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法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民法學》線上即將結束,在培訓期間,仔細聆聽了煙臺大學校長房紹坤教授的講座,使我對搞好《民法學》教學有了更為深入、全面的瞭解,受益匪淺。

民法學以它的博大精深、邏輯思維嚴謹、應用性較強而著稱,它在大陸法系體系中被德國學者稱為“帝王法律”。民法教學的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民法課的教學一方面是在傳授專業化、規範性極強的法學基礎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又是在訓練和培養學生良好的法律素養。民法學學習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一個法學專業的學生後期其他相關法學學科學習的成效。通過這次培訓,在教學中,對以下幾個方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一)教學中,需要重視民法理念教育,訓練學生的法律思維習慣。民法學作為一門豐富的、實踐性強的法律課程,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改革和充實教學內容,在課程教學有限的時間內,需要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教師集中講授重點、難點內容,提高教學質量。首先採取的方法就是概念的解析,從概念入手開啟民法每一個法律制度的大門,不斷深化理解民法基本理論知識,讓學生在民法學習中對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公平正義、人格平等、契約自由、誠實信用”的民法理念在思想意識中深深紮根。理念教育形成的過程不是枯燥無味、單純的說教,而是通過經典案例解析民法中的基本原理,達到理論、法律規定與實踐的融合。個人認為,對於一個大二本科生(我們學校是大二開設民法學課程),在學習法學理論知識有限,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的情況下,不能僅僅列出案例讓學生自己做分析,而是需要其在瞭解一定基本民法知識的基礎上,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期達到理論與實踐的融合。

(二)需要合理設計課程結構,及時反映民法教學的時代要求。在課程內容的改革上,堅持系統教授民法體系,讓學生有一個完整的、系統的民法知識體系。另外,按照我國當今民法學研究的成果和民事立法的發展趨勢,將《合同法》、《物權法》、《智慧財產權法》分離出來重點講述,這樣的課程設計,符合了當前的司法考試知識的佈局要求,又擴大了學生對市場經濟法律的迫切要求。在學生學習了民法知識之後,專門開設民法案例分析課程,課程設計從案例入手,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去歸納出民法原理,用民法的原理分析案例中的民事法律關係。除此之外,專門開設法律諮詢、法庭審判等實踐課程,目的仍是訓練學生民法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沒有思考的學習是僵化的,教師課堂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有助於培養思辨型的學生。在啟發性教學中要教會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以及培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使用多種教學手段,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針對民法學本身的特點,使用課堂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使得案例教學與教學內容同步,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得課堂教學生動活潑,事半功倍。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民法原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可能會和民法打上摻壞罃,毫不誇張的說,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民法的框架範圍內,因此學習好民法,掌握好民法,運用好民法就顯得頗具實際利益和現實意義。

民法被稱為是撏蚍ㄖ母敓因此學習法律應當或者必須從研習民法開始。眾所周知,民法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龐大而瑣碎、完整而嚴密的理論體系。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民法學習過程中應當掌握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更好的對民法知識融會貫通,領會民法學的真諦。

對於民法學的學習方法,曾有諸多的民法學者撰文論述,我結合自己學習民法的實際感受和收穫來對學習民法的方法進行粗淺的介紹。

一、愛好第一,留意培養對民法學習的愛好

興趣是第一動力,熟悉和學習任何一種學科都應當建立在興趣之上,民法學習也是如此,只有對民法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在學習過程中一直保持學習激情和熱情,才可能有動力去對某個詳細知識點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很多人在論述民法學習方法時留意強調如何思維等方面,其忽略了興趣這一大前提,沒有興趣是學不好或者說是學不撟〝民法的。因此我們在開始學習民法時就要努力培養自己對該學科的興趣。那麼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習興趣呢?以下幾方面可以參考:如像本文開始的那段笑話一樣,把現實生活中一些大家熟知的現象想象成民法中的名詞和原理,這樣,一方面有助於我們理解民法中一些名詞的基本含義,更能使我們加深記憶,從而有興趣對這些知識深入學習;還可以通過對一件大家所熟知的事來進行小組討論或者辯論賽的形式來培養學習的興趣;此外可以介紹一些民法學界的知名學者,瞭解他們的求學經歷、畢業院校、學術成就等方面的情況,或許發現其中有自己的校友,這樣也會對民法學習興趣的培養產生一定刺激和促進作用。

