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育兒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育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育兒心得體會精選15篇

育兒心得體會1

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困擾我們每個家長的問題——我要如何來教育我的孩子?或者是我想把我的孩子培養成怎樣的人?坦白地說,作為一位9歲孩子的母親,一位一年級學生的家長,我不一定是最有經驗的,我的孩子也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是我還是想和大家來聊一聊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我從以下幾方面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學著讓孩子有孝心

孝悌是中國文化的基礎,古人云:“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雖然現代社會已經慢慢地淡化了這種中國古代的傳統美德,但是我認為孩子要有孝心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有時候會經常給他灌輸一些中國的傳統文化,比方說讓他讀一讀《三字經》、《弟子規》等,並給他做些解釋,在弟子規中對如何有孝道,如何對待父母有具體的描述,雖然我們在座的各位也不可能全都做到,但是在其中我們可以找一些我們可以做到的,我們也在這麼做的,孩子做起來也比較簡單易懂的方面著手教育。弟子規中有一句“出必告,反必面”,大意就是說外出時,先要告訴父母要到哪裡去,回家以後,一定面見父母親,讓他們感到心安。

就有這麼一次,孩子說:“媽媽,我去下面小公園玩一會兒。”“好的。”我也允許了。後來我去樓下小公園找他,卻怎麼也找不到,後來才知道他去了同一小區的同學家玩。回來後我就嚴厲批評了他:“你告訴媽媽到哪裡去就應該在那裡呀。要是有變化就要及時告訴媽媽,經媽媽同意才可以去,不然媽媽找不到人會著急,會擔心”。但孩子卻委屈地說:“我怕吵到你和小弟弟睡覺”。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我一方面對去同學家玩未告知家長進行了批評,另一方面對他能夠體貼父母和小弟弟進行了表揚。告訴他下次萬一還出現這種情況就應該繼續在小公園裡玩,告訴同學“媽媽找不到我會擔心的”,可以邀請同學到小公園一起玩。這樣既不會影響媽媽休息,又不會讓媽媽因找不到他而著急擔心了。現在去哪裡孩子一定都會告訴我,同時我也要從自己做起,身教比言傳重要的多,去哪裡也會告訴孩子,這是相互的尊重。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一種好的習慣。我個人覺得,我累的時候兒子主動地來幫我捶捶背,有好吃的會給我留點,我講的話都放在心裡等等,這些都是孝順的體現,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二、學著讓孩子有主見

很多家長習慣於事事為孩子做出決定,而很少徵求孩子的意見;一旦孩子不遵從,就大加責備。其實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作為家長在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給他自主思想的機會。耐心傾聽孩子講的每一句話,鼓勵並引導孩子自由地表達思想,既體現了家長對孩子的'尊重,同時也能有效地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當然,主見不是任由孩子一意孤行,為人父母應該為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提出不同的建議,個人簡歷並認真分析每個建議的利弊,讓孩子自己做出選擇,這對培養孩子主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就這次書籍訂閱,我家孩子一共選擇了4本書,都想要。但是我規定只能訂一本,訂一本什麼書由孩子自己決定。這就體現了培養主見不是任由孩子任意妄為。我採取了讓他在4本書中選一本自己最想要的,既幫助孩子在主見方面的培養,還幫助孩子學會了自我約束,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還有這次去動漫節我主動問他要什麼玩具,他告訴我他想買一把木劍和錘子,只要這兩樣就行,後來我還誘惑了他一下,拿他最喜歡的旋風陀螺問:“要買一個嗎?”,他思索了一下,答案讓我很欣慰“我有了,不要了”,我接著說“這款我們家沒有呀”,孩子說“就買這兩樣就行”。所以主見的培養可以隨時隨地體現在最簡單的日常生活中。

三、學著讓孩子有責任感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長寵愛,孩子們普遍缺乏對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他們從小就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本來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都由家長代勞了,應該負的責任都由家長來承擔。孩子們普遍自私,只顧自己,不關心父母,不關心別人,不體貼父母的辛勤勞動,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學習,孩子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我認為同他們責任感教育的缺失是分不開的,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注意對他這方面的培養,比如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襪子、紅領巾、學會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尋找值得讚許的東西,並且告訴他這些已經是他自己應該可以承擔的事情了,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就應該承擔著自己的一份責任;再比如和孩子下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的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也要承認,我有時也會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在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有時候他會推卸到別的同學那裡去,比方說“是他先打我的”,“這個東西不是我拿的,是別的小朋友給我的”,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耐下性子去幫他分析原因,讓他明白自已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並且能夠主動去道歉,去承擔過失。我想,一個孩子具有責任感會成為他將來獲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重要品格。

四、學著讓孩子去堅持

現在的孩子機靈、早熟,但吃不得苦,也缺乏毅力,很多事情都是兩天打魚三天晒網,往往事情做了一半就半途而廢,我認為能夠學會堅持是一種非常好的品格,能夠鍛鍊孩子幹好一件事情的耐心和毅力,也能夠提高孩子在面對挫折時的勇氣。例如我家小孩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提出要學英語,我認為還小了點,但是他一定想學,後來我就跟他有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我說:“開始很容易,貴在堅持。你要學是一件好事,但是你能答應媽媽堅持到最後嗎?一旦開始我們就一直學下去,選擇在哪裡上由媽媽來幫你做決定。可以嗎?”孩子說:“我想上的,我會堅持的,那要上到什麼時候呢?”我被他的話問住了,急中生智說:“上到沒有老師教為止。”

我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我很佩服我自己。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他有時會覺得好辛苦,每天要聽讀,孩子有時也會有打退堂鼓的時候,我就會說當時是你自己主動要學的,現在還沒學多久就開始打退堂鼓這樣是不行的,要堅持。就這樣我們一直學了兩年多一點,基本每週兩趟,一直都是準時去杭州上課,有時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和煎熬。但他現在已經能夠欣然面對了。

以上這些說出來或許不值一晒,孩子還小或許也未能全部明白,但這些都是我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點思考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生活中的一些點點滴滴,當然還有許多東西值得去完善和提高。總之,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善良正直的人,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是我們每個家長的心願,我想各位家長也都有自己的育兒經驗和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希望我們有機會能夠多交流。

