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通用15篇)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通用15篇)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1

閱讀篇目:《原來我也是有信念的人》

感悟: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教師也是一項清苦的職業。如果沒有信念的支援,很多人就放棄了這份工作,支援我做老師的'信念很簡單:吃一口飽飯,面對學生要對得起天地良心,這個良心也促使我不斷地更新教法,認真鑽研,儲備知識。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2

讀一本好書,是與偉人的精神交流;讀一本好書,是為心靈尋找生長的沃土;讀一本好書,是充實靈魂的必然需要。我喜歡讀書,並在讀書中享受著快樂。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讓我感受頗深:

一、“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

有時候,我常常感覺時間不夠用,想讀書卻感覺抽不出時間。蘇霍姆林斯基在第二條“教師的時間從哪裡來?一晝夜只有二十四小時”中給了我很好的幫助。是的,時間總是會有的。只要合理的安排時間,並且有一顆迫切讀書學習的心,我們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動力去讀書。

二、“興趣的意義何在”

一直以來,不少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而且常常被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任老師如何苦口婆心,都沒有什麼改變。蘇霍姆林斯基的第二十一條建議“興趣的意義何在”,給了我很好的啟示。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自己迫切的想去學。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要比質問孩子為什麼不愛學要好得多。

那麼,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呢?其實,問題不在孩子,而在老師。首先,老師應該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讓孩子喜歡你,願意聽你說。孩子就很有可能,因為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這門學科。其次,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就好像看一場節目,演員如果毫無變化沒有表情,那麼觀眾當然就不願繼續往下看了。沒有任何孩子,願意端坐不動地聽別人在臺上作報告的。

得到這個啟示後,我很快就運用到了我的課堂教學中。在執教一年級下冊《識字四》這一課時,我根據課文內容,製作了畫面生動的課件。當孩子們看到“飛舞的蝴蝶”“爬來爬去的蜘蛛”“游來游去的蝌蚪”時,一下子就被課堂內容深深吸引。然後,我用動畫的形式,將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分開然後合攏,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了形聲字的規律,也體會到了學習漢字的樂趣,課堂效果非常好。我想,其實孩子們的興趣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只要老師用心去準備,去設計你的課堂。那麼,一個充滿趣味的課堂,就能夠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興趣。

三、學會積累經驗

剛剛參加工作這幾年,常感覺自己有些力不從心。這與個人經驗是有緊密聯絡的。蘇霍姆林斯基在第四十三條建議“怎樣學習別的教師的經驗”。這一點上,讓我受益良多。他指出,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練習本里的作業都完成的很好,那麼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裡可以學到許多東西。學生的練習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鏡子。而學習別人的經驗,也並不是把所有的'東西按部就班。要先深入瞭解自己的班級情況,根據自身特點去研究管理自己班級的最合適的方式。教學水平的提高,就要靠勤學勤問,刻苦鑽研了。

在執教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的《吃的學問多》這一課時,我感受頗深。看起來很簡單的內容,但要引導孩子們自己去發現去學習正確的行為習慣,就需要老師提高教學的“藝術”了。我一邊自己鑽研,一邊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們,虛心求教,努力探索。最終,取得了“區優質課二等獎”的好成績。

我校自20xx年開始,就啟動了“1+N”計劃。這個活動,給我們青年老師帶來了很多可貴的幫助。使我們能在一個溫暖的團隊氛圍中,學習和積累豐富的經驗,快樂迅速的成長。給我的職業成長的道路點亮了一盞明燈。

四、教師腦力勞動素養決定著學生的腦力勞動的素養

在課堂上,學生對問題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掌握新教材的,這裡面儘管學生有其自身的動機所在,但教師的引導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學生的勞動素養乃是教師的勞動素養的一面鏡子。”教師想要在課堂上看出學生的腦力勞動如何並適時地進行引導,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身上,而要想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生是如何思考上,就必須對所教的教材有深厚的瞭解,必須掌握足夠多的知識。“教師在自己的關於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則學生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越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才有精力去顧及學生,才會根據學生的腦力勞動情況而隨時自己將要採取的措施。

五、關於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問題

儘管國小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我們必須要關注他們抽象思維的發展,因為抽象思維是學生認識世界、開拓眼界,持續發展的一條必以之道。有些學生在低年級學習比較好,而到了高年級學習卻落後了,“這正是由於沒有藉助抽象思維來發展他的頭腦所造成的可悲後果。”“要使學生識記和保持在記憶裡的東西越多,就越有必要進行概括性的研究,使學生通過思考和推理而脫離開具體的東西。”要想使學生脫離開這具體的東西,必須建立在對事物、事實和現象深入理解的基礎上,沒有理解的識記和在此基礎上的概括對兒童來說都是有害的。

