。

北京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餘勝泉博士題為運用資訊科技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專題講座。餘博士的講座從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本質與內涵、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作用、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模式與方法、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案例分析、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推進與實施六個方面,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問題做了一次系統而扼要地闡述。

張文教授從法律的角度談中國小校園突發事件的處理,使我們諸多校長都深受啟發,懂得了今後工作中該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引領我接觸到了教育教學最新、最前沿的理論和思想,使我從一個更高的視角,瞭解、審視時代教育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

二、實地考察

本次學習實地參觀了北師大二附中、崇文國小等重點學校。使整個研修活動在理論與實踐、理論和技能交替中進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些學校科學的教育理念、先進的辦學經驗、鮮活的發展特色、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厚重的學校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們拓寬了思路,開闊了視野。

我們在北師大二附中的參觀學習中感受比較深刻。北京師範大學附屬第二中學是教育部直屬中學之一,也是北京市示範性高中之一,連年來的大學聯考成績均在北京市的前三名之列。我們先後參觀了該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的硬體設施,學校的發展規劃等,最後學校阮國傑副校長為全體學員介紹了北師大二附中在學校管理,課程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情況。北師大二附中擁有非常雄厚的師資力量,95%的教師畢業於北師大,而且是在二附中實習教師中的優秀者方能到二附中任教,但學校在加強年級組管理還是加強科組建設上,毅然選擇了加強科組建設。他們認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工作,只有教師的專業發展得到提升,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效教學的理念得到落實,方能提高教學質量。北師大二附中尤其重視教師隊伍的建設,他們對新教師採取崗前培訓,舉行拜師、出師議式,讓老教師帶年輕教師。他們返聘退休教師但不讓其上課,而是組成聽課組,對每一位教師的課進行聽評,幫助教師們在教學中提高,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崇文國小是北京唯一的一所全寄宿公辦學校。首先來到學校多功能廳觀看了簡介學校的專題片,然後重點聆聽了校長白淑珍《建立學校特色,為師生髮展服務》的專題報告,最後參觀了學校校園。從學校簡介中我們瞭解到:崇文國小建立於1960年,當時按照中央指示,為解決出國人員子女就學問題而建立的一所為中國外交事務服務的全寄宿公辦學校。文革期間停辦,80年代恢復辦學,20xx年北京新東城改造搬遷至此,為學校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和平臺。從白淑珍校長的報告中我們瞭解到:崇文國小經過六年多的實踐探索,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以情移情’素質教育的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了學校辦學特色。

短暫的參觀學習,留給全體學員的印象是深刻的:崇文國小走科學探究之路提出辦學理念,從教育口號、教育格言等發展成為學校辦學理念以情

移情。核心是以情為中心磁場,讓情感飛揚,用教師的情感影響學生的.情感,讓夥伴之間的情感互動起來,讓家長的情感融合進來,形成教育的共同體。他們用愛、用情、用心做教育,打造高尚的師德隊伍;他們努力培養擁有倫理認知,充滿感恩之情和責任感的社會人;他們開展自主、探究、有效,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和激情的教學研究;他們嘗試讓親情湧動,用充滿愛的情懷建設溫馨家園;他們追求和諧發展、充滿人文氛圍的校園環境建設。他們最終的辦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用愛、用情、用心面對社會生活,走向社會生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通過參觀學習,讓我們領略了名校風采,感悟了名校的辦學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濃厚的文化氛圍。本次學習時間雖短、但組織十分緊湊,收穫的確不少,讓我深深的感到這是一次啟迪智慧、滌盪心靈、終生難忘的短暫學習之旅。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動、充實之餘,更多的是切實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實踐中,如果把任何一位專家所講的內容吸取一兩點,在工作中深入開展下去,堅持下來,都能夠對教育工作有一個極大的推動。

三、感想收穫

1、加強學習與思考,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現代校長的角色不僅僅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更是教師專業的引領者,學校文化的塑造者,是教育的思想者。劉長銘校長、阮國傑校長、白淑珍校長給我們每位校長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們用自己對教育的理解辦教育,引領著老師做教育。做教師的引領者,就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多讀書,多思考,把讀書思考作為工作狀態,儘量排除一切干擾靜下心來研究教育,只有學習,思考並去研究教育問題,方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與思想認識水平。

2、以人為本,以人文化管理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

人文化管理一直是我奉行的管理原則,管理中體現尊重,信任,儘量以服務精神為行政領導及每一位教師創造學習與發展的平臺,但還需在以下幾方面予以努力:一是發揮評價的引領作用,評價中體現人文性,下一步需在評價方面進一步改革,借鑑北師大二附中的一些作法,在團隊評價上進一步改革完善。二是引導教師體驗成功,體驗快樂。這應該是較難的一點。目前教師普通存在心理壓力較重的現象,緩解教師壓力,提高教師的幸福指數須引起每一位校長的高度重視。另外在平時的常規檢查及聽課中及時幫助教師尋找其成功的經驗做法,幫助其總結,予以推廣。因此教師的快樂很大程度上源自成功的體驗。三是善於鼓勵教師,鼓勵方式可以是語言的、書面的、肢體的,要善於發現每位教師的優點,關注每一位教師,認真對待每位教師的意見與建議。

3、構建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要引領大家讀書學習。校長及其它業務領導推薦文章寫案語引導教師學習,這是很好的策略,結合學校原有實際,形成學習制度,並持之以恆地堅持。此外,創造條件讓教師讀書,給教師買書,贈書,大家共讀一本書;將閱覽室的書下放到教研組。其實,學習常態的建立就在於平時引導,貴在堅持。

4、注重溝通,形成團隊管理精神

校長不僅是學校的組織者、領導者,同時也是廣大師生的服務者、引領者。只有廣讀書、交高人、善反思、重實踐,具有服務能力,廣博知識,紮實的功底,超前的思維才能服務好,引領好團隊向著更高的目標前行。一要做一名稱職的管理者。加強個人修養,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職工。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勤於管理,善於用人,以人為本,民主治校。二要有一個好心態。細節決定成功,心態決定一切。應做到讓自己的天空常藍,讓別人的內心溫暖,應有一顆平常心。要有親和力,應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要揚人之長,念人之功,諒人之難,幫人之過。三要有明確的管理理念。作為管理者管理學校首先應是思想的領導,要有明確的辦學思想、辦學目標、辦學理念。因為辦學思想是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形成特色學校的重要思想基礎。作為領導觀念需要前衛而深刻,具有超前導向型。具體落實到學校的發展歷程中,即必須走超常規、高質量、可持續、良性迴圈的發展道路,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四要有更高的管理意識。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站在未來的高度,站在全球的高度,不斷地為學校尋找新的"乳酪"。做好教育必須做好的事,促使學校可持續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教育的本質就是文化與精神的傳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薰陶,用一生的時光來完成,還我們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總之,校長培訓,時間雖短收穫頗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學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寧靜之心,少一點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點功利,多一份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