育兒心得體會2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我個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主要應做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國小生活正規而有序,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什麼時間不該做什麼事。如教育孩子養成早起、早睡,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己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就得到了長足發展;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惰,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自己的衣服自己晾晒……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地是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情能力,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增強了很多。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這方面我們要求他做到:教師上課時要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不開小差;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他做作業時我們不在旁邊陪他,監督他,我要他不懂的問題自己查資料,查不到時我們才會提醒他和啟發一下,只在作業難點上和孩子一起分析,慢慢養成他獨立思考的自學習習慣。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最好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三、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孩子溝通時,也應注意時間和環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經常在全家吃飯時,教育孩子、尋問功課等,緊張的氣氛令孩子有時吃不下飯,經常是愁眉苦臉的,我氣上心頭,滿臉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飯菜,誰也吃不下。後來,通過跟其他家長交流,我現在就經常利用晚飯後散步和平時在一起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詢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及時搏捉孩子思想上的細微變化;跟老師進行有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有效結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四、家長成員間要配合黙契

為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成員之間要配合黙契,形成合力,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引領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間目標一致,態度不統一,往往會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受到另一方面的干擾,孩子在多重選擇面前就會茫然失措,無所適從,家長的心血必然付之東流。我和家庭成員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逐步形成有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是我家庭教育的一點心得休會,當然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的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相互學習中進步,我們最終的目地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育兒心得體會3

光陰如箭,時光不再倒流。在不經意的日子裡,婷婷從曾經只會咿咿呀呀的小寶寶變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意思的增強,也不再是你眼中的那個寶寶了。她有時會抓住大人的一些缺點提意見,或是在心裡質疑大人的心裡了。

面對這樣的“小大人”我們要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時侯往往會在不經意的發脾氣罵自己的孩子“你真笨”,“沒出息”之類的話。這時候作為父母的我們話一出往往會傷害了孩子小小的心靈,孩子的自尊心也會隨著感到自悲。隨著年齡的曾長,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擁有一顆叛逆的心態了,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不要讓錯誤再重演了,因為少年的時光是金色的,快樂的,自由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引導”和“鼓勵”

面對自己的孩子每個父母都有自己育兒心經,每每家長在聊到自己的心肝寶貝時,交流當中往往遇到的問題就是怎樣批評孩子才算是對才算是有效的,特別是國小三年級開始,從這我得出五條結論:

第一, 不要當眾批評:因為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強,在人多的時侯適當的表揚一下,誇誇孩子,我們的孩子會表現出很開心的樣子,而且還會繼續發揚光大。

第二,睡前不要批評:因為睡前批評會影響睡眠,還起不到作用,因那時正是孩子睡意正濃的時侯,說得太多也聽不進去。

第三,進餐的時侯不批評:因為會影響食物消化效果,也會令孩子失去對吃飯的享受,因而會左耳進右耳出。所以,進餐時應該多跟孩子聊聊孩子在校的情況,這樣他(她)會越聊越有勁。

第四,不要哪孩子跟別的孩子作比較:因為這樣會曾加孩子的.自悲感,父母要會對自己的孩子多說我的孩子永遠是最棒的,這樣會讓孩子的信心越來越強大。

第五,情緒不發洩:在批評孩子的時侯,語氣要中啃,要溫和,千萬不要讓自己在孩子心裡留下凶媽媽,壞媽媽的映象。這是我在別的家長身上學來的。

反正,作為父母的一生都是為孩子而忙,在教育方面上更是忙中加忙,所為可憐天下父母心。

育兒心得體會4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活潑,這就要靠父母,特別是媽媽的努力,“媽媽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經常和孩子聊聊天、念念兒歌、做做遊戲、講講故事、聽聽音樂、畫畫圖畫等,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自己動手的能力。我的育兒宗旨是:“不要求孩子什麼都會,而是多培養孩子對事情感興趣。”我的女兒黃馨瑤四歲了,是個人見人愛的寶寶。雖然她的脾氣比較固執,還有點霸道,但在我的心目中,她就是我的小天使,她就是我的驕傲。

(一):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在孩子還是很小的時候,我就每天給她朗讀,選擇一些內容生動有趣、能吸引孩子的故事,或者是兒歌,或者是謎語,不但能增長孩子的知識,還能培養她的閱讀興趣。孩子漸漸長大,逐步加深,還提出一些故事中的問題,讓孩子思考,如果她不懂就再朗讀一遍或給予適當的提示,讓她養成愛思考的習慣,這個方法收益頗佳,不僅擴大了瑤瑤的詞彙量,而且激發了她的想象力,豐富了她的情感。還在她小的時候就能運用很多形容詞來描述她所見到的事物,如見到工廠的煙囪冒煙,她會說:“哎,濃煙滾滾,汙染空氣,不好,不好”;見到電視裡的火災鏡頭會用“濃煙滾滾、烈火熊熊”來形容;要下大雨了會說“烏雲密佈,大雨就要來臨”;雨點滴在臉上,她說:“雨是我的朋友,它是在親我,想跟我玩呢。”……記得還是兩歲時,有一次爸爸抱住她從陽臺上往下看時,她套用了《小雞出殼》故事裡的一句話:“啊!外面的世界真大呀!”引得在場的人都哈哈大笑,我也倍感自豪。現在,每天晚上睡覺前看書,聽音樂是瑤瑤喜歡的“必修課”,而我也將繼續堅持下去,每天為她朗讀二十分鐘。

(二):隨機教育很重要。

小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什麼都想知道,對於孩子的提問,我儘量滿足她。有時提出的問題連我也回答上來,但我決不會敷衍她,而是對她說:“這個問題媽媽也不懂,我們問問其他人吧。”或是看看書找出答案來再講給她聽,並使她懂得多問、多想、多看書,才能使我們獲得更多知識的道理。平時,我儘量抽出時間來,多帶孩子到戶外,特別是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公園或郊外去玩。在公園裡不但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能開擴視野、增長知識,還能觀察到樹木的發芽,花草上的露珠、草叢裡的昆蟲,池塘裡的'魚、小蝌蚪,跟她講花草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不但能使環境更美,而且還會吸收二氧化碳,撥出氧氣,使空氣更清新,並教育她要愛護環境、綠化環境等等……

瑤瑤對機械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在路上看見清潔工人在疏通下水道,就想看個究竟,或是看工地上的打樁,就不肯馬上回家。這時只要是時間允許,我會陪她一起看,並給她講清潔工人對城市做出的貢獻,打好基礎才起堅固的樓房等,我們應該感謝她們、尊敬她們。通過隨機教育,能使孩子學到更多,並更容易掌握知識,所以我覺得隨機教育很重要。

