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交流

教育心得交流1

我們都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家庭教育的方法卻不怎麼明白,有時候教育孩子,就是很盲目的教育,往往讓孩子不高興,自己也不開心,從上參加了家長訓練營以後,我開始學會了怎樣用愛教育孩子,並且和孩子相處的很開心。我就談談董進宇的心得體會吧。

教育心得交流

兒子自小靦腆,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很少說話,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任何引誘、教唆,他從不配合,更不用說主動跟別人打招呼了,他的交往能力極差,這與我平時對他的嚴厲要求是分不開的。記得剛上幼兒園時,他只是呆呆坐著不肯同小朋友玩耍,看到其他小朋友打鬧,他只是笑,兒子的表現讓我很傷腦筋。剛開始的時候,我心裡想著,這孩子該怎麼科班呢?家庭教育又該如何進行?

為了更好地對兒子進行家庭教育,我請教了博瑞智教育專家董進宇老師。董老師告訴我,用心愛孩子,用愛進行家庭教育。孩子最喜歡畫畫,於是我決定利用他的這一愛好,試著改變他的`性格,讓他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的生活,快樂的成長。

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剛開始,他畫得看不出什麼,但我沒有嫌棄他,總是給他的畫起上一個好聽的名字,鼓勵他為畫面添上更多的內容。於是,兒子畫出了像亂草一樣的鳥窩,像雨點一樣的小蝌蚪,像傘一樣的大樹……兒子在家裡亂塗亂畫,我從不制止,怕挫傷他的積極性。我家的牆壁上、桌面上、床上、櫃子上到處都有兒子的作品。就這樣,兒子的繪畫水平在逐步提高,他的畫面內容豐富,塗色均勻,線條流暢,兒子每次作畫,我都做好孩子的指導者和欣賞者,讓兒子講一講畫面的內容,鼓勵孩子想象還可以添畫上更多的內容,指導孩子塗色。這樣不僅鍛鍊了兒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鍛鍊孩子的思維,增強了自信。這讓我感覺到,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用心愛孩子會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這是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為了讓兒子更加自信,我特地在家裡為兒子設立了一個專欄,上面貼有兒子從小畫的每一幅畫,記錄著兒子每一天的進步,正是由於我的耐心,我的愛,讓兒子感受到了成長的快樂,他充滿了自信。我也更加堅信,我的家庭教育一定會更加成功。

孩子的老師告訴我,現在孩子變得健康快樂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一個做家長的責任。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以上是我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中得到的心得體會。我相信,更多的家長和我一樣有更多的感觸,更多的心得體會。

作為家長,我徹底醒悟:對待孩子,不要過於嚴厲,該放手時就放手,用愛教育孩子,讓愛永駐!孩子總歸是孩子,把快樂和幸福還給他們,讓他們在歡樂的海洋裡自由的飛翔。

作為家長,我得到的體會是:讓愛永駐,教育孩子,用愛進行家庭教育,讓孩子在快樂的海洋裡暢遊!

教育心得交流2

十一月二十五曰下午我校開展了班主任經驗學習交流活動,認真聆聽了黃家新《問題學生的教育與轉化》經驗介紹,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所謂“問題學生”

通常被我們老師稱之為“後進生”或不良少年。這類學生身上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如:打架、賭博、上網成癮、抽菸、酗酒、曠課、遲到早退、講享受怕勞動等等。一個班上若有三五個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就會不勝其煩。但是,在我們九年義務制學校由於“普九”,所招學生整體素質難以提高的狀況下,每個班上存在幾個問題學生就在所難免。作為老師,我們的職業道德不允許我們放棄對這些學生的教育,我們不能把他們打入另冊,更不能對他們放任自流。

二、及早關注,摸清根源

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是在社會因素影響下,經過一定時期的錯誤認識、體驗、實踐形成的。這些問題學生無論是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毅志和道德行為習慣,還是同周圍人的社會關係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必將對他們個人、對學校、對家庭甚至對社會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要使他們轉變,必須儘早發現,儘早處理。新學期,學生進校報到時,通過交談,在言行上就可體現出一些端倪,老師要利用報名註冊這短暫的`幾天時間與學生多接觸,及早鎖定目標,並摸清問題根源,以便及早制定對策。產生不良行為習慣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大體上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大方面外因主要指:社會、家庭和學校這三方面。

⑴社會因素:社會上的歪風邪氣是造成青少年不良行為的重要社會因素。社會文化中的不健康因素(如網路、書籍、音像製品等)都給學生造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此外社會上壞人的教唆誘導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原因。

⑵家庭因素:有的家庭對孩子過於溺愛,有的過於嚴苛,有的家庭突然發生變故,有的家庭裡父母本身就有惡習,這都是造成孩子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

⑶學校教育:老師缺乏正確的教育思想與方式(片面追求分數對犯錯誤的學生冷嘲熱諷),對學生過於鬆散或過於嚴厲苛刻,發現問題不及時與學生溝通等。內因主要是是學生本人道德意志薄弱、精神空虛、缺乏理想和明確目標,另外性格上偏激、孤僻、自高自大等缺陷,再加上缺乏社會經驗,認識能力不強,對複雜的社會現象難以分辨判斷,本學期我所任八(3)班轉入的兩名學生就屬於此。

三、深入交流,發現優點讓其建立信心

“問題學生”的人際關係狀況是不正常的,由於他本身的不良行為危害了自己或其他人,因而經常處於自責或被批評、訓斥,甚至嚴厲懲罰的形勢下,他們在心理上會阻抗學校和老師給他們的關注與幫助,反而會把對他們的教育看成是“吹毛求疵”、“整他們”、“和他們過不去”。要幫助他們改變不良行為習慣,必須想辦法讓學生開啟心扉,願意與你交流,幫他分析形勢,找準問題的關鍵,樹立明確目標,怎樣讓學生願意與你交流,我覺得這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1、師生交流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問題學生”也不例外,本學期我找他們多次談心,我知道他們內心有所戒備,所以我們請他們坐下,給他們倒了一水,象朋友似的拉家常,從他們感興趣的打籃球的話題入手談,首先給予他們一定的認同,再慢慢引導,切入正題,幫他們分析問題。這樣,他們也心悅誠服地接受我的建議,同時我請班主任也做他們的思想工作。

2、老師要善於發現並肯定問題學生的優點。問題學生往往內心很敏感,自卑。他們的行為是遊離於正常集體活動之外,可內心裡他們又很需要集體的接納,再壞的學生都有關其好的一面,我在日常工作中只要發現問題學生的優點、長處,就會對他們及時加以肯定,這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並以此為契機開始他們的轉變。工作堅持三週後,我發現他們有了極大的轉變,學習變得主動積極了。

總之,做“問題學生”的轉變工作我覺得有多種多樣的策略,但關鍵在於老師對學生的深厚感情和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信任與尊重關係。只有在這種關係的基礎上進行轉變工作,才可能有所成效。此外,老師及時主動地發現問題、掌握情況、耐心溝通、熱心幫助也是關鍵,只要我們老師勤於工作,就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教育心得交流3

如果,有人問我,這次帶領師生赴港交流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我會回答,教育的最美境界是自我教育!

