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5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5篇)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

20xx年xx月26日,我們全體英語教師學習了20xx《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使我從理論知識到課堂教學方面對新課標有了很好的認識和了解,讓我受益匪淺,收穫良多,以下是我本次學習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對新課標的認識

(1)注重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質教育要讓學生變得有思想。這個思想的核心就是學會做人,具有人的思想道德修養,天性良知。要讓學生從心靈上接受人類美好思想的薰陶,接受社會共同締約奉守的道德規範,形成對高尚道德情操的崇尚敬仰的心態,從而自覺地守護人類美好的精神家園,不斷提升完美自己的人生境界,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面向全體學生。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為本,師生共同發展,以教導學,以學促教,堅持語言運用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根植課堂,創設情境,構建輕鬆和諧的課堂,確立英語易學的信念,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交際活動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引導孩子跨入英語學習的大門,熱愛英語,瞭解英美文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鑽研並整合教材,採取分層教學,設計不同梯度和層次的任務,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3)整體設計目標。新課標課程設計的思路是通過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五個維度實現英語這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這個總目標。除了總目標以外還細化成九個級別的分級目標,每個級別都詳細的說明了要求學生達到的目標。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能夠更好地在設計每課教案時做到基礎實、技能全、步驟細、重情感、重整合、並且能根據每個級別的要求和目標分析我所教學生的學情來對國中三年的教育教學進行一個較好的整體設計和規劃。

(4)強調學習過程。新課標強調學習的過程,因為過程和結果同樣重要,沒有好的過程不可能取得理想的結果。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活動化教學”是一個教學的有效途徑,活動化教學就是指讓學生"動手做",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此外,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上課注意聽講、課堂內外閱讀大量的英語讀物、朗讀、背誦等等也是優化教學過程,達到理想效果的有效方法。

(5)優化評價方式。在教學評價中,重視學生學習情況的定量分析十分必要,學生的操作過程、解決問題的思路、思維品質、個性等並不能完全反映在分數上,所以我們應重視定性分析。如果缺少對學生思維過程等的評價,會導致學生只關心問題的結論,輕視思維過程。這不僅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認識似是而非,養成在知識探究過程中淺嘗輒止的習慣,不利於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更會限制學生對思維樂趣的深刻體驗,遏制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讓學生充分展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資料蒐集、推理、判斷並作出結論的全過程,瞭解每個學生的能力和智力的發展狀況,發現某些學生的潛在發展能力,採取教師評價、生生互評、小組評價、班級評價、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綜合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性評價。

(6)豐富課程資源。在教學中、只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學資源,教師都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和嘗試。我們以上一堂英語課為例,上課前教師應該對課程標準和教材做全面的分析,然後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渠道來開發教學資源,改進教法和學法。例如從書籍、報刊、雜誌、電視、網際網路獲取歌曲、詩歌、典故、故事、漫畫、笑話、動畫和各種多媒體素材。此外、老師也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資源、如黑板、掛圖、簡筆畫等來進行課堂教學。當我們在選擇教學資源時,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1)材料必須富含哲理。

(2)材料必須緊扣教材。

(3)必須有利於啟迪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4)選擇正面材料,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

二、課標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學習了新課標後,如何更好地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成為英語教學的重心所在。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重視和強調語音教學。想要引導學生進入英語學習的門檻,就必須重視和學好國際音標和語音語調。在起始年級要求學生要學好讀音規則,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不僅學生要多聽錄音模仿正確的發音和語音語調,教師也應該多聽錄音糾音。

(2)注重學習策略的培養。好的先生不是教學生讀書,而是教會學生學習。由此可見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採取五大五小的英語教學模式,大預習、大聽說、大閱讀、大參與、大課堂;小對話、小演講、小演唱、小寫作、小背誦等形式培養學生愛思考、愛合作、愛交流、愛展示的習慣,教給學生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語言交際能力。

(3)過程與結果並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前提和條件。在教育教學中,過程和結果同樣的重要。這就要求老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快,充滿真實語言情境的和諧課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對學生進行文化和德育的滲透,讓學生既學會學習,又學會做人。具體的做法有:起始年級讓學生學會根據讀音規則和音標拼讀單詞;根據學情因材施教、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深學生對英美語言文化的瞭解,在日常教學中注意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在教學中不搞題海戰術,但是要講練結合,當堂修改,當堂鞏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筆記、朗讀、背誦、對話;常複習、及時小結、常運用、學以致用、常反饋、勤能補拙;堅持口頭交際和讀寫。做到堂堂淸,日日淸,週週淸,月月淸,通過採取重視學習過程的做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學習結果。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對《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瞭解。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教育教學效果,打造高效的課堂,培養更多更好的學生,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2