(三):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瑤瑤的脾氣比較“犟”,做了錯事,如果只是刻意去批評她,只會適得其反,並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所以我儘量不用“你”的句式,而多用“我”的字句來表達,如“我生氣了”、“媽媽喜歡講衛生的孩子”、“我認為好孩子應該多聽別人的勸告,不會故意抗拒”等。做了好事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從小懂得父母不但是愛她的,而且對她是有所要求,這種觀念的養成,將會使她終生受益。

對於孩子的言行,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的一些無意的行為而導致的不良後果,如果大聲訓斥,會很容易使她稚嫩的心靈受到傷害,這時應該幫助她解決問題,然後再跟她講明道理。只要孩子不是故意犯錯,儘量多用鼓勵性和肯定的詞語,如“我能行”、“讓我試一試”、“做得好”、“你真棒”等詞語不但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且使孩子有成就感,增加了孩子對做事情的興趣。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教她唱《再試一下》這首兒歌,歌中唱到“這是一好話,再試一下,一試再試做不成,再試一下……勇敢去做不要怕,再試一下……”好的歌曲不但對孩子有益,亦使我自己受益非淺。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能力,安排一些孩子做得到、做得好的事情讓孩子去做,然後對孩子給

予讚揚和肯定。孩子看到自己的成績,又受到了父母中肯的表揚,便會熱情洋溢地去做每一件事,並願意去嘗試做一些比較難的事情。當孩子在“小事”中逐漸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便會對自己逐漸充滿了信心。

(四)讓孩子有行使選擇的權利。

讓孩子有行使選擇的權利,其實是尊重孩子的一種表現。生活中,大人們常常對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要求,要孩子按照大人的意願去做,可孩子往往有自己的看法,這時,如果父母過分地強求,甚至是強制性地使孩子服從,不但不能使孩子聽話,反而會使孩子產生“與父母對著幹”的逆反心理,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讓孩子有選擇的權利,能使孩子認識自我,對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育兒心得體會5

晨晨是我們家的的寶寶,也因為常年在外打工,爺爺奶奶又不在身邊,我們也是摸索著前進,根本談不上有什麼育兒心得。此刻老師要求,我們也只能趕鴨子上架講一講晨晨這幾年的成長過程中的感觸。以拋磚引玉,到達共同教育好寶寶的目的。

說到小孩子的教育,我們認為首要任務在於與寶寶加強溝通,但在與寶寶溝通中存在寶寶的思維體系還沒有全面建立,因此任何一個溝通都需要從全方位、多層次的進行交流,引導,並且必須要現場模擬,才能真正的情景交融,讓寶寶明白我們所要傳送給他的資訊。我家寶寶在13個月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寶寶剛學會走路,是12月份的事情。週末,一家三口在家裡,爸爸在看電腦,媽媽在洗衣服,寶寶在小桌子旁邊玩耍,媽媽就提醒寶寶,寶寶你冷不冷,你冷就坐到床上去,蓋上被子。寶寶說不冷,並忙著要幫媽媽一齊洗衣服。此時媽媽手機響了,就去隔壁接電話,等回來發現正在洗的衣服都被寶寶放到床上,用被子蓋起來了。之後經過仔細詢問,寶寶回答:衣服冷,我就把他們放到床上,用被子蓋起來了。從上面這件事情能夠看出,孩子對於媽媽說的,冷了就坐到床上,蓋上被子的理解是不全面的。生活中此類事情比比皆是。只是我們有沒有耐心去了解、去發現小孩子的心思。從而到達與寶寶的有效溝通。只有讓寶寶正確的理解了父母、老師的指導,小孩子才會按照父母、老師的預期方向發展。

身教勝於言傳,小孩子在模擬潛力方面是十分強的。很多小孩子都和父母有父子相、母女相,這都是身教的直接結果,因此想要求小孩子怎樣樣,首先父母、老師務必按照自己交給孩子的方式方法做事生活,我家寶寶就學會了父親的所有習慣,好的,壞的都學會了。小孩子對事物好壞的分辨潛力基本是沒有的,因此做父母的首要的就是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會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我們都是外來打工人口,沒有很多的時間來陪孩子,但我們也期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也渴望老師能在這方面多給我們支援,指導。十分感謝老師舉辦的這次育兒心得分享活動。我們會認真學習其他父母及老師提出的育兒心得,努力的督促、幫忙寶寶健康的成長。最後感謝老師對寶寶的教育及支援!

育兒心得體會6

幼兒教育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相信我們做爸爸媽媽的都身有體會。既想讓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又要豐富孩子各種各樣的知識,這並非是件容易事。如今的幼兒教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從那些方面進手,往往起到了一些反作用。就目前的教育狀況來看,我們要從兩方面來抓,一個是家庭,一個是學校,我今天著重說明一下家庭教育:

天下做父母的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令人仰慕的人中豪傑,然而由於父母不知道怎麼教育的原因,結果往往事與願違,我們看到太多的父母在為子女的不爭氣而捶胸頓足,搖頭嘆息,可是卻沒有總結一下自己的原因。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呢?下面就科學的講解一下教育的方法:

一、要重視父母在幼兒教育中的角色。

固然一代有一代的難處,現代父母的角色可一點也不比上一代輕鬆,以小家庭為主的家庭形態與職業婦女的增加,令現代家庭在照顧子女上,極易陷進左支右絀的情況,導致無法從容地教養子女。現在很多的媽媽,在生活、經濟上較上一代固然擁有更多的主導權和選擇權,但扛在肩上的責任與壓力也相對加重了。所以你再忙,也不要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放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要重視“家長參與”的重要性,完成父母除了生養孩子之外,對孩子的教育功能。

二、家庭和睦,互敬互愛,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長大環境。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環境對人的影響之大。的確,不同的環境,就會有不同的長大曆程,就會造就不同的人物性格。記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有些父母由於年輕氣盛,經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鬧彆扭。經過多次觀察,父母吵架時,孩子不是眨巴小眼睛恐懼地張看,就是嚇得嚎啕大哭,而且原本活潑開朗的性格也慢慢變得沉默憂鬱了。這可如何是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總不能讓這朵愛的花蕾枯萎在父母無謂的爭吵中吧?