在”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活動中,那些帥氣的香港教官的一言一行和折射出的教育理念,的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訓練之前,活動承辦方就告訴老師們最好不在活動現場待著,可以放心地把學生交給教官,說是兩天以後還給我們一個面貌全新的團隊。我有些不放心,總想像護著自己的孩子一樣時時關注著他們,怕他們有任何閃失。我決定留在現場,一方面有所看護,另一方面也可以觀察教官的訓導方式。但我暗暗下決心,只在一旁觀察,絕不干涉教官的訓練。

玩團隊合作遊戲之前,有小組自由討論的時間。教官只是反覆強調安全要求和取勝目標,然後說:“別指望我給出解決辦法,你們自己討論吧。”學生自然地分成幾組,那場面熱鬧而忙亂。我看孩子們完全沒有章法,嘰嘰喳喳地,有些自說自話的意思。這樣討論必將毫無結果!我幾次想上前幫忙,但又忍住自己“母雞護小雞”似的心態。心想:看看教官怎樣做。教官在人群外站著,仔細聆聽著孩子們的討論,並不急於干涉。等了幾分鐘,一聲哨音,孩子們安靜下來。教官大聲說:“我沒有看到你們在仔細聽別人說話,也沒有聽到哪個人能像領袖一樣發言。我沒有聽到你們討論活動的具體步驟……這樣討論會有結果嗎?”表面看起來,教官是一通否定式的訓斥,其實是在提供一些團隊討論的方式和思路。短暫的沉默後,一個男孩子跳出來,站在高一點的臺階上,大聲說:“大家先聽我說,我覺得應該……”孩子們安靜地聽著,然後是自覺地舉手發言,有主意的人一個接一個地說,暫時沒主意的人就發表是否支援的意見。很快的,大家就基本統一了想法,遊戲順利實施。

前後兩次討論的狀況和效果完全不一樣。毋庸置疑,教官的訓話是起了明顯作用的。在這中間,教官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他說話的方式和老師們不一樣,沒有輕言細語的正面引導,沒有條分縷析的具體指導,甚至沒有表揚和鼓勵。全都是否定,一個接一個的否定,然後一句反問!為什麼孩子們卻越挫越勇,悟出了團隊討論的方式呢?

訓練過程中,教官們還常常“無情”地拒絕學生。拒絕他們的求助,拒絕細緻的指導,甚至無視孩子們祈求的目光。比如,“夜行”活動還沒有到來,孩子們已經害怕得不行,提出讓教官跟在一起走。教官搖搖頭說:“不行,我幫不了你,你只能和同伴們一起面對。”吃飯時,有人說不餓,其實就是吃不慣挑食罷了。教官說:“不行,飯菜都要吃光,不能浪費!”洗衣服前,孩子們一個一個排著隊找教官要洗衣粉。教官問:“你為什麼要洗衣粉啊?”“我想學著洗衣服。”“對不起,我不是教你洗衣服的,你還沒有想清楚,洗衣粉不能給你。”有二十多個孩子沒有帶水杯,訓練得口乾舌燥時,他們求助地看著教官。教官說:“現在是訓練時間,不能去宿舍拿,誰要你們自己忘帶水杯。”

在一次又一次拒絕中,教官堵住了孩子們任何理由的偷懶,任何理由的隨意,任何理由的託辭,任何理由的依賴。看似絕情的拒絕,逼著孩子們自己面對困境,自己面對解決問題的途徑。想想,我們平時又是怎樣教導孩子的?在事情還沒有做之前,就嘮嘮叨叨囑咐一堆話——這也不能做,那也不可以,只能怎樣怎樣。生怕言不盡,總是語不休。很少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體驗、自己去碰撞、自己去嘗試、自己去經歷。就算這次吧,我看到那麼多孩子一下午不喝水,還是不忍心,去買了20幾瓶礦泉水救急。其實我的'幫助或者說是干涉沒有能讓忘帶水杯的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也不能引導他們深刻地記住這次教訓。

教官有力有理的訓導告訴我,教育的最美境界是自我教育。很多東西只有經過孩子自己的獨特體驗,才能內化為激勵心靈、受益終生的精神力量。成人過度的說教和過度的保護只會使孩子失去對自我的正確認知和價值判斷,產生可怕的精神依賴。這種依賴心理就像病毒一樣,吞噬著兒童的獨立人格和自由天性,他們因此會變得循規蹈矩、自私依賴;膽小怕事、拒絕冒險;固執己見、不願合作。

記得在去程的火車上,好幾個孩子一晚上鬧騰著不睡,滿車廂的人都被吵醒。原因無非是睡不著、有蟲子、被子髒這類的。我從上鋪爬上爬下一晚上,好幾次安頓並教育他們。作為帶隊老師,我深感無奈和羞愧,彷彿那是自己的孩子給別人添了麻煩。還記得第一個早餐,有一組的孩子都不願動筷子,因為他們在爭執“女生優先”還是“男生優先”。其實是誰都不好意思第一個動筷子,又不願意第一個主動幫大家添飯倒水。我說,男生幫女生優先吧。男生竟然憤憤的,不願意。面對這群孩子,我心感沉重,不禁憂慮!

教官說,他一年要訓練3萬至4萬個學生,香港和大陸的都有。感到香港的孩子團結凝力,大陸的孩子聰明好學。比如說背誦訓練口號,大陸學生學一遍就能記清楚、說明白,記憶力超強。香港學生則要好幾分鐘才能記下來。而遇到需要團隊合作的專案時,大陸的孩子們常常各自為營,很難順利完成。而香港的孩子會通力合作,共度難關。言外之意我很明白,我親眼所見我們的孩子們那麼聰明伶俐,也親眼所見他們的自私散漫。孩子們身上的優點和缺點,無不折射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用力之處和無力之舉。

