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通用5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通用5篇)

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 篇1

這樣的一部紀錄片,跟拍了6年,最真實的記錄了三位孩子的不同成長經歷和過程。這樣的一種不同的人生,確實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在什麼樣的處境,似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可大可小,可無所謂,但很有所謂!

不同的人生道路,其實想要打破這種怪圈子還是很難的。看完這部紀錄片,有一個感覺就是過分真實,這其實才是真實的寫照!有時候,我們的人生確實充滿著理想,但是理想的光芒並不會一直照耀著你。很多時候事與願違才是一種生活的常態。

其中有一位小姑娘是令人感受最深的。她的人生,一開始似乎就已經定了軌跡,雖然曾經心中燃起過一絲希望,但是後來就熄滅了。相信這絕對不是一種個案,而是許許多多貧困地區的孩子的真實寫照!這位女孩子的父親就是一個老舊的人,不讓女孩子讀太多的書,很多地區這種老舊的思想依然存在!女孩子在這之後也是放棄了掙扎,她的夢想、她的追求,都隨著這個村莊一同被留在了這裡。其實,這也不能怪她,很多事情,自己想要掙扎,但是改變不了。自己不是聖人的時候,就不要要求別人了!思想的根深蒂固,確實還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在來看一個男孩子,他的人生軌跡代表了絕大多數的人。按部就班的上學畢業工作結婚,一切都顯得那樣的自然!這和我們的生活真的太接近了,我們的人生似乎也被框住了,就是這樣的上班下班吃飯睡覺,迴圈往復!這樣的生活,不好嗎?確實很好,但是久了呢?好嗎?其實也還不錯。但是呢,人生要給自己一點強大的目標,我們能夠做到按部就班就一定可以突破自我!

第三位小姐姐,家庭闊綽,也很任性!退學、實習、嘗試!這一系列的舉措,一般人還真的不能做到!但是我們在感嘆這個女孩子如此人性的同時,不要忘記她讀的高中時極好的,她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思想與天賦的人,當然這離不開生長環境,或者說這背後的物質基礎吧!但是,更重要的是,她有拼勁!

其實,說環境會改變一個人是真的,我們的起點不同,追求的終點頁不盡相同,但是自己的努力確實別人給不了。任何人都有無限的可能,請不要做最平庸的那個!

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 篇2

大學聯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這是一條寒門的出路,這樣的一部紀錄片,跟訪了三種不同社會階層的子女學習的程序。也許會覺得不公平,但是這也是一種社會的折射,不無存在的道理。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什麼作用?孩子的生存環境和閱歷見識又將對人生有著什麼樣的影響?看完這部紀錄片,對比三位故事主人公,心裡還是泛著一陣難受。大學聯考真的是唯一的出路嗎?父母又該扮演什麼?

主人公一號小馬,是一位貧困農村的女孩,12歲時讀的二年級,她是班裡最大的孩子。初見她時,她的眼裡有光,對學習充滿了熱情,理想是考上北京大學,她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但是,再次見到她時,她15歲,在陌生的城市工作。問及為什麼不能上學,她笑笑,雖然對未來還在憧憬,但是很多無可奈何,父母的陳舊觀點以及現實的貧窮都讓她一個女孩子上學成了奢望。在對她的父親採訪中得知,父親的觀點就是女孩子只要能識字就夠了,反正要嫁人,以後就是在家裡帶孩子的命。再後來,小馬和同村的結婚了,甘於現實,再也聯絡不上。

主人公二號小徐的家庭要好一點點,小徐的父親因為沒文化在城市打工的他沒少受罪,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大學。復讀三年的小徐最終考上了一個一般的大學。後來大四找工作的他面對著很大的壓力,因為學校的非名牌讓他找工作屢屢碰壁,這樣的人生,辛辛苦苦讀書,像是在完成父親的遺願(後父親去世),像小徐一樣的人不在少數。還好,經過一番,他找到了一個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和女友結了婚,努力為母親和妻子創造好的生活。

主人公三號,是一位城裡人,家庭環境不錯,從小都是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17歲毅然從美院附中退學。退學後,她排話劇、開酒吧、賣性用品,還去德國學習藝術。對她而言,人生是未知的,也沒有什麼目標,就這樣一邊嘗試一邊尋找。最後,她找到了了方向,開了一家藝術投資公司。