英語課程的學習在國小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而要做好國小英語教學工作就要了解新課程對國小英語的要求,以指導教學實踐。

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通過學習,我對教學評價有了較深刻的體會。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英語課程的評價應根據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實施對教學全過程和結果的有效監控。

一、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教學還是評價都應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為出發點。

二、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髮展的作用

形成性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推動因素。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

因而在教學中,我採取了以下活動:對課堂學習活動評比、學習效果自評、訪談、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評價、平時測驗等。

三、注意評價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習風格的差異采取適當的評價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評價中,應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或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如果學生對自己某次課堂測驗成績不滿意,可以與教師協商,暫不記錄成績,學生在經過更充分的準備之後,可再次參加評價。

四、注重評價結果對教學效果的反饋作用

教師要時刻關注評價對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反饋作用。因為反饋資訊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學生學習的成就、教師教學中的成功之處與不足、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或不足等,幫助我們根據評價的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3

自XX年教育部正式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觀念,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逐漸深入人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動了教育觀念、課程理念、課程結構、課程管理、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的巨大變革。

同樣是教師,為什麼有些能夠成為名師,有些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想關鍵還是在於這些教師有自己獨特的思想,能夠把握教學的核心,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有自己獨特的思考。那麼怎樣讓自己擁有獨特的思想,細讀《課標》,我們就不難發現:

一、要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是國家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要求,教師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個學生的個體,而是群體。每個學生的智力水平和情感因素又各不相同,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實施都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二、要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等方式,實現教學目標,感受成功。”它所強調的是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互動過程。教師在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合作中學習,讓學生的.學習成為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並使其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要創設以人為本的情境教學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興趣、情境、活動是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興趣是學習英語的動力,活動是提高國小生英語運用能力的主要途徑。教師要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必須精神設計教學活動,並使活動情境化。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有了情境,各種活動就有了依託,活動就會生活化、趣味化和真實化。

四、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傳授英語的過程,是學生增長知識、掌握技能、學習文化、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也是他們豐富情感、陶冶情操、展開聯想、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因此在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抓好語言技能訓練,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及想象力;注重營造生動的理念,活潑的課堂

五、有靈活有效的任務型教學

任務型教學側重語言的內容大於語言形式結構,它強調讓學習者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語言,設計的任務不僅要有交際性,而且還要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的經歷和社會實際,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所以我們在設計時應該注意趣味性、情感性、寬容性和學科融合性。

六、要有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評價主要是為了瞭解學生的學習發展,檢查英語教學是否達到教學目標,揭示英語教學過程的價值和效果,進一步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在倡導發展性評價的同時,我們要充分體現在教學評價中的人文性、過程性、開放性、激勵性和多元性。

七、教學模式與方法

根據國小生學習的特點,國小英語教學要建立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國小英語教學不講解語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採用聽、做、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側重提高國小生對語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語進行聽、說、唱、演的能力。

國小五、六年級的英語教學,在進一步加強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發展初步的讀寫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4

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風吹遍了全國中國小校。我校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新課標培訓,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到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英語課程標準》與其它17種課程標準大體一致,由“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等五個部分組成。 在“前言”部分,它根據《綱要》的精神,結合我國英語課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六條基本理念。它們是:①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②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③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④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⑤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⑥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這是全新的教學理念,它們既是我們制定課程標準的理論依據,也是指導我們實施英語課程標準的準則。這些天通過對英語課程標準的再學習,我進一步明確了《國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教學與評價的要求,進一步理解了國中英語教材的特點和使用方法。通過我們教研組的學習,看到了新課改的所面臨的形勢,機遇和挑戰後,我真是受益匪淺,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示和深深的思考。要求我們跳出傳統英語學習的舊框框,接受新課改的教學理念,重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新形勢下教學時間的減少,我想這是在課改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的問題。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如果知識點講解過多,害怕時間不夠充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所講知識,相應的聽說能力也不會得到很好的鍛鍊;如果講解過少,又怕學生不會運用,一到考試,分數變低,所以很難處理這種矛盾。面對這種形勢,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我們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改,不一定在短時間內有效果,但不改一定是沒有效果的。所以,我體會到新課標下我們教師團隊應該做到:

一、要轉變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戰

首先,新課標要求我們從以知識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為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認識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與定位。長期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評價長期存在的一大問題是過分強調薽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與激勵的功能。“一考定終身”是許多學生喪失了學習與發展的機會。過分關注對結果的評價,忽視對過程的評價;過於注重學業成績。忽視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過於強調量化和書面測試。忽視學生對自身的評價。忽略了高中英語教學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語言對青少年進行素質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國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國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習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其次,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樹立新的學生觀。我們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重新認識師生關係。素質教育的精神要求我們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情感,個性,需要與發展的願望。因此我們在新課標實施過程中,要鼓勵他們的創新精神,採用有利於他們發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在每個教學環節上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同時,要尊重學生中的個體差異,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 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要迎接好新課程的挑戰,我們還要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發展專業能力與知識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對英語課程的要求。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際上就是強化教師自我發展的終身化意識。

當今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較高,作為教師的我們應不斷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的英語思維教學,用淺易的英語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於英語思維。老師應保持心境心態的年輕,活到老,學到老。要放得下架子,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儘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若繼續沿用傳統的重語言知識講授、重譯寫和語法教學、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僅調動不起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也不能充分達到教學任務。其次,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觀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證。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以突出教材的交際功能為主線來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儘快解決教材新與方法舊的矛盾,變“不適應”為“適應”,掌握教學的主動權。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氣氛。“解決情感問題有助於提高語言學習效果。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緊張、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都會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如果學習者受消極情感影響太大,再好的教師,教材,教學方法也無濟於事。與此相反,積極情感如自尊、自信、動機、愉快、驚喜等能創造有利於學習的心理狀態。為了瞭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感情,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往往與他們學習上的成功與失敗有密切關係。學習上的成功能夠促進情感態度的積極發展,而積極的情感態度又利於促進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學生能獲得知識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們的發展前途比我們老師大得多,我們關鍵要做的是如何調動學生,教學生怎麼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並管理他們。

三、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

《英語課程標準》以描述學生“能做什麼”為主線,強調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言學習要從語法講解中和單詞的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現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通過交流與合作發展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四、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思想,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為落實各項能力目標。

《英語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任務的“任務型”學習方式,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任務型”的教學方式有利於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策略,培養合作精神,增進對文化的理解;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思維和想象能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發展,促進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絡。《英語課程標準》還強調指出,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考慮當地的條件以及學生的需要,積極和有創造性地探索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我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充分運用新課標中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滲透新課標的理念,提高教學質量。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5

通過《英語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使我對《英語課程標準》以及新教材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現將我體會較深的幾點寫下來:

一、《英語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

《英語課程標準》以描述學生“能做什麼”為主線,強調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言學習要從語法講解中和單詞的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現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通過交流與合作發展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二、《英語課程標準》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思想,把綜合語言通過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

為落實各項能力目標,《英語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採用實踐性強、具有明確任務的“任務型”學習方式,使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目標,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任務型”的教學方式有利於學生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策略,培養合作精神,增進對文化的理解;同時,也有利於學生思維和想象能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作和創新精神等綜合素質的發展,促進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絡。《英語課程標準》還強調指出,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考慮當地的條件以及學生的需要,積極和有創造性地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三、《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要因時因地制宜,根據學生和教學的具體的現狀和情況,進行合理的、適當地對教材進行取捨,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和達到教學目標,從而更加深刻地領悟新課標的精神。

四、此外,新教材在七年級的起始階段更注重語音、詞彙的學習,並且貫穿整個國中階段的始終。

因此,作為國中英語教師,我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要不斷更新觀念,不斷創新,不斷嘗試,時刻以全新的面貌面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勝任新課標的課程改革,才能引導學生不斷求知、求新,不斷進步,更好地完成學業。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6

新課改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的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國小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總結體會。下面簡單地談一下英語新課標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1、要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要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索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在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生情感,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情態就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做到:

1、要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 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習,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關。

三、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適用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做到:

1、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到階段性學習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

2、引導學生結合語境,採用推測、查閱和協調的方法進行學習。

3、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評價,並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策略。

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

評價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讓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反思及調整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或採用測驗及非測驗形式,平時重視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回答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改進的誠績,及反映的情感、態度、策略某方面進行及時的評價,如有口頭評價、等級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方法,充分發覺學生的進步,鼓勵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測驗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側重於學生理解和獲取資訊,能力減少客觀題,增加主觀題,通過評價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方向。新課程改革不能只停留在理論上,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新課標的理論指導下解決問題,在課改中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7

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已有10來年,不同版本的教材用了很多,通過新課標準的培訓與學習,讓我對高中英語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一、新課標準體現了語言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高度統一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但是,英語學習和我們的語文學習是有相通點的。新課標在界定高中英語課程的性質時指出“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也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條件,語言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就是說語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特徵。

