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薦】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骨幹教師培訓心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薦】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1

今天我有幸參加了省xxxx年“名師送培”贛榆區骨幹教師培訓,聆聽了兩位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李教授從《教學風格理論與優秀教師的成長》闡述了通往優秀的道路很多,但優秀的教師應該走自主發展之路。是的,正如李教授所言,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首先得做回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其次,要學會創新,自主發展;最後還得付出努力,形成獨特風格的教學,讓自己走向優秀。馮特級從《課題研究:向著專業成長的理想境界“衝頂”》方面講述作為教師,該如何做課題研究,理論結合實踐,娓娓道來,可見馮特級對課題研究的高度,廣度,深度。“善於發現,善於思考,善於研究;把問題變成課題,讓課題解決問題;真心做課題就能成功”,馮特級簡潔的話語道出了做課題研究的真諦。回顧自己做課題研究的經歷,前幾次都未成功,後來靜下心來做,真的就收穫了成功的喜悅。

通過今天的培訓學習,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作為教師我們真的應該多讀書。今天聆聽兩位專家講座,我們不難看出他們滿腹經綸,他們的成功離不開書籍。多讀書可以提升自我,可以助我們成長,就讓我們用淵博的學識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真心做老師,做那個能讓學生成為好學生的好老師。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2

20xx年8月20-21日,我有幸參加了淮安市骨幹教師培訓。一天半的時間,緊張但充實。各位專家從自己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分析大學聯考,提出具體的指導方法,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把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做一個整理彙報。

一、 重視閱讀教學。

閱讀是學生必須具備的素養之一。在江蘇語文大學聯考中,直接考查閱讀的是文學類文字、論述類或者實用類文字,總分38分,實際上閱讀所佔的分數遠遠不止這38分,每一道題目都要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閱讀教學不可缺少。而現實中閱讀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教師大多看教參去講課文,講的太多;忽視了文字的整體閱讀,捨本逐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提高老師的文字解讀能力。

1、加強自身學習,培養讀書習慣。

語文教師平時要經常看書,增加自己的閱讀量,這樣在課堂上才能妙語連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應該確立終身閱讀的觀念,自覺地多讀書,讀好書,豐富自己的閱讀積累,提高自己的閱讀品質,實現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養的不斷提升。

2、 深入解讀文字,把握文字脈絡。

教師要深入挖掘文字,解讀文字,深入文字,不能片段停留在文字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後蘊藏的東西。只有鑽研出語文的味道來,才能上出帶有語文味道的課來。

教師在上課之前自己要先用三種身份去閱讀課文:一是讀者,在讀時保留自己最初閱讀的體驗和感受;二是教者,重點考查文字的價值,教學需要達到的目標;三是學生,從學生的角度來閱讀,不能忽略我們的學生是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的理解和老師的理解有距離,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去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環節。

3、 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組織和指導。

這次清河中學主任在講課時提到他們學校的增加閱讀量的做法,比如說清河中學每個星期語文都有一節閱讀課,專門留給學生自主閱讀課外讀物,如《讀者》、《少男少女》之類,要求他們照抄優美語句,讀完後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再全班交流;每個星期要求學生出一份8K紙的課外閱讀材料,名字叫《天下事》,關注天下時事。擴大閱讀量。

二、加強作文教學

江蘇省的大學聯考作文題目一向是平實,“接地氣”的。比如說20xx年的“綠色生活”、20xx年的“拒絕平庸”、20xx年的“憂與愛”。從這些題目中可以看出大學聯考命題專家越來越傾向於在試題中暗含時事熱點,引起學生對社會,人生的關注,進而考查學生由表及裡或透過現象看本質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從歷年來大學聯考作文平均分來看,一般在45分左右,今年也是如此,但是今年的高分作文與低分作文相較往年要多些。作文的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訓練的過程。

1、 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學會思考,從生活中選材。

20xx年的“拒絕平庸”,有位考生的優秀作文寫的重點是五隻粽子,一隻鴿子,一棵樹,而這些內容正是他大學聯考前夕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這篇作文非常自然,也獲得了閱卷老師的喜愛。我們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最好的辦法是規定寫週記,內容,形式,體裁都不限,但是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教師也要做好工作,要有激勵評價機制,用簡短的評語,激勵學生的寫作興趣。

2、 指導學生大量閱讀,瞭解社會,學會從佳作中借鑑。

學生作文要寫的好,平時要大量閱讀,大量閱讀的好處是:可以關注時事,引證人物,引用詩詞,借鑑結構,體味語言。學生在閱讀時要做好摘抄筆記,不能說看過就忘。

3、 指導學生用好素材,提升立意。力求思想深刻有新意。

學生在大量閱讀時積累了許多素材,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引導學生將素材放到人生的高度上去思考,寫出自己獨到的人生見解和感悟;在所敘材料的基礎上,推己及人,小中見大,昇華自己的主題;透過所寫材料,由現象看本質,因事見理;將素材放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中,與時代熱點聯絡起來。