除了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長大環境、學習氛圍,還要積極的和孩子交朋友,努力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代溝,給她說話的權利,讓她感到自己是家庭重要的一份子。這樣不但及時把握了孩子的思想動態,還培養了她樂觀自信的良好品格,為她今後的長大與學習夯實了應有的心理基礎。

三, 留意形象,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

《三字經》中有這麼一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而我們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由此可見,做父母的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我以前有個鄰居,兩口子都是所謂的粗人,不但與書無緣,還天天出口成"髒",滿口髒話,結果他們的女兒也在不知不覺中沾染了很多惡習,不但不愛學習,而且還經常出言不遜,成了令人厭惡的壞孩子。由此可見,父母對子女的影響真的很大。所以平時一定要留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一個鮮活的榜樣,讓父母的優點在孩子身上得以體現併發揚。

四、循循善誘,早教因勢利導,培養孩子的學習愛好,並能以身作則。

教育專家指出,愛好是成功的第一動力。把這個觀點運用到學習中,那就是說,只有對

學習產生濃厚的愛好,才會往主動投進到學習中往,才會取得優異成績。話說我一同事,是個奶奶級別的。他有三個兒子,這個同事奶奶自身就國中文化,但是他為了他三個孩子的教育問題,想到一個方法,不是像大多數父母那樣陪公子讀書,而是自己帶著孩子們一起看書,孩子看孩子的書,她看他的書,自然而然,時間長了,大家相安無事的在一個屋裡學習著,N年後,他的三個兒子順利的拿到北大、清華、南大錄取通知書,他們的母親在這麼多年裡,也同樣取得了一些證書。這樣看來,這是一個成功的母親成功地教育出他孩子的鮮活例子,還給自己也增添了許多光環。我們所有的家長不凡都來這麼做做。

相信有了這些參考,廣大家長心裡也一定有數了,慢慢的您就會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了.

我家孩子屬性格外向、活潑開朗,愛同小朋友玩,在同齡人中講話數較早的,且表達較清楚,這與小的時候媽媽、爺爺帶著他,總是和他講話,總帶到外邊玩耍有關係的。在對待寶寶的問題上面,爺爺與寶寶在一起呆的時間長過媽媽,媽媽的宗旨是,寶寶健康成長過程中,能養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情商和智商一樣發展就好了,倒不是說現在在幼兒園一定得學到什麼知識的。

舉例一,寶寶無理取鬧時,不可心軟改變立場,寶寶要什麼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是不是他很想需要的,這時候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到後邊哭鬧成了一種武器。還比較小的時候帶著寶寶到超市,看到賣糖果的攤子,賴在那裡不肯走的,我就堅持不買,把在那裡哭鬧的寶寶放在一邊,她竟然跟著我走了出來。後邊還有一次,是抓到一粒糖果要往嘴巴塞,媽媽反對,說沒買單不能這樣子,再到後來就不這樣了,只是跟媽媽商量,買一些好不好,這個時候,買了會很高興,不買也沒很大情緒了。

舉例二,以平常心對待寶寶的一些舉動,反應不要過於激烈,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寶寶現在吃飯的時候總是要喝水,好象是條件反射似的,之前吃飯過程中喝水,媽媽是反應比較大些,不讓他喝,結果你越是制止他啊,他越要這樣幹,到後來媽媽裝作沒看見,他還會在喝完之後,跟我說,媽媽,你看我喝水了,目的是引起家長的注意。寶寶愛模仿奶奶拖地掃地的,開始奶奶很擔心寶寶會磕著碰著,制止寶寶動作,起不到什麼效果,反而拿著工具在客廳裡頭揮來揮去,後來,在他再抄起傢伙時,我呢,肯定了他,哎呀,你真棒啊,能幫奶奶幹活了,寶寶聽了這話,那真是太高興了,還真象模象樣的弄上一圈,然後把工具再放回原處。

舉例三,如何處理好寶寶的情緒問題,我家孩子在小班入學時,第一次送孩子是我。我把他送進幼兒園裡的前三天,一點不哭不鬧,還很開心,第四天開始,大哭起來,這個時候,我總是蹲在教室門口跟她講道理。她總是點頭同意,但還是不停的哭。在她聽懂我的話後,我再跟她講,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上幼兒園是每個孩子都要做的事情,你必須要開心地面對,且現在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們都很友好,可以一起做遊戲。等你做遊戲完了,睡一覺起來媽媽就來接你了。當然說話肯定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會把孩子交給老師然後頭也不會回的離開教室。說真的,我也心酸,心疼,但是一定要這麼做才行。三天後,我的孩子不再哭,很開心的到班級上課。從此再也沒有哭過。

再從我們大人做起:有時候,寶寶實在頑劣,弄得你火冒三丈。若沒有及時控制住,就可能口不擇言地呵斥孩子,甚至噼裡啪啦地揍他一頓。結果,不僅破壞了親子關係,也可能給寶寶幼小的心靈留下創傷。

察覺到盛怒來臨的跡象後,最有效的方法是讓家人帶走寶寶,或自己離開“事發之地”,然後,對自己說“我會保持冷靜”,然後回想過去自己曾經表現得很冷靜時的情景,或者回憶一段輕鬆開心的時光。

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控制自己不亂髮脾氣,這對寶寶是很好的榜樣教育。家長也可以把這種冷靜技巧教給寶寶,讓他從小就學會做情緒的主人。哦,忘了件非常重要的心得—我們自己的虛榮心。好多事看起來是為了孩子好,其實我們不能否認自己的虛榮心時時在作怪,只要我們放下這個缺點,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未來更美好更燦爛。

個人以為,無論家境是否富有,無論男女,適當的經歷磨練,經歷苦難,而後懂得生活的艱辛,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懂得取捨,學會感激,懂得滿足,學會寬容,懂得愛也懂得放棄,懂得如何創造幸福的生活;培養他們獨立,勇敢,自強不息的個性,完整的人格。同時要樹立競爭意識、拼博意識,自強意識、風險意識。

最後我簡短的說說:現在的孩子沒大沒小不珍惜身邊的東西和事物,得讓他們懂得怎樣去孝順老人,勤儉節約,有愛心,不自私等,其實我們做家長的就是孩子的榜樣,想讓孩子做的更棒,我們必須不斷的監督自己,新增更多更好的知識,為了我們的寶寶更加出色,爸爸媽媽們加油!堅持、堅持、再堅持,就是勝利。

育兒心得體會7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每個孩子就像一本書,要讀懂這本書就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掌握要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成為一個好家長,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接下來我想談一下這幾年和孩子一起成長過程中所體會的一點點心得。

有人說,中國的家長60%基本上是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難,家長難,孩子難,老師難。

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也許一些家長認為,什麼都為孩子做好準備就是好家長的表現,但過度的溺愛只會使孩子形成嬌生慣養的性格。家長對孩子的愛本是無可厚非,但也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更多自由成長的空間和鍛鍊的機會,家長要學會“抓大放小”。很多事情孩子其實已經有能力自己完成的,家長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只在孩子需要幫忙時才對其加以指導。