閱讀優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說:“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書籍對少年來說,並不是真理的倉庫,而是內心體驗的源泉。”其實,不僅僅是少年,所有的人都會在閱讀書籍中找到無限的快樂。讓我們閱讀並快樂著!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3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讓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的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裡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裡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絡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4

作為一名一線的國小教師,在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涉及內容最全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範梅南先生說,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要讀書,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

在這短暫的幾個月裡,我讀到了平時沒看過的書。讀書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感覺收穫頗豐。

第一,讀書方法。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於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後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於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於日後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註的,效果大不一樣。

第二,讀書促我成長。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裡,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裡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穫,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5

閱讀篇目:《我的閱讀"行為教育"》

感悟:讀了這篇《我的閱讀"行為教育"》,使我明白到閱讀寫作是十分重要的,閱讀不但對自己的.人生,對學生的影響,對自己的心靈都有深遠的影響,看到作者的閱讀人生,令自己也有了閱讀的衝勁,不再為自己找籍口,讓閱讀豐富自己的人生。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6

張萬祥老師編著《幸福教師的60個“不”》這本書彙集了幾十位一線教師的60篇案例,深入淺出地把教師的失敗展開了晒在太陽底下讓我們去品評,不失為一味“心靈雞湯”。“當念遇到挑戰時,不該固守成規”、“當素養遇到考驗時,不該丟失師德”、“在溝通的時候,不該忘記尊重”、“在轉化後進生的時候,不該草率行事”、“當需要更新觀念時,不該固步自封”、“面對專業成長,不該無動於衷”,讀著這些生動的案例,我誠惶誠恐地在反思,我過去有過這些過錯嗎?我更鄭重其事地告誡自己,這些事情真的不能做,現在、以後都要以此為鑑,只有這樣,身為人民教師的自己才會真正獲得幸福感,並能伴隨一生。

在這60個“不能做”的背後,我領悟到要想做一個幸福教師,一定要具有四大要素:師德、師能、師智、師魂。

一、立師德

師德,就是愛的情懷。讀懂了這種愛,我們便能更好地詮釋我們身邊平凡事例中那熾熱的愛心,文人們歌頌: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確實,教師是引領孩子們成長的導師,除了教他們文化知識外,還要教他們為人處事,這首先就要求教師自身要起表率作用,心中有愛,懂得關愛,學會珍惜。教育的真正目的應該是培養完滿的人格,使我們的學生成為幸福人生的創造者。我們都應該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貫穿關注生命健康與幸福的生命教育,甚至把它作為教育的價值追求,我們的教育不僅要對學生的升學考試負責,更要對學生一生的生命質量負責,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教育應該充滿對學生生命的關愛、體貼和關懷,應該讓學生感到當下生命的豐滿和幸福。當學生知道一個教師是真誠地熱愛他們時,他們的感情大門、智慧大門就會向你開啟。

二、強師能

作為老師,得到學生的肯定和認可是最幸福的,我們除了用心去關愛學生外,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學識,具備多種能力:教育教學技能、課堂駕馭能力、人際關係處理能力、更新知識的學習能力、創新的科研能力、高雅的審美情趣……

我認為讀書可以拯救自己,幫助自己,最大程度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時代,資訊瞬息萬變,不學習便跟不上形式,跟不上時代。一個教師,只有自己博覽群書,胸有丘壑,方能在新形勢下的課堂上駕輕就熟,一些具體的細節如怎樣調控課堂、怎樣設計教學程序等,在教學過程中自然就會有方法。文化素養豐富的`教師才會對學生的學習有豐富的、細膩的和個性化的理解,課堂上才不會簡單重複,也才有深刻的東西能吸引學生。任何一個學習者如果在學習中不能獲得成就感,或者懷疑所學知識的價值,就很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我們的課堂就不能讓學生學得到收穫。從另一方面說,當課堂失去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的幸福感又從何談起呢?

三、培師智

師智,就是教師教育的智慧。由於教無定法,由於我們面對的是性格各異的學生,所以教學情景多樣,出現的情況難以預測。面對瞬息萬變的教育情境,準確迅速地作出判斷,恰到好處的妥善處理,從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達到最佳的教育境界,這就要依靠教師的智慧。應變性、直覺性、靈活性、巧妙性、幽默性是教師智慧的表現。當然要搞好教育。前提是教師自己心理要健康,還要有科學精神,有研究心態。

