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教師的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的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的心得

教師的心得1

小儷,女,十二歲,白白淨淨,愛打扮是家中的小公主,長這麼大從不會自我洗頭洗澡,鋪床,什麼家務也不會幹,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平時看著滿頭大汗的父母卻無動於衷。

評析: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條件的改善,孩子有了比較優越的學習生活條件,但參加勞動和鍛鍊獨立生活本事的機會相對減少,究小儷現象的原因主要有:1、父母對小儷過分溺愛,許多孩子的父母將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寶貝”,有的家長片面地認為讓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享受得好就是愛,這樣導致孩子過著“飯來張口,衣著伸手”的生活,養成了懶惰習慣。

2家長“望子成龍”心切,重智育忽視勞動教育,只要求孩子寫好字、念好書,學習成績好,而對孩子參加勞動則認為是浪費時間,說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幹活,凡事不讓孩子動手,不讓實踐,結果不僅僅孩子的智力得不到發展,並且孩子的身體也得不到鍛鍊。

方法與途徑:

1教育孩子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勞動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本質特徵,勞動不但創造了世界,並且創造了人類本身,要教育孩子珍惜勞動果實,使孩子懂得每一天吃的糧食、住的房屋、穿的衣服、學習用的文具等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果,“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而使孩子們確立勞動光榮的思想。

2、激發孩子的勞動興趣,孩子參加勞動是具有選擇的`,往往以興趣作為主導,他們經常對大人的勞動顯得很感興趣,教師要善於對他們進行勞動的啟發教育,首先,教師在勞動中應多作示範,用以感染、影響他們,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其次,要保護孩子們的勞動興趣,進取鼓勵他們參加勞動,對勞動中取得的成績應給予肯定和表揚,假如勞動結果不令人滿意,也不能隨便否定,而應當肯定成績,並善意地幫忙孩子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和孩子們一齊完成勞動任務,使孩子獲得勞動成功的歡樂,這將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勞動興趣,再次,勞動時間不宜過長,應注意勞動強度,否則,孩子會把勞動看作是一種負擔,從而失去勞動興趣,產生消極影響。

3、培養孩子的勞動自覺性,孩子的勞動自覺性的構成,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影響,如果父母勤勞,辛辛苦苦地幹活,必然促使孩子們自覺地幫忙父母分擔一些勞動的任務,教師能夠每一天適當分配一些勞動崗位和勞動任務給孩子,並加強對完成任務的檢查,促使孩子主動去完成,養成勞動的自覺性。

4、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勞動習慣的構成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獨立生活本事的提高,首先,組織學生參加學校安排的具體勞動,做到團結互助,不怕髒累,其次,讓孩子從國小會料理自我的生活,養成參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勞動習慣,自我的事情自我做,再次,教育孩子體貼父母,做家務勞動,做好長輩的小幫手,委託孩子完成一些為全家服務的任務。

教師的心得2

時間過得真快, 來幼兒園上班已有三個星期了,也不知道時間是怎麼過的,剛開始真的感覺壓力挺大,對於帶那麼小的幼兒自己根本沒有經驗,對班裡的情況一無所知,每天的教學也是很懵,真的怕自己擔任不下來,尤其是今天的彙報會,真的怕自己做不好,很擔心,想想自己,每次嗓子都快喊破了,也沒有多大的魅力吸引到孩子們, 看到陳老師那麼輕而易舉就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她的身上,真的發現自己很差勁,經驗太缺乏,方法太死板。

這段時間也發現了很多,作為小班教師就要調整好心態,要有足夠的耐心才行。小班的孩子小,他們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教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老師絕對不能視而不見,這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小班孩子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有一次,我們班的小朋友就因搶玩具而動嘴咬人,幸而老師及時發現,不然後果不堪想象),這時老師就要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問題,不能冷落了某個孩子,要把溫暖送給每一位寶寶。特別是對於剛入園哭鬧的孩子,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們交流,多帶他們熟悉環境和周圍的小朋友。還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先和他們交上朋友,讓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開心,這樣,他們會很快適應的。哭鬧幼兒情緒安定下來,再慢慢引導幼兒培養其規矩和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多以鼓勵和表揚去激勵每一個孩子,無論孩子取得了什麼樣的進步,老師要及時給予表揚,要讓孩子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媽媽的溫暖與和藹可親。同時還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幼兒的表現,如:寶寶的飯量,挑食情況;寶寶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律等等。小班老師不但要多和孩子溝通,還要與家長交流,到孩子家裡進行家訪,瞭解孩子的家庭環境以及生活環境,同時也要將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表現情況等,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過交流,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老師是值得信任的,是值得他們放心託付孩子的。通過交流,我們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意見的建議,讓家長很好的理解、支援並配合我們進行家園共育工作。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希望在工作中能突破自我,提高自身素質,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寶寶得到更周到、更細心的照顧,讓每位寶寶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

教師的心得3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學生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但學生不是橡皮泥,可以任由我們捏成任何的形狀,他們有思想、有個性、有自尊。如何培養、塑造這個複雜的群體呢?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惜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在於如何愛護兒童”,只有從關心愛護學生出發,用一顆火熱的愛心去教書育人,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記得班上有個女學生叫胡婧,看外貌文文靜靜,但紀律特差,上課不是說話,就是鑽到桌下找東西,多次暗示她注意紀律,她連理也不理,幾乎每堂課都這樣。通過了解,原來她父母離異,跟著爸爸生活,因缺少家庭的溫暖,內心脆弱,外表裝得啥事都無所謂,卻有意搞些小動作讓大家關注她。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單純的依靠批評訓斥來壓制她,不僅不能達到教育目的,反而很容易使她因“受到心靈的創傷”而產生牴觸情緒。因此我科任老師達成協議,只要胡婧一有進步,老師們就表揚她,對她的小毛病暫時一字不提,漸漸地,她上課不搗亂了,有了自尊心,學習也進步了,成了一個好學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征服更強烈。”