在中國提出“全面發展”教育口號的今天,面對激烈的升學壓力和就業形勢,社會、學校、家庭(至少是絕大部分)實際上是優先發展智育,著力將智育放在了崇高無上的地位。發展智育的做法中,精細的分科教學和分科評價直接將“智育效果”等同於“考試分數”。這樣雖然奠定了青少年紮實的基礎知識,但也將孩子們有待發展的人生智慧撞擊為碎片,缺少整體精神的傳授,降低了人的發展的和諧性。前幾天,呼和浩特市不是又爆出了14歲男孩因為成績排名下降而跳樓的新聞麼?不諳世事的孩子在“唯分數論”的重壓下,將成績的優劣作為評價自己的唯一標準,走了絕路。一位呼和浩特市老教師說:“這起悲劇再次警示廣大家長和老師,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不能忽略孩子意志的磨鍊。要通過挫折教育,培養孩子樂觀向上、豁達開朗的品格。畢竟,死只要一時的勇氣,而活下去需要一輩子勇氣。”?是的,思想意志的教育、個性品質的發展和良好習慣的培養對人的成長多麼重要,教育現實中卻顯得空洞、無奈而乏力。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中說:“如今的教育者是以機械的、冷冰冰的和僵死的方式去從事教育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人,其生命將會變得萎縮、晦暗不明,成為一些無知和粗俗的肉體。”一位哲學家的論斷,作為教育工作者來讀,很有些觸痛。它讓我們思考,我們自認為自己非常努力於教育工作,但,是不是缺少一些自我批判的教育勇氣和重返生命之路的教育理想。我們可以用個人力量渺小的說法來卸掉自身教育的責任,我們也可以舉星火微明的教育理想來探路前行。教育從來就不是在雲端輕盈地滑翔,而是在大地上艱難地行走。正如教育專家李政濤教授所說:“教育就是生命的重負,因了對這種重負的擔當,人才稱其為人。”是的,這生命的重負對受教育者如此,對教育者更如此!

赴港交流,我也經歷了一次自我教育。

教育心得交流4

時間過得真快呢,轉眼間半學期的時間過去了,與這群活潑可愛的孩子相處了大半年的時光。更是與這一批陌生的家長慢慢的通過溝通、交流,到彼此之間的熟悉。同時也非常感謝日常中家長對班內活動的支援,對老師的尊重、對孩子的愛護。感謝家長帶來的教育理念,讓我們相互學習、相互探討。

在這一半學期中與家長的交流慢慢的發生改變,從不認識、不敢交流到最後的常言無談,一起討論孩子;分析孩子生活中的點滴。在交流中慢慢的懂得,面對眾多的家長中也會有所不同的交流,不同性格的家長要有不同的交流方式。

面對家長:

1、隨著與家長的交流中,慢慢的也懂得學會傾聽,傾聽她人的講述;與家長溝通時細細的耐心傾聽家長講述孩子的一點一滴;傾聽後和將慢慢的分析孩子出現的點滴。

2、首先面對與家長的交流中,切記以“告狀”的形式、以直接說出“目的'的形式來與家長交流,以告狀的形式與家長交流,反而會捨得其反,同時也會讓家長心中不舒服;其次中與之交流時切記要學會慢慢的和家長分析孩子的近期情況,慢慢的引導著家長去關注孩子。

3、以平等的方式與家長交流,切不可逾越過線,覺得自己是老師就高高在上,而要以平等、交流的語氣與家長探討、學習。

4、交流時要學會運用技巧的交流;交流中一定要字字在理,不可含糊其辭的說不清楚;更不可用一些流行的語詞來形容孩子,面對問題學會用理論來與家長分析。

面對孩子:

1、學會包容:引導家長當孩子在犯下錯誤時,不要急於的去指責孩子、怒罵孩子,要學會去試圖的包容孩子;面對孩子時,有時在家長眼中看似是錯誤,可能在孩子的世界中只是一個小小的任性或玩耍。試圖去包容孩子的每一點,然後與孩子坐下來分析自己剛才的行為,再指出其中的不足指出或存在的隱患,這樣孩子就會易於接受,家長或老師也不會由此的去生氣、埋怨孩子的不理解。

2、學會蹲下來:有時在和家長交流中,時常聽到家長評價自己家的寶貝有時說他幾句還不高興或弄壞了東西說說他還嘟囔著嘴不情願;聽到這些後,我問了家長一句您是站著與孩子交流孩子以平實的眼光與孩子交流呢;家長一聽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似乎明白其中的含義。因此鼓勵家長在與孩子交流中,要學會蹲下來以平視的`視線與孩子交流,不要高高在上的讓孩子仰視您;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孩子內心會得到尊重,更加會願意與您相處。

3、學會換位思考時常聽到家長抱怨孩子為什麼在學校中表現的如此的好,在家中就什麼也不幹,那麼的懶啊;聽到這樣的話時,引導著家長換位思考一下,就好比自己,白天上了一天的班,在領導面前時刻的約束著自己,回到家後就會放鬆很多,甚至是坐沒有坐象、站沒有站象一樣的道理;孩子一天在學校中回到家也會想著釋放一天束縛的自己,也想找一些自由,當看到孩子放鬆自己時,家長不要去制止孩子可以適當的加入孩子中和孩子一起放鬆自己。

在這一大半學期中,在家長身上也學習到不少的東西;如:把孩子當成朋友每天分享彼此之間的開心事、不開心的事情;講述自己一天的經歷;與孩子制定平等的規則相互監督等等。也感受到現在家長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先進,為了孩子希望我們多交流、多溝通,相互提出寶貝的建議。

教育心得交流5

5月23日,參加完學校的周例會後,應黃河校長的指示,我跟隨陳保星副校長匆忙趕往新盈中心本校,參加《新盈中心學校繼續教育學分交流會》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是學習交流如何完善及建立個人部落格欄目。我深知這次交流會的重要性,所以一開始我就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希望自己在這次活動中學有所獲,好回到本校培訓其他老師。首先,林道存老師給大家發放人手一冊的'培訓資料,資料上面詳細的寫著建立部落格欄目的每一步驟;緊接著,與會老師都認認真真的閱讀起來,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及時反饋出來,大家進行學習討論;最後林道存老師以其中一位老師的部落格為例,一一給我們演示設定部落格欄目的步驟。

整個過程中,我一刻都不敢走神,生怕自己聽漏了哪點,看漏了哪點。很快我就理解了每一步的具體操作步驟,趕緊用手機來進行簡單的設定,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及時的想林老師請教。

整個交流會持續了1個小時,可我覺得意猶未盡,因為真的學到了好多知識!

教育心得交流6

(1)父母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學校積極引導,雙方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會跟著學習。如果光說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為孩子的榜樣,那麼,這種教育,不過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教育,是絲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時,學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兒子的母親目前是一所大學的研究生,對孩子而言,這是他引以為自豪的事,也是一種促進力量。雖然他不知道母親考研的歷程有多麼辛苦,但母親深夜還在靜靜的看書的景象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榜樣,使他明白只有勤奮努力才會夢想成真。孩子已經上七年級,雖然母親不在身邊,孩子在爸爸和學校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不僅在學習上有進步,其他各個方面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成為了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2)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習慣

聽我的同事講過他家女兒和侄女雙雙同年考上大學的事,他的心得體會是營造家庭學習氣氛,讓孩子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每天晚上吃完飯後,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兒和侄女兩個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寫作業,他們回到家,在孩子做作業時,從不看電視,各自拿一本書看,時間久了,孩子就養成了良好的作息習慣,女兒和侄女經常相互比,看誰學習好,看誰學的晚,去年大學聯考,兩個孩子雙雙以優異成績考取夢想的大學。