四、鑄師魂

師魂,就是教師的靈魂。師魂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是教師的人格風範。當教師師魂達到一定境界時,就可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學促學、以趣激趣、以情動情、以性養性、以意煉意、以行達行。教師的工作並非一成不變的,要學會與時俱進,熱情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旅途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熱忱是人的“內心之神”,“沒有熱忱,便沒有偉大的成就”。激情不老,這應該成為每一個幸福的教師重要的追求。幸福的教師對教育的激情,應該從現在的外在表象化為內在的精神氣質。不因年齡的增長,環境的改變,地位的升降而改變。作為幸福的教師來說,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用自己這把火去點燃學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作為幸福的教師來說,要保持住自己的熱情、熱忱,就要努力地挖掘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內在價值與趣味性,使自己對工作、事業有一種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覺,使自己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狀態。

總之,張老師的《幸福教師的60個“不”》陶冶了我的心靈、淨化了我的心態、成就了我努力向上的情懷。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就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就要有一種兢兢業業的態度,要有一種樂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些,我們的工作就會是快樂的,我們當教師的也才是幸福的。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7

從教十年,一路坎坷一路歌。但非常有幸的是,有一個知心朋友《國小語文教師》一直陪伴著我。《國小語文教師》是我工作中的最愛。十年來,她在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也時時刻刻的在幫助著我,心中真的.非常感謝《國小語文教師》。

在讀這本書時,經常會看到一個人的文章,那就是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竇桂梅。她提出的“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這三個超越的教學思想在國小教育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竇老師來自東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中等師範學校畢業,不到30歲就被評為了全國特級模範教師,這裡面有多少汗水。曾經在網上看到過竇老師講的課,每一次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她那教學的底氣,特別是洋溢在課堂上的新意與靈感。這些除了竇老師課前辛勤的備課外,肯定還有許多平日生活中的備課,而竇老師就是這樣,她也是把自己的每一段人生經歷,都在為教學做準備。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有竇老師這種精神,這種永無止境追求教育事業的精神,這樣我們才能對得起教師——這個百年育人的神聖職業。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8

利用假期休假時間,我讀了教育專著《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該書圍繞“教學是基於教師的心靈,即教師的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這一中心,探討了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心靈歷程,列舉了一種分離的生活並剖析了其背後的原因,鼓勵教師為更好地投入教學,過一種內心完整與和諧的生活,並由個人內心的自我認同和自身完整轉向更大的共同體世界,提出了教育改革中如何從教師心靈出發,激勵教師把職業發展和學生髮展緊密結合起來,為改革注入活力。

1、教學勇氣:問問自己我是誰?

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緣自於對“我是誰”的認識。只有先認識自己,才能再談教學。當我們解決了這個問題,我想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會擺脫許多當前的困擾堅定執著地走下去。

要想最終獲得成功,必須有孤獨的時間和空間,真正的自由只能在孤獨中誕生。當無人能與你進行直達內心世界的攀談時,毫無疑問,你會孤獨。要能做到在孤獨中行走,需要極大的勇氣。教學是需要勇氣的,教育也是需要勇氣的,喪失了自我的老師,如何教育出有個性的、有創造力的學生?作為一名教育者,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勇氣是,首先應當對自己從事的教育事業負責,不跟著社會所謂的大環境隨波逐流,因為我們是改造社會、創造社會的人,所以,我們必須像吳非老師那樣,直立行走,不跪著教書。

2、自我肯定

“就像任何真實的人類活動一樣,教學不論好壞都發自內心世界。我把我的靈魂狀態、我的學科、以及我們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學生心靈上,我在教室裡體驗到的糾纏不清只不過是折射了我內心生活中的交錯盤繞。從這個角度說,教學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如果我願意直面靈魂的鏡子,不迴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機會獲得自我的知識——而就優秀教學而言,認識自我與認識其學生和學科是同等重要的。“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

“好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 “當我喚回了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時,當我牢記我的自我個性和我的天職意識時,威信就樹立起來了。這時教學就能夠發自我自己真實的內心深處——這是一種有機會在學生們的內心獲得默契的迴應、共鳴的真實。”

以上幾段文字,我們可以找出幾個關鍵詞:自身認同、自身完整,聽從自己的的心靈呼喚。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具體來說,心靈是指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完整,自我認同是指構成生活的不同力量的匯聚,這些不同的力量來自你的天賦、家庭背景、生活經歷等等,而自我完整則是指將這些力量協調,編織進一個完整的人格中,即一個人是在生活各種力量的集結中找到自我認同和自我完整的。然而,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於無心教學,傾向於去外部客觀世界尋找力量使我們確信技術、方法、模式,使得教師的“心靈”是我們鮮去討論的一個話題。作為老師,在“與學生的生命重新相逢時”,你有了新的發展機會。你是否為只能“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委屈?當教師“用一種深切地結合他本身獨特氣質的方式”把把自身獨特的優勢整合於教學中,在與自我、學生、學科的密切聯絡中彰顯生命本質時,就能夠發揮出驚人的教育力量,甚至發揮出改變現實教育制度的力量。所以,我們必須走向自己的內心世界,呼喚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只有教師能和自己的心靈對話,才有可能將心靈呈現在他的學生面前,真正的教學才能發生。以主體為中心的課堂