二、點面結合,巨集觀上把握民法的完整體系,微觀上掌握民法的詳細知識點

民法是法學的摾洗蟾鐢,其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時間發展和完善的,是否能正確的把握民法的理論體系,對於能否把民法撗Щ釘、撗Ь珨、撗ё〝起著要害重要的作用。民法體系雖龐大,瑣碎的知識也很多,但真正把握起來並沒有那麼困難。孟德斯鳩曾說過:撛諉穹ù饒赴愕難劬裡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斖ü這句名言。我們可以看出民法的權利本位,即民法主要關注對於個人利益的調整和保護,我們每個人都可能也可以成為自己利益的國王。瞭解了民法的出發點,接下來對於其性質、基本原則等方面的理解就簡樸多了:既然保護的是個人利益,那麼其私法性就不言而喻;既然撁扛鋈絲梢猿晌自己利益的國王敓那麼其必然要遵守平等、公平、誠信等原則。自然人要進行交往,那麼必然會產生對某些事情的約定或者會對別人造成一些侵害,那麼民法體系中自然會有合同、侵權之類的內容,這樣看來對於物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內容就不難理解了。其實仔細分析,對於民法的理論體系,都是可以遵循著摫U細鋈撕戲ɡ益為本位數惱饊躉線來一步步推匯出來。把握了民法的基本體系,接下來就要求我們對體系中每部分的具體內容或知識點加以學習和掌握,就像蓋房子一樣,大致的框架弄完後,再開始對於房內佈局進行完善和補充。這樣我們的知識才是系統的,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對於每個知識點的學習,一定要把其摾斫饌笖、撜莆帳鞌、撛擻們蓴,不懂就問,勤於鞏固。這樣我們所建的摲孔訑才會更耐用,更穩固,我們的理論基礎才會更紮實,更充分,對以後的學習和研究也會起到撌擄牘Ρ稊的促進作用。

三、民法學習要堅持摯由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撊鬆Υ皆民法敓民法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早上買菜做飯會形成買賣關係,吃完飯坐車上班會產生運輸合同,下車不小心被狗咬會產生動物侵權問題,去醫院路上交話費不小心交到其他的號碼上產生不當得利問題......其實也正是因為有民法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和諧,變得穩定。我們學習民法不能單單隻從書本上的文字知識出發,還要結合現實生活來學習。我們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民法原理,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民法的價值,此外我們還要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即所謂民法學習要摯由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敗C穹ㄖ識只有能夠被運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才會被我們所熱衷;同時實踐活動也對我們的理論知識的鞏固和創新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民法學習過程中,要注重聯絡實踐,並在實際生活中豐富理論知識。這樣,也會更好的激起我們學習民法的興趣,更好的撘暈宜學,服務社會敗U庋的學習才是有成效的,才是有意義的。

民法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民法理論的高深也是建立在對一個個知識點的記憶和積累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克服暴躁和虛浮的學習心態,不要被一個較為複雜的知識點挫傷學習熱情。民法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謂是撏床⒖燉腫艛,而且我們時常會有撋街廝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數母芯酢N此我們要深入淺出的進行理論分析,廣泛大量的進行書籍閱讀,合理變通的解決現實問題。民法學習不僅僅讓我們學到專業知識,同時也會對我們人性的培養,人格魅力的提高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有理由相信撁穹ㄊ親罹喵攘Φ難Э茢,民法學習也會讓我們的人生路走的更寬廣,更美好。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3

經過一多個學期的奮鬥,民法這門課程終於塵埃落定,到了課程考核――寫案例分析與寫心得體會的階段了。

這門課程是屬於選修課,但它不像其它的選修課那樣早早及草草就結束。以及我們上課的方式比常規的課堂要有所不同,丘老師聰明的把我們帶進了機房與多媒體教室,讓我們領略了新穎的選修課教法,一改以前那種沉悶的課堂氣氛。值得一提的是,整個班100人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都是04級大二的學生。

在這個特殊的課堂氣氛學習和群體中,我的收穫挺豐富的。

首先,是法律知識的提高。之前,沒有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過一本專門的法律書籍。所學過的政治,法律基礎只是略略的涉及法律的皮毛,只是遊離在法律大殿的門外。民法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是防衛的金盾,是打擊不法侵犯的利劍。通過對總論、物權、債權、繼承權、人身權、侵權行為的學習和閱讀,我覺得對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掌握得比較牢固。從而,知道生活中在法律的規範下有那些可為,有那些不可為。