教育離不開情感,感情是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動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五時,班上轉來了個留級生,全班同學都瞧不起他,看到這種情形,我們老師教育全班要關心他,幫助他,平日裡我和科任老師處處關心他,照顧他,經常找他談心,指出他的優點,逐漸使他有了自信心。然後我和各科任老師再利用課餘時間為他補課,他變勤奮了,有了不懂的問題能主動問老師和同學,經過一年的努力,他在班內成為一個成績上等學生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人生最大的目的還是博愛”。他認為最能影響學生人格力量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愛。愛既是一種情感,也是一種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有的'學困生,不僅學習成績較差,品行也欠規範。對於這樣的學生該如何教育呢?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也是如此,缺點再多的學生也有優點。作為老師,就應該努力發現學生心靈上的“美點”,讓美擴大,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愛學生,欣賞學生。否則,只盯著他們的短處,一味的批評,就會導致他們心灰意冷,進而破罐子破摔,甚至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要“多表揚少批評”,給他們留有餘地,給他們改正的機會,讓其樹立起自信心,喚起上進心,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孔子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充分說明了團結友愛的重要。團結是力量的源泉,友情是人生最珍貴的情感。學生與老師、同學與同學之間相處,既要民主,又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平時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友愛意識,有效的避免了同學中的摩擦、糾紛等,從而使班級更具有凝聚力。

愛是人類維繫和生存的源泉,愛是社會不斷髮展的動力。因為有了愛,我們的社會才充滿溫暖,因為有了愛,人與人之間才變得和諧,社會是個大家庭,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承擔責任,付出愛心。教育的“靈丹妙藥”就是愛學生,用真情打動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在愛心這片沃土上,教育才能綻放燦爛之花。

教師的心得4

前不久在參加一次幼兒園音樂教學課題研討交流活動時,出現了一個引人關注的現象:沒有幼兒園和教師申報有關民族音樂教學研究的子課題,當涉及到開展民族音樂教學和本土音樂教育的傳承話題討論時,在座的園長和教師都是一臉的茫然。由此引起了筆者的思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因何在?通過初步的調查和查閱資料,原因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1、缺乏研究民族音樂的興趣。

從現在社會整體來看,對傳統音樂和民族音樂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少,特別是年輕人。

其原因是:

第一,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後繼教育,對中國傳統音樂和民族音樂的教育力度不夠,不注意民族音樂的傳承教育,使年輕人缺乏對民族音樂的鑑賞能力,以至影響對民族音樂產生興趣。例如,我們現在主辦的教師音樂培訓班,內容基本上是學習奧爾夫、柯達伊、鈴木等西方的音樂教學法,很少或幾乎沒有中華民族音樂內容的培訓學習。所以,教師研究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比研究中國傳統的音樂教學法感興趣。

第二,由於流行音樂的傳播渠道比較暢通,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對流行音樂的宣傳比較多,相對而言,對民族音樂的宣傳不夠,使年輕人接觸到現代音樂、流行音樂的機率較高,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現代音樂和流行音樂,影響到年青人審美心理的變化。不少年青人覺得民族音樂不如現代音樂和流行音樂好聽,民族音樂有點土,對民族音樂沒有或缺少鑑賞興趣。

2、缺乏研究民族音樂的底蘊。

由於生活方式與生活風俗的改變和各種外來音樂的侵入,民族音樂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民族音樂和本土音樂傳承的空間變得狹小,除了在一些專業團體的演出和社群活動、學校文藝匯演時能看到和聽到一點民族音樂的聲音,在其它的生活環境中,很少能聽到優美動聽的民族歌曲。特別是在校園裡,孩子們唱的都是流行歌曲,包括幼兒園裡的孩子滿嘴唱的都是“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以往校園裡孩子們跳橡皮筋時唱的童謠、民間小曲早已無影無蹤了。象地方戲劇、地方民歌、民間小調更難從孩子們的口裡聽到。所以我聽到一位老師感慨:教孩子唱流行歌曲容易,教民族音樂太難!原因:缺乏大環境的支撐和底蘊。

3、缺乏研究民族音樂的基礎知識。

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大多是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是學前專業的綜合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學習,沒有進行過民族音樂專業的系統學習和培訓,因專業的侷限決定教師對民族音樂瞭解甚微,缺少參與研究的基礎和研究民族音樂專業理論的支撐。對音樂專業畢業參與課題研究的老師,在學校接受音樂教育學習時,接觸民族的音樂教育內容也不多,對廣東本土音樂更不甚瞭解,也不敢冒然涉足民族音樂和本土音樂的`探討和研究。

4、缺乏教學資源的支撐。

除了因能力、興趣、環境是影響開展民族音樂研究的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民族音樂的教材很難找,適合幼兒的教材就更難找。中國的民族音樂雖然有很多精品,但真正製作成音像製品的卻相對少,製作成青少年和幼兒作品的就更少。據調查資料顯示:除了香港的雨果公司和臺灣的風潮公司做以傳統音樂這方面的音像資料外,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以出版中國傳統音樂為主的音像公司。同時,我們也沒有看到一本相對集中介紹和適合對幼兒進行民族音樂或民間音樂教學的教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幼兒園進行民族音樂教學活動,使用的民族音樂教材基本是成人的。由於資源的缺少、斷層,成為教師更不敢涉足開展民族音樂和本土音樂教育研究的因素。

教師的心得5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我喜歡在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時,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今天我收穫了什麼?