(3)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兒子小的時候很喜歡玩電腦遊戲,我對他說,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樣,比如,做幻燈片之類,拿給別的孩子看時,多有成就感啊。於是兒子學會了製作幻燈片,時常還叫別的孩子欣賞,並教會他們。兒子現在喜歡上了英語,剛開始的時候,我同學家的女兒去學英語,讓他也去跟著學,如今,他已經越學越有興趣,對媽媽說:“我班上有一個英語說得很好的同學,我也要跟他一樣”。看到孩子這樣愛學英語,我很欣慰。我知道兒子的語文不太好,我有時替他著急,真希望他能把語文提高一下,可兒子說要繼續報名學英語,我還是高興的答應了。

(4)處罰孩子要適當,積極引導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記得兒子在小時候,有一次拿家裡的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買了許多玩具,我們知道後,讓他退回了玩具,並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後他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錯誤。兒子上國小四年級的時候,寫字很差,我讓他把寫錯筆畫的字重寫10遍,結果我們吵打起來,兒子說他已經盡力了,一時難以改變,我向兒子認了錯,同時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對的,兒子也認了錯,現在我和兒子有時像朋友一樣聊天,其樂無窮。

幼兒家庭教育心得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家人對孩子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幫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滿足孩子的要求,從不在孩子面前說一聲:“不”。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能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從開學初教師的上門家訪及調查問卷中發現,小班大都幼兒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少家長很重視對幼兒的認知教育、智力開發,把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則以“孩子還小”為理由而包辦代替或不予以糾正,在幼兒發展中存在著認知能力和行為能力不和諧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兒在表演節目時還很自信,但一旦讓他們去獨立完成一件簡單任務時,就顯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兒尚未形成用餐、入廁、傾聽、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為習慣,如果任由這一情況發展下去,幼兒行為方面的問題將越來越多,幼兒的不良發展將不可避免,對今後的一生都將產生不良的影響。

3~4歲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養一個人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抓起。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兒從成人呵護中逐步走向獨立生活的重要階段。小班幼兒的許多行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階段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具有更重要意義。

教育心得交流7

數學這門學科,其知識內容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等顯著特點,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學生學習數學感到枯燥乏味,索然無趣,學而生厭,國小教學經驗總結。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創設豐富生動、富有趣味的數學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變難懂的內容為易懂的知識。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學好數

一、把遊戲引入枯燥的練習

學的內在動機。下面談談我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一些經驗體會。

我們知道,計算練習一直是常規的基礎性教學,但孩子卻對它不感興趣。怎樣才能讓孩子愉快地學習計算呢?一位教授曾經說過:在義務教育階段,數學首先是逐步啟發學生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我在讓學生做習題時總是把遊戲引入課堂,通過遊戲情境創設,可以增強學生練習計算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從而使學生喜愛計算、喜愛數學。

通過創設遊戲情境,把計算練習融入到孩子喜聞樂見的遊戲中。將所有的枯燥練習安排在一個個遊戲環境中,在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遊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進行了計算訓練。計算變得其樂無窮,妙趣橫生,孩子不再把計算作為一種負擔,數學課堂成了他們快樂的家園,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諧健康的發展。

二、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新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通過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在教學實踐中,如能恰當地組織學生使用學具,開展實際操作活動,不僅能較好地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較好的發展。利用學具操作的直觀性、具體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出一個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思維氛圍,有利於學生思維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

在課堂活動中,學生通過動手擺棋子加深了對方向的認識和理解。又利用自己製作的方向板,尋找好朋友的位置,加深方向知識的具體運用能力。

讓孩子經歷動手操作的實踐過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發展。它把學生帶進了一個學習知識、動手實踐的全新天地。它不但能培養學生具體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對於學生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創造才能的發展以及情感的培養都有著重要意義。讓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這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動,促進學生生命生長的需要。

三、創設身臨其境的數學情景

數學是對現實世界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概括反映,數學來源於實際生活,生活是孕育數學源泉。然而教材給孩子的是結晶了的現實生活,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背景有一定的脫節現象。對學生來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發感受體驗到的“數學對於生活的意義”是模糊的,淺層次的。

因此,教師應努力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從學生日常生活為出發點開展教學,能夠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近於生活的課堂教學情境,並注重從生活中提煉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觀察、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注重運用實物演示、多媒體、直觀語言等多種教學手段,來創設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情境。通過創設實實在在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之下解決生活問題,使學生髮現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意識,從而達到知識學習與實踐能力的同步發展。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教學過程的情境雖然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卻停留於單純的靜態畫面。一方面無法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另一方面無法給孩子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缺少收集資訊的動力。於是,採用多媒體教學並配以動畫和聲音。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控制在課堂之上,同時,讓學生感受更生動、自然的情境場面,能讓他們體會什麼才是生活中的數學。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我總是想方設法創設一些情境來生動活潑的進行教學。情境可以讓孩子在自己感興趣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情境不是固定不變的,學習是一種不斷變化逐漸發展的過程,隨著學習過程的變化,學習內容的變化,情境也得以相應的變化。所以,數學情境的創設,應隨著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內容、個性經驗的變化而隨機應變。根據數學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創設遊戲情境、操作情境、問題情境或是生活情境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有時,幾者相互滲透更利於學生的數學學習,同時也讓我們的教學情境變得多元化。一些生動、直觀的形象有效地呈現在孩子面前,喚醒了孩子記憶中的有關知識、經驗和表象,讓課堂變得格外靈動。縱觀我的科改之路,我有了欣喜的收穫,也發現了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繼續開拓創新再接再厲。

教育心得交流8

一、在學習方面的三點心得:

1、 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

作為由一年級新生過渡過來的二年級學生家長,我覺得我們現在比較迫切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小朋友們愛上學習。讓孩子愛上學習,必須先要讓他喜歡上他的老師們、愛上他的學校、敬畏學校的校長。

每當放完暑假寒假,玩瘋了的孩子們只有想念他親愛的老師、可愛的學校和尊敬的校長,才會收心想回學校唸書。可想而知,一個不愛學校的學生,他會有多喜歡重回學校的懷抱;一個不喜歡老師的學生,他的當科成績能有多好;一個不懂尊敬校長的學生,又怎會受這個學校的規章制度的約束。

2、開卷有益

我認為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有直接的幫助。孩子從閱讀中找到了樂趣,愛上閱讀後,孩子有了從淺到深的`閱讀,他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習能力必然也會得到提升。閱讀不但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積累詞彙,只要家長做好閱讀引導,他還會在閱讀中逐漸找到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提高他的思想境界。

向愛讀書的孩子們推薦《中國寓言故事》《世界經典寓言故事》《羊皮卷》(猶其是這本《羊皮卷》,它能讓你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位置);向愛讀書的家長們推薦劉稱蓮的《陪孩子走過國小六年》和李若辰的《一認真你就贏了》。這兩本書曾經在寶安日報上連載過,對小朋友的學習規劃、學習時間整合方面有很大幫助。