學會放手,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和選擇權。我不喜歡給孩子條條框框地規定該怎麼去做一件事,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多是我們家長不一定想得到的。和予予去逛超市的時候,她會提醒我:“媽媽,家裡的餐巾紙只有一包了,我們該買一些回去了。”“家裡的餅乾也沒有了,我們買幾包吧,餓的時候可以吃。”這都是她平時自己所留意到的生活細節,讓孩子在生活點滴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讓孩子自己多一點選擇權,滿足她,幫到你,這是孩子很樂意做的事情。

滿足她,而不是一味的慣養,原則還是靠我們家長來把握。比如孩子都喜歡吃糖,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很早我就跟孩子達成協議,吃糖可以,但一天不可以超過兩顆,所以至今,再好吃的糖只要兩顆吃了,她就會很自覺地停下。其實孩子是很有原則性的,越禁止孩子不能做的事,越是孩子感興趣的。我有個同學的孩子,平時家教甚嚴,家裡從來不許他吃糖,有次來我家玩,看到糖,眼神裡充滿著渴望,我讓孩子想吃就自己拿,他竟然把糖塞滿了身上所有的口袋,趁他父母不在,一個勁地吃,我同學一來,孩子就馬上吐掉了嘴巴里的糖。看到這裡,我覺得我的同學該好好反省了,孩子在他平時的嚴格管教下,已經變得壓抑、膽小和被動,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多麼不利啊!

只有喜愛,才談得上接受,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要總是打著愛孩子的旗幟,一味地阻撓和擔心,為了自己的害怕和自私而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的健康成長怎麼能夠離開在背後支援和鼓勵自己的父母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點滴成長無不浸透我們父母的心血和汗水,不要懷疑和擔心,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是最優秀的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和相對屬於孩子的空間。我一直告誡自己:要像朋友一樣地對待孩子。平時和孩子一起打掃衛生,一起整理房間,一起看書,一起遊玩……做一些決定時,多傾聽一下孩子的意見。例如今天想去哪裡玩啊?今天想吃什麼啊?或者今天我們出了好多汗,我們去洗澡好嗎?用這種口吻跟孩子說話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家長式的威嚴很難跟孩子建立親密感。

作為家長應該多拿出點時間陪孩子玩,與孩子有更多的言語交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通過我們的關愛、聆聽、讚賞、支援以及真誠對待,幫助孩子喜歡自我、欣賞自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予予經常會把幼兒園裡看到的,學到的東西和我們分享,比如教我們幼兒園裡學來的小遊戲,或者告訴我今天哪個小朋友沒來上課,她都留意在心。記得有一次,予予讓我和她爸坐好,她拿著一本小本子和一支筆,有模有樣地告訴我們她要開始點名了,報到男的名字爸爸喊“到”,報到女的名字媽媽喊“到”,遊戲就這麼開始了,我們驚奇地發現她竟然一口氣把班級裡小朋友從1號點到了30號,我們問她:“小朋友的名字和學號你都知道啊?”她很自信地說:“是啊。”我和她爸當時就豎起了大拇指,誇她“寶貝,我真棒!”此時,得到肯定和表揚的她是多麼自豪和開心啊!

每當孩子對我說:“媽媽,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是多麼欣慰啊!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得以積極健康的發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讓他們自己學會體驗,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總結自己的得與失,體會收穫成功帶來的快樂。

學會放手,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哪怕是困難和懼怕的事情。就說打針這件事,一輩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對打針,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況由此而來的一些心理,還可遷移到其它事情上。

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以為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騙著打了就沒事了。孩子其實很懂事的,我們只要把正確的理由講給孩子聽,孩子是會聽懂的。記得予予還小的時候,去打針,看到其他小朋友在那裡死命地哭,她也很抗拒,後來我告訴她:“生病了多難受啊,打個針就可以殺掉肚子裡的小細菌,我們就好了。”予予滿眼憂慮地問:“那打針很疼的啊?。”我微笑著平淡地說:“哦,是有點疼,就像蚊子咬一樣。”予予聽了,憂慮有所緩減,於是我又給她打氣:“媽媽覺得予予是個勇敢的孩子,你說對嗎?呆會勇敢一點,自己伸出小手,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沒事。”給了她鼓舞,又給了她退路,雖然打的時候她還是很緊張,小手想伸出去又有點不敢伸,但是在我的鼓勵和醫生的表揚下,順利地打完了針。予予通過這次“試驗”,覺得打針的痛,確實是能忍住的,所以從那次後,每次打針她都會很配合地自己伸出小手,能夠勇敢地面對了。

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千萬不能騙孩子,如果告訴她打針不疼,就算這次騙過了,下次她是不會上當了,而且會更抗拒。

作為父母該放手就放手,能夠把握好屬於自己的分寸,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屬於自己的角色,在生活細節中引導好孩子,能夠陪孩子一起成長,也是我們很幸福的事。

我們要堅信,作為父母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磨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讓孩子從國小會自立自強,學會感恩,能夠在自己父母身上攝取更多的愛,當我們作為父母能夠把愛傳遞給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繼承並且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育兒心得體會8

幼兒園小班育兒心得

雖然已有4年時間沒有教小班了,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課程滲透都不及別的教師,但既然接手了這個班,我想我有職責把這個班級管理好,服務好。每個學期初,每年新生入園,解決幼兒的分離焦慮是教師的重要工作。為了使幼兒儘快熟悉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我在歷年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探索與實踐,在深入瞭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及家庭狀況的基礎上,嘗試採取幼兒園教育趨於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園適應年齡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轉移其注意力很有效。當孩子哭鬧較厲害時,教師將事先準備的小食品分發給他們,孩年齡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轉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孩子吃著本身平時熟悉的食品時,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樣,一個個喊著:"教師給我,我不哭了。"(二)良好常規的培養1、設立規則明確、要求統一。良好的常規是在不斷鞏固中建立的,兩位教師的要求必須要一致,孩子們就有了標準。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動,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如小班幼兒收玩具,總是隨便亂放,玩具筐裡的玩具跟什錦菜一樣,每一種都有,教師具體提出要求並做示範,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塊一塊地拿。幼兒學會輕放的方法後,我再逐步要求幼兒快,並學習收得快的方法:兩隻手同時收;將幾塊相同的積木疊在一齊收;先收本身面前的,再幫別人收……