因為大學聯考閱卷時間有限,因此作為的開頭和結尾要格外注意,話要說清楚明白,不要為了用素材而亂套用。

教師在作文訓練中要重點訓練兩個方面:寫什麼(內容與形式)、怎麼寫(方法和水平)。

“寫什麼”重點訓練:

⑴ 言之有理。表達出對人生的感悟和哲理性思考。

⑵ 言之有據。內容要充實,寫具體的人、事和物。

⑶ 言之有序。文章要有章法或者邏輯性思維。

“怎麼寫”重點訓練:

⑷ 言之有情。感情要飽滿充實,能感動別人。

⑸ 言之有文。語言要生動,卷面要整潔。

現在有些人對語文有錯誤的認識,認為語文學不學無所謂,學與不學一個樣,實際上這是個誤區,語文成績也可以大幅提高,這個提高點就在閱讀和寫作上,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大學聯考成績,就要注重閱讀和寫作教學。讓閱讀和寫作成為大學聯考語文成績增長的雙翼。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3

在校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漢濱區國小語文骨幹教師的培訓活動。在這四天的培訓裡,我們聽評了鼓樓國小周媛媛的一節語文課和張彬、李建平等六位教研員的講座。通過這次學習,不僅使我對國小語文教學理念有了更新,也為我在以後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一盞指明燈,下面我就本次的培訓談談我的收穫和感受:

一:語文教學重在反思

在本次培訓的課程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個詞就是"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的物件,對自己的教學目的、教學行為、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等進行全面而深人的審視和分析,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使教學達到更優化狀態,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發展的活動。現在,具備教學反思能力已經成為一位合格教師的基本條件。在馬清洪老師的講座中提到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的教師成長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的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反思,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複,除非是善於從經驗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只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平。這就告訴我們教師光有經驗的積累是不夠的,還須對自己的經驗進行剖析和研究,可見教學反思對教師的重要性,那麼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呢?

首先,教學前反思: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對教學內容再次梳理,理清需要教給學生哪些關鍵概念、結論和事實;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是否準確;教學內容的深度和範圍對學生是否適度;所設計的活動那些有助於達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哪些學生需要特別關注;哪些條件會影響課的效果……老師如對自己過去的教學中曾遇到過哪些問題、採取的什麼策略和方法去解決的、其效果如何,在課前做一個這樣的反思對我們的備課也是很有幫助的。另外,根據目前所教班級學生的學力狀況,在學習中可能會出現哪些新問題、你準備採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也要作一個課前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礎上設計出新的教學方案,既可以增強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又可以養成教師良好的反思習慣。其次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中反思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不可預料情況發生進行的反思以及教師在和學生互動作用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對教學計劃進行的調整。不可預料情況發生時,教師要善於抓住有利於教學計劃實施的因素,因勢利導,不可讓學生牽著鼻子走。根據學生反饋對教學計劃的修改和調整要適當,不可大修大改。教學中反思要求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調動各種感官捕捉反饋資訊,快速、靈活地做出調整和反應。最後在教學後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後進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這三個階段周而復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缺少任何一個階段都不全面。"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這句話用在我們的教學工作中也有深刻的借鑑意義。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你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

二、明確了閱讀教學的方向,即課堂上要注重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在李建平老師"閱讀教學的目標與策略"講座中明確的提出了閱讀教學在各個學段的目標和策略,這就要求語文老師一定要對自己所教的學段有清楚的認知,用既定的理論為方向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李老師的講座中提到在閱讀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以讀為本,用問題引路,引導學生把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人物情感的體驗、重要詞句的理解以及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有機結合起來;要使全體學生的語文素養都得到發展。

李老師為閱讀教學總結了這樣的模式:"預讀理疑賞拓"模式:預:自定目標,展示預習;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理:再讀課文,理解文脈;疑:研讀課文、質疑問難;賞:熟讀精思,理解賞析;拓:有效拓展,自選練習。從中可以看出"讀"貫穿始終,"三分文章七分讀"這句話流傳至今,由此可見從古代起人們就很重視朗讀。國小語文課標也對讀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各個階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到:"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新的語文教材重大改動之一就在於強化誦讀,明確地增加了背誦的數量,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活動中有著不容小覷的地位。