“以主體為中心的課堂是以這樣的事實為特徵的:這第三事物真實地存在,且生動活潑,有聲有色,以至於它能令教師和學生都要為他們所說和所做的一切負責。在這樣的教室中,並不存在惰性事物。偉大的物質如此活躍,教師可以當學生,而學生也可以當教師,彼此都可以偉大事物的名義向對方發表其見解。在這裡,教師和學生都擁有一種超越本身的力量——這就是超越了我們的自我專注、拒絕把我們削減為只需要自我關注的主體力量。”

我們的教學經常徘徊於兩種中心之間而無所適從,教學究竟是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呢?當教師和學生成為課堂中唯一的活躍體時,不是教師有絕對的權威,就是學生佔據整個課堂。缺乏標尺的天平總是東斜西歪,平衡需要一個第三事物的支撐。這個第三事物就是要學習的事物,即稱之為“主體”。帕爾默提出課堂應以主體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或者以學生為中心。如果我們把知識看作是純客觀的,那麼知識就像被處理過的動物標本一樣,乾癟而缺乏生氣。這樣的知識是死的,只能被稱作“客體”,作為客體的知識,在課堂中則表現為教師向學生單向傳授。然而,認知者與被知者始終處於一張不可分割的互動關係網之中。如果我們將被知事物看作是有生命力的,主體不停地呼喚我們從自我中進入它自身之內,去深入發掘它的祕密,課堂中的每一個人都有權力和機會與主體直接對話,產生聯絡,就構成了一個以主體為中心的交錯、動態的學習共同體。事實上,當前課程改革堅持的精神實質就是主體教學,我們完全可以建構一種高效的開放的課堂,將知識有意義地連線起來,將學生引入和主體之間富有激情的對話。融入集體

“由於學生一起學習,所以真正共同體發揮了教育力量。雖然我們依然堅信競爭是提升學習動機的最好辦法,但因這些學生的個人學習使他們能夠為群體的探討作出貢獻??。一起學習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從別人的眼睛看待事實的`機會,而不是強迫他們透過他們自己有限的視野去審視每一件事物。他們能檢查而且糾正從各種不同的觀點所看見的一切,因而有機會得出更趨於正確的結論。”

帕爾默一語道破作為教師建設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是多麼重要!我們完全可以讓共同體發揮教育的力量,但這一定是建立在真正的共同體的基礎上。何謂真正的共同體呢?帕爾默這麼描述:“在真正的共同體模式中,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同時關注一件偉大事物,在這樣的課堂上,讓主體——不是教師或學生——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的最優特質獲得融合和超驗昇華”、“儘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複雜的網,這張網聯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絡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於教師的內心中。”教學是一種個人化的專業,在這樣的“教師文化”中,不僅僅是停留在學習他人的長處上。帕爾默告訴我們,“從同事那裡我們可以更多地瞭解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教學”,“當我們聆聽彼此的故事時,我們時常會默默地反思自己作為一名老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共同體中的同行是很好的鏡子,是很好的參照物。同行間的切磋,還能幫助我們瞭解探究自己的內心世界;同行的意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從別人眼睛裡看事實的機會。通過同行這面“鏡子”照出我自己,認識我自己。這樣,才是學習於“共同體”中,讓“自我”相融於“共同體”。

在閱讀《教學勇氣》的過程中,我不斷有新的發現和感動。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去探索其中的奧妙。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9

每每拿起《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不禁被其封面所吸引: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圍著面帶笑容的雷夫老師,這情景真是讓人心生愜意,情有所觸。從教數年的我們是否擁有過這樣的曾經,是否總以信任取代恐懼,是否足以做孩子可靠的肩膀,是否有勇氣引領孩子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否能夠在教室裡與孩子們擁有一次奇蹟產生的歷程,是否真的能夠讓孩子們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自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就不停的'對自己的課堂有所反思,真的想要擁有一次“課堂奇蹟”。終於,11月1日上午第三課,我帶著孩子們,在操場上了進行了一節別開生面的英語課。因為我們學校沒有多媒體教室,一直都是傳統教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書寫著教育之夢。但是,作為年輕教師,一名新時代教師總要時時充電,與時俱進。學校條件有限,我們就必須自己創造條件,為自己更為學生創設出新穎,充滿活力的課堂模式。