(一)語言的工具性即就是: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學習的一種工具。

1、英語是思維的工具。英語課實際上就是通過言語來學習語言,也就是通過課文,一些具有英語典範性的對話或文章來學習語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學字、詞、句、章、等知識的。老師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就是指導學生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

2、英語是交際的工具。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生活在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存在。英語是人與人交流和交際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3、對於其他學科來說,英語具有基礎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學科中,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英語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因為所有學科的教材都離不開語言文字,要靠語言文字來傳達和表達資訊,建立和學生的聯絡,學生也只有在通過理解了教材內容後,才有可能將資訊進行內化,藉助語言在大腦中形成相關的知識體系。

(二)語言的人文性。

“人文性”著眼於英語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薰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人文性,強調英語學習的過程,既是學生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具體到英語課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著:應該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作為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並以此來制定英語課程目標和選擇整合和利用英語課程資源;英語課程應凸顯教師的人文關懷,使學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自身的獨特體驗受到保護和尊重。教師將在關注學生英語知識、能力發展的同時更加關心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注重人文關懷和英語教育的感染薰陶作用,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我認為語言的人文性主要表現在:

1、新課標的理念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展。以往的教材設計主要重視語法知識的教學,側重死記硬背,是一種填塞式的教學。在這樣的狀況下,許多學生都是“高分低能”,在英語學習上,困難重重,最常見的莫過於啞巴英語,這樣的英語學習,思維較為僵化,導致很多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無法應用所學的知識。而新課標下的英語學習貼近母語學習,思維較為靈活開放,擺脫了單一的語法的死記硬背,更注重自主學習、創造性學習,注重聽、說、讀、寫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有利於學生心智的發展,特別是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也體現了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宣講《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時提出的堅持能力為重。他提出:考試分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書本知識掌握的情況,但往往不能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我們要求的人才最終不是會考試的人才,而是會解決實際問題、會做事的人才,是在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工作中做出業績和貢獻的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克服所謂“高分低能”的缺陷。

2、新課標教材的內容豐富新穎,貼近生活。新課標的教材內容綜合性強,含蓋面廣,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儲備,與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絡。其詞彙,語言表達方式較地道,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以及日常交際能力。

二、新課程教材的語法教學與傳統的語法教學不同

新課程的語法教學與傳統的語法教學最根本的不同是教學目標不同:新課程語法教學的側重點是應用,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外語交際能力。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傳統的語法教學往往只是使學生掌握語法形式,重點是講解和辨析形式的構造,關注的是學生能否掌握結構和形式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情況僅僅體現在試卷上,從而導致了“高分低能”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法教學的內容不同。新課程的語法教學內容包括語法的形式、意義和用法,重視培養學生應用語法形式的能力;傳統語法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語法的形式和意義,教學重點放在形式上,而忽視用法教學。

(二)語法結構的呈現方式不同。新課程倡導改革教學和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反對單純知識傳授式的教學方式和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在語法教學中,新課程儘量使用歸納法,即在語境中呈現語法結構,通過對多個例子的觀察,在理解的基礎上由學生分析歸納出語法規則,然後由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而傳統的語法教學一般採用演繹法呈現語法結構,即教師先講解語法規則,告訴學生語法形式,並解釋語法形式所表達的意義,然後根據規則造出句子

(三)練習形式不同。新課程語法教學的形式豐富多樣,涉及聽、說、讀、寫多種語言技能。既有口頭練習,又有筆頭練習;不僅注重操練,更注重有意義的練習和交際性的應用。這種把語法知識的教學和語言技能的教學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有利於語言知識向語言能力的轉化。而傳統的語法教學練習形式單一,多為缺乏語境的機械練習,使得學生雖然能夠語法考題,但在交際中卻不能夠正確使用語法形式進行得體的表達。

總之,新的課程標準給我們帶來了諸多全新的理念和教學思路。以上是我對新課標感觸頗深的一些看法。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培訓學習,給我們老師豎立了新的教學航標。我深深的感受到此次新課標培訓的意義以及給我們老師帶來的顯著成效。我們會在新課標的精神指引下,努力搞好教學工作,不斷充實完善自己,為提高教學質量再立新功。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8

國家進行了一次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我們區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新課標學習,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到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了英語課程的價值以及對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

新課標也明確了英語課程的性質。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英語課程具有雙重性質——工具性和人文性。,並說明“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意的英語課程有利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明確了課程的性質,我們才能更加清晰地認識英語課程,明確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進而提升教學效率。

同時新課程標準也有了新的課程理念。

一、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 在英語課程中,素質既包括語言素質,也包括文化素質,人文素養,創新能力等。

二、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倡因材施教。

三。 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特殊性,分級設定標準。

四、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

五、提倡“任務型”的教學思想,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

六、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建立了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

七、強調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作用?