其次,令學習的視野更加開闊,手段更加豐富。在丘老師的指導下,我比較鍾情於網路資源的利用。校園網的民法學習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上面的文字與視訊案例都是緊扣民法課本的,它所選的《今日說法》更是讓人更直接更容易的理解案件的法理。除此之外,還有人大的民商法網可以提供更新、更快、更權威的資訊,引領我們的學習走在社會的前面。還有許多的網路資源就不一一細數了。課堂上的互動,是大學擴招後少見的場面,但我們還是做到了。在多媒體教室的學生小組案例分析演講是非常有趣味的,老師的點評更是令人茅塞頓開。通過在課堂上的演講,一可以檢驗法律知識的掌握程度,二來可以通過學習小組間的橫向的比較促進進步,三來可以個人與他人進行縱向比較取長補短。利用現代化的工具,進行小組合作競賽,是不錯的學習方法。

第三,通過學習瞭解到自己的許多不足。比如語言的表達(雖然大學聯考語文考了745分)、演講的技巧、組織討論的能力、邏輯能力等等與現在和以後謀生息息相關的技能。有時真的覺得自己挺悲哀的。真的感謝老師在這方面對我們的建議與提醒。

我個人認為,班的人數規模還是過於大,如果人數更加少效果會更加好,如果能達到一個自然班的標準就好了。但心裡清楚,對於選修課這幾乎是不可能事件,發生的概率接近零。其次,覺得學生老師之間,同學之間face to face,one to one的機會應該多多給予。

總的來說,我沒有後悔選擇這門選修課,因為投入時間有了收穫。謝謝老師!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近期,我參加了《民法學》的培訓,受益良多。

此次培訓我聽到了房紹坤和郭明瑞兩位教授的講授,他們從“民法課程建設與民法教學的幾個問題”到“關於侵權法立法的有關問題”,再到“物權法示範課”,每一講都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從中可以看到兩位老師深厚的理論和實踐積澱。房教授通過“基本特點”、“主要環節”以及“示範”,對“物權法案例討論課教學的開展”做了很好的講解。結合聽課筆記和我的思考,我談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體會。

一、案例討論課的基本特點

首先,房教授提出,課堂教學中我們強調互動,但是學生的參與程度並不是很高,而案例討論課教師可以通過案例這個中介使學生置身案例的情境之中,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使我更充分地認識到了開展案例討論課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案例討論課教學強調學生的實際參與和師生互動,強調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昇華理論的學習。

要開展好案例討論課的教學就要把握好案例討論課教學的基本特點,房教授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講述,分別是案例討論課是一種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和民主式教學方法。強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所以教師要注意角色的轉換,要主動聽學生髮言、討論,老師起主導作用。案例討論課教學是一種民主式教學,師生是平等的,可以爭論、辯論,各自提出觀點,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案例討論課教學的主要環節

房教授從案例的選擇、課前準備、課堂討論、總結評析四個環節作了具體的講述,聽後使我茅塞頓開,以後再開展案例教學就有了章法,也知道要從哪些環節入手搞好教學,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案例選得好,課程就成功了一半。”房教授強調了案例選擇的重要性。

他認為要注意案例的新穎性,要選取最新的案例,才能貼近生活,瞭解司法實踐中發生的實際問題;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要選擇與理論密切相關,針對核心問題和基礎理論,有一定典型性的案例,可以縮短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培養學生的能力;要注意案例的適當性,考慮案例自身的性質和學生的基本情況,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也不能太難;要注意案例的啟發性,適當地拓展知識的可能,體現法律知識和法律適用的問題。

房教授強調要做好課前準備,要求教師深入分析和思考,吃透案例,瞭解相關的知識背景、備選的解決方案,並做出預案,要思考如何組織課堂討論並事前做好準備。

房教授提出了課堂討論的三種方法,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對我以後的教學有很強的指導作用。這三種方法分別是:

1.評析法院判決的正確性;

2.設問的方法;

3.學生直接分析案例,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針對不同案例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

課堂討論環節,房教授強調一定要在老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展開討論。可以分小組,按班級討論,可以先小組彙報,再開展班級討論。無論哪種形式,學生應該是主角,教師是主導,協調案例討論,老師儘量少講,多點拔,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只是在疑難之處、關鍵之處、重點之處適當提供思路、暗示,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不要當面說學生,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總結評析環節,房教授要求教師要針對案件本身的法律問題,涉及到的知識點、學生討論情況、學生的答案進行適當的點評。鼓勵學生的積極性,表明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繼續探討和研究。