就像今天,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我把英語教學課堂轉移到學校操場上,搭建英語口語交際舞臺,設定遊戲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口語交流,理解詞彙,學會句法,變枯燥的英語教學為學生模擬說話、快樂遊戲,強化對英語單詞的理解和運用。整節課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從快樂中學會、運用、掌握英語知識。在學習中找快樂,在快樂中學英語,做到樂學,會學,愛學是本課時的最終目標。

學生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教室”。雷夫說過教室與教室原來可以如此不同:因為決定教室尺度的是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一間教室的容量可以是——無限,就像操場上空的藍天如此浩瀚無邊。

一所學校可以沒有高樓大廈,可以沒有先進的教學裝置設施,甚至一流的生源,但是卻不可以沒有學校教師所獨有的思想,和諧健康的校園精神文化生活。因為,惟有科學的性格化的思想才能支撐起一所學校真正意義上的“高樓大廈”。

書還在品讀,收穫還會有┈┈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10

閱讀篇目:《孩子給我堅持的力量》

感悟:現在的教師很辛苦,尤其是做班主任的老師,工作之多,工作制繁瑣,就更不用說了,然而當你做了工作,看到自己的學生變乖變好了,即使成績不大理想,但他們都養成了一些好習慣,心裡也確實得到了安慰,對自己不停的工作,不停地教育學生也是值得的。因此,我們要留心發現學生的`點滴成就,安慰自己,以它為動力,繼續努力工作。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11

教師不是神,愛情婚姻、子女家庭、經濟收入、名譽地位等種種人生瑣事必然會影響自己的情緒。當心情不好時,很容易將內心的煩躁投射到學生身上,語言不檢點,甚至動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學生感到緊張、委屈、怨恨,給學生造成負面影響,造成學生對社會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準則,幹工作要求具備起碼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如果說對教師有什麼特別的要求,我認為,比“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更重要,還是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價值和意義的深刻認識和堅定信念,這是21世紀教師素質的最重要的方面。在個人和社會之間,體制和人性之間,國情和人情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找一種張力,教師就會用自己柔弱的雙肩儘量抵擋一下來自四面八方的擠壓,給學生騰出儘量多一點的自由空間和時間,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教師必須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社會和歷史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廉潔從教、精心育人、團結協作、勇於創新。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互相尊重、互相愛護、善於交流、及時溝通的氛圍,也是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必要環境。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教師職業道德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億萬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有人把教師比作紅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對教師的崇高評價和美好讚譽。世人給教師帶上了如此美麗的”花環“,我們更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這頂”花環“增添光彩。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事業,只有充滿了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才會在教育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同時,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覺到教師的溫暖,產生愉快的情緒,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到別人對他的希望,集體對他的信任,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師要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敢於正視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自己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印象,言傳身教比單純說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師還應具備刻苦鑽研,嚴謹治學的態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進步需要。在市場經濟、影視文化、網路浪潮的背景下,教師必須要經常的讀書學習。學校是讀書的場所,是書籍的王國,真正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讀書愛好者。教師的讀書習慣會影響學生。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世界,培養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這些都取決於教師。不管教師讀書難的理由有千萬條,但每個教師自己應該清楚,作為教師,必須要堅持讀書。

有人說快樂是一種選擇,有的人快樂,有的人痛苦,在於一念之差。教師職業給我們帶來的體驗是苦是樂呢?這就必須考察這一行業在物質和精神上給廣大教師帶來的滿足程度。從物質收入角度看,在我國,目前這一職業尚不盡人意,工資在總體上處於中、低收入之間。當然我們也看到,教師的待遇正在不斷改善。近幾年來,隨著教師工資收入、政治地位、社會地位的提高,職業穩定性的優勢愈顯突出,”清貧“不再是教師的代名詞。從精神滿足這一角度看,教師職業具有明顯的優勢,職業生活的情感性在當今利來利往的商品社會中已成為教師行當的另一大優勢。教師職業有其苦,但更多的是樂:機智應變,巧引善導之樂;啟愚化頑,學子轉化之樂;弟子情操,慰師謝教之樂;桃李八方,來鴻千里之樂……我們當教師的,不僅僅在奉獻,在孩子們中間,我們同樣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親眼看到學生一天天茁壯成長,就會由衷高興,產生一種強烈的幸福感,這種職業的成就感是其他職業無法比擬的。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不斷的補充新知識,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以奉獻精神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對待本職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團結、向上。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得到發展的學生都會給社會更大的貢獻,會使社會的前進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終隨著水漲船高,教師的待遇和地位會有更大改善,盡職盡責的教師一定會贏得社會的豐厚回報。

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新的形式對中國小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於教師來說應具備全面的素質教育發展,才能培養出適應21世紀需要的社會主義新人。現代社會在帶給人們物質文明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了沉重的負荷。教師,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更作為培育下一代的言傳身教者,他們的心理健康,是培養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大事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12