其中,反思教學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我覺得課後,教師認真反思,捕捉課堂教學中的感悟點,將教學感受記錄下來,既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又可以發揚優點,積累經驗,同時也可以為撰寫教學研究提供豐富的素材,慢慢的從中得到啟發,從而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

我首先反思的內容是自己的教學是否真正達到了教學目標。這堂課確定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是否緊扣《課程標準》來設計,在教學設計時,確定目標不能太籠統,應該是可操作的內容。

其次,反思教學過程。今天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哪些閃光點,吸引住了學生?今天的重點難點有哪些創新性的突破?或者今天的教學過程中有哪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我在講《有趣的遊戲》一課時,讓孩子們交流自己做過的一些遊戲怎樣有趣,是怎樣做的?再讓他們仔細觀察圖上小朋友的神情,讓他們覺得這些遊戲多麼有趣,但他們仍然無法準確的把自己做過的有趣的遊戲介紹給同學,說時無精打采,缺少激情,缺乏興趣,於是我帶領孩子們到樓下快快樂樂的上了一堂遊戲課,再讓他們回答剛才的問題時,沒有一個孩子是不舉手的',而且語言變得無比精妙,不僅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關鍵是孩子們是那麼的開心。

再次,我會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合適。有一次上課,我們班後面坐滿了學校領導和語文組的老師,在老師提出問題後,班裡一個口吃的孩子大膽舉起了手,我請他站起來回答,而他怎麼都說不出第一個字,我對他投去讚賞鼓勵的微笑,“慢慢來!”而他終於說出一個很好的答案,我帶頭給他鼓掌,孩子開心的笑了。

然後,我也會反思教學時是否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在教學時不能“一刀切”。葉瀾教授說,一個好課是有效率的,有效率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這節課下來,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困難的,他們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沒有效率或者只是對少數學生有效率,那麼這節課都不能算是比較好的課。另外,老師在佈置作業時也應該根據學生的能力安排不同的作業,優等生完成任務後,再加上兩三道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多多思考,增加思維含量。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則要降低學習要求,佈置作業時,也要考慮他們的能力。

我還會反思自己的專業知識。首先教育觀念要跟上現代化的步伐。要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充實自己,拓展知識視野,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要有一桶水,要有源源不斷的水源,才能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

總之,教師只要對教學活動堅持不懈的進行反思,一定能不斷提高對教學的認識,發展教學智慧,做一個研究型的好老師。

教師的心得6

x月酷暑,灼灼烈日,依舊阻擋不了x人銳意進取的腳步。在學校組織的連續幾天的密集培訓之後,讓我重新認識了x中學,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學生涯。

何校長的談話,高屋建瓴,推心置腹,語重心長。他講到我們要辦一所深入民心的學校。誠然,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要“接地氣”的讓每一位學生學會真善美。一個只有分數沒有情懷的學校註定是曇花一現。

經過幾天的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校開設了四十多門選修課,涉及語文、美術、音樂、技術等多方面內容,學校帶領我們新進教師參觀了選修課教室,有靈活生動的戲劇表演,有豐富有趣的手工陶藝,甚至還有裝置齊全的廚藝課程,對於從縣一中上來的我來說,如非親眼所見,絕不相信。令人震驚。x中學真正做到了素質教育。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敬畏是一種嚴謹認真的態度,常懷敬畏之心,方守道德底線。人,要敬畏的有很多,我們應敬畏x中學,敬畏學生。如果一位老師總是得意忘形,沉浸在過去的.輝煌成就中忘乎所以,不把學校放在眼裡,不把學生放在心裡,最終結果只能是被拋棄。因此,我們應加強自身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如x校長講話中談到我們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新人。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儘管有三年的教學經歷,卻仍然沒有領悟教育的真正境界,x校長的話如春風化雨,令人醍醐灌頂。學校猶如水,師生猶如魚,其行動像游泳一樣,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從遊既見,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大魚帶小魚”應當是一種理想的教育方式。

非常榮幸聆聽了幾位校領導的講話,讓我逐漸清晰今後的教學之路,我們的命運與x中學的命運息息相關,緊緊相連。作為一名x人,任重而道遠。我們應秉承前輩樂於奉獻的人梯精神,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嚴謹務實的治學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同樣,一個學校要有一群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教師,學校才有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定當嚴格要求,腳踏實地,探索創新,與各位前輩們並肩作戰,篳路藍縷,再啟山林!

教師的心得7

這周我們圍繞著“如何做好試卷分析”一次例會。這次例會就這個問題我們五個人坐在一起進行了討論。

通過這次例會的討論,使我對試卷分析又有了新的看法,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備好課,上好課,而且在考後也要做好試卷分析,以及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分析。

要想做好試卷分析,首先要把要把試卷仔細認真地做好,然後再認真地看清每一道題的考點,認真分析考點。只有老師做好分析,抓住考點,在想學生傳達,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要想做好試卷的仔細分析首先要了解試卷有多少大類題型,各種題型所佔分值比重是多少,哪些內容為考察的重點,所佔分值較大?命題覆蓋範圍分析。各種題型在教材中的章節分佈,是否覆蓋所有章節?有哪些章節中的內容在試卷中所佔比例較大?考試內容是否超出課程標準範圍,與課程標準的要求是否致。基礎知識題與基本技能題的考察是否都能夠兼顧到?題量大小與難易程度分析。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試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卷內容。試卷中基本題、有一定難度題、拔高題(難度較大)所佔比重是否合理,有無偏題、怪題等。

接下來,問題找到了,就要對症下藥,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進計劃。計劃要有針對性,要有可操作性,能夠解決問題。要求學生根據答案,針對答錯的.題目寫出對題目的正確理解,解答過程等。教師要做好個別輔導和答疑工作。要求學生做好每次考試小結。小結的內容包括本次考試的準備情況、答題情況、得分情況、出錯原因,認清自己是識記不牢還是理解不到位,是表達不規範還是題幹隱含意義挖掘不清,是教材知識遷移不夠還是閱讀思維方法欠缺,是思想上不夠重視還是心理上過度緊張導致的臨場發揮不佳。

要求學生針對答題時出現的錯誤,查詢相關資料,自主選擇相關試題進行鞏固練習,以檢測自己是否真的明白了,掌握了。若又出錯,仍要繼續查詢原因。

所以,作為一名老師試卷分析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認真做好。

教師的心得8

幼兒園集團化管理模式的優點和不足

杭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規處朱向軍老師在講授《杭州市幼兒教育改革方案》中,對集團化辦園的思路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並將成為杭州市今後幼兒園的辦園方向之一,作為曾嘗試集團化辦園的我,想就此項工作談一下自己的想法:

優點:

(1)優質資源共享,教育教學資訊的流通,讓優質幼兒園的保教質量起輻射作用,使新開辦的園區保教質量做到高質量高起點。

(2)便於經費的統一管理,統一安排,合理使用,園內資源得到共享(教育資源、物質資源),避免了各種浪費;