語文教學的第一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朗讀、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說,只有經過反覆朗讀,方能讀出其中的韻味,領悟深層含義。朱自清先生也認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一半在聲音裡頭。他指出,要增進學生理解和寫作的語文能力,得從正確的誦讀開始。文章要由老師、學生反覆讀,只有讓學生反覆朗讀,充分熟悉那些感性元素後,才可能調動腦中已有的語言背景和經驗,進入對文章深層的、整體的把握。因此,教師通過讓學生齊聲讀、輪流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領讀、默讀、朗誦等形式,一邊讀一邊思考,將讀與思結合,使聲音進入大腦後產生很強的形象感和畫面感,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做到朱熹所說的熟讀精思。從而品析語言文字,理解文章內容。

總之,朗讀在國小語文活動中有著不能忽視的重要性,語文教學離不開朗讀。只有讓學生掌握合理朗讀方法,創設豐滿、生動的情境,明確目標、讀悟結合、練評結合地開展朗讀才能緊緊扣住情感變化的主線,感情朗讀才會變得既富有感情,又有靈氣和創新性。我們才能達到葉聖陶先生所說的讀書境界:"令學生吟誦,要使他們看作一種享受,而不看作一種負擔,一遍比一遍讀來入調,一遍比一遍體會親切,並不希望早一點背誦,而自然達到純熟的境界。抱著這種享受的態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徑。"

這就是我這次培訓中感受最深的兩點,在此交流希望和大家共勉,能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4

xx年6月12日,我帶著幾分激動,帶著幾絲憧憬,十分榮幸地參加了這次廣東省骨幹教師培訓。我深知參加本次培訓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因此我珍惜這次學習的每一天,不放過學習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

在培訓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來自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教師工作室、和高校的專家教授精彩的報告,充分領略了專家們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結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優秀而謙遜的同學們。每天的培訓學習都給我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思想洗禮,每天的學習都引發我對自己教學和自己專業發展的不斷思考。通過學習讓我看到自己與同學們的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學習讓我有了繼續前進的動力。10天的培訓學習雖然短暫,我的收穫很多,現將學習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開闊了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本次培訓不僅使我對理清課改中的種種關係有幫助,而且對突破新時代教育教學中的一些“瓶頸”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與方法。如:吳惟粵老師的“新課程的理論反思與實踐深化”使我知道了課程與教學的關係是設計與施工,課程實施過程應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謝明初老師的課使我知道了專業素質養成的重要性

二、更新了教育教學知識,把握了課標的精神,領會了教材特色,強化了專業知識,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聽了徐勇老師、曾崢老師的課,我知道了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學會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認識到了課標的課標的重要性。聽了王愛珍老師的課認識到“雙基”變“四基”的重要意義,瞭解了國中數學課程中的主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數學思想方法的育人功能,認識到在教學中關注數學思想方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必要性,提醒自己在今後教學中更關注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訓練數學基本技能,領悟數學基本思想。

三、戰勝了職業倦怠,明確了教師成長的足跡,重塑職業理想。聽了羅易老師的課,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很佩服他的那種執著的精神,相比之下,自己更應該學習,不要虛度光陰。

這次的省級骨幹教師培訓,雖然時間很短,但是帶給我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精神財富,是開啟陳舊思想,釋放無限思緒的鑰匙,它象我心中永遠亮起的一盞明燈,指引著我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去奮鬥,去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5

我很榮幸的成為寧夏回族自治區級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的物件,幾年來,多次參加培訓。回首培訓歷程的足跡,始終不能忘卻專家娓娓動聽的講座和精彩的課堂實錄。在幾年的培訓學習中,我曾用心去領悟他們觀點,吸取精華。能積極參加小組專題研討活動,充當好每一種角色,主動發言,真心探討。通過培訓,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科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對於師德的理解有了新感悟。

一、感受名師風采聆聽精彩講座

在培訓學習時,我深深體會到領導、老師的熱情,感受到學員集體這個大家庭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暖意。為我們進行講座的專家和學者兢兢業業、嚴謹治學的敬業精神令人敬佩,他們熱情開明、平易近人的態度使人倍感溫暖。尤其是馬蘭老師和自治區教科所田繼忠所長,他們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指明瞭方向。至今,他們精闢的論述仍常常回蕩在耳邊。是他們,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從專家們的身上學到了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他們的講座折射出一種責任:國家昌盛,繫於教育;教育昌盛,繫於我身。他們的闡述中表現出一種風範:不能文章小而不規範;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而棄研修;不以家事煩而怠育人!在這裡,我的心靈得以淨化,人格得以昇華。