當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可迴避的會產生許多感覺,有些感覺是短暫的,有些感覺可能就會長期沉澱固化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著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決定著我們的行為模式,影響著我們的情緒和感覺。作為一位教師需要學習的是什麼?人們當然會說,那一定是與教學有關的內容。我們不否定這個答案,但更深一層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的應該是人們的“認知”,這是人的幸福之本,這個問題解決了,教師職業自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麼如何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傳統的說教效果不佳,讀書、討論--創設一個情境話題、討論平臺可能是一個較好的路徑。基於此,倡導中心國小開展“教師成長自願讀書活動”,借鑑往常的經驗和教訓,這次,不要求全部參加,不佈置硬性的家庭作業,只是讀同樣的書,在一個平臺裡交流。讀書組有14位成員,讀本為中央電視臺首席心理專家、中國最出色的家庭治療師李子勳所著的《幸福從心開始》。學校制定了簡要的讀書計劃,14位教師分兩組,每兩週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會,共舉行六次。本次所選內容都是貼近生活,貼近自己,大家在討論時發言踴躍,氣氛活躍,可以說“讀書交流會”是一個快樂交流會。陸葉、易梅紅兩位組長時常拓展讀書內容,找來相關的資料,豐富大家對書本的知識學習。在交流中,大家思想的碰撞,讓我們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和自身的問題。如果概括之有以下幾點

一、書中的話題直擊生活中諸多的困惑或煩惱,具有普遍性。

翻開這本書的目錄,就深深的吸引我們想讀下去。因為,其中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同事的問題、朋友的問題、親戚的問題、周圍人的問題,正愁無解呢。如:怎樣才能成為快樂主義者?人到中年如何減壓?我很敏感?怎樣說“不”?怎樣才能把女人看透?男友的網上情人?婆媳自然是天敵?婚外情感需求?斬斷依戀?……其中許多內容是涉及親密關係的,使人們想探求但又無法說出口的夫妻情感、親密、婚外情感等問題。心理學不做道德評判,只解決心理衝突的問題。一些壓抑在內心的感受被表達出來,一些隱祕在內心深處的意識被理解和領悟,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就會悄悄的發生改變。幸福也就由此開始。

二、讀書體會交流就是一個互動的平臺,是深化讀書效果不可或缺的環節。

怎樣讀書?是不是就是一個人靜靜的在讀,讀後就只有自知?當然這也算是一個模式。但大家一起讀書(先分散自己靜靜的讀),一起交流討論,互相陪伴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就是團體的動力場。無論什麼性格的人,其實都需要交流,所謂愛靜不喜歡說話的人只不過是沒有匹配的交流平臺和物件,一旦遇到“知己”同樣會滔滔不絕,享受人際互動的快樂。讀書組裡一個人發言常備其他人插話,常常傳出爽朗的笑聲,輕鬆、熱烈的氣氛本身就是對內心世界的一份按摩。大家很享受這種感覺。

三、我們也學習、碰撞了書中一些鮮活的觀點。

心理世界存在與內心,和外部世界明顯不同。對同一個客觀存在的物體,經由人們描述就不一樣了,這是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別,外部世界是硬的,內心世界是軟的,不要以為你對現實的感受等同於別人的感受,差異是自然的。抹殺兩個世界的差異或不能很好的設立兩個世界的邊界,人們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

個人對快樂的感受是:快樂或者說是樂快,人真正感覺強烈的快樂是較少的或瞬間即逝的,當你為實現一個目標孜孜以求時,實現目標的快樂就是那麼短暫。

快樂更多的強度是淡淡的,他來源於心中的動力源讓自己有奔頭;他來源於有一個明晰的目標,引導自己充實過好每一天;他來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產生的探索行為;他來源於人的某種價值觀的實現。

徐玉老師的座右銘“能者安邦治國,無能者獨善其身”,按照這句話的意思,絕大多數人都是“無能者”,我們可以不追求事業成功,但可以獨善其身追求“生活成功”,“生活成功”對於我來說真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是啊,你可以沒有顯赫的官位,富足的金錢。但是,你只做一個普通人,“一簞食一瓢飲”享受天倫之樂,平平淡淡、順順利利、健健康康,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們可以把工作納入到生活的範疇,我們不追求成為教育家,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因為這份工作是我們生存的前提,我們滿懷敬畏去對待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教師,這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福地”。

關於人際關係書中的心理學觀點是:不要對別人期望太多,也不要讓別人對你期望太多;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學會社交技巧;必要的示弱。

陸葉老師的拓展發言“夸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事情”“直話灣說,冷冰冰的話要加熱了說”也不失為人際關係的技巧之一。

張春老師發言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一種賢達之人的開闊境界,人們需要經歷磨難,風雨洗禮。這樣才可能到達“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的高度。