(3)便於園區間各項工作同步進行。讓更多的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學前教育。

不足:

(1)開辦初期,由於大量引進教師,新分配教師的增多,短時間內,幼兒園優質的教育資源分散了,而教師的培養和校園文化的形成都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短時間內集團辦園規模不宜過大。

(2)管理工作量較大,工作不容易作細。園長的巨集觀調控和微觀調整非常重要,在中層幹部的`力量配置上要做到工作職責明確,防止出現一些管理“死角”或管理不到位。

集團化辦園形式上的幾種構想:

1.創辦以親子園(面對剛出生的嬰兒,由家長共同參與)、託兒所(18個月——36個月的孩子)、幼兒園(3——6歲)為一體的教育集團,探索一整套0——6歲的科學育兒方案,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醫生、保育員和教師隊伍,使孩子真正從零歲開始接受良好的養育和教育。

2.引進外商投資,幼兒園用已有的品牌和教育管理進行聯合辦園,提高辦園效益。

3.與薄弱幼兒園聯合辦園,通過資產和人員重組,吸納社會資金,改善辦園條件、提高辦園效益。

教師的心得9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頒佈實施,幼兒園課程正在進行著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幼兒園的課程方案是一個有意圖而可靈活調整的開放的系統。它目的在於提供幼兒園建構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但是,每所幼兒園都有自身的背景和實際,在對課程理論和實踐引進吸收的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調整、充實、更新、創造……《綱要》中也明確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鄉土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課程已逐步滲透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並給傳統的教育模式以極大的衝擊,為現代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

仙遊縣素有“魚米和蔗糖之鄉”的稱號,豐富的地方資源和本土文化,蘊含著巨大的教育財富,以此為突破口,將家鄉的鄉土資源作為一部真實、形象、生動的教材納入幼兒園的課程研究中,讓孩子們真實地瞭解和感受鄉土的特色,十分有意義。那麼幼兒園裡的鄉土課程該怎樣開展,怎樣充分發揮鄉土文化對幼兒發展的積極作用,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挖掘鄉土文化資源,構建特色課程。

鄉土文化資源主要指幼兒園所在社群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方面的資源,包括鄉土地理.民風習俗.傳統文化.生產和生活經驗等。仙遊是個富有神奇色彩的地方,位於福建沿海中部。仙遊文化源遠流長,源於唐宋、盛於明清的莆仙戲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因戲劇成績突出,被譽為全國"戲曲之鄉";崇尚武術是仙遊的優良傳統,仙遊的田徑運動尤為活躍。曾被評為全國"武術之鄉";仙遊畫家人才輩出,故有"畫鄉"之稱譽。李霞、李耕、黃羲等國畫家,是仙遊畫派的奠基人;仙遊物產豐富,名果龍眼素有"興化桂元甲天下"之譽,度尾產的文旦柚,被譽為無籽密柚。生產的無土無鉛"松花皮蛋",是全國第一家獲准進入美國市場的蛋品;仙遊工藝歷史悠久,有具有地方特色的"五雕"、"五編"、繪畫、漆器、首飾、刺繡、仿古等8大工藝類別;仙遊依山瀕海,勝景薈萃。主要景區有九鯉湖、菜溪巖、麥斜巖、天馬山等自然景觀。同時,我們還查閱《仙遊縣志》等的反映當地風土人情的文獻,發動了許多老師、家長幫我們蒐集了民間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民間遊戲、童謠、歌曲,這些具有鄉土文化資源都為我們園本教學提供了基礎。

面對這深厚的文化,我們構築鄉土教育課程時,不必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鄉土資源是否都適宜幼兒的學習呢?筆者認為在內容的選擇上我們應注意三個方面:

首先,我們必須思考如何把優秀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能正面反映生活的仙遊民間文化的題材進行篩選、整理、加工,使其成為適合幼兒經驗背景,易於幼兒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內容。

其次課程內容必須取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滿足幼兒的興趣熱點。新《綱要》強調“教育內容要從兒童生活經驗出發,關注兒童的興趣。當課程內容取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當活動的主題為幼兒所注意、所興趣時,他們就會產生極大熱情,能積極地運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這時教師就要善於觀察發現,支援孩子們的探究慾望,使他們的探究活動得到發展。如在《田徑之鄉》主題活動中,我帶幼兒到休育場親身體驗運動員的工作,並參與到幼兒50米跑步比賽活動中,由於沒帶開水過去,所以一回幼兒園我就忙裡偷閒泡了一杯茶,當茶葉在水中慢慢舒展開時,這一現象被圍在身邊的孩子們發現了,他們馬上議論開來:“這是什麼茶?”“茶葉為什麼會變大”“這是哪裡的茶?”“應該是安溪的鐵觀音”……,這時一幼兒又冒出了一個問題並尋求我的回答“仙遊有沒有產茶葉呢?我把這個問題拋回給幼兒,99%幼兒的回答是沒有,一位住在龍華的幼兒回答有,而且他爸喝過龍華金溪廠生產的茶,為了證明哪一種說法正確,幼兒討論通過了三種方法:

1、向朋友打聽、到茶葉店詢問;

2、查詢仙遊網站;

3、實地考察。

第二天一來孩子們的話題總是圍繞著“仙遊茶”,並饒有興趣地談論著自己的驗證結果……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我們生成了主題活動《家鄉茶》,通過這個活動,讓大班的孩子們瞭解仙遊的特色茶以及中國的茶文化,從而擴大孩子們的知識面,並萌發愛家鄉、愛祖國情感。

最後可考慮課程活動的主體——幼兒的實際特點,並結合教師、幼兒園、家庭、社會環境因素,突出幼兒的個性發展,把握鄉土民族文化的特徵,構築個性化的鄉土教育課程。例如我園小班的教師結合幼兒對本地方言掌握較為熟悉的特點開展了“民間童謠”的課題研究。對美術活動較感興趣的班級開展“書畫之鄉”課程研究,音樂節奏、韻律強的班級開展“莆仙戲”課程研究,各班還根據自已本班幼兒的興趣和實際水平開展了《仙遊特色小吃》、《田徑之鄉》、《仙遊武術》、《美麗的蘭溪》等,通過構築各具個性化的鄉土教育課程,能使幼兒自然地吸取鄉土文化的精髓,滿足幼兒個性發展的需求,從而也使幼兒的社會性情感在活動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