當然,對新課標的精神的學習遠遠是不夠的。在今後教學中還應繼續學習領會新課程的精神,更好滴知道自己的教學。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9

我教的是國小三和六年級英語,通過讀教材我深切感悟到教師必須學習“英語新課標”才能適應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適應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能適應當今素質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識體系和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效益達到“英語新課標”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話,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當一名合格的國小英語教師。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反覆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深刻領會英語課程的要求。我們要學習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和內容。國小英語教學屬於英語啟蒙教育,學生通過聽、說、動唱、玩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並獲得初步的聽說能力和一定的語感。基於國小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國小英語教學應該以提高興趣為主。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會願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首先得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教學方式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根據國小生的學習特點,建立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採用聽、說、唱、玩、演的方式對於零起點的農村的學生來說,我認為要儘可能讓他們多聽地道的英語,語言介紹宜採用先輸入後輸出的方式。

1、Just Listen,即儘可能讓學生多聽,運用聽覺記憶,使他們用第一語言做出反應,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如何進行操作呢?例如,教文具單詞時,以前教師大部分採用這樣的方法:Look at the picture and read after me.出示圖片,學生跟讀。現在新教材要求在Just listen這一步時教師出示圖片,反覆示範發音,讓學生靜聽,使他們處在聽覺記憶的過程中,然後可以把圖片朝下,打亂順序,由教師本人抽出一張,做猜謎遊戲,教師問:Pencil? Is it a pencil?學生只要回答Yes或No即可,這一步學生仍然是聽,並用第一語言作出反應。

2、Listen and move,即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指一指,找一找,做出相應的動作,這一階段他們運用的是形體或運動記憶。如Listen and point/colour/number/circle/check.也就是教師發指令,學生動一動,例如在教數字時,教師快速報數字,學生做出手勢,再把數字卡片發給學生,按照老師的口令排順序,我們還可以設計這樣的遊戲:在教室前放幾把椅子,讓手持數字卡片的學生坐在椅子上,教師報出兩個數字,手持這兩個數字的學生儘快更換位置,教師也可參與進去搶座位,這樣,形體記憶在這一階段得到發揮。

3、Listen and pass it on,即學生先聽再重複,這時他們運用的是短期記憶,也就是跟讀學說的過程,如在教對話時,教師放錄音學生邊聽邊看,繼續放錄音,學生聽替換進對話裡的新單詞,邊聽,邊說,就屬於這一過程,在教句型時,由於不講語法,我們可以教學生唱語法歌,教材中配有相應的語法歌。

4、Choose what to say,在這一階段學生能夠開始用英語說話,這時他們運用的是長時記憶,他們可以用英語選擇他們會說的,每個學生都會有成功的愉悅。例如,教食物bread, ice-cream…和句型I like …, I don’t like …可採用開放式教學,讓他們自由選擇所知道的食物來說出喜歡吃的和不喜歡吃的,有的學生就會說出,sandwish,salad…這樣能使學生感到成功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5、Just say it,在這一階段學生能說出他們所學的內容,甚至能脫口而出,這是長期記憶起著作用。在這一步中,可讓學生表演,自由對話,複述故事,同時教師不必急於糾正學生語言表現中的錯誤,要讓學生有安全感,並積極主動地學習外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使學生從動腦、動口、積極思維參與教學活動。如低年級學生可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將其編成兒歌、童謠。課堂中多采用遊戲教學法,加上教師靈活親切的身體語言,使得課堂豐富多彩、輕鬆活躍。培養學生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三、創設情景

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設情景,相互交流,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直觀情景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之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技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來創設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旅遊、問路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通過新教材的學習,我們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驗新挑戰。我們只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就回探出一條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0

我教的是國小六年級英語,這些天一直在學習英語新課標,通過學習我體會以下幾點:

一、《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學生的這些經歷、情感、思想和認識,從而啟用他們的這些實踐經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把舊課堂的“要我學”變為新課堂的“我要學”,適時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真正成為有趣、有序、有效的課堂。