張翠紅老師的發言“夫妻之間需要的只是一個邊界,不要傷者自己,也不要太傷者對方”,這無疑是一個理性和智慧的態度。

四、對於敏感話題,大家變得坦然相對。

家庭的夫妻關係,相處模式(家務活分工),類似這樣的話題,從來不會在學校組織的這樣一個相對“嚴肅”的場合討論,但在這個讀書小組裡,大家就可以快樂的介紹自己家庭關於夫妻對待家庭事務的態度和狀況。只要彼此接受,和諧就是硬道理的。

關於兩性關係,婚外情感這樣敏感的話題,我們的老師也能在這樣一個場合討論,我覺得這是一種坦然和陽光。中國人壓抑太多的東西,離婚率的持續增高,婚前性行為,婚外情的蔓延…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我們撇開道德評判,這些應該說是一種壓抑或人性的釋放。當然作為這個社會不會支援婚外情等一些有害於家庭穩定和社會穩定的事情,但我們要正視它的存在。封建社會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與現在的人性解放顯得格格不入。過去婦女的裹腳也是對人性的束縛。書中的觀點“你一輩子只可能在形式上愛一個人,但在內心的情感層面或精神層面你不可能只接受一個人”“情感專一是一種控制”

生命的存在是流動的,它會經歷許多階段,每個階段都會有每個階段的問題,我們不會因為小時候光過屁股就覺得一輩子丟人。學會跟往事幹杯,過去的就過去了,活好目下是重要的。

本學期讀書活動就要結束了,我相信參與讀書的教師心理有所成長,學有所獲。至少我也是其中的一個受益者。

我祝願大家的是:幸福從“心”開始,幸福從“新”開始。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13

《我不只是數學》是數學名師華應龍老師繼《我這樣教數學》《我就是數學》之後的第三本叢書。其實有心的人看這三本書的名字就能瞭解華老師的教學思想歷程,從最初的追求課堂環節的精彩,到全身心投入到數學教學的研究,再到現在不僅僅做數學教學更重要的是在做數學教育。

鄭毓信教授言:優秀數學教師的特色絕不應侷限於具體的教學方法或模式,還應體現其對教學內容的深刻理解,反應他對數學學習和數學教學活動本質的深入思考,以及對理想課堂與教師自身價值的執著追求與深切理解。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追求,《我不只是數學》的每節課例都是遵循“課前慎思”“課中篤行”“課後明辨”“名家點評”這樣的模式來展開敘述。我這樣形容這四個環節:課前慎思是旅行前的準備(需要用心思考,萬無一失),課中篤行是美好的旅行沿途都是好風光(需要靜心欣賞,美妙無窮),課後明辨則是導遊解說(需要潛心聆聽,醍醐灌頂)。

在閱讀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值得細細品讀,而給我最大啟迪的是“課前慎思”環節,在這裡華老師向我們講述了他每節課背後的付出,有對教材的質疑,有對課前調查的分析思考,有對同一內容的綜合分析,有對學生容易出現的普遍性困難與錯誤的分析,有對教學本節課的意義的思考等等,可以說每次的“課前慎思”都讓我開啟思考的閘門,面對這樣的'內容我們會怎樣處理,華老師這樣處理能給孩子帶來些什麼......也正是因為有了課前的慎思,才有了精彩的“課中篤行”和感人的“課後明辨”“認識面積”。書中給出的定義一般為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圖形的面積,而華老師卻思考“什麼是面積?什麼是面?什麼是積”。思考增加了行動的效果,課堂上積線成面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對後面的比較面的大小起到了促進催化的作用,加深了對面積的理解。

“解決連乘問題”中華老師對於傳統教學的意義展開思考,對為什麼上這節課進行慎思深思再慎思,從而有了在汶川學校這個特定課堂上為玉樹送紙鶴的環節,有了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未來。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但卻在這些鮮活的例子中我們明白了,想要成為學生的貴人,成為仁師,就要勤于思考,樂於思考,善於思考!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14

韓愈在《師說》中將教師的責任明確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教師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教師應樹立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而育人的觀念,刻苦鑽研理論,精通業務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共產主義品德傳授並影響學生,用愛成就學生的未來。

