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四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心得怎麼能落下!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心得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四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我再一次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多讀書,勤實踐,才能真正適應我們的教育,才能教育好祖國的下一代。同時讓我深刻體會到師德修養是作為教師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習功課,如何讓自己樹立現代化的教育觀念,如何更好的得到專業化的發展是很重要的。通過閱讀本書讓我學到了:

一、增強責任感熱愛教育事業。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二、淨化每個學生的心靈。

“無德無以為師。”真正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和未來的愛,都表現在他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範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作為國小教師的我們,肩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表現為教師必須要有敬業精神,必須具備健康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用奉獻的人格,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業績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己,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應該是無私的。

四、學會開心工作

開心工作每一天,其實這是個古老的話題,但在現實中,總有某些人,因一些客觀因素,每天總是帶著一張烏雲蓋月的臉工作著,這不關是對所在的單位無益,對本人也是一大傷害,快樂與否,實際是在於你那顆心的變動。但不管你開不開心,日子總是那麼悄然而過,不會因你的不開心而有絲毫的停頓。快樂工作每一天,那麼,明天永遠屬於快樂的我們!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到現在為止,這本書我讀了兩遍,第一遍讀的時候只是淺淺的瞭解了一下,可是,到第二邊讀的時候,作者對於生命的理解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也深刻的影響了我的內心思想。

讀《完整的成長》,“完整”兩個字首先觸動了我的心絃,在書的背面,對“完整”做了件的解釋。何為“完整”這裡的完整不是完美,人,不會完美,也無需完美,完整是表明一個人是豐滿的、立體的、多個層面的人。人的完整需要一個人完整的成長過程,而這個過程即是兒童自我創造的過程。

兒童的成長應該是完整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幼兒的成長卻是不完整的,如何使幼兒做到完整的成長,這需要家長、老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那我們運用正確的方法。而這本書,通過大量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如何使一個兒童從出生到成年完整的發展給了我很大的'啟迪和思考。

一、兒童自己創造自己

人的成長都將從身體開始,經歷情緒、感覺上升到心理認知,然後有精神昇華。這些奇妙的內在部分,將協助兒童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自我。兒童總是繞過或躲過成人有意無意設定的障礙,一步步創造自己一步步完整自己,這是兒童成長的開始,也貫穿幼兒發展的始終。因此,在幼兒自己創造自己的同時,我們成人要給於兒童充分的自由,讓兒童自己找到創造自己的方法。

二、兒童是自己身體的主人

兒童要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之前必須喚醒自己的身體,而喚醒自己身體的前提便是對兒童的“愛和自由”。

愛可以把各種場所變成兒童的家,在兒童自己家中,大多數孩子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身體,他依靠身體來探索外界以此上升到頭腦,這是發展他未來一切發展的開始。因此,身體的自由對於孩子來說尤其重要。

反覆的活動四肢,讓身體自由這是兒童的第一個自由,這一階段四肢的活動就是快樂就是成長就是一切。

三、隱藏在兒童身體內的生命力

兒童體內天生就隱藏著生命力,我們不被兒童發現,是因為我們缺少生命力。然而,我們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必須讓兒童發現自己,那最好的方法就是“發揮我們體內的生命力”來吸引孩子的眼球。幼兒天生對“生命力”有著敏感的嗅覺。孩子的生命力指引著孩子身體的自由,如果身體被他人支配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要更加都懂尊重孩子的身體自由,使其生命力延續下去。

四、兒童是自己情緒的主人

情緒在兒童完整發展中是個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要理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緒;我們要接納孩子,就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我們愛孩子,就要包容他的情緒。

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難免會有害怕的情緒,最直接的反應便是哭,孩子為什麼哭呢?是因為這時的她心裡有種強烈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是他感到很難過,這時候老師應該瞭解幼兒心理的情緒,才會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與體育教師談心》一書,《與體育教師談心》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叢書》中的一本,是由胡增犖luo教授主編,他是國家中國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課題組祕書長,曾任上海教育學院體育系副主任,華東師範大學體育系副主任。整套叢書通過三年多來,全國1000多個實驗區積累的寶貴經驗,結合編撰人員對體育新課程實驗的理論剖析撰寫了這套叢書。全套叢書分為五本,《與體育教師談心》是第一本,書的內容緊扣中國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的新理念,緊密圍繞新形勢下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書中關於“如何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介紹給了我很大的教育指引作用。以下是自己結合教育教學實踐,粗談了一下自己這方面的一些感觸和想法,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體育教師應注重強化教育教學的反思