這三個主人公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環境也不同,最後的境遇也不同。其實很容易把這一切與金錢聯絡在一起,錢是原罪,沒有錢,很多想法都是泡影。但是,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父母的觀點。寒門出貴子其實不多,但是貴子一般都有父母的全力支援和自己的百分之一萬的努力。一號就是這樣被扼殺了,被父母扼殺了。我們也許會羨慕三號,但是,三號的學識已經在那裡了,她的眼界必一般人已經寬了很多,同樣17歲的年齡,你只有讀書,而她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事物。

讀書無用說是完全不可取的,二號至少用學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可以選擇就業,對未來仍然抱有希望。作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不要讓自己的失敗變成孩子的失敗。你像孩子擁有更高的眼界和高度,那麼你自己也要努力了。

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 篇3

今天在上班的空隙時間突然打眼到了一部記錄電影,名字叫做《出路》。

鄭瓊導演的作品。他跟拍了不同家庭出身的3個孩子。

第一個甘肅山溝溝裡的小女孩馬百娟,第二個湖北的高三複讀生徐佳,第三個家境優渥的北京女孩,袁晗寒。

這三個出身各不相同的孩子,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有些完全不同的境遇,雖然或者完全不同的生活,但他們在自己人生轉折點上都做除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選擇

馬百娟在16歲時,她嫁給了表哥作為自己的出路徐佳則是大學聯考、工作、結婚,這是他的出路

袁晗寒高中退學後,去國外留學,畢業後開了一個藝術投資公司,這是他的出路

其中最令我感觸的幾個點分別是

馬百娟早上起床後掰了幾塊饃用熱水就著當早飯然後揹著書包上學去了,黃土高坡崎嶇的山路上她像一隻小兔子一樣奔奔跳跳…放學回到家後一個人做了豬食提著小桶去後山餵豬…16年西北山區小孩子的一天

徐佳復讀三年,國小文憑的媽媽幹著苦力活來維持他的學業,他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去他爸爸的墳前給他看一眼,可考上大學等待著他的卻是迷茫…他賣過保險,做過流水線工人,當過工程師,他一直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袁晗寒喜歡畫畫,高中輟學迷茫的她靠著媽媽的幫助在北京郊外開了一家咖啡店,後來隻身去往德國,停滯一年後考上了自己原本喜歡的大學,大學期間像丟了自己的錢包這種對一個學生來說無法彌補的意外也被她和她媽媽在聊天中一筆帶過…上學期間走遍歐洲,後來回了北京也順理成章的創業

劇中就像徐佳說的,我知道我們自己不能決定自己的命運,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不公平的,但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片後我瞭解到,導演鄭瓊給徐佳講過袁晗寒的生活和選擇,包括她的個人作品。徐佳表示他知道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他接受這種不公平,在他的努力下,他的下一代會達到袁晗寒的狀態。但相比馬百娟,他說他要好很多。導演也問了袁晗寒,問她怎麼看,她擁有這麼多機會,可以走遍歐洲,而其他人不行。她說她在出生的時候,也不能站在天上看,哪個好她就選哪個。而對於馬百娟,她對另外兩個人的生活完全沒有興趣。

的`確,出身真的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小地方的一個企業可能加起來也沒一個一線城市的家庭有錢,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決定自己孩子的出身。記得國中班主任和我們說過的一句話:你們現在包括將來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給你們的孩子獲取一個更考前的起跑位。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不是一句不理智的空話。雖然很誇張,你可能聽了會感到厭煩,不屑。但是隻要有人去做了,而你卻沒做,那落後的距離要是一輩子沒趕上,可能幾輩子也追不回來……

所以趁現在孩子還沒出生,你的階級還沒有完全固化,儘可能的去爭取吧…

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 篇4

貧窮,對一位出身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是多少熟悉的詞,走出大山,只要踏入了城市那一步,就會在無數個夢裡,夢見自己睡在城市的草坪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你有,我有,家庭貧窮的男孩、女孩也有,都說付出總會有回報,那他們的付出卻換來了什麼呢?