二、更新教學觀念

通過學習,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的師生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想跟上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為了改變我校當前的現狀,我對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認真分析,制定了課題《國小語文教學中創設良好課堂氛圍的研究》這一課題,並組織教師進行研究,改變了課堂死氣沉沉的氛圍,學生學的快樂,老師教的輕鬆。使我明白,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係是基礎,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是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中的“惟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教學雙主體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教師主課堂的慣例,徹底拋棄教師心靈深處沉積的傳統的專制思想觀念。師道尊嚴的思想在課堂上令學生不敢多說不敢質疑極大地壓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我們教師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共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6

金秋九月,武漢市中學英語骨幹教師培訓班在武漢市廣播電視大學進行了開班典禮。市教育局對此次培訓非常的重視,也對我們這些骨幹教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這次培訓全程是有外教授課,讓我重新瞭解了很多具體的英語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對我的實際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讓師生的上課氛圍更加融洽,學生反映的學習情況也更加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

通過這次培訓,我對國中英語教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使我瞭解英語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實用性。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明確目標。我以前認為英語教學要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的首位,而學習PTL之後,我認為應該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提倡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改變英語教學方法。在這個課程中,我學習到了不同的英語教學方法,他們各有千秋,各有好處。像PPP,TBL,TTT等教學方法就適用於不同的教學內容。過去的在英語教學中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眾,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現在我們要轉變這種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合作學習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沒有獨立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於形式,質量不高。有準備的討論交流,才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給學生思維空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三、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於老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後,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啟用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雖然我們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

四、創造性運用教材。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載的資訊是有限的。傳統的教學與新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以往的教學只是要求講解知識點,而現在的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向了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從接受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

總之,武漢市中學英語骨幹教師培訓班的開設對中學英語教師的成長和中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我相信,只要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武漢市的英語教學水平會更上一層樓!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7

網路遠端教育是一個新的學習的平臺,此次中小教師培訓教育就是在網路上進行,通過學習,我在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動。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兩點體會:

一、教師要終生學習: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把不斷學習作為自身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其次,教師應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再次,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最後,要充分利用現代資訊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瞭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教師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成為一名好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念。通過學習讓我認識到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打破傳統的、陳舊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必須與時俱進。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教師應樹立新課程意識:

通過學習,我知道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字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著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正如課程專家斯騰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

這次的培訓學習,讓我有了緊迫感。要成為一名好教師,我要學習的、要做的還有很多很多。教育作為一門藝術,而我們怎樣成為一名藝術家,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提高我們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我們的教育科研能力,提高自身修養。雖然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多年,有了一些進步,但這個培訓讓我進一步豐富自已的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使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總之,通過這次培訓的學習收穫很大,同時我也努力將這次的學習收穫儘快地運用到我的工作實踐中,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8

20xx年8月14日,白沙縣教育局舉辦了一期由校長、中層領導、特級教師、省級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教師參加的為期五天的暑期培訓班,有幸請到了香港著名教授黃顯華先生到我縣講學。我很慶幸參加了這次培訓,並以認真、虛心、積極的態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我知道培訓不是要學到多少知識,而是理念的碰撞,結合校情有一種創造性的思維。

黃教授從不再教書開始,暢談了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歷程,並把自己的研究的成果、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前沿的思想、豐富的內容、靈活新穎的形式,使得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由教育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並深有啟發。

一、精雕細琢設計培訓內容

1、循序漸進的原則。

從怎樣才算是‘理解’到怎樣的學習才是‘投入’學習、怎樣去學習問問題、怎樣把教學內容心理化以適應學生學習到怎樣去處理學生個別差異的教學,以及以什麼方法進行課程和教學研究.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層次,循序漸進。然而我們的教學也應如此,必須符合知識本身的內在邏輯系統,符合學生的認識發展過程,如果拔苗助長,急躁冒進,還沒把知識的大門開啟,就想越牆而過,就會適得其反,會把學生領進知識的迷霧裡,找不清方向,不知從何學起,也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

2、饒有趣味的內容。

每每上課伊始,黃教授都會安排一些活動,如單腳站立、開眼閉眼的反應和拇指、前臂活動與改變等,每個活動都富有寓意;課中還伴有故事、圖畫、案例等,非常有深意;課接近尾聲時,還以簡報的方式展示每個組的收穫,異彩紛呈。這似乎回到了童年,我們就是孩子,孩子就喜歡這樣生動、有趣、靈動的課堂,輕輕鬆鬆、簡簡單單就有了豐碩的收穫,這便是有效教學。