3、要注意常規設立目標的循序漸進。常規培養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如培養幼兒穿脫摺疊衣服的常規培養我實施的"序"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培養目標是:認識本身的衣服和正反,會脫衣服,明白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學期的培養目標是:在教師幫忙下會穿脫衣服,初步學會扣鈕釦,初步有放整齊的意識。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的培養我們提出的要求也是這樣的,小班上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適應、熟悉為主;後半學期:以初步遵守為主。小班下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鞏固、提高為主;後半學期:以樂意遵守為主。

4、採取兒歌等藝術形式培養良好的常規。在培養和訓練孩子們正確洗手環節中,孩子們不是把先後順序弄錯,就是細節達不到要求。我和孩子們一齊編了洗手歌:"吃飯之前要洗手,輕輕擰開水龍頭。先把小手打打溼,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乾淨。"這樣既可讓孩子熟練地掌握要領又可把握動作的先後順序。

5、不要吝嗇表揚和鼓勵。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經常與孩子談"愛",我們把"愛"融進一天活動當中,如吃飯好、睡覺好、來園不哭、有禮貌的孩子,教師經常會說:"寶貝,真乖,教師愛你)我還注意捕捉幼兒在園一點點的提高,及時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揚他,親親他的小臉或摸摸他的頭以表示鼓勵或獎勵小貼貼。

此外,我在幼兒常規培養時經常採取一些遊戲的方法,教會孩子怎樣做,懂得遵守每條常規的道理。良好常規的建立需要我們教師做個有心人,平時加強檢查,堅持不懈。

育兒心得體會9

俗話說的好,細節決定成敗,因此我們在和他人溝通的時候,總會注意很多方面。但是,當我們面對孩子時,就不會注意很多了,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其實,大人們這樣做,很容易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的,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也應該注意細節方面的內容!

學會賞識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潛意識裡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所以,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學會賞識孩子,用表揚和肯定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將“聰明”、“自信”、“漂亮”的特質展現出來。

注意保護孩子自尊

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下批評,孩子又沒有什麼為自己辯護的解決辦法,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反而更讓家長對其進行數落,形成一個惡性迴圈。長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歡出門,不喜歡與人交往,極大的影響著孩子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和能力。

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孩子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讓孩子知道你愛他

父母也總會有心情不好,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若是孩子再出點兒小情況,那父母很容易就會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傷痕,絕對會影響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說,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的話,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喜歡他,永遠都會陪伴他!

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不會做,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在孩子說出要去做某樣事的時候,如果這件事,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傷害,你就放手,讓他去做吧!如果,你不願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或者因為擔心孩子出問題,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機會,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潛力的發展。

別總想著處罰孩子

孩子總會出現錯誤,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家長就別總想著該怎麼罰他,怎麼教訓他,既然錯誤已經發生了,那我們就要冷靜、耐心地跟孩子說明犯了什麼錯,討論分析應該如何避免錯誤發生,正向的處理過程更為積極有效。

育兒心得體會3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兒子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他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為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心得。

欣賞教育。欣賞孩子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個孩子,其最可人之處不在於他的聰明活潑,而在於他的自信。自信有助於他現在與將來勇敢地面對來自學業和其它一切方面的挑戰。培養自信的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無形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讚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可以鼓舞孩子的鬥志,增強孩子的信心,激發孩子的勇氣。

當兒子主動幫我們做家務時……我們都會獎給他一句“你真棒”並傳遞一個欣賞的眼神。我們的孩子在這樣一種氛圍中成長著。對於父母親來說,愛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知道怎樣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無數次的育兒實踐,使我們懂得了“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

互相尊重。讓孩子懂得尊重老師、尊重父母,有助於孩子自覺矯正自己的日常行為。老師和父母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最神聖的人。樹立老師、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望,使孩子自覺地、發自內心地按照老師和父母的要求矯正自己的行為,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這是小孩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

讓孩子學會尊重老師,要求家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尊重自己的老師,更要尊重孩子的老師。凡是老師要求家長支援配合的事情,父母都要全力支援和配合,目的就是樹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崇高的威望。

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信。讓孩子從小遵守諾言,懂得什麼是“一諾千金”。一方面有利於樹立家長的威望,另一方面有助於培養孩子優秀的品質。同時,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孩子需要平等的教育。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我們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家長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引導教育。“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長。我們不想讓兒子為父母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地發展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始終如一堅持的原則。但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他的領航員。在他不自覺的時候,我們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及時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現他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開展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他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他在今後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以上是我育兒的三點粗淺心得,我們深知,兒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著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

育兒心得體會10

有人說:“沒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我很贊同這個觀點。那麼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認為家長不僅僅要有良好的育兒心態,更要講究育兒方法。下面我來談談自己教育兒子的心得體會:

1、作為家長,首先要調整好心態,要清楚懂得自己的孩子性格特點與優缺點。應對孩子教育我們應當有穩定的情緒,健康的情感。哪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愛不等於縱容,做父母的必須不要事事順著孩子,要學會怎樣拒絕孩子,要讓他明白,你為什麼要拒絕他,你的拒絕理由是什麼要讓他明白有時對他的拒絕也是對他的一種愛,人生漫長的路上不必須都會事事如意,就算不如意,他也懂得怎樣做。

2、要重視品德教育。做父母的要想清楚自己想要把孩子培養成怎樣的人,家長就應明白“先學做人,後成才”的道理。只有一個品行優良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和尊敬。所以我們比較重視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常把理想、信念和愛心做為主要教育目標,由始至終貫穿在孩子的教育中。

3、我們應當多與孩子溝通,認真傾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一般我還是挺注意與孩子溝通的,我稱之為閒聊。例如:你這天在學校、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什麼開心與不開心的。但是閒聊並不是嘮叨,我們如果能把嘮叨化為閒聊,同時給以孩子更多的肯定和鼓勵。俗話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無論孩子的優點多麼微小,我們都應給予肯定與表揚,這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當然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對孩子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家庭和睦能培養孩子快樂的性格、用心的人生態度,讓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長。

4、注意開拓思維,要求全面發展。孩子的興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經常變換的。要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合理地開發孩子的智力,開拓思維,讓他儘量多學一些知識。同時家長也應順應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這一特點,及時補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識,以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我認為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即家長要多參與孩子的活動。

5、多鼓勵,少訓斥。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她“笨”“不乖”“沒出息”等之類的話。因為此刻的小孩自尊心都很強,這樣你的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受到傷害的。其實當你責備她不爭氣的時候,你能夠蹲下身子用鼓勵的口吻,鼓勵他。