紀錄片的內容主要講了三個主人公,弘博軟體機構王振祥,斷手媽媽的女兒王盼,還有武漢大學珞珈學院的畢業生萬超,我是一名大二的學生,雖然還有一年多才能真正的接觸社會,但是經過看完這集紀錄片後,又學到了很多,其中畢業生萬超的情況和即將要畢業的我們情況差不多,他在找工作中所遇到的情況也是我們以後的縮影,這也讓我瞬間產生了很多想法和共鳴。

大學聯考那無煙的戰場已經離我很久了,可是在紀錄片中又讓我感到了沉重的壓抑,考場外面全是充滿期待和盼望的父母,他們焦急的等待著,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微笑的走出考場,斷手媽媽的女兒王盼,這個來自大山裡面的孩子,即使很努力,也會因發揮失常與重點大學失之交臂,媽媽的殘疾,爸爸的辛苦,房屋的殘破,支撐整個家庭的希望,就是王盼能夠上大學,找個好工作,給家庭減輕負擔,可是388分的成績毀滅了全家人的希望,世上最愛我們永遠是父母,不管有多苦,他們總是時刻為我們著想,同樣王盼的父母也是,他們付出自己的努力去供女兒唸書,就是為了讓女兒學到知識,走出大山。

紀錄片的第二個內容講的是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私立教育機構,他們總是打著教育的幌子,去做事,但是當他們卸掉光環後,全是黑心

的企圖,因為他們沒有良心的欺騙,斷送了多少學子的前途,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網路上會經常看到和聽過類似的教育講座,有時也會被他們慷慨激昂的話震撼,現在反過來想一想,並不是所有的講座都是真正為我們著想,片中講到一位老師王振祥,說了他們中一些招生內幕,看的過程中,好想去罵他們,什麼叫做把他們忽悠進來,再把他們送出去,中間也不管他們的死活,只是去騙那些貧困農村大學生的錢,來滿足自己的金錢慾望,我現在還是一名大學生,也沒什麼社會經驗,但是總會有這個觀點,我們每個人做事都要憑著自己的良心去做,當教育真的變成一個產業之後,那也許真的是社會一種悲哀吧。

記錄片的最後一個內容講的是武漢大學珞珈學院一名叫萬超的畢業生,一個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大學生,樸實的外表,平常的家庭,雖然扣上了武漢大學的頭銜,但是找工作還是到處碰壁,對於萬超這個人給我的感覺就是呆呆的,雖然會說好,會與人溝通、交流。但是感覺還是很可憐,值得同情,他學的是國際交流與貿易這個很熱門的專業,但看起來找工作還是不被人家看重,看到萬超這樣,自然就想到了我們自己,我們是快要畢業找工作的大學生,和他比我們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學歷低,學的是建築工程技術專業,與那些本科生相比,我們又該怎樣技高一籌呢!片子還講到萬超是因為試用期不會用高階Excel 表而失去就業機會的,這也是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在投寫簡歷中有多少同學都是寫自己熟練掌握辦公軟體,但是當一組資料,一堆資料放在我們面前,我們真的能處理好嗎?

魯迅有句話這樣說:“生活不要太安逸了,不然工作就會被生活

所累”。今天的我們大多是被這樣安逸的生活所累,我想這樣說並不為過吧,生活中我們哪一位同學會吧打遊戲聊天的毅力放到學習上?敢說是的人,我想不會太多吧。

“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人生給了我們許多的選擇,選擇了正確的道理,並堅信走下去,那你就是成功者,否則你就是碌碌無為的走完一生。

觀紀錄片出路心得體會 篇5

在中國,個人的命運也許是和家庭的命運相接的。

如第一個女孩:馬百娟

她是一個大山裡的孩子,我想她走山路去上學的情形,很多人都記憶尤深,她一路歡笑,甩著胳膊,眼睛裡有光。

當她的表哥帶她去辦休學手續時,馬百娟還是想上學的,但在現實中,她沒有辦法繼續上學了。她的歸宿是嫁給她的表哥,那一年,她才16歲。她爸爸說“女孩子本來就是別人的,上學也要打工,不上學也要打工,那不上學也沒什麼區別。”

也許她只是覺得不上學很可惜,但也接受了命運的安排,也許她並不覺得可悲。

第二個人物:徐佳

走得是大多數中國人的路,可能他走得路更難一些。農村裡出來的孩子三次復讀。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大學。上大學之前,覺得上大學一切都可以如願了。其實上大學只是人生的另一個起點。

上大學之後,徐佳在課上睡覺,也有人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徐佳的結局是比較不錯的。他的人生,是被命運推動著,按爸爸的遺願考上大學,找工作,結婚。不管做什麼,都要通過錢這個介質來完成。

第三個人物:袁晗寒

袁晗寒是北京的上層人物。她是最自由的。她沒有想過自己在哪個階層,她覺得只要不餓死就好了。出生時,她已經比別人高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