在這本書中,不論是實施策略還是具體措施中都提到了體育教師的“自我反思”對加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重要作用,這也是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在新課程推行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和經驗。

說到體育教師,人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甚至更有人不知道上體育課還需要備課、寫教案,他們印象中的體育教師就是“動一動、跑一跑、跳一跳、”,不需要動什麼腦筋。是不是這種狀況,我想,這不是靠別人說的,而是在於自己是如何去展現的?展現從何而來,展現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從教育教學的反思中來,書中談到,體育教師要注重從反思中積累探索的素材,在反思中奠定思想的基礎,在反思中建立獨樹一幟的手段和方法。

我們聽說過美國有過游泳教練不會游泳的事情,我們見證過無數優秀的運動員卻當不好教練的事例,這說明體育教育教學的過程不完全依賴於體育教師自身的運動能力,體育教師不能躺在原來固有的體育技術技能中依靠一成不變的經驗,機械化、流水化操作課堂。體育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職業形象,應該做到在教學實踐中以自己的行為表現,主動反思,做“反思型實踐者”,逐步推進自身專業發展,體育教師應該既是體力勞動者又是腦力勞動者。書中強調,反思型教師不僅要具有課堂教學知識、技巧和技能,還要具有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研究和改進的能力,以及對體育的社會價值、個人價值和自己的體育信念進行更廣闊的探究和反省的能力,使自身的成長始終保持一種動態、開放、持續發展的狀態。

體育運動也是一個不斷更新發展的領域,無論理論和實踐都在變化之中,學校體育課已經更名為體育與健康課,牢固樹立了學校體育的健康目標,不在為運動成績論;運動專案的技戰術也是層出不窮,跑動技術由關注“後蹬”轉向加強“前擺”,乒乓球日益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健身專案,隨著規則、賽制的改革,發球和比賽過程中的節奏把握都在隨之發生變革;清華大學的“體教結合” 服務國家競技體育的新模式讓我們對運動員的“腦體平衡”問題有了新認識(註釋)……體育界方方面面在發生著新舊更替的變化,體育教師應該關注這些變化,要聯絡到中學校園的體育教育教學,不斷學習與提升,不斷地反思自己的知識、信念、行為和各種視之為當然的觀點,轉變那些不正確的假設,修正那些不合理、已經被業界摒棄的過時的行為,把反思與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解決,逐步由教學型向科研型轉變,由教書匠向研究型教師轉變。

二、體育教師應注重深化體育觀念的改變

這本書中還涉及了教師體育觀念轉變方面的內容。現代體育教師必須要有充分的思想認識,不斷地轉變思想觀念,正確認識與理解《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概念和內容,深入地學習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清晰課程目標與學習領域目標,把握好內容標準,從思想到行動上自覺地按照《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展體育教育教學活動。

書中強調體育教師要注意三個轉變:

(1)要從傳統的"師道尊嚴"轉變成新型的師生關係。

每一個學生不論他的學習成績是好是差,道德是否有缺陷,他的人格都應該受到尊重。教師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在體育活動中,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尊重,才能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才能快樂的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體育教師愛學生,就要相信學生,要樹立"無差生觀"。

學生的智慧是多元的,性格特點也具有雙重性,體育教師要善於發現、揚長闢短、以長克短,差生往往只是某方面智慧因素較差,而在其他智慧方面,特別是體育素質方面卻可能一鳴驚人;在自我控制力方面較差,但在協作精神、集體榮譽感等方面則可能是好學生。體育教師要變看不到學生的優點、討厭學生為努力發現學生多方面的優點,欣賞學生的長處和每一點進步。

在知識資訊化的時代,體育教師很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可能遜於他的學生,特別是高中階段的學生,足球知識可能沒有痴迷足球的學生寬泛,籃球技能可能沒有熱衷籃球的學生與時俱進……,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放下架子與學生建立既是師生關係,又是互相學習的夥伴關係、朋友關係。體育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同時也要真誠地向學生學習,包括學習學生的良好品德和知識技能,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2)要從單一評價轉變成立體動態化評價

在體育教學中,評價單一性往往是造成體育教育失敗的重要因素。過去之所以有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用統一的目標要求來對待千差萬別的學生。一部分體育尖子無須做出什麼努力,就可輕而易舉的實現目標,而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而另一部分體育稍弱的學生,卻無論做出什麼樣努力也無法實現目標,屢受挫折而喪失學習信心、導致自暴自棄、一蹶不振。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多采用激勵性評價方式,幫助學生確立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學習目標,承認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始終牢記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使學生更加喜愛體育運動,因為評價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認識的過程,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提高。