三、我的體會和今後做法

案例討論教學法旨在啟發學生思維,鍛鍊學生的能力。案例討論教學法的主線是教師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討論來指導學生去理解法律理論和原則。所以案例討論教學法對老師的要求是很高的,這要求我今後加強自身的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才能更好地吃透案例,掌握好課堂討論,起到好的效果。

針對一些具體的民事制度,我可以設計具體的案例,在課堂上用來作為授課內容的佐證。一方面可以形象的展示抽象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起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效果。

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我可以選取有代表性、有相應難度的教學案例列印成冊,提前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案例資料認真閱讀、分析並做出判斷。

選取案例的途徑可以拓寬,可以從“焦點訪談”、“今日說法”、“法律講堂”、“大家說法”等電視欄目中選擇,也可以從報紙文章中選擇。案例編寫中提出問題這一步非常關鍵,這關係其利用價值大小的問題。所以,從何種角度評價並提問,必須既要集中抓典型,又要綜合考慮,從深層次、多方面挖掘。

案例討論教學法離不開教師的講解,但是應當精講多練,我要精心提煉和設計必須講授的理論內容,以騰出足夠的教學時間給師生研討案例。另外,還要注重貫穿啟發式精神。在案例法教學活動中,我扮演的是經驗豐富的“引導者”角色,應當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輕易地就某一問題下結論,而是通過各種巧妙的設問、提問、討論等去幫助學生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在課堂上講述一定的法學原理根據需要採用虛構或真實的案例,展示法官根據這些案例所作的各種判決來反映各種法理學流派的特點,讓學生們可以瞭解,法官是如何根據他對法律的本質和目的認識以及對法律制度的認識來參與法律程式的。同時,為了做到公正的判決,法官是如何解決他們所面臨的難題的。根據這些虛構或真實的簡要案件事實讓學生根據他自己對法律的理解,以及他所學到的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如民法、刑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對此作出判斷和裁決。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學生在運用法律推理時出現的錯誤和法律知識上的缺陷,引導學生對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再好的教學方法,不會用或者用不好也是枉然。所以,我今後要堅持做到課前仔細設計、演練;課上進入角色,充分發揮;課後認真總結,以求熟能生巧,漸入佳境。這需要長期的積累與不斷的實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5

一、構建框架學習法,掌握民法理論的主線。

總的來說,民法理論分主體、客體和內容三部分。

(一)主體部分是自然人、法人還有其他組織(《合夥企業法》對“其他組織”會有更明確的規定),其內容主要體現在總則部分;

(二)內容是指主體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民法有五大類權利,即:物權、債權、智慧財產權、人身權和繼承權,它們構成民法的分則,分別有《物權法》、《擔保法》、《合同法》、《智慧財產權法》、《婚姻法》等單行民事基本法予以充實。物權分自物權(所有權)和他物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而債的來源又有五種:合同、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締約過失和侵權行為;

(三)客體是指權利、義務共同指向的物件。不同民事法律關係的客體是不同的:物權法律關係的客體是特定的物,客運合同的客體是運輸行為等等。可以看到,民法學是一門體系很強的學科,我們只有從巨集觀上把握其框架才能更好地體會細節知識,將部分置於整體之中,避免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的盲目學習態度,我想只有整體性地把握民法才能進一步完善細節。

貫穿於整部民法的一條主線就是民事法律行為,民法的精髓也在民事法律行為這一部分。《民法通則》第54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並且法律行為產生意定之債,事實行為產生法定之債。我們要想學好民法,認真學習、領會這條主線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根深才能枝繁葉茂!

二、經常翻閱、反覆鑽研重點法條,進行相互比較,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雖然我們不必背誦看似枯燥的法條,但我們必須能夠熟讀,只有經常拿來翻閱並認真體會才能日益曉得其道理。拿合同的效力來舉例吧,對合同效力的認定一直是理論和實務的重點,合同的成立一般需要雙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即可,否則合同不成立。例如某位教授開講座並在講堂外出售其著書,有意購買的人需在門口桌子上的本上填寫姓名,某同學去聽講座誤認為是簽到本就在上面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試問合同的效力如何?該同學並沒有要購書的意思表示,因此即使其在本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構成合同成立。由此可見,意思表示一致是合同成立的要件,而合同只有成立了才能探討其效力,《民法通則》第55條即是合同的生效要件的描述: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缺少任何一條就認為合同的效力有瑕疵:

缺少(一)中所列條件的要看缺少的程度認定或者無效或者效力待定(包括沒有代理權和沒有處分權的可以統稱為“沒有能力的”一般認定為效力待定,這就涉及又到追及權和撤銷權的問題了);