6、寓教育於實踐中。要多給孩子以練習的機會,而不要直接加以指責。比如說常讓孩子去買鹽、香皂之類的東西。開始,孩子可能會算錯帳,這時我們不要責備他,然後再讓他去買一次回來。幾次之後,孩子再買東西時一般會很少再出錯。這種不責備孩子的失敗,而是想辦法讓孩子反覆練習、實踐、體驗的方法,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就應操之過急,而就應思考孩子的生理、心理狀況,給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育兒心得體會11

我家女兒今年已經虛7歲了,從生下來到上幼兒園之前都是我自己帶大的,雖然辛苦點,但是其中的快樂都是當媽媽所能感受到的。因為我的孩子是早產兒,所以我們對她是百般呵護,在我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可以算是對她百依百順。

漸漸女兒到了學齡階段了,我們對她的未來也算有所打算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我們初為人母的天性使然。去年我們為孩子購置了一臺鋼琴,從此便踏上了學習鋼琴這條路。女兒也許是三分鐘熱度,起初她對學習鋼琴的興致很高,回來也很自覺地練琴,可是隨著時間的堆積,課程難度的加大,加上枯燥無味的練習,慢慢地女兒開始討厭練琴了,自覺性當然沒有開始那麼大了,有時還抱怨媽媽為什麼要帶她去學琴,有時弄得我自己也很生氣,為了練琴女兒也沒少捱罵,後來我還是耐心地對她說:“寶貝,你現在聽媽媽的話,好好的練琴,將來你會感謝我的,也會感謝自己現在的.付出。”雖然女兒聽得有些茫然,不懂其中的含義,但是我相信會有一天她會明白的。我堅持每天女兒放學回來,督促她完成一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我知道這條路很辛苦,很漫長,我會陪著女兒一起走下去的。另外我還給女兒報了舞蹈班,每週的舞蹈課我也堅持帶孩子去上,父母對孩子的未來也算是煞費苦心啊。

做父母的都喜歡給孩子設計一個巨集偉藍圖,一但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了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幸福快樂地成長。其實這些道理都明白,但是自己的小孩在這條學習的道路上,一刻也不敢耽誤,總想自己的孩子能出類拔萃,能多學點知識,有所特長。身為孩子的母親,其實心裡也是很糾結的,一邊擔心孩子學得不夠多,一邊又擔心孩子學了那麼多會不會成了負擔。

在這裡,我沒有太多的心得和大家分享,我只是寫出了我的感受,女兒即將上一年級了,更多的學習任務還在後面,現如今我們對她的期望還是蠻高的,希望她在以後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不斷進步。另外我們也不想讓女兒為父母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地發展,快樂的學習,但自由發展並不等於放任自流,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家長是孩子的領航員,在她不自覺的時候我們要督促她,在她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引導她並鼓勵她。我們的目的不是想讓她成名成就,而是希望她在今後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地面對未來。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都能開出不一樣的花朵!最後還是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成長,開心地學習,一分耕耘一份收穫!

育兒心得體會12

俗話說的好,細節決定成敗,因此我們在和他人溝通的時候,總會注意很多方面。但是,當我們面對孩子時,就不會注意很多了,總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其實,大人們這樣做,很容易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的,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也應該注意細節方面的內容!

1、學會賞識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時通過與別人互動後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醜”、“不乖”的孩子,自然就會展現出“笨”、“醜”、“不乖”的特質,更糟糕的是孩子潛意識裡也許就這樣認定自己了。所以,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一定要學會賞識孩子,用表揚和肯定來樹立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將“聰明”、“自信”、“漂亮”的特質展現出來。

2、注意保護孩子自尊

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的'缺點、弱點,常被大人在大庭廣眾下批評,孩子又沒有什麼為自己辯護的解決辦法,愛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氣!反而更讓家長對其進行數落,形成一個惡性迴圈。長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歡出門,不喜歡與人交往,極大的影響著孩子與人交流溝通的技巧和能力。

3、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喜愛表演、表現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強孩子做這些,尤其是以物質利誘、威脅刺激的方式,這樣會讓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念。所以千萬不要常用此種方法來誘導孩子,以免孩子以為只要有誘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4、讓孩子知道你愛他

父母也總會有心情不好,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若是孩子再出點兒小情況,那父母很容易就會對孩子口出惡言,而惡言一出,烙在孩子心靈深處的傷痕,絕對會影響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說,各位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出不愛他、不要他、討厭他的話,你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喜歡他,永遠都會陪伴他!

5、給孩子學習的機會

不要認為孩子能力不夠、很多事都不會做,而不讓孩子動手學習,在孩子說出要去做某樣事的時候,如果這件事,對孩子並沒有什麼傷害,你就放手,讓他去做吧!如果,你不願讓孩子有自己的選擇,或者因為擔心孩子出問題,而犧牲了孩子的學習機會,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潛力的發展。

育兒心得體會13

幼兒迷戀手機,這跟你的家庭環境有關。為什麼孟母要三遷?不就是怕環境影響自己的孩子。

1、試想下,一個家庭裡面只要有空閒的時間每個人都在玩手機,時間長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能不迷戀手機嗎?如果家庭學習氛圍很濃是絕不會出現一個愛玩手機的孩子。

2、很多家長因為各種原因讓自己孩子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孩子嚐到甜頭就自然會迷戀上電子產品。

孩子迷戀上手機對身體發育傷害很大,我們要怎麼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呢?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要做好一個榜樣,在家裡的時候有空閒時間可以多陪陪孩子閱讀,多陪孩子進行戶外活動。也可以多帶孩子參加公益活動,讓孩子知道不只有玩手機有趣,幫助他人比這個更有意義。

要改掉迷戀手機的壞習慣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家長多配合多引導。

看到這個問題一下就點進來了,感覺非常有同感,我家女兒32個月,也是特別的愛玩手機。經過我長達一個多月的努力,從迷戀到有節制的玩手機。

我來給大家分享幾點我是怎麼做的:

1、爸爸、媽媽在家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不要總是當著孩子的面去玩手機,我和爸爸下班到家之後會把手機調成響鈴狀態放在衣櫥裡面,如果有電話來,我們就可以聽到。大人不去玩手機孩子也自然想不起來去玩手機。

2、給孩子提前約定好看手機的時間,說到做到。

娃兒喜歡看小豬佩奇的動畫片,每次我會給她提前約定:"寶貝,今天呢你可以拿著媽媽的手機看2集小豬佩奇的動畫片,看完2集之後我們兩個一起來藏貓貓,你覺得怎麼樣?孩子連連點頭:好呀、好呀!”