3、 以身作則 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父母愛學習,小孩子也會受到感染,對他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起到很大的帶動作用。

二、在行為方面的六點心得:

1、讓孩子學會尊重“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懂得尊重他人。比如:上課好好聽講,是尊重老師;好好吃飯,是尊重父母……發現有不好的苗頭,立馬制止,防微杜漸,及時去除孩子行為上的瑕疵,以免造成她“目中無人”“飛揚跋扈”的驕躁劣性。

2、五講四美三熱愛

這個五講四美三熱愛更是老生常談了,從小就要耳提面命。“五講”就是所謂的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即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三熱愛”,即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

3、力所能及地勞動

只會學習,不會勞動的孩子缺乏獨立自理的能力,一旦進入社會將會無法照顧自己。要從小讓她力所能及地勞動,比如洗自己的內褲和襪子、掃地丟垃圾、擇菜洗菜等等。

4、強化自我保護意識

從小要教會她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分辨好人與壞人,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去高危的地方玩耍;給孩子普及健康常識。

5、讓孩子認識到金錢與價值觀的區別

先讓孩子認識金錢在生活中的作用,告訴他錢只是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的一種工具,要花在需要的地方才能體現它的價值。不能把賺錢當作將來的人生目標和理想,應當注重行為價值和人生意義。

6、讓孩子從小有著裝概念

不要讓孩子養成攀比的壞毛病,從小引導她的場合著裝意識。比如,在比較正式的場合應該穿禮服;體育運動時,穿運動服;平時可以穿輕便的休閒服;有表演時穿演出服……。絕不能混亂地一味濃妝豔抹,花枝招展。

教育心得交流9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各大企業紛紛以提高薪資待遇吸引人才的今天,鐵一院另闢蹊徑,以針對性很強的9項極富特色的舉措,為青年人快速成才鋪就了一條堅實的事業“飛行跑道”。

近5年來,鐵一院先後引進應屆畢業生488人,其中博士和碩士共289人。經過“育才九式”的系統培養和鍛鍊,很多人已經成長為各專案的骨幹力量,部分成績優異者已躋身於鐵一院優秀青年工程師之列,鐵一院的精英培養計劃取得了初步成果。

第一式:看得見的職業生涯規劃

有目標才會有動力。鐵一院為每一位求職者提供的不僅僅是一份可以養家餬口的工作,更是一份從入職直至成長為業內專家、全國大師甚至院士的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只要不斷努力,就會鑄就事業的輝煌,實現人生的價值。也正是這一點,吸引了全國各大知名院校的優秀畢業生。

經過一定的試用期後,新員工的不同性格、能力、素質得到一定體現,鐵一院根據各人特點為他們設計出符合個性發展的職業規劃,闡明其個人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20__年以來,鐵一院又建立了以能力、業績為先的員工任職資格體系,構建出系統的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通道,進一步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了自我學習、自我發展的發展通道和牽引機制。

第二式:摸得著的精英養成制度

為了確保人才培養的系統性和嚴肅性,鐵一院先後出臺了多項管理制度和規範,覆蓋了從員工招聘、新員工試用、見習期管理到優秀青年工程師、專業技術帶頭人選拔培養,直至“1263”頂尖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其中既有應屆畢業生的管理,也有海外人才招聘、聘用人員轉錄等各個層面的管理和實施辦法,在人才使用中有效地杜絕了任人唯親、先入為主等人為因素的干擾,實現了科學規範的制度化管理。

第三式:精選可造、適用之才

鐵一院歷來重視新員工的引進,堅持在源頭上把好關,採取了基於素質模型的招聘辦法,以企業發展戰略為導向,依據崗位對任職者的要求來確定候選人應具備的素質特徵,以最大程度地滿足工作要求。為此,鐵一院的人力資源部門與生產單位緊密結合,共同開展招聘工作。生產單位從專業角度對候選人進行考察,人力資源部門通過綜合能力測評來確定最終人選,從而從源頭上確保了新員工質量。

第四式:角色適應,培養在入職之前

近年來,鐵一院先後與10多所高校簽訂了本科生實習基地和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協議,本科生以瞭解勘察設計流程、參與簡單的工程勘察設計工作等實習為主;研究生以熟悉勘察設計生產流程、參與工程勘察設計、參加技術交流、解決實際理論問題等實踐活動為主。基地的建立使部分入院新員工在畢業以前就參與、瞭解了常規的設計流程,為入職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__年,鐵一院又與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攜手開展了“卓越工程師計劃”,聯合培養進入了更深層次。

第五式:文化認同,名師指導

對於新員工的培養,鐵一院堅持雙管齊下。一方面持之以恆地開展好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將拓展訓練與理論培訓相結合,重點培養其對院史院情、企業文化的理解與認同,瞭解各專業設定和勘測設計流程、質量安全體系,培養其團隊協作精神;另一方面,各用人單位按照一對一的方式,為新員工配備了專業能力強的見習指導老師,制定分階段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新員工在指導下完成整個見習過程,並在每階段結束和見習期滿時寫出見習總結和自我鑑定。

第六式:壓力式管理激發潛能

鐵一院的管理者深知,新員工就如同一粒種子,只有具備合適的條件,才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而舒適的溫室長不出參天大樹。為此,他們一方面為新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另一方面有意識地讓新員工參與一些重要工作和重點專案,在讓新

員工感到被重視的同時,確定合理的.工作目標與考核指標,讓他們切實地體會到肩上的壓力和戰勝挑戰、突破自我的動力。

第七式:雙向評價,動態考核

見習結束,指導老師要從勞動紀律、工作態度、開拓創新、學習鑽研、專業技能、團隊合作6個方面作出新員工能夠勝任何種技術工作、技術水平達到何種程度的定性結論,並反饋至人力資源部門;見習指導老師的考核則分為新員工評價和自我評價兩個層次同步展開,考核結果作為其年度考核和職稱晉升、任職資格晉升等方面的依據。與此同時,人力資源處定期檢查新員工在見習期內的培養情況,並通過座談會、單獨談話、檢查書面記錄等形式,隨時瞭解他們的見習和生活情況,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及困惑。

第八式:“心理按摩”式溝通

作為新員工,特別希望得到領導和同事的關注。為此,鐵一院的各級管理者尤其注重與新員工的交流溝通,一些單位採取讓新員工記日誌的方式來讓他們說出心中的想法,以此清晰地瞭解新員工的思想動態和真實想法,更有針對性地從細微處入手,從思想和生活上關心、幫助他們,使之能夠從心理上融入團隊,自覺地成為企業的一分子。

第九式:奔向“大師”的飛行跑道

鐵一院歷來重視專家人才的培養,建立完善了國家級、省部級、院級、人才儲備級四級人才梯隊,並依託國家重點建設專案,積極培養青年專家,迅速提高其專業複合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每兩年進行一次優秀青年工程師評選,使青年人才得到了快速進步和成長。“十二五”伊始,鐵一院又提出了培養1名工程院院士或勘察設計大師、20名省部級以上中青年專家、60名院專業技術帶頭人、新增300名國家註冊執業資格人員的“1263”人才培養工程,青年人才的培養和成才也由此邁入了更高的層次。

教育心得交流10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我們家長共同的心願!