二、探索多樣化活動形式,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

多元智慧觀認為:孩子的智力及其表現形式是多樣的,每個人各具特色,只要給予適當的環境開展個性化的教育,幾乎每個人的.所有多元智慧均能獲得相當高度的發展。孩子生活環境不同,他們的生活經驗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我們不能期望任何時候所有的孩子都對同一活動感興趣,應相信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興趣、需要和能力。其於這種認識,我們提倡鄉土課程的活動形式應豐富多樣,努力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1)將鄉土課程融入到主題活動中

陳鶴琴先生主張綜合主題教育的教學法,即把兒童應該學到的方面完整的、有系統地教給幼兒。綜合主題教育正是體現了《綱要》中整體性這一特點。因此,將鄉土課程融入到主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豐富完善主題,更能促進孩子的發展。就拿我班進行的主題活動:“在秋天裡”,我們將一切有利的鄉土資源融入到了這個大主題中。

1、蘭溪的樹:我們帶領孩子到蘭溪拾落葉,觀察樹葉的形狀、大小等,請家長帶領孩子去觀察樹木,看看哪些樹是認識的,哪些樹是一年四季常綠的?並把自然測量滲透在其中,讓幼兒作簡單的記錄,在寬鬆的氛圍中求得知識。

2、蘭溪大橋:帶領孩子參觀代表仙遊之一的蘭溪大橋,講述家鄉橋的歷史、造橋的故事,嘗試用美工、建構等方式表現家鄉美麗的橋。

3、蘭溪旁的果子熟了:為了體驗豐收的喜悅,我們帶領孩子去蘭溪旁的果園摘桔,看看講講桔子的形狀和特點,嚐嚐桔子的味道,感受豐收的喜悅,體驗了勞動的辛苦,使孩子的情感得到昇華。

4、蘭溪的夜宵:蘭溪下的夜宵彙集了仙遊的各種特色小吃,帶領幼兒參觀瞭解,並在親子活動中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合作製作、烹飪。

5、蘭溪夜景:蘭溪的夜景燈火輝煌,人群熙熙攘攘,特別是遊樂場熱鬧非凡,讓家長帶領幼兒參觀,讓幼兒明白家鄉富裕了,人們的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

6、蘭溪下的撿石頭比賽:帶孩子走進蘭溪,開展撿石頭比賽,並組織“和石頭寶寶做朋友”,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石頭,佈置在活動室裡,做滾石的實驗,自己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在“運石”的體育遊戲中,運用各種布袋、塑料袋等穿越各種障礙運送石,培養合作精神,同時也讓幼兒感受了勞動的艱辛和生活的豐富多彩。

7、蘭溪秋蟲:在草地上、花壇邊、樹根旁,找找蟲子,捉捉、看看、玩玩,瞭解秋蟲的外形特徵,感受周圍環境的變化,在廣闊的天地間,我們的主題活動賦予了濃濃的鄉土氣息。

(2)將鄉土課程融入到區域活動中

為了更好的滿足孩子的不同興趣,我們提倡多開展鄉土區域活動。自主性的區域活動,以其豐富的材料、有趣的玩法吸引著每一個孩子。因為,在區域中有他們熟悉的材料。如:科學區中的樹葉分類、麥杆吹泡泡;表演區的“看莆仙戲”;語言區的創編童謠;美工區的捏泥人、印花布、稻草編織的圓盤、竹製品、畫臉譜……個個爭當“民間小藝人”,孩子在區域活動中圍繞自己的興趣,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自主決策、自主交往、盡情玩耍,自得其樂。為此教師需有目的、有計劃地創設活動環境和投放鄉土材料,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自主選擇活動內容和合作夥伴,讓鄉土課程靈活地融入到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的探索、交往和語言、思維的發展。

(3)將鄉土課程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

這是一種隨機的、潛移默化的、在真實的現場展開的活動形式。通過挖掘幼兒一日生活中豐富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在其中體驗感知、發現、探究的快樂。如:晨間入園時,播放琅琅上口的民間童謠和婉轉流利的民間音樂;在自由活動時間,幼兒可到相應的活動區開展民間藝術創造活動;餐後散步時,帶幼兒欣賞由仙遊文廟帶回來的書畫;午睡前給幼兒講述民間故事等,將鄉土課程靈活地滲透到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真正做到情景化、生活化。

三、利用牆面環境,呈現鄉土活動。

瑞吉歐將環境視為“一個可以支援社會互動、探索與學習的‘容器’”。在鄉土活動中,環境創設就像“骨架”一樣把鄉土涉及的各個方面和一系列活動呈現出來,使牆面環境與鄉土活動互動起來。如在“我愛運動——田徑之鄉”這一活動中,我們的教育過程從瞭解家鄉田徑的輝煌歷史——宣傳:運動好處多——田徑比賽:萌發做個仙遊人的驕傲。牆飾也隨之產生三個相關的欄目,在“運動好處多”一欄中,通過幼兒的集思廣益,他們想出了用多種材料來製作標語:有的畫、有的折、有的用橡泥捏、有的用布做、還有的用海綿剪。我與孩子一起動手把宣傳標語進行分類、整理,使牆飾充滿活潑朝氣、運動的美麗。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總是情不自禁地向同伴、教師、家長介紹,與大家交流、分享他的成功。為此我們應儘可能將所開展的每個鄉土活動的相關教育活動都與牆飾相互呼應,把牆飾變成幼兒學習過程和經驗的總結和提升,讓每一牆飾都成為孩子學習和發展道路的一個里程碑。