二、別具一格的培訓方式

1、注重營造民主、平等、愉悅、安全的學習氛圍。五天的培訓課堂上,七十多歲的黃教授沒有坐著授課、沒有固守講臺,而是走到學習者中間去,時而親切感人、時而幽默風趣。

2、認真傾聽學習者們的個性理解,尊重、鼓勵學員們要做一個勇敢的中國人.其實,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能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傾聽學生的心聲,傾聽學生的思維,那麼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還可以儘可能多的掌握資訊,如根據學生的需要用加法或乘法,讓教學變得豐富;同時關注學生的不需要,用減法或除法,讓教育變得簡約。也只有當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尊重來發展時,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

3、倡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黃教授總在不經意間提醒我們小組成員間要互幫互助,如你看一下你們組誰還沒有找到那份資料的、把你思考後的答案和你的組員說一說、你們組共同的答案是什麼,就這樣有意又無意的把合作的理念植入我們的大腦,並以行為表現出來。充分發揮了各小組的優勢與各人的特長,做到了人人蔘與、踴躍表達。然而此次培訓都是骨幹教師或學校領導,自然會自覺的做到人人積極參與,可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卻不然,特別是鄉村學校,學困生面積大,每個小組中學困生幾乎佔了一半,也最不願參與合作學習,老師也往往徒勞無功。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合作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形式,而是一個內部需要的過程。首先組織分工、明確職責。在組建小組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性別、性格、氣質特點、興趣、能力等各方面作全面瞭解,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來劃分,組內成員每人都有相對側重的一項責任,擔任一個具體的合作角色。如小組討論的組織者、記錄員、資料員、發言代表等,角色也可以適當輪換。其次,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需要來精心準備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挑戰性、可行性和探究性,要能顯示出它與個體學習相比較更有優勢。第三,注重對學生激勵性的評價。失去了評價的制約,合作學習也將難以落到實處。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可以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也可以是同伴之間的評價或自己對自己的評價。評價的著眼點是不僅評價學生髮言的答案正確與否,更要注意評價學生的合作態度、合作參與的過程、合作的精神、創新的意識等等。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走在教學的路上,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往往覺得問題看似在行為,其實根子在思想,只有思想變了,行為便會隨之改變。所以,我們不僅要做鬆土的農夫,埋頭苦幹(求真務實),還要抬頭看路(方向準確)、仰望星空(國際視野),更重要的是成為一名可親、可愛、可敬、可信的教師。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9

一 直喜歡音樂教學的我當然也是特別喜歡浙江省特級教師陳宴,聆聽過她的一個報告,也總想感受她的課堂,感謝陳凌峰老師幫我實現了夢想。23日,我們一行來到了桐鄉崇德藝術幼兒園,開始了又一天充滿期許的培訓。

第一個活動是大班歌唱活動《小兔跳跳跳》,陳宴老師對音樂自身的感悟,自然流暢的教態,語氣語速的運用都是那樣地恰到好處。簡單而有步步深入難點的引入環節讓人耳目一新,簡短的提問、動作和音樂的配合讓孩子們一下子融入了音樂,抓住了歌曲的精髓,而音樂課堂中如何讓孩子把適合的情緒帶入歌曲中,一直是我的困惑之一,通過師幼共解歌詞,閉眼用心聆聽等細節的引領下,這些難題迎刃而解。而在以往教學中,我們一向不採用分句學歌詞,但陳老師針對特殊教材運用創新方式讓分句學變得那樣有味,也讓孩子深入體會了歌曲的內涵和每一句歌詞所表達的情感,讓歌唱活動不再僅僅停留在“會唱”,而是“喜歡唱歌,學會歌唱”。而襯詞的加入和孩子的配合又讓我們耳目一新,我想在我接下去的活動中也會去嘗試。

她為我們帶來的第二個活動《節奏樂:加油幹》,有趣的情節,特殊的身份讓孩子一下子投入活動,也讓我們在場每一位老師感受到沒有音樂的音樂課也可以如此精彩!

下午的《走向有效——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案例剖析》講座,還是帶給我很大地震撼,她梳理了歌唱教學、韻律活動、節奏樂、音樂欣賞活動的相關教學總目標、有效組織,一下午的講座,老師們聽得是意猶未盡,更領略了陳老師多年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教育智慧,感受到了音樂教學的特殊魅力。

我想我也會繼續我的音樂教學探尋之路,讓我的孩子們一起在每日活動享受美好的音樂之旅!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10

任教xx年來,經歷的培訓也不少,可惟獨這次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週下來,儘管天氣炎熱,氣溫高達30多度每天騎著單車去聽課。但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裡,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穫的。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專家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如何進行知識更新

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教師的知識更新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後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教師應有的課程意識