說起孩子,我們每個家長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孩子的成長傾注了我們太多的心血與愛,當然孩子也帶給了我們數不清的歡樂!孩子一天天在成長,其實也是我們為人父母的成長過程,我們不斷地積累經驗和方法,共同進步的過程。王昱晨上一年級兩個多月以來,我還是發現他一天天的變化,慢慢地在進步。

先說說他的學習方面:剛開學的幾天,放學只在託管班寫一寫家庭作業,回家從不拿書出來讀,後面我們提出來,每天下班後都陪著他一起看看書,檢查一下作業,有一天我檢查作業發現他在標調ui,iu有些混亂,自己也記不起是怎樣標,問了丁老師,丁老師把標調歌發給我們,第二天小晨晨回家就跟我說他記住了標調歌,分得清怎樣標了。看來我們還得及時溝通,有問題要儘早解決,儘量做到當天消化當天所學的知識點。還有一點就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學期開始學習英語,剛開始小晨晨可以說是討厭英語,書上全是他不認識的字,更沒有什麼故事看。那天家裡給他買了臺錄音機,他爸特意讓他自己到樓下提回家,一到家他就興奮地跟我講:爸爸給我買禮物了,放磁帶的.錄音機,開啟一看是他自己喜歡的銀灰色。馬上他就把磁帶放進來聽,還自己主動開啟英語書,邊讀邊指著書上的圖片。同時我還取了個他喜歡的英語名字,慢慢地他不再討厭英語書了,有時放學自己還會主動拿出來跟我講講學的內容,讀完讓我簽字,說簽完字趙老師就可以給蓋章,10個章就可以得一個小紅花了,現在還差兩個章就可有小紅花了。近一段時間老師常發試卷回來做,每次做完我都會評分,之後指出錯題,讓他重新做,他不服舒,他說知道是這樣做的,他有點不願認輸的性格,希望自己每次都打百分,有時說著都哭了,但是我還是會耐心的給他講道理,錯了就知道這個知識點沒學牢固,多學學沒關係,但是要認真,不能粗心,媽媽不注重這個分數,打百分和八十分一樣的,崽崽都是最棒的,慢慢地他也在適應中。

在生活方面:他自己能做的事我儘量讓他自己完成,比如:自己穿衣、吃飯、收拾書包,吃完飯把碗送到廚房,有時我晒衣服讓他幫我拿衣架,按要求拿幾個大的幾個小的,每次完成得好,我會表揚他:謝謝你,崽崽真能幹!有時候他也會偷懶,不想自己做,奶奶就會上前去幫忙,這時他覺得奶奶就是他的保護傘,可以為他遮風擋雨!看著他那可憐的樣子,真是挺矛盾的,我也無語了……

教育心得交流11

說起孩子的教育上談不上有什麼成功之處,但是,孩子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略懂人事的少女,這過程也的確是凝聚著我們做父母的一番心血和困惑。下面我說一點我個人膚淺的看法。

一、多一點鼓勵,少一些批評。

如何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和習慣,這一難題一直困擾著我。一天,我突然想起一個念頭來,讓孩子來當我的老師,這方法試試看看效果如何.吃完晚飯後,我說:“我國小時英語學的不好,很多單詞發音不準,你來教媽媽行嗎?女兒一聽說:“行啊!我回家就教媽媽,保證媽媽學會。”就這樣,我每天都和女兒一起學習英語.我有時候讀英語單詞讀得不準,她都能馬上給我糾正過來.而且對每篇課文都能熟讀。成功的喜悅在我心頭融化開來。一學期下來,孩子終於養成一回家就讀書的好習慣。而且我也經常鼓勵她,相信她會學得更好!

二、尊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

在孩子讀幼兒園時,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個鋼琴,舞蹈什麼的。可她不怎麼學鋼琴,有一天,她對我說:媽媽我不喜歡彈鋼琴,我喜歡跳舞。我一聽連忙說:“那好吧!你自己的喜歡的,相信你會跳得很好的。我認為只要她自願,樂於去做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中潛在能力。

三、儘可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

我們父母平時都忙於工作,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有限,因此我們做家長的無論工作再忙,也得抽出點時間陪她們說說話,與孩子們說話為我們提供一次瞭解和教導孩子的機會.也有助於我們及時瞭解孩子的心理動態,他們的快樂煩惱我們都可以瞭解,這又何樂而不為?

讓我們為擁有一個聰明可愛、健康向上的孩子而共同努力吧!

教育心得交流12

金風送爽時節,九年級的學子也走進了人生的第一個收穫季節,我在體會喜悅的同時,回顧自己課堂教學生涯,其中有酸甜也有苦辣,

英語教學經驗總結。自從踏上講臺的第一天起,我就決定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全部傳授給我的學生。多年來,我對每一屆學生從基本功抓起,對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進行訓練。

首先,培養他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尤其是每屆七年級新生上的第一堂課,我用英語向學生作初步介紹。內容包括歡迎大家升入國中,國中階段的課程變化,自我介紹等。其次,詳細介紹英語的重要性和本學科的特點。然後介紹學英語的基本方法要五官並用。要勤學好問,持之以恆。

幾年來,我給每屆新生上的第一堂課都沿用了這一基本教學模式。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又做了一些新的變化和補充,力求這關鍵的一課更加完善。

培養起興趣之後,我開始對他們的基本技能進行培養。經過多年的磨練,我對七項基本功,聽、說、讀、寫、演、唱、畫的技能有了更大的提高,利用這些技能,我把每節課都上的`生動活潑。當然,這和我的努力,學生的勤奮是分不開的。下面,我就自己的點滴總結如下:

聽 語言離不開有聲世界,我們對語言的感受首先是語言的聲音作用於我們的大腦。而且,任何一種語言都是聽說先於讀寫,如果不練習聽力,只是默默地背單詞和閱讀,其結果不僅聽不懂別人講外語,而且說讀寫的能力也必將受到影響。

聽力訓練是一種強化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精神和注意力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這種狀態如果保持太久,則會產生疲勞。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時間,在訓練的間隙儘量插入一些輕鬆美妙的音樂或簡短的笑話作為調劑品,以達到放鬆的目的。

說 我們的學生大都是在十歲或者十歲以後開始學習英語,這時候已經形成了母語的知識體系。所以要想避免“啞巴英語”必須做到:第一,堅持Free Talk ;第二,教師儘量用英語授課;第三,創設儘可能多的真實的交際環境;第四,進行形式多樣的課堂訓練;第五,組織興趣小組,成立英語角。