二、教學方式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根據國小生的學習特點,建立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採用聽、說、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使學生從動腦、動口、積極思維參與教學活動。如低年級學生可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將其編成兒歌、童謠。課堂中多采用遊戲教學法,加上教師靈活親切的身體語言,使得課堂豐富多彩、輕鬆活躍。培養學生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三、《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評價應有益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於學生髮展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力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應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為了全面、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還要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提倡學生、同伴、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評價。建立“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的粗淺體會,我想更多的還需要我在實際工作中深入基層,深入課堂,認真踏實的學習和實踐,一點一滴地積累經驗,更好的幫助一線教師提升自身素養,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交際能力。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1

我在網上下載了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並利用工作之餘進行了仔細的研讀,讀過後我深刻地體會到了國小英語教學的藝術性、重要性和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理念是什麼以及應該用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去進行國小英語的教學。

國小英語課可以看成是技能課,應該在培養國小生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上下功夫,關注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態度、自信心等問題。更重要的是要使國小生能夠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擁有學習英語的興趣。一定要關注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既要從事教學活動,又要從事教育活動。在教法設計時要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考慮國小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水平,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要求與個體差異,不要把英語課上成知識傳授課,不要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以國小生的朋友、幫助者的身份出現,尊重每一個學生。並且要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因為我們要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不同個體,學生與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把學生作為“獨立的人”來看待,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會把學生作為“發展的人”來認識。在教學中,多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倡導體驗參與,這樣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處理人際關係,在參與中學會如何與人合作。

國小英語教師還應注意課堂的評價語言,採用多種手段,多種方式,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應明確課程資源的應用,拓展學用渠道,在教學中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使學生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感受和體驗英語語言,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目前該做的是明確教學理念,建立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國小生學習英語開啟一扇快樂學習的大門。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2

通過20xx年暑期教師學習會的學習和反思以及進一步研讀《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簡稱“新課標”),提高了我對《新課標》的認識,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受益匪淺。現結合我們通常的英語教學情況,談談這些天自己學習的收穫和心得體會。

高中英語《新課標》體現了全新的教學觀,體現了全新的學習策略。《新課標》強調自主創新,注重科學探究,倡導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而推進高中英語《新課標》實施的關鍵在於教師,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地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思路,改革教學方法,優化英語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堅持活化教師主導作用和強化學生主體地位的辯證統一,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逐漸把以“教”為中心的教學轉移到以“學”為教學上去,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並做好教與學的最佳結合。學生的認知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轉化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導作用,鼓勵學生通過體驗、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結合各種教學手段的運用,拓展學生髮展的空間。課堂真正做到: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把練的安排納入課堂。通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處理資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探究創新的能力。促使學生在不斷的體驗中領略知識,在不斷的探究中得到發展,促成學習矛盾轉化,養成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習慣,從而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高中英語《新課標》體現了全新的教材觀,體現了全新的課程目標,體現了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即建立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整合發展。知識技能是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情感態度是關鍵因素,學習策略是先決條件,文化意識是重要保障。《新課標》規定教師不是知識的唯一權威,課堂不是學習的唯一場所,學生英語學習的活動由課上延伸到課下,校內延伸到校外。同樣,教材也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廣播、電視、音像製品、報刊、網路資源等都將會成為教材資源的一種。《新課標》要求英語教學應關注學生的`認知及興趣,關注國內、國際形勢,關注民生熱點,關注科技發展的前沿,關注學科間綜合延伸,既要有基礎性,構建學生終身發展的平臺,又要有開放性、探究性內容,要具有多樣性、選擇性的特點。《新課標》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編排上分模組,能力上分層級,英語教學不僅滿足於培養學生交際能力,而旨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進而提升民族的整體素質。要求師生不拘泥於教材。對教材可添可減,可調整順序,創造性地、最大化地使用教材,靈活化、最優化地整合教材,有的不一定全教,教的不一定全會,會的不一定全考,科學的駕馭教材,真正地做教材的主人。

高中英語《新課標》體現了全新的教師觀,體現了全新學生觀,明確了教師和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新課標》明確指出英語教學應體現以人文字即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學生不再只是課堂的配角、任人擺佈的物件、接受知識的容器和應付考試的機器,而應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每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潛能,思維活躍,常會產生知識遷移和突發奇想。不論是發散思維,還是直覺思維,或是靈感,教師都要注意引導和保護,努力發掘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積極嘗試自主探究,自我發現,主動實踐。教育學生做人,做事,做學問,學會與人相處。同時,要求教師轉變地位和角色,做學生的引領者、促進者和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從教學策略上,由單一的講解到綜合性策略運用,不搞滿堂灌,不唱獨角戲。採用探究,任務型教法,創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提供充分表現自我發展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作用,引領、帶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主動實踐,提升學生聽、說、讀、寫和看的綜合能力,充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主體參與活動能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過程中體驗成功,促使學生由“我要學”--“我想學”--“我樂學”--“我能學”到