缺少(二)中所列條件為意思表示有瑕疵,即存在欺詐,脅迫或顯示公正等情況的,依照《合同法》只要損害的不是國家的利益就認定為可變更,可撤銷合同,這是從鼓勵交易的角度出發的;

缺少(三)中所列條件則直接認定為無效。可見對於合同的效力認定只要我們能抓住並領會幾個重點法條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下面我想重點拿出一個法條來,《合同法解釋》(一)第九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但只要未規定辦理登記等手續後生效的,不登記不影響合同效力,但標的物的所有權及其他物權不能轉移。這一條可以解決很多的難題,例如法律規定質押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但如果沒有采用書面形式合同的效力如何呢?第九條就告訴我們答案:合同有效。《物權法》規定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物時設立,沒有交付質物質權就不設立,但質押合同是有效的。類似於《物權法》第15條,這就是著名的物權與債權相區分原則,這也解決了現實中存在的一房多賣的問題,還涉及什麼是物權行為、什麼是債權行為、什麼是處分行為、什麼是負擔行為等更深的理論問題,所以我覺得在看法條的時候一定不能囫圇吞棗,要多認真思考,學會融會貫通。

三、引入法理學的知識,探究民法立法意圖,培養民法基本理念。

民法的理念有公平、平等、促進交易、維護社會的穩定等,任何一個法條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例如,物權法定原則,不動產以登記簿上的登記,動產以佔有作為公示方法從而產生公信力來維護社會的穩定;善意取得制度就是為了保護善意取得人的利益而間接“損害”了實際物權人的利益,這是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和交易的安全而設立的制度。

在進行法律解釋的時候,尤其需要法理學的知識予以補充,如採取文字解釋、體系解釋、目的解釋等方法。還有一點要注意,民法通常是以過錯作為歸責原則(除了法定的無過錯歸責原則的適用情況和依公平原則處理的)。這些理念性的東西我們思考或用的多了自然就會提高我們的分析能力。

四、採用案例分析學習法,理論聯絡實際。

圖書館和書店裡會有借配套的案例教程,它往往會使我們明白法條當中一些不理解的部分,漸漸就會明白這個法條究竟是什麼意思、將來會用到哪些場合,平時我們也可以去看相關的報刊雜誌刊上所載的案例,這個過程我們不僅會運用民事實體法還可以使我們注意到舉證責任的分配、法官判決等等,同時也是提高民法素養的不錯的選擇。

剛接觸民法時覺得它很難,就耐著性子一遍遍地翻閱課本,尤其是總則部分,反覆看仔細想,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去請教老師,慢慢就有了屬於自己的方法,現在覺得民法還是挺有意思的!著名的辛普森殺妻案,最終辛普森的律師團說服了陪審團,辛普森被宣佈無罪釋放,但民事賠償數額卻高得驚人,為什麼呢?認定標準不一樣!刑事要求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排除一切合理懷疑;而民事是高度蓋然性,有很大的可能性就可以承擔民事賠償了,民法真的很神祕,等待著我們去潛心挖掘。以上是我在學習民法這門課程中的一點感悟,由於寫作水平有限,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6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出臺,有利於推進民事法律體系化,有效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現人民群眾美好幸福生活提供製度保障,為執法和司法提供基本遵循,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紀檢監察組織作為政治機關、專責監督機關,應當主動走進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把群眾工作貫穿監督全過程,以務實高效有力的監督推動和保障各項民生政策落地落實,督促有關主責單位想民所想、急民所急,積極主動、設身處地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在紀檢監察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貫徹好《民法典》精神,進一步彰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進一步規範權力執行?筆者認為,各級紀檢監察幹部要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要立足自身職能職責,進一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要嚴格依紀依規依法辦事,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的能力。要慎用嚴用審查調查措施,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格權”。要履行好高度注意義務,切實保障審查調查物件的合法權益。要搞好實名舉報回覆工作,讓信訪舉報人的知悉權監督權反向推進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要堅決懲治侵害群眾合法權益及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要加大民生監督力度,讓群眾平等地享受國家政策紅利。要強化作風建設,進一步暢通幹群間的“連心橋”。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7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凝聚著14億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夢想。民法典是一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有利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動社會共建共治共享、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樹立法治大國形象、提升國際法治話語權的大法。

民法典與我們的生活聯絡十分密切,可以稱之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民法典有7編加附則共84章、1260個條文構成。第一編為總則,之後依次為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和侵權責任編。這裡面其實把一個人在社會上,從出生到死亡所擁有的權利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方式全部講到了。