五、以愛家鄉情感教育為主線,深化鄉土活動。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一直以來,在學前教育中關於幼兒社會性發展方面就提出了愛家鄉、愛祖國的目標,在新《綱要》里社會領域方面也再次強調著愛家鄉、愛祖國的目標及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的內容與要求。

以往在對幼兒進行這種較為抽象的社會情感的培養時,我們的做法常常落套於呆板的言語說教或流於口號的形式,而未能將抽象的社會情感培養與具體的社會現實聯絡起來,疏忽了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及各種社會資源的充分利用,而鄉土文化便屬於這樣一種能有效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對培養幼兒社會情感有著促進作用的教育資源。如:我們開展的“我愛大橋”的活動中通過參觀觀察瞭解---親自體驗---分享和表達,幼兒對蘭溪大橋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後來的討論,表明他們對大橋的建築特點有濃厚的探究興趣,特別對兩座舊橋的作用和故事更感興趣,對家鄉有這樣的建築感到自豪,真實的情感體驗,愛家鄉的情感油然而生。

讓教育迴歸真實的生活,讓幼兒迴歸自然的環境,這是《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所蘊含的新理念。陳鶴琴先生也說過:“所有的課程都要從人生實際生活和經驗中選出來,切合人生的課程內容是兒童的一飲一食,一草一木……”開發鄉土課程,能讓大家認識到過去視為“老土”的東西其實蘊含著豐富而濃厚的教育價值,讓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建立起樸素的資源觀和價值觀,樹立課程的整體觀、鄉土觀、綜合觀,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富裕的求知資源,真正滿足其生成發展的需要,促使幼兒健康茁壯的成長。

教師的心得10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教師們:

大家上午好:

對教師一向的評價都很高,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人說教師是燃燒自我,照亮別人的蠟燭;有人說教師是甘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說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我只願做那一顆小小的鋪路石,靜靜地躺在泥土裡,雖然它沒有水晶的純靜,沒有寶石的豔麗,沒有鑽石的光芒。我的目標僅有一個,讓我們的新一代走在我們鋪就的平坦而寬闊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四方,奔向遠方。初執教鞭的我站在講臺上,板著臉,裝出一副嚴肅的樣貌。應對著孩子們四十多雙明亮的眼睛,我的心在顫動。儘管這已不是第一次站在那裡,以前的幾次實習令我已經有了將近三個月的教齡。但應對著這群可愛的孩子,我的心仍禁不住微微顫動,我的嘴角仍禁不住微微上揚,溢位了一絲微笑。

那四十多雙眼睛裡傳遞著好奇、信任與敬佩。這一切讓我暗暗地鬆了口氣,先前的擔心一掃而光。然而我很快發此刻孩子們純淨的心靈之窗中也藏著狡詰,他們很快發現了我的“友善”,對我玩起了“欺生”的把戲。上課時有的擠眉弄眼,有的指手劃腳,做起了小動作。對此我當然是恕不可遏,將他們幾個狠狠地訓了一頓,此後我發現孩子們眼中的光芒在泯滅,我的心又禁不住顫動起來,是不是我做錯了?這時老教師給我送來了“靈丹妙藥”,熟知孩子心理的她告訴我,其實小孩子並不是真的想搗亂,而是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喜歡和教師親近,期望教師能注意他的心理,而在你忽視他時,他便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來引起你的注意。

哦,原先是這樣,多可愛的孩子!我釋懷地笑了,心頭的陰鬱一掃而光。慢慢地我從用老教師那裡得到的靈丹妙藥―愛心去和學生交朋友。我還使用一系列獎勵措施:發小博士記分卡,名字上光榮榜,誰是總冠軍等等,儘量尋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儘量讓每個學生樹立起信心。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不以你的.真摯之情、誠摯之心怎能換取孩子們純真的童心?很快我與孩子們之間就建立起了一種牢固的既是教師,又是朋友的雙重關係。在工作上我也對自我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每一天提早到校,晚上摸黑回家,將學校當成

了自我的又一個家!平時做到主動聽課,精心備課,認真上課,並做好課後的摘記工作。大家都說,你要給學生一杯水,你自我必須有一桶水。

為了灌滿這一桶水,並讓它不因為蒸發而減少,我在業餘還認真學習業務知識。除了閱讀自我訂閱的雜誌之外,我還很多翻閱學校現有的教育雜誌,並認真做好理論筆記,不斷積累,不斷給自我充電,紮紮實實打基礎,為做了名合格的數學教師而努力。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剛剛起步!路在腳下延伸,而我就在鋪路!

教師的心得11

起初學校要求讀《致教師》的時候 ,我心中默想又是一部理論性的沒用的東西,又沒有實踐性,應該也是一部空談和紙上談兵,懷著不情願的心開始讀它。但是閱讀後,卻越感覺有用,越感覺讓我茅塞頓開,越感覺對我的工作有指導性,我便產生樂趣一直讀下去,最終讀完,讓我感受頗深,以下我說說我讀新教育的體會。

以前我時常會感覺教書是一件沒趣兒的事,實現不了人生的價值,起初我懷著熱切的心情來到學校,卻被學生的不學和調皮以及頂撞磨得一乾二淨,我時常想著辭職,去幹自己想幹又可以實現自己價值的事,可是讀了致教師,讓我改變了觀念,我們老師的快樂就在於扭轉學生,幫助學生改變命運,他們實現了人生價值,也就是我們實現的我們的教育價值,當他們開始聽話的時候,當他們開始懂事的時候,當他們學習進步的時候,當他們感謝老師的付出時,當他們的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進步的時候等等,我們都是幸福和快樂的。我們曾今也調皮過,我們曾經也不懂事過,我們曾今也有不好好學習過,我們曾在課堂上也有不聽講過,我們曾在在課堂上也搗亂過,但我們在一些老師的精心教導下,也慢慢懂事了,在一些老師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們的學習也進步了,這是致教師讓我回憶起得,讓我明白的,我也要繼承我們前輩的優良品質,為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為學生家長奉獻自己的力量,孩子們學好了,為我們國家做貢獻,這也就是我們的價值。