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字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著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正如著名課程專家斯騰豪斯所說,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一個藝術品。其次,課程是開放的、民主的 科學的。所謂開放,是指課程的開發要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的人共同參與;課程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不斷趨向完善;課程的設計要為學生個性的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所謂民主,就是課程決策、課程編制的過程應該是對話式的;課程實施的過程也應該是師生互動並生成意義的過程。所謂科學,是指課程是學生的課程,課程必須迴歸學生世界、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

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的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與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放手給學生,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學生充分思考,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學生說。這樣,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總之,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為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當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於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 ,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在這裡,我看到了審慎嚴謹的老師,志同道合的同學,我感到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教育之路上,我並不是一個人在上下求索。我並不孤單!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11

短短的幾天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能夠說是我近年來教學生涯中,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在學校這些勤懇敬業教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大光華人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

我想,“作為教師,不僅僅是一個學者,她更應當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經過培訓,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經過培訓學習,我更堅定了自我“教書育人”的思想,要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一天蠟燭,就要發一天光;做一隻春蠶,就要吐一寸絲。”

這是我的教育觀和思想觀。我不會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逍遙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種教師的使命感因為我深深地懂得: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地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職責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甘於無怨,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二)要鼓勵自我“學無止境”

我要在新學年裡,不斷學習他人的新經驗,使自我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問道在先”“術業有專攻”恐非易事。

(三)要熱愛自我的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當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忙,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分擔挫折的煩惱。

經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所有學生。在教育這個舞臺上每一天發生著許許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學故事,這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發生、出現、遭遇、處理過的各種事件,不是瞬間即逝,無足輕重,淡無痕跡的,它會長久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從培訓中教師所談的這些親身經歷的事件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大啟發,甚至會產生心靈的震撼。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我們教師應當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我的不足,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我的教學更趨完美。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12

我很榮幸地參加了省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培訓分二個階段進行,為此,我要要感謝校領導和全體小語組同仁們給我這個培訓學習的機會!感謝教育學院教授與老師傳授給了我很多寶貴知識與經驗。

今天,我就把這次到在教育學院及教育培訓實踐基地學校――福州市錢塘國小培訓學習期間獲得的一些收穫與體會向大家作分享。時間有限,我把印像較深的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也希望能起到一點拋磚引玉的作用。

因為,之前我很難得參加教育教學方面的培訓,所以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我十分珍惜。從接到通知的那一天起,我就始終以骨幹教師的標準對照自己,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骨幹班的每一次學習活動,22天的時間非常有限,可這次培訓活動卻給我很大的收穫和啟發。

骨幹老師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特級教師的教學展示,有學員圍繞專題進行的說課、上課、評課。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通過理論的培訓學習,現場的教學觀摩,還有自己的教學實踐。因此,這22天來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這是收穫豐厚的22天,也是促進我教學上不斷成長的22天。我真的真的受益匪淺。22天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也開闊了眼界;還結交了一群優秀的同行朋友,探討了疑惑。這讓我對我們的教育與新課程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現將我這次培訓的收穫與體會總結如下:

應該做一名有上進感的、有奮鬥感、有專業感的教師。

期間,我聽了省教育學院教育學博士、專家的講座,到福州市錢塘國小參加教學觀摩與教研等實踐活動。名師、專家的一次次精彩的演繹,曾經讓我是多麼心潮澎湃,心潮湧動,精妙絕倫之處簡直讓我忘記呼吸,因此,我也曾有了三分的躁動。因為他們讓我體會到什麼是敬業、樂教,如何做一個是有上進感,有奮鬥感,有專業感的教師。期間,我聽了本省其它各地有關骨幹教師的評課,交流發言,他們讓我感受到我的壓力,因為他們說得都很棒,很有水平。我聽他們的發言,就他們非等閒之輩,我想:他們平時一定有經過不斷的學習與鍛鍊,我也體會到我們三明的教研普遍沒有我省其它地方做得好。

我還聽說,省的教研活動上不如浙江,下不如廣東。因此,省教育廳把省教育學院確定為基礎教育培訓基地,欲為省培養一大些名師、有較高專業水準的教師,教育學院的工作重點也就從學歷教育轉變為為省培訓中國小教師的搖籃,也就是說將來我們中還會有更多的教師有機會到教育學院,參加培訓。目前學院已開設的培訓有,國小語文、數學、綜合、心理健康、電腦、思品等學科。