參加教育工作將近11年了,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深愛著家鄉這片熱土,我深愛著這個蓬勃向上的群體!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是愉悅的!我正享受著煩惱並幸福的教育生活。 “真水無香,真愛無言”,我的手中託著生命的天平,用心作犁鏵,播種智慧的種子,傳承民族的美德。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在從教的這將近11年的教學生涯中,我有苦有樂,當看到一手教育成長起來的學生學有所成,健康成長時,我深感欣慰。當看到自己所教的學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難免犯錯的時候,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的時候,我會為他們擔憂,為他們著急。怎麼辦呢?我該拿這些孩子怎麼辦呢?是,現實的教育是同樣的課堂,同樣的作業,同樣的試卷。每個班級每個孩子他們的個體差異大,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一直在深思這樣的問題,在我的教育實踐中不斷的摸索著對應的教育方法。我想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讀了《愛無言師有道》徵文選編後,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教育方法教育每一個孩子,不能用統一不變的標準來衡量他們,評價他們。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不同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鼓勵他們刻苦學習,奮發向上的同時,不要對學習能力弱的孩子抱怨,不要對他們說出一些傷孩子的自尊的話語。應該多用鼓勵的話語,讓他們跟自己比,鼓勵他們每天進步“一點點”,不僅讓他自己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讓他知道,全班的人都看到他的進步,併為他的進步喝彩。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靈去塑造心靈,賞識每一個個體,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每一位教師都應該用賞識的眼光看待每一個有個性的學生。

愛無言,的確,作為教師要始終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白天文祕網鵝"要愛,"臭小鴨"也要疼,我們應該要明確每一個孩子,他們成長的軌跡是不同的,也許你看到他在這一方面比較弱,但是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他所有的方面都是不行的,我們要有善於發現的慧眼,要善於從多角度去挖掘孩子的閃光之處,用鼓勵的話語激勵他在原有的基礎上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現在,我已經開始嘗試,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制定不同的考試目標,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但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仍需更多的.努力。也許,現在孩子進步的速度慢了點,也許孩子還是沒能達到老師期許的目標,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關鍵啊!心裡的健康比什麼成績都重要,一個內心充滿陽光的孩子,我相信他的未來也會充滿無限的可能,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中,我們一定要為他們指引好這條通往光明的方向,條條道路通羅馬,用我們的愛心為他們成長的征程增添力量,讓他們揚起風帆向知識的海洋迎風前行!

陶先生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正如徽州師範的劉莉莉老師所說"教師用真誠和仁愛在學生的心裡播下善良的種子,也許就能讓他們在不知佈局中從愛的受益者成為愛的傳播者。"一個會感受愛,會傳遞愛,會分享愛的學生,我堅信,這樣的孩子一定更容易成為一個有道德有責任,願意奉獻的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用愛教出這樣的學生。

國小教師的讀書心得15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心中的理想課堂,熱門思想彙報它應該是這樣的:寓學於樂之中,即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樂於學習,把學習當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們的印象中,說起上課,沒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會是上課是有趣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知識是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由老師反覆告訴我們和在課外由我們經過不斷的反覆作業練習而得到的。

那麼,怎樣的事是我們都願意主動做、樂意做的呢?那一定是從中可以獲得樂趣,獲得成功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發自內心厭惡的,那就算勉強完成,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學生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我們現在看到的現象卻是他們對學習的厭惡,對學習的害怕。為什麼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對學習內容的不感興趣,可能是覺得學習任務過重,也可能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不適應等等。所以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我們首先要改變的就是他們的學習的態度,變害怕學習、厭惡學習、逃避學習為好學習、樂學習、主動學習。那如何做才可以讓學生真正從心裡愛上學習、樂於學習呢?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改變。

一、讓所有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品嚐成功的滋味。

記得有句格言:“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自信,而是因為我們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顯得難以做到。”由此看來,啟動學生自信心理系統是讓學生消除畏難情緒願意去學的'基礎。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育當中應經常鼓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戰勝挫折和困難的勇氣,給孩子們灌輸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正視自己,努力進取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是期待獲得他人肯定的,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長、教師、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中獲得教師的肯定、家長的肯定、同學的肯定。

二、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充當的總是課堂裡被動的觀眾,欣賞迎合著教師的表演,他們在自己的課堂上沒有自己的話語權,沒有自己的選擇權,沒有自己的挑戰權,知情權……而教師總是把已經嚼得又嚼,沒有任何味道的知識強加給學生,讓他們裝進腦子中去。在這種教學水平指導下,學生只是充當了知識的儲存器,而且不善運用,最終導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學生髮自內心喜歡這樣的課堂確實強人所難。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的改變是關鍵。讓教師走下講臺走進學生中;工作總結讓教師把話語的權力換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課堂的導演、演員,參與集體的表演;讓更多學生感興趣的童話、故事走進課堂……讓我們打破那個成人化的課堂,還一個童趣的課堂給學生。

三、讓學生愛上自己的教師,親其師信其道。

每一個教師都不應忽視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學生愛戴的教師,她的言傳身教勝於千言萬語、苦口婆心。一位學生喜愛的教師,學生樂於走進她的課堂,樂於與她相處的四十分種,樂於與她進行學習上的溝通,生活中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