總則講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作為參與社會生活的主體,他們的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講的是人們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資格。

第二編物權則是講人在社會上實際擁有哪些權利,你已經佔有什麼、你該佔有什麼、不該佔有什麼,講的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安身立命的能力。人在社會中,有了物權,有了物品要進行交易,接著進入下一編合同。

有了交易,人吃飽喝足了,就開始考慮自己能活多久、活著要不要講仁義禮智信等方面,那就進入了第四編人格權,其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個人的智慧財產權,個人資訊保護。有人說推銷電話是盜竊,因為他未經同意打電話佔用了你可能1秒時間,相當於偷走了你的1秒時間,畢竟人的生命是由時間組成,偷竊時間可能比偷竊物品還嚴重。人格權入編曾有爭議,但人格權只有入編,民法典才具有“人格”。

第五編是婚姻家庭,人在世上,每個人的身份特徵最主要的就是家庭。歌手費玉清在退隱時曾說過一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他說父母去世後,感覺人生失去了歸屬,舞臺和掌聲彌補不了他的失落,因而決定退隱,不再唱歌,講的就是家庭的重要。

有學者說應該叫家庭婚姻,先家庭後婚姻,但是普遍認為是先婚姻,後家庭。人在社會上通過一種自願的行為,歸屬到不同家庭中,再組成這個社會。婚姻和家庭當中有很多權利義務的分配,比如說婚姻怎麼去締結,怎麼去維持,怎麼去解除等等。婚姻家庭編涵蓋了婚姻法,我國除了憲法之外,最早的便是婚姻法,於1954年出臺。

有了家庭婚姻之後,會產生一個後續分配的問題,這就產生了第六編繼承。這一編解決新生代和老生代代際之間的關係,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死亡之後,人的財產等等怎麼處置,就要通過有序繼承來解決。

第七編講的是侵權責任。侵權是現代社會生活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侵權不一定要故意,比如陽臺放了什麼東西,不小心掉到樓下砸到人,房主不是故意的,但依然有責任,是過錯。現代社會侵權行為與傳統侵權行為相比,種類繁多,有些甚至不易察覺,不用面對面。比如網路辱罵,黑客竊取賬號等等。

民法典1260條,基本把每個人的社會生活都囊括進去了。民法典把看似有關沒關的一串法律,串到了一起,實際有著深刻的哲學思維和邏輯體系。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民法典重在保護私權利,實際上,民法典就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事關每一個公民從出生到死亡這一過程中所有的法律,與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我們都應該好好學習民法典,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8

5月2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標誌性立法,對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在這部七編,84章,1260條的民法典中,處處彰顯著對“人”的深層次關切。可以說,民法典中的每個條款都是民本情懷的生動映照,字裡行間都書寫著“接地氣”的關懷,是一部彰顯“人民至上”理念的人民法典。

國家治理現代化,人格平等是關鍵。民法典的編纂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立法宗旨。弘揚人的主體地位,“平等”與“保護”貫穿法典始終。在體例上將人身關係置於財產關係之前,體現了“先人後物”的立法精神。法典單列了人格權編,廣泛確認公民享有的各項人格權。在此基礎上,民法典明確“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人格權編則明確界定隱私以及侵犯隱私權的不法行為,規定個人資訊收集、處理的基本原則以及國家機關對個人資訊的保密義務等,構成了規範國家權力、保護人民權利、促進社會發展的基本法律依據,為民事主體參與國家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民法典,守護“人民的利益”。編纂民法典是具有重要標誌意義的法治建設工程,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強盛、文明進步的象徵。相信隨著民法典的誕生和實施,必定更好地守護每一個公民利益,也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完備的法治保障。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領域結出的碩果,是一部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民法典,是老百姓的生活百科全書,它的實施關係千家萬戶,做好《民法典》的普法宣傳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明法於心,守法於行。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而普法就是要幫老百姓瞭解熟悉這本“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法律要發揮作用,離不開全社會對法治的真誠信仰。只有在普法中把人民群眾的法治需要真正重視起來,才能讓全社會更好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進而培養起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

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注重宣傳形式。一方面要做到線上宣傳廣覆蓋。充分利用網站、兩微一端、電子顯示屏等新媒介,不斷提高民法典普及宣傳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另一方面要做到線下宣傳講實效。通過張貼宣傳掛圖、設定宣傳展板、懸掛橫幅、更新普法宣傳欄、入戶走訪面對面等方式,向廣大群眾宣傳民法典,普及相關法律法規。