曾今也由於教導學生不聽,我一度討厭過學生,我討厭他們的調皮,我討厭過他們對我的頂撞,我討厭他們搗亂破壞校園,可讀了致教師,他讓我知道愛的教育,也找回了當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致教師又賦予了我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名的工作中的前進方向。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教室的幸福從哪裡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的來源,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十與自己的關係,我們老師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來源與特殊的學生。當一個調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時,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形容。

“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也就沒有意義。”在中國教育的現實中,教師的忙與苦是毋庸置疑的。教師的工作涉及教材分析,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還有教育活動中的突發事太多,問題學生層出不窮。只有當你理解了記憶的方法和過程,才不會為學生背不出而生氣,你也就不苦了;當你理解人的能力差異,理解了所謂“差生”的形成過程,就不會為差生的存在而生氣,你也不累了;當你理解國中生的生理,就不會把學生上課思想跑毛,調皮當做反抗了,也不會簡單的對自己的教學能力產生否定,你也就幸福並快樂著。恨鐵不成鋼,這個恨是不理性的愛,因為教師沒有掌握鐵是如何成剛的規律,從優秀教師可以看出他們面對教育教師事故時,是那麼的自信和從容,是那麼的輕駕就熟,這是以你為他們見多了。

教師這個職業既平凡又神聖。做一名教師不易,做一名好教師更不易我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而我相信,我的努力和堅持定會收穫很多。

教師的心得12

今年值得高興的是通過自身的努力,終於加入了教師編制這個大隊伍。在過去一年的代課生涯中,一方面為著教學,我不能為著一己之私——考取教師,而把學生的學習落下;另一方面,讓我考慮到合同教師的不穩定性會給我以後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記得在剛畢業的那一年,讀著xxx老師的教育著作使我對教育滿腔熱情,曾經幻想著,我可以做到像xxx說的每天找一個學生談心,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那時候我真的有段時間做到了,這也讓我深深體會到和孩子聊天可以瞭解到孩子的情感,可以理解孩子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的行為,可以知道孩子的生活有時也存在著困難,而我能做的就是幫他們分擔,並在他們的學習中幫助他們。

今天由教育局組織對688名新教師進行崗前培訓。培訓的議程是:

1、局長講話;

2、新教師崗前宣誓;

3、青年教師代表發言;

4、進修學校教師做教學常規培訓。早上的培訓很飽滿,讓我們這些新教師收穫頗豐。

局長簡單對本市的教育情況進行了陳述,並對新教師提出了“四個希望”,“三自”。其中的“三自”包括:自尊,自信,自豪。要求新教師應善於展示,善於合作,精於學習,我們的教學之路很長,怎樣才能在這條道路上走出星光,必須靠教師本身的努力,和勤勉敬業,團結協作,終身學習的精神。

在青年教師發言中,有李xxx的《教學研究,喚起我們職業的尊嚴感》,有黃老師的《來點不一樣》,還有王老師的《做好班主任的三件“法寶”》。三位教師將他們在教學與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悟與經驗同我們一起分享,讓我們感受到一名優秀的教師需要通過自身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不斷反思慢慢成長起來。成長的路途不求快,但求真真正正,腳踏實地的學習和研究。李xxx通過與我們分享他的多個第一次,這些第一次也是我們以後將會面對的情況。比如:第一次家訪,第一次參賽,第一次看教育名著,第一次寫論文,第一次開展專業引領活動等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參賽,在他的幾次參賽中,讓他領悟到有效的課堂追求簡約與失效,互動的課堂講究對話與交流,生成的課堂需要耐心與智慧。這三個結論是李xxx在平常的.教學中,通過思考與研究才悟出。因此,我們應當從一個小問題出發,慢慢地去摸索,細心觀察,不斷實踐與反思,才能感受到像李xxx說的“教學,是一個量的問題;研究,是一個質的提升。”在講到開展專業引領活動時,李xxx談到,在他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的一個班級中,他每兩週一次給學生不知研究性作業。他給我們舉了兩個例子,其中一個是在研究圓周長與直徑關係後,讓學生回家研究蘿蔔重量與長度的關係。我非常好奇這一內容,因為李xxx將數學延伸到生活中,學生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數學研究“我也可以做到”,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如果有機會的話,我真想知道李xxx的研究性素材是怎麼積累的呢。教學中,我不希望學生死讀書,更希望他們將數學用到生活中,更希望看到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碰撞”。

黃老師的“來點不一樣”談到不能千篇一律地給學生講授,教師應該要會出新鮮,讓學生對學科產生興趣。教師不僅教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方法與能力。王老師在談到班主任工作中,給我們“亮”出了“三件法寶”:1、以“新”營班,用“心”育人;2、培養班幹部,工作邊輕鬆;3、家校聯絡和諧,助推學生髮展。

三位老師的精彩發言給即將踏上三尺講臺的我們來了點正能量,使我們在開學那一天更加有準備,更加有自信的出現在孩子和家長的面前。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習的路無止境,加油吧老師們,讓我們共成長,共勉勵!

教師的心得13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我覺得新的課程改革,為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新的課改,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不斷探究的學習方式。歷史教師的觀念、角色、教學行為、教學策略等都要發生轉變,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遞者,它開始向師生互教互學、共同發展的新型格局邁進。

國中歷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要啟用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這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教師的提問;二是學生的發問。教師的'提問,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理清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絡,精心設計,環環相扣,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聯想、探究,由表及裡,進而發現歷史的本質,把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帶著這些問題,在課堂上師生共同探討、不斷深化對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本質的認識,通過環環相扣的設問,層層深入的剖析,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結論。這樣,學生從中得到的是思維的啟迪,視野的開闊。

歷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興亡的戲劇性,又飽含各種人生哲理。它跌宕起伏,富有情節又耐人尋味,也包含許多發人深省的懸念。如此生動具體的歷史,為何在教學過程中卻找尋不到學習的樂趣呢?最終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教材的“繁、難、多、舊”。而新教材對準上述四種病症,改變了這種格局,化“繁、難、多、舊”為“簡、易、少、新”為新世紀的中學歷史教學增添盎然生機,尋回本應該屬於歷史課的獨特魅力。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感觸頗多,其中最大的體會是:教師講得少了,學生活動得多了;師生單向交流少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多了。新教材中設定了多種形式的課堂練習,意在以靈活多樣的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的創造能力,為師生改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機會。希望今後能有機會多吸取些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教學過程,使之更加符合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現象的發生。

