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

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1

我校教師在中心校領導的組織下,在20xx年7月5日,在臨高縣縣委多功能廳,我有幸聆聽了青年教育家、演講家韓小雨教授的報告,可謂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通過學習,使我對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教師的行為規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等內涵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如何才能強化師德、樹立教育新風,有了自己更深刻的體會。下面我就談一談我的認識和感受。

在《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的相關條文中,明確指出了作為教師所不應去做的言行,以及對學生要平等對待的原則。品讀條文,對照自己,覺得自己能夠按照相關規定指導自己的實踐,規範自己的行為。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到為人師表,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營造了既寬鬆又有序,自主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在快樂與幸福中得到發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始終牢記法律法規的條文,充分做到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學生,對學習或平行存在問題的學生多方想辦法樹立其信心,但有時也有耐心不夠的時候,今後要學會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顯微鏡看其不足,我們彼此一定都會多得許多快樂。

通過聽韓小雨的講座學習,明白了自己的職責所在,也深感肩上的擔子的沉重,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卻肩負著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於是在學習之餘,僅靠自己從教以來點點滴滴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和以往教學中留下的遺憾,終於明確:身為教師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因為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師魂。可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非常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只應在乎學生是否學會做人,是否學會求知,在教學中應本著求真、求善、求美,最後才是求知這樣一個原則來教書育人,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只有知法,才能守法。

通過聽韓小雨的講座學習,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學習理念,要想成為新型的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從而充實自己,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的大腦,用最先進的教育手段,用規範的教育行為給學生傳授最新的知識和方法。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著量和質的變化。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理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聽韓小雨的講座學習,我深知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進一步增強了法律意識,今後在工作中一定要貫徹執行教育法規,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2

5月21日,本人積極參加了由學校組織舉行的師德師風專題講座活動。講座會上,王家豐、王琳晶、羅堅還有周有健校長等在會上做了講座發言。通過這次聆聽講座活動,本人對師德的體會更加深刻了,感觸頗多。

臺上的同事在講座中都提到了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一顆愛崗敬業的心,更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是育人工作的重要陣地,而教師則是教書育人的工程師。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教師肩負的責任非常重大。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教師只有在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為人師表,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真正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我覺得教師在師德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愛”。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愛是美德的種子”。確實,愛就像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就像一泓出現在沙漠裡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就像黑夜裡的星光,照亮了黯淡的`生命。有了“愛”的種子,就能有良好的收穫。一個教師應該愛崗敬業,更要關愛學生。愛崗敬業是師德修養的出發點,關愛學生則是師德修養的靈魂。

說到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又讓我想起了那些“最美鄉村教師”。王金花就是這樣一個好老師,她被評為“海南省最美鄉村教師”。王金花工作在離海南儋州市藍洋鎮50公里遠的番打國小,是民族邊遠山區,交通非常不便,很多人都不想在這樣的環境中教書。開始時,王金花只是代課老師,工資待遇很低,但王金花在那一干就是34年。其間,王金花的學生

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3

8月28日下午,在富縣高階中學多功能廳,我有幸聆聽了青年教育家、演講家劉希良(劉老師目前是新陽光心理教育研究所首席心理諮詢師和培訓師,亞洲八大著名心理諮詢機構"燈塔心理諮詢公司"終身簽約諮詢師和講師)教授的報告,可謂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被賦予深刻的社會意義,它關係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祖國的未來。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師德;在作為上,體現師德;在社會實踐中,進行道德修養,真正認識善和惡。只有在實踐中,教師才能依靠自己的師德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學生,從而在教書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悅。

如何具有高尚的師德、良好的師風,劉希良教授指出:

一、愛崗敬業,打造自己的亮點。要熱愛教育事業,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

二、以愛心對待學子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德表現在對學生的一視同仁,決不能厚此薄彼。要在生活上,學習上時刻關愛學生,特別是那些特困生,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不斷的學習,積極進取,提高業務素質。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在本次師德培訓中看完了最愛鄉村教師的事蹟,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最美鄉村教師們的身影在我腦海揮散不去,她們的事蹟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職業理想的翅膀,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寂寞,甘於辛勞的。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教育學生,最重要的是要傾注愛心。教師沒有深切的愛就難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愛心架起師生心靈的橋樑,注意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要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微小"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才一串串教育勞動成果。"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傳統的"師道尊嚴"理念的影響下,人們常常有這樣的觀點:學生就應該服從老師,被老師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事。然而,這種觀點在當今社會顯然已不適用。學生,尤其是處於生長叛逆期的中學生,他們追求個性發展,個體意識明顯加強,更追求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平等交往。因此,我想,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過程中,尤其是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在開展班級德育工作,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由於受遺傳因素、家庭條件、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在平時的學校生活中,教師就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個體差異,應對每個學生都有全面的細緻的'瞭解。而要了解學生光靠觀察還遠遠不夠,要利用各種機會和學生溝通,溝通多了,就能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動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而事實證明,要想讓學生接受老師的觀點,批評說教的效果遠及不上和學生談話的效果明顯。老師應首先把自己擺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從關愛的心態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們,要讓學生真正的從心底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