民法典普法工作要抓好具體措施。一是要通過講解《民法典》立法背景、重要意義和重點內容,引導廣大群眾關注民法、學習民法、運用民法、維護民法,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思維習慣。二是緊扣重點物件。將民法典規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學法用法重要內容,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內容和單位部門“誰執法誰普法”責任清單。三是深化宣傳成效。對《民法典》進行系統梳理,突出重點和框架,供全體黨員下載、查閱、自學,確保宣傳效果喜聞樂見、入腦入心。

廣泛深入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營造濃厚社會氛圍,要把民法典普法工作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重點來抓,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形成鋪天蓋地的強大聲勢,努力營造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真正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成為指導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各級領導幹部要充分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帶頭尊崇民法典、敬畏民法典,自覺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把掌握和運用民法典作為履行自身職責、做好群眾工作、推動改革發展的必要知識、必備能力、必需本領,不斷提高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能力和水平。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典,意味著規範,系統。法典,是對法律的提煉與整合。薩維尼說:“法典是對全部現有法律系統性的整理與編纂,並且具有由國家賦予的排他性的唯一的法律效力。”培根說:“應當制定一部法典的時代,必當在智慧上超越此前的一切時代,因此一個必然的結論是,其立法能力必定為其他時代所不及。”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首部民法典的問世,為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保障人民權益具有重大意義。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將因這部法典的誕生而被深刻改變。

作為新時代的法典,民法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得以實現。例如,民法典規範了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係和財產關係,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民法典的到來,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讓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更加有序,讓社會更加和諧。

作為一部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法律,民法典的實施,在我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先後經過4次修改,歷時五年,終於頒佈實施,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他的出臺緊扣時代脈搏,迴應時代需求,它標誌著我國私權治理體系的雛形基本形成,我國對於民事權利的保護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我們相信,作為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標誌之一,民法典必將成為新時代制度文明的重要基石。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經濟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係不斷變化,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體黨員應順應時代潮流,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要堅持問題導向,適應技術發展進步新需要,在新的實踐基礎上推動民法典不斷完善和發展。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我們要充分認識頒佈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

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實施好民法典,重點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實施好民法典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實施好民法典是提高我們黨治國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民法典頒佈實施,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解決了民事法治建設的所有問題,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要發揮法律解釋的作用,及時明確法律規定含義和適用法律依據,保持民法典穩定性和適應性相統一。

第三,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各級政府要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

第四,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萬多字,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複雜的一部法律。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引導群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範,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要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加強對青少年民法典教育。

第五,加強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理論研究。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儘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半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國民法典就此誕生,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國人民擁有了一部真正屬於自己的民法典。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著“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要用法律武器維護人民權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決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環節。

“民之所安,法之所繫”,民法典作為一部“新法”,對現有民事法律進行了梳理、整合、完善,使之更加全面完整,更具系統性、協調性。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權利種類,確認和保障民事權利,加強對弱動群體的保護,迴應了人民群眾需求,切實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黨員幹部要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為了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首先自身要學法法懂法,將法律學習及運用貫徹到工作始終。要自覺通過各種形式學習各方面的法律知識,強化法學理論素養,提高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及水平,全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謀利益,運用法律武器切實保護人民的權益不受到侵犯。

公平正義是提升群眾獲得感滿意度的前提。新時代下,人民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後,必然對公平正義有更高層次的需求。要順應人民的需求,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民法典確立了法人制度、代理制度、物權制度及合同制度等相關民事法律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切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黨員幹部要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守護好社會公平正義。“打鐵還需自身硬”,維護公平正義首先要從自身做起,要始終把公平正義作為一種品德修養、政治情操,要堅持公道正派、公正無私,堅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的觀念,堅持原則按規矩辦事,自覺抵制人情風、關係網,戒行“潛規則”“亂作為”,將公平正義貫穿於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人民服務至上,體現於為民辦好每一件實事,體現亍為民服務的每一細節。民法典貫穿人民服務至上的立法原則,對人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和隱私權等諸多方面作了相關規定,充分體現了法律對人民安全的守護。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守法律至上、權由法定、依法行權的思想,自覺運用法治思維為人民謀劃、發展、推動、完成工作,嚴格按照法律規範為人民想問題、作決策、幹事情、定政策,堅決杜絕發生“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真心真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領導幹部更要做好模範,深入群眾,不群眾打成一片,把人民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帶頭捍衛法治,依法辦事,堅決樹立法律權威性,保證人民的並福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我是文院的學生,但是考研想考法律碩士,選修民法學,主要是為了聽一下老師分析地一些案例。因為有些時候,光有理論知識是死板的,只有跟案例結合起來,才能理解地更加生動,記憶才能更加深刻,更有利於民法的學習。