(3)要從"為教而教"轉變成"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

教師為了最終不需要教,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在當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學會學習"比"學到什麼"重要得多。"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獲取的價值遠遠大於知識的獲取。通過教育獲得的知識總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識的獲取將是無限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為了最終不需要教,最重要的是習慣的養成,這種習慣包括按時作息的習慣、主動鍛鍊的習慣,喜愛運動鑽研的習慣,把鍛鍊當成一天必修程式的習慣,堅持的習慣,等等。良好的體育習慣能給予人實現成功的無窮力量。

(4)要從為學生的學習負責轉變成為學生的一生負責。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的責任僅僅是為學生傳授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和增強學生體質,而比較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這兩個健康維度。

體育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其還有愉悅身心的功能,能調節人的情緒,化解緊張的心理壓力,提高人的心理品質,給人帶來快樂。體育教師要讓學生把積存的能量和緊張以及壓力通過體育運動合理地釋放出來。

體育教育活動如果只是為學生的學業和體質考慮,停留在身體訓練的層面,這些學生將來就可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作為一個體育教師,承擔著比傳授知識、技術、技能更重要的責任,就是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作風和意志品質。更快、更高、更強,是體育的精髓,也體現了人類的一種精神,體育教師要意識到,在培養和教育學生樂觀向上、機智果敢、承受壓力、勇於擔當,團結協作,堅忍不拔等諸多優秀品質和能力方面,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得天獨厚的平臺和載體。“長跑”不是苦的代言詞,它同樣也能給人帶來快樂,只不過許多學生太急功近利只看到吃力的表象,境界未到而已。世上什麼水最甜?大汗淋漓、筋疲力盡之後喝一杯白開水;什麼事情最開心?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超越了一直難以突破的高度;什麼人最讓大家敬佩?是跌倒後能站起來,再跌倒後仍能笑著爬起來的人!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使學生面對困難與挫折,能積極應對,明白痛苦與壓力也是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生的真正快樂,在於不斷拼搏、努力向前的快樂,在於勇於克服困難的快樂,能化苦為樂、苦盡甘來的快樂。毛澤東同志青年時代在一師就讀時堅持清晨洗冷水浴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著名足球教練米盧在執教中國足球隊的經典語錄就是“態度決定一切”,中國足球的問題是環境的問題、體制的問題、技戰術體能的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種種事例都告訴我們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的人,如果我們培養的人只有身體健康,而缺乏態度,缺乏道德,缺乏情感,缺乏信念,缺乏作風,這同教育的最終培養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三、體育教師應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彰顯

這本書中強調要轉變教師的教育主體觀,要從以教師為本轉變成以學生為本,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往往就是單向傳授知識技,過度強調和看重教育者的主體作用,低估學生的能動性和潛能。體育《新課程標準》首先確立了新的知識觀,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前,學校倡導的三問三學課堂思維模式正是彰顯生本教育思想的有益實踐和探索,通過"以問導學"、"自問促學"和"設問測學"三個環節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體育課堂教學也有著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

例如:實心球投擲是正在實施的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專案內容,也是大學聯考體育專業體能測試專案內容。我在教學中,在教學開始部分,只是向學生強調安全教育和簡要說明投擲的方向、地點。教學中不規定投擲的方法,也不做投擲的動作示範和技術講解,讓學生自由地去練習。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慢慢的運動起來,有模仿別人投擲的,有邊想邊投擲的,有比一比誰投擲得遠的,有單手投擲的、有背轉身雙手投擲的、有雙手從下往上拋投的……運動的氣氛很濃,學生們玩得很高興,很投入,而且練習的方法很有創造性。練習一陣時間後,學生中就有請我投擲一次給他看的,有請我教他們投擲的,有問我怎樣才能投擲得更遠的,等等,由此切入實心球投擲教材教學的講解、示範和練習。在這樣的學習氣氛中,學生不但玩得開心,而且通過自身的感悟和體會深刻領悟到投擲專案的知識原理、掌握正確的技術技能。

在實施體育教學的實踐中,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先練後教,以問促教、以問促學,根據學生練習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適合學生的學習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小組交流,開發思維,自由發表獨特的見解和提出自己不同的做法,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相互協作的能力,給學生自主選擇和創造的空間,儘量做到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充分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最大效率的利用好課堂45分鐘,讓學生真正沐浴在體育的陽光中。