3、安排和孩子的.特殊時光

因為我自己比較喜歡畫畫,我經常帶著孩子一起塗塗畫畫、做手工,讓孩子動手的事情貌似娃兒都特別的感興趣,自己也想不起來玩手機了。

4、戶外運動

我們可以帶著娃兒去下樓多多的去運動,自己騎滑板車、滑滑梯、給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注意力被分散了,不會想著去玩手機了。

娃兒玩手機會讓大人很困擾,當我們可以掌握一定的方法針對孩子玩手機,就可以把娃從“手機寶寶”的道路上拉回來,焦慮遠離,輕鬆育兒。

育兒心得體會14

現代社會,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與大家一樣,有時我也無所適從,但不管怎樣,育子這一關是天下所有父母都非過不可的。現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的方法和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並探討。

一、讓孩子快樂,培養其幽默感

快樂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實踐證明,如果失去了快樂,不管家長花多大的氣力,對孩子的教育最終都不可能成功。因此,要讓孩子從國小會快樂,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尤其重要的是要學會創造快樂。在我們家,笑聲與歌聲是不斷的,有許多知識,比如成語接龍,說出世界上國家的首都等,我們都是在類似遊戲的活動中教給孩子的。

幽默感就是通過語言或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讓與自己互動的物件感到愉快的言語或舉止。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樂觀,在生活中不斷地製造歡笑,讓周圍的人感到輕鬆愉快,自己也會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我們經常在家中與孩子做一些搞笑的事情,也經常互開玩笑,以不傷害他人為原則,同時要注意禮貌。

二、適當督促,少些干預,多些鼓勵

大多數小孩都很貪玩,家長的督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科學的,但應適可而止,要注意度的把握。比如,孩子放學回家,我們就會問今天學了些什麼,老師有沒有佈置些作業?然後就讓孩子自己安排、掌握並處理時間。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一般不要在其身旁,不要嘮嘮叨叨,更不可喧賓奪主。只有當他遇到問題時,再進行必要的點撥和啟發,與孩子一起思考問題。

另外,賞識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家長對小孩應當堅持鼓勵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更不要輕易傷害小孩。我們小孩喜歡看書,閱讀量已經非常大,從他二三歲起我們就經常在朋友甚至陌生人面前當面誇獎小孩喜歡看書,其實那時他並非特別愛看書,而現在真的已經離不開書了!當然,鼓勵也不能盲目,尤其不要一味物質鼓勵,實際上,我們很少用純物質的鼓勵。比較常用的有:給他買想看的書、允許他參加自己非常想參加的活動等等。

三、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關愛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覺是從父母那裡得到的,尊重別人的'意識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經過多次的訓練、教育,不斷地強化而逐漸建立起來的。比如,孩子正在看電視,我們希望他不要看了,這時並不是給他下命令,規定什麼時候非關電視不可。而是問他,是再看10分鐘關電視還是過15分鐘關電視,孩子一般會選擇後者(這正是我們的底線),孩子也感受到了一種民主的氣氛,更看到了家長對他的尊重。時間一到,他一般都會主動關掉電視或者離開。

給孩子以關愛的形式非常多,但我認為,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是給孩子最大的也是最好的關愛。在每天工作之餘,我們通常會盡可能多地騰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與一起讀書、一起遊戲、一起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這樣可以擴充套件孩子的視野,豐富他的知識,陶冶他的情操,使孩子的人格更加完善,同時也促進家庭成員的交流,增進家庭的和睦。

育兒心得體會15

六年前,懷著美好的憧憬,我們迎來了這一生都要精心守護的小天使——一個胖胖的女兒。六年中,帶著驚喜和欣慰,我們看著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成為一個積極樂觀健康快樂的孩子。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一邊汲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開展教育。女兒上幼兒園後,在老師們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壯成長。她的每一個進步都令我們為人父母者深感驕傲和自豪。我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心得 。

欣賞和批評並重。在大力提倡欣賞教育的今天,批評這個詞似乎已經成為父母粗魯專制的代名詞,在很多時候,父母為了“欣賞”孩子而有意的忽略了孩子的“小”錯誤。這些聽慣了甜言蜜語的孩子更是經不得一點“冷言冷語”的批評。誠然欣賞孩子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無數次的育兒實踐,使我們懂得了“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勝斥責和打罵。然而一天女兒回家說的一句話使我懂得欣賞和批評是並重的。晚上睡覺前女兒洗漱後,沒有像往常一樣貓在被窩裡等我講故事,聽著一陣陣細碎急促的腳步聲來來往往穿梭在房間裡,在書房判卷的我再也坐不住了,找到女兒時,她正專心致志,不亦樂乎的給陽臺上的花“洗臉”“洗腳”,我一邊大聲喝令她住手,一邊盯著一身狼狽的她,女兒不解的抬頭看著情緒有些失控的媽媽,眼淚汪汪的.。突然女兒走到我面前,摟住我喃喃地說“我知道媽媽批評我是為我好,我不怪你,再給你一次機會,下次不能生氣了哦。”心裡突然感覺暖暖的,女兒竟然可以接受並理解我的怒火,“老師說爸爸媽媽批評我們是因為愛我們,我們長大了,愛爸爸媽媽就是不頂嘴。”

美麗的生日願望。對於父母親來說,愛孩子是天性,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但知道怎樣愛孩子,卻是一件困難的事。在過生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許下一個有意義的願望,對孩子有著特殊的意義。女兒一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能順利地學會走路並愛上走路,女兒眨著亮亮的眼睛,笑著“答應”了。經過一年的訓練,手拉手,哼著歌一起上小白山是我們母女最快樂的時光;女兒兩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能學會獨立吃飯喝水穿衣睡覺,為上幼兒園做好準備,女兒搖著胖胖的小手,笑著“答應”了。八個月後,蒙八班裡多了一個胖丫頭,老師總是說“別看小傢伙年齡最小,自理能力很強噢。”

女兒三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開始學習舞蹈,培養樂感,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女兒點著頭,笑著“答應”了。小臉一天天紅潤起來,學期末女兒獲得了全勤寶寶的獎狀,高興地不得了;女兒四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開始學習繪畫,還沒等我說完學會畫畫的好處,女兒就很認真地加入我們的討論中,“我要學武術,站似一棵鬆。”一年後,孩子的五步拳和長拳打得虎虎生威;女兒五歲生日時,我們希望孩子開始晚上獨自睡,把媽媽還給爸爸,女兒歪著頭想了想“好吧,不過星期二我們定為媽媽寶寶日吧,這樣媽媽就不想我了。”今年,女兒六歲生日時,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