就這樣,在每節課老師生動的案例分析下,那些生硬而又嚴肅的法律條文變得鮮活,對民法的瞭解也更加深刻。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發現,民法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需要維護的就是自己的民事法律權利。

下面,就結合一下我的所學,談一下學習民法的心得跟體會。 首先,從民法的定義來說,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中發生的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和。在我國《民法通則》中就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係和人身關係。

由此展開來看,民法是解決民事法律關係的法律依據。而民事法律關係是由民事法律規範所調整的社會關係。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規範所確認和保護的社會關係。此時,民事法律關係又分為財產法律關係和人身法律關係,絕對法律關係和相對法律關係,物權關係和債權關係這三類。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不同於民法中的“人”,它可以是公民(自然人)、個體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法人和合夥組織等,國家作為一個整體,在特定條件下也能成為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民事法律事實根據客觀事實是否與主體的意志有關,可以分為事件和行為兩大類。

民事法律關係的主體可以是公民。這裡的公民是指具有我國國籍,根據我國的法律規範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自然人。其中由兩個屬性,是自然屬性和法律屬性。公民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公民的民事權利是從公民出生時開始,結束於公民死亡之後。民事行為能力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及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其中,年滿18週歲的我國公民就具有了行使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權利或者年滿16週歲且經濟獨立的也可以行使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滿十歲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都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凡是未滿十週歲且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能力的,都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

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相關內容。宣告失蹤是指經利害關係人的申請,由法院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式,宣告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限的公民為失蹤人的民事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指經利害關係人申請,由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式,判決宣告下落不明滿一定期限的公民的死亡的民事法律制度。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並將於2021年1月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典》作為社會的基本法,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民法典全面提升了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呼應了我國國情的現實需要,通過具體規範,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民法典》的頒佈,是維護人民權益的客觀需要,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資訊保護、私有財產保護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的頒佈,讓公民更有尊嚴地生活,保障人人享有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婚姻自由權,還有各種各樣的財產權利等等,標誌著我們國家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標誌著我國依法治國邁上新臺階。

正所謂“民之所安,法之所繫”。《民法典》是保護人民的法典,它關係著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生活的百科全書。她很溫柔,守護陪伴著每位公民的生老病死;她很霸道,出臺之後,現行的民法通則、物權法等相關法律將不再保留。它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意願。因為它完全來自於人民的生活和實踐。無論是生活中遇到的高空拋物、房屋價值想“提前變現”,還是在消費中遇到的“套路貸”、“校園貸”、“高利貸”;無論是在出行中遇到的霸座、老人倒在地上不敢扶,還是遊走在網路中的Q幣、網路遊戲裝備等等,民法典都給出瞭解答,豐富地展示了與人民生活相關的點點滴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部自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不僅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也將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提供給制度保障,發揮基礎性作用。

時過境遷,生活變化反映社會發展,生活進步得益於科技發展,《民法典》為中國創新創造保障開路。《民法典》也是市場經濟基本法,伴隨著民法典的不斷完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製度優越性不斷顯現,“中國名片”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中國車、中國橋、中國路等中國奇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式的發展。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人民用勤勞和汗水創造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一躍而上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成果來之不易,其中和諧安定、科學規範、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是關鍵,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的體現,為中國創新創造提供了不斷成長壯大的優渥環境。民法典的出臺,彰顯了“中國之治”的力量,記錄著中國法治的改革歷程,是中國人民一生守護的人民情懷。

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具有里程碑意義。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帶頭學習民法典。民法典增加了民事權利種類,確認和保障民事權利,完善了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迴應了人民群眾需求。黨員幹部要始終堅持更好地維護人民群眾利益,自身首先要學法、懂法,將法律學習運用到工作中,要自覺通過各種形式學習法律知識,強化法律素養,提高法治思維,提升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切實做到雲紅法律武器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侵害。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帶頭遵守民法典。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要深入群眾,做好模範,真心實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

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帶頭維護民法典。要善於運用法治方式開展工作,強化民法典在維護群眾權益、化解社會矛盾、發展市場經濟中的保障作用,用好民法典來造福社會,營造公平正義的良好環境,激發新時代幹事創業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