通過這本書讓我學習了體育新課程標準的相關理論,瞭解了體育新課程標準的深刻內涵與實質,進一步明晰了體育新課程標準的方向和目標。今後,我還要繼續努力,不斷充電,讓自己成為一名與時俱進的合格的體育教育工作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這幾天抽空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這本書裡面,談了關於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問題,有很多閃光的東西,雖然存在國家、社會、民情、地域等種種因素的差異,但書中許多寶貴的經驗仍然能夠為我們所借鑑。書中有個十分精彩的比喻,我很喜歡,他說:“教師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卻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滾落,就會破碎不復存在。”我不禁想到那些後進生,他們就好象不小心丟失了翅膀的天使嗎,那些學生的心靈,不是更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加倍呵護嗎?這對於我今後如何處理好和推優生的關係指明瞭方向。

在我們的周圍,往往有這樣的學生,上課不認真影響紀律;成績不及格影響平均分;品行不端正影響他人;行為不規範影響集體榮譽;一句話,他們是“後進生”。於是,為師者在埋怨“後進生”的同時,更是把與“後進生”作鬥爭當作班級工作的重心,或冷嘲熱諷,或嚴盯死防,或冷落懲罰,或驅逐出“班”。總之,大家都不能容忍“後進生”的存在,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後進生會攪混“班級”!可以理解:現在學校裡都在搞各種考核,平均分、升學率、及格率是校長乃至社會關注的焦點,考核排名結果與獎金、評先、職稱直接掛鉤,與名師、名校評選直接掛鉤,與學校、老師的前程直接掛鉤……試問,誰能不食人間煙火?

但,理解不等於贊同。沒有人會否認教育是一種崇高的事業,她的崇高主要體現在對現實的超越、對世俗的批判上,一味追求現實得失的教育非但無法讓人體驗崇高,反倒讓人覺得為師者是多麼功利,多麼自私,多麼目光短淺!靜下心來想一想,學校有強弱,師資水平有高低,辦學條件有差異,我們為什麼就不能容忍“後進生”的存在呢?一個後進生對班級而言是五十分之一,而對他的家庭而言卻是百分之百,哪個後進生不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呢?哪個孩子希望自己成為“後進生”呢?他們不是一直在努力嗎?只是,被不小心折斷了自己飛翔的翅膀,有誰知道他們的痛,他們的委屈?

其實,中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從生理、心理的角度看,他們渴望被喜歡、被注意、被關愛。而問題的根本恰恰在我們為人之師的教育者身上。由於教師的所作所為使得其他學生對差生側目而視,使得差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怎麼做得到的總是批評、訓斥,甚至嘲笑、諷刺、漫罵……,乾脆將錯就錯,破罐子破摔,竭盡搗亂之能事,叫你頭痛沒商量。

有多年教育體驗的老師都知道,當一屆屆的`學生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後,頭腦活絡、吃苦耐勞、善於合作、勇於創新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闊路相遇,大老遠跑過來叫聲“老師好”的往往是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逢年過節,跟你貼心地電話拜年或登門探望的還是這些你眼中曾經的“後進生”!

一旦懂得了這個道理,我們在面對這些受傷的天使時,怎能不頓生憐愛之情呢?要關注他們,並給他們更多的愛,甚至更多的偏愛。作為教師要善於與學生一起學習,做學生們的大朋友。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儘可能地讓他們感到老師的關愛。這樣的次數多了,學生心裡自然對教師積存著一份親近,自然感受到了教師的一份關愛。

當我們教師用愛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每一次過失,用愛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每一次進步,用愛的目光去關注學生們的每一個閃光點,用愛的心情去讚許學生的每一份成功時,我們就贏得了學生們的心,就獲得了教育的主動權。愛的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們體驗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如此可愛,他們的潛力是巨大的,無窮的!

對於後進生的教育工作,可能我們有一個誤區,就是隻是從知識技能方面對學生提出要求,對規章制度方面一樣的要求他們如何照著去做,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培養,頭疼治頭,手疼治手,只是表面的康復。這樣做只會讓學生甚至是教師越來越疲憊,如果開發了學生的主動性,我想學生在逐步發現自己的價值後,就不再會產生一些影響學習的消極情緒,老師的講解和督促始終是外部因素,學生主動要求進步,要求提高,這樣的形勢下,對後進生的轉化或許不會成為教師們的大難題了。

使學生有意識地從平時的學習中積累那種成功、自信的感覺,使他們保持一種渴望、充實的心情接受高技能的挑戰。開啟孩子的思維空間,拓展孩子的思維視野,讓孩子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對於知識的渴求,對於新事物的好奇心,這是無論多少次老師面對面的補習也無法比擬的提高成績的關鍵策略。這對於我們在教育第一線的教師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啟迪。

我相信,只要我們從內心中喚醒那些所謂的、相對而言的“後進生”,那麼他們將很可快成為人人誇獎的佼佼者!我會繼續研讀那些給教師的建議!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能成為更多人心目中真正的教書育人者!