尊重學生,寬容學生,並不是放任自流,對學生的不良行為有時還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評。作為一個老師,特別是黨員教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批評學生要慎用批評用語,要講究語言藝術,要處處顧及學生的自尊,使學生產生親切感、信任感,願意與你作心靈的交流,這樣才能使學生從思想深處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切實有效地發揮批評的作用。

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就會使師生關係愉快。我們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我們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教育,是真心的愛護,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能夠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學生才能更加尊敬,愛戴老師,師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學生?

第一,教師要平等友好地對待學生。校園裡,師生之間沒有人格的尊卑、貴賤之分。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態度、家長式的作風對學生髮號施令。例如,當一個學生有缺點或出現過失時,教師對其進行幫助、教育以至嚴肅的批評,都是必要的,但必須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才能為學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師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則只能引起學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師生間就會出現一道鴻溝。

第二,教師要由衷地信任學生。信任學生是一種特殊的尊重,對學生有著特殊的教育功能。無端猜測是對學生不尊重的表現。事實上,教師把學生當什麼樣的人看待,就等於暗示他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學生往往從教師的信任和期待中體驗到人的尊嚴,激勵自己不斷進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學生的一種特殊手段。同樣,信任學生也是培養學生自尊心的一個原則。

教書育人是一項重大的嚴肅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因此,要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深入學習各種理論學習,把教育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不斷探索新的科學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視野,在執教教學中提煉師藝、昇華師技。

"一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但是,今天通過學習師德先進教師的感人事蹟,我將在教育教學的工作中,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範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

師德專題講座心得體會4

xxxx年7月5日,在臨高縣縣委多功能廳,我有幸聆聽了青年教育家、演講家韓小雨處長的報告,可謂感受頗多、受益匪淺。

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被賦予深刻的社會意義,它關係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祖國的未來。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師德;在作為上,體現師德;在社會實踐中,進行道德修養,真正認識善和惡。只有在實踐中,教師才能依靠自己的師德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學生,從而在教書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悅。如何具有高尚的師德、良好的師風,韓小雨處長指出:

一、愛崗敬業,打造自己的亮點。

要熱愛教育事業,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

二、以愛心對待學子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德表現在對學生的一視同仁,決不能厚此薄彼。要在生活上,學習上時刻關愛學生,特別是那些特困生,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不斷的學習,積極進取,提高業務素質。

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尋求新的教法,並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

四、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要求學

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意識,我們不光要有能力,還要有好的態度,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才能成就韓老師所說的“精品”人生。我們要把自己的工作當成事業來對待,要有事業心,才有可能成為教學能手,才會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了核心競爭力,上課時所教授的內容,學生接受起來就會輕而易舉。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要多與學生談心,多激勵、多鼓勵他們,因為一句話可能改變人的.一生。

我們無意間說的一句話就有可能激起學生奮發向上的熱情,使他們產生不懈追求的動力,甚至會成就他們輝煌的人生。

六、一個人要正確對待錯誤。

人一輩子不可能不犯錯誤,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對待錯誤,要承認並改正錯誤。

今後,我會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韓處長提出的“打造教師個人核心競爭力”的觀點,為我今後的成長、發展指明瞭方向。教育工作是繁重的,壓力很大。很多人僅把教師當作職業,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而韓教授的演講中提到,要把教育當做事業來做,而且要做態度好、能力也好的精品教師。如果把教學工作當做事業,當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那麼再累的工作也會覺得充實,有意義。打造核心的競爭力,還要求我們教師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教書育人,言傳身教。我們應該加強自身的業務素質修養和專業技能的提升,要不斷的勤奮學習,踏實工作,使自己的工作和學習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年我教五年級,學生的基礎薄弱,這就要求我更要有耐心、恆心,從基礎一點點抓起,逐步引導學生適應高年級的學習,從而提高成績。我也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如寫好字,背好書,認真完成練習。教師的言行是對學生的最直接、最直觀的教育,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窮盡的。

總之,韓處長的演講啟發我們:教師的工作是需要責任感的,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們要努力加強師德修養,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