讀 每天我都領讀,因為領讀具有示範性和標準性,對課堂內學生具有控制性,教師可隨時調節學生的情緒,朗讀的聲音和速度。同時,我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本中的典範文章和優秀篇章,有助於學生積累語言素材,有助於形成語感,從而為進一步學好英語打下紮實的語言功底。

在國中階段,學生不可一日不讀英語。正如古人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寫 寫作作為進行書面交際的主要形式,向來是英語教學的難點之一,也一直是我悉心探討的問題之一。近年來,我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注重學生組詞造句能力的培養 組詞造句是寫作的基礎,而這一點是比較容易做到的。課堂上講解語言點時,要求學生組詞造句,由此達到由習得到應用的目的,也可以適當挑選新課中出現的一些“四會”,“三會”單詞和短語留給學生課下造句,並落實到筆頭上。

2.鼓勵學生活學活用 在指導寫作時,我鼓勵學生將學到的語言知識靈活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堅持學為所用,這樣既可以將新知識融會貫通,又能逐步掌握熟練地道的語言

3.採用靈活多樣的寫作形式 入門階段的寫作練習,難度不宜過大,但形式可以靈活多變,可以是表演練習,看圖說話,改寫或縮寫,也可以限時寫出母體作文。

總之,只要我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和訓練,常抓不懈,完全可以做到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的寫的能力。

教育心得交流13

今天下午,我校舉辦了一次題為"交流·成長"的教育教學經驗交流會。在會上四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分別談了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感悟和經驗,四位老師的發言有理論的指導,有實踐的感悟,有經驗的累積和提練。聽後使我受益匪淺。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徐老師和簡老師都非常重視在學生面前樹立令學生又敬又愛的形象。徐老師還特別提出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在新接任班級時,重視自己與學生的第一次見面,在塑造一種和諧,完美的氣氛的同時,盡力在學生面前樹立起讓學生既愛又敬的形象。對於這一點我也深有同感,比如在班級管理中,既要在學生中具有親和力,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樂意傾聽學生的意見;又要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這樣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嚴師慈母的形象,才能令學生"又敬又愛"。在班級中訂班規,講原則,對每一位學生公平對待,對必揚,錯必糾。這樣才能讓學生敬畏規則,遵守規則,長大後也才能遵守國學法律法規。

在教學工作方面,四位老師雖然分教不同的科目,但他們在教學工作上經驗都有共通之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徐老師提出向四十分鐘要質量,課前認真備課,課堂上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並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採取不同坡度的練習,力求所有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黃老師提出:“一位教師有了信心才能教好學生,一名學生有了信心才能學好知識。”

黃老師認為老師自身的綜合專業素質,自己的教法,自己的人格魅力是老師信心的來源。如果一味地去抱怨學校的生源,責怪學生的遲鈍,責怪家長沒有科學系統的教育意識,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來輔導孩子,"那麼我們永遠會處於失望甚至失落的'狀態,最後在不良的惡性迴圈中品嚐失敗的苦果。"是啊,面對這些城中村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我也曾經灰心,喪氣,也曾發出怨言:"家長都不管不問,我們老師怎麼管"聽了黃老師的發言,我不禁心生慚愧,不禁為黃老師的工作熱情和胸懷,教學智慧而感動,這同時也成為鞕策我前進的動力。

簡老師從一道試題失分的例子出發,告訴我們落實知識點教學的重要性。是的,抓知識點的落實也是我們天河區近幾年來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向,在教學實踐中我也深切地體會到抓知識點的落實的重要性,落實了知識點的教學,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從而得到正確的道德指引和美的薰陶,也就體現了人文性。

孫老師在教學工作方面提出四點:

1、高標準,嚴要求,拓展課外知識。

2、抓兩頭,促中間,提高整體水平。

3、備好課,上好課,抓好課堂管理。

4、勤交流,多溝通,取得家長配合。

孫老師是這樣提出來的,也是這麼做的,所以孫老師的教學才能做到細緻,到位,學生的學業成績才能不斷提高。

總之,從四位老師的發言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她們對學生的熱愛,對工作的執著,對自身專業素養的追求。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今後,我將以她們為榜樣,以更大的熱情投身到教育事業中去。

教育心得交流14

霍懋徵老師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非常榮幸的與幾位優秀的老師一起參與了中教服組織的德育培訓,聆聽了幾位專家的指導,對此深以為然。

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強的規律性,每個孩子的表現,尤其是不良表現都與他在成長的不同發展階段中某方面不足而導致的。找到孩子犯錯的根源,進而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孩子的成長規律是怎樣的呢?孩子在0-1歲時,是其獲得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有足夠時間的陪伴,孩子長大後出現交往焦慮的可能性將會大大縮小;1-3歲是培養孩子自控自信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間段,如果孩子能明確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並將這個要求一直持續下去,將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3-6歲時,孩子有了較強的表現欲,如果家長能有效的引導,將會讓孩子更加用於表現,從而讓孩子更加自信。

當我們明確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孩子出現了某些方面的不足時,我們能追根溯源,進而與家長一到合力解決孩子所面對的問題,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教育的本質是促進人類個體生命的健康發展,孩子從進入校園,一直到國中,對於一些基本的要求,是非判斷已經具備,孩子正逐漸由自然人想社會人轉化,但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我們要教會孩子知行合一。

如何讓孩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呢?要讓已知的知識外化為行為,這不是用嘴說就能夠完成的,它更需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帶動。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敢於真實表現自己的舞臺,讓他們認知中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方面能獲得廣泛的認可,讓校園充滿正能量,從而提高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

毫無疑問的說,每個孩子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他們都渴望美好、渴望被關注、渴望愛,孩子們的渴望常常會通過他們的行為加以表現。優秀的孩子在這個方面表現比較突出,他們的優點非常容易被我們看到,他們心靈的渴望也能夠及時的得到迴應;但對於在成績方面不那麼優秀,甚至有些差的孩子來說,他們內心的`這個訴求往往不容易被人們看待,更難獲得我們的迴應,於是,孩子們用來另外一種方式來表現——犯錯。當孩子犯錯了,老師、同學、家長們的眼睛都看向了他們,他們所有的渴望在此時開始得到了重視,並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滿足;當我們發現了那些犯錯孩子背後隱藏的令人心酸的需求時,我們如何與孩子、家長一起讓孩子更陽光、健康的發展,將會更容易實現。