願教師那暖暖的愛會讓我們的後進生再生羽翼,教師那深深的愛會讓我們的後進生象天使一樣在我們的眼前飛起!!

除了後進生的關係處理,本書在教育教學的思想上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下面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談幾點對我觸動最深的。

一、世界上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只有適合的教育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一個建議中提到,“我們作用於學生精神世界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的話語、周圍世界的美和藝術的美……”

古人有一種說法:“樂人易,動人難。”也就是說,讓人開心容易,要想感動人很難。其實我覺得,樂人和動人是語言的兩種不同風格,幽默的極致也能動人,例如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當你讀到:“9個剛剛在學走路的包括各種不同膚色、穿著各種各樣的破爛衣服的小孩,衝到一次民眾大會的講臺上來,緊緊抱住我的雙腿,叫我做爸爸!”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你的心裡能不一陣波瀾起伏嗎?

我想,一個語言貧乏單調、枯燥無味的教師吸引的學生恐怕也很有限。作為教師,我覺得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無論我們採用的是哪一種風格,只要能吸引學生就是成功的語言,教育的方法我不敢妄言,只是感覺如果這種教學方式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就是好的方法。

二、課堂質量是我要追求的目標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書中,我還讀到這樣一段話“‘批改作業本佔去了全部業餘時間。’……面對著一疊疊作業本要批改,不止一個教師會不寒而慄,這不僅是因為要耗費許多小時的勞動——令人苦惱的是,這是一種單調的非創造性勞動。”

這讓我想起一則黑色幽默,說有一位中學語文老師英年早逝,死後在人們辦喪事的時候,突然詐屍,從棺材中坐了起來,邊上的人都嚇呆了,兩股顫顫,手足無措,幸好,這位老師一個熟悉的朋友較為鎮靜,扯起了嗓子喊道:“那個,某某某老師,快來改作文。”話音剛落,屍體應聲而倒,再沒反應。這當然只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從中可以看到許多老師在作業堆中疲憊不堪的影子。

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減輕老師負擔的三個方法:第一、在每堂語法課上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書寫和記住可能犯語法錯誤的詞語;第二,為家庭作業的完成做細緻、周密的準備工作,以防出錯;第三,定期抽查:教師有時收幾個學生的作業本批改,只有測驗時才全面批改所有學生的作業。

前兩個方法是避免學生作業出現大量錯誤,教師批改起來才能健筆如飛,節省時間。我覺得,這是向我們課堂要質量的另一種說法,課堂質量上去了,批改作業的時間少了,等同於我們教師的生命就延長了。所以,可以這樣說:“課堂質量是教師生命的延長線。”後一個方法的提出,我覺得可以稍作修改,採取平時分層次、不定期抽樣檢查,測驗時候進行全面批改的形式。

三、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

在探討“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這個問題時,書中還有這樣一段話,非常詼諧有趣:“我不由得想起波蘭的著名教育家亞努什科爾恰克的話:‘指望別人給你拿出現成的思想,無異於讓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陣痛中去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思想才最寶貴。’如果你們想成為真正的能工巧匠,那就不要等待‘別的女人替你生產你懷胎的孩子’。只有你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比喻生動形象,很能發人深省。確實,現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充斥耳目,令人眼花繚亂,我們不能盲目地跟從,一味模仿不是明智地選擇,我想說:“克隆永遠到達不了藝術的高峰。”別人好的東西應該吸收借鑑,但決不能生搬硬套。

那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呢?我個人認為,除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傾注自己的智慧、自己活的思想的教學方法之外”,還應該有一個基本準則,那就是能最大程度發展學生能力、挖掘學生潛力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方法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追求的終點,但這個終點不像是高山,我們爬一輩子、幾輩子也不一定能到達頂峰,而且,個人的頂峰又不等同於全社會的頂峰。我覺得,在教學這條路上,只要你遵循上面提到的這兩個原則,才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