“我會學”的轉變,

幫助學生在積極探索中不斷提升自己,學會自主學習,完善綜合素養,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同時,高中英語《新課標》不但強調教師的傳道,也強調教師的成長與發展,要求教師務必要更新觀念,不斷創新,不斷嘗試,不做吃老本、走老路的教書匠,而應做探究型、專家型教師。要求高中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要具有過硬的業務知識。改變過去單兵作戰模式,學會集體備課和資源共享,不斷豐富各方面的知識,儲備各種能量,在相互學習和探討中發展自己;在反思教學實踐,總結經驗中提升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新課標的課程改革程序,真正適應新時代要求。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寫而求索”,《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給我們高中英語教師賦予了神聖的使命,今後我會沿著《新課標》指明的方向,不斷努力學習,不懈嘗試實踐,逐步提高自己教育、教學能力,為新課程的改革盡力,為黨的教育事業力爭做出更大的貢獻。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3

《新課程標準》中的六條基本理念是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結合我國英語課程的實際情況提出來的,是我們英語教學的根本理念。

理念1:“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面向全體學生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英語課程應該是為每一個學生開設的。因此我們設計的教學目標就應該是絕大多數學生能夠達到的,當然我們也應該積極的創造條件,滿足那些有更多學習潛力的學生的需要。同時在這一理念中必須注重素質教育,我們英語教育也因該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因此,我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讓學生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體驗語言的美,而且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要滲透情感教育。

理念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階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標準》),將課程目標設定為九個級別並以學生"能夠做某事"具體描述各級別的要求,這種設計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和課程要求的有機銜接,保證國家英語課程標準的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整體設計目標貫穿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英語課程的九級目標體系。這個目標體系是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成為一個整體,不僅有利於不同學段之間英語課程的銜接問題,也有利於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性的學習。

理念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課程實施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

我們的英語教學要始終使學生髮揮主體作用,要以學生為中心,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生理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來設計教學內容,也就是說我們教師的備課要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教授內容為主。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或誤解:我的備課內容講完了就是完成任務了,不管學生的狀況。還有老師認為有效教學就是教的有效,而不考慮學生的接受如何。這一理念要求我們要以學生的需要為依據。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是隻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現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的差異。我們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每個學生,也不能強迫學生學習單一的學習材料,我們要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我們在設計檢測練習、佈置作業時都應該考慮學生的不同水平,可以設計分層作業、分層練習,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不同水平的學生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理念4: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理念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該評價體系由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構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技能和語言應用能力。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髮展與完善。

理念6: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誌、網路資訊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援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學習體會:

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性。英語教學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我們要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感受成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評價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發展,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髮展與完善。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於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促進教學的提高。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4

我通過在業餘時間認真細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後,對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國中英語新課標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新課的編排

新教材每個單元都包括兩大部分,那就是Section A和Section B,在每個單元的Section A中,詞彙和語言都是在圖片中人物頭上的語言泡裡,使人一目瞭然,不用解釋和翻譯學生就可以明白它們的意思和簡單的功能並學會語法點的使用;使語音、詞彙和語法的學習全都在語言運用中進行,防止了單純地傳授、講解語言知識的弊端,而且趣味性強,易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在同一單元的Section B中,各種活動幫助學生把在Section A中學到的內容與新的詞彙、語言結合起來,使他們在新的語言練習中再次強化前面學過的語言,這樣由淺入深,以舊帶新,迴圈擴充套件,循序漸進,避免了機械操作的教學傾向,有利於提高學生對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幫助學生在真實交際中學會語言知識。

二、在課堂教學中,更新教與學的方式,活化教學內容

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是新課程標準的新的重要特點。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A teaching tool in which the primary focus of classroom activity is the task and language is the instrument which the students use to complete the task.”。Willis把任務型教學分成任務前、任務輪和語言焦點三個階段。任務前階段包括介紹話題和任務;任務輪階段包括任務、計劃和報告;語言焦點階段包括分析和操練,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成就。

“任務型教學途徑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能體現語言價值的、先進的、有效的教學途徑”。“它是一種以應用為動力,以應用為目的,以應用為核心的教學途徑”。“為用而學,用中學,學了就用”。任務型教學途徑“不僅適用於運用語言的活動,也適用於學習語言技能和知識的活動;不但可以獨立操作,而且也有利於合作學習”。