感謝那些不那麼優秀的孩子們,他們讓我們更清楚了自己忽略的東西,更好的懂得了愛。

韓似萍教授說:“教育開始與對生命本身的關注。”關注生命本身就需要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教育服務於生命需求,在未來,手機也將愛那個成為學習工具,它會不斷提高孩子獲取資訊的能力、選擇加工資訊的能力。我們以往對於通訊工具常常如洪水猛獸,當有一天它與我們學習密切相關,必不可少時,組織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合理的引導才能夠讓工具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同時,國中階段孩子已經逐步進入青春期,孩子性意識到覺醒,逆反心理的出現,這都是孩子逐漸長大的標誌,伴隨著身體心理的成長,孩子也會出現很多的困惑,我們要根據孩子的成長,適時調整自己在孩子生命中扮演的角色,促進孩子的成長。當男孩進入青春期時,母親要做一個小女人,給孩子搭建一個平臺,幫助他不斷走向成熟;老師也應該大膽的鼓勵男同學,對一些比較容易完成的事件交給男同學去做,塑造男同學自信、勇敢的人格特點。

當孩子走向成熟時期,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價值感在孩子心中出現,他們分別是:同伴價值感、同性價值感、異性價值感,這三種價值感將會陪伴孩子整個青春期乃至以後的人生之路。同伴價值感指的是孩子在朋友間獲得的認同,獲得同伴的認同將會讓孩子更加自信;同性價值感是指獲得同性同學的認可;異性價值感是一個讓我們敏感度話題,但又不能避而不談,每個人都渴望獲得異性的認同,處理好了會帶給孩子更加陽光、自信的心態,我們不能談異性色變,相信孩子的正常交往,引導孩子與異性間的交往,讓孩子真正的成為社會人,自信樂觀的不斷前行。

人生之路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之路,讓我們關注孩子的每個變化、每個進步,陪伴孩子走過人生最美的這段路吧!

教育心得交流15

我的兒子現在六歲多了,上國小二年級,從他剛一出生起怎樣教育他長大,就是讓我很憂慮的事,作為媽媽理論上的東西我懂,閉眼抹殺孩子的權利,知道不行,但實際上孩子淘氣時偶爾也不免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用一些野蠻的方法去對付他,想著孩子受過的體罰和叱責,我的心酸溜溜的,人性也許真的是二元的,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的心像鐘擺似的來去,無比矛盾。為此,我有空時就會跟其他家長聊天聽取一些好的建議,再買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看,事實證明,有些方法用在孩子身上確實有效果,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與大家一起分享我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淺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一、父母要給孩子帶好樣,要言行一致。

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榜樣作用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家長要嚴以律已,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切不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家裡家外都要一個樣。如果你在給孩子講得頭頭是道,而實際行動卻是另一回事,孩子自然就不會信服,就難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孩子的爸爸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機,但他自己沒事就拿著手機玩,你在教育他時他就會反駁說:“為什麼你們大人可以玩,而我就不能玩?”爭取在孩子面前做到:不玩遊戲、不網聊、不打牌。夫妻之間的相互尊重,長幼之間的關愛互敬,家庭成員的和睦相處,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你可以把沒做完的工作帶回家但不要把工作中的煩惱和不愉快帶進家。不要隨意向孩子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從小培養孩子做一個誠實守信用的人。孔子講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父母自身的行為就是命令,是真正的權威。

二、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我的孩子一歲多時就學會了自己吃飯,一開始他對自己吃飯充滿興趣時,我就讓他自己吃,雖然孩子一開始在做這件事時,完成的並不好,吃的到處都是,但我還是堅持讓他自己吃,並加以鼓勵他說:“崽崽真棒,今天掉的飯比昨天的少了,加油!”慢慢的就養成了吃飯不掉飯的習慣了。而且我要求他每次吃飯都必須把碗裡的飯菜吃乾淨不許剩飯,如果飯菜裝多了吃不完要提前告訴我們,請求我們幫助,不允許剩飯。所以孩子上幼兒園的表現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強,牆上的紅花總是最多的。

記得有一次帶孩子出去旅遊,早餐是自助餐,我看見他盤子裡打來的東西沒有其他孩子多,我就故意問他:“為什麼崽崽只打這麼一點啊?”他說:“我怕吃不完浪費,那裡還有好多好吃的.,我想都嘗一下,我吃完這個再去打一點其他的。”我當時心裡有一股很強的成就感,平時要求他吃乾淨碗裡的每一滴飯不準浪費的習慣養成了。從一生下來我就堅持讓他和我分床睡,後來,五歲多的時候,我就提出要他獨自睡一個房間,他開始有些不願意,說他怕黑,我就跟他講:“崽崽,你現在已經是大孩子了,媽媽幫你在客廳留一盞小夜燈你的房間就不黑了。”他還是同意了,頭幾個晚上,半夜裡我總是要起來看好幾次,偶爾也會踢被子,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蓋好的。後來,我就比較放心了一般不會特地起來檢視他是否蓋好被子。

這也是我和他最值得驕傲的地方,當很多家長在為孩子分房睡的問題苦惱時,我就會很自豪地說我的孩子一直都是自己睡的,他也會經常跟小朋友說:他早就一個人睡一個房間了。我平時會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吃飯後堅持讓他自己把碗收到廚房、幫助擇菜、收拾自己的書包、洗碗、收拾整理自己的東西等,做不好時,我就偷偷再翻工,但是我還是會適當地鼓勵和讚賞。我們家長平時多看孩子的優點

少看他的缺點,久而久之,他就能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並非一朝一日就能形成,它需要我們家長不斷地督促和引導,需要孩子長期的努力,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三、設立“貼蘋果本”。

設立“貼蘋果本”對我孩子來說是個很好的辦法,從他上幼兒園開始,我就給他專門用一個本子來貼蘋果,並設立多少個蘋果兌換一個他想要的商品。根據商品價格的高低來規定兌換蘋果的數量。例如“收好玩具”、“不亂扔垃圾”、“作業完成得好”、“字寫好”等等,每天都去發現他做的好的地方,然後給他貼一個蘋果,每次給他貼蘋果時他都非常高興,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數一數自己得了多少蘋果。所以,孩子的玩具、課外書籍、學習用品90%以上都是他用貼的蘋果換來的,他為了多得蘋果,就會努力表現好,長期以往好的習慣也就養成了,學會寫字後,我就讓他在貼蘋果處記錄這些小事,例如:“羽毛球打得好”、“主動跟別人問好”、“坐姿端正”等等。與此同時也學會了寫不少字。

我想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該是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不能一概而論,我想在孩子身上多花點精力、多動腦筋,總比不管要好,記得有一次跟一位家長閒聊,她告訴我她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管孩子,輔導孩子學習更是花了不少精力,但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是不夠理想,這位家長的情況跟我很像,但我不這麼認為,假設我們不去管自己的孩子,結果會怎麼樣呢?那情況可能比現在更糟。我不指望我的孩子能成名成家,只希望他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快樂的身心,能把他教育成一個自食其力、不為社會所累、對社會有用的人。好在孩子還小,將來的事且等將來吧。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培養他的基本的力量——良好的習慣、胸襟與眼光;孩子始終還是孩子,自然說不上高的遠的,慢慢從近處小處下手。我想只要堅持了就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