教師的心得14

在這周呢,實習學校給我們配備了相應的班主任以及班級,讓我們和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如何更好的管理班級,我也和我的班主任指導老師交流了,如何管理我現在帶的這個班。因為這個班我也在教,所以我對於班級裡的基本狀況還是瞭解的,這個班是屬於比較活躍的一個班級,部分男生比較喜歡調皮搗蛋。我在管理班級的時候就是要著重注意這些學生。

我把自己上週遇到的課堂管理的問題也向指導老師提出了。老師跟我說了一個比較實用的辦法,就是讓那些說話以及搗亂的同學抄課本,這樣的話,給這些學生一些事情做,他們就會安靜下來。但是這種方法還是會帶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學生不聽你的話,不給你寫。關於這個問題,我現在是深有體會。有一天我在看自習的時候,就罰了一個學生抄書,但是他並沒有抄,也沒有交給我。在這種情況下,指導老師告訴我,這種問題需要報告給班主任處理。

而且在這周的教學中,我逐漸擺脫了上週的那種控制不了課堂的情況,我使用的方法是,在他們吵鬧的時候,我就不說話,因為我發現在那種情況下,他們是聽不見我的聲音的`,所以在他們說話時,我就停止我的授課,靜靜地看著他們。這種方法對於我這四個班是很有效果的,因為搗亂的學生還是相對較少的,所以在發現我不講課之後,大多數學生都會自發的停下搗亂的行為或者制止搗亂者。但是這種發放還是有弊端的。因為這樣無端的浪費了我的授課時間,而且對於不自覺的學生是沒有辦法的。所以我現在還是處於一個立威嚴的狀態。

我認為現在能用不說話的方式就不要說教,能說教就不要懲罰,能略施懲戒的就不要叫家長,不要回家反省。

教師的心得15

悅納教師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作為園長,要有寬廣的胸懷,悅納教師在無意之中犯下的錯誤,熱心、細心和耐心地加以疏導,使之心悅誠服地改正錯誤。晨間,一位爺爺由於孫女近幾天不願意上幼兒園的事情主動與李老師搭話,希望求得她的幫助。但李老師因自身情緒不佳又忙著準備玩具,沒有及時回答老人的詢問。不冷不熱的態度惹惱了老人,轉身就告到了園長室。在送走老人後,我立即到班上了解情況,核實之後,嚴肅地批評了李老師的行為,要按規定處罰,並責令其對家長致歉。誰知她竟拒絕認錯,還振振有辭地辯解,並賭氣說:愛扣多少獎金,隨你的便。看來單純用制度壓不服老師。冷靜了幾天後,我主動找她談心,讓她傾訴不滿,最後她心平氣和地承認了錯誤。當然,悅納教師的錯誤,並不是對教師袒護縱容這裡強調的是,在幫助教師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應注重保護教師的自尊心。園長要和教師一起進行道德長跑,共築人格長城,實現心與心的碰撞、情與情的交流。

學會滾雪球

一個雪球在雪地裡會越滾越大。幼兒園就是一片雪地,教師就是一個個雪球。園長要通過多種形式讓一個個“雪球”在雪地裡不斷滾動,越滾越大、越滾越圓,最終形成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雪球。

1·師徒攜手滾雪球

老教師有經驗、有責任心、有愛心、有耐心,新教師有理想、有思想、有熱情、有幹勁。我們讓老教師與新教師結為師徒,充分發揮了老教師的帶頭作用,加快了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青年教師到了我們幼兒園,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能很快勝任自己的工作。

2·組長領銜滾雪球

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備課組長、課題組長,都是教師隊伍中的佼佼者,大都能力強、業務精。在組長們的帶領下,我們開展課題研討,組織教研活動觀摩,針對熱門話題展開辯論……所有這些活動,都能給教師以正確的導向和實質性的幫助。因此,每次活動後,教師多多少少都會有收穫,每個人的雪球也會越滾越大。

3·強化優勢滾雪球

每位教師都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我們在瞭解了教師的興趣愛好、脾氣稟性及能力特長之後,將教師進行合理分工,優化配置。我們還根據個體優勢,讓每個教師組織能展示自己特長的活動。沒有特長的教師也都發揮了自己的優勢:有的教師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特別盡心,成了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有的教師做家長工作特別細緻,贏得了家長的信賴和讚譽;有的教師心靈手巧,總是把教室整理得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有的教師特別勤快實在,人人都願意和她配班……每位教師都找到了自己合適的位置。通過一次次滾雪球式的'活動,你的經驗完善了我的實踐,我的感受激發了你的創意,每位教師都能各顯其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還會“心”苦嗎?

提倡海狸式的合作

海狸能自發地建起水壩,在水壩被大雨沖毀後再自發地修好它。在此過程中,沒有誰發號施令,沒有誰監督,海狸們會傾盡全力地幹活。這就是海狸式的合作。“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我們幼兒園教師的座右銘。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個強大的集體則將難以摧毀。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感到自己的身後有一個團結協作、奮發向上的群體,幾乎人人都從這個集體中吸取過智慧和精神養料,享受過成功的滋味和勝利的歡笑,感受過做一名幼兒園教師的自豪和驕傲。

有位年輕教師要參加市裡的講課比賽,試教下來不滿意。同年級組的教師自覺地組成了智囊團,利用休息時間幫她出謀劃策,最終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一位大齡教師好不容易懷孕了,配班教師主動承擔了絕大部分工作。類似這樣的事情在我園比比皆是。海狸式的合作大大減輕了管理者的負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幼兒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永遠有一顆童真不老的心,一顆熱情洋溢的心,一顆幸福快樂的心,一顆敬業愛崗的心。所以,園長要悅納教師,要學會滾雪球,要提倡海狸式的合作,努力讓教師在辛勤的工作中不覺得“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