培訓期間,我的第一感覺是:城裡老師的挺辛苦,但他們辛苦並快樂著!我應該向他們學習。

教育學院二附小教師何捷,他經常到外地參加全國的教研活動,到外校開展各種各樣的教研活動,然而,他每個星期還得身兼主科教學,他的百字作文教學在全國相當的影響,他教過的學生,一個個作文寫得一流,他班上的學生髮表的作品太多太多了,學生的家長都想方設法讓孩子在他的班上讀書。何捷老師長得挺帥,何捷老也挺辛苦,他是我的偶像,更是許許多多女教師崇拜的物件。連江實驗國小特級教師劉仁增,閩侯上街中心國小校長,福州教育學院一附小教師高玉他們不但是名師,有些是校長、副校長、但他們都沒有離開教學一線,始終都能在教學一線兢兢業業,無麼奉獻著,他們都為教育教學工作做出重要貢獻。

我實踐的學校是福州市錢塘國小。錢塘國小的女教師可多,90%以上吧,因此,有幾位哥們問我,你在錢小看到的美女教師不少吧?一定幸福死了,我肯定的說:是的!幸福無比呀!說的也是,我長了兩隻眼睛,還帶著眼鏡,不想看美女還真挺難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不僅看到她們外在的美,更看到她們的內在美,敬業精神實在讓人難忘:她們是多麼敬業、樂教,多麼上進,相當專業。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13

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我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悅,便會強化學習興趣,從而更喜歡數學。

幾年的數學課改實踐,使我真正理解了數學的內在價值,僅有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行為,正確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係,才能體驗數學的價值;僅有注重課程資料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現實生活相聯絡,才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僅有教學資源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就在身邊,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昇華,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歡樂。結合近年來參與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學生主角的轉變,進行自主學習。新課改心得體會。

自主學習具有幾方面的特徵,對國小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學生能從學習資料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我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我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上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如二年級的乘、除法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學生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之後組織學生用自我的方式和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組織相互間的交流找到演算法,然後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用適合自我的方法去解決,談出自我的觀點後,並作出自我的解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主角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二、教師主角的轉變,成為引導者和組織者。

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人們一種沉悶古板的形象,因為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予學生無窮無盡的練習題和單調乏味的公式定理,教師的工作也僅僅是在抄教案、上課、改作業之間迴圈重複。新課改心得體會。新課程中提到,教師應當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國小數學教師拓寬眼界,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時,也將視角深入到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去。比如,在二年級的“認識鐘錶”這一資料的教學中,許多教師不再滿足於簡單地講授課本的資料,有的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收集各式各樣的鐘表,豐富對時鐘的認識;有的教師帶領學生親手製作簡易的鐘表,讓學生真正感知“時、分、秒”的概念;還有的教師從鐘錶的認識引申到珍惜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和習慣的教育。數學教師除了改善了教學的形式之外,還不斷嘗試改善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以往的數學教師是教學中的權威者,將一個個定理公式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而新課程中強調要讓教師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指引學生去探究數學規律,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和討論交流中,與學生平等對話。例如,在四、五年級的“方程”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簡單機械地告訴學生解方程的步驟,而是讓學生從實際中產生對方程的求知需要,構建方程的基本概念之後,再允許學生自主地利

用所學過的知識來嘗試解方程。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學生所學到的數學不再是機械的、沉悶的,而是有用的數學、趣味的數。

三、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進取互動,共同發展,相互交往的一種活動,而教材給我們供給的只是表態性教學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所以一套教材所供給的各種素材並不是所有資料都適合每一位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教材,開發和利用校內外一切有利於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作為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尊重個性化,不搞填平補充一刀切。要創造促進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發展的數學教育。演算法多樣化是針對過去計算教學中往往僅有一種演算法的弊端提出來的。例如某一種題目,只要求筆算,另一種題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僅有一種思路(當然,學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這樣很容易忽略個別差異,遏止了學生的創造性,何況有不少題目本來就能夠有多種演算法的。

應當明確“演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一題多解”是面向個體,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遇到同一道題可有多種思路多種解法,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多樣化”是面向群體的,每人能夠用自我最喜歡或最能理解的一種演算法,同時在群體多樣化時,經過交流、評價能夠吸取或改變自我原有的演算法。所以,在教學中不應當也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題說出幾種演算法,否則只是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在與課改同行的道路上,我深知任重而道遠,可是教學改革引發我們深思,使我們蛻變,為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也引領我走進新的天地。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我要想方設法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主體本事,儘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種自由和民主的氛圍,儘可能的增加學生髮展思想和方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我的思維,表露自我的情感,證明自我的觀點,表現自我的慾望,使他們各自的潛能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14

20xx年7月12日至24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進行的“省培計劃”——口腔專業教師短期培訓。在為期13天的培訓過程中,我聆聽了多位教育專家生動、形象、精彩的講座,昇華了我的教育理念,充實了我的教育理論,提升了我的專業水平,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在這次培訓中,我還結識了一批省內外同類院校的優秀教師,通過交流,瞭解到各省市地區口腔專業的開展情況、發展現狀,為專業建設掌握了第一手調研材料。經過培訓學習,教育教學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教學知識上得到一次強勁的“充電”,特別是一些臨床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現總結如下:

通過聆聽呂鋒院長的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瞭解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標準,掌握了各個年齡段的表現,為以後班主任工作更好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聽常小榮教授講解如何上好一堂課,聽常教授講授上好一堂課的基本要求、上好一堂課應正確處理的幾種關係、一堂好課的三部曲、評價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知道了備好課即進行教學設計、掌握好教學技能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基本要求;如何以學生為本、如何處理好教材、如何控制好情緒是上好一堂課應正確處理的幾種關係;引人入勝的開局、充實飽滿的中堅、留有餘味的結局是一堂好課的三部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以生為本、流程科學、注重內化、體現溝通、啟迪創造、媒體得當、講究實效、多元評價是評價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 講座中,常教授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並根據廣大青年教師的特點開展講座,表達了自己對教學工作的執著與熱愛。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極大地激發了我潛心教學的熱情和信心; 通過聽範新蕾、孫運粉、來衛東關於新加坡醫學教育模式、護理教育啟示和美國社群學院教育體系的講座,瞭解了國外的辦學模式及教育體系,啟發了我們的教育發展方向,為早日與國際接軌打下了基礎;通過聽從事臨床一線的專家講解臨床實踐,瞭解到新知識、新技能,不僅提升了專業理論知識,更彌補了多年不從事臨床一線的技能缺失,尤其是授課老師講的臨床病例,更是為我以後授課過程中能更好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供了第一手臨床素材。

通過這次短暫而緊張的學習,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今後我會學以致用,我會將在這裡學到的新知識儘快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運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去,努力學習同行們的學習態度,求知精神,協作能力,加強平時的學習、充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15

我有幸參加了進修學校組織的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培訓會議。會上,我們觀摩了幾位老師的展示課,並聽取了兩位教師的精彩講座。這些課與講座,浸潤著她們對語文執著研究的心血。通過本次的學習,不僅使我對國小語文教學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認識,也為我在以後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盞指明燈。下面就本次的培訓收穫略談一二。

收穫一,走進繪本,迴歸生活。在這六節公開課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第一堂執教的二年級《走進繪本》課。對於繪本,我只在電視中或圖書館裡見到過,但沒有想到它還能用於學生的學習教材。在課堂上,王老師能以繪本內容為載體,配以動情的音樂和教師生動的語言,將圖片、文字精美的融為一體,烘托造勢,營造出了一種濃濃的繪本故事的氛圍,讓孩子們全身心的完全沉浸在其中。一堂課下來,孩子們有的早已淚流滿面。她讓學生連貫的讀,對於情節的理解掌握有好處,深深的抓住孩子們的心,而這位老師的設問、旁白也很有講究:在故事中,最感動你的是什麼?大樹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為什麼還會高興呢?每個同學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卻又是真實的……如此深刻的思想教育,不但使孩子們深浸於愛的洗禮中,更讓聽課的老師感動、學習、思考。而這正是繪本的魅力所在。

收穫二,寫字教學新感悟。會上,聽取了兩位老師關於寫字的講座後,可謂受益扉淺。對於寫字的訓練,我在課堂上也經常指導,可還是對孩子們的漢字書寫水平有所堪憂,聽完報告後,我才深知,原來寫字教學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寫字和寫字能力的培養,不光是一年級老師的專屬,它貫穿於整個語文學習階段。“師者,人之模也”,而一個語文教師的書寫水平對學生的寫字能力培養也會有積極的影響。都說,教師是學生的鏡子,每天孩子們有一半的時間與教師共度,教師的言行時刻左右著孩子的成長。

作為教師許多重要知識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業本上,教師自己的書寫對學生而言無疑就是一塊無聲的樣板,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教師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對學生書寫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寫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而普實的王老師正是如此做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每節語文課,她的字都端端正正的,這無疑給孩子們的練字起到一個榜樣效應。另外,練字過程是個循序漸進耐力持久的過程,並非一年級練好了就可以了,這就需要教師的策略了,老師在講座中還談到要對學生的寫字水平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因為只有建立長效地評價機制,才會為學生的寫字過程樹立自信心,才會讓孩子愛上寫字,從而讓學生堅持下來,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能力。

當然,這位教師的識字教學與另一位教師的的閱讀教學,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有一位老師所說,這次培訓會,雖沒有名師大家的親臨,卻普實而深刻。這也正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的,它同樣帶給我沉甸甸的收穫,帶給我眾多的思考,作為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我會以這次學習為契機,在自身的課堂上去實踐研究,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