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新教與學的方法,讓教材為我所需,為我所用。由於教材按迴圈擴充套件進行編排,很多課文都有重複、零亂的缺點,此時,教師不應受制於教材、教參,應跳出教材、教參,大膽設計一些交際活動,使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學習語言、在創設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從而達到教材上的真正目的。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對每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和語言編排都認真地研究,根據不同單元的特徵,給學生編排了任務,在具體實施中分為:

1.前任務階段。在這個階段教師向學生提出任務要求,介紹話題,提示相關詞語。如果是以聽力或閱讀為目的進行的,教師要通過一些方式對影響聽力或閱讀的詞彙或語言現象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做好準備。

2.任務環階段。這個階段包括任務、設計和報告三個部分。學生以各種形式執行並完成任務,此階段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說英語的流利程度,教師不必糾錯。學生在做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全班彙報時,教師要以顧問的身份幫助學生糾正口頭或書面語言中的錯誤,力求表達準確。最後學生向全班彙報自己所完成學習任務的成果。

3.後完成階段,這是語言焦點階段。在此階段學生要做一些與任務實施中聽力和閱讀有關的語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練習和活動。

三、樹立新的教學觀念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而不是講和練,教育要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教育目標由以前的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為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讓他們既能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又能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新教材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我的理解是“全體學生”是量,“全面發展”是質。質和量一起抓,一個不能少。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是讓學生“學會學習”。這個過程要經過“要我學——我要學——我能學”的階段,由學生對教師的依賴逐漸變成學生獨立學習。同時我們還應比以往的教學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為學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寬鬆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訓斥性、譏諷的語言,尤其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能使用侮辱性的'語言,多用鼓勵性話語,多給他們語言實踐的機會,少用命令式的語言,多用建議性語言。

四、調整教學內容的順序

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合理調整,活用教材,重組話題,用任務型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1.課內調整設計任務。

課內調整是指重新調整和組合某一課中幾個部分的順序,使它們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由這個整體引出話題(Topic),然後設計任務,達到課堂目的。

2.單元內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內的調整指教師根據單元內知識的邏輯順序,對教學內容作重新調整,從而更好地體現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3.單元之間的調整設計任務。

單元間的調整指依據學生的興趣和認知特點,對各單元的順序進行調整。如果教學時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就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知識體系。對單元教學順序的重新調整激活了學生認知的興奮點,激發了他們對新知識的探求慾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在教學時,學生周圍的世界發生了與教材內容相關或相似的重大事情,教師可以調整單元間的順序,適當補充一些有關近期重要的歌壇新聞和賽事內容,結合學生周圍世界發生的事情對教材內容進行補充,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總之,教材、教法不一定千篇一律,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不同年級,不同時期,學生的情況都在變化,教材的使用也應有相應的變化。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師生共同參與,平等溝通,達到情感交流才是目的。

英語新課標學習心得15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認識到教師必須學習“英語新課標”才能適應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適應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能適應當今素質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識體系和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效益達到“英語新課標”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話,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當一名合格的國小英語教師。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體會如下:

一、必須把握課改方向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在新課改中首先轉變的就是觀念,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把系統的傳授知識作為重點,目的在於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大量的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忽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的傾向,把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過程。主動思維和大膽實驗,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作為中心任務,通常會忽略掉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培養。但是如今社會的知識更新很快,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具備終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所以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首先要考慮如何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達到這一目的,運用各種方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其次在教學策略和方法上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也就是常說的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二、處理好學科之間的關係

在教學內容上要轉變觀念,在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學科侷限,立足於英語學科,通過學科的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打破學科之間的侷限,要重視知識之間的遷移。英語科學教學是整體教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教學目的常常是跨學科的,各科教學目的都在於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做到不僅要教書還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三、關注學生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 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正確評價學生,幫助學生及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做到與學生共成長。在英語教學中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四、運用任務型教學途徑

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英語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麼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或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的過程,以展示成果的方式來體現教學的成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把知識點貫穿到自己的課堂中去,教給學生的知識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上課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願意去學、感興趣去學。通過學習,我明白了任務型教學是雙邊或多邊的互動式活動,在活動中所學的語言是實際的工具,其價值能得到充分的體現。有利於提高學習的知覺性。它有教明確的具體目的,有利於激勵學習積極性。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比較豐富,教師從全面出發,觀察,控制課堂的發展。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新課程的實施,為我們樹立了正確的教育教學理念,我真是受益匪淺,從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示和深深的思考。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大膽嘗試新課程標準, 不斷地努力與嘗試,爭取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全新的面貌、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去面對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